长篇影评
1 ) 请守护好自己还有家园
02年的日剧在14年看竟然没有一点隔阂感,尽管剧中的未来就是不久以后的2020年。
最开始看到浅海和三崎的错过还觉得是有缘无份,但当浅海站在教室里画出时间轴坐标系教育学生们应该活在当下的时候:就觉得有些东西是需要我们自己去把握的,这与片尾的另一种交错也吻合了,迈出一步然后就不会有遗憾了。
关于时空穿越,像这种一个学校突然被卷入未来的影视剧并没有很多,也许是因为日本漫画产业比较发达,才会有各种天马行空吧。看到那些被孤立在荒漠的同学和老师们的心理变化,突然想到了之前消失的MH370,如果他们也是这样穿越了的话,或许也经历着类似的过程吧。在慌乱无措的时候,人最丑陋的本性都会暴露无遗,一部分人承受不了精神刺激会结束生命,剩下的人会互相争夺有限的食物和水,再到后面就慢慢的一个一个死去...生命注定会有落幕的那一瞬间,抛开身份,大家都是一样的,作为老师也很慌乱无措,但是在学生面前还是要积极鼓励大家,让大家努力相信可能会回到原来的世界,所以要能够活下去。
活在现在的人们对消失的学校会去追究缘由,但时间久了大家也会遗忘,除了祭奠的碑文,剩下的也只有家属那道不明的悲伤了。像失联的马航,坠毁的高铁,沉没的轮船…那些载有很多个幸福家庭的未来都消失了,但是分明还会有家属坚信自己的亲人仍旧健康的活着,在另外一个平行空间。
在极度无助的时候每个人也许都会去想:为什么会这么选择,大家已经很努力很认真的生活着了阿;为什么不是别人,有很多坏人为什么不是他们。是阿,为什么学校会消失,为什么航班会被击落,为什么偏偏是那个时间点…或许意外本身就是随机的,生命个体本身都是一样的,无论是谁被选择了产生的痛苦也都是无法避免的。所以没什么好抱怨的,只要按自己的节奏迎接每个日出日落就不会有遗憾吧。或许来不及告别,但走失的孩子肯定会希望家人朋友们要幸福的活着。
关于剧里的未来,2020年的沙漠化已经让人种完全变异,生化武器的衍生物也在危害着生物的健康,那样没有欲望只是单纯的为了活着而活着的“第二人类”在浅海看来是毫无意义的存在。未来地球到底是什么样子我们不知道,但是看到剧里的落魄的天堂游乐园还是觉得现实或许正在像那种境况靠拢。据说现在的北极已经堆积了很多洋流输送过去的塑料袋,很多北极动物因此而死亡。剧里学校穿越到的未来也是一个塑料袋随处可见的荒漠,环境问题现在很严重,以后会更严重。因为没有意识到危害所以才会肆无忌惮吗。我们生活的世界也在发生着战乱,对于那些理解只能靠媒体或许有些偏执的报道中才能看到,但仅仅也是凤毛麟角。武器被发明的那一刻,战争或许就不会被平息吧。在和平年代生活的我们或许很难体会到战火中的人民对平静生活向往的那种渴求。人,真是个丑陋的生物,破坏了家园还在互相伤害,一切悲剧也都是因果轮回吧。
或许这只是一部环保片;也或许这是一部想告诉我们要珍惜现在的剧情片;又可能仅仅是想表达生活也许有很多意外的情景剧。没看过漫画,但这里告诉我们的已经足够多了。如果你在剧里的2020年,你会写给过去的自己什么呢?
记得:活在当下。
2 ) Let it be
也许生来是对穿越以及孤岛生活题材有种特殊的偏爱,从最初《穿越时空的少女》、《荒野生存》到现在的《蝇王》和《漂流教室》。一气呵成的喜欢,貌似总是出现在这里。
02年的老日剧,现在才看或许是迟了那么一点。科幻效果的不真实,情节的破绽以及多数没有漫画精彩的评论却一点也没有妨碍我喜爱的心情。看着画质模糊的浅海穿着一身黑衣说,“活在当下”,便觉得一切都值了。
单说整体,故事的整个构思放在70年代想出实属超前意识。从开头误以为纯暧昧的爱情剧到逐渐的发展成具有深刻意义的环保教育片,过渡自然,每一集里时刻不体现出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和对于活在当下的呼唤。而片中洼冢与常盘之间的火花,更是循序渐进,日久深情。犹为喜欢的是每次片尾。整整三天看每一集时竟都没有习惯性地将片尾快进。也许正是日常生活与剧中的未来残酷生活作的强烈对比,加上讨喜的音乐,出彩。
看了那么多穿越,那么多孤独生存,也会试想,如果是自己会怎么办。是放弃人性回归兽性还是奄奄一息一心求死。那种连惊讶都来不及就将残酷放在你面前的戏剧性生活,或许这一辈子都很难体验到。《荒野生存》中男主的最后死亡,《蝇王》中儿童变为野蛮人的相互残杀,以及原作《漂流教室》中永久地留在未来,创作者在带来无尽黑暗的同时永远不会忘记光明。披头士的Let it be,或许是最好的概括。什么黑暗啊,撕杀啊,痛苦啊,回忆啊,美好啊,Let it be。顺其自然有时确实是最好的办法。
想写评的最大的动力,无疑是他——八年前的洼冢洋介收敛起关于他的一切特立独形,演绎了最美好的浅海老师。黑发,温柔,幽默,关键时刻挺身而出,与池袋中完全相反的两个角色似乎就这样被他轻松克服。当年“史上最年轻影帝”的称号实至名归。当然,如果之后他没有从九楼坠落,如果他的作风没有如此怪诞诡异,如果没有变态情结,我不会如此迷恋。他的身上所散发出的一种气息,变幻莫测,可明可暗。我喜欢这样大智若愚的人,看似很浅,其实很深。和这样的人接触,很有趣,不会累,并且时常会有惊喜,存在着一种不可抗拒。02年的后来,他从高处一下坠入深渊,从容不迫,处事不惊,他开始低调,收起张扬,一百八十度大变风格(虽然是最厌恶的风格)。还会不会有他的剧,他的片,甚至还有没有喜欢他的人都是个未知数。可又有什么关系呢。即使不可遏止地思念着八年前他的高超演技,可谁能说现今的他不是正在过着一个令他满意的不平凡人生呢。
天才的思路就是那么怪。
3 ) 我的一点理解
初看《漂流教室》,颇赞同“倾城之恋说”:
“看到结局是浅海和三崎原本该错过的、甜蜜的约会,不禁让人想到张爱玲的〈倾城之恋〉:一座城市陷落了,是为了成全范柳原和白流苏的爱情;而一座学校的漂流未来,竟是为了成全浅海和三崎的爱情。”
乍一看,果然很像。信筒里的信,穿越时空,回到过去,为什么不是被别人,而恰恰是被浅海看到了?他的心意因纸片而改变,整个世界历史也由此改变。这的确很容易让人感到编剧的原意是为了表达:“一座学校的漂流未来,是为了成全浅海和三崎的爱情”。
但看第二遍,却颠覆了爱情主题,新创“克娄巴特里奥鼻子说”。克娄巴特里奥的鼻子短一英寸,整个世界历史就有可能改变。或许除却史上的重要人物,改变未来的可以是过去的任何人的任何一个细节。改变未来的那张纸片之所以落在浅海头上,并不因为是为了成全他的爱情,而应该客观地理解为:他当时所在的位置离学校比较近,纸片飞散的时候更有可能落在他头上而不是落在其他人头上。
我想,支持“倾城之恋说”的,大约是没有看到字幕滚完之后的最后一个镜头——很少有人会耐着性子看完片尾字幕吧。但我确确实实看到了,字幕过后,还有一个约5秒钟的镜头:还是那个校门,还是那片土地,而门外的荒漠转瞬间变成了绿草茵茵。
这部片子不应该简单地用爱情主题来解释。这个短短的5秒钟镜头,就可以说明问题。不过,这个镜头其实也有多种理解:
一,过去被那几张碎纸片改变了,于是未来也改变了,人类文明灭亡的可能性被杜绝了,学校也不用漂流到未来了。最后一个镜头用校门作前景只是花哨的形式主义,并不代表那些人仍然留在原地。
二,世界被改变了,学校在时空错位中漂流到未来的事实却并没有改变,也就是说,22人的经历并不因过去的改变而改变,只不过,幸存者们不必再面对一切资源消耗殆尽的严酷现实,他们的境遇从此得到了改善,生活环境也变得物质丰饶起来,让他们能在未来从容地生活下去。
三,世界被改变了,学校在时空错位中漂流到未来的事实却并没有改变,但由于过去改变了,未来毕竟会发生一些微妙的变化,于是22人在这一个月左右的时间里的境遇也不同于原来了,死去的那些人死而复生,大家并不记得过去曾经发生过那些可怕的经历,也不记得自己曾经因生活所迫,急中生智想到了改变过去以改变现在的方法,只知道自己虽然无奈地漂流到了未来,但也只能继续生活下去。
四,世界被改变了,学校在时空错位中漂流到未来的事实却并没有改变,只不过在那里的人,却不一定是那些人了。至少浅海和三崎由于之前的变化而变化,并没有在时空错乱的那一刻留在学校,而是去甜蜜地约会了,于是逃脱了漂流到未来的命运,只有这种解释才能把这部片子看作十足的爱情片。
不过猜了那么多种可能性,真正的想法可能只有编剧才知道。或许他自己对未来、时空这些概念也搞不太明白,于是只能含混地用一个模棱两可的镜头来结束全片。
4 ) 自掘坟墓
在希伯来语里,“巴别”是变乱的意思,上帝为了惩罚人类的自不量力,变乱了我们的语言。我们的自以为是为这座“通天塔”添注了省略,总以为生活能因为一种意志而转移的我们,最后总被更强大的力量愚弄。
每一个在《漂流教室》里看过“未来世界”的人一定都会被震动,
2020年我不过才35岁,在我还在计划着更远的未来的时候,地球却已经毁灭了,人类所有的痕迹全部一笔勾销,沙漠底下,没人能了解这里从前有过什么样的你侬我侬。
如果真的有上帝,这一定是上帝的震怒,怒发冲冠,忍无可忍。既然我们用垃圾/自私挖了一座坟墓,时间到了,就一起死吧。给过我的不去珍惜,那么就不再给了,留下一无所有也好,用现实检验一句老话:
天作孽,犹可违;
自作孽,不可活。
什么叫因果循环呢,
这就是了吧。
《漂流教室》里面能够感悟的东西太多了,把碟放进DVD,第一句出来的台词就是“今を生きろ”---------“活在当下”对每个人来说有多重要,大概这对活在混凝土里的人已经很难体会了吧。我们总觉得自己能活到80岁,总觉得一辈子一定会有20、50、80这样的阶段,总觉得没做完的事情一定还有一个明天可以去等你,总觉得想做的事想说的话一定还找得到更恰当的机会,于是,我们就不停的拖沓下去。在后悔和遗憾里不停的循环,有关理想总有个借口:因为没有时间而忘了去实现。。
很长的时间里,我沉湎于过去;很长的时间里,我幻想脱离实际的未来,所以我想谢谢这个电视剧,它让我明白:
你过去认定的未来往后走一点就是你的现在,你以后认定的回忆往前拨一点就是你的今天,所以,无论这一生你想拥有怎样的回忆或者未来,看看今天你都做了些什么,就都一目了然了吧。。
5 ) 随手写了点文字后想不到标题也懒得想
在20年看02年的老剧。
对于时空的穿越,日剧里的人们似乎总是迷恋于过去。回到过去时,主人公思考的是关于历史的修正力,利用未来的知识对当下已知的事物做出改变,由此改变未来,相当于对命运的挑战。
而穿越到未来,总是带有警示的意味。未来的图景总是相当的悲惨,穷凶极恶的环境源于现下人类对资源肆意的浪费。除非到最后一刻,主人公一心只想回到过去,而非改变未来。这几点区别,还挺有意思的。
回到过去,亦或是来到未来,通过影视作品我们感受到了两种极端,而其中心只有一个,老生常谈了,那就是:活在当下。
无论时间是否是单向线性的,空间是否会曲折,平行时空是否存在,不知是福是祸,我们能把握的,要把握的,只有当下。因为只为活着而活着,是不够的。重要的人就于此刻,在身边,所以,一定要抓紧现在。
6 ) 活在当下
被介绍给骗去看的,发现根本不是那么回事。
这是部以“爱与希望”为主题的电视剧,嘛也就是劝人们即使遇到困难,不管未来如何,都要活在当下,不要忘记了现在。
但是整部看下来,没什么逻辑性,感觉东拼西凑的,这里一段那里一段的。
7 ) 等待和希望
刚刚学了一个词,叫“软科幻”,这一部就是了:科幻作底子,但讲述的是人性。
节奏很慢,象很多其他日剧,因此有机会边看边思索,常常会想:如果自己也落到那样的境地怎么办:还没有来得及和最爱的人说一句道别的话就离开了,可是还活着,有能力回忆、担心、怀念、难过,忍不住仍然怀着期待,又失望,再期待,再失望,始终还是不愿绝望……
因为这几天白天在家看这套剧的缘故,每天傍晚他回来,我都觉得是上天格外的恩赐,忍不住抱紧他,感受触手可及的温暖。
对他说:要是有一天我突然不见了,你一定要等我,我一定会回来,无论是掉到过去还是未来,我都会回来。他把我抱得更紧。我知道,如果我们真的掉到了不同的时空,彼此都会相信对方还活着,都会努力向对方走去,象基督山说过的:等待和希望。
8 ) 我們是未來的種子~~
我不知道,你們看過這部片子的感覺是什麽,我總是覺得,這部片子不斷的震撼著我們!
告訴我們所有人,不論我們怎么樣,我們都是有希望的人。就像日版對這部日劇的解釋:他們都是現代人類撒在未來的種子,希望他們通過雙手來改變未來!
不論什麽樣子的人,他們都是有希望的不是嗎?在未來的這群人裡面,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是好學生,并不是所有人的都是壞人!他們的內心還是善良的,他們還是可以團結協作的,他們也是可以創造奇跡的!所以,現在的我們,也一樣,不能對自己喪失信心!要不斷的改善自己!我們要讓自己沒有遺憾!
淺海,第一節課不是就告訴大家要活在當下嘛~~這個話,或許已經爛掉了!但是,是真的!如果,我們無法活在當下的話,那么我的生活中只能倍受遺憾!因為歷史是無法改變的,將來是無法預測的,我們擁有的,能夠改變的只有現在!我們沒有必要沉靜在無法改變和預知的過去和未來!
我們,都是未來的種子!我們所做的一切都會影響這個地球!雖然我們可能十分的微不足道,但是,我們的力量是不能預計的!我們你可以突破自己的!只要我們團結!只要我們努力!只要我們有任性!什麽都可以創造不是嗎?
自私的說,爲了我們自己的未來,我們也要好好的努力!何況,我們都是未來的種子呢?恩~~爲了愛我們和我們愛的所有人!
恩~~要活在當下!爲了大家而加油!
活在当下,活在这一瞬间
洼冢洋介 / 山下智久 / 山田孝之 / 妻夫木聪 (¯﹃¯)
单单因为浅海这个角色我就要给五颗星
环保题材,跟原著出路很大
四星半 我们在这个瞬间失败了 那么下个瞬间 “现在可以和你见面吗 我还有些话要对你说”
蠻有意思的
活在当下
活在當下。
结局很棒
超好看!!
本来不喜欢有关“穿越”的东东哦 但是这部剧不错 熊猫酱依然可爱~~~~洋介也很可爱 流口水咯~~~~
赶紧的,2012之前穿越一下
其实不太喜欢洋介君演那么温柔的角色...
终于知道了什么是活在当下!
小洼还是很不错的,常盘依旧不是我的茶,日本人老是喜欢弄一些极端的境况,看的时候很被感染,回头想想倒有点囧。。
應該是回去了,否則不會有那22人的回憶。關於那個靈碑明明是很早就立起來了,那個時候還沒有到劇終。
现在看8年前的这部日剧许多地方有些不合理甚至雷人,如果把时空设定在2002年的1000年以后或许会好一点。洼冢洋介是我非常喜欢的男演员,他在这部戏里的塑造的形象也出彩到可以弥补的剧情上的缺陷。鉴于漫画是74年所发表的,时空穿梭的理由有些莫名其妙但也不予置评了。
烂片,窪塚洋介迷人的要死。
多种树,多养猪,多读书。
常盘贵子也太像张雨绮了.洼冢洋介山下智久你们就扮萌吧.明星好多呢虽然有点扯淡了.再次证明了理科生就是居家旅行修理家电穿越时空的必备良品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