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如同剧情简介的介绍,9岁的瑞切尔对简单的生活有了自己的看法。9岁,是人生开始建立自己思想的启蒙阶段,是在白纸上书写自己对生活的阅历,就像小羊羔尝试性地站起来,勇敢,敏感,简单而又有着自己的憧憬。在父母的影响下,一言不语地看着生活,小心翼翼地伸出自己稚嫩的小手,对生死的理解,对朋友的选择,在大胆的瓦莱丽的带领下,才逐渐将自己的压抑的天性解放出来。不一样的社会,在好奇的眼光中,拥有者独特的魅力,在无邪的心里,似乎一切都变得那么有趣。
瓦莱丽的离去,让瑞切尔感觉到死亡的概念,童年的小伙伴,是如此的重要,哀伤并且成长着,9岁的童年,开始了自己对世界的认识。。。
前半部分总觉得需要让自己集中一些精力才能明白在讲什么,旁边的两个法国姐姐却笑得前扑后仰嗒,感觉他们都笑出眼泪。好吧,也许是语言的问题。不过两小孩真的很漂亮很可爱啊~
后来瓦莱丽得了阑尾炎,(插入的有点突兀)就觉得她要去了。但是看到瑞切尔的发问,还是不禁难受起来。
我可以去看她吗?不可以,你太小了。可是她也是小孩啊。
阑尾炎不是不会死的吗?
我以为我们会一起长大,一起解决各种困难。
我知道死就是我再也见不到她了。
……
假如瓦莱丽没死,长大后她们会不会各忙各的,终有一天友谊反而变成一种负担,那么18岁,28岁的离开也许和8岁的这种是一样的。因为自此之后就不再一起成长,感情停留在回忆里~
死这种方式的离开具有重大的冲击力,然而更多的是或因地域或因环境而渐渐缺失共鸣式的离去,即使不断试图改变,即使会感到难受,却只能如瑞切尔一样无力于瓦莱丽的离去。
过去快乐的回忆却不会消失,即使你离开,它也会时常冒出来,带来了快乐,就像瑞切尔上课时听到一个词又会想起瓦莱丽一样,情不自禁地笑起来~
你离开了,我很怀念,可是我没办法不长大,没办法让时光倒流去改变给能让我们分离的因素,只是8岁的你已经成为生命的一部分。(即使或许18,28后我们不是朋友。)
你离开了,我无法停下脚步,但你陪同我一起前进!
一部拍给儿童、少年和成年人观看的现代童话故事。儿童从这里看到和闺蜜,少年回忆起和好友一起范二的岁月,成年人也因那明朗但不晦涩的中年情感危机而暗流涌动。电影关乎小女孩闺蜜之间的友谊和成长故事,大人们之间暧昧的气息和生活味道反倒都成了两位小萝莉之间的点缀和装饰。轻松的小孩成长故事,加上生活的质感,搭配的天衣无缝。
——题记
“我是悲伤的。”电影里,阳光满屋中,拉歇儿独自坐在打字机前面写道。
音乐响起,漫画不断运动,最后戛然而止。随后,闹铃响起,拉歇儿背着入睡时背在自己身上的背包起床,吃饭,和爸妈一起争论,然后由妈妈带着去上学。
过马路时,红灯亮起,街上无车,拉歇儿想要过马路,却被妈妈制止。
••••••••
电影缓缓而来,结束时,自己不由自主起立鼓掌。
作为自己在“女性与电影”影展上看到的第三部电影。这一部比以往琐碎看似无聊且文艺味浓厚的《法国香颂》和《他人的品味》而言更多了生活的味道和乐趣。前两部,文艺味道过了点,一般人欣赏不来,难以下咽。而且,有小孩子的电影大多会讨好观众味道,何况这还是两个古灵精怪,长相可爱的小萝莉。
在《双腿生风》中,有着《蝴蝶》的温暖色调,在情节架构上和视角表达上极度倾向于《天使爱美丽》。整体而言,是一部洋溢着浓重法国烂漫生活味道的生活小品,这里面包裹和夹杂着快乐、成长、迷茫、渴望和孤独。
【再多的牛逼岁月也不如一瞬间范二的时光】
看见电影中的拉歇儿和瓦莱丽,就忍不住回忆起往事,想起那些在我自己傻逼岁月中陪着我一起范二的朋友们。
拉歇儿和瓦莱丽是一对7岁左右的好朋友。当自己生日聚会上,其他人没有到来,而只有瓦莱丽时,她们的友谊就这样悄然萌发。
然后便是一起范二的时光,在考场作弊(未遂),在小角落中偷看美术老师和体育老师做爱。然后还一起悄然跟踪美术老师,在瓦莱丽的家里,两人表演起了古怪的话剧,引起大人欢笑。
还有那儿童时期,悄然萌发的小小爱情和对性知识的渴望。拿起芭比娃娃来模仿成年人之间做爱姿势。
看,多么可爱的2B小青年。
回忆起来,小学时候和死党们一起逃课去河边捉鱼,然后拿起嚼完的口香糖粘到女生的头发上,当然还有被老师发展,在老师讲错课的时候发出的嘘声。
可是现在,这一切便都只是回忆了。
瓦莱丽,最终还是走了,剩下了坐在打字机前面向我们讲述故事的孤独的拉歇儿。
【他可以给她装修厨房,却不愿给你修一个橱柜】
电影里,拉歇儿的母亲絮絮叨叨,说厨房里的橱柜坏了,让拉歇儿父亲给修一下,但是却一直没有动手。但当拉歇儿父亲看到瓦莱丽家里那破败的厨房时,却主动给瓦莱丽的母亲装修起来,而且极其用心,从不忽视任何一个小细节。
“他可以给她装修厨房,却不愿给你修一个橱柜。”这到底是因为太爱,还是因为不爱。
时间久了,相爱的两人难免忽悠疏离,七年之痒真实存在(电影中拉歇儿刚好七岁)。所以,老夫老妻之间便也没有了往日的烂漫激情。直到瓦莱丽的母亲出现,掀起了拉歇儿父亲心中的一点波澜。
这都是婚姻生活中的琐碎。
只是,电影给了我们一个相对美好的答案。
所以,在给瓦莱丽母亲装修好厨房后,在那场大雨中,拉歇儿的父亲淋雨出去,没有回头,瓦莱丽母亲站在门口没有挽留。每个人都有属于各自的生活,爱情也好,友情也罢,但没有相互打扰。
后来,拉歇儿的父亲一个人坐在厨房中,橱柜一个个倒塌。所以,在拉歇儿和母亲回来时,她们看到一间崭新的厨房,而母亲和父亲之间又回复了往事的激情浪漫。
我想,生活有时是平静的,但需要的是一个切合点,来找回往日的岁月。就如,电影中,拉歇儿的父母亲。
【烦闷无聊都是奢侈的享受】
电影里,拉歇儿的母亲常说的一句话就是“烦闷无聊都是奢侈的享受。”
这里面有点王小波的黑色幽默的味道,也有如歌中所唱“狂欢是一群人的孤单,孤单是一个人的狂欢。”的意思。
电影里,没有朋友的拉歇儿是孤独的,在厨房中陪着母亲一起吃饭的拉歇儿母亲是孤独的,在厨房中一个人吃饭的拉歇儿父亲也是孤独的。看起来,任何一个人相对而言,在一定意义上都是孤独的个体存在。
所以,换个思维,何不品味一下无聊时的奢侈。
分三次将ta看好了。不是因为不好看。只是生活的时间安排而已。这是一部很好的电影。最后半小时至少给了我三个值得提出的场景。一,瑞吉儿家的橱柜从墙上跌落下来,瑞吉儿的父亲独自坐在厨房的桌前背对着它们,还有一盏灯砸在了他的头上,会心地笑了。二,瑞吉儿和瓦莱丽她俩的母亲在灯下的谈话,有一种相信叫不怀疑别人,也有一种叫对自己的信心。三,女孩儿俩的母亲在出租车前的道别,互相体谅,互相关心,浪漫国度的蕾丝边不会怪吧。还有很多细节。值得多看几遍。收藏。
01 只会生不会教
做父母确实不需要资格证,所以人人都可以成为父母,但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让小孩身心健康地成长。不要总说我那个年纪这样那样,不过只是一代一代遗留下来的,被割伤过,又一层一层盖住的伤疤罢了。
02 承认自己是自私的
一开头,把自己代入到瑞切尔,忍不住暗暗咬牙。是我想要躲得远远的原生家庭,令人负能量爆棚的原生家庭。但其实我跟瑞切尔,都只是双标和自私而已。
“如果可以用我妈妈来换你妈妈复活,我会选择让我妈妈立刻死掉。”环境的渲染下,得不到好的引导,让瑞切尔打心里觉得,孤儿的境况都比她这个有父母来得要快乐舒服。甚至自己分析,父母死后,她这个独女能拥有一套房子,再也不会有人对她指指点点了。
追求自由,不想承担责任。把保护的羽翼视作束缚,但是连挣脱的能力都还没有。原生家庭有错,所以不要让错误延续,一代代的重蹈覆辙。从自己开始,去做改变的那一个。
03 无聊是一种奢侈
外祖母对母亲说的话,母亲又把它复述给了瑞切尔。还有时间去无聊的幸运儿,希望不要再继续捂住耳朵了。父母给你挣来的,总有上限,把时间挥霍给无聊,自由了之后,就得自己慢慢去还了。
04 坚定点,自己最重要
五颜六色的脚趾甲晃花了米歇尔的眼睛,他主动提出帮忙把凯瑟琳的厨房修好,并且不收钱。却忘了瑞切尔母亲已经跟他提过很多次,家里的厨房该修一修了。
“我又不是女主角,只是一个,日益肥胖的普通中年妇女而已。”有了预感的瑞切尔母亲,却不敢对质,只能一个人生闷气,带上女儿妈妈离家出走。
如果米歇尔没有坚定地走掉,下大雨也没回头,如果编剧不圆回来,始终不要让自己处于这种境地。把希望全寄托到别人身上,没有例外,最后都会失望。
05 美好的事物,总像风一样
有了瓦莱丽,瑞切尔终于可以跑起来了。终于可以感受到,风是怎么从腿上经过,又是怎么溜走,留也留不住。
每个人心里都会有一个热情、大方又勇敢的瓦莱丽。可不要让瓦莱丽穿上旱冰鞋,偷偷溜走了。
无论是成人抑或孩子,要经历多少悲伤和困惑,才能真正的成长?
“我希望她那时候还不知道自己要死去,希望她那时还没来得及害怕”戳中泪点~~
导演多给小萝莉点镜头好吗,谁要看大人们那点破事儿。女主是不是跟让雷诺有血缘关系啊,这眼睛这眼袋这鼻子……
我不认同大人戏份过多的观点:虽然是小姑娘的视角,但真正想传达的是女性的成长,还有她与家人相爱相杀的关系,简单地说就是“长大后我就成了你”。孩子从来就不是天使,性和死亡的话题也不应该成为禁忌。尊重和倾听,也许比面面俱到和包办让人更有安全感。当然,两个女孩的友谊,父母与自己以及他人的和解,是煽情没有错,还好我就吃这一套。长大,不意味着要失去所有的信任,更不意味着否定和遗忘。虽然有的人消失了就像不存在过一样,但我感激能跟ta走过同一段路
可爱的电影,可爱的小姑娘。
温情喜剧
好有趣
新厨房装修好那一段赞啊
原声好听,很多细节很感动1.她也年轻过漂亮过,那时的她是怎样的呢2.你的巴布什卡3.我不完美,但我尽力了4.为什么处处都有《初吻》里这首歌
没有字幕,法语原声,依然精彩。很多人觉得结局不应该那么来,但是这样的结局才是最好的结局。人的一生会遇到不同的人来来去去,却始终是自己走在自己人生的路上。九岁经历了悲伤,长大后,悲伤随时间和懵懂淡去,留下的都是美好的回忆和快乐。
法语电影最精彩的就在于一群萌小孩含糊不清的吐着法语
又一部法国小清新。喜欢小闺蜜们的对话,笑容,还有最后的悲伤。
锡姐在吗?
你离开了世界,从此没有人与我说话,有部儿童电影是鳄鱼破鞋走天下,也是两个不大合群的男孩的友谊
两个故事主线并行,透过两个家庭之间所出现的各种问题来凸显出两个小女孩之间的友谊,法国的类型电影有时候确实能显得别出一格,儿童片就是其中之一。
无聊也是一种奢侈
此片激发我们对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影响以及家庭教育重要性的叩问。
就是要这样的法国电影!从孩子的角度才能看清这个世界!今天的最佳!大荐!
孩子们可爱加一星
天真不代表无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