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年德国慕尼黑奥运会,苏联队对阵美国队,此前的奥运赛场上,美国队凭借着国内强大的篮球底蕴,只是派出他们的大学生联队就取得36年不败的佳绩。
不过,一切的辉煌,1972年在德国慕尼黑遇到苏联队就被终结了。
整场比赛可谓一波三折,苏联队一直保持着领先,结尾美国队反超了苏联队一分,但在最后三秒又被苏联队绝杀。
面对强大的美国队,苏联队究竟经历了什么才换来了这场难能可贵的胜利?
《绝杀慕尼黑》便是根据这场比赛改编的电影,2017年,它在俄罗斯本土上映后就获得了俄罗斯历史票房最佳的成绩。
电影虽然存在着一些民族主义,可艺术离不开渲染,在渲染之外,电影以最大程度尊重了史实。
本文也将从比赛场上的故事和赛场之外的事实这两方面来向大家展示,苏联队凭什么拿冠军?
一.同一个团队,同一个家庭
原苏联队的总教练戈梅尔斯基因政治原因被迫下课,领队谢尔盖·巴什金找来了教练加兰任。
加兰任刚上任不久后就对着媒体发表了一番很狂的言论:“美国队早晚有一天会被打败,我觉得最好是输给我们。”
这引起了记者们的嘲笑,领队谢尔盖·巴什金也认为加兰任脑子是不是坏掉了,美国队可从未输过,他凭什么夸下海口,要知道牛皮被吹破的话,可是会连累到自己的!
加兰任教练一上任,就重新制定了训练规则,重新拟定了球员的名单,有不少球员没能进入备战奥运的名单中,但其中一位名叫亚历山大·别洛夫的中锋被选中了。
他事后特地去感谢了加兰任教练,教练只是笑着说:“你就像我儿子。”
这句“你就像我儿子”并不是一句空话。
在美国时,亚历山大·别洛夫心脏病发,加兰任教练拿出了他所有的钱来替他治病,而这些钱,本来是要给他儿子做手术的。
不止是对亚历山大·别洛夫,加兰任教练对每一个队员都像对待自己的儿子那样。
队员萨坎杰利泽要回格鲁吉亚去参加他妹妹的婚礼,他的理由无法让人辩驳:“我只有一个妹妹,奥运会每四年举行一次,而我终身都要和我的家人待在一起。”
加兰任教练没法说服他,于是就带着整支球队前往格鲁吉亚参加萨坎杰利泽妹妹的婚礼。
教练喝了大部分的酒,而队员们面对啤酒只是小酌一口,因为明天还要参加训练!
当时的苏联发生了很多文体名人出逃的现象,来自立陶宛的球员保劳斯卡斯有意趁着在国外时溜走。
加兰任对保劳斯卡斯说:“如果你计划好了什么,你现在就该去做。”
加兰任真正站在了球员的那一侧替球员考虑问题,生命中什么最重要?家!
队里有一个明星球员:谢尔盖·别洛夫。
当时的比赛总分一般在50分左右,谢尔盖·别洛夫是场均能拿30分的男人。
明星之所以能成为明星,在于他背后大量默默无闻的付出。
刚赢了比赛,大家都在小酒馆庆祝,谢尔盖·别洛夫就开始在街道上练习了。
等所有队员都回宿舍休息了,他一个人背着一个常人提都提不起来的种书包默默练习运球。
正是这股子拼搏劲,让谢尔盖·别洛夫成为了篮球明星,也让他充满了傲气。
“不是所有的球队全是像你这样的球员。”加兰任对他说。
“我想,是的,你运气不错。”谢尔盖回应道。
今年NBA,拥有五个全明星的球队金州勇士队在总决赛相继伤了杜兰特、汤普森,剩下的队员没能挺住,输了球,没能卫冕达成三连冠。
全明星球员,也是会受伤的,包括谢尔盖。
在一场比赛中,谢尔盖的膝盖受伤了,主教练加兰任在没有谢尔盖的情况下通过各种调度最终赢得了比赛,这也使得谢尔盖开始打心底里敬佩起这个主教练。
当他得知主教练为了亚历山大·别洛夫的病拿出了自己全部的钱时,颇受感动。
在赢得了总决赛后,助教像往常一样拿了一叠钱过来奖赏大家,是谢尔盖带头把奖金贡献出来给加兰任教练治疗儿子。
我就是看到这个场景开始眼眶湿润的,主教练和球员之间,真正凝聚成了一个家。
在赛场之外,他们正是靠着这份爱,靠着彼此的信任,赢了美国队。
二.故事之外的真实背景
电影之所以感动、好看,是因为它的渲染做得到位,不过真实和现实有些偏差,若用理性的视角来看,则会发现绝杀慕尼黑的背后,除了球员们的热血拼搏,教练的无私奉献,还充斥着大量的政治因素。
“从波罗的海边的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边的的里雅斯特,一副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拉下。
这张铁幕后面坐落着所有中欧、东欧古老国家的首都——华沙、柏林、布拉格、维也纳、布达佩斯、贝尔格莱德、布加勒斯特和索菲亚。
这些著名的都市和周围的人口全都位于苏联势力范围之内,全都以这种或那种方式,不仅落入苏联影响之下,而且越来越强烈地为莫斯科所控制。”
——温斯顿-丘吉尔
1946年3月5日,丘吉尔发表的铁幕演说正式标志着冷战的爆发。
到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苏美两国之间的交锋越来越激烈,70年代初,苏联出现了大批名人出逃的案子。
时任苏联国家队助教练戈梅尔斯基成了重点被怀疑的对象,因为国家队难免要出国比赛,所以要逃很容易,为了防止他逃跑,苏联索性让他下课了。
冷战时期的苏联虽然在一些领域很强大(比如航天领域),但在别的许多领域实际上是相当落后的,国内许多物资因为不进行对外贸易,变得十分稀缺、昂贵。
在电影中,难得出一趟国的国家队小伙子,过海关时都带着许多特色物品。
毛线、收音机、皮带,堂堂国家队,弄得像走私犯。
明星球员谢尔盖·别洛夫膝盖受伤,要向美国队借止痛药,随队医生在德国慕尼黑时,私自购买了很多药品。
队医除了搞点走私,还有别的活要做,那就是窃听。
看小伙子们在国外有没有想要逃跑的意图。
是主教练加兰任一手提拔了队员亚历山大·别洛夫。
但是这个小伙子在慕尼黑奥运会期间并没有被检查出患有心脏病,他在1972年比赛时还很健康,他在1976年才被检查出心脏有问题,并于1978年去世,年仅26岁。
当时的苏联队并没有电影中表现出来的那么弱,他们的阵容不亚于全明星。
苏联得益于国域辽阔,拥有中欧、东欧各个国家的人才,所以早在1947年冷战开始时,苏联队已经是欧洲第一强队。
电影中有一句经典对话,队长保劳斯卡斯对着谢尔盖说:“当我打球时,整个立陶宛的街道都没有人,他们希望让他取代我?”
谢尔盖说:“事实上,当他打球时,整个白俄罗斯都要休假一天。”
在1952年至1972年间的四届奥运赛场上,苏联队都未曾赢过美国队,但他们的成绩均为第二名,可谓是无冕之王。
1972年的慕尼黑奥运会,苏联队的主教练加兰任是一个极其懂得变通的老狐狸一样的人物。
而年近七旬的美国队主教练伊巴则真的只是老,他的战术体系还停留在三四十年代没有进攻时间限制的缓慢篮球。
但伊巴教练也有他的杀手锏,在进行奥运集训时,他极其强调球员的身体对抗。
电影中在这一块最大限度地还原了史实,许多苏联队被肘击、被打得流血的现象,均与实际相符。
比赛开打前,加兰任教练在得知美国队的阵容后,做出了临场的调整,他派上了百米跑11.7秒的萨坎杰利泽。
以快制慢,就好似以柔克刚,苏联队在一开场就获得了领先5比0的梦幻开局。
除了“快”这个绝招,苏联队的队员还有极强的中投能力,谢尔盖·别洛夫场均能拿30分,这个男人后来成了历史上第一个没打NBA就进名人堂的国际球员。
靠着掩护和极强的中远距离投射能力,谢尔盖·别洛夫帮助球队取得了10分的领先优势,这也是美国队第一次让对手取得两位数的领先优势。
到了下半场,美国队也玩起了他们的强项:对抗。
防守的时候撞一下,抢篮板的时候张开大肘打一下,在带着各种小动作的身体对抗下,苏联队队员的体能逐渐不支,两队比分迫近,最后甚至因亚历山大·别洛夫的失误而反超一分。
就在最后的三秒钟,发生了体育史上的重大悬案。
第一次,因为裁判没反应到苏联队已经暂停,因此进行了第一次的重新比赛,判给苏联队三秒钟。
这三秒内苏联队没能进球,第二次,苏联队再次要求重来,因为计时器上是从53秒到50秒,而不是3秒到0秒。
虽然我不懂这两者有何差别,但前者显然违背了程序正义。
于是,第二次再次判给苏联队三秒钟,正是第二次的三秒钟,苏联队完成了配合,由亚历山大·别洛夫将功补过,完成了最后的绝杀。
赛场上的裁判最初是要判给美国队赢的,但是苏联队的领队一直不服,朝着技术台大喊大叫。
就在这关键时刻,坐在看台上的一名名叫威廉·琼斯的大佬走出来讲话了,他先后两次支持苏联代表队的请求。
该大佬是FIBA的创始人之一,也是当时的FIBA主席,大佬一发话,裁判立马支持大佬的建议,跟着大佬走就对了。
事后他回忆,他那样做只是为了履行程序正义,他也没想到苏联队会在三秒内完成绝杀。
有意思的是,这位大佬是苏联代表队成员尤里-奥泽罗夫的老朋友。
因为疑点太多,当天晚上,FIBA内部五名高管对最后的结果进行了投票,结果苏联队以3:2胜出。
有意思的是,这三名支持苏联的投票者分别来自波兰、匈牙利和古巴,都是苏联老大哥手下的小老弟。
赛后美国队很不服气,在颁奖典礼上,他们甚至拒绝领银牌,并且告诉后人也不要领,所以这块银牌至今仍孤独地被遗留在瑞士的奥林匹克博物馆里,无人认领。
因为美国人认为自己受了天大的委屈,被主办方给欺负了。
一枚篮球项目的奥运金牌,上面承载着运动员无数的汗水,我们可以看到谢尔盖在大家都去睡觉时一个人默默练习,在大家都在庆祝时他默默练习,整支球队在格鲁吉亚参加队员的婚礼不敢喝酒,抽空默默练习。
历经千锤百炼,才可换来比赛场上的英姿飒爽。
教练、队员之间的真挚情感,才换来球场上超强的凝聚力。
电影展现给我们一种靠着热血和爱相混合便可以取得胜利的幻觉,作为一个小个体,这样的幻觉是美好的。
可是,这场比赛可不是光只有篮球队的几个小伙子们在参加,赛场之外,还有影响力的渗透,综合国力的角逐。
体育比赛的成绩,在某种程度上也代表着一个国家的实力。
这是一场复杂的胜利,它可以成为激励我们向上的振奋剂,也可以成为我们认识历史的镜子。
以上~
本文部分参考资料:
[1]:“请允许我们,再次,隆重的向您推荐:《绝杀慕尼黑》”,铁打江山
[2]:“不含剧透,分享这部电影背后的一些小故事”,安妮毛毛
ps:在个人公众号乔克儿(syzk1115)后台回复“绝杀慕尼黑”即可get该片资源。
在收到免费观影的邀请豆油时我的第一反应是——这是一部战争片?杀手片?直到走进电影院之前,我都还以为即将上演的是一场足球比赛。
是没想到有一天我会在电影院看一部俄罗斯电影——好在大家的脸庞都很陌生,语言也是陌生,很快就入戏了。关于俄罗斯的体育我只在很多很多年前膜拜过一对冰上CP。男主已经在二十多年前意外去世,他的名字也叫谢尔盖。
这里也有一位队员叫谢尔盖。名字虽然记得不全,但直到此刻脑子里想起每位队员都还有非常深刻的印象和特点,我想这也是电影刻画得非常细腻的表现。
一个篮球赛几乎不看的人,中间数次热泪盈眶,这就是体育的魅力吧!
近些年来,我印象中接触过的俄罗斯影视大概有三部电影,一部剧,剧是《月之暗面》,电影分别是《他是龙》《危楼愚夫》及这部得以在大屏幕上看到的《绝杀慕尼黑》,有意思的是他们的题材全不相同,穿越悬疑、奇幻爱情、社会现实、运动励志,水准都不算差,我这种纯文学挂的人,当然,最爱的是《危楼愚夫》,排在第二的就是这部《绝杀慕尼黑》,但是总体上来说,接触到的俄罗斯电影还是太少,没想到在制作水准上,作为一部商业片,一点都不输美国。
电影改编自1972年苏联与美国在德国慕尼黑奥运会上的决赛故事,影片全面的还原了那一时期苏联的国家面貌,但是,电影拍的一点不守旧,并没有让人产生强烈的距离感。
或许我们多多少少能够理解故事的大背景,知道苏联体制下的国家队在那样的年代所扮演的角色。俄罗斯、白俄罗斯、乌克兰、格鲁吉亚、立陶宛、哈萨克斯坦,来自当年苏联各个地区的球员,有对篮球的纯粹热爱,也有身份的无奈,身体的无助。
而核心人物的主教练,更是从开篇就丝毫不掩饰他为了给儿子治病想办法成为国家队主教练,攒钱、找关系的事实。但是不能因为这样一种看似自私的个体需求行为就轻易地对一个人下定义。在这背后,还有因为热爱所持有的坚定的信念,他可能因为生活的磨难带上了一些私心,可是当这点私心面对信念的抉择时,可以毫不犹豫的被舍弃。比如用给儿子看病的钱垫付队员的医药费,比如为了保护队员的安全揽下所有重责,为了最后一战不惜自毁前程,信念的背后是热爱与责任,热爱是篮球,责任是团队。
在这个团队里,除了教练外,其他人也有着这样或者那样的小问题,有人违反纪律谈恋爱,有人隐瞒自己近视眼的缺陷,有人不相信队友的能力,有人想要离开球队……没有人是完美的,但是这些不完美的人有着共同的热爱。所以,最后一刻,有人放弃了骄傲,有人放弃了身份,有人甚至冒着生命的危险,选择了信任和共同战斗,才有了创造奇迹的可能。
人之于时代,或者时代之于人,有很多无法逃避的现实,但是唯有信念可以改变一切,而信念可能永远是被怀疑又被渴望的所在。
我对信念产生的奇迹最真切的感受来自于那个带领北京首钢队四年三冠的马布里。当电影里主教练说到我们要打赢美国队去慕尼黑拿冠军时,在高层引进一片哗然。但是于我来说,有一份熟悉席卷而来,那是在北京空荡荡的训练场馆里,初来乍到的马布里叫嚷着要赢下广东拿总冠军时换来的也不过是大家不以为然的目光。多年以来,我始终回味着那份不可思议。
数十年以后,我在大屏幕上了解到俄美的这场经典之战,再次体会到了实力之外,信念的加持是多么的可怕,这份信念换来的信任,造就了无兄弟不篮球的真谛。
这样一部电影,无疑将会唤醒我们内心深处的某些渴求,这可能也是某些人热爱篮球的所在。其实无所谓篮球,真正重要的是,对每个人来说,让你因为热爱而拥有信念的事情。热爱难得,坚持难守,有时候,有些事情并不复杂,但是想要拥有却无比的艰难,那些能够为自己内心而战的人都是无比幸福的,比如《绝杀慕尼黑》,也比如前不久上映的《波西米亚狂想曲》。
如果你没有在大银幕上感受过,你就无法体会,一场演唱会,一场篮球赛会有怎样的震撼。
在《绝杀慕尼黑》中,近半个小时的慕尼黑决赛场景被高度还原,对于一个篮球迷来说,简直不能更好,对于一个非篮球迷来说,也许你有可能通过这场比赛,对篮球产生兴趣。而对于我来说,是多么希望这样的后期制作团队能够重现北京首钢马布里王朝的高光时刻(痴人说梦脸)。抛开篮球水平的距离,单纯从竞技角度而言,1972年俄罗斯打败美国队和2012年的北京队打败广东队,缔造了同样的传奇,所以,看《绝杀慕尼黑》除了热血外,还有一份感同身受。
慕尼黑赛场上的两次反转,三秒决胜,对于喜欢篮球赛事的人,都不会觉得戏剧,甚至可能有自己记忆中的现实奇迹作为对照。如果恰巧有自己喜爱的球队,在决出胜负前心脏骤停般的紧张,成败一刻时的激动或者沮丧,是无法用言语表述的。《绝杀慕尼黑》对一场篮球赛事的重现,水准之高超,是难得一见的。细节、节奏、情绪、技术,在最大可能的还原下,不留痕迹地进行了加工,淋漓尽致地体现出篮球运动的魅力。
这样的一种尝试并没有让人感到突兀,是因为整个故事的叙事节奏非常张弛有度,那些俄罗斯式的调侃与自黑消解了赛事的紧张感,真实的人物设定拉近了距离感。没有刻意而为的戏剧冲突,却产生了极强的戏剧感,今日俄罗斯电影的水准委实令人惊喜,真情实感地期待以后能够看到更多优秀的俄罗斯电影。
在今年上半年看过的片子里面,《绝杀慕尼黑》绝对是唯一一部让我贡献票房N刷的电影了。
因为是还原了真实的历史事件,所以看完之后就特别想去了解一下当时的历史背景和人物原型,所以整理了一些资料分享给大家。
希望这部电影后期影院能多给加点排片,让更多观众看到!真的五星断头推荐了!
Part1. 关于这场史上极具争议的比赛
1. 一块至今无人认领的银牌
苏联队终结了美国36年的不败神话夺走了金牌,然而作为银牌的获得者,当时的美国队却拒绝承认这一结果。他们不仅拒绝了这枚银牌,并且还立下遗嘱给自己的后人,永远也不能接受这块奖牌。于是奥运会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了这样的场景,颁奖台上亚军缺席,银牌无人认领。47年过去了,属于美国队的银牌仍被保管在瑞士的奥林匹克博物馆里,默默地等待它们的主人。
2. 促进了美国梦之队的诞生
继1972年慕尼黑奥运会,苏联队第一次战胜美国队之后,1988年汉城奥运会,苏联篮球队又一次在半决赛跟美国队相遇。此前他们曾经互相缺席了彼此两国召开的奥运会,也让这场“仇人相见”延迟了许久。最终,苏联队以82:76的成绩领先6分,击败由全美大学篮球界精英组成的美国男篮,再次让不可一世的美国人低下了高傲的头颅。这是美国篮球队在奥运会上的第二场败仗,甚至连决赛都没进。这一场不折不扣的完败,让美国人意识到,靠大学生球员一统天下的年代已经一去不复返,只有派出本国最顶尖的篮球选手,才能维持美国篮球的霸主地位。于是在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球迷才有幸欣赏到所向披靡的“梦一队”风采。
详细文章链接://cul.qq.com/a/20160719/040072.htm
3. 当时没有三分球制度
篮球运动最早是没有三分线的,NBA正式引入三分球制度是在1979-80赛季,国际篮球比赛最早则是从1984年开始引入。因此,在慕尼黑奥运会的当时是没有三分球制度的。
4. 电子计时器
1972年的慕尼黑奥运会开启了“科技奥运”的理念,首次采用了光电测距仪和精度高达1/1000秒的电子计时器。美苏男篮决赛的“争议三秒”,跟当时计时器的误差有很大关系。
5. 国际篮联秘书长威廉·琼斯
苏联队在美国队罚最后一球前就喊了暂停,但是当时没有被裁判接受,以至于比分反超后比赛继续进行,美国队已经开始提前庆祝自己的胜利。苏联队的领队在裁判席前歇斯底里,希望能给苏联队3秒的时间,这时候,出来帮苏联队讲话的人就是威廉·琼斯,当时的国际篮联秘书长。其实他没有权利干涉这场比赛,但是由于他的身份很有地位,所以当时的裁判采纳了他的意见,给了苏联队重赛的机会。
但其实懂篮球的朋友应该知道,最后剩余3秒钟时从中场发球完成绝杀就已经是一件很难的事情,更何况是从对方底线发球。但是苏联队最后还是做到了,所以我觉得,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这个绝杀方式是如此的罕见(可以去电影院里好好研究一下!),以致多年之后威廉·琼斯也向美国篮协的官员承认,他当时只是想追求程序正义,根本没有想到苏联队真的会得分。
6. 康德拉辛/加兰任的战术策略
与走正统路线的戈梅尔斯基不同,康德拉申在教练界以狡黠著称,球员时代的一场与美国球队的交手让他对美国人的训练方式印象深刻。在没有视频分析的年代,康德拉申通过各种各样的渠道搜集国外的篮球资料,对着一张张照片分析,有时深夜还会从床上爬起来记下刚刚自己想到的一个战术,渐渐也建立了自己的一套体系。
他接管了苏联队之后,为了建立队员能够打败美国队的信心,就带着球队出国找美国人打比赛,同时也在观察和学习美国人的战术策略。
当时,美国队公布首发名单时,强调防守的伊巴没有把球队最强的后卫道格·科林斯放到首发,见此情形的康德拉申也大胆变阵,临时更新了首发名单,用更擅长突破的萨坎杰利泽(就是圆眼睛小胡子选手,跑步贼快)取代了保劳斯卡斯(立陶宛人,队长)首发,想要增强冲击力。
而这一招确实也打了美国队一个措手不及,苏联上来就在萨坎杰利泽的策动下打了一个5:0。
美国队员见状想要提速,但伊巴坚持要降低节奏严防死守,于是在这场比赛中,美苏双方的角色和之前的比赛恰恰相反,主动出击的是苏联,被动挨打的却是美国。
萨坎杰利泽的出色发挥迫使美国队必须要将防守向他倾斜一些,于是这大大缓解了谢尔盖·别洛夫的压力,于是那个让对手胆寒的谢尔盖现身了—— (后面就不讲了哈哈哈感觉我好像在剧透呢……)
总之这场比赛真的很精彩,将近一个小时的时间做了近乎1:1的还原,real 服气。就算知道了结果还是看得人心惊肉跳,拍的大腿都要红了……真的建议没看的朋友去影院好好享受一下,在大银幕看电影real爽歪,身临其境一样的!
详细文章链接://sports.163.com/19/0419/07/ED40T9RV0005877U.html
7.《灌篮高手》“湘北vs山王”经典一战的原型
相信在很多90后童年回忆里,都对《灌篮高手》漫画版里最热血的那场“湘北VS山王”终极决战印象深刻。其实,樱木花道最后的那记热血绝杀,原型就是1972年慕尼黑奥运会上的美苏巅峰对决。有网友还做了视频对比,为大家指路链接欣赏。真的是回忆杀,超级燃!
//www.acfun.cn/v/ac10310346 灌篮高手大决战原型【湘北vs山王】真人版 《绝杀慕尼黑》混剪
Part2. 关于历史背景和人物原型
1. 苏联队前任主教练戈梅尔斯基
电影里一上来就被卸任的那位教练,就是从1961年开始担任苏联国家队主教练的戈梅尔斯基,他被誉为是“苏联篮球教父”。他是六十年代苏联篮球实力迅速提升的最大功臣,慧眼识珠,把谢尔盖·别洛夫、保罗斯卡斯等一群优秀的选手招进了国家队,这些球员也成为了六七十年代苏联篮球的中流砥柱。后来1988年的汉城奥运会就是他率领苏联队勇夺的佳绩。
2. 临阵更换教练所为何故
1972年处于美苏冷战的中期,也是美苏交锋最为激烈的时候。由于当时的苏联出现了许多起震惊全国的名人出逃事件,文体界由于出国交流的机会更多,自然就成了被国家重点监视的对象。当时的苏联篮球队前主教练戈梅尔斯基因为是犹太人身份,苏联政府怕他借助出国比赛的机会叛逃,于是让他离开了国家队。这也可以解释影片中的队医暗自监视球员们的举动,也是担心这些运动员心生不轨吧。当然也有种说法是,当时戈梅尔斯基的状态不好,指挥的几场战役全都输了,于是苏联政府随便给他按了个帽子让他退位了。顶替他位置的教练就是康德拉辛,也就是影片中的教练加兰任。当时的康德拉辛也不是非常有名气的教练,但是战术应用很灵活,有自己的一套训练体系。
3. 谢尔盖·别洛夫人物原型
谢尔盖·别洛夫是苏联的头号球星,担任得分后卫。曾率领苏联队夺得过奥运冠军、世界冠军和欧洲冠军,被公认为当时全世界最优秀的非美国籍篮球选手,实力甚至让高傲的美国人也十分佩服,送给了他一个“红色杰里·韦斯特”的称号。1992年,谢尔盖·别洛夫入选了美国奈史密斯篮球名人堂,他是第一位获此殊荣的非美国籍球员,更是唯一一名没有在NBA打过比赛就进入名人堂的球员。不得不说,电影在选演员的时候还是下了番功夫的,跟原型长得都挺像的。
4. 康德拉辛和亚历山大·别洛夫
在康德拉辛担任苏联国家队主教练之前,他致力于游走在苏联的各个角落挖掘篮球种子,亚历山大·别洛夫就是他一生最伟大的发现。在接手国家队之后,康德拉辛给苏联队带来了新鲜的血液。他换掉了一部分球员,并把自己非常器重的亚历山大·别洛夫也招进了球队。这位年轻的小将虽然也叫别洛夫,但是跟谢尔盖没有任何关系,他最终用自己惊人的实力,成为了国家队最优秀的主力中锋。
也有资料说康德拉辛跟亚历山大·别洛夫他们是一个地方的人,所以电影里谢尔盖和保罗对萨沙被重用这件事起初是有所不满的,认为教练护犊子照顾自己的人。
来自评论大神的补充:
朕铁打的江山啊: 电影里欧锦赛那段保劳斯卡斯对教练用萨沙不满,康德拉申和萨沙的确都是列宁格勒人,不过主要还是因为萨沙是康德拉申在联赛中执教的列宁格勒斯巴达克队的队员,而且他当时也不过是个不到20岁的国家队菜鸟,国家队的老队员自然不会太瞧得起他。
详细文章链接:http://www.sohu.com/a/319278123_99913541
5. 电影中萨沙的病
影片中的萨沙即亚历山大·别洛夫,比赛期间被检查出患上了罕有的心脏病。而现实中的人物原型亚历山大·别洛夫,在1972年比赛还很健康,但是上天还是没有眷顾这位运动少年,他在1976年被查出有心脏问题,并于1978年10月英年早逝,年仅26岁。
6. 萨沙的女朋友
看过电影的朋友应该都对这位战斗民族女朋友印象深刻吧。她应该是国家女篮队的队员,但是当时的奥运会虽然有篮球项目,但是还没有女子篮球的比赛。直到1976年,也就是下一届奥运会,才正式把女子篮球引入了国际奥运会,而且苏联女篮也拿下了那届的冠军。这位女朋友的原型奥夫琴尼科娃曾经表示,别洛夫一直都是位热爱生命的人,他在获悉自己的病情后还希望能够通过体育运动延长自己的生命,是一位名副其实的勇士。
7. 苏联的医疗水平
在上世纪70年代,苏联的医疗水平并没有政府声称的那样“一切为了人民”。苏联的平民看病需要排队,需要送礼。因此,很多人更倾向于前往中欧等国家就医看病,甚至是通过黑市搞到一些西方药品。影片中的教练加兰任想要出国给儿子看病,也是基于这样的原因。包括没有隐形眼镜,没有镇痛剂等现象也是如此。
来自评论大神的补充:
这部电影很明显的是在自黑,黑当时的苏联体制,最典型的例子恰恰是隐形眼镜。历史上苏联在1927年开始制作隐形眼镜了,惊不惊喜?意不意外?历史上扎尔一开始不用是因为他的近视只有250度左右,实际慕尼黑决战时他是裸眼作战,后来到了73年他才尝试使用隐形眼镜;再比如主教练原型的独子在现实生活中确实是天生的脑瘫,但主教练从未想过接比赛之际带儿子去国外看病,实际上苏联医疗水平挺高的,国民普及度也高,主教练就是专心打比赛的。剧中这条线索完全是不合理的,就是因为主教练家人的强烈反对,电影才将主教练改名(苏联队其他成员全是实名);而剧中打算叛逃的保罗斯卡斯,作为当时唯一的立陶宛队员,这位大哥不仅是苏联队长,而且“又红又专”,身为立陶宛人,在老年退休后还每周义务到俄罗斯城市去教导青少年篮球,为的就是听听俄语;包括苏联篮协的工作能力与体系建设实力都是超强的,在里面被黑出翔....总之,苏联到了,没了,黑它就是难免的,这种民族与历史的割裂 ,是俄罗斯当代最别扭的痛点之一。
8.“黑九月事件
第20届慕尼黑奥运,被大家称作是“和平欢乐的盛会”,德国人为了一洗36年前那场笼罩在纳粹阴影下的柏林奥运会给全世界带来的坏印象,在慕尼黑奥运会上主打欢乐牌:这是当时奥运史上规模最大、耗资最多的盛会,参加的运动员及其代表国家超越以往任何一届。但事情总有反面,过分地打欢乐牌让本届奥运会的安保力量严重不足,有的场馆内甚至没有警卫。在比赛期间,巴勒斯坦的“黑九月”恐怖组织成员趁着夜色潜入了奥运村以色列代表团的住处,劫持了正在休息的运动员作为人质,并最终致使11名以色列运动员全部遇难。这桩震惊世界的政治恐怖事件也被称为是“慕尼黑惨案”。这也是电影里面苏联队开记者发布会想要借故退赛的原因,当时的苏联跟以色列的关系也是比较复杂。更懂政治的朋友可以再帮忙补充一下~
Part3. 关于电影的幕后故事
1. 演员弗拉基米尔·马什科夫在俄罗斯非常有名气
如果说印度有阿米尔汗,那俄罗斯就有弗拉基米尔·马什科夫吧。他在影片里饰演的教练加兰任,被中国粉丝亲切地称为“小马哥”。应该很多观众对碟中谍4里面的他有点印象。从影四十年,经典形象无数。可导可演,在俄罗斯电影界相当于中国的刘德华加姜文。
2. 俄罗斯总统普京曾经“偷看”这部电影
据俄罗斯新闻网站“Дни.ру”报道,在2018年的政府会议上,普京曾公开表示自己也会在家偷偷看喜欢的电影。当时演员弗拉基米尔·马什科夫作为艺术文化代表,在政府会议上汇报了自己主演的电影《绝杀慕尼黑》。汇报结束后,俄罗斯总统普京突然对马什科夫表示,他看过《绝杀慕尼黑》,但并非是去影院,而是在家用U盘“偷偷看”的。此举立刻被现场媒体捕捉,一部让普京“偷着看”的电影都成了当时新闻的标题。
3. 制作团队为了还原这场比赛投入的努力
●影片从筹备到完成一共持续了3年,剧本修改了22版,最后一场和美国队的比赛拍摄了整整30天。除了球场上鏖战的球员们,这场比赛最多的时候一天有多达500个临时演员参演。
●比赛现场由六台摄像机同时拍摄,捕捉赛场上所有人员的真实动作与表情。其中第六台摄影机被剧组成为“第六名球员”,它在比赛中同运动员一样出现在赛场上,不断穿插于人群当中,捕捉其他机位难以拍摄的镜头。
●为了还原比赛细节,整个团队将当年的比赛实况钻研了300多次,最后的呈现效果,连裁判的汗水打湿衣服的痕迹都有精准还原。
●剧组在许多道具细节上煞费苦心,专门制作了20多个篮球,都是根据苏联时期以及国际比赛的用球标准来制定的。
●本片为电影量身定制了超过500套运动装,为真实还原慕尼黑奥运会的场景定制了十个国家的团队制服、比赛球服。甚至所有群演的服装都是按照当时的布料和裁剪方式忠实还原定制的。
4. 演员几乎都是非职业运动员
除了近视眼球员扎尔在现实生活中是专业的篮球运动员外,其他的几位主演全都是演员,而非职业运动员。饰演萨沙和谢尔盖的两位演员之前都没有接触过篮球,他们用了整整一年的时间在篮球教练的带领下,每天花几个小时训练。并且所有的演员都需要和专业篮球队进行大量的比赛。影片拍摄完成,很多人都开玩笑说,他们已经可以进专业篮球队了。
演员基里尔(谢尔盖的饰演者)来华期间说过的拍摄小花絮:
●最后一场决赛是演员们进组之后拍摄的第一场戏,拍摄时间非常漫长,大概拍了一个多月;
●最后三秒进球成功,苏联队的一个庆祝胜利的动作和情绪就拍摄了三天,演员们需要随时随地保持一种亢奋的心情,非常的辛苦;
●他最开始试镜的角色并不是谢尔盖,而是萨沙的角色。得知演绎的是这位传奇人物后,他翻阅了大量的资料,包括电影的小说原型“向上”谢尔盖的自传,以及当时比赛的实况录像等等。从准备试镜到最周通知确定出演的过程大概有将近一年的时间,这一年里都在为了这个角色做体能方面的储备训练。
补充采访内容:
演员为了还原角色,除了肌肉要逼真,在外形上也力求原汁原味地还原这位俄罗斯传奇球员,基里尔先是把一头靓丽的金发染成了黑色,还特别“蓄”起了浓密的胡须。
对于谢尔盖的胡子:
基里尔这样解释:“早年的谢尔盖确实没有胡子,但之后他蓄起了胡须,胡子也成为了他个人标志性的形象。在电影中,为谢尔盖保留胡子主要是为了增加电影的艺术效果。”
电影里谢尔盖独自练习时背的沙袋:
那个沙袋到底有多重?基里尔透露,“电影拍摄之初,工作人员按真实的历史还原了道具,沙袋重达60斤。虽然每天我都在接受训练,但这对我来说实在是太沉了,会影响到正常的拍摄工作!”说到这里,基里尔腼腆地笑了笑,“所以最后,我用的沙袋是30斤,重量减了一半。”
5. 拍摄时决赛现场没有观众
导演安东·梅格迪契夫透露,再现大型体育赛事的电影非常困难,真实拍摄根本无法同时调动所有观众的表演。所以,为了实现真实的观众气氛,特效部门专门研发并创建了一个新型的“人群克隆系统”,为长镜头到中等的镜头提供逼真的角色呈现。
6. 来自原型人物后裔的支持
说这部电影的顾问由球员原型伊万以及谢尔盖的儿子亚历山大担任,他们编排了所有的篮球比赛场景,谢尔盖的儿子也在片中客串了一个小角色。
7. 演员身高的秘密
哈哈哈哈这个真的十分敬业了!身高不够鞋跟来凑!!!图cr.微博@我为人民看电影
就先整理到这儿啦,希望可以对大家有所帮助,真的是超级超级超级超级超燃热血又好看的一部电影!小黑冲啊!
本文发表于《上海电视》2019年5月某期。如需转载,请一定联系本人、一定注明、一定附上豆瓣链接!
-------------------------------------------------------------------------
想不到会在电影院线看到一部当代“冷战”片,更想不到会在大荧幕看篮球“实况”。
这些年看过几部俄国商业电影,发现它们叙事完整,技法娴熟,画外音丰富,喜剧桥段满满都是我们邻国才懂的小趣味,继而想起人家是出过塔可夫斯基、梁赞诺夫的国家,电影整体水平本来就很高。《绝杀慕尼黑》里饰演前苏联国家队篮球教练的弗拉基米尔·马什科夫,在前一年的《火海凌云》中也有出色而喜感的表演,这部与重压及精神危机之下的苦瓜脸教练判若两人。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我们也许会看到更多俄罗斯院线新片,认识更多有意思的俄国演员。
因为已是历史,还是自家历史,所以俄国人无论怎么自黑、调侃前苏联的官僚体系、安保系统都不为过。去年我看了部冷战题材影展热门片《冷战》,该讲的无家可归、虐恋情深都讲了,但冷战本身却沦为两个性格极端的人上演人生悲剧的舞台背景甚至折腾理由。《绝杀慕尼黑》因为是俄国人拍的,对冷战时代的细节写得更真实,比如篮球队战胜回国,被迫接受安检,每个人带的外国货各不相同,有的甚至带回大量织毛衣的毛线——搞笑又现实,比如篮球队员发现队医在窃听他们,队医说了些“我还没举报你……”的捕风捉影事,比如准备叛逃西方国家的运动员又回归祖国并被官僚们估量“进球了,大概不用坐牢了”,也很熟悉。
总体而言,作为真实历史改编故事,它必然要加上许多辅助人物增强戏剧感,比如打败前苏联运动员的美国街球小子,比如为前苏联主将递上膝盖药的美国大学生篮球运动员,比如美国医生和护士,但所有这些人物,都带有主旋律电影里那种脸谱化功能性角色色彩,不太真实。作为运动竞技燃片,该燃的点确实都燃了,有些绝杀球,甚至复刻了当年电视录影留下的传说。但我们还得考虑,慕尼黑奥运会上那场三秒钟,是站在前苏联甚至俄国人立场的逆转。所谓“技术故障”要求续接三秒钟比赛,到底是真的技术问题,还是当时赛场主办方经历恐怖袭击带来的创伤之后,面对势均力敌的冷战双方大国做出的妥协让步呢?尽管,整部电影里篮球队从教练到个人的起伏,都诠释了“活着,一切都有可能”这条金句,但这句话,同样可以诠释国家政治关系以及相关影响上的起起伏伏。
标题改编自利物浦名帅比尔-香克利的名言:
"Some people believe football is a matter of life and death, I am very disappointed with that attitude. I can assure you it is much, much more important than that."
标题想表达的意思是,体育和政治并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体育应该是高于政治的。这大概是看完《绝杀慕尼黑》后,我对电影最为直接的感受。
机缘巧合获得了《绝杀慕尼黑》的观影机会。观影之前,我对这段历史有些许了解:1972慕尼黑奥运男篮决赛上,前苏联在最后时刻极具争议地绝杀美国,获得了当届的金牌。而“主流”媒体的普遍评价是,前苏联方面在这场比赛的上上下下都受到颇多“照顾”。所以我个人很期待,作为另一方当事人,电影将会以什么样的镜头和态度来叙述同样的一场比赛。
故事以主教练加兰任的视角展开。像许多中年男人一样,加兰任坚毅的面孔藏住了许多危机与艰辛:成绩压力下临危受命,工作中要面临上级的各种掣肘,手下的队员们富有个性且各怀心思,回到家中还有个急需攒钱治病的孩子。
然而面对种种桎梏,他还是在新闻发布会上坚定地说出了“打败美国队”的目标。那一刻,加兰任让我想起了全国大赛跳上桌子呐喊的红脑壳。然而热血过后,日本少年可以无拘无束地去拼搏,前苏联男人却需要戴着镣铐起舞。
在冷战的时代背景下,成年人的世界比以往还要复杂:领导担心输球之后有损大国荣誉,于是千方百计地想要行政干预;球员克服自身伤病和地狱歧视本就不易,还要面临“赢球低奖金输球小黑屋”的奖惩机制;比赛之外,人人又有自己的烦心事,比如生计、家庭以及爱情。。。。。。
俄罗斯电影自黑了前苏联的政治制度,但正因为交代了历史背景,我们才更能理解加兰任的不易。面对现实时,他有自己的让步和变通,比如悄悄塞给队员的隐形眼镜,以及为了让队员参加婚礼开展的另类训练,这都是他铁血教头之外的另一面。
不过让步并不等于妥协,加兰任对自己的理想和热爱固然坚信不疑,你会看到他在原教练离职时不踏入场内表示尊重,也看到了他在面临上峰退赛压力时的据理力争。为理想宁折不弯的人需要歌颂,然而能负重踏上光荣的荆棘路,加兰任同样值得我们的尊敬。
至于我最期待的决赛部分,电影可以说相当用心。整个剧组用了一年的时间来培训演员的篮球动作,避免了场上人均CXK的情况,以我的水平来看,大家的球技都是在线的。再着电影对于决赛场景的还原度也相当高,开场的那次进攻犯规、比赛中间Dwight Jones与Mikheil Korkia的兑子,Alexander Belov跳球时对Jim Brewer的肘击小动作,Zurab对Doug Collins的凶狠犯规,这些都复刻了比赛实况。虽然也有各种胯下换手扣篮以及空中接力等艺术加工场景,但如果你去看录像回放的话,你会发现这些改动还是值得的,因为原本的比赛实在是太。。。复古了。
而对于极具争议的最后一攻,本片也本着尊重历史的原则进行了最大程度的再现:叫暂停时的语言障碍,第二攻时的计时器错误和FIBA秘书长的介入,以及最后描绘了众生相的绝杀长镜头。影片并没有去评判最后时刻的各种事件是否符合规则,也没有执着于其中的各种阴谋论,只是尽可能地还原当时的场景,交由观众讨论和评判。
时至今日,对于那场比赛判罚的讨论仍然没有停歇,俄罗斯人仍旧以此自豪,而美国人则不愿承认失败,一直都未曾领取银牌。很多人将比赛的胜负归结于冷战的大背景,裁判的争议判罚以及两国乃至整个世界的政治争斗,但却少有人讨论比赛本身。
影片并未逃避这些棘手的政治话题,反而是以尽可能中立而客观的视角展现,但我相信导演更希望观众将着眼于政治之上,着眼于体育运动本身。
这部影片能在俄罗斯的成功,自然少不了战胜不败美国男篮的噱头加成,但不能因此就将它归类为一部披着体育外衣的篮球版“战熊”。前苏联的教练和运动员们,在面临政治、体制等客观因素影响时,仍然能够发自内心地热爱这个集体,热爱这项运动,愿意去付出一切,赢得这场代表国家荣誉的比赛胜利,这才是这部电影最吸引人的部分。
“今天拳击打得够多了” 一个篮球比赛打成了拳拳到肉的拳击赛,哈哈哈。虽然一开始就知道故事结局,苏联队最后3秒逆转评分制胜美国队,就一直在期待电影要如何讲述才不至于没有惊喜。结果厉害的是,就是最后这场奥运赛,竟花了近1小时还原各种细节和完整度,几乎于直播,几乎占去全片一半戏份,这就像《波西米亚狂想曲》还原演唱会一样逼真和震撼…各种山穷水尽、峰回路转、直到最后的惊天逆袭,一气呵成,都不像在看电影,而是直接在看球赛了。
看完才知道删了13分钟,唉。虽然最后还是被稍稍打动,但比预期的感动程度还是差了不少,这样手法精纯目的明确但也没任何新意的类型片,如今我最多也只能给三星了。体育电影,还是拳击题材是最燃最爆的。
看看人家的主旋律,真为现在的国产心寒。用现代电影语言,兼顾年代细节,叙事详略恰当不乏喜剧元素,从开头到结尾都照顾到了人物个性,对自己对他国文化都有多方面了解,态度很开放。而不只是维护场面和情节带起来的情感,所以它要表达的东西才能燃进人的心里。不像国产旋律片那样,空洞不踏实不真诚、一股红色气流自顾自乱窜。没有因惶恐躲开当年慕尼黑奥运村恐袭,与随之而来的政治暗斗,冷战无处不在,而体育让这帮前苏健儿的信仰更纯粹。看得我真的卑小,人家这团结纯粹富有个性!技术方面比较普通,动作戏甚至有点失望。升格、消音这些花哨的东西用得不错。公映版删了很多,部分戏不接。三星半
难怪美国队一直不领牌,还带这样的,哈哈。现在俄罗斯电影黑一下苏联官僚也成套路了真的有点腻,狗血情节很多但是好在继承了感情很节制的优良传统。知道比赛结局看得还是超紧张,结尾和马大叔一起热泪盈眶了。海报真烂。
看看人家是怎么塑造人物的:男主教练一出场,远距离投篮,“完成不可能完成的事儿”,坐在观众席规划球员展现业务能力等等,都是常规操作,牛逼在职务交接那里,前教练和队友告别,男主让已经过界、站在比赛场地里的领队退到白线外,TM简直神一般的精髓啊。这是来自骨子里的尊重啊!男主对前任教练的尊重、对篮球的尊重、对队员的尊重一览无余,而这一切尊重又来自什么?爱呀!而这世界上还有什么比热爱更燃?!一比什么救猫咪的人物塑造都弱爆了!那些说人物单薄的,简直不要太不了解文化背景,立陶宛、白俄罗斯、婚礼,片中台词、造型、画面细节带出来的丰富内容,你真的懂吗?别装,是你根本没get到而已。哎呦,别人都没看懂,就你牛逼是吗?是的,就是这样,我想想都觉得自己牛逼。
专业上当仁不让、生活上给队员信任空间、下了赛场默默坐在角落,从教练的身上仿佛看到神所的老蒲。才知道72年慕尼黑奥运会这么混乱……当年我国是不是还在学习老大哥?老大哥在奋力追赶美国。
4.5 俄罗斯是还有多少绝佳的题材没有拍出来啊
战狼级别的运动片,热血又燃情,难怪乎俄想重拍《切尔诺贝利》,美则想重拍《绝杀慕尼黑》。冷战背景下,国际恐怖事件不断,国内物资短缺、监控遍布、信任缺失,令这场骑虎难下的奥运赛事前途未卜。影片处理十分类型化,冷幽默,段落多,群像各具特色,兼顾各种国际背景,可惜删减过多影响连戏。好在情感和视听感都代入性强,即便赛况预知结尾,过程依旧牵动人心。归根结底,逆转、绝杀这些词背后往往倚仗的是球员强大的心脏、队伍钢铁的意志以及团队澎湃的战魂!爱赢才会拼,天生要强才会后天强大。
美国赛前说:这不只是一场比赛,这是意识形态上的一场战争,展示民主终将胜利。苏联队的球员对苏联并没有民族认同,赛前说:没人相信我们能赢,除了我们的教练。他为我们破釜沉舟,所以我们不能辜负。鼓吹个人主义的队伍急功近利,所谓“铁板一块”的集体却充满了人道主义精神(换美国一定反过来拍)
7,基本算是客观,72年男篮决赛确实是史上最具争议的一场篮球比赛,而且其中蕴含的政治意义也颇值得玩味(美苏冷战交锋、慕尼黑惨案、苏联的内部民族问题),最后投入绝杀球的别洛夫6年后也确实因病去世了,这个电影很大程度是拍给他的。
超燃!苏联队教练是《急袭》里魅力十足的警官,赢最后一球的萨沙·别洛夫贼帅!我好喜欢那两个动不动就跳起来的格鲁吉亚人2333
看完很容易让人失去判断能力的片子啊,上帝视角和升格镜头两板斧式的搭配,简单粗暴但确实非常奏效。前两幕拍的太流水缺乏层次,但是超长的第三幕实在太爽、太刺激、太振奋了。将当年的比赛状况进行重构式的银幕直播,完全震撼人心。这电影在意识形态上也占优势,一方面是美国的国际霸权形象大家都心知肚明;另一方面是电影价值取向上并没有厚此薄彼,依然从角色层面出发,表达了对于苏联自身体制的调侃与反思。所以如果有人说这是主旋律电影,那说明他基本没有理解体育竞赛的本质意义是在于国家而不是政府。不过这个电影引进的时机对于当下国内的风向,就是另一说。
又燃又感人,看简介知道结尾,仍没想到如此一波三折激动人心,到最后不止是拼技术和心理素质更是为报答教练救命/知遇之恩,“为祖国而战”非但不矫情反而那么自然动人,奖金一幕泪目,俄式正经严肃脸的幽默感太逗了,自黑厉害,姓氏逼死解说员了啦,就时代背景而言其实可以拍的更有深度但完全可以理解
进球就可以入党,篮球的运动镜头不好看,对立面设置的太简单,政治意识形态的表达勉强及格,只能说中规中矩,倒是俄罗斯人那股子耿直劲儿是发自内心的喜欢,喜欢他们拍电影讲故事的风格凛冽又温柔
期待尽快上映。片方哥哥终于帮豆瓣把译名改。热血,震撼,精致。故事基本符合历史。爱情、苏联内部问题、对美国的吐槽和竞技巧妙地放在一起。真实和虚构融合很好。最后3秒钟呈现很好。还巧妙埋设喜剧线索。俄罗斯人的篮球励志电影能拍到这么好。因为个人无知和好恶故意恶评,明显是智商不足的体现。
故事超燃,节奏太棒,非常好看。
“我打球的时候立陶宛整个街道都空无一人”“他打球的时候整个白俄罗斯都休假了”
最后一场篮球赛拍得太好看了,真的好看,除了好看我还能说什么,日。不记得多久没有这么激动了,后排的抽泣声代表我的心。(没有打五星是因为中间有几段断裂感实在很严重,简直看得莫名其妙,回头一看我擦,国内版剪了十三分钟啊!
非常热血,尤其最后三秒的长镜头。影片没有那种狂热民族主义,而是说苏联在篮球场打败美国,是用了美国的训练方法、治疗药物和隐形眼镜。完整版也还原了苏联运动员参与叛逃、走私,以及慕尼黑惨案等历史细节。
相似的体制,近五十年前的冷战大环境,许多细节是如此引人共鸣,譬如在训练手段、物质、医疗等条件上都远不如人的前提下还固步自封的体育局官员,那些自作聪明又耳熟的官方声明背后引人发笑的卑琐心态,意识形态之争为个人带来的诸多限制,出境打球带货回国自带的笑点和球员不能自由结婚体现的体制对个人的禁锢。诸如此类的细节实在太多,不禁让人想到,在这样的的体制内,运动员不过是一枚棋,一切荣誉取决于成败,体制才不在乎他们,正如当年被高高抛起奉上神坛又被狠狠抛下的刘翔。正是如此才被电影中尊重个体,热爱体育和竞技精神的教练真实地触动到……为自己的国而战,为体育为团队获得荣耀,而不是为所谓的party。一定要去影院,一个字,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