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喜欢Vogel和 Henriette的睡前对话,有人尊重是一件很值得幸福的事。
Henriette: Es ist schon seltsam. Ich habe den Eindruck, einen fremden Macht leitet mein Geschick - so als welche eine Puppe- oder wie gesagt, als hätte mich ein Hypnotiseur hypnotisiert und ich kann nicht selber nicht aufmachen. Und gleichzeitig ahne Ich, dass es gar keine Erwachen gibt. Es gibt gar keine anderes Leben als dieses. Man kann nicht wählen, nicht wahr, Vogel?
Vogel: Doch Liebste, ich denke schon, dass manches doch gewählt werden können.
Henriette: Aber die Liebe, die kann nicht gewählt werden.
Voge: Auf eine Weise doch. Zum Beispiel, ob du mit mir leben möchtest oder mit anderen, mit diesem Dichter, zum Beispiel.
Henriette: Nein, mit ihm könnte ich nicht leben. Er denkt nur an sich.
Vogel: Wenn es aber doch so wäre, dass du ihn mir vorziehst, möchte ich, dass du weißt, dass ich diese deine Wahl respektieren würde.
人生本无意义 与其费心死 不如不出生
如果电影中的主角继续活着又怎么样呢 绣花?育儿?吃饭睡觉走路 无非是在无聊中寻找意义 我们被出生无非是给了那些生我们的人的意义 而不得不面对冗长或短暂的一生 面对 喜 面对忧 如果苦乐参半 不如不必如此麻烦 只是 没选择的被迫被生来 被社会裹挟 焦虑 担忧 顾忌着 怯懦的不敢死 如果不必经历 何须如此麻烦 就像 被捆上过山车 又不敢跳车下来 不是想继续 而是 期盼着奇迹的发生
真是油画电影 色彩上 服装上 人物动作神态礼仪上 敏感又痛苦的贵族诗人 最后的乌龙事件 大人可以当着孩子的面提及性 可以当着对方母亲的面建议对方与自己一起去死 丈夫宽容应允妻子的出轨可能 一家人包括小孩坐在一起听母亲命运的审判 感觉对比所期想的社会有些过于冷漠与麻木?所以一切都可以接受的样子 但我政治历史不太好 不太明白这个背景下想表达什么
最近我那憎恨前任的心理在消退了大半个月后再昨晚又重回脑海了,这是不是叫反刍呢?我突然特别想去他住的地方乱砸一通,然后在他回来时给他一个重重的耳光。当我回过神时,我觉得自己很恐怖,因为乱砸别人的东西是破格的违法的,而且我们已经快分开四个月了,他也没外遇没有家暴什么的,算是因两个人合不来而让他主动放弃这段感情了。昨天这个想法真让我有点害怕自己,别人眼中有点纯真的我竟然涌现出这种越界的东西。会不会是生活过于按部就班,缺少刺激令我胡思乱想呢?前一段时间新冠疫情席卷全国,在那段时间我养成了宅家的习惯,现在的我不仅懒得出门,甚至可以一天不洗脸,每天在网课吃饭看电视周旋,所以有这样的想法也不出为奇。
今天我看了这部放在“想看列表”几个星期的《疯狂的爱》,封面上绿色的墙纸和回眸的纱裙少女是吸引我的第一要素。过后,我可以把影片和昨天我对前任的邪恶想法做一个对应。
女主海莉特是一个贵族少妇,有一个喜欢弹钢琴的女儿,海利特喜欢在女儿弹琴时,在一旁唱着高音。这样的生活安逸,她也安于这样的生活,并说这辈子除了照顾丈夫和女儿,大概不会有别的成就。但一次晚餐时的腹痛打破了她平静安逸的生活,后经检查,她的肚子有一个肿瘤和溃疡,且难以医治,只能慢慢调理,这之后,海莉特仿佛看透了生活和曾经引以为豪的家庭生活和爱情,她开始觉得生活过分平淡。海因西里在旁人看来是一个风流忧郁状的诗人,他的诗作很美,但他本人却认为世态炎凉,觉得自己只有在不可能的事找到乐趣,甚至内心一直想跟另一个人一同赴死,做黄泉眷侣,他最先想与表妹玛丽一同赴死,但后来玛丽与巴黎人结婚,海因西里不得不放弃了这个计划。海莉特得知海因西里的想法后,觉得自己明白海因西里的感受,决定答应与他一同赴死的请求。到了那一年的冬天,两人离开了一直生活的城镇,到了一片铺满积雪的树林,用枪解决了自己。
海莉特和海因西里都身处于贵族阶层,在社会转型之前,贵族阶层可以说是利益最大的一个阶层,他们衣食无忧,生活安逸。但生活在各种繁文缛节之中,小心翼翼,家里各种东西摆得整整齐齐,没有生活气息,家里人都有张扑克脸。这也不难明白为什么海莉特在发病后突然间看透了生活的真相,态度有了大转变,因为这样的生活薄得像一张纸。她明白了自己在家庭中,在社会中一直是个局外人,她对男人们讨论的国家局势也不怎么关心,甚至认为丈夫根本不爱自己。在这种情况下,她理解了与自己有相近想法的海因西里,甚至认为自己和他是命中注定在一起的两个人。他们的赴死是对沉闷生活的最有力反抗,因为如片名所说,这样很疯狂,很偏激,但只有这样,才能让他们到歌里所唱的痛苦无影无踪的山谷里。
回到我自己,虽然我不是贵族,也没有衣食无忧,但现在的状态可以和海莉特和海因西里相比,也像他们那样,有着一些奇怪甚至可怕的念头,但不同于电影艺术,现实是不容许把这些想法付诸行动的,只能继续埋藏在心里,甚至转移视线。但是不是对于这些想法,我们最好回避,甚至压抑着呢?至少对于不与他人合群的人来说不是这样的。沉闷与孤独在不融入群体的人看来是尤为明显的,他们有时会有逃离所处环境的冲动,因为他们感受不到归属感,认为自己对于别人没有价值,也没有找到自身的价值,所以时常自觉空虚。所以这时在脑海里涌现出的奇思妙想,也许是对现状的提醒,提醒我们是时候要充实自己,转换一下心境。
一个患维特综合症的诗人自杀前找了一个被庸医误诊成不治之症的商人妇做垫背,然而两人却并非鸳鸯同病同命,原来人与人之间情感并不相通。这个可笑可怜的故事肯后,真正要表达的是,时代的巨大变革中,任何与之不相适应的人终究要为时代淘汰。
能勉强三星 说它拍的美是因为十九世纪历史距离本身的美 没什么出挑的 整体而言非常拖沓单薄 不如直接看看那个时期的古典油画 至少更有捉摸不透的故事性
故事讲述跟冰山一样巨大留白。一个本来惊涛骇浪似的事件,采取的却是表面看来最波澜不惊的平淡流水账,结果就是蕴藏其中的深深的惊奇。细节布景和对话都令人回味,记忆深刻。
我不懂⋯⋯
但愿本片不是依据真人真事改编。故事发生在19世纪的柏林,那是一个浪漫主义弥漫的时代。诗人海因里希简直浪漫的一塌糊涂。他疯狂的相信真爱可以超越死亡,并且坚持要寻觅一个爱侣立即马上共赴黄泉。这时亨丽埃特出现,一位仰慕他的有夫之妇。于是就有了结尾的悲剧。如果浪漫是嘬死,我还是当个俗人吧。
发现导演比发现电影更重要。
开篇一句,“你以为想活,实际上却想死。”这想法如肌肤上爆发的瘙痒,知道多挠未必有益,可就是想要不计后果地放肆。看着一对曾是陌路的男女,在高跷上左右渴望与失望,起起落落的戏剧性充满天意的嘲弄。充满文学性的毒素在发散,主题依然是对爱、信仰与科学等构想的冲击,而这次煞费苦心的构图与摄影,很见功力。越来越喜欢豪丝娜了,四星半。
两星给配色,这个男的看的让我想打他
无甚技巧,不如去改成话剧
上海电影节#18#,兰馨悦立方影城。古典美,颓废美,空虚乏味到死,怪不得两个主角双双自杀。
死亡是不合时宜的爱
人物原型是剧作家海因里希·冯·克莱斯特,生前无人赏识,穷困潦倒,死后终被肯定。故事拍的寡淡如水,片中的每一个人都文艺的近乎掉书袋。复古但不够古典,荒诞却不够讽刺。十九世纪初的柏林,理想主义之生,浪漫主义之死。琴声依旧人不在,丛林枪声惹人叹。
你以何态度对待生死至爱,生死至爱就依此报应。骗得过自己,骗不过上天。生活不奋力,死亦无余声。
如侯麦附体。
资产阶级妇人以为身患绝症,浪漫有才华的诗人渴望与爱人一同赴死,但情人更爱自己,妇人的丈夫枯燥,于是两人约好一起死,第一次他变卦第二次她发现丈夫很爱自己应是想变卦吧,但枪声已响,诗人紧随其后。其实她们不爱对方,只是生无可恋。绝症有误诊,生命没有第二回。歌曲、诗、插花不错,画面很美。
德国人是无聊死的
看了开头十分钟。不好看。
疯狂的爱,有时被当作极致痴狂罗曼蒂克至死的爱,可能只是“疯了”而已。当然疯了也是为了追求真正的确切的爱,但人太容易沉溺于表象,不敢面对真相。过于沉闷,也过于直白。
好无聊的电影
2015.4.16标记“想看”:搜不到……票就不买了 影院时间地点不合适 2019.11.30 看过 要不是昨天欧盟影展看了这位说英语德语腔十足的女导演的《小小乔》被搞傻了,以及发现自己标记过“想看”,今儿看了两部库布里克之后也不会坚持到晚上自己看这部。真的是“复古而不古典,荒诞而不讽刺”,十分之病态了!男女主的颜也不好看。简直神经病!相比之下Little Joe很成熟了。唯一有力量的也是就是原型是德国诗人、剧作家海因里希·冯·克莱斯特Heinrich von Kleist. 女主真是太冤了…… 歌儿也不很好听。以爱之名,讲得却与爱毫不相干,诗人抑郁症么?也不是北欧啊!女主女佣倒是更抓人一些。总觉得女2号诗人表妹玛丽很眼熟。豆瓣APP显示历时1690天想看终于变已看。资料馆1号厅也就二三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