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这八年的苦真的是白吃了吗?抗战八年,我们忍受着一切牺牲,无非想胜利以后,中国的一切会进步起来,我们的日子就会过得有意思。可是,现在,你看,这一切的一切,都叫我们不能不伤心。”这一段告白,是本片的题眼。这些简单纯粹质朴的知识分子,凭着一腔热血,以为奉献牺牲燃烧了自己,就能照亮这个昏暗的世界;然而,八千里路云和月,三十功名尘与土,在接收大员的映照下,一切的价值和意义都变得那么虚无可笑。
抗战八年的八千里路云和月,看似狼狈不堪其实苦中有乐,看似绝望却从不缺少希望,是“记忆的时空”。抗战胜利后的“今日之中国”,“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是“正在发生并讲述着的时空”。两年后成立的新中国,就像那个刚出生的孩子,代表着生机和希望,是一个“未来的时空”。当然,随着电影的不断被赏析,其后还有一个个“重新阅读和阐释的时空”。当穿越这些时空,再去看待这一段“八千里路云和月”,就会带来更加多样化的思考。
战后电影,昆仑电影公司拍摄,现实主义风格,用大量纪实性的叙述方法,用纪录片的风格再现生活原貌,将抗战的艰苦与抗战胜利后百姓所遭遇的不公形成对比,产生对观众控诉的效果。该片既有明显的纪实风格,又富有表现色彩,在抒情中蕴含着批判的激情,展现了当时社会秩序混乱与不公以及人民对公平正义的向往
有幸在学校标准放映厅看了。
现在看都觉得很超前和深刻。战争中唤起民众抗战意识,为捍卫土地和反殖民付出的人连看病的钱都没有,生活困顿,得不到尊重,还因为颠沛流离而贫病交加。而发国难财,无视人民的奸商一直过着奢靡的生活,战争也并没有影响到他们。虽然表演体系不同,他们的表演现在看上去有些夸张和可笑。但毫不影响叙事的效果。无奈,悲凉,又觉得真实。
有的画外音非常多余,有的镜头是可以省略的,或者调整一下景别会好些,表演也有些刻意和做作,但瑕不掩瑜,片子的思想内涵还是非常丰富值得回味的。
江玲玉、高礼彬夫妻还想怎么样呢?
他们两次的房子都是凭关系住的(一豪一贫),他们各自的工作都是凭关系(一男一女)找的,他们生孩子的钱也是凭关系缴的(全体战友的工资)。经济上对他人有如此强大的依附性,有何脸面自己多次谈到自己的尊严?敢情所有人都应该为他们的尊严付出经济上的支持?尊严放心里还敬她忍辱负重是个能屈能伸的人。
我更想看到什么呢,看到那个失业的年代,这么多人想要找教职工作,那个被高礼彬挤掉的那个求职者怎么样了呢?他是否是师范学校毕业,因比不过一个演剧队半路出家的而感到自己年华虚度?那个被江玲玉挤掉的求职者怎么样了呢?是否苦练文笔数十载,发现自己依然比不过一个凭关系进来的充满斗争热情的人?那些拿出自己所有工资给他们生娃的人怎么样了呢?是否家中孩子嗷嗷待哺,家中老父愁眉不展?这个年代,底层的又有谁好过呢?
有钱的家人未嫌弃他们,在他们手头拮据时主动找到他们,收留他们,他们还凭借在其家里听到的私事来想整垮人家,对,贪官该整,但不该是既得利益者拿来彰显价值观的工具,多么正气凛然,大义灭亲,灭掉在他们贫穷的时候几次三番主动找他们,还想带他们赚钱的亲人,真是一点犹豫都不给啊。我无法理解这种自己把自己塑造成一个伟人的方式。如果他们把这事告知好友寻求解决措施,好友浩然正气地去揭露,这才比较符合常理。
所以呢,养不活自己,养不活自己的父母,养不活自己的孩子,还想着要去教导老百姓,我无法劝服自己说这不是一对想要沽名钓誉的夫妻。导演可能自己都劝服不了自己了,最后一定要让女主因营养不良处于垂死状态来博得观众的同情心。好吧,有小提琴也不舍得当掉给孕妇补营养。这可能是为了追求音乐艺术而放弃生命的人。敬佩。
前段演剧队抗日宣传流水账,后段尖锐批判发国难财和战后的腐化堕落、贪污腐败、鱼肉百姓等弊端,理想主义和功利主义猛烈交锋。说教太重,让白杨对着镜头喊出“这是人的世界呀,永远不把别人当人,永远人吃人,这个世界是不会太平的”,直接字幕质问观众的责任。但那些批判、抨击,今天依电影本身有不轻的意识形态先行和教育意义,但很多对物价啊民主啊贫富不均啊机会均等啊的吐槽,七十年后看依旧有效。故事饱满,演员出彩,尤其那段阁楼提琴,云开月明,比《一》不足比《十》绰绰有余。结尾处理有些做作了,去掉那个添足的结语会更好一些一小时,正和片名一样,“八千里路云和月”。史东山太想以这一对爱人为锁链,串联一出贯穿中国八年抗战直至解放的史诗。但是因为拖得太长,元素拉杂太多元,最后节奏没法掌控了。结尾收得很潦草。可惜了。原本应该震撼人心的高潮始终没有出现。
1.江玲玉和高礼彬到表哥家里时的场景,每个人的神情仪态。江和高对于姨夫姨母深深想念却在这样一种豪华的环境中感到很不自在,姨夫姨母送上最诚挚的关心问候,表哥那疏远的礼貌,表哥女朋友那扭捏嫌弃的姿态,表姐虚心假意的热情,一幅“阖家欢乐”图却道尽了社会各个阶级的多种面貌。
2.大量的带有政治色彩的台词,具有强烈的说教意味。
3.江即将倒在路边时川流不息的汽车环绕着江,就是江内心的折射
4.高幻想江回家上楼梯的画面,用了叠印的特效
5.拉小提琴
太多独白以及表演太过话剧腔,进步倒是满进步(只差明说演剧团就是共产党了),小市民阶层也很善良。基本属于女性视角,就观视结构而言,直面摄影机的大段激昂台词倒是在突破“第四堵墙”。特写较少,运动不甚得章法。言而总之电影化程度不算高,过场戏略好一些。音乐只用作转场。
66年后,大光明依旧人头攒动。人生如梦,白云苍狗。
日本国立电影资料馆 大问号一出来 日本观众笑场了
史东山的特色是出色的场面调度。不过,我所以为佳的部分全在前一个小时。至于后面一小时,正和片名一样,“八千里路云和月”。史东山太想以这一对爱人为锁链,串联一出贯穿中国八年抗战直至解放的史诗。但是因为拖得太长,元素拉杂太多元,最后节奏没法掌控了。结尾收得很潦草。可惜了。原本应该震撼人心的高潮始终没有出现。
昆仑影业公司 出品 从个人命运也家庭关系切入,叙述人生,探讨现实,深刻揭示社会矛盾与本质,具有透视社会历史史诗风格,其高超的叙事技巧和审美表现力,推动电影历史的创新,形成了现实主义创作的高峰....好nb
白杨大妈说着说着,就直接对镜头喊话了,中间还各种卖眼骚……前面还OK,中途打开天窗拉小提琴的也可以。可惜,结尾弱爆了。
情景剧史诗,战后纪实风格代表作,战时艰苦抗战与发战争财、战后贫困潦倒与富有显赫形成鲜明对比,揭露了国统区的统治黑暗。
一个理想主义者家庭的困局。生个孩子多好玩啊……
前一个小时剧本几乎没有任何矛盾点,后一个小时渐入佳境。结尾的那个问号直到今天看来依然敲打着每个人们的头颅。其实政治,千年来都不过一首单曲循环的歌曲。
关于社会环境的褒贬时弊,老一辈的导演是如此地忧心社会
看了此片,体会到了当时的知识青年和劳苦大众是以何种心情期盼和迎接新社会的来临;可是再看看当下,无语
教育片,结尾实在是令人吐血!
其实片子刚开始还有段戏中戏的设计呢,要是真把戏中戏的结构一直贯穿全片,这电影就真是碉堡了。故事内容跟当今时代还真是呼应啊,好多当时的弊病现在又死灰复燃了。表哥按今天某些女生的说法,也算是个持之以恒的痴情人了,都成人妻了还追求不息。不知怎么得这片子让我想起《南海十三郎》。
开镜很赞的战争剪影,后面剧团辗转南方各省积极宣演的串场剪辑,都表现出史东山不俗的导演功力。可一进入角色互动主剧情,影片就陷入到即使不以今日眼光也很难消受的各种技术缺陷之中,特别是那个几十年前侯宝林相声就吐槽过的糟糕“国语念白”。批评的总体来说没错,却又不可一概而论。公平地说,应该是:老演员比年轻演员好,男演员比女演员好,女演员在情绪激动时(白杨痛斥表哥无德)要比平常说话情事撒娇时更好。再说剧情部分。与同期的一江春水和万家灯火相比,本片的格局企图要更大,弱化了“命苦”,突出了“气节”。可问题是导演自身的历史社会视角就极其有限,观点阐释既不可避免地流于肤浅,更由于上面提及的技术问题而显得尬尴。影片最好的一场戏,白杨失踪陶金焦虑上楼幻影,恰恰是因为终于舍大去议扬长避短回归到了自己更擅长的苦戏中……
囤积居奇,抬高物价,扰乱金融,破坏抗战,都是你。你的罪名和汉奸一样的。别人在抗战里,出钱又出力。只有你,整天地在钱上打主意。想一想你自己,死要钱做什么,到头来,你一个钱也带不进棺材里。你这个坏东西!真是该枪毙!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
《八千里路云和月》跟《一江春水向东流》差太多了,意识露骨,说教严重,剧作结构单一且涣散,人物命运起伏性不强有小打小闹之嫌。
15th SIFF闭幕日6.24,特意所着的旗袍正合身。电影本身有不轻的意识形态先行和教育意义,但很多对物价啊民主啊贫富不均啊机会均等啊的吐槽,七十年后看依旧有效。故事饱满,演员出彩,尤其那段阁楼提琴,云开月明,比《一》不足比《十》绰绰有余。结尾处理有些做作了,去掉那个添足的结语会更好一些。
这么说教真的好吗?
看的黑白版本,两个小时的。挺好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