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真的是一部净化心灵的电影。 修行/出家/冥想/每次听到颂铂的声音和一些佛教的歌曲我都会情不自禁的流泪,总感觉这个声音会直达人心的最深处然后把心里的难受通过流泪释放放掉,包括小提琴拉出来的某些曲子我听了也会流泪。 当代社会年轻人的压力是真的很大,每个人表面看起来风平浪静但内心其实早已疲惫不堪,我们总说要开心和快乐,但实际上真的很难。人的欲望如果无止境就会活的很痛苦。电影中修行的人几乎都是在闭着眼睛听着佛家音乐慢慢的流泪,其实流泪并不代表脆弱也没有谁一定会说男儿有泪不能流,这只是释放压力的一种方式罢了。 电影中禅师说到,要戒掉色欲,情欲,吃健康的食物,保持良好的心情,多去接触大自然,听听鸟儿的叫声,呼吸一些干净的空气,去多多晒晒阳光,看看天空,多出去走走,这些能量自然而然就会到来,而这些和金钱真的没有太多的关系,每个人都可以拥有。 希望我们在这个浮躁而快节奏的时代里都能够有属于自己内心的一份净土,不会因为任何人而改变,别人怎么样不重要,没有任何人能够影响和改变你,遇见的每个人每件事情都是人生的修行。
第40分钟,穿花裙的小女孩坐在一行禅师对面,面对大众,拿着话筒,紧张的笑一下,不知所措。在禅师示意下,她举起话筒,急促呼吸两下,快速说:“我有一只小狗,它死了,我很伤心,我不知道怎样才能不那么伤心。”说完不再不安,静静的抿着小嘴望向禅师。
“这个问题很难回答。”禅师第一句话,引起底下几只笑声。笑的人好厉害啊!
“假如你,仰望天空,看到一朵美丽的云,你非常爱它。但是突然云不见了。你觉得那朵云死了:现在我深爱的云,去哪里了呢?”听到这里,女孩表情悲伤,人同此情。
“如果你有时间去思考、去发现的话,你会发现你的云朵没有死,没有消失,云朵变成了雨水,当你看到了雨的时候,你就看到了你的云朵。当你专注喝茶的时候,你可以看到雨水在你的茶水里,你的云,也在你的茶水里。”女孩一直专注的倾听,此刻抿嘴微笑。
“你会说,‘你好,云,我知道是你,你没有死,你以一种新的形态活着,小狗也是一样的。”女孩开心笑了,露出一排可爱的乳牙。一行禅师同样笑着,合十。
此刻,窗外雨声叮咚,或轻或重,时疾时徐,鸟声脆亮油绿,悠闲自在。远处隐约的救护车声,间或电锯声,都被雨声鸟声遮没了。铅色的云天,渐渐现出微蓝的薄云。你好,亲爱的云!
原创 给丘吉尔做饭 2022-11-16 发表于湖南
纪录片,说一名越南出生的僧人,法号一行,信众很多,被驱逐到法国。他在法国又开始影响大众,在一个叫“梅村”的地方建立了全世界最好的修道院——当然这样翻译是不对的。
一行就是“正念修行”的创始人,修行的方式之一就是用很慢的速度行走,无声地走,但是走得很远。
纪录片不承担介绍教义的功能。更多地是从日常的情节来展现。
第一个画面是在越南的行走。非常缓慢。简单一句,说不得不远走法国。
在法国的丛林更像一个乌托邦,而不是我们心目中对寺庙的印象,建在森林中的木头平房,没有菩萨像,没有庙宇。
表现得很细致的场景是:剃度。不同肤色不同种族不论男女,接受剃度。先用剪刀,然后用推子,最后用剃刀,将头皮刮得锃亮。
一行率众僧尼很庄重地穿上袈裟,为大家主持大礼。
也没有传统意义上的讲经,没有木鱼,只有一只罄,尾音拖得极长,长得超出我的常识。
在西方人心目中,罄应该比木鱼更能代表佛教吧。
僧人们都有故事,有从牧师转行的,二十年前患了癌症做化疗,后来就信佛了,追随一行大师。
一行是他们所有人的大师,此外他们这个组织中再没有别等级之分。但是教规很严:没有私有财产,不能有性生活,等等。
僧人们一路行走,可以回家去看父母。在养老院与老父亲见面拥抱,父亲说“上帝保佑”,女儿也不以为忤。儿子回到家中,父母拿出他小时候的日记,看到自己七岁便已规划好的完美人生,一家人哈哈大笑,母亲却趁人不备悄悄擦了擦眼泪。
他们行走,静坐,有基督徒在一旁高声斥责,路人过来帮他们争辩,只有他们不出一言,甚至连眼睛都不抬。
也有一起开怀大笑的时候,比如一起坐旋转木马。下来后对管理员说:太感谢了!我们给你唱首歌吧!
旋律十分简单,但就是亲切好听,词也是很简单很日常的祝福,无论是词还是曲,都完全听不出佛教的意味,更像基督教的赞美诗。
他们还有乐队,弦乐四重奏的音乐也简单优美。事实上,我是先被音乐吸引后才种草这部片的,当时并不知道一行与“正念修行”的关系,也不知道他获得了诺贝尔和平奖,更不知道影片的旁白是卷福。
佛教讲“供养”,但我们接触到的佛教缺了“音乐供养”,与基督教的音乐经典相比,佛教的音乐过于简单陈旧,缺乏亲和力和美感。而一行的组织,正念固然是核心吸引力,“关注当下”也是非常普世的观点,话说我十几岁的时候就说服我父母:过去已经过去,明天还没有来,能够关注的只有今天,你们为什么要为过去和未来烦恼呢?看来我颇有慧根哪。
行走、正念、音乐,是我从这部纪录片里感受到的三个关键词,其中音乐是最应该去发展的部分。
一行法师去年已经去世了,我不知道他的衣钵有谁来继承?那个弦乐四重奏是否还在创作更多好听的歌?
我现在想起来怎么形容那些歌了,就像约翰克利斯朵夫小时候听他舅舅唱的那些歌,又简单,又优美,已经唱了好多年了,好像是田野的风和夜空里的星星一样自然,就是乡下没有作者的民歌呢。
朋友圈充斥着一行禅师圆寂的不舍与以往的事迹,深受感动,在一位哥哥的推荐下看了这部纪录片心里甚是感动,这又何尝不是缘分,把禅与日常生活完美结合,把佛陀的教诲践行到日常生活中的平凡又伟大的一行禅师,是这个世纪最伟大的心灵导师。……………………………………………………………………………………
没想到还是本尼配音。
大概是我心不定,没有太多感受,片中的短期修行者,在道场聆听一行禅师说话就失声大哭,我难以共情也难以理解,恐怕要在当时当地才能感悟吧。印象深的反而是一个小比丘尼,她负责给禅师做饭,一个沙弥问她,你觉得快乐吗?她答,这个问题很难,我不知道我是否快乐。又说,但我不喜欢一成不变的任务。纪录片的好处,在于它只负责呈现,而思考与辨析都留给观众。屏幕外的我,觉得她是不快乐的。 看此片时,也让我感慨僧侣的生活之无聊单调。没有银行账户,也没有手机。在大巴上因为能喝到一小杯茶而开怀大笑,一个老僧人因为能坐一次旋转木马,向老板不断致谢,为他献唱。可转念一想,这到底是苦难还是福缘?想起在《天才在左疯子在右》里看过的一则故事,说有个人在家辟谷多日,然后在辟谷结束后吃了一颗苹果,在咬下去的那一瞬间,果汁在口中炸开,他感觉浑身每一个细胞都在颤抖。可见,一种低欲自律的生活,反而更有助于享受生活,获得快乐。很多误入歧路的人,恰恰是人生没有节制,或是予取予求,而感到空虚与迷茫。我感觉我正在走向这一个状态。我的快乐总是掺杂着一种失控的苦涩。 片中多次提及了禅师的呼吸修行法,即活在当下,练习觉知。觉知,这是各种正念大师都推崇的能力。呼吸时,要专注于呼吸,意识到自己在呼吸。吃饭亦是,最好一次咀嚼二三十下。应当专注于一件事,所以不可一心二用,譬如吃饭时不能看视频。我明天打算练习一下,最近感觉不在状态。但是散步时不听点歌、不听点音频,就实在无聊了。
2017.9.25日前后 香港时代广场
那天和男朋友吵了很大的架,准备分手。
在铜锣湾崇光百货门口,两个人偶像剧式的分开了
他说:那现在怎么样?
我说:分开吧。
他说:我等下回去了。
我说:好。
他说:你先走,不要管我。
我亲了他一下,故作镇静的转头往前走,也不回头看。其实分手是因为很小的事情,但是因为这很小的事情,他对我大吼大叫,我接受不来这样的相处方式,几次后决意分手。
但是分开不久,又收到他的短信,告诉我,这段时间因为爸爸离开,整个家庭要他一个人撑,工作的事情也很累,情绪不稳定,为什么不能理解他? 我喉咙里塞了什么一样,漫无目的的往前走,路过义顺双皮奶,决定自己应该去吃点甜的。来了一碗冰的红豆炖奶,然后短信来短信去,哭了一小会,他说还在原地等我,我就有意无意的逛回去,花了点时间。怎料他已经不在原地等我。
我走到时代广场的UA,买了两张《与正念同行》(港译)电影票,拍照给他。
msg复:我能来?
我没回。 然后把票写上电话号码,留在检票的地方,就进去了。
接着就是他准时出现在我旁边的座位上。
这煎熬的过程,就是我看这电影这么大感觉的原因。他是一个脾气浮在表面,容易暴躁又容易哄的人,我几次让他跟我一起去试试做瑜伽,都是想让他沉下来。没想到,这次居然有机会,让他在我旁边静静坐了一个多小时,对着点天气的舒缓变化、安静和充满信念的表情、念经和唱歌的长镜头…还有非常契合情景的对白:一个小朋友问,我的小狗死了,我很难过,我要怎么样才能不难过? 大师把答案交给了大自然。一个母亲哽咽地说:你爸爸死了,我每天工作到很晚回家,对你大吼大叫,我对你道歉。我真的爱你。 一个做声音工作的人问修道之人:如果说宁静是真正的神圣的声音,那声音的存在有什么意义?答曰:宁静衍生巨大的力量,如磐石之音,宁静会吸收一切的声音,又生出一切声音。
回去路上他问我:为什么选这部电影来看?
我说:想平静一下。
他说:恩,挺好的,现在感觉很安静。
你不明白,那个时候的我,烦躁的要疯掉,两个人的吵架据理力争,两败俱伤,这电影的出现,正好让我们停一停,从安静中汲取一点力量。
充满慈悲和欢喜。1.里面还有一段基督徒大骂佛教的,然后修行者们只是静坐着,没有人有反应。2.小女孩问我的狗死了,我很伤心,怎么样才能不伤心?一行说:这是一个很难的问题,当你看到你喜欢的云, 不见了,你以为它死了,下雨的时候你看到它,喝茶的时候看到它在杯子里,它只是换了一种方式存在。
mindfulne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s
伟大的纪录片 无可挑剔的剪辑和恰到好处的表达 并没有刻意聚焦在一行禅师本人 而是通过他的弟子的状态展现他们师父的伟大之处 任何有过禅修经历或者看过一行禅师书的人都很难不有深深的共鸣
抛开宗教,这也是部很美的电影,镜头、音乐和本尼的配音都属上佳。成熟运作让人得到心灵慰籍,是现在建制宗教迅速发展的原因之一吧。
Soul cleansing
看了书有来看电影 觉知自己
男朋友问我,为什么选这部片看,我说,想平静一下,他说,恩,看完觉得很安静。
電影沒有對梅村和一行禪師的貢獻有公平的交待,反而拍得他們像群雲遊野鶴。但在小鎮難得看到這部片子,是禪修小組的包場,而且聽到觀眾的反饋,觀影經驗可以讓電影多一粒星
紀錄片製作算是中規中矩平平淡淡,用卷福的旁白把一大堆影像串起來,似乎導演沒什麼特別要說的話,只是想營造一種流動的詩意。可是展現出來的影像裡,有些並不是那麼經過審視的。哭,每一次哭都是正義的嗎?在禪修營集體唱頌底下哭,只是哭自己的淺薄、重複和世俗生活吧,沒有在面向更大更深的東西...
平靜,最簡單卻又最深。就當短期出家一下。
没有无聊 看完莫名的舒心 开始前还有影片教呼吸法 很正经。最后日出 感觉灵魂都升华了。要大赞一下收音 这音效师怕不是专业asmr吧。卷福念白也加分。第一次看修行题材的纪录片 也不懂到底是不是佛教吖。有几个小片段很温暖 家人对修行者都好包容 可能没有几个天朝父母能接受孩子这样的选择吧。
剃度洋人和尚我一个爆笑。配音存在感稀薄。观影过程中间或感到宁静,但大部分时间都觉得这群教徒只是自我感动得厉害。不理解信仰,只看到无边的矫情(会看这个大抵也是在越南影院没什么可看的@CGV Vincome Da Nang
看得我都想去梅村出家了。现在越来越欣赏佛教的多元化,也不会执着于某种尝试或者流派是正法,其他的都是坑或者歪门邪道。梅村里的每一位僧人看起来都像是艺术家,总是在演奏乐器或者唱歌。他们有时候还会去游乐园骑木马、吃棉花糖或者冰激凌。有个很喜欢的片段就是两位年纪很大的法师看着地上的玩具像小孩子一般笑起来。影片中的人常常在微笑或者流泪,也许我们在这种表达中,被佛法治愈了。
当你喜欢的云彩消失了,你以为他死了,下雨的时候你又遇见她,喝茶的时候茶杯倒映出他,他没有消失,只是换了一种形态存在
每个瞬间都走在回家路上,每个瞬间都欲离家,每个瞬间都在外飘荡,每个瞬间都在家中。i am almost home. “i am truly home.”
一行禅师确实很像尤达大师
Silence can be thunderous
几度泪奔,大道至简,无关宗教。
旁白沉吟般的語言氛圍很好,講到即便是居住在幾千光年外的星球,只要開悟了,在這之間穿梭都不是個事,因為時間空間都不存在了……聽到這段以及背後的感覺,覺得配音者Benedict Cumberbatch應該也是信徒吧,果然是。梅村也提供一個禮拜的短期禪修營,好像是五百歐全包,下次去歐洲的時候想去看看。
安安静静的生活,如客,旁观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