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听女孩》斩获奥斯卡最佳影片过后,苹果继续发力。
除了前段时间的《人生切割术》,新进开播的《柏青哥》(又名《弹子球游戏》)又一次向业界证明苹果进击颁奖舞台中央的决心。
单集1300万美元的预算,不但让它持平Netflix的《王冠》系列,也成为继《权力的游戏 第八季》单集1500万预算之后,最烧钱的项目之一。
这部讲述韩国人一家四代变迁史的故事,改编自美籍韩裔作家李敏金的同名小说,书籍出版后,西方媒体赞誉颇多。
影视化改编多少沾了点原著红利,让它能在开播不久即取得非常强势的口碑。虽然和动辄9分起步的本土韩剧存在距离,但豆瓣8.1的位置,依旧让它成为了4月优秀剧目的种子选手。
和刚刚推出的独立科幻影片《杨之后》一样,导演郭共达在剧中仍旧保留了他的反高潮叙事,一切都按照最稀松平常的语调徐徐展开。
用“史诗”来形容这部剧不太合适,因为难说它拥有怎样波澜壮阔的叙事。也许4代人的体量给了导演足够的文本创作空间,但想将如此庞杂的关系融进8集mini剧,难度不小。
虽然从视听技法上看,《柏青哥》的视听语言呈现出极致的高级感,但谈论的主题多少还是有些俗套乃至狗血。
故事前期聚焦的是女主善慈的童年和青年时代,她和父母一起生活在日据时期的朝鲜半岛。在此期间,善慈结识了替日本人做事的韩裔青年。二人因情投意合选择了一段看似甜蜜的恋爱,却因男方隐瞒已婚事实而不得不分道扬镳。
这段恋爱像极了韩国偶像剧中那些“霸道总裁爱上我”式的陈词滥调,甚至一度有些劝退观众。不过随着善慈丈夫的到来,故事开始渐入佳境。
和丈夫的婚姻是善慈命运转变的起点,但也很难讲这样的转机对她来说是好是坏,因为二人结婚前,善慈已怀有前任的小孩。
之所以要用四代人的跨度来讲这段故事,是因为这部剧不单单是单纯的儿女情长,里面还包括浓浓的乡愁。故事前段的恋情不过是铺垫性质的插曲,原著真正的精髓,恰恰在异乡客与祖国羁绊之上。
通过不同时空的交叉剪辑,我们看到晚年善慈的生活过得还不错。时间来到1989年的日本,通过和丈夫的努力,他们已在当地过上中产阶级的生活。
此时正值日本经济泡沫初期,善慈的儿子在日本开了一家收益不错的柏青哥店,留洋的孙子也成为美国一家大型金融机构的金领。
为了获得升职筹码,孙子决定回日本洽谈一笔订单。和他谈判的对象,是一位侨居日本的韩裔钉子户,对方已随双亲在日本生活多年,如今房屋面临拆迁,却迟迟不肯搬离。
作为接受西式教育成长起来的一代,善慈的孙子拥有和洋人一样的价值观与处世之道,他相信出色的业务能力能为自己换来酬劳优渥的高位,同时也相信资本对人性弱点的控制。
不料,对钉子户苦口婆心的劝说和高昂报价并未换来理想结果,因为他忽略了人性中另一个不容轻视的部分:对家族和民族的记忆,也许并不是金钱能轻易腐蚀败坏得了的。
和钉子户套近乎的戏成为点睛之笔。
饭桌上,原本被拿来当感情牌打的善慈,却在和钉子户的交流中,共同回忆起老家的点滴。来自韩国的米饭,成为善慈开启回溯之旅的关键道具。
这碗看似普通的米饭,实则包含了两代人完全不同的时代记忆。
前面讲过,善慈来日本以前,曾生活在被其殖民过的韩国。如若不是遇到现任丈夫,她可能一辈子都只能过上穷困潦倒的生活。
新婚当夜,善慈母亲为了弥补家中一贫如洗的窘境,只得偷偷从菜市购得三碗白米作嫁妆。而按照当时的殖民环境,白米一类作物是不能向本国国民售卖的,必须全部上缴给日本人。
讽刺的是,这种白米本身即产自韩国,百姓却无权享用,只能吃糙米过活。这样一段血泪史一方面反映出韩国当时在政治及军事上的孱弱,从另一个角度看,也反映出一个母亲对女儿深沉无言的爱。
所以时隔多年后,再次吃到家乡米饭的善慈,才会惊讶于钉子户对于故乡的执念之余,瞬间产生带亲人骨灰下葬的想法。
落叶归根在东亚文化中多有体现,看《柏青哥》的时候,总是不自觉联想起同样有韩裔血统的崔洋一的《血与骨》和《月出何方》。
尤其在《血与骨》中,导演用直接而生猛的方式,呈现了一个如野兽般生存的男人的一生。
就是这样一个在日本人眼中被视为异物,亲人眼里被视为怪物的男人,却在弥留之际,选择拐带同胞的小孩回到朝鲜,并将一生积累的财产悉数捐给祖国。如此反差的表现,让人瞬间领悟到朝鲜民族深厚的爱国情怀。
类似《血与骨》中刻画的这类人,在日本就有60多万,他们被统称为“在日朝鲜人”,他们的后代从小接触日本文化,故乡的半岛,反而成为逐渐远去的一个符号。
弥漫片中的乡愁与哀思,在《柏青哥》中同样有体现。
和丈夫踏上去往日本的渡轮途中,他们偶遇了一批前往日本出卖苦力的韩国工人,他们中相当一部分人有家有室,却因为工作关系,不得不只身前往海外。
公司给出的奖励看似人性化,凡表现良好的人都能将妻小接来同住。但迎接他们的环境相当恶劣,经常是几户人家同住一间房。
在强调秩序和清洁的日本人看来,这帮外来户不过是肮脏而吵闹的蟑螂,但只有切身经历过那段日子的人,才能体会到背后的无奈和心酸,而这,也是钉子户迟迟不愿意出售房产的深层原因——
房屋的转让从来和钱多钱少无关,而是关乎一个民族,和代表她的一个个具体的人的尊严。资本或许可以轻易收买一块地皮,却无法收买一个人的民族记忆。
明白了这一点,善慈的孙子最终放弃了游说,而这个选择,也让那些之前还对他笑脸相迎的人立马来了个大变脸——周遭的日本人和白人全部对他嗤之以鼻,也就是在那一刻,他明白了自己和钉子户之间并不存在本质性差别。
不管他精通多少门语言,不管他能在日本和美国获得怎样的社会地位,只要底色是朝鲜族,他或许永远都无法改变外界对他投来的异样眼光。
接下来的4集,他必须要在身份认同和个人利益间做出取舍,那场雨夜下的肆意狂舞,终究只能给他短暂的自由。要想获得更大的自由,他必须明白自己的来处和归处。
撰文 / Zed
策划 / 轻年力量
电视剧《弹子球游戏》第一季是从善慈的出生开始,和1989年第四代移民所罗门从美国回日本发展两条线同时展开的。
电视剧从第一集开始就交代了Solomon为什么会从美国回到日本工作,原著中Solomon在美国已有美籍韩裔女友Phoebe,并和他一起回到了日本,然而以Solomon被银行解雇后,不肯回美国发展而分手。电视剧中去掉了Phoebe这个角色,让Solomon一心爱恋在日本的初恋Hana。Hana来自日本的底层阶级。她和Solomon一样曾今幻想能跨入日本的中、高阶层,但此刻她已身患艾滋病,已经清楚地认识到了那种幻想已经破灭。电视剧中加入了Solomon在银行的同事Naomi这样一个角色。Naomi在欧美接受高等教育,性感漂亮又理性,Solomon身上的某种气质也非常能吸引她,然而她很清楚自己想要得到什么。电视剧用Naomi这个角色和Hana做对比。果然在Solomon民族意识被唤醒而失去了那桩收购房产的生意以后,代表日美高层阶级的银行连条缝隙都没有留给Solomon。Naomi看着在雨中随着音乐释放自己的Solomon时的表情告诉观众她此刻心情的变化和她所做的决定。Solomon注定只爱Hana,讨厌Naomi, 为什么?因为Hana才是他摆脱作为“驻日”侨民、那种寄人篱下带来的、万事需要理性的、总是小心翼翼的处事方式,Hana则教会他清楚地认识自己并且可以任性、尽情释放自己的情感,这才是Solomon所需要的。
然而原著中Solomon的美籍韩裔女友Phoebe也有她存在的意义。Phoebe是在美国长大的韩裔女孩,所谓的“香蕉人”。她的三观更接近西方人,她和Solomon以及Naomi都不一样。如果李珉真做编剧的话,是不可能放弃Phoebe这个角色的,这很可能代表了李珉真这样的美籍韩裔移民,对驻日韩裔以及韩国的感情是旁观中夹着深深的关注和同情;而编剧则完全是用韩国民族的视角去解读《弹子球游戏》这本书。
家国情怀不是来自于扭曲的爱国主义,而是个人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相互交织,自己的家庭和这个国家一同经历着起落与沉浮,在一段编年史一样的故事里,不仅聚焦一代人,更是联通好几代人的记忆。 电影的叙事结构狠见功夫,要在一部剧集里一个家庭跨越近百年的恩怨情仇属实不易。就目前而言,电影主演涉及到两段比较敏感的历史。在日殖朝鲜,有一段一个被奴役的民族的历史。如果仅仅只是臆造一些诸如日本侵略者给当地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塑造一个供人厌恶的对象以凝聚仇恨,那么就会再一次落入陈词滥调的教条和仇恨的陷阱,但电影所传达出的不仅仅是仇恨与屈辱,更多的是理解,选择,原谅,前进,并且回归。这些选择并非一般人能做到,而也正成为了这部电视剧如此优秀的原因。 老一辈和新一辈都被自己的身份归属问题所困扰,不管来到他乡甚至远离了东亚,自己身上所带有的文化的根是无法消除的。似乎每一个离开家乡的游子都他妈思考回归的问题,如果如何为自己找到答案跪着归属感也成为了这一家人都要面对的问题
1.立意深远意义特殊。关注因战争时代历史遗留的问题涉及的无国籍群体。
很欣赏好的韩剧的一点就是,剧里要表达和关注的细分的群体,都可以拍的有趣又有意义。
2.用电影的手法和画质去拍,真的很疼爱观众,对观众来说,真的太享受。
3.女主的女性独立自我觉醒意识,超越了当时时代:单身未婚独自赡养孩子的意识超越了时代。经济危机时刻,做泡菜挣钱养家,当手表解决家庭债务问题,在男权传统社会语境的另类,却是女性独立的新生。
三观内核超正,善慈:“我原本可以选择富甲一方的生活,但是,我拒绝了,因为让我在阳光下生活,又要隐藏,我无法做到。成功的关键是,通过什么方式成功”。
和家人沟通表达力满分💯
善慈卖泡菜养家,哥哥要死顾面子来阻拦:让我来帮你一起解决,这种情况下,我无法接受我自己无力的什么也不做,我承担不了这样的无力感。
4.致敬所有在困苦艰难中,依旧不放弃活着的希望,坚韧生存下来的人,尤其是女性。
苍白无力的语言和想象的重量太轻,无法承载战争中经历人间悲苦的重量。
5.无论何时何种境地,善良与爱,永不褪色,最温暖人心。我们都是以被爱的方式去爱人。善慈爱小孩的方式源自父亲爱她守护她的方式。
6.真爱是包容的宽广的,超越世俗的。善慈的丈夫以撒超越阶级身份贫富去爱她,超越世俗的血缘去爱儿。时至今日,一个世纪过去了,依旧超越了现今很多人对爱的理解和实践。
丈夫被拘捕那日,青年善慈抬头举目,天色晦暗不明,孤鸟悲啼破空;镜头移转向下,回首已是百年身,老年善慈鬓发斑白,皱纹横生,人生的霜雪和悲苦好像一下子落了满身。
落在一个人一生中的雪,我们不能全部看见。每个人都在自己的生命中,孤独地过冬。——刘亮程 《一个人的村庄》
这一幕长久地钉在心间,一俯一仰之间,仿佛看尽了善慈一生的故事。镜头无言,却又说了太多。
如同这部剧的观感,努力与颓然,攀登与跌落,出走与回归,命运的蛛网之上处处是小小猎物的挣扎痕迹。
或许活着本身,就是英雄主义。
(追更至E06)
抛一点(可能是)过度解读。关于女主人公的名字,小说中文版译作“顺子”,电视剧中文版译作“善慈”,基本也点出了剧版改编的方向:
小说中的顺子是个寡言而隐忍的地母形象,与她美貌纤弱的嫂子不同,她短粗身材、圆圆脸蛋,整个人像一片农家沃土呈现出不屈的生命力以及旺盛的孕育力,但不通文字也限制了她一生,她几乎是凭直觉走过了动荡年代坚忍的女性一生;
电视剧里的善慈显得通达透彻很多,岁月和经历尤其将晚年的她打磨得宽容而智慧,当然戏份也更重了,虽然仍旧不通文字但她却能够在儿孙面前有一些陈年佳酿般的观点输出,更为适应屏幕的呈现方式,不似小说里一团影似的忙忙碌碌只顾托起家族的底,善慈的轮廓更加深刻而鲜明。
在战败国民族危机扫荡式的浩劫之下,性别危机更添浓郁底色;白家兄弟自然已是当时较为开明温柔的夫婿之选了,但仍旧可以想见善慈和恩熙的生活状况,她们需要以主妇的智慧安排一家几口温饱,又要小心照顾困难时期丈夫愈发脆弱的男子气概。当然,白伊萨不在此列,外表孱弱易碎、甚至被高汉秀诟病的他,其实有着比后者更强大的内心——或许这也是顺慈选择他的原因所在吧。
可是祖辈挣扎于温饱线上尊严难附的困境,到了孙辈战后日本经济腾飞的时期,被解决了吗?从看似踏上云端的所罗门一夕跌落,到初恋女友汉娜给他的忠告,好像并没有——身份问题仍然困扰着所罗门这一代。祖辈父辈的奋斗挣得了所罗门一个优渥的童年岁月,但他仍然被困在旅日朝鲜人的尴尬身份之内。汉娜说,别被骗了,你永远不会成为他们的一份子;这是她以身试炼付出惨痛代价后的醒悟。
所罗门在大雨中自我释放那一幕,看得很过瘾很快意,但也预知到人的认知不可能一夕改变。所以之后,他被女同事傲慢无知的言语刺伤,又偶遇穷朋友上门做客后想掏钱接济结果两相尴尬,直到被解雇后对无辜的奶奶发脾气。纵使不是善慈经历的四代人时空上的巨大变化,但或许我们的奶奶也是这样,经历了战争、饥荒和贫困,几乎是凭着本能和直觉哺育了父辈又照顾了孙辈,却在滚滚向前的时代洪流中无法获得儿孙的理解,甚至连陪伴时间都欠奉。
跟所罗门一样年轻的人,谁不是汲汲营营于看似只在眼前的社会阶梯,被996或007掏空的身体、加上361末位淘汰制洗刷后的精神,根本无暇驻足听一听上一辈人是如何托起我们尚不满足的此情此地。相比起饿着肚子、冻着身子,还要随时提防丢了脑袋,我们的处境饶是仍有千阻万险,仍已经好了太多。
普通青年谁又没有这样一个,可能只会说方言,大字尚且不识几个,在手机当道的时代晕头转向的白发奶奶呢。甚至我们也曾像所罗门,每当长辈不像我们自己一样大肆渲染我们面对的苦境时立马跳脚。对于苦难如何一刀刀在奶奶额头上刻下皱纹,我们或许永远无法感同身受,但或许还是应该停下来了解一下——奶奶并不是生来就是奶奶,也曾年轻,也曾热烈,还在艰难岁月里用全部力量护过我们周全。
剧版明显比小说更加强情节,通过情节将相关人物联系在一起并强化了冲突,将小说那种淡淡的宿命感与无力感淡化了,而人物的力量感得到了增强。人的身份危机和存在处境都更加的具体而尖锐,点染了更适于屏幕的故事性。
每一代人的人生渐次展开,生活甩下的命题没有一个容易,但或许会是比小说版多几分着落的,让这茫茫然的唏嘘都有地可落。
(追更至E04)
看第四集前先刷完了小说。感觉小说更像钝刀子剁肉,憋得人想叹气都叹不出声(书评请戳:四代移民家庭:活着,此外皆为空想);剧版确乎进行了很多适配于视听语言的改编,基调明亮激越了很多,好像突破了历史的薄雾看到人物充满希望的时候是真的大有希望,满怀激情的时候是真的奔放狂浪,全然不知道以后的命途都有什么艰难困苦潜藏。
对这一集剪辑在一起的几幕爆发感印象深刻,且互为互文、层层递进。一幕是朝鲜歌女在船舱内为甲板下的劳苦同胞唱起民歌,然后在安保力量涌来时用事先藏好的小刀果决地了断了自己年轻鲜活的生命;一幕是顺慈终于回到釜山,不顾天下暴雨激亢地奔入故乡的海潮大哭大笑;最后一幕是所罗在谈判桌上对卖房奶奶说“我会说别卖房了”搞砸了交易之后,摘掉名牌领带冲下楼梯奔入雨幕之中,就着地铁口的街头乐队放肆嗨跳,仿佛是认清了自己一路往上爬的社会阶梯根本毫无意义,一切努力都只是执念只是虚妄。
卖房奶奶的讲述和眼泪在说,被投入苦难的无辜之人,有不原谅的权利。历史无可避免地进入了新的时代新的进程,但没有经历过的新一代或是得尽好处的当权一代不应该装作一切都没有发生过,肆意地用无所谓的态度给那些饱经苦难的人二次伤害。自以为是的理解,是最令人难以忍受的傲慢,别有用心的曲解则较之尤甚。
世界真的越变越好了吗?好像没有。
(追更至E03)
结论先行,3集毕默默将小说原著电子书添加进书架待读,这是我判断小说改编剧好看与否的私人标准。简单说,是好看的。
从1910年日据时代的釜山影岛,到1989年的纽约、东京,四代人两大洲、跨越时间与空间,小人物的命运在大时代浪潮的拍打下辗转漂泊艰难求存。纵说是小人物,已经是无数幸运buff叠加的小人物,才能是故事的主人公。
每一代人都挣扎于个体命运,时代背景被隐在小岛街上逡巡的日本兵背影里,被隐在裕仁天皇(在位期间,日本相继发动侵华战争和太平洋战争,且经历了战后日本经济腾飞)辞世的电视电台新闻里,也被隐在孙辈所罗门就职的动辄数十亿进出的美国投行交易里。所有历史激越的宏大叙事都被隐于背后,镜头下是普通的离合悲欢,是出走与牵挂,是漂泊与孤独,是抗争与接受。
善慈奶奶的一生,在不断平行叠放的画面里,归至一处,往复的片段帧帧都是烟灰燃尽般的落寞。
善慈奶奶,想来是过了跌宕起伏的一生,一路行至晚年大阪干净宽敞的住处,与年少有为的孙儿并肩而坐。面容,却只是平静,飞渡千山后并不见旺盛的分享欲,终归奶奶知道,儿辈孙辈都自有新的困难和叙事。纵使同是身份认同,也是不同的身份认同了。
一碗故乡白米饭的滋味,终得是同一代人才品得出香味。儿孙辈在新的土地上、侵略者的土地上成长起来,追求的是更远更强的力量,对于不够强盛的来处并无眷恋,反而韩裔血统出身是所罗门一代向上攀爬社会金字塔的负累。
代际之间,纵使曾经久居同一屋檐之下,内心热望总归无法同向。呱呱落地以后的人生每一步,都限制着下一步的范围,谁又不是在自己身处的时代之中,茫茫然又惶惶然地走进个人命运。再回神,已行至老颜鹤发,然后看着下一代大踏步奔向下一代的终局。而碰见同时代的人,纵使陌路,一口故乡的白米饭,几句只能说给懂的人听的回忆,便换清泪几行,以及了悟。
嫂子过世后,善慈总想不好要把她的骨灰盒放在家里哪处,见完东京奶奶在回程,她拨电话给儿子,说要带那个卧病时总看韩剧的嫂子的骨灰安葬回故土。那才是,她觉得,相宜的可安息之所。
日本对于善慈,或许始终是年轻时那张要吞噬她所在小岛的那张巨大的嘴。即使客居大阪多年,或许内心深处她依然是多年前那个对日本大兵心怀恐惧的渔村姑娘,她对于脚下的土地不可能产生归属感,又无论如何已经失落了她的故乡。
影片之中,语言出现的场景,除了语言表达的意思之外,说话人所用的语言以及口音也在传递着语义之外的信息。
善慈年轻时在釜山和所有当地人一样说的是当地方言,日本兵大多说日语偶尔也说一些简单的韩语,而情人高汉秀说的是标准韩语及日语;1989年的东京和大阪,所罗门和父亲摩西大多用日语(私以为所罗门的日语比父亲更地道),所罗门为了跟东京奶奶套近乎说的是蹩脚的韩语,而在工作环境中多用流利的美式英语,善慈奶奶应该听得懂日语但说的仍然是釜山方言,悦子(猜测是所罗门继母?)应该是日本人自然说日语。而非要套用鄙视链逻辑的话,在剧中应该是英语>日语>韩语。
乡音无改鬓毛衰的善慈奶奶,不变的乡音是她内心深处无法舍去的乡愁。她始终是一个,生活在日本的,韩国釜山人;却拥有着日本人儿孙。
摩西经营着一家弹子球游戏(“柏青哥”,Pachinko)厅,游戏机或许还有一些人为的猫腻。而普通人的一生,在时代洪流之中,或许也像被丢入机器的小小弹珠,左右不了游戏规则,只是受重力滚落、下坠,奔赴十赌九输的终局。
但当衰老带来大段大段空闲的沉默时光,善慈奶奶面向庭院独自枯坐的时候,记忆是否仍如潮涌润湿了她踏着海潮长大的双足,是否她走来的这一路本身就是意义,就像下一代奔向自己的一生。
没有什么得偿所愿的完美终局,但每一个往前走的步子和每一寸往回望的目光,都是普通人一生的故事。是出走,也是回望,是寂寥、是无奈,也是创造、是丰盛。
上个世纪日据时代的朝鲜人由于各种理由被迫去日本本土讨生活,抵达日本本土后也是各种各样被刁难和折磨,但是日子不也要过嘛,经历过艰难险阻万千挣扎后,活来下的人儿们基本上扎根下来,到了二代的韩裔已经有很多人不会说韩语了,随着日子越过越快,来到了三代韩裔基本上只有祖辈带大的后裔才会说点韩语,当然了随着一代代人在本土的生活,问题也来了,祖辈上背负了耻辱和坚韧活下来了,可是身心俱疲之下只能活在过去的记忆里,到了二代已经与当地融合的差不多,但是依然徘徊在记忆和失忆之间,在这种来回摆渡的生活里,纠缠在于现在与未来的虚幻中,即便是到了三代也好不到那儿去,齐刷刷地完美掉落在美日韩关系、美日韩文化、美日韩交融这些说不清道不明但无处不是尴尬的坑里,生活还在继续,这些人就必须活着,在这个无尽的循环中,最终去向何方已经不重要了,而是眼前这些理不清乱如麻是亟待要解决的问题,那就从此时此刻开始先浪漫一下吧!问题总会有的也总是有解决了的和解决不了的,人生无常不恰恰就是常态嘛,有什么理由此时此刻就不能放飞想象,站在天台上也一样可以莅临夏威夷,毕竟只有风儿知道它途径之地,拂过脸颊的风也一样可以吹平内心的褶皱,宁静的空气中仿佛回到了多年以前,还是凝视指尖上站着蜻蜓的那个小女孩,她不需要一个世纪就可以奔赴半个地球,让三代人在这个家族中各奔东西,成为彼此最熟悉的陌生人。这部剧就是苹果重金拿下李明锦的《弹子珠游戏》同名小说改编而成,并请来了操刀过《天外来客》和《穹顶之下》的一般牛人运作,呈现出了这部不可多得的大剧。小说曾今在2017年拿下《纽约时报》年度十大最佳书籍,并入围了美国国家图书奖,不管是原著还是苹果出品的剧,都是非常值得花点时间看一下的了。
太羡慕了,我们什么时候可以像这样把自己的故事庄重的、浓墨重彩的讲给世界听?
寄生虫和鱿鱼之后,韩国文艺创作已经毋庸置疑的稳坐亚洲第一。
单集质量参差不齐,第四集封神,其他集起起落落。即便如此,还是羡慕了,这样的国族悲喜,一粒尘一座山的故事,我们永远只能借着东亚另外两国的讲述来想象自身……
韩国版《人世间》
初次读到李敏金的原著就觉得很是惊艳,仅仅500页左右的篇幅;就能将三代人的梦想、感伤、遗憾、爱、悔恨、苦难紧紧地揉在一起,跨越了世代,超过了地理界限,去诉说那些感动也不可思议,残酷却又荡气回肠的故事。到了剧版,Soo Hugh的掌舵,郭老师如常散文诗般的呈现和全知泰的浓重风格,金英玉、Jimmi Simpson…它尽可能地集结了最强的力量来还原和创造她笔下史诗般的质感,让文本与成品互相成就。于是它也不仅仅只有重述,更决意大胆地跳脱出它的结构,将时间线打乱;专注一个历史事件,形成现在与过往的绝妙互文;埋下更多的线索,也架构更多的叙事世界。允许片刻伤感,深埋无穷希望;它是关于“时间”一首绝妙的诗,也是对“现在”最好的注解。
季末采访中一位老奶奶一边微笑着一边讲,中途闪过要泪涌的哭相,但又马上笑起来。她说我儿子现在也努力地工作,儿媳妇和孙子们都很好。啊~我想要成为那样的老奶奶,历经苦难但还是微笑面对生活。
The KK show安利。质感拔群。皮肤质感、语言、声音都做的一流。这不是韩国人的美国梦,这是一群失家之人,一个世纪寻找根系的史诗。不知道赵婷有没有在看。瞧啊,韩裔二三代移民已经在夺回语言了。最终看完感触:只拍8集,高能混剪感太重了,如果没看过原作小说,只看剧有极强的“预告片”感,为了“不无聊”,削弱了正叙的力量,导演的掌控力不行。很多段落能看出主创对原作过度自省自查部分在做有效改编,试图讲好“我们如何解除生而有责的重担,重获自由?”但太浅了,历史讲的不好,太多词在用嘴讲了,尤其是我最想看的白以撒受难和白诺亚自戕,还是没讲好。配合《意外的旅程》疑似有一种韩国人努力终于开花结果的积极面貌,还挺有趣。
一开始以为是励志大女主年代成长史,李敏镐出来后画风逐渐变成霸道大佬爱上我和天降备胎为爱守候,多少有点玛丽苏了
事实告诉你不要相信什么口碑爆炸,整个一集都在讲一些烂俗的梗,可以说毫无亮点。(也不能这么说,叙事挺好的。
居住海外人会懂的对于身份的认同和自我思考
跟网飞的《鱿鱼游戏》《少年法庭》不同,本剧完全就是一部美国资本主导、好莱坞工业体系之下、披着韩国外衣的美剧,剧作水准没得说,叙事手法相当老道,开篇多条时间线交叠推进,中和了平铺直叙的沉闷和缓慢,英日韩三语并行观感也很新鲜。苹果的剧一直都有贪多嚼不烂的问题,这部开局也明显埋下了不稳定因素,战争、民族主义、移民身份认同、女性意识、家族羁绊、职场商战、全球金融体系、时代变迁…想说的东西实在忒多了,不翻车简直就是Mission Impossible,只要能兜住一半以上那都妥妥是神剧了……毒奶一下,希望后期别崩得太难看2333
史诗级别的感观震撼!李敏镐展现了脱胎换骨的全新表演!! 看完第一集,震撼!太震撼了!!这是经历战乱颠沛流离,读遍世间冷暖的朝鲜侨民家庭四代人在历史洪流中挣扎前行的韩国史诗!也是对女性即使在最黑暗的环境中生存能力的庆祝!所有演员精彩的表演、配乐和精美的摄影看得人眼花缭乱!热血澎湃!李敏镐饰演的高汉秀,亦正亦邪的帮派人物,极其克制内敛的表演颠覆以往。极具感染力!
虽然李敏镐那条线确实玛丽苏,但是好在影调和叙事技法没有太掉价到偶像剧那个质感,希望不要烂。韩流冲击巨大,以至于流媒体愿意投钱拍韩国移民的故事,帮着韩国文化带流量。回想起清朝,曾经有中国移民赴美挖矿修铁路采矿,他们是中国第一代赴美移民,而这段历史比韩国移民史更早,却从未被严肃地影视化过,你可以说美狗根本不把华人移民当回事,但是连我们自己都没有正视过这段历史。所以看这个剧的时候,内心充满了无限羡慕,冲着这个意义,我就要打五星。不过看到评论区里面还在吃着侯孝贤的老本时,只能感叹四字“故步自封”。
一个女人在历史背景下的成长,年轻时候被日本人占据家园,年老了子孙还要因为韩日身份被不信任。在这个大背景下,女人背负着的不仅仅是女性身份,而是坚强、韧劲、不堪困扰的勇敢。另外看多了李敏镐霸道总裁的人设,于是人群中当他第一眼看见女主就霸道总裁上身,英雄救美,多少让我觉得玛丽苏了,紧接着他占据了女人的身体,在那个时代背景下,妥妥的渣男好吗?原来霸道总裁回不去了……
人,其实就像柏青哥里的弹珠,被时代这个重力拉扯着,在命运调校过的钉子间来回碰撞,最后落入幸福或者不幸的深渊。
三集看完,该怎么形容呢,震撼、共鸣、心灵盛宴。这里我绝对不是要说多么跌宕起伏的情节或者激烈刺激的场面,而是表演、台词、音乐、甚至演员的呼吸,像无数根看不见的线拉扯着我,像眼泪流进了嘴巴里的那种酸涩,一层层浸润到我的身体里。我相信所有在国外生活过、或者在生活中遭遇过不公待遇、为求得更好的生活而奋斗,亦或者只是旁观过的人,在看这部剧时都会有无数次的共鸣和激动。它不是多么特殊、多么惊奇的故事,也许只是无数家庭的缩影,但是它是伟大的!这是一篇真正的史诗,是一部难得的杰作,它真实却震撼,平凡却伟大。
喜欢女主不低头
三集看完,真心不错,虽然是闪回式的片段,但是完全可以理解,三代和一代的碰撞在闪回中体现的淋漓尽致,演员演技真好,第一集被小顺子的哭戏感染,金敏荷把青年顺子的懵懂天真演的惟妙惟肖,李敏镐完美诠释了汉秀的狠渣和深藏在心里的故事感,正如制作人所说两人真的有那种化学反应
少女第一次尝到白米的味道,是母亲为出嫁即将去异国的女儿在市场艰难的要到了两碗白米,她想让女儿记住这块生养她的土地上长出稻米的味道。几十年后,少女成为了老妇人,在异国尝到了来自家乡的大米,和第一次一样落了泪。
站在媒体的对立面,如果这种时代三代成长剧只需要轻轻换皮追逐美国梦的话,那《一把青》和《血观音》应该拿无数个口碑爆炸,而不是默默无闻,对于“史诗” 的误解应该问过《教父》了吗?这应该是韩国的《悲情城市》,或许都算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