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智商的家庭因为“高智商”而耽误造人,把自己优良的基因遗传下来。反观那些不在意生育、教育的“俗人”一股脑的只会造人,不优秀的基因不断传承,子子孙孙无穷尽也。
饮料替代水、医学研究方向全花在了植发与伟哥、看低俗毫无营养的综艺节目、超大屏幕的只有一快是内容,其他的都是广告… 电影里面太多的嘲讽,在今日已经成为了现实。很喜欢男主在监狱里的那句内心独白,找到时光机器,告诉人们多读书、多思考、多用点脑子。
最幸运的是能够看到未来的世界是什么样子,最绝望的是智商下降得厉害,连我们“臆断”的时光机器都没有。从来没有想过要变得多聪明,但看完这部电影……长此以往不用脑子真可怕,或许这就是爱因斯坦的视角吧。
2006年,喜剧科幻电影《蠢蛋进化论 | Idiocracy》
虽然拍的不怎么样,但是很有新意,有很多讽刺的东西在里面,也是我们生活中有据可查的东西,也许真的有一天会变成这样也说不定,科幻电影嘛 都是走一个极端,这个有点意思。
有一点可惜,女主身材不错,虽然是个碧池,但是如果能再好看一些,会更养眼更舒服,毕竟是女主嘛,在这里也就是个花瓶,花瓶为啥不弄个好看点的。
还有就是虽然主角是在蠢蛋世界的天才,但是这两人明显智商也不达标吧,虽然为了恶搞,但是主角二人也确实是两个傻子。这样明显没有拍的聪明一点更好看,大家总喜欢看装逼的(或者装逼失败)。
垃圾山~~ 有点厉害了~
其实现在(0202年)看这个开头,还真有点《头号玩家》的感觉。
捂脸~~
这是差点意思~~
哈哈
这个门不错~
~~~~~~~~~~~~~~~~~~~~~~~~~~~~~~
万一电影都才对了呢(捂脸)
---------------我是脑残的分界线--------------------------
推荐指数:★★★☆(7/10分),挺好玩,彩蛋也有点意思,很搞笑,可以看看!
中国的观影者们都会觉得很滑稽,很可笑,很屎尿屁。但是这些现象在美国是真实存在的,一点儿也没有夸大:垃圾食品,翻来覆去就这几个单词,说话方式感觉自己很酷,切口,喜欢大卡车表演,愚蠢的电视节目,肥胖,保守主义。
这种人在中西部很多,我们称他们为白垃圾(white trash)。
其实这只是美国的一种文化现象,这些人只是选择了一种生活态度,那为什么电影要对他们极尽嘲笑呢?
因为就像电影里所描绘的,他们非常缺乏现代社会所需要的逻辑分析能力。首先是算数不能,推理不能,在公共演讲时,G点很sb,讨厌能正常说话(会简单推理的正常人,称他们为faggot)。他们的逻辑能力,就是翻来覆去地捣鼓那几个词,cool, faggot, shit, fuck。
而主角对内阁成员的那段关于电解质的说法,更是犀利阿!
这里电解质可以对应蛋白质,60年代美国最红的营养科学就是把蛋白质作为第一营养(因为蛋白质增肌肉),引发养殖革命,肉类价格下降,吃得美国人块头大,脑容小,现在仍是如此。在美国的超级市场里,我从来没有看到美国人买新鲜蔬菜的,都是半加工的油炸食品,或是参有糖分的合成“果汁”
本人最近那个室友,就是如此,沟通完全不能啊,对于愚蠢,感觉不到恶心,不是件好事吧。好在我这个礼拜六就要搬了!!!哈哈哈哈哈哈
如果纵观全球的话,电影中所说的不可能发生,至少我在中国没有看到如此的愚蠢
觉得这部电影只是低级幽默的同学,一定没有在美国生活过。电影里低级的幽默,都可以在现实中找到相应点,那么这还是屎尿幽默吗?这便成了对现象刻薄的嘲讽
这部影片是对美国的寓言
我原以为《蠢蛋进化论》是一部无厘头荒诞剧,影片的前半部分也没有什么波澜。直到看到男主角奉命救活庄家时和官员们争论“因为G饮料中有电解质,所以要用G饮料代替水”时,我产生了强烈的共鸣并觉得讽刺得如此辛辣!我觉得美国的优秀电影远远多于我们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美国人很会讲故事,并且能够直接触动观众的心灵。
《蠢蛋进化论》是一部“摇滚乐式的童话”,剥去“摇滚”的外衣,能感受到很多值得深思的地方。人们因为G公司的广告而轻信“只有G饮料才能带来营养,带来活力”,而不假思索的全面接受这种观念就是一个例子。
在嘲笑“蠢蛋”们的弱智时,反思一下:我们的生活不就是这样的吗?现在的孕妇、或者幼儿都需要服用大量的“保健品”。孕妇奶粉中要配有足量的叶酸,各种“氨基酸”,“微量元素” 等。好像只有吃这样的奶粉,才能生一个健康的宝宝,孩子才能茁壮的成长。以前,人们的生活条件不是太好,但能够保证正常的蔬菜、肉、蛋、奶,有些家庭甚至只能吃上蔬菜、鸡蛋和红糖。在这种条件下,妈妈生的宝宝不也是很健康吗?现在的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了,我并不反对吃什么营养品,毕竟我们已经有这个条件了。可是那些公司为了销量和利润,用广告麻痹人们的头脑,把他们的产品说成是必备品。多数人只知道其中有必不可少的营养元素,不知道平时的食物就能提供足够的营养了(这里不讨论食品安全的问题)。你问一下“叶酸、氨基酸来自于哪里,为什么重要?”,多数人答不上来?这与电影中的情节何其相似(电解质是什么?喝矿泉水会比可白开水健康吗?)?
电影中鼓励人们多读书,不要把进化的权利完全让给机器。现在我们年轻人已经习惯了使用网络,有不懂问题的就搜索。我们的大脑相当于硬盘,随时可以从电脑中“copy”数据进来。如果忘记了,可以随时百度、google,然后再“copy”。大脑不是更应改具有CPU的功能吗?我们在读书的同时不断地进行思考,大脑才能够不断地升级!影片中告诫人们不要放弃提高智商的机会。否者,人们最终留下的只能是一些根本不需思考的本能欲望,吃、喝、性!
可能由于要突出主题,影片只构想了人类智商的退化,并没有提及情商。人类智商和情商对社会的进步都是重要的。考虑到这两个方面,把《蠢蛋进化论》和《冰人》放在一起看,倒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现在也差不多是这样了,高智商的人不生孩子,低智商穷人一窝一窝的生。人们喜欢看爆米花电影,追脑袋空空的明星,追捧庸俗的网红,整天傻呵呵
影如其名,几个镜头切得不错。
如果所有人都变成蠢蛋,那世界会是什么样的?这似乎是一个疯狂而有趣的想法,当我们看厌了科幻电影中高度发达、光怪陆离的未来都市,设想一下这种荒诞不经的“蠢蛋”世界也未尝不可。尽管《蠢蛋进化论》是以戏谑的态度来展望未来的,并不基于严肃——或者说是合乎逻辑的社会学预测,但导演在电影中所表达的观点颇有预见性,对所形成的反乌托邦社会进行了全方位(司法、医疗、娱乐等领域)的展示,并着重刻画了人类智力退化所产生的诸多“并发症”:语言退化、暴力倾向、伦理失常以及沉溺于低级娱乐等,以嬉笑的反叛精神为观众描绘出了一个娱乐至死的“蠢蛋”世界。
=。=
这片里的人都应该加入“我总觉得自己是个傻逼”小组
2008-05-11,美式敌托邦,美式进化。
庸众横行的年代~
没有深挖,只是讽刺
也是预言片了。。回过头来觉得为了预言成真多加两颗星
虽然片子本身一般,但是它提出了一个非常深刻的问题
美国无厘头。。
某些很短暂很短暂的时候,也会有主人公这样的感觉。原来当别人都太笨的时候,对聪明人也是一种痛苦。
(从《黑水公园》来的)/感觉这片会成为像1975年《洛基恐怖秀》那样的B级经典。漂亮国人呦……真的蛮危险的。
说实话这片排得不怎么样,不过创意不错,现在文化层次高的人越来越倾向于不要孩子,而文化层次低的人却生养很多孩子,这样下去,后果真的可能如电影所说。(当然文化层次低的人生的人素质不一定差,但是环境的影响不可忽视)
未来世界最优秀的电影叫做《屁股》,整整九十分钟全都是屁股,3天破2亿。它能让观众们哭着喊太好看了,并且疯狂的从上映刷到下映,观众们说片中屁股时尚漂亮、英俊潇洒非常吸引人,使他们发现了生活的美好,有了值得追求的梦想。该片获得当年的八项奥斯卡大奖,其中包括最佳电影剧本奖。永留影视!
这部居然忘记标注了 正好2020年全球证实了这个大趋势
哈哈哈,黑色幽默与荒诞剧的结合!
里面那些傻乎乎的人别说五百年后了,现在在美国我也常常看到
开头那段比较好笑,后来就很无聊了
哇哈哈太2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