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没车,没房,没钱的“三无”青年,到底配不配拥有爱情?这是一个困扰了我很久的问题。看到这里,你也许会说:“钱不是万能的。”话是这样没错,可马克思怹老人家不是也曾教育我们说:“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吗?所以,在当下这样一个只有物价在飞速上涨的社会,多刻骨铭心的海誓山盟在“最起码的生活保障”面前,都会变得苍白无力。而且,每个女孩都希望能和自己相爱的人携手步入婚姻的礼堂。可没钱,这婚拿什么结?这活用什么生?这是每一对情侣都必须面对的问题。就像片中的男孩和女孩,难掩的纠结与焦虑浮现在脸上,而这,也恰恰是当代年轻人生存的真实写照。
“最起码的生活保障”,女孩要的只有这么多。而她之所以说出那番话,我想或许只是在提醒男孩现实的残酷,告诉他要坚持本我,不懈努力,尽全力把自己留在他身边。然而,不明所以的男孩在严峻的形势面前陡然变色。他错以为,女孩变了,变得虚荣了,随即转身欲走。很明显,这样的桥段每天都会在你我身边不断上演着。观众不自觉地就会感到,心里有什么东西动了一下。我把这种现象称之为“艺术共鸣”。忘了是哪位前辈曾说过这样一句话:“能让受众产生共鸣的作品,才是好作品。”对于这句话,我不疑有他。毕竟,共鸣是深入人心的先决基础。在这一点上,毫无疑问,《江湖再见》做到了。
“你想我怎么证明我爱你?”“你要不要和我一起死啊?”
影片的第一次画面定格使影片真正意义上步入了正轨,也令观众全身心的融入了这部影片。但原本的分手演变成殉情,是我始料未及的。仔细想来,却又合情合理。“我死也要让他们知道咱俩是一对!”女孩的眼中闪烁着些许苍凉的决绝。如果不是命运的作弄,我想,这世间定然又多了一对生死鸳鸯。女孩用一种当下司空见惯的方式捍卫着自己的爱情,多少让人觉得有些悲哀。一心求死,当她奋不顾身地冲上高架桥时,却使迎面驶来的男人一惊,也让抱着鱼缸的女人摔得支离破碎。自杀未遂,却遭到了男孩的一通斥责,女孩的“命在垂危”却落在了女人手中的鱼的身上。
“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于其誉尧而非桀,不如两忘而化其道。”
寥寥数十字,却内蕴无穷。深邃的禅机通过男人的嘴向观众娓娓道来。我隐约记得,有一首记不起名字的歌中有这样几句:“爱需要珍惜,爱也需要一些距离;爱不能太近,因为爱也需要呼吸。”用来诠释庄子的这几句话再合适不过了。世人总在赞誉“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从一而终,殊不知,这不离不弃的痴情,在某种程度上,也许会束缚那个你所爱的人。不是还有这么一首歌吗:“有一种爱叫做放手,为爱放弃天长地久。”正所谓“距离产生美”,过分的亲蜜,只会让爱窒息。
佛说:“前世的五百次凝眸,才换来今生的擦肩而过。”影片结尾处,男人与女人反复的擦肩镜头,该会是前世的多少次凝眸啊!而车上的一段对白,不也在印证着男孩与女孩莫测的未来?我更愿意相信,彼时四人的相遇,无异于某种意义上的“重叠空间”,又或许,男孩与女孩的现在,正是男人和女人的曾经。分手,似乎是命中注定。假若没有这次分手,或许若干年后,二人再无重逢的可能。这样看来,一切的安排,就那么顺理成章了。
“忘了我。”“好,忘了你。”
第二次画面定格,无疑又是影片上升了一个高度。我不得不惊异于导演巧妙的构思,此时的所有调度,已经不仅仅是点睛那么简单了,俨然,它更是影片在另一领域的延续。
“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从再见到再见,没有生死与共的凄美,有的只是幸福的绵延。就像结尾的那句独白:“这次的分别是为了下次的相遇,说好的幸福一直都在。”
无心 2011/10/7记于床榻
想法不错 可惜不懂什么叫点到即止 说的太白就失去那份韵味了。
男女猪脚形象还可以~
矫情= =
这故弄玄虚搞得,要不要这么文艺呀。。。。
这个片子蛮深刻的。
看得各种纠结,一会儿觉得哎哎有点意思哎,一会儿又觉得太矫情了吧,好多对白说的好白痴啊--、
遇见百分百女孩
我没想到你这么现实……
当做广告片的话比较好 当看到雪福来的时候我更坚定了这个想法
相濡以沫,相煦以温,不如相忘于江湖。我同意他说,当时的没有在一起,是因为我们还不够好。演员的台词功夫要是再靠谱点可以多给一颗。
能用正常人的语气来讲台词么?
相逢的人还会再相逢:这次的分别是为了下次的相遇,说好的幸福其实一直都在。从今天起,对于你,我每天没空。
当时没有在一起不是因为现实,而是因为两个人都不够好,还不够好到有资格去拥有那份幸福!
这次的分别是为了下次的相遇。说好的幸福其实一直都在。
这是神马烂矫情的片儿。。。
一部让人蛋疼的青春故事啊……
相濡以沫不如相望于江湖,我喜欢这部
垃圾,
装神弄鬼!
矫情是矫情点,不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