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刻画瞿秋白、恽代英、方志敏、刘伯坚、刘志丹、赵一曼、萧楚女、江竹筠、许包野、彭湃等一大批杰出共产党员的形象,深刻反映中国共产党人为了理想信念无畏牺牲的崇高品格,生动诠释“理想照耀中国”这一永恒的命题。
惊天绑架团速度与激情9风尘女郎我的弟子都超神第三季最完美的离婚射雕英雄传之九阴白骨爪一封迟来的信(国语版)清洁工第一季忽而今夏大脚怪:内心的怪物杰姆和全息图未来警察(粤语版)喋血双雄1989贞女格拉斯哥六四年绑架案伟大的礼物帕蒂蛋糕西尔薇回故乡亿万富豪是怎样炼成的追影黑司祭们欢迎来到麦乐村昂山素季警察学校3:初为人师这个大叔不太囧史上最大的艺术品盗窃案塔罗羊入壶口风武雁华玩命毒师尽善尽美英语诸神的黄昏 第一季同妻俱乐部第六季午夜猫妖谎言的诱惑去“湘”当有味的地方第二季大事件(国语版)菩提树下赛车英魂国语以恶之名跟党走,百年历史回顾中。记录那些激动人心的时刻,记录那些鲜为人知的小人物。大人物引路,小人物跟着走,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走出一条社会主义康庄大道。
【第一集 真理的味道】陈望道翻译《共产党宣言》
1、1920年春,陈望道、邵力子雨中相见。
陈望道:今日之中国,山太多,庙太少。
邵力子:到底哪座庙能救中国?
2、旁白:至今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压迫者和被压迫者始终处于相互对立的地们,进行不断的、有时隐蔽、有时公开的斗争,而每一次斗争的结局是整个社会受到革命改造,或者斗争的各阶级同归于尽。
在过去的各个历史时代,我们几乎到处都可以看到,社会完全划分为各个不同的等级,看到社会地位分成的多种多样的层次。从封建社会的灭亡中产生出来的现代资产阶级社会,并没有消灭阶级对立,整个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敌对的阵营,分裂为两大相互直接对立的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
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无产阶级,现今社会的最下层,如果不炸毁构成官方社会的整个上层,就不能抬起头来、挺起胸来,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
3、旁白:一个幽灵,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游荡,为了对这个幽灵进行神圣的围剿,旧欧洲的一切势力都联合起来了,现在是共产党人向全世界公开说明自己的观点、自己的目的、自己的意图,并且拿党自己的宣言来反驳关于共产主义幽灵的神话的时候了。
4、旁白:共产党人不屑于隐瞒自己的观点和意图,他们公开宣布他们的目的,只有用暴力推翻全部现存的社会制度才能达到。让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革命面前发抖吧。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
5、旁白:共产党人同全体无产者的关系是怎样的?共产党人不是同其他工人政党相对立的特殊政党,他们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他们不提出任何特殊的原则,用以塑造无产阶级的运动。
【第二集 守护】共产党人张人亚父亲张爵谦牢记儿子生前委托,守护《共产党宣言》长达20多年。
6、张人亚:相信我,红色的中国一定会出现,我们的理想也一定会实现。
7、张人亚:我说过,红色的中国一定会实现,人民一定会幸福,我们的事业必定会成功。
【第三集 磊磊的勋章】中国女子柔道队男陪练刘磊磊,16年中陪伴20多位奥运冠军和世界冠军,共计被摔284万次。
8、教练:你要明白,一场比赛只有一块金牌,而金牌永远是属于冠军的。当然了,如果没有你们这些优秀的陪练的付出和努力,再好的教练也很难培养出来冠军。
9、刘磊磊:有时候我会想,做陪练到底是为了什么,我想不出来。但是,所有人为同一个理想一起努力,这让我觉得,既平凡又有意义。
10、刘磊磊:她们都说,在她们的金牌里,有我的努力和付出,在北京奥运会的时候,我真的懂了这句话。这些年来,被摔上百万次留下的伤痛,都是我青春岁月里无怨无悔的荣耀勋章。
11、有人走,有人来,一个刘磊磊退役了,还有更多的刘磊磊迎面奔来。我知道,理想与希望,一直都在这里。
【第四集 纽扣】1979年,在家待业的18岁温州女孩章华妹开始个体经营,1980年从温州市工商局领到第一份营业执照,编号10101,成为新中国个体户第一人。
12、谁干点小买卖不是为了吃口饭啊?谁没有一家老小?他们现在看见咱们跟看见狼一样,到处乱窜。每次打办,摔着腿的、撞着胳膊的、碰着头的有的是,非得像卖虾的大姐跳河了,咱们再收手?
13、陈寿铸: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包括郊区在内,全市共有无证商贩和个体手工业户六千二百八十二人,大量的非法商贩,铤而走险,完全是因为生活所迫。他们辛苦地经营着,自食其力的同时也方便也人民群众的生活需求,而且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物资供应上的不足。为什么天天打击投机倒把,做买卖的人却越打越多?其实原因很简单,那就是大势所趋,只有我们敢做这个出头鸟,才能带领温州老百姓吃上饱饭、摆脱贫穷。
【第五集 歌唱祖国】1950年9月,著名作曲家王莘创作歌曲《歌唱祖国》,一年后,文化部规定《歌唱祖国》为全国民众普遍歌唱的基本歌曲,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被演唱。
14:王莘去当铺买乐器
当铺店老板:唱歌就能抗日了?唱个歌那日本人就跑了?我还头一回听说唱歌有这么大的作用。
王莘:同志,不是这个意思。您不知道,音乐当中啊有一股力量,这股力量是我们看不见的,它能够鼓舞人心、鼓舞志气。
15、《歌唱祖国》歌词精选: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响亮,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从今走向繁荣富强。越过高山,越过平原,跨过奔腾的黄河长江。宽广美丽的土地,是我们亲爱的家乡,英雄的人民站起来了,我们团结友爱坚强如钢。我们勤劳,我们勇敢,独立自由是我们的理想。我们战胜了多少苦难,才得到今天的解放,我们爱和平,我们爱家乡,谁敢侵犯我们就叫他灭亡。东方太阳,正在升起,人民共和国正在成长。我们领袖毛泽东,指引着前进的方向,我们的生活,天天向上,我们的前程万丈光芒。
【第六集 173米】2009年3月,兰渝铁路头号重点难点工程——胡麻岭隧道工程启动,在总工程师夏荔带领下历时六年攻坚下最后的173米。
16、李全友:如果你真的想放弃,不应该跟我说。你为谁来的?就应该跟谁说去。
【第七集 你的眼神】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副研究员、滇金丝猴研究与保护课题组组长——龙勇诚,长期致力于野外寻找、研究和保护中国特有珍稀濒危野生动物滇金丝猴之云南白马雪山篇
17、龙勇诚:这么美丽的雪山精灵,不应该因为我们人类就灭绝消失了。我本来在研究所可以寻一个不这么辛苦的工作,但是,我就是觉得,我们现在这个工作,就像从月球上拿回来一块石头,这里面的问题还有价值,地球上还没有人能回答我。
钟林:这滇金丝猴长得真好看,你看,它的眼神,感觉是在感谢我们。 龙勇诚:我觉得,它也在保护着我们。
【第八集 雪国的篝火】长征途中,红三军团第六师十七团一连炊事班共九人,全部长眠于雪山草地。
19、不烂账:灶台边也是战场,烧火做饭也是冲锋陷阵。
【第九集 劳工万岁】1917年劳工律师施洋为民发声
20、施洋:总得有人做黑暗里的那道光吧!
21、施洋:因为你的眼里还有光。
22、施洋:你们杀的是一个人,你们杀的是一个母亲,这就是你们的正义吗?这就是你们的法律吗?这就是你们的民主吗?杀人,难道不用偿命吗?
警察兄弟们,你知道你们手里的枪是谁造的吗?——是工人们造的。这个枪,不是让你们拿来打工人的,是拿来打敌人的。你们因为没有饭吃,所以才出来当兵当警察;工人们因为没有饭吃,所以才出来卖苦力,你们和工人们都是一样的,一样被压迫的穷人啊!你们为什么要把枪口对准自己的穷兄弟、穷姐妹们?你们想一想,当你们有了灾、有了难,帮你们的是你们的穷兄弟、穷姐妹,还是那些大资本家、大老爷们?
工人们,他们不敢也不愿意听到我们的声音,但是,我们要团结起来,让他们听到我们的声音。革命,总是会流血,但我们要一代一代传下去,才能让我们的后辈继承烈士的遗志。
军阀摧残你们,资本家迫害你们,我知道,你们都害怕,我愿意替你们发声,我愿意替你们把真相说出来。
23、片尾曲:你听这是我们的声音,每个人的命运是否注定?这是燎原之火就要绽放,肩并肩面对黑夜的方向。无论前路多么漫长,无论你感到多么仿徨,光芒会撒在你我身上,站在我身旁,即使我已长眠他乡。我会朝着最危险的方向,用我的胸膛,迎着刀枪和万丈光芒。
提起“主旋律历史剧”,大家的第一反应,一定是换台。
因为一部剧,只要贴上“主旋律”的标签,便意味着这部剧,它故事讲得无聊、人物写得无趣、制作敷衍、审美笨拙……由此,“主旋律”在年轻观众心里也就变成了被嫌弃的存在。
对于这样的现象,骗子不得不说一句:遗憾。
因为“主旋律”“历史”本身是很有意思、很丰富的、很动人的,只是被一些人拍得干巴巴了罢。 毕竟我们太年轻了,也就上下五千年。
有意思、丰富、动人,也是骗子要为大家推荐《理想照耀中国》的原因。
有意思在:主创在剧中设计了很多细节,需要我们去猜、去找;
丰富在:除了讲故事,还不忘对世界和中国文化的诠释;
动人在:剧中的主角,都有原型。
试问:还有什么描述,能比“根据事实改编”更让人怦然心动呢? 废话说得太多,下面,骗子挑上自己心水的几集,与大家详细聊聊《理想》。
盗火者——陈望道 我们知道,在古希腊传说中,普罗米修斯为解救人间疾苦,而盗取了代表文明的火焰,将之传至凡世,被称为拯救人类的盗火者。 《理想》第一集的主人公,陈望道先生,便是这样一位播撒希望的盗火者。 正因为,有了陈望道先生的翻译,彼时的革命先辈们才能在第一时间拿到中文版的《共产党宣言》,一时间“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呐喊声,燃遍中国大地。 值得注意的是,此一篇,编剧设置了非常丰富的细节与场景,来为中文版《共产党宣言》的诞生背景,做深刻诠释。
在一开始,短短几分钟的沙龙讨论会中,角色们依次在镜头的运动下,于历史的长河中闪亮登场:
有人斥责南北政府内斗,有人高呼不要相信帝国主义的童话,有人支持资本主义,有人支持无政府主义,还有人建议响应“俄国十月革命”的号召追随马克思主义,有人则代表保守派、复古派对外来主义们嗤之以鼻……
短短的一场戏,就简单概括了辛亥革命直到建党前这十年的“诸子百家”、国家乱象,风风雨雨。
对于彼时民众的生存状态,主创的展示也颇为巧妙:
在一列代表着中国方向的列车上,从上等坐—普通坐—直到“站票”,官员、军人、商人、市民学生、农民,等级分明,待遇亦由高至低,前面空间宽敞,舒舒服服,吃好喝好,穿得人模狗样儿—后面,人贴着人,鸡鸭乱舞,味道透着屏幕,混乱如菜市场。
仿佛大家不在一个国家,可就在一个国家。
接着,便是对于彼时知识分子的演绎,在“吃人”与无力的“呐喊”中,鲁迅先生悲愤登场,令人心生凄然。
最后,随着中文版《共产党宣言》的译成,代表着希望的鸡叫与黎明终于到来。
愚公——张爵谦老汉 《愚公移山》的喻言故事,想必大家都不陌生。 《理想》第二集的主人公,张爵谦老汉就是这样一位“愚公式”人物,接到儿子交给他的“任务”后,在长达几十年的默默守护里,老汉可谓,尽职尽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即使,最后的结果证明自己可能不过大惊小怪,甚至意义微小。 但历史实践却告诉我们,正是因为有着像张老汉这样无数的愚公做着无意义的小事,最后积土成山、汇流成河,星星之火方得以燎原。
“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最让人怦然心动之处,还不止于此。
对憨厚的张老汉来说,“藏宝”不仅仅是一次任务,“藏”的还有中国人骨子里的“人无信,则不立”之承诺,“藏”的还有老父对于亡子深切的思念。
再说说细微之处,相比第一集深厚的历史细节,这一集的细节设置,旨在轻巧、有趣。 在张老汉接到任务,急切藏宝时,镜头仅仅通过“牛眼一觑”“惊雷一声”便将一个憨厚可爱的中国农民形象刻画得惟妙惟肖,让人“噗嗤”。
女王背后的男人——刘磊磊 “男人背后的女人”这样的传统糟粕论调,相信大家已经听得腻得不能再腻了。 第三集,主创便反其道而行之,为我们展现了一出“女人背后的男人的故事”。
为了冠军理想而加入国家队的刘磊磊,最终放弃了自己的个人当冠军的小理想,甚至做起了女红……哦不男红,在无言的默默复出中,捧出一个个世界级女冠军。 这一集,没有隐喻、没有细节,但骗子依然推荐给大家。
16年,被摔284万次,陪练出20多位世界冠军。
他值得。
《歌唱祖国》作词人——王莘
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响亮 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从此走向繁荣富强 ……
这一段,谁要是能不唱着就读出来,我敬他不是中国人。 …… 如上,《歌唱祖国》大家都会唱,但要问起它的作者,却鲜有人知。《理想》的第五集,便是讲述《歌唱祖国》词曲作者的故事。
故事采用倒叙的方式进行讲述,08年奥运会开幕之际,病榻上垂垂老矣的王莘先生,已经失去了创作歌曲的能力,只得望着电视“征集奥运会开幕曲”的新闻哀叹……时间一转,1950年,风华正茂的王莘先生登场,“老先生”浪了一圈天安门,看着新新世界一片蓬勃朝气,灵感说来就来,在回津的火车上便创作出了这曲,之后响彻中国的《歌唱祖国》。
有意思的是,作者是通过梦境来再现创作者在创作时“下笔如有神”的体验,如此设计,可谓如梦似幻。
最后,故事在08奥运会开幕曲《歌唱祖国》中结束。这一环一扣,好像给了王莘先生一个温暖的拥抱——老先生,有人记着您。 (抱
故事之外,对于《理想》片头动画的构想,也别有一番巧思:
沙漏代表着时间之河,而沙粒代表着每个单元的主人公。银河之所以璀璨,正是因为星尘的汇聚啊。 最后最后,感谢《理想》的主创们让小星星再次发光,让理想再一次照耀中国。 还愣什么? 快去看啊! (推
弃坑了,有打动我的再随机更新。
我从最开始就犯了一个错误,这部作品比较特殊,不应该用看剧的眼光来审视,用追剧的规则来要求它。因为它集数多时长短,虽然原型人物的真实经历足够动人,但要压缩到30分钟左右的篇幅,势必要牺牲细节,减少铺垫,顺从套路,放大冲突,加快节奏,夸张表演……它本身就带着先天的限制和缺憾,很难用后天的努力来弥补,除非主创天赋异禀逆天改命。所以,每一个单元在讲清楚故事的前提下,融入主创的风格与特色,就可以拿及格分了,如果我要强行点(pi)评(pan)还是有失公允,所以,我弃坑了,如果有特别突出优秀的,再滚回来夸!
中国影视作品以“献礼“为主题的命题作文,水准两极分化非常明显。但从12年前的电影《建国大业》到今年的电视剧《觉醒年代》可以看出,大部分还是兼顾艺术和市场,在尊重历史的前提下合理创作,既热血又走心的佳作。
《理想照耀中国》集结40组人物和闪光故事,选择在五四青年节开播,可谓天时地利人和。爱国是浪漫的,梦想是动人的,献礼也可以生动和闪耀。因为是独立的故事,每一集都有不同的主创,这份答卷的分数也因此参差不齐,客观上也反应了我国电视剧行业的金字塔水平。
所以开贴,争取把每一集的观后感都记录下来。
第一个故事《真理的味道》⭐⭐⭐
父母辈爱的靳东打头阵,饰演《共产党宣言》中文首译版翻译家陈望道先生。都市情感剧里略觉出戏的一身正气终于有了用武之地,他的每一次凝视都似乎酝酿着思考,每一个动作都仿佛承载着岁月。
但这个故事却并非我想象中那么……动人。从导演到编剧似乎都给自己加上了“教条式”的枷锁,聚众辩论要用炫技的长镜头,同志谈话要用剪影+对角线构图手部特写,压抑的社会要靠冷色和暴雨渲染,主人公的觉醒或升华需要朋友的刺激和影响。甚至连“墨汁当糖”这个对全篇来说堪称戏眼的典故都处理地像是语文课本里需要全篇背诵的课文,只有和诗词歌赋同处,才不会显得突兀。也许主创们又满腔豪情与抱负,但作为打头阵的篇章,最终的呈现还是用力过猛,或者说是方向偏移了,他们弱化了译制的艰难与沉重,又没有真正展现当时社会的腐败与动荡,把本应充满温度和文采的历史片段抽象成刻板又套路的意识形态伪散文。
对于第一个故事,作为观众,我是略感失望的,但,作为刚开始看《觉醒年代》的延时追剧人,通过《真理的味道》知晓了陈望道先生,还是值得的。毕竟,明天又是新故事,新主创,新青年就应该永怀新希望。
第二个故事《守护》⭐⭐⭐半
讲述的是上海最早的党员之一张人亚同志为保护党的珍贵资料回乡托付爹爹,父亲孤守秘密苦等儿子却未能等到,在新中国成立后帮儿子完成任务将珍贵文物上交国家的故事。
今天故事中珍藏的资料里有一本《共产党宣言》,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中译本之一,和昨天陈望道先生的贡献遥相呼应,呈现效果也更加流畅、自然。
林永健老师把一个平凡但重諾,朴实却守信的老父亲刻画得入木三分。剧中他与代旭饰演的张人亚一共有四次对手戏,每一幕的情绪和环境都不同,两人的状态与演绎也有层次的变化与递进,前者从关心到自责到释然,后者从忧虑到坚定到满足,都能让观众代入且相信,这份约定千斤重,这份守护动人心。
至于拍摄手法,说实话,沉郁的冷色调虽然可以渲染氛围,让空等的无望与未知,谣言的误解和伤人攥紧观众的神经,自带压抑效果,但镜头的艺术处理偶尔还是感觉有点恐怖片的意思冷不丁被吓一跳。不过,故事的讲述很完整,演员的情绪很饱满,比起昨天规整的意识流,今天抒情的生活化更对我的胃口。
第三个故事《磊磊的勋章》
这个故事的官微预告下,点赞最多的几条观众评论都在吐槽飘忽不定的播出时间线,这其实也是昨晚看到预告后我的心声:前一集还在缅怀革命先烈,怎么后一集就到了备战2008奥运会?如此任性又如此随意!哪怕剧本是相互独立的,但故事的背景和年份也应该有确定的先后,按照人物出生或者事件发生来排列,想必不是难事呀,现在这样的播出,观感和体验的确不好。
但是,不得不说,《磊磊的勋章》是目前播出的三个故事里最打动我的一个。就真实历史人物而言,能够被选做主角的,都是英雄,事迹本身不应用戏剧的标准来判断精彩程度和意义高度,所以我的剧评不会太多的涉及对人物本身的讨论,但艺术化加工之后的作品,还是有接受观众发声与意见的义务。
今天的主角刘磊磊,中国女子柔道队的男陪练,180cm的山东大汉,从16岁开始,用生命中最美好的16年,被摔了284万次,陪练出了20多位世界冠军。事前没做任何功课的我一边看片尾资料照片,一边感慨”演员和刘教练长得好像呀”,等到写剧评前看了官微才知道,刘磊磊的饰演者就是刘磊磊本人。难怪会觉得剧中演员的表现偶尔会透露出一种放在运动员身上能够理解的别扭和尴尬,因为真的不是专业的,但真因为这种”不专业”让记录显得真实,而同时,也因为真人的演绎,把他面对事业转折的疑虑,父亲劝说的倔强,安慰选手的可爱,金牌诞生的自豪复制得生动又深刻,因为这是他流汗流泪流血的人生,像一道划破天际的流星,也许没有在夜幕中留下用永恒的闪光印记,却以另一种形式,永远存留在了宇宙里。
挺喜欢今天这个故事的切入点,不算热门的体育项目里默默无闻的幕后英雄,既有性别的反转又有职业的反差,看剧的时候偶尔会让人想起女子排球的陈忠和教练,体育的魅力大概就是让每一份热爱燃烧让每一份投入闪耀吧,以各种方式。
第四个故事《纽扣》
讲述了“中国第一个工商个体户”章华妹女士的故事。按照看剧惯例,本集结束后,我搜索了章华妹女士的相关资料,虽然剧评的重点不在评述每集人物,但非常希望有人可以把她的故事拍成剧,就像当年的《鸡毛飞上天》一样,应该是一个精彩又动人的篇章。在“两性议题”变得敏感与对立的当下,这个故事拥有强大的力量与意义,历史记住章华妹,因为她的标签是“新中国个体户第一人”,这无关性别没有成见,是时代发展和进步与个人胆识和努力相辅相成的最佳结果(章女士的父亲也有通透的认知和超前的意识),而这样的结果,才是当下社会应该鼓励和提倡的,给与弱势群体更多的帮扶和理解,给与优秀群体更多的机会和保障,应该用能力和其他的客观因素来判断事情,而不是单纯地用无法改变的成见来打压或臆想他人。
回到剧集本身,就没有章女士的故事本身振奋人心,观感有点复杂:既有优秀又有窠臼。首先是对人物的整体塑造,不管是男性角色还是女性角色,不论是个体户还是公务员,虽然立场对立却拥有人性的良知,能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底色温暖;但同时,在造型上又似乎有些公式化,妆发和服装好像刻意做旧,想强调一种经过修饰的年代感,反而是章华妹真实营业执照上的照片,简单的白衬衫更清爽自然。其次是对故事的演绎,因为是真实事件改编,所以主线清晰明确,起承转合相对完整,虽然受时长限制,角色心态或行为转变未能深入刻画,但并不影响移动镜头和特写镜头调动观众情绪和自我代入,我一边看剧一边庆幸生活在当代的幸福,以及感慨经济市场短短40年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在人物设置上,也许是我想得有点多,觉得主创在若有似无地渲染张婧怡和牛骏峰的对手戏氛围,给观众创造脑补的条件。其实在这个故事里没必要也无所谓,毕竟重点是“不愧是你温州人”。
最后,用剧中让我印象深刻的台词做结尾“没事,都会好的”。
第五个故事《歌唱!祖国》
用虚实结合的方式重现了作曲家王莘先生创作歌曲《歌唱祖国》的往事。音乐的力量无形却有声,仿佛可以联通细胞唤醒末梢神经放大感官,通过创作者打开的一扇门,去欣赏不同的风景。
也许是王莘先生的创作故事比较简洁,为了填满30分钟的时长,主创增加了大量的原创内容和艺术加工,导致整体设计比较刻意,每个片段的节奏虽有长短,但轻重失衡,当铺买乐器的叙述台词虽然交待了背景,但着墨太多,和天安门广场上设计师的介绍一前一后喧宾夺主,造成王莘受到启发得到创作灵感的小高潮缺少氛围煽情生硬。而做旧的色调和文艺的腔调,也让整段往事充满了戏剧的夸张和舞台的狂野,王莘梦中遇贤妻巧得歌词的那段更是带了点恐怖片的味道;但恰好又是这种疯狂的演绎和跳脱的处理,展现了艺术家灵感来袭时的喜悦与沉醉,民众对优秀艺术作品的欣赏与共鸣,就像是把抽象的感觉具象化,有亮点也有槽点。
个人认为这个开篇与结尾看似呼应,但实则并非最佳选择,一是开头儿子与父亲的对话并不讨喜,自责也没能对剧情发展有任何推动与贡献;二是结尾表面演唱者的画面和实际歌唱者的声音放在一起,属于前因后果的我接收到的不是感动,而是尴尬,直接转移了故事的重点。
这里面我最喜欢的反而是梦里王莘先生的妻子哼唱歌曲时无声的画面,适当的留白反而拥有了独特的美感。艺术的完成8分靠作者,2分靠观众,无声仿有声的奥义也值得我们思考。
第六个故事《173米》
以工程师夏荔的视角,再现了中铁十九局团队攻克“鬼门关“胡麻岭隧道二号洞八年间的一段岁月。作为一个完完全全的基建门外汉,虽然剧中一些专有名词和专业行为看得我如坠云雾,但也不妨碍我发自内心地高呼一句“中国技术yyds!”
今天的30分钟信息量很大,节奏跑得很快,两条叙事线(隧道挖掘的事业线和夏家父子舍家为国的亲情线)交替前进恰如崇山峻岭中两列蜿蜒的火车,直达全线贯通任务完成的终点。隧道施工是一件枯燥乏味的事情,依靠建设者们不断摸爬滚打,试验,失败,重来,继续……浓缩成剧,虽有跌宕起伏,但因为场景单一难免乏味。所以主创很巧妙地加入了俏皮的配乐,让冷色的场景鲜活,有了更加生动的氛围。而角色们衣服上的泥水痕迹,实拍场景的田野风光,也有一定的加分,让整个故事更佳完整。
最后要再次真情实意地感慨一句,谢谢中国的技术工匠,让交通如此便捷方便,便利了我们的生活,扩大了我们丈量祖国的空间。从今以后,看到山里的路,谷里的桥,洞里的道,我都会想起你们,伟大的无名英雄们。
第七个故事《你的眼神》
如果不是这个故事,我大概永远都不会知道有这样一个可爱的人,中国灵长类动物研究学者、珍稀濒危动物滇金丝猴保护专家龙勇诚先生,把偷猎者变成保护者并关心他们生活和未来的能力者。这大概就是这部电视剧的意义之一,让那些被历史遗忘的英雄得到纪念和铭记,让那些在行业发光发亮的英雄被更多人知晓,让那些平凡普通却重要的工作被大家知晓和关注。
因为滇金丝猴特殊的生存环境,所以这个故事中加入了很多原生态自然美景的画面,开篇宛如在看《航拍中国》,导演的高明也体现于此,软萌又精灵的滇金丝猴美貌出镜,最开始就与观众建立了情感联结,让后续龙勇诚先生的保护行为和禁猎行为都有理有据,极易带动情绪共鸣。但是,导演真的很过分,一句“帮我和杨老师拍张照吧”的台词充满了flag的味道,害我提心吊胆了一整集!以为其中有人要领便当。还好,山林中保护者和偷猎者的贴身搏斗虽然紧张,但好歹有惊无险虚晃一枪,对工作的热爱与对亲人的守护交织的情节也处理得相对合理。可也许是因为前半部分始终悬着心提着气,导致顺利脱险后的节奏突然放慢有点不太适应。不过这个过程本身是长线战斗,浓缩在一个故事中以拍照结尾,还是很有地方特色,就是当地居民的妆容也太写实了,黑得反光(笑哭。以及,如果有机会,也想去云南实地看看滇金丝猴,拍一张它们的美图。
第八个故事《雪国的篝火》
昨天以为的flag,应在了今日的雪山翻越上。依旧延续了以小见大的切入角度,将故事落脚点放在了“红三军团第六师十七团一连“炊事班,九位姓名、生平均不详的战士永远留在了雪山。因为信息少,所以创作空间很大,在主创的笔中,这些炊事班的同志一定都带着有趣的灵魂,你看他们的名字多可爱“糖豆、冲天炮、锅盔、不烂帐”,他们可能有的喜欢吃糖,有的喜欢讲笑话,还有的喜欢写写画画,他们来自不同的地方,却又有着一样的梦想,往小了说是吃饱穿暖,往大了说是家国平安,然后,他们为了守护希望的光点燃生命的热情,用尽全力守护了一连的所有战士,最终牺牲了自己。
今天的这一集是这么多天以来,我最想看幕后拍摄的一集。逼真的妆发,苍茫的实景,氛围感很强;克制的情绪,艺术的表达,共情力拉满。糖豆牺牲之后,班长对着大山呼唤得不到任何回应,只余下寒风在横冲直撞,穿梭于吞噬万物的雪白,宛若呜咽,自然用它的方式在哀悼。想起王石在《十三邀》里分享过攀爬珠峰时遭遇的“濒死体验”:身体选择放弃意志忍受煎熬,风雪交加中行走的痛苦比停下的极乐更易坚持。这已是设备充足情况下的身心博弈感受,在物质贫乏的1935年,前线战士没有选择的机会,炊事班战士则选择用自己成全革命。他们曾经鲜活地存在过,但没有人知道,谢谢,辛苦了。
第九个故事《劳工万岁》
同样都是学习法律,有些人成了有钱有权上位者横行霸道的庇护伞,有些人成了B站阿婆主用幽默风趣的例子科普深刻严肃的知识,有些人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并领导过数十次工人运动,最后作为京汉铁路大罢工的主要人物,被军阀抓获强杀于洪山脚下,时年34岁。但今天的《劳工万岁》并没有重现这段热血激昂的故事,而是虚构了一个施洋先生帮女工打官司争权利的故事,恰如主创采访所提到的,无“设计桥段“,重“矛盾冲突”,所谓“回归人物”,但故事还不如施洋先生百度百科的生平文字打动我。
今天这一集,让我想起了《真理的味道》,又是一个重形式少真情的表达,从起到落都像一部歌舞剧的节选,演员表演集尽夸张只能事,用五官、肢体大开大合地演绎,仿佛观众不是在屏幕前,而是在几十米远的舞台下,和隔壁《生活家》用力过猛的刘敏涛老师还不是同一种over的演法,刘老师是夸张的五官乱飞派,冯绍峰是厚重的悲情端着派,张慧雯是平淡的化妆氛围派,每一种都有“演”的痕迹,按头想让观众共情,但惨则惨亦,燃也燃亦,却因为缺少情绪铺垫和叙事延展,每一种感情都十分短暂,一切都在为主创所谓的“冲突”服务,而不是为了真正的观看表达,所以我只能作为冷漠地旁观者,看这个虚构故事里的真实主人公,愤然倒戈,法庭反击,街头演讲,他们昂着头挺着胸满脸写着“看我们多团结,看我们多激昂”,而我,却已经走神,低头看起了施洋先生意气风发的人生。
王一博的表演有非常强烈的信念感,这一点傅东育导演不止一次谈到。在《抉择》这种大时代背景的戏中,只有拥有强烈的信念感,才能更好地演绎这位少年即投身于时代洪流的前辈。只有信念感还远远不够,怎么才能把演员心中的信念感很好地表达出来,传递给观众? 有三样东西很重要,眼神、身形和步态。这部剧,王一博在这三点都做得很完美。 先说眼神。王一博饰演的蒋先云,在夜行船上与同学讨论出现分歧,他眼睛里满满都是对挚友的惋惜,还有对自己理想的坚定不移。操练场上对决,他在泥淖里匍匐穿越地桩网,他的眼睛里洋溢着出生猛虎般的奋勇之气。到他已经下定决心,为国民利益做出抉择时刻,也遮不住的轻锁眉头,紧抿嘴角,微收下巴,眼神专注,表情坚毅,坚定里又有一种憧憬,“总得有人,做黑暗里的那道光吧”,他认定自己做出了最正确的选择,这种选择里有着吾国吾民最美好的未来。礼堂那场重头戏,蒋先云走向大门,在门口再次遇到昔日同袍,看到对方瑟缩的眼神,早已明了的他,有那么一刹那的惋惜,但随即就继续走向自己已经选择好的道路。这段戏,他没有一句台词,单凭表情和身体语言,我们即已明白他还没说出口的选择。 再来看身形。蒋先云是一名职业军人,还是黄埔军校一期生里最优秀到无可争议的军人。这部剧的群戏镜头里他有着军人最挺拔的身姿,无论是坐、立、行还是持枪训练,始终是人群中最挺直的身形,肩背笔挺,堪称“岩岩若孤松之独立”,一眼就能看到。校练场比赛是这样,礼堂听训的群戏是这样,夜行船上两人对酌,王一博的脖子是放松的状态,腰背仍然挺直如一条直线。熟悉军人的人都知道,这是一名军人长期受训后的下意识姿势,是完全刻在骨子里的习惯。他这一点演得特别真实,令人过目难忘。 再说步态。看他一步步踏入坐满学员的黄埔礼堂,每一步都踏在观众的心上。那一两秒,他走出了“虽千万人吾往矣”的气势,虽是以孤身一人去对抗校长威逼利诱,那稳定从容地迈上台阶,一步,两步,走得却是气势十足,绝对王者之风范。蒋先云在讲台上慷慨激昂地说,“我,蒋先云,此生永做共产党员”。我都能看到他胸腔的共鸣,看到他全身每一块肌肉的共振。等他转身离开礼堂,随他一起站出来与校长分道扬镳的同袍们,走在他身后。他走出礼堂的那一幕,蒋先云的将帅之风,淋漓尽致。他不仅自己做出了抉择,他影响了更多有志之士的抉择。 王一博饰演的蒋先云有血有肉,真实可信。他用层次感丰富的表演,让我们爱上这位锋芒毕露的革命前辈,仿佛亲眼目睹他当年的抉择过程。
《理想照耀中国》的第四单元故事《纽扣》,讲述在特殊时代,温州打办人员与民众之间的互动。这段故事具有反思性,选取改革开放前这一时间节点,集中地展现温州民众的普遍生活诉求,描绘打办人员在执行硬性公务和自然进行同理关怀之间剧烈的摇摆,以此明确“为人民服务”的政府宗旨落实,需要每一个公职人员的全心全意付出。
《纽扣》发生于时代的转型期,探究个人的努力是如何呼应历史的必然转向。“纽扣”既是沧桑巨变的见证者,也是促成弥合与绵延的重要隐喻。布片有了纽扣才能够成为完整的衣服,发挥整体性功效;而浩浩中国的伟大复兴,也需要一粒粒“纽扣”的紧密粘合,才能够高度集中、力拔千钧。
《纽扣》正着力呈现力量汇聚的生成机制。以章华妹为代表的民众,人人都有小小的、明确的理想,所有人的眼眸都因对美好未来的希冀而闪亮,他们同时又是吃苦耐劳的,愿意为这些梦想而付出踏实的努力。与此同时,这份力量也是分散的,是各自私下进行的。也因此是不成体系、不成规模的。
时值特殊的历史时期,打击投机倒把,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当然可以最充分发挥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当然,人们对美好未来的需求是多样的,也是繁琐的,通过计划牢牢把握主要矛盾时,大量次要矛盾汇聚成长尾,同样不容忽视。而这些具体、分散的诉求,其实可以更多信任人民群众的力量,依托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在受监管的市场内灵活解决,才能在资源配置上更加高效。
《纽扣》展现了这种暂时的错位。直面历史,反思历史。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这些星星之火处处闪烁,如何才能凝聚成建设中国的熊熊力量?
需要的,正是一粒粒纽扣:将小小的希望编织进大大的理想,让小小的个体在浩瀚的集体中获取力量;将沟通的壁垒弥合,将所有个体紧密连接,汇聚成不可分割的整体。
这正是温州的打办人员的所作所为。他们是打办人员,也是人民群众。正因为从群众中来,所以从不脱离人民群众。牛骏峰饰演的打办人员,清廉俭朴,家中几近一贫如洗。在执行公务时失去纽扣,在母亲密密缝的絮叨中知晓贩售纽扣的必要性。他们能够深切地明白小商品贩售,能实实在在便利群众的生活。对于群众而言,受监管的买卖,是良性的。
同时,他们也理解民众的生活。章华妹是家中的顶梁柱,贩售扣子是一家人主要的经济来源,她并不是没有良心、剥削民脂民膏金星园是资本积累的资本家。恰恰相反,她足够温和、与人为善,常常送顾客扣子,买卖只为让一家人吃口饱饭。深入的了解带来深刻的共情,因此即使在严格执行公务时,打办人员也始终不站在群众的对立面。
在严格的执法过程中,始终有温情留存。执行公务的过程中,足够的理解与体谅,使每一个公职人员成为双向沟通的窗口,经由每一次言行,构成一种良性互动。
正因为感受到打办人员流露出的温情,章华妹才会足够信任他们的言行,成为第一个登记的个体户。汉娜·阿伦特在反思二战时,明确指出战争机器中所有执行的德军平庸的恶。如果人加入国家机器就成为机器的一部分,只会僵化地单向执行,那么系统永远不会优化。《纽扣》四两拨千斤,以一个公职人员平凡之善,承认所有个体在推动历史的作用——打办人员的努力汇报、尽力争取,是推动政策优化的助力;以一个公职人员可以发挥平凡之善,明确制度的可靠性与优越性——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听取群众的呼声,才能集中群众的力量,发挥所有人的智慧。
以此观之,《纽扣》的叙述同样是辉煌的。写时代转折期人们的拉扯感,是在反思我们每个人在时代中的定位: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我们每个人,或许都是时代的纽扣。
我们各自绚烂,彼此联结就汇聚成缤纷的整体,一言一行使彼此亲密;我们各自不同,却都在尽力奔跑,以个体的力量为整体注入活力。
《纽扣》,是绵延与弥合的隐喻,向所有平凡、善良、有梦想、有担当的中国人致敬。
作为五一献礼片,就第一集的观感来说是合格,甚至是优秀的。
但是,如题所说,好的献礼片不应是考研政治摘抄。里面的旁白过多的引用摘抄了共产党宣言,不是说有问题,只是过于讨巧了。这样的话,我可以总在陈望道身上,我也可以总在李大钊 陈独秀 毛泽东身上,人物个性点不突出。看完整集,对于陈望道的热搜是他沾墨水吃粽子,然而这样的野史逸文却有着各种不同的版本,这对人物形象的塑造过于片面。
当然这种讨巧的技巧,对于那些不了解党史党章的用户是很吃香的,也可以吸引这些用户去了解党史党章,有一定的宣传意义。但是,用户群体不应该是片面单一的,对于那些有了一定知识储备希望看到优质剧本的用户来说,这种讨巧反而讨嫌。
但是,你无法去批评这部剧,不仅是因为他是献礼剧,他所写的都是正确的。还因为这是一部单元剧,不同单元剧情有着不同的演员,也带来了深厚的用户群体,当他们统一出现在一个剧里,为了彼此支持的演员,他们就会自觉的报团,以应对不同的声音。这种力量无意是强大的,但是也确实是不可控的。
总之,先提前观望一下吧,与流量演员的演技无关,只是希望这种献礼剧的剧本能更加用心。
太短了,巜纽扣》,巜雪国的钩火》看哭了。
太短了,不过剧本扎实诚意满满。
主旋律群像,不是集齐了明星,傍靠了政策,就能出好作品的。说句客观的,《建国大业》《建党大业》等,还真是近年来主旋律文艺作品的巅峰
第十集《天河》。与其说是电视剧,不如说是演绎的纪录片。然而还是看哭了。
在《纽扣》里,小街巷,单杠自行车,潮湿的街道,1980年那个时期的温州,为自己的生计努力奔波的章华妹,整个剧情的都让人感觉走进了自己父母那个年代。
看得人热血沸腾,心潮澎湃,热泪盈眶。目前播出的这些单元都不错。故事短小精悍,演员演技全部在线,场景真实高度还原。第一集片尾曲《追寻》一响起泪目。
这部剧从片头曲开始到片尾都是泪点,正如片头特效,小人物的信念积沙成金,影响了中国。
景美,感人,真实,致敬先辈!老戏骨赞的,新人也期待~
目前看到第五集,喜欢《纽扣》,叙事完整,小人物的理想,很现实很动人。剪辑节奏感不错,演员表现张力也到位,相辅相成。短小精悍的剧集更见功力。
以小见大选题还不错,老戏骨抬轿,流量们争做最根正苗红的星星
终于等到了纽扣的故事,那个年代真的是不容易,好在现在祖国越来越好……想起了昨天网上的罗翔老师送给年轻人的视频,说年轻人要有责任感,忽然想起工作这几年好像越来越对其他事没有热情了,每天被压榨个半死下班了只想休息,是该有些改变了……最后,好喜欢张婧仪,希望继续磨炼演技,加油!
每个小故事都是按照历史进程来的,就是故事太短了,没能讲完整。
题材挺好的,和大人物小人物无关,讲的只是一群有理想的人的故事。遗憾的是每个故事的体量太小了,只有短短的一集25分钟,有时候连基本的起承转合都没有,情感得不到深化,当然就很容易流于表面。如果每个故事能有两集90分钟的话,应该会好得多。
Ep1陈望道与《共产党宣言》Ep2四一二反革命政变里的张人亚父子Ep3刘磊磊甘为中国女子柔道队做无名英雄陪练十六年Ep4温州章华妹卖纽扣成中国个体经营户第一人;Ep5王莘去北京购置军乐器偶得《歌词祖国》;Ep6夏荔苦守胡麻岭,开辟兰渝铁路;Ep7尤勇诚与妻子勇护滇金丝猴;Ep8红军长征炊事班九人全部葬身雪山;Ep9施洋为女工梁佩英斗争,最终走上革命之路;Ep10吴祖太为修红旗渠奉献年轻生命;Ep11陈毅安与妻子志强的革命与爱情;Ep12杜富国杜富佳兄妹的英雄事迹;Ep13渣滓洞里的何敬平与蒲小路;Ep14苗石识字记Ep15小儿麻痹症糖丸的诞生Ep16雷金玉带领乡亲们种甘蔗Ep17山东寿光蔬菜大棚Ep18小红军八妹Ep19两弹元勋邓稼先与冰糖
纽扣那一集蛮好看的 歌唱祖国那一集那个滤镜用的有特点 有内味儿 再观望几集吧 还是可以看出导演组的用心的 也可以看出导演组想要竭力还原以前的那个年代……看到了17集 现在就感觉每个故事都很好 唯一不好的是每集只有二十几分钟 故事讲不完整
16集希望的田野看得我热泪盈眶
20多分钟一集,很有良心,把事儿讲清楚就完了,不矫情不煽情,但很温情。
看得出团队很专业,水平很不错,可以展开讲讲么😭xiu一下就没了。第一集太凝练了,完全吃不透🙉《守护》我可以TAT,父亲守护儿子所托故事线完整,故事切入点以小见大,情感真挚动人。《磊磊的勋章》我也可以,历史的光芒会更多的偏爱于功勋章上的人物,剧集讲述成功人物背后的英雄,让荣光照耀幕后,看见“平凡人”的伟大,他们也应该被看见。喜欢这个故事,因为觉得他很有意义。发现有些角色是由人物本人出演,意义更加不同了。《纽扣》就,还好。《歌唱祖国》的首尾呼应,让我在最后一刻真的泪崩,前面本来觉得平淡来着,这个故事给我的感受是,那些为国家抛洒热忱之心的人应当被记得!集中展现王莘(xin 官博说这是故土情结的喊法)的专注与投入,显得人物单纯得可爱。
愿世上再无拼盘剧
以前觉得几十年前的事,离我们并没有很远。现在真的感觉到了年代感,因为人慢慢地不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