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影评
1 ) 海上火焰
#每日一片# #柏林电影节# 上月17日晚因为正值柏林电影节期间于是在法国文化中心看了柏林影展,去年拿了最佳影片的《海上火焰》,当时整个人感觉都不好了…看完第一反应是这金熊奖给的也太水了吧!?在观影前,我早已被《海上火焰》这个美丽的名字所吸引,加上海报中红蓝二色的运用,让我在去年开奖后心里就一直抱着小小的期待。但是影片开始没多久就叫人感觉有点不对劲了…因为这部电影始终打的是纪录片的旗号,然实际成片雕琢痕迹太重了,不是说有着平实的镜头,描述真实的事件就能算纪录片吧?所以前天的奥斯卡这部柏林金熊没有获得纪录片奖项着实不奇怪。
《海上火焰》这个名字从老奶奶的口中娓娓道来,以前打仗的时候海上总是一半海水一半火焰。这是当地一首民谣歌曲的名字,老奶奶给电台打电话点播了这首曲子,为他出海打渔的儿子祝福。战争与难民的身份相呼应,“海上火焰”并不难理解。
影片分两条线,采取双线叙事的手法。第一条是住在意大利边缘兰佩杜萨小岛上的小男孩Samuele及其家人,第二条是偷渡来小岛的非洲难民与救助者(还有一条应该不能算作主线的潜水者)。小男孩这条线完全就是经过周密的剧情设计的,走的也是剧情片的路子,我可是一点儿纪录片的“真实感”都看不见啊。而另一条难民线,虽然从真实性上比小男孩线强了不少但仍能看出导演强烈的诱导意图。导演想通过一种不露痕迹的平淡叙事来打动和感染观众。也就是用“纪录”的方式给观众呈现现实中的难民、医生与救援人员,展现他们最真实的一面,不煽情而让人们能简单地产生同理心。我想这大概是本片被算入纪录片的原因之一,也是最终斩获金熊的原因,因为里面包含着最为普世的人性之美,是最易被大众接受的,导演定是拍摄伊始就想好了这种构思。
我并不讨厌这种双线交织互相映衬的讲故事手法,哪怕作为纪录片这也无甚不妥,但我不喜的是这部电影讲故事和叙述上浓重的匠气(所以说如果它被算作剧情片我观感会好一些)。影片条理性和规划感太强烈了,推进有条不紊又平稳,即便是真实感相对强一些的难民线也是如此,纪录影像被拍得如此工整反倒更显做作。
难民的艰辛与苦痛是电影主要想要烘托的主题,虽然难民的镜头从整个篇幅来讲只能算是浮光掠影(小男孩镜头比较多)。最初的部分甚至没有给镜头,只是夜间一个绝望的声音不停向电台呼救,两座雷达(信号塔?)不停旋转,救援人员不停询问“你们的位置在哪”而对方依旧只是不停地喊上帝与救命。这段剧情结合镜头里雷达的旋转其实颇有冷冷的笑点,坐在我旁边笑点很低的妹子也一直发出咯咯的笑声。第二天小男孩的奶奶做饭时通过广播这种画外音传来了难民船沉的新闻,整艘船上大部分皆是妇女和儿童,奶奶一边切菜一边轻声感叹“太惨了”。这是整部电影中比较高级的一个表现手法。后面难民线相继出现的情节有被援救,B超检查,安检,篮球赛等,基本就是旨在通过微末细小处表达难民们非人的痛苦遭遇与他们同常人无异的日常生活。这部分镜头还算有些纪录的味道,能让人体味到难民的真实可爱之处。不过中间有插入一段满室难民唱Rap讴歌身世凄惨的段落,他们的愿望很简单只是渴求一个能够安身立命的栖身之所。虽然通过这种方式简明扼要地讲述了他们的心路历程但感觉不像是即兴发挥,设计感很强,镜头语言也似摆拍。在这条线的末尾对船上的难民进行采访,一位孱弱的女性问道“所有黑人都上来了吗?”说完后就半昏厥过去了,虽有私心但是对同胞的关心倒是非常真实。救援后船上的这部分社会缩影是全片最像纪录片最有真实感的地方。
而该线还有两类刻画的人物,一个是仁者心的医生,导演借医生之口给观众分析讲解清楚了难民漂流的基本情况——例如不同舱位价格,一艘小艇承载人数,他们几天漂在海上严重的健康问题以及被劣质的柴油混合物烧伤的状况,这算是让观众对难民群体的不易有一个较为侧面且客观的了解。医生的存在也让我们看到了以救死扶伤为行动出发点的高尚心灵并为之触动以增加对难民事件认同度。对医生而言,工作的就是救人与验尸的二元世界,但这也正是非常残酷的现实,让世人看清每一个生命之可贵。“怎么可能对死去的儿童还有孕妇熟视无睹呢”即使见过数以百计的尸体,仍是无法习惯。医生非常详细地描述了难民孕妇生产时的死亡(另外呼应前面为孕妇做B超的镜头),虽平淡温和但真情流露出的诚挚与悲悯,这种人文主义的关怀相信是能给观众留下非常深刻印象的优秀段落。还有一个则是在影片中基本上没有对镜台词和采访的救援人员们,他们的工作真的非常辛苦和不易,除了从小艇上把人救下来以外还要挽救难民的健康并且将已经死去的尸体装入裹尸袋,几乎每天都从事着这样消耗折磨精神的大体力劳动,却仍旧尽职尽责,他们是可敬的但从零星台词里也能看到他们的抱怨与无奈。
电影的另一条小男孩线则是展现了兰佩杜萨岛居民的日常生活——小男孩讨厌学英语,喜欢玩弹弓,晕船又笨手笨脚无法成为像父亲一样的水手,虽然很努力地想学划船却发现自己根本不是那块料。他一只眼睛有弱视,并常常为自己的健康感到担心。每天都无所事事的样子,唯一的乐趣就是和小伙伴一起玩弹弓,两个人给仙人掌刻出鬼脸,然后打怪物的样子非常逗趣,整条线都充满着类似的令人莞尔的地方。影片给予了小男孩的奶奶不少镜头,例如叠被子、给小男孩讲故事等等,做饭的样子尤其多,大概因为这是最为生活化的日常片段(看到中间的海鲜意大利面真的好想吃啊!)。还有小男孩一家的生活非常平静,甚至平淡到叫人觉得有点琐碎无聊的地步,不过难民却连这种最为平凡的生活都求而不得。在有人因为战乱流离失所的时候,也有人因为无聊的和平生活而憧憬着枪支的刺激。
影片还有一条支线,是关于潜水者的,这条线的寓意其实我真的不太明了…也许是为了应和电影的海洋元素吧。但是深邃湛蓝的海底真是危机四伏又令人神往的,在影院中还会有非常强的海底高压下的重低音效果压迫耳膜,临场沉浸感很好,迷人的深海叫人又恍惚又迷离。
近些年欧洲难民电影层出不穷,有一部分观众认为这是“白左圣母”泛滥的结果,而最终柏林金熊就是给了这样一部难民电影一如15年的戛纳金棕榈最终颁给了《流浪的迪潘》一样。其实我也是有这样的怀疑的,这些难民题材的电影未必真的表现出色,是否只是搭乘了“难民”这种热点事件的顺风车便博得满场喝彩?我不愿一味批判“白左”是如何圣母,那样太刻薄了,谁都知道他们很多都是出于自发的善良与好心(抑或是被批判者所说的高高在上的优越感与虚荣心,当然我认为二者并不矛盾),但他们是否被这种政治正确绑架、挟持了审美或左右了观点是我们仍未可知的…至少就我个人来说这部电影没有达到可以拿三大电影节最高荣誉的地步。不过也许它的另一个优秀之处就在于它能激起人们思辨的火花吧,还有可争论讨论之处,就至少总好过看完影片毫无感觉。(毕竟在写这篇影评的时候我居然对这部电影的好感慢慢地上升了,想到了一些之前没有想到的方面)
2 ) 柏林评论:金熊奖获奖影片《海上火焰》 ——欧洲难民危机的极致写照
Demetrios Matheou原载于Thompson on Hollywood
译者:卷耳 原创译文发表于《青年电影手册》
今年入围柏林电影节主竞赛单元共有两部纪录片,其中吉安弗兰科·罗西(Giafranco Rosi)执导的《海上火焰》(Fuocoammare|Fire at Sea)正好呼应了本次电影节对已抵达城市难民潮的舆论和实际援助,成为所有参赛影片中风头最劲的种子选手,最终一举擒得金熊,充分证明该片倍受本届电影节青睐。
与数月来众多聚焦欧洲难民危机而粗制滥造的纪录片相比,罗西是一位洞察力十足的电影导演。那些赶制出的粗糙纪录片证明那些蜂拥拍摄该题材的电影人们对自己真正想拍的东西缺乏清晰的认知,而罗西却真实地捕获了那些令人心碎甚至撕心裂肺的残酷现实。
令人感到讽刺地是,最初罗西仅被邀请用应急、简短甚至难免肤浅的方法来拍摄一部有关蓝佩杜萨岛——这个多年来一直作为移民逃离中东和非洲,进入欧洲大陆的重要中转点的意大利岛屿的移民问题的10分钟短片。然而,罗西在稍微了解当地的复杂状况后,就意识到必须采用独到的拍摄方法。于是,他在岛上整整居住了一年,终于拍摄出这部具深度观察性的专题性长片。
这种专注对这位曾拍摄过纪录片《罗马环城高速》的导演来说已经不是第一次,《罗马环城高速》临摹居住在罗马环城高速沿途附近人们的日常生活图景,罗西花费两年多的时间拍摄此片。巧合地是,2013年该片成为第一部在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斩获金狮奖的纪录片。纪录片在两大A 类国际电影节上连夺大奖,简直令人难以置信。
在蓝佩杜萨岛,罗西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如何在频繁见诸报端的新闻外,有新意地反映该岛现状。成千上万的非洲难民正乘坐严重超载、拥挤不堪的船只前往蓝佩杜萨岛,其中很多人将死在途中。罗西选择呈现问题的本来面目:海上搜救行动;难民迁往欧洲大陆前,如何对临时难民营中的幸存者们进行接收和援助;以及对岛屿居民看上去未被打扰,但却被难民潮激荡起涟漪的日常生活的生动刻画。
本片人物选择的切入点小而精准。该片的主导人物是一个名叫萨穆埃莱(Samuele)的12岁男孩。萨穆埃莱拥有幽默搞笑又自相矛盾的性格,这表现在他既自信满满地随身携带自制的可靠弹弓武器,爬遍蓝佩杜萨岛遍布岩石的山岗,却又怕水晕船,这对于作为岛民的他来说,实在是桩不小的尴尬事。
跟随纪录片镜头,观众来到萨穆埃莱就读的学校,乘坐他叔叔的船出海,观察他的祖母在家里的一举一动并和他的朋友们勾肩搭背在岛上游荡。萨穆埃莱为治疗弱视不得不戴起眼罩,这导致他蒙着眼睛用弹弓乱射一气搞起了大破坏(弱视是罗西导演针对某些不够负责任的国际社会的形象暗喻?);当对医生谈起自己的哮喘问题时,他甚至怀疑可能是自己过度紧张引起的——一枚意大利籍小伍迪·艾伦即将诞生的即视感。
与四处游荡的萨穆埃莱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他的祖母几乎很少走出家门,烹饪、整理房间或听听广播。暴风雨将至,正在缝纫的她,突然想起二战时附近海域的军舰总会向海面发射火箭,吓得渔民们夜里都不敢出海打渔。此后,这位老奶奶总是在当地广播电台点播一首因此得名的歌谣。影片总是被听上去是一个单人电台DJ的声音打断,没有灯光的房间不断充斥着他欢快的声音,仿佛这是对海岸线上正在上演的惨剧视若妄闻岛屿的另一个非审判性隐喻。

但这并非事情的全部。除了小男孩萨穆埃莱,我们在岛上遇到的最重要的成年人是那位医生,当时他正在为一名怀孕的女性难民做超声波检查。反复检查后,他发现她子宫内的双胞胎紧紧缠绕在一起,据推测这很可能是由乘船途中不人道的过度挤压导致。后来,他回忆起那些被不断送到他解剖台上的死难者们和他们带给他的重重噩梦……“那么多死人,实在太多了”,他对着镜头喃喃说道。
医生沉重地叙述着实令人动容,但却难敌罗西对救援行动“未被察觉的观察者”式(fly-on-the-wall)的拍摄手法。当那些活着的、一息尚存的和已悲惨死去的难民们颇具荒谬主义意味地被艘艘陋船拉上岸;当陆地上幸存者们努力地表达自己,我们窥视到这些实实在在活着的难民和他们的文化以及他们刚刚逃离的暴政与死亡。

与主竞赛单元里亚里克斯·吉布尼(Alex Gibney) 执导的另一部纪录片《零日》(Zero Days)不同,《海上火焰》是毫无争议或者说是未引发任何异议的。因为影片既无意垒建岛民与难民之间的对抗高墙,也并非对过往新闻报道的重复。罗西的目标似乎更精准,他为观众提供了更具观察性、现实投射性和鲜明对比性的意义深远的隐秘性研究——相对宁静祥和的街区与数以百计业已被摧毁的家园;平凡的海岛生活里,祖母们“今天将是健康快乐一天”的虔诚祈祷;成千上万被损害的,无家可归的人们蚀刻着苦难的面孔;还有平静与混乱……《海上火焰》不仅是应运而生的纪录片,更像一部优秀的作者电影作品。
柏林电影节发布的一则声明显示,去年德国首都柏林共有79,034名来自叙利亚、阿富汗、伊朗、厄立特里亚和许多世界其它危机地区的难民寻求避难。“作为公开电影节和柏林最盛大的年度性事件之一,柏林国际电影节深感呼应德国对难民敞开欢迎怀抱政策的责任”。
作者信息:Demetrios Matheou,影评人,为《视觉与声音》杂志和《星期日先驱报》长期供稿。
译者信息:卷耳,一枚热爱电影、摄影、猫咪和童话严肃活泼的二次元少女。微博名@卷耳电影笔记
3 ) This is my Testimony
Fire at sea, no one ever see.
But it was real, just as uncountable dead people.
Hiding under Nigerian bomb, running into Sahara Desert without water, fleeing to a city of ISIS only with open prisons, getting lost in sea, dying under the speechless sky.
Is it really my life like a broken wing of butterfly?
The sea is not road, but the only way to go. It is risky in life not to take a risk, because life itself is a risk.
They aren't rappers, they're survivors, looking for an island with laughters and tears.
No gambling, no winning.
Oh, Wartime.
"
成千上万的突尼斯难民涌入了靠近北非的兰佩杜萨岛,该小岛属于意大利。意大利政府正在寻求帮助。
Several thousand Tunisian migrants arrived on Lampedusa, a small Italian island off north Africa. The Italian government asked for help.
当天晚上,另一艘载有400多人的难民船在抵达意大利兰佩杜萨岛前触礁,幸亏被边界值勤人员发现,难民全部得救。
That evening, another boat carrying more than 400 refugees arrived in Italy, Lampedusa Island boat ran aground before, thanks to the border duty is found, all the refugees saved.
意大利当局表示,他们已经开始一项大规模的行动,将逃离突尼斯和利比亚混乱的数千名移民从兰佩杜萨岛转移出去。
The Italian authorities have launched a massive operation to move thousands of migrants fleeing the turmoil in Tunisia and Libya from the island of Lampedusa.
"
4 ) 天堂与地狱
(首先说明,这只是我观看之后的一些感想,可能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影评,抱歉)
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
一半是天堂,一半是地狱。
“这个导演可能是个理性到变态的程度的人。”,这是看完这部片子我的第一个反应。我们说,什么是纪录片,概括来说就是以真人真事为表现对象,不能虚构情节和环境的影片类型,具有一种纪实性。素材就在眼前,转瞬即逝,在这种丝毫无法预知事态发展趋势的情况下,创作者仍旧可以去注意画面的构图,给予观众一种电影式的画面美感,因此我们也可以看出导演对事件的发展有着极其敏锐的洞察力。
影片开头平行穿插着小男孩、难民、电台主持人等的情况,看似他们之间毫无关联,然而,“兰佩杜萨岛”或许成了其唯一有交集的一个点。当地的男孩在这片土地上无拘无束,对海充满着希望,若说还有什么能使他焦虑,那可能就是弱视的左眼吧。难民想要逃离中东的战火,在我们看来只能容纳一百人左右的小船硬生生地载了八百多的黑人难民。偷渡之路是漫长的,无边的海洋极有可能在下一秒就成了其葬身之地。他们怕么?不怕。真的不怕?真的不怕。难民们对叙利亚的牢房、撒哈拉的无情、ISIS的残暴的恐惧远远超过了对死亡的那份。
片名是《蓝色火焰》,蓝色是以小男孩为代表的未受战火染指的普通居民,火焰是难民所处的刀山火海,或许吧。同一片海,一边是天堂,而另一边是充斥着死亡恐惧的地狱。世界上是有善良的人的,他们想尽自己的力去维护世界的和平、去捍卫人权的尊严,但这份力终究抵挡不住恐怖主义与强权政治……
5 ) 他们渴求明天
原文载于电影世界
三年前凭借《罗马环城高速》摘下金狮的吉安弗兰科·罗西这次把目光转向了欧洲当下最热门、最敏感的移民问题,纪录片拍摄 地是意大利的兰佩杜萨岛,因为与非洲大陆相距较近,该岛常年是北非非法移民逃难到欧洲的登陆前哨站。影片一开始就把镜头给向了一望无际的大海,每天都会有许多挤满难民的小船和救援军舰在 其中穿梭往来,微弱的探照灯是海上唯一的光源,伴随着机械的轰鸣和绝望的哭嚎在海上周而复始地游荡。而对难民来说,大海带来了无尽的绝望却也是唯一的希望,它是一道屏障,阻隔了他们深受苦难重创的故土与渴求已久的安定与平静,极度艰苦危险的海上旅 行虽是求生路,却伴随着更多死亡与疾病。深邃的蔚蓝、无助的漆黑、 未知的朝霞,镜头下多种色彩的大海日日夜夜上演着绝望与希望交叠的戏码。
影片两条线平行展开,一边是岛上淘气男孩 Samuele 的日常生活。Samuele的家庭环境在岛上甚是普遍,祖辈都是渔民,他并不喜欢读书,平日常到处瞎玩。而对大海,他的情绪是复杂的,虽然害怕真正下海,但却有一种油然而生的渴望与敬畏。小男孩天真单纯的眼神营造出一份清澈,通过对他生活的跟拍观众同时接触了 其他岛民的生活,无论是与小伙伴一起打弹弓、吸溜吸溜不拘小节地吃意面、还是引人发笑的配镜过程,都像透视镜般让观众更直接地感受到小岛自由轻快的氛围,也令画面跳转到沉重的另一条线时震撼更为深刻。虽然罗西的纪录片常被人诟病有让演员摆拍的嫌疑, 总的来说小男孩的生活还是被相对客观地呈现在银幕前。
与其他海岛居民不同的是,兰佩杜萨岛上的人每天都要目睹拷问人性的画面,这并不是可以迅速找到解决方案的紧急情况,而是一个持续性的困境 ;岛上所发生的一切并不能被简单地概括为人间悲剧,因为目睹惨剧的人们早已是痛心的麻木。医生的独白是片中少有的对难民问题的主观评论,体现出的人性关怀写尽了难以抑制的感慨。
岛民中另两个重要形象是点歌台主播和小男孩的奶奶。作为情感的承载机,尤其是在这样一个孤岛上,播音机传出的乐声常常与对出海远航的亲人的关心、担忧与思念密不可分,值得一提的是片名就是取自其中的一首歌曲,这些千百年来在渔民们心中代代相传的民谣是无价的精神遗产,为世世代代的渔民在无边无际的大海中映出一条回家的路,而当海岛文化与难民危机碰撞时,越来越激烈 的情绪开始在影像中酝酿电影开场时,小男孩的奶奶在煮咖啡时听 到了难民船遇难的新闻,她轻轻发出感叹。海岛最安详的模样,也是难民们所渴求的明天。
另一条纪实风格浓郁的线索则将镜头对准了自海中而来的难民。 家乡未曾消停的战乱迫使他们颠沛流离,不得不背井离乡到大海的 另一头寻找新生。罗西的镜头记录下了难民营生活的点滴细节——一场令人热血沸腾的足球赛,居无定所的难民们把自己所剩无几的激情和对生活的呐喊寄托在这短暂却激奋的活动中,发泄内心深处的痛苦、忘却挥之不去的忧虑。似乎只有不停的奔跑,才能带他们远离困境,奔向光明的未来。令人印象深刻的还包括一位难民自创的 rap 版自白,他用带着浓重口音的英语唱出了自己和同伴的经历, 跳跃的曲调却有着一种画风不符的反向悲伤,他们所经历过的生死 攸关时刻是常人难以想象的,因为生存这场战争有着难以估测的残 酷,人们永远无法为此设定底线。影片中防疫人员给求助难民做健康检查的镜头虽然并不令人意外但同样发人深思。难民们骨瘦如柴, 不少还患有因卫生条件差导致的传染病,采用纪录片的形式让观众得以最直观、最真切地了解到世界上其他角落正在发生的苦难,这 赤裸不加修饰的粗粒画面将一个人性的议题抛向观众。片中还有不少给难民的特写,有的呆滞,有的绝望,有的哭泣,从不同的面部 表情中我们却读出了同样的情绪,难以言说难以传达难以得到同感却也难以忘却的目光,汇集悲欢离合,人性在什么时刻应被提起? 人们又该对其他人的苦难作何反应?
影片结尾部分的画面意蕴深邃——一轮缺角月悬挂在湛蓝的天空中。它可以是在森林里玩耍的小男孩眼中的皎洁清亮,可以是难民们孜孜不倦寻找的美好希冀,也可以是遥远地存在着却不可触及的梦,远在天边,却也就在每个人的心里,即使在最黑暗的角落, 也望得见它的光,温柔澄澈,舒适得像倾躺在母亲的臂弯里。
我们很难对哪条线更为重要、哪个人是电影的绝对主角下结论, 因为每个人都有故事要讲,每个人都有故事值得关注,即使是三等舱上重病奄奄一息皮包骨的难民。两条线索的关联性并不强,偶尔会让人有脱节的感觉,但真正串起影片的、引发内心共鸣的应该是一份情感 :用人性关怀去直面现实的险恶与艰辛。
6 ) 阴云密布的欧洲
吉安弗兰克•罗西凭借此片斩获2016第66届柏林金熊奖时,好多影迷表示不理解。实际上贝纳多•贝托里奇把2013第70届金狮奖杯颁给他的《罗马环城高速》时,媒体和影迷就颇有微词,统一的观点是他的纪录片从本质上是对纪录片的背离,摆拍和设计的情景让它更接近于剧情片,但贝托里奇老爷子还是执拗的把奖给了他,理由是它够新颖。今年大家不满意《海上火焰》还是同样的理由,但我个人觉得《海上火焰》登顶是占了天时、地利和人和,炙手可热的欧洲难民危机的主题(况且导演处理的也不错),去年柏林竞赛片整体质量偏低加上评委会主席是梅丽尔•斯特里普。斯特里普在开幕之初就表现出她作为评委会主席的信心不足,后来奖项的归属也看出她的确是规规矩矩地顺应了媒体的意愿把金熊颁给了场分和媒体呼声最高的《海上火焰》。影片是否有资格得奖,早已经尘埃落定,我们就没有在这上边纠结了。回过头来我们看看影片所触碰的欧洲难民危机话题,不可否认的是,它已经呈蔓延之势,正吞噬着欧洲。自从希腊的债务危机,到英国的脱欧公投、德法经济的双失速加上现在让欧洲焦头烂额的难民危机,让我们看到欧洲在风雨中步履蹒跚地前行。自二战后,欧洲从没有像现在一样的艰难,当然艺术家们敏锐的触觉也绝对不会错过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以他们悲天悯人的情怀来在他们的作品中展现难民群体的命运和他们的到来对欧洲原住民的影响。除了这部影片,涉及难民危机的影片还有达内兄弟的《无名女孩》,今年参加柏林电影节主竞赛单元并夺得最佳导演的阿基•考里斯马基的《希望的另一面》和今年倍受期待的迈克尔•哈内克的《快乐结局》。他们不约而同地都将他们的镜头对准了欧洲难民,实际上导演是要借影片一方面来表示他们对来自于这些饱受战乱之苦国家的悲惨命运的难民的同情,另一方面他们也是表示对欧洲前程的担忧。众所周知涌入欧洲的难民主要来自中亚和北非的穆斯林民众,随着他们的涌入,加上已在欧洲居住多年的的伊斯兰教社区人群,这样欧洲伊斯兰社区人口的不断增加到一定的比例,加上他们没有也不可能被异质的天主教或基督教所同化,毫无疑问两种宗教的不可调和性就会加剧。历史上看,发生在十一和十二世纪的十字军东征就是两种宗教的军事化对抗,不同的是当时的历史环境是因为对圣城耶路撒冷的争夺,当然实质上也是政治和经济的角力。虽然,这次的难民危机和当时所处的历史环境不同,军事力量上看,今日的伊斯兰国家也不能和当时的阿拉伯帝国或拜占庭帝国比,但宗教文化对于欧洲的入侵已是不争的事实,是否会演变成宗教战争我们还不敢断言,但是这也埋下了祸根。社会层面上,大批难民的涌入势必会占用欧洲社会的福利资源,这也招致了欧洲原住民的不满,游行和冲突时有发生,加上欧洲整体经济的下滑,和欧盟与俄罗斯之间经济的制裁与反制裁等等,这些无疑让欧洲雪上加霜,风雨飘摇中,他们正试图拨开迷雾,辨清方向。这片古老的欧洲大陆正接受着自二战以来最严峻的考验……
有的导演为了得到国际影展的青睐会在电影里加入一些讨巧的标签、符号、噱头,而这个导演拍的是标签、符号和噱头本身。
浊浪夜捞鱼,点歌献亡夫,单眼隐形火箭炮;营地足球,逃难说唱,海上炼狱;医生无法适应验尸,男孩觉得自己有病,难民清查和浮桥训练,两个世界无声冲突。挺好
两条线的鲜明对比
#SIFF# 第一部获柏林金熊的纪录片。但其实与罗西揽威尼斯金狮的《罗马环城公路》异曲同工,只是隔了三年,罗西电影的结构更精妙,并拓展了纪录片的边界。撷取现实的方法使之既可以作表层的解读,又隐含着隐喻。完全不用画外音,靠剪辑叙事(甚至配乐)。
摆拍出来的纪录片,再次模糊了纪实的边界,一些直视非洲难民尸体的镜头拍得精致却残忍。除了这条线以外,岛上居民生活好似毫不相干的另一部电影,眼神儿不好、自认为得了过敏症、凭空射鸟的小男孩,生活节奏静默迟缓的老头老太等。拿了金熊多半因政治正确吧,海岛风光还是美的
精美的verite真实电影佳作,构建无垠的空间——自制与广博,匠心和风轻云淡。在今天的政治气候下,主题尤为惊心。
两条线,一条描写岛上居民日常生活的故事片,另一条则是反映难民的纪录片,很混搭的方式,不知道其他人是怎样强迫自己建立这两条线的关系的。[C]
罗西只是在讲这片海和围绕它而起的故事而已。清冷的小镇、玩着弹弓的孩童、自娱自乐的电台DJ、以及成批因脱水而奄奄一息的难民,他们故事因这片海而起而落,罗西没有所谓圣母心的态度,他只是为他们完成了一副肖像。
1.难民惨象与男孩生活双线叙事,杂以自然景致,构成纪录、半搬演与全控制的拼贴。2.沉静冷峻,获得金熊虽有政治正确之嫌,还是无法掩盖影片内在的辉光。3.以验光和弱视喻指视而不见,同[沉默之像]。4.以炸药和弹弓雕刻仙人掌的"面孔",遮住右眼后失去准星的发泄。5.壮美风光作反讽,凸月。(8.0/10)
电影名来源一首歌,导演也就五五开一面捕捉小男孩塞缪尔弹弓打鸟,蹂躏仙人掌,浮船上克服晕船,呼呼吃着意面,居然还担心自己患了焦虑,另一面也是主焦点,难民海上漂,是生是死尚难料,这是生存与生活的严重差距。
七年内最差金熊,不过某些段落还是有些冲击力。设计摆拍哪家强,还不如看赵亮...
才想着为何这么像纪录片,结果发现本就是。因而并无政治隐喻,反正都展露无遗。政局动乱后难民的流离,非常触目惊心。老医生说尸体见多了,其实并不会因为习以为常而毫不惊心,毕竟那都是生命。看到小男孩在这见证了太多血泪的小岛上淡然生活,有种特别的孤绝冷漠。但这电影毕竟还是少了些力度。三星半
难以评价的纪录片。脱水抽搐的身躯,脸上红色的泪痕,满仓横乱的尸体,镜头太狠太直白残忍,小男孩一家倒是这冰冷记录里一丝暖意——但他父母在哪呢? 再者,医生的那番实话很打动人心,尸横遍野这种惨象,无论看见多少次,还是会侵入梦里,搅乱平静。
柏林金熊,电影观念的大获全胜。当然随后的摆拍设计与剪辑技法也极其重要。当今国际世界语境下的日常生活的细思极恐,透过纪录电影片段+日常的设计摆拍交叉剪辑,实则还是控诉一种对他人当下苦难的漠视,它也有着对文明的深度自嘲以及严肃荒诞的重构。
某种程度上可以被看成是真实电影与新现实主义以Docufiction为形式的延续,作为“个体代表”的男孩家庭和作为“集体”的难民都被符号化,两者间完全没有交集却无时无刻不在碰撞,达成了无声的批判。如果将它对现实的揭示简单评价为“刻奇”,显然有些武断。
年度难民大片,全场白左掌声雷动。隐喻有点太用力。
地中海小岛上居民的日常与非洲中东而来的难民在如此狭小的地域中构成两个遥远而几无相通的世界,仿佛对这个被各种迅捷通讯方式无限缩小的世界无情而精准的隐喻。整体还是相当克制而有力,engaging而并不说教也不显出优越感,两个世界的距离与层次也设置的十分巧妙。
西宁成龙影城2016.7.26.2pm 讲述的难民渡海而来的境况非常动人,结合小男孩一只眼睛无法看到的生命体验,也是一种有设计的表达。作为电影未必那么好,但所带来的直观感受还是很有冲击力的。
看完之后过了好一阵还是不能放下电影里的许多片段。表面没有联系的男孩的生活和难民营救两部分在全部看完之后觉得它们是一个整体,有点怀斯曼纪录片的感觉了。上一部罗马环城高速没太跟上罗西的思路,这部好懂多了,正好可以把之前的重新看看。另外这就是一部政治电影,不是明喻暗喻什么的
3.5 无比典型柏林金熊眼光,政治性远高于电影,也许导演怕被说圣母,刻意避免添油加醋,别说煽情压根冷到冰点,只敢寄寓矫正弱视疑病焦虑学划船的当地男孩,因此绝不是“好看”的电影,但大银幕上看到血色眼泪、堆叠的尸体有被震到,客观上确有进步意义。今天还放映事故了欧盟影展真是年年出状况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