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走出影院,看完这部电影,可能对菲律宾的文化 政治背景不是很了解。其实觉得我感受不到 选中那些孩子的原因,虽然同样是性侵,画面的残忍,可是不知道这些伤害和那些孩子的关系。甚至当行凶人刺向神父的时候,意外,又真实。我也会觉得原来不是所有的人都可以被救赎,而我们可以做什么呢?所以其实还是很多疑惑点没有解决的。可能有机会亲自去菲律宾走走 去感受下当地的文化。总之悬而未决。
(本文首发于公号:南瓜电影)
提起菲律宾电影,不少人可能会感到陌生。
可其实,近年来它们在国际上屡获大奖,声名鹊起。
南瓜君最近就挖掘到一部热门菲律宾电影。
不仅尺度爆表,还揭露了很多社会的阴暗面。
生猛的案件,它有;刺激的画面它有;细思极恐的情节,它也有。
尺度越玩越大,议题越挖越深。
我们常说,韩国电影在「自黑」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但比起菲律宾电影,还是小巫见大巫。
以至于有影迷感概,「看完菲律宾电影,保证你这辈子都不想再去这个国家」。
今天,南瓜君就来推荐这部大尺度扎心的菲律宾电影——
《政治黑幕》
导演拉亚·马丁,是菲律宾新生代导演中极具代表性的一位。
也是戛纳电影节电影基金会第一个资助的菲律宾电影制作人。
他的作品《独立》曾获得戛纳电影节一种关注单元的提名。
其作品亦在多伦多国际电影节、洛迦诺电影节、纽约电影节等多个电影节上展映。
拉亚·马丁还被《宽银幕》杂志评选为50岁以下50名最重要的电影工作者之一。
这次,导演放了个大招。
故事一开始就从一桩命案开始。
阴雨天,垃圾场内挖出一具男童尸体,这已经是最近发生的第八起命案了。
被害者们的年龄都在11至14岁之间,死因均是被钝器击中头部。
更可怕的是,孩子们全部被挖去了心脏,剥去了脸皮,还切掉了生殖器。
眼看着连续杀人魔肆虐,整个城市人心惶惶。
警方办案又迟迟找不到头绪,民众纷纷陷入了恐慌之中。
男主萨恩斯,是一名耶稣会士兼神父。
但同时他还有另一个身份,是一位奔走于世界各地的法医人类学家。
这起凶杀案很快引起了他的注意。
萨恩斯和同事杰罗姆准备一起调查这桩案件,两人从犯罪现场留下的线索和行事作风来对凶手进行侧写。
凶手杀害男童的同时,还挖掉了他们的器官,甚至是生殖器,很明显是想将被害者的人类特征一一抹去。
如此变态,很有可能是一个患有人格分裂,且童年遭受到侵害的人。
而且通过推测被害者的死亡时间来看,萨恩斯发现,这些男童都死于每个月的第一个周六。
再加上,通过和其中一个受害者家属交谈得知。
有一个受害者很喜欢在周六的时候去教会,因为那天会分免费的食物给大家。
那么,很有可能凶手就是教会中分发食物的人。
顺着这个线索,萨恩斯和杰罗姆去了教会,询问那里的神父得知,每周六的食物是由政府的马里亚诺议员派人送过来的。
当他们正想拿着整理好的凶手报告和派发食物人员名单去寻求警局局长的帮助时,却遭到了新上任局长的拒绝。
原局长突发疾病,一直跟着调查此事的阿尔吉纳斯警官自然而然地接手了这件事。
但比起那些命案,他在乎的更多的是他在新闻之中的形象和声誉。
而且对待萨恩斯提出的可能是“连环杀手”的假设,嗤之以鼻。
导演在痛批警察不作为的同时,也在追寻造成这一现象更本质的根源——贫穷。
受害者们全是贫民窟的孩子,还有不少孩子年纪轻轻就负担起了一个家庭的责任。
影片曾借杰罗姆之口说出了菲律宾社会的现状。
杰罗姆曾向萨恩斯提出质疑:“没有人在尸体上大做文章吗?”
萨恩斯遗憾地回答:“这个事情并没有传的太开。”
在菲律宾,没有人在乎底层的孩子,也没人在意受害者家属的心情。
连新闻报道也只是一笔带过的程度。
萨恩斯同情每个家庭的遭遇,也希望帮助他们寻找真正的凶手。
但现实是,苦难仍在继续。
贫穷不仅使人饥寒交迫,同时也在蚕食着他们仅有的脆弱而互助的社会关系。
这是一个死循环,以受害者为代表的底层人民就这样生活在被层层盘剥的人间炼狱里。
究竟贫穷的根源是什么?
不言而喻,两个字:腐败。
民主称号下的菲律宾,腐败问题其实非常严重。
里面有一场戏就赤裸裸地揭露了这一现状。
正当情况陷入僵局时,萨恩斯却被新上任的阿尔吉纳斯警官告知:
凶手已经抓到了。
毫无作为的警局怎么突然之间就抓到了凶手?
怀着这样的疑问,萨恩斯决定见见这个凶手。
但奇怪的是,还没开始审问,这个凶手就坦白了所有的罪行。
虽说作案动机和作案时间全部跟萨恩斯提供的报告相吻合,但罪犯的每一句回答都像是对好的答案一样
很明显,这是新官上任三把火的阿尔吉纳斯警官所为。
为了提升自己在民众面前的威望,在有前科的人之中随便找了一个“替罪羊”。
警方原本是主持正义的,现在却如同强盗,披着执法者的外衣却滥用权力和暴力。
司法和执法系统的腐败问题,通过这部电影,已经展露无遗了。
萨恩斯深知,这个人并不是凶手。
但又担心,凶手会知道有替罪羊的消息而就此将计就计。
就在他一筹莫展之际,新的受害者出现了!
还是熟悉的作案手法,还是熟悉的抛尸地点。
丧心病狂的凶手并没有放弃害人的邪念。
为了确认受害者的身份,萨恩斯决定去调取附近诊所的牙科记录。
可记录还没拿到手,他第二天去办公室时,却发现屋子内多了一个瓶子。
这个瓶子里,浸泡的竟是一张人脸。
这无疑是凶手对法律系统及萨恩斯堂而皇之的挑衅。
这也说明,凶手一直在观察着萨恩斯的行动,并对他的行踪了如指掌。
而这时,记者在反复勘探命案现场时,却发现了一个惊人的物证。
凶手在暗,萨恩斯在明,萨恩斯能否找到真凶?
除了悬念拉到满,在看这部电影过程中,好几处都让南瓜君不禁联想到现实。
重大事故下,不同职位的人的交流是有壁的。
壁垒很难打破,是因为大家都想满足自己的私欲。
有战战兢兢接下案子,但却怕丢下饭碗的;
有极力挖掘真相的,但最后却被无视,压了箱底的。
这真是莫大的讽刺,同时也是有力的一击。
跟很多保守国家一样,菲律宾电影也经历过一段紧张的戒严时期,导演是一位打破戒严的先锋者,他找出了问题的根源,并敢于揭露。
这样的电影人,让人肃然起敬。
类型片没有较大突破,很多元素流于表面。
#4 联想到拉夫-达兹电影里人类在天主教环境里的两面境遇 菲律宾新浪潮覆膜上的忧郁气质 社会阴暗面的揭露就是简化版的利诺-布罗卡, 拉亚-马丁电影里时隐时线的灵光 只需一点点就能完爆大半个XX
你想把他们送进地狱翻滚之前,首先要拷问自己能不能一起堕落。这个导演发掘的题材不错,叙事差了点
水深火热中的菲律宾,一声叹息
还好,剧情有点慢
没太看懂想要表达啥
当然可以铺一个广阔的社会景观出来。但当要将社会形态的各方面收纳进一个情节剧的框架内,多条没有收网的叙事线便形成了这样无迹可寻的晦涩动机。或许直接点明“以善良的动机作恶来唤醒公众对恶行的警醒”,比只将人物目标抛个引子遮遮掩掩不去点明,而要靠观众想象补足,来得更为有效。
贯穿始终的暗色调和无力感,关于教会性侵案,这不是我看过的第一部电影,应该也不会是最后一部,每部都是那样的无法言说也无力反抗的感觉,就算这是教会中人都知晓的秘密,却依然不被重视,被极力掩盖,而那些被侮辱和损害的孩子呢?伤害是伴其终身的
致郁的画面和揪心的圣咏
#SIFF观影# 连环杀手和虐童性侵的题材,如果看多美剧会觉得剧情没多出奇;但这个菲律宾电影更胜在氛围的营造,阴郁的画面和揪心的圣歌,渐渐展现出的是人民的穷困、官僚的无能和人性的沦丧。菲律宾又是个贫富差异巨大和笃信宗教的国家,只是上帝也救不了堕落和被摧毁的灵魂。PS,译名还是直译的更好。
不太精彩,题材还好,枉在我电脑里躺了两年
不知是电影片名还是翻译的锅,和剧情有点对不上。讲了个从小被男老师猥亵导致反社会性人格到处杀人的变态可怜虫,片中由两个神父破案,一步步揭开谜底。前半小时不知道在讲什么,略拖沓,抓凶那段又过于仓促,节奏把握得一般,三星半吧,半颗星给上海电影节。
其实题材和故事没什么新意,但结合了菲律宾宗教政治体制的情况(没想到天主教在菲律宾地位如此之高),应该是旅游了解不到的菲律宾,多一星。
菲律宾电影能够关注教会神父猥亵男童的问题很让人振奋,电影中规中矩,中前端的铺垫和探案过程有些冗长沉寂,但在高潮部分节奏和气氛骤起,有些冲击力。整部电影所透露出的无力感让人绝望,政府、警察在宗教、权贵面前毫无存在感,这件罪案可能典型,但所展现的菲律宾社会现状是普遍的。
宗教,性侵,连环杀人,都是抓人眼球的话题……但总觉得导演能力不足…节奏叙事摄影都不够好……
菲律宾的电影很少
3.5 凶手是牙医 小时候被老师性侵 长大变态报复社会 故事是这样的 但实际剧情复杂很多 掺杂了政治 宗教 差点弃剧 流畅度不是很高 偏文艺
完全不是译名那意思啊。片尾时候听旁边有人说是根据犯罪心理改的,不确证。配乐挺不错的,很托气氛。神父法医追查变态连环杀人凶手的事,夹杂教会和当局内外冲突,和穷人的社会现实。通片英文对话,但是口音怪语速慢,感受到了一个说英语的天主教东南亚国家的冲突气质。情节剪切可能是导演想要的特点,但个人觉得会有点理不清,故事本身不复杂,支线略多不晓得原因。比较厉害的看点大概是把残忍手法杀害的尸体不遮掩直接近距离拍出来(好像有人带小孩来看了,居然不分级唉)。主角大叔神父和配角小哥神父都挺好看的。
这个译名有问题吧,而且电影里说着两种语言。
咦,居然是个流畅度挺高的犯罪类型片,高潮戏的调度很精彩很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