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艺术家》(The Artist)演员名单上的让.杜雅赫丹(Jean Dujardin),我着实吃了一惊,这也是最终促使我赶了一趟周末夜场的原因。我想看看“花园里的”让究竟有何种能耐,摘了戛纳又摘金球,现在还提名了奥斯卡。印象里和花园(Jardin)沾边的人物往往诗意翩翩而不贴实际,电影《芳芳》(Fanfan)、《怪胎》(Le Zèbre)后面就矗立着一座,亚历山德雷.雅赫丹(Alexandré Jardin),他的文字不是不好,但总是哪里隔一层,以至于电影也是,好像还悠着一口气高潮就混过去了。他的文坛地位我不了解,但于我呢,他就适合小小人群偶然欣赏。
让.杜雅赫丹这个演员,之前我一直和丑角、谐星划等号。最有名肥皂喜剧《男孩与女孩》(Un Gars et Une Fille),充斥着细碎黏糊,过度夸张的笑料,他和他太太的扮相、妆容也十分惊悚,法国人虽然纯天然地歇斯底里,但我对他的接受力很有限,更喜欢老辈,如棕肤潮人那一拨。再就是在无数场合看到这颗事实上五官深刻、可以称得上英俊的怪味豆,明明很有型,却永远安定不了眉眼,我捉摸不透他要表现的性情,观感跟着过山车,委实谈不上舒适。法国虽然丑男当道,男女失衡,我却从来没有为帅哥杜雅赫丹抱有一丝幻想。
而第一眼看《艺术家》的海报,我曾想这不是肖恩.康纳利年轻的时候吗。影片中间,他的侧脸无数次让我想到罗伯特.泰勒,更不用说那道克拉克.盖博式的微笑弧度了。至少从造型上,他稳健、含敛了许多,嬉皮喧闹烟消云散,定下来,帮你聚拢,然后发散到他周身,专注他的演出。
杜雅赫丹演了一位如日方中的默片大明星从尖峰滚入谷底,又不尽然地缓缓拾起自己。故事其实很单线,会怎么走向,人物会跌得多惨,观者一目了然,掺入的扰动元素,是爱情。与明星桃花春风、眉眼情牵的正是他的忠实粉丝,另重身份,则是拼力追赶他的强劲后生,更了不得,她说话,而他拒绝说话,她顺应时代,而他顽固得要死。爱情的绳索,时而挽留着他颓败的江山,时而重拳出击,伤透他的自尊心,把他逼入死角。原本程式化的人生必经路,因此走得留情,拖沓,复杂。
电影抽析的元素呢,是人声。杜雅赫丹无言地饰演乔治.瓦伦汀(George Valentin),乔治进而无言地展现银屏上各路好汉。这双重的无言里,后者似乎更倚重传统的杜雅赫丹,他的喜剧功力释放无余,你会觉得他多么轻松自如、愉悦优雅地抖包袱,无论挑眉,轻笑,还是展臂,猿身,或者风流倜傥的舞步。他的乔治呢,则更符合现在观众对“自然”的要求,虽然轻度笑场,仍然是他的拿手好戏。这个人物被他阐释得非常立体,甚至当他一步步坠落时,我会以为他一步步升华了,顺风顺水的时尚宠儿与生活磨难千锤百炼的小市民,如此巨大落差,如此辛苦调适,都在他的制动范围内,而且他不得发声,却轻易牵动观众的笑容和泪点。他的乔治最最颓丧受伤、几无生意的时刻,我由衷赞叹,杜雅赫丹多么投入多么稳啊,那一刻我感谢老天让我见过《男孩与女孩》里的他,感谢他不曾稍离地努力着,我为乔治难过的同时,也在惊艳花园让的感染力,一边坠落一边涌起,好像形成波峰波谷抵消的直线,可是在心底,则是双向感觉的扩大,互为撞击。
电影的初本形态,我是罕有观看经验的。应该说一开始有点被迫,不住地追问,就这样无声到底吗?直至末梢听乔治法音极重的一句‘With pleasure’,仿佛云开月明,松了一口气之余,竟又有点怀念云霭尘霜、无法张扬的沉默了。大概我有惯性的强迫症吧,不过,不容忽视的是,无声的时候,你才意识到有声的可贵。比如单打独斗的乐声,它们的急缓沉扬叙述着故事,你会竖起耳朵去捕捉它们的情绪,又如慢一拍黑屏上的字幕,休止后浮现,拉扯你的好奇心然后填满,比之同声同气,增添了多少曲折呢,原来每个音节每句话的分量,是很重的呀。然而在我们熟悉的视听嘈杂的电影环境,这些我们最依赖的,显然最被轻怠,于是诚意笑容便需要极高的技术伺应,绝不至于这么朴拙而宽容。从无声到有声,《艺术家》似乎也在告诉观者,你们也走过一个完整的有得有失的零和过渡。
电影模拟人生,人一开始是不会说话的,人的爱情也鲜有轰轰烈烈开场的。尽管这部戏的爱情和事业撞车,于无声处的爱情,却似乎更润泽千愁,悠心难忘,同时,稀释其余生存苦难的能量更强大。不得不再表扬一下杜雅赫丹,初遇时电眼和怦动,化妆间里了然、跃然、微失落,真相后苦笑、不堪,新影吃瘪对佳人漠然、冷嘲,看她的对垒戏是叹笑、自嘲,自尊心被撕裂急怒攻心而强自镇定,等等等等,这一切幽微变幻,他都不温不烫表达出来,唯其静默,气场贯彻,尤其悬在人心上。从无声爱慕到有声伴侣,从至少我这样观者的视线盲区到国际大舞台,我很感激没有放弃的让.杜雅赫丹,真为他高兴。
爱上《艺术家》,纯属一场无言的邂逅,我相信你也会和我一样,在去影院前对这部电影充满了不屑和怀疑,黑白片?默片?在3D/IMAX视效都无法再满足观众口味的年代,一部黑白默片又将如何圈住影迷们的钱包和心呢?
然而恰好是怀着这样的心态,我在大银幕前看它看到流泪欢笑,大声鼓掌。
《艺术家》是一部纯粹的银幕电影,并非炫耀,可只有在影院里看到银幕上的这段光影,才能细品它的每一分美丽,才能在怀着一份怀疑和忐忑的心情去观影之后,深深地被这样纯粹的一个故事打动。它就像一位久违了的挚友,穿过时间带来问候,轻易击中我的心房。
这是一部聪明的电影,它拿起了“黑白”“默片”的噱头,却也拿起了票房失利的风险。在法国本土,正是因为电影宣传的失利,加上“黑白”“默片”字样给人留下的复古印象,票房未达预期,片方只好决定凭借奥斯卡提名的风头,在奥斯卡颁奖后再入影院重映,试图收回一些散落的票房。而在其他国家,它也很难叩响影院的大门,譬如笔者所在的荷兰,艺术院线的上映也不过寥寥数周,普通院线也仅因为奥斯卡该片的提名,才迟迟跟上了上映的脚步。而在美国,《艺术家》摘得金球奖,虽是目前奥斯卡的第一大热门,但目前美国人似乎尚未买法国人的账,影片在近七百家影院扩大展映,票房却低得让人匪夷所思,根据北美票房统计机构分析,造成这一局面的原因,还是因为它是一部默片。
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苛责电影玩弄噱头的评论人,是否也看到这部电影为此付出的代价呢?现今电影业的利益驱动如此之大,又有多少导演还有再兴默片的魄力?能保证黑白默片会讨喜观众呢?而实际上,若不是这位法国商业电影奇材曾经在2006年的时候凭借着杂糅拼贴讽刺复古版007的《OSS117:开罗谍影》创造了当年的票房奇迹,他或许也没这样的胆量再把时间推前数十年,叫板黑白默片。
而即便是这样,电影又恰好落入了人们诟病的另外一个议题:如果电影要还原默片,却为何没了默片的神韵?
我想是观者的心态不同吧,《艺术家》的立足点很讨巧,可正是因为太讨巧,观者的解读也会不尽相同。许多人把《艺术家》看做一场默片的复兴,认为《艺术家》是要对默片进行一次礼赞,并还原曾经的默片时代的遗风。然而事实上,《艺术家》的初衷其实并不尽然如此。人们过分解读了《艺术家》作为电影所应承载的艺术价值,却忽视了电影的娱乐价值。《艺术家》从一开始就并未打算百分之百地还原默片时代的元素,更多地,却是通过暗喻和明喻,对曾经的默片和有声片的交接时代,轻松地回顾和揶揄。从开场便设定的“说话”一词的双关运用,到后来有声电影的介入和兴盛,甚至是电影中那滑稽的“砰”的一声,电影都可谓无时不刻在轻松伶俐地提醒着观众:默片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可默片的艺术的价值却永远存在着,正如电影中乔治•瓦伦丁这位大艺术家一样,历经时间洗礼才华依然不减。灵巧的构思和智慧的“对白”,《艺术家》也用本身烙上的“黑白默片”字样,和电影中的剧情如出一辙地证明:艺术并不存在过时一说,这恐怕才是《艺术家》内里的本真。
若是研究《艺术家》是否百分之百还原了默片时代,去死抠技术的瑕疵,争议女主的眉目,慨叹复制的粗劣,观者恐怕真正落入了电影里那位大艺术家的境地:过分执着于那个年代,执着于“默片”二字的分量,却忽视了电影作为艺术载体的发展历程,二十一世纪的电影技术和当年的默片技术岂可同日而语,电影也不过是艺术的载体,从曾经的黑白映画,到现在的真人捕捉,电影仍旧是电影,仍旧是我们在银幕前放下忧愁,随之神往的时光机。
与其说《艺术家》是对默片艺术的讴歌礼赞,不如说它是一场我们和默片的邂逅和重逢。它说的是爱情,是乔治为佩皮点上的一颗痣,是佩皮在车里看到孤独的乔治流下的一滴泪,是乔治在大火中死死抱着不松手的,那么一段美丽的邂逅光影。
《艺术家》这部复古的黑白影片讲述了上世纪30年代一位好莱坞默片明星的故事——故事的男主角乔治·瓦伦汀是一位英俊幽默的默片演员,同时他还是一位出色的舞者,但有声影片时代的降临让他的生活发生很大的改变,他终日酗酒,事业也陷入低谷,但他人生的冒险还尚未结束。整部电影弥漫着怀旧情绪和文艺风范,无疑勾起了大多数观众的浪漫情怀。一众主演个个都精彩,甚至连那只小狗都非常到位,男主从头至尾一言不发,仅仅靠无声的表演就撑起了这部电影,其表演功力可见一斑。
很多时候,我们总是习惯性的认为自己当下从事的一些活动是理所当然的,而对过去久远的一些事物感觉到一丝无法接近的距离感,感觉它们是过去,自己必定无法理解和适应。在电影领域,面对已经奔3D而去的影音趋势,那2D的,还黑白的,甚至还无声的默片,对大多数人来说,无疑是匪夷所思的形式。怎么会有人能忍受没有对白的电影?我过去也带着这样的感觉而与默片划清距离,直到偶然接触,感到兴趣,再更多欣赏,逐渐领略到了默片的魅力,以及那个时代的大师们的独特艺术气质。对于喜欢默片,或者黑白老电影的观众来说,《艺术家》无疑是个惊喜,它不单形似,更神似的表现了老电影岁月的风采和荣光。
自从电影进入彩色时代以来,也时常有导演处于某种原因,采用黑白电影的方式复古拍摄一些影片,其中代表性的莫过于《辛德勒名单》那黑白色彩下的凝重与深沉,还有《鬼子来了》黑白写实最后从死者视角突然闪现的彩色画面的超现实色彩。而真正复古到默片程度的导演就寥寥无几了,毕竟这太挑战观众极限了,最多如金基德做到台词极少已属于另类,这还被认为是“文艺片”。倒是著名戏仿电影大师梅尔•布鲁克斯拍摄过一部神作《无声电影》,恶搞加致敬的来了一次无声电影,但是那毕竟是默片的现代化解构。而《艺术家》的难能可贵在于,它不光简单的无声那么简单,从影片摄影、故事展开、人物神态、服装化妆、表演方式,甚至到配乐,都还原了老电影时代的味道,同时,也在其中不乏现代电影的演绎和阐释,这份对老电影细致入微的观察与还原就值得尊敬。
在那默片的时代,故事和人物都那么简单和单纯,好人就是好人,坏人就是坏人,悲伤就放肆大哭,高兴就夸张的大笑,不像现在追求角色所谓的“立体”和“复杂”。影片故事的味道竟然让我感受到了卓别林电影的感觉,那种那个时代优秀电影“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气质。在无声电影和有声电影转变的时刻,默片时代巨星乔治•瓦伦丁偶遇籍籍无名的女孩佩皮•米勒,然而,也正是这次相遇暗含时代变迁的轨迹。因为在默片时代的巨大成就,瓦伦丁充满自信,对有声电影时代的到来不以为然,过去的成就常常就是一种思维方式的负担,他倔强的坚持默片,直到迎来票房灾难和自己的落魄。而米勒是个除了自己,什么也不拥有的年轻女孩,只要有出头的可能,她乐于拥抱任何变化,于是,抓住了有声电影时代的那只命运之手,她成为了有声电影的第一代女星。这是一个多么美国梦的故事,包含了励志,也有沉沦,故事的桥段,很有默片时代的味道,那种狂喜与神伤的表现都直接、夸张,说白了,就是真正地像“表演”。老电影时代,总体趋向是真善美和大团圆的,所以,《艺术家》中落魄的瓦伦丁虽然一度风光无限,却没有那么桀骜骄狂和虚荣,反倒豪爽和平易近人;米勒成名后也没有得意忘形和世故,反倒低调而心地善良。于是,米勒遇上了她的偶像瓦伦丁,看着他被时代抛弃,也努力走上星光大道,不变的是对瓦伦丁,以及随他而去的时代的尊重。两人的故事单纯、美好,让本身模式化的故事有了另一层美丽。
事实上,默片时代的摄影和配乐也充满特色,黑白影像下,摄影对影片氛围和故事推动常常有着特别的助力,如瓦伦丁落寞和幻觉的场景,黑白对比度下的效果就很有感染力。而在没有对白的默片时代,配乐的作用和评判标准绝非“好听”那么简单,它几乎就是演员的第二台词,要随着剧情节奏、桥段局面、角色感情不断变化,《艺术家》用各个经典电影配乐加上细心的加工,对老电影配乐的神韵还原的特别好,无疑也是奥斯卡最佳配乐有力的竞争者。本片最现代化的展现方式,无疑是瓦伦丁的一段幻觉,突然,影片有了配乐以外的声音,瓦伦丁感受到了身边物品碰撞敲击的声音,将他仿佛置换出荧幕,与观众一起感受沉默中,点点滴滴日常生活的声音。一个默片时代巨星,对有声电影内心的恐惧由此入木三分的刻画出来,即有声电影不只是一种技术,它是对电影行业,一代人的生活方式的改变,也是社会一个维度的巨大改变。影片尾段,对此有着更绝妙的切入,沮丧的瓦伦丁在米勒的提醒下,终于发现自己还有踢踏舞这一强项,于是,影片结尾,巧妙的让瓦伦丁和米勒载歌载舞,将时代切入到伴随有声电影而来的歌舞片时代,而在末尾,他们终于发声,让影片以一种高雅的姿态迎来大团圆的结尾。
《艺术家》,是对老电影时代的致敬,对默片时代的致敬,它并没有批判或者嘲讽“冥顽不化”的瓦伦丁,甚至瓦伦丁失败的电影拍摄过程中,我们也可以感受到他认真的态度,正如他接受采访所说“我是艺术家,不是傀儡”。这种看起来有些过激的对时代变化的反映,也表现着一代电影工作者令人尊敬的倔强,所以,哪怕影片早早就进入了有声电影时代,整部影片也以默片的方式呈现,甚至以此方式表现米勒的有声电影表演,有此可见主创人员的立场,那是值得尊重的年代,那是电影成长的岁月。在电影日趋成熟,并很可能将进入另一轮技术驱动转变的今天,回首看看那些艺术家的岁月不只是一种复古,也是一种电影营养的再汲取。1895年,法国的米埃尔兄弟以一组电影短片,标志着电影的诞生,接着在好莱坞,电影进入真正工业化和普及化的时代,所以,《艺术家》这部影片也是有趣的,由法国导演,以默片的方式,演绎一个美国好莱坞的故事。而让•杜雅尔丹和贝热尼丝•贝乔两位法国演员的表演也确实出色,非常有好莱坞电影明星的味道,一招一式都是很古典的表演方式,出色的表演让他俩并未被片中那只惹眼神狗乌吉完全抢去风头,我们知道,在电影界,这是很不容易的事情。而接下来,在奥斯卡,希望《艺术家》能斩获丰硕成果,让这个团队在乌吉的领头下,光荣的走上红地毯和领奖台。
http://hi.baidu.com/doglovecat/blog/item/2fa30b08d5145bce63d986bc.html这么一个简单的电影,主题明了。男主角代表默片,幽默、有才、表演夸张、风度翩翩;女主角代表有声电影,新派、时尚、平民化、善于自我表现。两人交往和冲突过程即象征着无声电影和有声电影交替的过程。
尤其是男主角心中对女主角复杂的感情,抗拒反感又不免被吸引,这正是当年默片被取代时,那些依靠默片生存或进行艺术表现的人们心中所怀有的感情。
男主角意欲自杀,本象征着默片的完全终结,但女主角及时出现让两种不同类型的电影终于得到融合,默片的屏幕形式改头换面,以歌舞剧的方式获得重生,从此展开了电影的一个新天地。
这是双方妥协的结果,也是导演意图呈现的最终目的——任何根植于时代的艺术载体,都不免经历着这样的过程。如有声对无声、彩色对黑白、3D对2D、动画对静态……势必对原来固有成规造成冲击。但真正的艺术是不是仅有新潮和弃旧?导演以最后的结局告诉我们,旧派的艺术魅力结合新派的表现形式,或许才是昌盛之道。
这部电影以较为含蓄的手法来讨论这个观点,与男主角的人格、男女主角的爱情没有太大关系,两个人都是非常脸谱化的人物,那些能看到泪流满面的人们让我倍感无语。而且电影只是以一种近似默片的方式来讲述故事,并没有任何大张旗鼓、故作姿态的宣告:“默片时代回归!怀旧第一!”的意思。甚至结尾男主角终于开口说话,隐隐表现了导演对默片有节制地缅怀、并不十分推崇的态度。男主角的自我蜕变正是默片必然的蜕变。
对艺术来说,没有什么形式是永恒的。永恒的只是精神。
传承这个精神的,正是不断革新的载体。或许原始部落围在篝火边听巫师吟唱,和未来大家坐在全息3D影院中欣赏剧作,两种人所感受到的东西并无不同。如果非要区别不同,那也是一味追捧怀旧和一味抛弃过去所带来的狭隘。
以前《色戒》上映的时候,马某人在采访中说,他看完电影后深深感动于学生们的爱国热情,我听了之后很是无语……当时的感觉就跟现在看到有一些人们执着于《艺术家》究竟是致敬默片还是践踏默片一样。
只有袖管仍能拥抱,没有嘴巴还能发声。我收获了你给的幸运痣,你却弄丢了自己的影子。我在台下为你的默片尖叫,在楼梯为你的相遇起舞,在台座为你陷入流沙抹泪,在街口为你的失意买单。砰的一声是枪响还是车鸣,一卷胶片是表演还是真心,都不重要。观众厌倦了挤眉弄眼猜来猜去,可是真爱从来不用说话。
不能说没缺点,但法国出这样一位捧得稳又拎得清的导演真不容易。楼梯相遇是近年看过的爱情桥段中最动人的,泪了好几次,唉。欣赏导演讨论默片和有声电影二者关系的方式和论点。这电影非常推荐!
是复古情怀亦是装模作样,是匠心独运亦是投机取巧,但无论怎么说,这都是一部精致而美好的电影,尽管这是基于一个无甚惊喜的故事蓝本。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Cut!Perfect! 这是一部伟大的时光机 请给小狗颁个最佳男配吧
八十五年一瞬间!其实剧情很俗套但是我居然哭了好几次,电影中的电影,默片的文艺复兴,复古得十分完美!男女主角皆太闪耀,表现精彩!狗狗的表演更是功不可没!看电影的时候情绪一直跟着主角们波动,一会儿哭,一会儿笑。阿姆斯特丹电影周上唯一一部集体起立鼓掌的电影!原来美丽,也可以不需要语言!
好电影就是看的过程中完全不会考虑祖国的安危 人民的未来 !!
同行的朋友说这片子和茂瑙1927年的【日出】很像,完美再现了好莱坞古典主义时期的电影叙事手法,对当年的那些来到好莱坞发展的欧洲导演,对好莱坞经典叙事,对黑白“无声”电影,几乎都是一次的完美的致敬!坐在电影里仿佛自己完成了一次时空穿越,2011年注定属于【艺术家】!一切完美至极!★★★★★
3.5 我很少打半分但这片怎么说呢,真的有那么好吗?!这种投机取巧动机不纯、形式大于内容的造作感。以为整个黑白片加一声道噼里啪啦的配乐再让演员模仿当年夸张过力的表演就能还原到默片时代了。NO!
听说你很自恋?巧了,我也喜欢你。
经典默片的剪辑,两处画龙点睛的音效处理,杜雅尔丹精彩绝伦的表演,还有好莱坞默片时代的神韵,这都无法满足你吗?导演以无声电影到有声电影的转变暗语出那些被时代“抛弃”的演员,同时又向永不褪色的他们致敬,任何一个热爱电影的人都会被打动。八十五年一瞬间,电影这台时光机是人类最伟大的发明!
默片不是电影史上的时代划分,是一种类型,是光影存在的某种状态,是某种表演的方式,它代表的是温柔的心碎、幻灭的痛楚和细腻的情感;女主眉目和配乐都过于现代,非典型默片年代。
对于这样一部复古、致敬,而又感人温暖的电影,让人笑中带泪,影片过程中掌声响起来好几次,除了不可思议以外,真的难找到其他合适词汇。看的时候,导演和主演就站在我旁边和我一起看,正巧里面也有一样的场景,真唏嘘,八十年时光流转,喜欢电影的心情并无不同,妙不可言。哭得稀里哗啦,感谢NYFF
对平均年龄60岁的奥斯卡评委来说,“艺术家”是怀旧;而对习惯了有声彩色的我们来说,“艺术家”是新奇。然而100分钟的长片无论用来缅怀还是猎奇,都有哗众取巧的投机之嫌。男主对有声电影形式的抗拒和现代观众对黑白默片形式的抗拒构成通理。 最不卖座的奥斯卡最佳电影恐怕要一语成谶。
没有一句台词,却比那些用言语堆砌起来的电影精彩的多。
首先,导演火候不行,影片整体显得浮躁;二,女主角还真没默片时代的感觉;最后,那个《芝加哥》式的结局真没意思...
给小狗个奖吧。用经典默片作比较多少有些不公平,毕竟时代不同,创作心态和视野都变了。从当前来看,影片的看点在于与众不同,看惯了视觉与台词大片,用黑白默片换个口味。轻松且略带感动的爱情电影。最深的体会是,很多时候对白真的都是废话。三星半
电影真伟大!
如果到 BANG 戛然而止的话,我将毫无保留地给五星。
在当代,这样的表现形式着实新颖,这样的致敬方式也值得赞赏。但整体而言,太多的现代视角、配乐以及女主角的眉目,不太能够感觉到典型默片时代的情绪,而片尾突然出现的声效也并没觉得高明。其实,并不是卖弄情怀就应该获得赞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