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机

正片

主演:马良,马科,童正维

类型:电影地区:中国大陆语言:汉语普通话年份:2019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时光机 剧照 NO.1时光机 剧照 NO.2时光机 剧照 NO.3时光机 剧照 NO.4时光机 剧照 NO.5时光机 剧照 NO.6时光机 剧照 NO.13时光机 剧照 NO.14时光机 剧照 NO.15时光机 剧照 NO.16时光机 剧照 NO.17时光机 剧照 NO.18时光机 剧照 NO.19时光机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我们需要的是断舍离,还是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时光机》是84年出生的泰国导演纳瓦彭·坦荣瓜塔纳利(Nawapol Thamrongrattanarit)执导的第七部电影长片,在过去几年中他的创作在商业作品和独立艺术之间游刃有余,尝试了剧情片和纪录片的各种类型。在前作《死于明日》闲聊死亡降至,在《恋爱诊疗中》探讨工作和健康生活,在《36》中定格摄影和记忆,无论话题轻重、艺术与否,其实坦荣瓜塔纳利电影的内核都离不开对于当下年轻人生活方式、人生态度的一种关注,这部《时光机》也是如此。

审美上拥抱极简主义、将“断舍离”奉为行动哲学成为这个时代年轻人的标签。《时光机》以“断舍离”的六步法则为章节,打开一个女孩告别过去开启新生活的故事。瑞典深造归来的Jean回到泰国,她不仅准备开启自己的家居设计事业,同时立志于将北欧的极简主义哲学贯彻于生活中。新的工作要求她必须有一个独立的工作空间,于是Jean决定以断舍离的方式来彻底清理她和哥哥以及母亲共同工作生活的旧宅(过去曾是一间音乐教室),把它改造成一个符合极简主义美学的工作室。

Jean很快就说服了在家开服装电商小店的哥哥,拉拢了好朋友一起帮她寻找设计参考。但这项工程执行起来并不只是扔东西那么简单,她遇到的第一个阻力来自于母亲。经营音乐教室和乐器修理的父亲很早以前就离开家庭,母亲带着两个孩子在父亲留下的一堆旧物的包围中原地生活数十年。即使大多东西都不用,只是热衷于在家唱卡拉OK,母亲依然极力反对Jean的计划:“家里空成这样,你疯了吗?”

Jean依然不屈不挠从自己和哥哥的房间里收拾出来积攒多年的物品:课本、唱片、旧杂志、老款手机、磁带机,这些物件就好像打开了尘封的时光之匣,追溯回与之息息相关的过去的生活方式,而随着信息化和数字化时代的到来,这一切都成了笨重的无用之物。尽管时代生产力变化和生活方式的变革使他们被赋予的功能性逐渐消失,这些物品身上有更多过去的经历和与人相关的回忆,Jean似乎并不能无情地将这部分都割舍给废品回收站。于是她决定将这部分物品还给赠予她的人,由此与多年不联系的朋友有了交集。

胶片相机和旧胶卷是来自于前男友Aim的物品,这成为她清理计划中最大的情感阻碍。回国之后一直步履不停朝着事业和生活的未来往前冲的Jean为难地停顿了下来,在归还物品的过程中不得不去面对自己没有好好告别的感情,去向当年自己不辞而别的那个人说抱歉,并且审视自己并不完美的一面:自私、冷漠、功利和逃避。

坦荣瓜塔纳利冷静简洁的镜头精准地抓住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瞬间,慢慢构筑起围绕Jean这个人物展开的故事,在她身上有很多我们自己和身边人的熟悉的影子,那些决心要完成目标时的野心勃勃、那些重拾遗忘在角落里的物品时排山倒海的回忆、那些迟迟不肯面对自己错误时的逃避和懦弱、那些旧照片中定格的画面所唤醒的记忆温存。同时电影通过Jean这个人物的故事,也对时下流行的“断舍离”行动哲学进行了反思。

在“断舍离”精神的背后,其实是当代年轻人的生活焦虑。在物欲横流、消费主义盛行的现代社会,人们的注意力和精力越来越容易被海量的信息和品类繁多的物品所吞没,进而却发现自己失掉了时间和行动力。“断舍离”主张将物品减到最少,可支配的时间会增多,丢掉不必要的杂物,这样才能夺回对自己人生的掌控力。

“断舍离”固然可以帮我们更好地整理空间、工作生活,但却并不能完全解决我们对生活的焦虑和无力感。就像片中Jean的好朋友说得那样:“扔掉一件东西很容易,但忘掉一个人却很难。”毕竟我们的生活并不完全是由物件和信息组成,更是由家人、朋友、伴侣等等人际关系所构成的复杂生态。只是生产力空前的强盛和信息化浪潮的到来,让我们每一个个体都过于容易地被包裹在繁多物品和信息之中,让物品成为自我的延伸,而过多的自我凝视阻隔了与外界更多的关联,放大了我们的焦虑和迷茫,也让我们变得更加自私冷漠和麻木不仁。

在Jean身上,我们并没有看到“断舍离整理术”所带来的魔术般的人生改造,事实上在这部电影里,比幸福的未来蓝图更重要的是关于过去的回忆,或者说是我们如何处理与过去的关系。Jean试图践行极简主义来开展设计师事业,同时则借此机会切断与过去的联系,与不好的回忆说再见。这些回忆中有父亲离开家庭所带来的伤痛,也有对前任的感情羁绊以及对自己突然消失所心怀的愧疚。人类的心理防御机制总是会筛选那些有用的经历,为了更好的生存而暂时压抑那些负面的回忆。所以我们始终都生活在不断遗忘、迭代更新的状态中,在当下的判断中产生我们对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主观看法。但人类终究不是完美无缺的机器人,并不能像电脑一样从硬盘驱动中卸载一段数据一般却删除记忆,某段记忆可能会被淡忘,却被时光悄悄地雕刻在物件上,单单一张照片、一条围巾或者一封书信就可以把过去的色彩和温度还原在我们的脑海中。

曾经经历过物资匮乏的我们的父母一辈就像Jean的母亲一样无法接受“断舍离”,电影由空间整理的话题引入,将两代人在价值观和生活态度上产生的代际冲突展现得淋漓尽致。Jean近乎于冷酷无情地清理掉一切父亲所留下的物品,包括那台没有人弹的钢琴,而因此与母亲发生激烈的争吵,母亲不愿意放手的执念被Jean认为是一种错误的方式,而母亲把Jean强加于别人的计划斥为自私:“难道我就不可以有自己的念想吗”。但自认为完美的焕新计划,依然剪不断过去情感的错综复杂,让Jean迈开步伐大步前进。她不能摆脱父亲不告而别的阴影,独坐在钢琴前痛哭流涕。她夹在过去恋情的点滴记忆和前男友Aim也在move on的现实中怅然若失,在酒店空荡房间度过新年,被孤独和空虚的回响所击中。

“Don’t Look Back”(永不回头)是电影中断舍离整理法的最后一个步骤,对于实现个人成就达成进步来说,这也许是最理性也最优化的做法。但作为复杂而感性的人类,我们可能永远都做不到这一点。坦荣瓜塔纳利将理想化的自我实现和情感的复杂性糅和在故事线索中,在电影的前半段以干净利落的轻喜剧方式呈现,清新小品但不甜腻。但后半段花了更多篇幅在爱情线索,太多的告别对白和哭戏场景让节奏明显拖赘了下来,有些落入感伤主义的俗套。

 2 ) 人物心理分析篇‖有些时候只是你自己忘记了,凭什么要别人也忘记。

这部影片就是我一直在寻找的——“痛苦回忆”。发现自己内心的丑恶才是真正的痛苦,当你痛苦到反胃痉挛时,是什么话都说不出的。

如果你不知道自己背负着多少罪恶感,让这部电影告诉你……

打开这首片尾曲再看吧

看完的那一刻,回想起导演在影片开头开的巨大玩笑,诺大的讽刺。

如果你已经认真看完并想听听我对几个人物情感纠葛的分析,那请继续阅读下去吧。

⭐根据每个人经历不同,也许我们的看法会有很大出入,既然点进来了,只希望你能包容我的想法。毕竟你眼中的可能是时光机,我眼中的却是拖拉机🚜,都没错啊都没错。

开头

本篇必看:

首先,我觉得,这不是一部自私的女主经过旧物的救赎、好友的原谅而涅槃重生、放下一切的故事。女主小琴一直都是一个自私的形象,结尾也可以看出她并没有得到救赎,诸位不要把它看成一部教大家断舍离的电影,如果你真的这样断舍离了,和女主一样,那些痛苦的东西不会消失。影片的本意是让那些自私、健忘的人承受她们该承受的痛苦。

有些人觉得影片把角色刻画的太真实了,没有魔幻,没有反省,没有升华。但如果这部电影就如此云淡风轻地掀起你自己的回忆,没有旁白的滥情,没有歇斯底里的嘶吼(因为我们最后可以发现,女主痛哭的时候导演没有选择放出她的声音,但却比听到她的声音还让我们心痛),这部电影为什么算不上一部佳作?

没有人生来就是前来治愈你的,这部影片亦然,它只会席卷你的过去。

这里还有一点,它的确会让你陷入回忆,但有些人没有相似的回忆,导演可以说放弃了大众化,选择私人化处理,这一点就让我很欣赏!

绕回开头发现太多细节

本片以收拾家里的旧物为线索,展现的是友情、亲情、爱情里的遗忘与记忆,自私与愧疚。

简概: 留学回国的学生小琴因工作需要,打算把自己家改造成极简主义办公室,她把属于别人的物件归还,其中也包括前男友安哥的相机……一段段回忆就此揭晓.

女主小琴极简主义的外壳下其实是父亲不辞而别、自私自利的映射。极简主义教会她把最有用的东西留下,其他的都是无用的、羁绊的,应该丢掉。她把父亲的钢琴卖掉,嘴上的理由是没人弹、不想母亲继续拘泥于回忆,但最终还是为了抹掉自己的痛苦回忆、建成自己的办公室。她一边想摆脱父亲的影响一边又快马加鞭地变成他,她丢弃那些“珍贵回忆”就像父亲丢弃她们那么果断,不顾及别人的感情。小琴拆掉了母亲的客厅、卖掉了父亲的钢琴、归还了亏欠的人情,她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洗白自己的过去。

她允许自己有过去,与前男友的过去让她能够名正言顺地再次出现,被父亲伤害的过去让她能够名正言顺例行极简主义。但她不允许母亲有过去,母亲与父亲最后的回忆,最终殉葬于女儿的自私,殉葬于女儿的极简主义。这本身就是一场轮回,受伤最深的往往是最深情的人。

母亲这个角色很出彩
小琴的软肋

我这里不是说极简主义都是无情的,影片也不是针对这整个群体,既然把镜头全怼向了女主,我们就要从女主的行为出发,她明显是借着极简主义的幌子想方设法地逃避,就好像世界上美的丑的都有,她却因为有丑陋的东西选择永远闭上了眼睛。不要较真于此,把目光放在影片本身最好。

断舍离六步走:

……

这也是我觉得设计非常巧妙的地方,小琴只坚持到第三条,后面的剧情完全是朝着与小字相反的方向发展的。极简主义不允许添加东西,小琴就马上拿回了自己的旧物,极简主义不允许她留恋,她打通了父亲的电话。可是真的有人那么擅长遗忘🐴,也许他们只是过了眼睛这道坎,心里这道坎过不过得去,只有自己知道。

安哥

有人说这条爱情线很碍眼,我觉得不然,通过安哥和小琴的故事,也是父亲在小琴身上产生射影的体现。

前半段女主去归还相机,宣泄了自己压抑已久的愧疚,她给安哥煮汤,和他的现任女友小密认识,她回来了,她想补救。这一切都是如此的自然,如此合乎情理,我们真的以为他们重归于好了,但事实不是这样的。为了自己的利益,小琴曾像扔垃圾一样把安哥甩掉,拥抱自己的未来。为了自己的利益,小琴主动上门认错,哪怕安哥让她不要说了。为了自己的利益,消除愧疚,她劝安哥和小蜜复合

两个小时下来,小琴总共说了不下十遍的抱歉,可是几声抱歉真的管用吗?

自我感动中
占据道德制高点
(发泄够了吗?)
看似无事,其实非常生气

安哥和小蜜分手时,她知道这是自己的出现造成的,但她还天真地认为安哥已经被自己感动不计前嫌,甚至想要亲自劝安哥和小蜜复合。这都是小琴的内疚在作祟,看到安哥幸福才能真正抚平自己的愧疚,自己给不了他真正的陪伴,只能希望别人给他。

但这些早就被安哥看穿了,当安哥质问她为什么不自己去承受罪恶感的时候,小琴开始手足无措,她的秘密被戳中了,她疯狂解释到自己是因为在乎他,反而质问安哥为什么不愿意释怀。

她不愿意承认自己的自私……她认为自己和父亲不一样。

放P
不能

还有一个很有心机的点是小蜜告别的最后一段话,她说“这件上衣是你留在他家的最后一件东西,他把所有东西都还给你了。”看到这时我心里咯噔了一下,想必安哥一定和小蜜讲过小琴的事,前面小蜜说自己拒签了快递,能看出她是真的在乎安哥。这放在一个想要赎罪的人身上,无疑是最致命的伤害,所以如果你此时把自己想象成小琴,就很容易与角色取得共鸣。

小蜜微笑离开

抛弃与被抛弃:

其实我们换位思考过后会感觉更加深刻体会到两对抛弃与被抛弃者的心理。

母亲和安哥都是被抛弃的人,在母亲身上我们能更加直观的体会到她的感情:小琴给父亲打完电话后想要转告给母亲内容,但母亲是十分抗拒的,她已经适应了一个人的生活,丈夫不告而别逼她要靠自己,这时候告诉他丈夫的消息无疑是往伤口上撒盐,母亲疯狂尖叫,捶桌子,泪水在眼眶里打转,但最起码父亲没有嘘寒问暖,没有想方设法排解自己的罪恶感。 安哥再一次见到小琴也是相似的感觉,只不过小琴的目的是单纯的为了消除愧疚,重新在家乡站住脚根,她忘记了自己对安哥造成过多大的阴影,她出现在安哥身边,就像父亲出现在母亲身边一样。

是啊

“有些事只是你自己忘记了

凭什么要别人也忘记?”

尾声:

说到头了这就是一个关于记忆的电影,那些记忆有些是有形状的,有些是有画面的,有些是记忆中飘忽不定的,我们每个人都有管理自己记忆的权利。你可以爱他,也可以恨他,可以选择单方面的忘记他,但是,就像小萍说的那样:

“有些事只因为你自己遗忘了, 不代表会就此消失, 双方都要释怀才算真正结束。”

我们都做过错事,都有无法触及的历史,总有人会在当中受伤,承受那份痛苦。所以不要逃避了,我们每个人都做过不好的事情的,去过你的生活吧。 回忆是影子,只要明天还在,它就不会消失。它永远都在哪里,那些记忆的存在可以让我更好地对待别人,不让悲剧重演,没人想再经历一遍那样的痛苦,我们只做对自己有利的事不是吗?

善待回忆,该缅怀的缅怀,该不过问的,就再也不要过问。

……

小琴说
好友说

意难平啊意难平。

(我的第一篇影评,如果你喜欢的话请帮帮忙点一下有用,这会成为我写下去的动力!)

——The End

 3 ) 中文名:就爱北欧+极简风装修

中文名完全是诈骗,这片跟断舍离半毛钱关系都没有。

剧情是女主去了趟北欧回来就打算把她家也装修成北欧+极简风当做工作室的故事,硬插了一段藕断丝连的爱情。

电影里根本就没有出现断舍离的概念。从头到尾都没有。

电影里追求的是北欧+极简风的装修,简单来说极简风在电影里的体现就是把家里的家具都扔掉,尽量只留下空间;而加上北欧这个限定,在电影里的体现就是还要把家里涂成一片白,搞成性冷淡风。

电影中为了达到北欧+极简风,女主用的是近藤麻理惠的怦然心动的人生整理魔法。一句话解释,把所有东西分四类,衣服、书籍、杂物、纪念品,把每一类堆成一堆,然后逐件拿在手上,感觉喜欢的就留,其他都丢。就连这个,导演都没拍好,我就没看到女主把任何物品堆成堆。

然后,女主就因为伤了一个朋友的心,莫名其妙的开始全世界退礼品???有病吧。你不想要的垃圾就堆到别人家去???

最后,女主还开始对自己的老妈下手,把她作为纪念品的钢琴未经许可就给卖了。这尼玛是断舍离?根本就和断舍离背道而驰了。断舍离是自己的功课,什么时候让你去扔别人的东西了???山下英子要是看了这电影非得气得吐血不可。

断舍离是个好概念,但是不要到处乱用好吗?这个导演和编剧根本就没有尝试过去了解断舍离,只不过拿断舍离当做制造冲突的工具,拍了一部挂羊头卖狗肉的片。

 4 ) 迈出断舍离第一步

如果不能遗忘那就丢东西吧…在这个过程中我挖掘了自己的强大。

断舍离原本只是一个快要被喊烂的口号,《时光机2019》让我有了全新的认识,原来还可以这样断这样舍这样离,有过程分步骤,有人物内心的挣扎,有单眼皮女主加持,高级感充斥。

她不能直接丢弃,我能。本以为是我的境界高于她,错了,她才是对自我人生的颠覆性设计,通盘考虑了全局,亲情友情爱情捋顺了,在自己的天地经营爱好,搞事业,这是彻头彻尾的大女人。内心要多稳多有力量,多没有杂念,才能替妈妈做主,丢掉承载母亲一生所爱、一家四口的过去的甜蜜和幸福的父亲的旧钢琴;不用寒暄不问现状,擅自跑到前男友家归还旧物,做了前任爱吃的饭和现任一起吃,这就算了,还提出要见前任妈妈,人家是给你写过卡片,虽然但是…都过去了呀姐妹儿…

甚至偷师学艺,拍走自己想要的东西,这个我顶你。姐妹儿

观影中我也经历了不一样的心路历程,从不理解、讨厌到佩服。我做不到:没有的东西,多此一举,有用的东西,我厚着脸皮用,有价值的,我更舍不得,我可以做到不带任何感情色彩,纯粹用物质和价值衡量了,但我做不到女主的大局观和圆满。

断舍离—-删掉承载回忆的东西真得有用。至于心里的残星点点也许只能交给时间。

 5 ) 岁月缱绻

此刻窗外正是一片晚霞,可惜有防盗窗挡着,我冲下三楼,拍下了这一刻,因为稍作犹豫,它很快就过去了。

这是我这半年里的第二次搬家,搬家是劳身劳心的工程,特别是随着年纪渐长,随身的物品越来越多,往往打包这一项,就足够让人身心俱疲。

3月的时候,我看了《就爱断舍离》,这是有点傻的电影名字。泰国导演纳瓦彭·坦荣瓜塔纳利2019年的影片,它还有一个翻译的名字-《时光机》。我不懂泰语,不知原名更像哪一个,电影内容呢,隐隐有与两个译名都有点关系。

我很喜欢这个导演讲事情的方式,摄影的风格和人物的设定。上一个让我着迷的是他2017年的《死于明日》。与之相比,《就爱断舍离》有了简单的故事梗概,剧情不复杂,看了开头,便知结局如何,也是,普通人的生活,走向一直都很明晰。

长大,离家,租房子,买房子 ,离开一座城市,继续租房子,换房子,漂泊的人,始终不安稳的心。身边的熟悉的人,窗边相似的晚霞,会在某个瞬间让人觉得,始终没有远去,还在那个你长大的地方,仿佛一转身,叫一声妈,她就能从门外进来。

更多的时候,思念其实是附着在那些一直带在身边的物品上面。几件衣服、几双鞋子、一张照片,一件电子产品,一条手链,甚至一床被子。

大学毕业的时候,是两千年刚刚走过第一个十年。母亲给我做的褥子,我从湖南带到贵阳,又回到西安,用了好几年,直到她又做了一床新的,我不舍得丢掉旧的东西,是因为它们依旧完好,因为它们在是重要的人给予我的,因为它们是我努力换来的,因为它们,一直陪伴着我,从东到西,从南到北。

电影里,女主觉得旧物会牵绊人的生活,让人沉浸在旧日已经不复存在的美好时光里。幼时坐在旧钢琴前弹奏的父亲,已经完全听不出电话里女儿的声音,儿子的工作间依然贴着全家往日开心的合照。女主离开家乡,觉得思念一种负担,便生硬的掐断了和前男友的所有联系。回来之后,她粗暴的以扔掉所有旧日物品的方式,与自己的过去切割,却发现一切都没有像扔掉旧物那样简单,于是以和解的方式规划那些无用的物品,给自己疗愈的同时也帮助别人。可人的感情最难捉摸和揣度,换句话说就是,不是人人都领你的情,你想和解的时候,别人未必肯释怀。你对别人造成的伤害,并不会因为你的放下而结束,有的时候,怨恨比爱更持久。物品可以扔掉和归还,感情却不可以。

电影似人生,人生仿若电影。断舍离是一种生活态度,是我们无数种生活态度中的其中一种,有人因此而放下过去,但不是人人能做到如此,感情是复杂的,悲伤里也有欢喜,此时的欢喜谁能料到彼时却成了悲伤的过往,甜蜜往昔不复存在,不代表她没有存在过。割舍--本身就是残酷的,如果心底仍有缱绻滋生,人生即使切割成碎片,情愫依然流淌在血液里。

我的抽屉里保存着好几条手链,有爱人和朋友送的,也有我自己买的,它们有的伴随了我很久,纵使我很少戴上,可是依然保存着,它们并没有成为我感情的负担,看到它们时,并不只是有离别的伤心,更多的是那些人,那些把酒言欢人生几何的场景。

想想,也许对于有些难以释怀的过去,并不需要去关闭它们,这是人生的一部分,在我们浩瀚的心宇宙中,总能找一个小小的空间和角落,就让那些往昔静静的待在那里,既然存在过,何必抹掉呢。

 6 ) 《就爱断舍离》简评

去两年曾经泰国电影有过一阵小火,上映了好几部影片,不过如同昙花一现。前几日,一部叫做《就爱断离舍》的泰国电影上映了,算是泰国电影再一次走上中国的大荧幕。

广义上说,这是一部讲述情感的片子。这里的情感,不限于亲情或者爱情,而是混合着亲情、友情以及爱情。

电影一开始,大约是从友情入手,然后切入亲情,中间有插入爱情,最后又用亲情收尾。整部影片描写的是,女主在追求所谓“极简风格”的老屋装修过程中,面对一大堆所谓“无用的”,“没有感觉”的老物件,本想着一丢了事,却最后不得不一一去面对,去处理。在此过程中,她开始重新思考自己,思考亲情友情以及爱情。

这是一部文艺性的电影,技法上没有什么特别的,也没有什么悬念。不过就是在叩问心灵。至于观众是否会被这样的叩问所感动,或者说是被触动,这就是个人的自己感觉了。

前几年的泰国电影热,主打的是悬疑。这次换成了讲心灵鸡汤,改变是很大的。总的来说,这部观众对这部电影并不买账。我个人也认为这部电影评分大致不会超过7分。

俗话说,忘记过去等于背叛。确实,没有过去的自己,就不会有现在的自己。过去是那么容易就断得了的吗?过去和现在,以及未来,总是藕断丝连的。

 短评

1.5 / 老了,无法欣赏这种《奇葩说》大电影了。假如说前作还能用短片拼接的形式坦承其血肉稀薄,这部改为单线叙事后就几乎是在千方百计遮掩内部堆砌的无能。哪怕演员的表现仍能在局部形成有密度的情绪流,但整体结构的贫瘠肌理依然主导着种种表意需求。因而观影过程无法让观众进入差异化的人物,而必须依赖观众自身调用大量的个人记忆来接合。不论对于观者还是对于其自身试图探讨的意识形态,最终的效果都既空洞又谄媚。

6分钟前
  • 寒枝雀静
  • 较差

1.浏览照片仿佛搭乘时光机回到照片里的时光;2.扔掉东西意味着扔弃一份又一份情感和回忆;3.这或许就是我房间里总是乱糟糟的真正原因,不是因为我懒,而是因为我是一个念旧的人。

10分钟前
  • 有心打扰
  • 还行

物件可以丢弃,记忆却无法删除;记忆可以篡改,心灵却无法说谎。最后一镜直直推到眼前,我们就是这样微笑着说谎,甜蜜地虚饰,总有办法为自己的怯懦和自私寻到一个磊落而具有自我说服力的理由。那些承载着往事、浸润着情感、寄托着心意的零零件件,在经过物理形式的断舍离之后,当真能离开我们的生命吗(做过这些蠢事的人表示绝对不会:撕碎的照片,淡去的字迹,卡带的音轨,陈年的明信片。);舍弃,归还,甚至是道歉,其实最终都是迎合自己的心意——“就像是道歉之后就不必负责了,所以我只好原谅你。”剖析得很是深入,为照见自己蠢笨丑陋的灵魂而汗颜,代入感过于强烈。切入点小而准,格局精微,手法处理轻盈;前景遮挡的对切构图,如半明半昧的现时与过往对比,空间内的横移如水漫过。

14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推荐

納瓦彭的正常發揮。情緒上面比較像是延續《死於明日》那種調子(但因為劇情片為主,節奏不會比《死》慢)。一個比較明顯的變化是,該片的調子已經很不像之前《戀愛診療中》那種隨時會讓人心臟病發的情緒把控。而這轉變的確會讓人輕鬆不少。從丟棄舊物開始到聯繫到兩者之間的感情,主要是在徘徊著那種反覆錯過與後悔的滋味當中,但還好。很讚賞納瓦彭在處理愛情題材上還堅持著不拍親密鏡頭不拍床戲不譁眾取寵這點,值得讚賞。希望能保持下去。

18分钟前
  • 一朵潛水云
  • 还行

很像一个自私的人进行的自我感动仪式

20分钟前
  • 邓小元77
  • 还行

我早已为你种下,九百九十九朵玫瑰。从分手的那一天,九百九十九朵玫瑰。花到凋谢人已憔悴,千盟万誓已随花事湮灭。

22分钟前
  • 拉赫玛尼诺妇
  • 推荐

近年泰国电影的典型处理方式,用情感空间取代环境空间。用极简去除掉空间层次,又用垂直推轨作为主运动方式,极大地弱化掉透视关系。其实是一个如何彻底拥抱数字时代的故事,从原始的书籍/音乐/图像,转向数码初期的数字介质(CD/硬盘),最终去介质化成为云上的一串数字。无法处理的实体物件则将移到废纸篓,停顿,倾倒废纸篓。末尾两处更是明显,母亲多余的哭诉杂讯被降噪的反向声波抵消,烟火是电视图像,时间是手机数字。

25分钟前
  • 刘浪
  • 还行

感覺就是設計師拍出來的廣告作品。

30分钟前
  • 飛了
  • 较差

索然无味的故事和生无可恋的女主。

31分钟前
  • 林春娇
  • 很差

极简主义是幌子,讲的还是时间、记忆和情感。

33分钟前
  • 把噗
  • 推荐

断舍离不是有一条说,不要试图扔别人的东西吗?妈妈哭天抢地,还是把爸爸留的钢琴扔了,还把一干朋友搅得鸡犬不宁,如果这也算断舍离,那爸爸抛妻弃子离家出走也是断舍离了。

36分钟前
  • 苏莫
  • 较差

6/10。相似故事日本拍了很多版,但都没有泰国这个独特的气质。演员选的好。真正该断舍离的是电影的时长,治愈和催眠混合在一起。看似漫不经心,其实设计感很强,尤其是收旧货老板的出现。前男友线过重,反而弱化了亲情和友情。

39分钟前
  • 乍暖
  • 还行

导演错误估计了自己的编导功力和女主演技的感染力。“你来道歉时,我很生气。感觉就像是道歉之后就不必负责了,所以我只好原谅你,对吧?如果我不原谅你,就是我的问题,就不再是你的问题了。仿佛你把所有的罪恶感全加诸在我身上,然后你就一走了之。”

42分钟前
  • 齊克斯尼力佐飛
  • 还行

丑八怪女主,家人的东西舍得丢,自己和前男友的就不舍得,送你2个字,活该

46分钟前
  • 吴青峰
  • 很差

纳瓦彭的片子总是这样,看起来充满了挠人的小心思小情绪,但是回味力却无穷。这部差不多是目前看过最喜欢的一部,它在所谓“断舍离”的主题基础上加入了一点新的解读,把那些自私的、拒绝释怀的、难以和解的东西剖开来给你看,但是在戳穿每个人后又不带批判的安慰你,没关系人之常情,继续往前走就好了。一部讲述回忆的电影,但是全片几乎没有出现一处闪回(只在一个关键地方出现了两个镜头),而是利用瞬时的照片还有空镜头来积攒能量,不耽溺于某种具体的情境,而是让想象力自由生发。对待时间的记忆的态度没有俯瞰也没有仰视,镜头就是这么平平的环绕着,仿佛在场的无形幽灵,审视着一切。包括结尾收拾房间的场景,瞬间穿越回死于明日,跨越时空的情感联系依旧蕴含着巨大的冲击力。文本上有丰富的延展空间,情感上更是展现了丰富的多维层次,喜欢。

48分钟前
  • 朝阳区妻夫木聪
  • 力荐

就当是一场梦,醒了很久还是很感动,还是很想被你保护我心里的惨痛。喜欢我一定很辛苦,其实我全都清楚,放心这世界很坏,但我记得你的叮嘱。淡黄的长裙,蓬松的头发,牵着我的手看最新展出的油画。无人的街道,空荡的家里,就只剩下我一个人开狂欢的party。目光投向旧物是沉浸的,投向故人则是躲闪的,如镜头同样在摸索与人物对视的方式,远探、侧颜、背影,直到睹物思人的“人”真实出现在眼前,才得以诚实地面对自我。几次对话都是以多人全景为始,待崩裂之时转为正反打,以空间的撕裂宣告孤单的终局。女主以“舍弃”为刃保护自己,却终被“舍弃”自伤,时间的回溯同样成为情感的回旋。

52分钟前
  • 嘟嘟熊之父
  • 推荐

人生总是事与愿违,要放下的都是放不下的,要逃离的都是逃不开的,向别人道歉只是为了自己,最后活成了讨厌的你的样子。钢琴可卖,照片可撕,关注可取消,装修可极简,但时光记忆抹不去,心里的杂物丢不掉。|音乐真棒。

53分钟前
  • 神仙鱼
  • 还行

[死于明日]导演新作,关于记忆与遗忘的动人小品。1.以搬家清理旧物作引子,再用断舍离六步走(每个小标题都似反讽)的极简主义教程串场,实质上还是落脚到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上:我能断舍离,对方却不舍;我至终挂念他者,殊不知早已被遗忘。2.照片成为牵系起过往回忆的关键,恍若时间的幽灵。3.对道歉行为中双方心理的洞析(宽恕、不原谅或遗忘),令人想及鲁迅[风筝],个体的自私与罪疚感相互交织。4.情感表达并未堕入滥情俗套,沉静克制中力道千钧,往事只存在于对话之中,无闪回,依靠观者的想象与共情来重构记忆。5.哀而不伤的点滴配乐一如前作,多以浅景深的近景或特写镜头呈现人物,稍带虚焦肩背的对切镜头则缔造出一种若即若离、略为飘渺的氛围。6.几次平移的匹配转场;在缓缓的移镜头中,往事并不如烟。(8.8/10)

58分钟前
  • 冰红深蓝
  • 力荐

整个电影的感觉有些许日本,淡淡的,慢慢的,小的情绪,包括断舍离这个主题。抛弃过去那些旧的物件,其实也是对曾有的回忆的重寻与放弃,最终告别过去,重新开始,都是小情绪与小伤感。

60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还行

事实是,被伤害的人不会永远站在原地等你,连回忆和岁月都变得不堪重负

1小时前
  • mai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