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首发个人微信公众号:谢园(xieyuan59)
聚会结束,亲友离场,妮可·基德曼演的Becca和艾伦·艾克哈特演的Howie,在暮色中临湖而坐,一语不发,慢慢十指相扣,但脸上并无太多表情。我还在猜想他们内心是否会复原,片尾曲却已响起。
这是妮可八年前演的一部电影<Rabbit hole>(中文译作“兔子洞”或“爱的拐点”)。彼时,她凭借这部电影,获得第83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女主角提名。换做八年前,我可能看了不到一半就会退出,又或者快进看完,并不理解。而如今,这部电影看得我泪眼婆娑,坐在电脑前久久不能动弹。
呵,时间就是这样捉弄人,一点一点让你懂得生命、人生这样宏大词语的内涵,也让你愈发看到生活又残酷又温情的一面。
整部电影的故事情节并不复杂:Becca和Howie原本过着恩爱富足的中产阶级生活,有一个可爱的儿子Danny。但家门口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夺去了丹尼的性命,彻底改变了Howie夫妇的生活。夫妻两人采用不同的方式面丧子之痛,渐渐导致夫妻关系日益紧张,争吵不断。经历了种种互相伤害后,他们终于明白彼此仍然深爱,愿意共同面对,做出改变,为继续一起生活下去努力。
影片并未告诉我们,他们的努力是否奏效。但我很想去相信,即使未来的日子仍然悲伤难捱,但夫妻俩因为爱,最终慢慢适应,走出悲痛。
当人无法承受身体的任何疼痛时,可以吃止疼药,甚至医生会给你注射少量吗啡,药剂能够很快让人感觉好转。唯独悲痛这种疼痛,没有可以医治的止疼药。
电影中,丈夫Howie偷偷半夜看手机上的儿子的视频、参加团体互助治疗、不愿扔掉车后座的儿童座椅、拒绝改动儿童房的摆设;而妻子Becca则害怕触景伤情,想要把家里有关儿子的回忆都抹掉、把儿子穿过的衣服送人、退出团体治疗,不参加有小孩的家庭聚会、把儿子所有的玩具都整理放在地下室,甚至想把房子卖掉.....这些无一都是因为内心的伤痛,如同癌症细胞一样在体内蔓延。
借用杨绛先生在《我们仨》中写的一句话——我觉得我的心上给捅了一下,绽出一个血泡,像一只饱含热泪的眼睛。
从未就着悲伤吃过面包,从未在夜半时分饮泣,害怕面对明朝的人,大概不会懂得那般宛如焚心之苦的痛。
记得高考前,一个同学的父亲突发脑溢血去世,她知道消息那一刻,晕倒在教室。成绩优异的她那一年放弃了高考,选择复读。
记得父母的一位好友,在他母亲突然因病去世后,每周都要去上坟,常常一呆就是一天一夜。
记得小时候住在一个大院里的叔叔,在儿子一场意外的车祸去世后,他一夜白头。
记得六年前,我的表哥突然遇害时,家族里所有亲戚全都哭成泪人,直到现在,他的名字仍是禁忌。
这个世间,那样心碎的故事太多太多。大概,很少有人没有经历过丧失至爱之痛。每个人都有一套自圆其说的系统,很多事情,我们都会去寻找一个可以让自己信服的解释,尤其是在面对伤痛时。我们需要找到一个让自己接受失去的理由,以及支撑自己继续活下去的慰藉,比如宗教信仰,科学依据,又或者是臆想猜测。
或许,生命有轮回,人有前世今生,或许,世间真的有灵魂。可是,这些说法都无法彻底消除当事人心里的悲痛。电影里,在团体治疗中,一对夫妻自欺欺人地说失去女儿是上帝的安排,因为上帝需要另一个天使。Becca听完后,愤怒地说道“为什么他不多造一个天使,他毕竟是上帝啊。”大概所有的人,在面对失去至爱之时,都会想要叩问天地,世界这么大,人口这么多,为何偏偏带走他/她,为何要让我承受这样的痛苦?
这个世界,除了生老病死,还有太多的灾难和意外,有些人才说再见,却变成永远不见,有些人说好要永远在一起,转眼就阴阳相隔两重天。
遭遇人生不测的真正痛苦在于,两个人的联结,如一根藤蔓,硬生生被斩断,可是内心的牵绊却断不了。不管你说什么,做什么,逝去的那个人不再能够回应你,和你互动,拥抱你,对你笑。
那种痛苦就像难以治愈的疾病,不会要你的命,却有着强大的邪恶力量,时刻肆虐蹂躏着你已经千疮百孔的心,它也许改变了你的人生,再也寻不回你熟悉喜欢的生活轨迹,好似身体受过重伤的地方,无论如何,都不可能再恢复先前光洁完整的模样。就像电影里,那对亚裔夫妻进行团体互助治疗已经八年,但仍无法接受失去,最后选择分开。
在某些时光里,你过得安稳美好,对未来持有希望。然而,突如其来的一些事情,悲伤得打破所有的平衡,然后你的整个生活像被吞噬一般,情绪和想法全都变了。
也许,时间会让表面的一切慢慢恢复平静,但是抹不掉的悲伤,仍然潜伏在内心某处,就像被太阳暴晒的枯草,一部电影,一句话,一个场景,一篇文章,一首歌,都会点燃你,焚烧你的心,不断折磨你。
在懂了爱和陪伴的年纪,我再看三毛在荷西意外身亡后写的书,总觉得字里行间缠绕着三毛丝丝缕缕难以摆脱的悲伤。比如《梦里花落知多少》里那段:
我是没有选择的做了暂时的不死鸟,虽然我的翅膀断了,我的羽毛脱了,我已没有另一半可以比翼,可是那颗碎成片片的心,仍是父母的珍宝,再痛,再伤,只有他们不肯我死去,我便也不再有放弃他们的念头。字字句句都是她的心碎。
还有Sia的歌,听着听着就容易热泪满眶。因为那些音乐背后,隐藏着Sia七年都没有走出来的痛苦。Sia和男友Dan在环球旅行时,Dan在伦敦的一次交通事故中丧生。或许,这是为什么Sia的歌总像暗夜里深沉的苍穹,让人看到她在悲痛中如何挣扎,如何振作。
没有人可以叫醒装睡的人,也没有人可以拯救谁。面对铺天而来的痛苦,能做的,也不外乎自己一步步爬起来。别人的同情怜悯,并不会让你好受,因为你知道他们一转身,仍然会笑着继续他们的生活,不痛不痒。但,你还是要背着痛苦活下去。
怎么活下去?我尤为喜欢电影中对于这个问题的诠释。那是一段精彩的对话,发生在Becca妈妈在地下室清理Danny的东西时,贝卡询问同样经历过丧子之痛的母亲:
Becca: Does it ever go away?(这种痛苦会过去吗?)
Mom: No. I don't think it does. Not for me, it hasn't. And that's goin' on eleven years. It changes though. “(不,我觉得不会。至少对我而言不会。十一年了。但它变了。)
Becca: How? (怎么变?)
Mom: I don't know... the weight of it, I guess. At some point it becomes bearable. It turns into something you can crawl out from under, and carry around like a brick in your pocket. And you even forget it, for a while. But then you reach in for whatever reason and... there it is. "oh, right", that... which can be awful, but not all the time. It's kinda... not that you like it exactly, but it's what you got instead of your son, so you carry it around. And... it doesn't go away... which is...(我不知道......大概是它的重量,到了某个时候,就变得可以承受了。你可以从它的重压下爬出来,随身带着,就像一块口袋里的砖块。有时候,你甚至会忘了它的存在。但你随时都可以找到它,它就在那儿。哦对,就是这样...这感觉很糟,但不会老这样。这是那种...当然你一定不会喜欢...但那就是代替你儿子的东西...所以你到哪都会带着它......而它也不会离开,那其实······)
Becca: Which is what?(其实怎样?)
Mom: Fine... actually.(其实还好)
有人曾经说痛苦会变成钻石,闪耀光芒。但是有些痛苦不会,它会变得就像口袋里揣着一块砖,变得可以忍受,但是不会消失。
可是,这就是我们逃避不了的人生,是许多个生活版本的其中一个,就如Becca在看完Jason依据< Parallel Universe> 画的漫画< Rabbit hole>后,两人坐在公园里,Becca说的那段话:So this is just the sad version of us. But there are other versions. As other versions, everything goes our way. I like this thoughts, it's nice. Somewhere out there i'm having a good time. 这只是我们生活的悲伤版本。还有其他版本,在那里,一切还好好的。我喜欢这个想法,真好。在某处,我们仍在欢度年华。
挺好的 有些坚持我们是不必那么执着的 放开了 反而就豁然开朗了。你觉得呢?
平淡寡然。我怎么觉得Aaron演的更好?两人争吵那段被男主感动了。连饰演Becca母亲的Dianne Wiest都强过Nicole,或者是我实在看不惯一个女人像个怨妇一样折磨自己的爱人亲人当事人。我不是黑谁也不是故意唱反调,但真的不要觉得提名奥斯卡的就一定是好货。赞个配乐和结尾吧。
平淡,平淡,吵架,平淡,外遇,平淡,回归,平淡,吵架,平淡,平淡,平和……
已经是母亲的人一定看不了此片。抑郁纠结无法抽离的情感'从头到尾贯穿。
又是这种治愈系电影,每年奥斯卡颁奖季都会出来那么几部;妮可的演技固然出彩,但还是达不到《时时刻刻》的高度,得奥斯卡的几率不大;这导演我挺喜欢的,以后会更好的...
除了Nicole和Aaron之间的歇斯底里的争吵,基本算中规中矩
1、電影拍得很小巧精緻,想篇小品文,適合夜深一人獨品 2、Nicole真的老了,唯有化妝才會偶爾一閃當時的光鮮 3、自然地,大家都會把這部電影跟《另一個女人》作比較,個人覺得此片略勝一籌,娜塔莉不及妮可 4、兔子洞又名“任意門”,over。
在伤痛之中我们总需要相信一件事,一个人,一段关系,一种未来。只有去相信才能继续活下去。妮可和艾伦的表演都很精彩,值得杀进提名名单。
平淡的没什么意思
没什么高潮,看的好压抑
丧失亲人这种悲伤,就像口袋里揣着一口砖,随着时间流转,渐渐地变成我们身体的一部分,你不再感受到它的重量。可是,当你伸手掏口袋的时候,你又会惊讶却淡然地发现,它,其实一直在那里。年度最喜欢的电影之一,流畅,美丽。配乐犹如甘醇清冽的美酒,格调淡雅,这是属于妮可·基德曼一个人的电影。
“爱让悲伤终结。”或许不少人看过以后会觉得沉闷单调,但这却是一部需要你慢慢品读的电影。影片并没有多么吸引人的剧情冲突,也没有复杂至深的台词,但从始至终都弥散着淡淡的温情淡淡的哀伤,平静中饱含力量,细腻、真诚,配上拨动心弦的音乐,让人沉浸其中。★★★★
x
《兔子洞》贡献了一个经典人物:愤怒的母亲。丧子之痛让女主角变成了刺猬,她处在愤怒之中:对妹妹的愤怒,对母亲的愤怒,对丈夫的愤怒,对上帝的愤怒,对自己的愤怒。她拒绝安慰,拒绝类比,拒绝将自己的儿子与其他儿子等同,拒绝敞开自己,拒绝向前走。愤怒需要很大的能量,化作接纳时也特别的动人。
该如何忘掉过去,是像妮可那样病态的偏执,还是艾伦那种积极的改变。其实他们都挺难熬的。细节上很精彩,几个小的动作,几句有所指的对白,导演一直是个很擅长挖掘内心的家伙,这里只是去掉了短巴士的噱头。结尾收的太平淡了,总觉得空空的。更喜欢艾伦的表演,虽然他最多只能混个影帝提名。
一般。。
真实琐碎沉重的看不到出路的悲伤。迁怒所有人却对肇事者宽容,设定很赞;两人吵架那段,超市那段,大赞。
不喜欢这类 一个没生活经验 第二 其实就是想不开呗 还拍成电影是想让人家都想不开么
看这部影片时,正处于“意外风波”中。心情起起伏伏。这是一部从头到尾都会给人压抑感的电影。因为表现的情感太过沉重。做为父母,失去年幼的孩子的确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去平复。而且往往是暂时的,因为那种失去的痛苦,会是一生的阴影。妮可。基德曼的表现非常棒,所以即使我并不是很喜欢这种调调
音乐很棒,妮可和艾伦都很出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