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虎的《头发乱了》是他的导演处女作。在他的同学还在给别的导演当副导的时候,管虎就凭借《头发乱了》在在中外电影节上初露锋芒。《头发乱了》带有明显的青春期反叛色彩,看得出是导演厚积薄发的结果。一般在导演的首部电影,自传的色彩相当浓厚。 这里的“自传”并不是简单地理解为作者在电影中对自己生活的简单复制,而是说作者通过对身边环境的观察和体验,把自己或者身边的人经历的生活溶入到自己的作品中。《头发乱了》就明显带有这种印记。它通过五个孩子的成长经历,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这个国家的变化轨迹。叶彤、卫东、卫萍、迟萱、雷兵,五个小伙伴从小在北京的胡同中长大。后来叶彤因父亲受到冲击去了广州,八十年代末,叶彤考入了首都的医院,又见到了儿时的朋友。卫东当了警察,迟萱发了点小财,雷兵据说已经越狱。卫东正在抓捕雷兵,卫萍则刚刚结婚。叶彤认识了一位摇滚歌手彭威,被他所吸引,并在迟萱的帮助下,给乐队找排练场所。医学院的压抑生活使叶彤越来越靠拢彭威,在音乐中寻找慰藉。卫东在一次与彭威的激烈冲突后,向叶彤表达了自己的感情,叶彤模棱两可。一场大火烧毁了排练场所,叶彤心力憔悴,投入了彭威的怀抱,但后来她发现彭威一直与一女子同居,自此叶彤脸上再没有了笑容。卫东最终找到雷兵,雷兵失手打伤卫东,自己也摔死了。叶彤拉着卫东跑出医院,在叶家老屋,两人共浴爱河。后来彭威解散了乐队,只身去了南方,卫东又回到了病床上。叶彤退了学,临行前在校庆晚会上她唱了一首与乐队排练已久而没能唱的摇滚歌曲。大桥上,叶彤最后看了一眼这座迷茫的城市,听到身后响起了朋友们为她送行的口哨声…… 在整个电影中,摇滚乐是贯穿全片的一个非常强烈的一个影象符号,这也透露了导演的个人喜好。管虎拍这部电影的时间是1994年,而80年代末90年代初,是摇滚乐如火如荼地在中国大地蔓延的黄金年代。当时的青年人,很多都对这种天生左倾色彩浓厚的音乐形式抱有极大的热情。记得看白岩松《痛并快乐着》的时候,书中有一章专门讲述了他在大学时代狂迷崔健的故事。当时我就想,没想到一向严肃的白老师,竟然是我们的同道中人,人家年轻的时候也是一愤青呢。我想这样的经历多半在管虎和其同时代的很多人身上都出现过。再比如同属第六代的路学长,其处女作《长大成人》更是以摇滚乐为主线,片中的男主角也确有乐手的身份。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张扬《昨天》里的贾宏声更是整天穿着哈雷的皮衣,抽着叶子,幻想着自己是Jhon·Lennon。摇滚乐不光对电影导演的创作有影响,对于那个年代成长起来的很多话剧导演,像孟京辉和张广天,都在自己的作品中或多或少地包含了摇滚乐的元素。孟京辉在话剧《等待戈多》中使用了张楚的配乐,而张广天则也请青铜器乐队为自己的话剧配过乐。 可以说,摇滚乐和电影的关系一直都是比较亲密的。由于种种原因,中国的电影在90年代以前很少在题材上涉及摇滚乐。这不仅跟中国电影的发展和摇滚乐在中国的发展有关,跟整个中国的大环境也是密切相关的。在上世纪90年代初,电影资源还没有如今这么普及,既没有DVD也没有网络可以下载。大多数想看电影的人在正规电视台是看不到自己想看的电影的(其实这个现象在今天也不见得有多少改变)。想看更多的影,唯一的渠道只有出租录象带。记得那时我还沉浸在港式功夫片和美式警匪片之中,某次在我家楼下的那家小店的架上曾经看见《北京杂种》的录象带,一看主演是崔健,知道内容必定和摇滚乐有关。再看看名字,我立刻把它归入“坏”片的行列。那时,摇滚乐对于我的概念就是长发、黑色皮衣,战靴,而一贯的学校教育则告诉我好人是不应该留长头发的。事过多年,我又曾发疯一样寻找《北京杂种》,并如饥似渴地找寻类似的“摇滚电影”。曾经在一个时期疯狂地看了《逍遥骑士》《猜火车》 《大门》等多部和摇滚乐有关的电影。现在,我再也不会轻信学校的“正统”教育,不会留长发摇滚乐手视作“二流子”,也同样不会再视摇滚为洪水猛兽。我想,人在不断地充实自己的大脑的同时,也应该不断提高自己的认识能力。正如摇滚乐在今日的中国被越来越多的人喜爱。其实就是认识在不断地提高。摇滚乐为什么历久弥新,不断有年轻人投身其中?它的最大魅力恐怕就在于它本身的平民色彩和反叛精神。比如性手枪乐队引发的punk风潮,其实就是不折不扣的平民运动。虽然在摇滚乐中不乏有学院背景的大牌,但观众在看摇滚乐的时候至少不用穿着礼服打着礼节呆坐在金色大厅中。只要你有足够的勇气,谁都可以拿起吉他上台表达自我。而说起摇滚乐的反叛精神,绝对值得大书特书。最令人津津乐道的例子无疑是上实际60年代和反战大潮结合在一起的摇滚乐。 上个时机60年代,在今天看来确实是一个火红的年代。似乎没有任何时代可以和那个时代全球的革命气氛想媲美。如果你从太空俯瞰,那绝对是一个被红色包围的星球。中国在进行臭名昭著的“文化大革命”,欧洲有法国的五月风暴和意大利的学生运动(达里奥·福的《一个无政府主义者的意外死亡》即是以此为背景),而在大洋彼岸,在新左派马尔库塞等人的理论指引和马丁·路德·金领导的民权运动下,在美国深陷越战泥潭无法自拔下,摇滚乐一直都出现在斗争的最前线,用与身具来的行动能力参与一次次宏大的运动当中。60年代的美国也是摇滚乐自诞生以来的第一个黄金年代,涌现了一大批优秀的乐队和艺人。如今,当年的很多人要么离我们远去,要么苍老得没了声音,但他们对于后世的影响是任何人都无法抹杀的。 所以说,摇滚乐永远都是电影的一个重要的表现内容,虽然我们已经看了足够过摇滚乐和电影结合的经典,但这绝不是全部。对于中国新的电影人来说,他们所处的环境和所面对的问题远比他们的前辈要复杂地多,我乐意看到有更多这样的电影人在自己的作品中表达自己对社会、生活、音乐等等的思考,而绝不希望我们的大导演们只拍些画面花骚,华而不实,骗观众钞票的烂片。 这是90年代初的电影,十年之后,叶彤的迷茫和激情仍能深深地打动我。青春的冲动和无奈是如此的相似,我们退缩了,回到了正常的生活轨道,而叶彤也许仍然在深深地迷茫,也许,消泯了激情,在另外一个城市过着和你我一样的人生。 看这部电影,会有许多的不足,比如用摇滚和胡同的对比对主题简单而符号化的阐释,略显生硬的表演,导演试图在一个多钟头里让我们接受太多的内容:发黄的画面和卫东的父亲传达的怀恋气息,小巷和摇滚代表的两种文明,摇滚音乐和北京街头市井生活的对切,老外的身影,纪录片中的“文革”,也都承载着大量社会和历史的气息。它们在电影中简单地堆叠在一起,几乎成了另外一个不容忽视的角色,反而削弱了青春和寻找的感染力,影响当下的年轻人对它的理解和喜爱。其实这一直是中国许多年轻导演的通病,在主题、题材、技术或形式方面总是有太大的野心,破坏了真正感动过他们的朴素的东西。这就是为什么当代题材的作品比起80年代来数量增加不少,但像《小武》那样打动人的却不多的原因。不过,管虎的这部作品我仍会打一个高分,看得出他在画面和情感上尽力真实的努力,时代风景下的迷茫和冲动在他的镜头下还是具有足以动人的力量。 电影中我最喜爱的一个片段却属于卫东。临走前的夜晚,叶彤在医院的楼下给卫东打电话。放下电话,卫东下意识地看向楼下的电话亭,四目相对,两人的内心突然被一束神秘的光照亮了,卫东不理医生的喊叫向楼下冲去,叶彤径直跑上楼。他们牵着手,又折向楼上。整个过程,他们没有说一句话,脸上洋溢着幸福安详的微笑,在迷宫般的楼道中欢快地奔跑,把医生撞到一边,快乐得像回到了童年时代。然后,在楼顶的平台,相拥看城市的灯火。 为什么激情和另类的人生一定就要用摇滚来诠释呢?还是多用镜头看看周围的人,一个平凡的人在一刹那间的飞翔会有多么灿烂迷人的光芒。
海报跟周迅似的
青春
又见耿乐
高旗和超载啊…女声是田震吧 雷到心里去了 想起娄烨苏州河了
我所看的第一部管虎,当时还是在镇宇买的牛皮纸袋装vcd~喜欢这部电影兼怀念彼段时光~
看过没什么印象。
“你怎么还听这种音乐(郭富城)!”文艺女青年啊……
基本上就是个长篇MV。管虎处女作。每个导演都是这样开始的。
现场配音版的《祖先的阴影》挺牛逼。男主好像还演过《北京乐与路》,算是老外最喜欢的样子。。感觉文青的生命历程就是第六代挨个每一部片子都看一遍,从北京你早撸到北京杂种。。从德州巴黎到戏梦巴黎。。直到有一天你和姑娘一起躺在床上,连着说了十次“看过”。俩人对着对方的皱纹相视而笑。
这片子太不务实了。观众关心你们唱什么歌么?演到40分钟才有个疑似上床。。。结果还未遂。社会主义下小警察抓小逃犯的那种破事还配世界名曲。导演大概全部心思就去琢磨怎么拍演出,怎么把观众和北京市景剪进去,怎么拍耿乐的前后左右摇头眨眼甩头发了,但是这个,真心不重要。
野人也有爱!野人也有爱!野人也有爱咿唉咿唉咿唉………
其实挺散也挺肥皂剧的,耿乐跟个天山童姥似的十年不变还是内德行,北京乐与路只不过小残了一点儿,内容挺傻可是内容本身很是迷人。
很難找的一部電影,裏面超載的歌極其經典~
后面拍的不错!整个结构太散了!画外独白效果太差了!
对于耿乐、孔琳这些长成这样子的演员真是无论如何都喜欢不起来。张嘉译那时候还叫张小童。本来还想看看90年代的北京,画质实在太糟,基本等同于废片。那时玩儿摇滚的今天看来真是蠢得可笑。
意识流加上mtv手法 对不起我还是要以现代的眼光来看这个作品
《老炮儿》前传。胡同里的年轻人,每天都说北京又变了,好像这世界只允许他们自己改变。
如果没有超载的音乐,这片子也就值2星
造作,想当然,夸张得假,太把摇滚当回事,表现出来,摇滚就很拧巴,不是那么回事儿了。
剧组有几个鼓风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