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文学作家在第三帝国崛起时被迫害,诬陷其作品损害国家形象,同时与他的朋友汉斯发生的一个温情又感人让人思考的故事。选材角度独特,主角是有思想的儿童和儿童作家,演员演技在线,特别是切换到小汉斯成长的画面,成长后的小汉斯意识也展现得更加笃定,也颇有年轻时候的卡斯纳特的影子,还是个很帅气的演员出演的这个角色。时代背景展现得很清楚,线索也简单清晰。画面朴实,也不得不说德国的音乐确实棒,背景音乐出现得恰到好处,音乐也感人。
区区90分钟片长,涵盖指涉内容海量啊。啧啧。于无声处听惊雷,说的就是这片观感无疑。择其一二记之。1、独立思考。卡斯特纳面对被自己圈粉的小星期二疑惑(纳粹造势妖魔化犹太民族),以提问方式作答曰:你看你的小伙伴沃尔夫一家人很恶毒么?小星期二想了想,答曰:不。他们是平常人。2、精神之爱。什么是真爱,答曰:精神之爱。一句“密码埃米尔”,主角卡斯特纳成功演绎现实版逃出生天戏码。惊悚一幕哦,啧啧。3、补课二战前夕。此片大背景设定在1929~1945德国本土,补缺二战前夕背景课。4、在不堪现实里,如何坚守内心阵地。小星期二多年后与卡斯特纳在德国重逢,很纳闷为什么卡斯特纳没和其他反战文人一起避险出走他国。达斯特纳答曰:20%的怨恨、20%的堕落、10%的愚蠢、20%的懒惰、5%的英勇和100%的不让母亲伤心。合计175%的理由哦[流汗]听完五味杂陈有木有。给好评,8/10分吧。
—————剧透预警—————
—————非影评 是观后感—————
当亲情,友情,爱情,或是任何其他美好事物,只要撞上了战争,都会被破坏的粉碎。看到《卡斯特纳与小星期二》的电影简介时,我就隐隐感觉到它的结局可能并不好。
有关二战,总是越了解,越心痛。这部电影聚焦于一段忘年交,埃里希·卡斯特纳和他的小读者汉斯。
看完电影的前半段,我还有些小失望,觉得它配不上影评网站上8.3的高分。但看完整部电影后,我改变了看法。这部电影很像《时空恋旅人》,前半部分比较平淡,叙事娓娓道来,没什么戏剧化的情节;但后半段情感渐起,通常这时观众才意识到,之前平淡生活的剧情已经是全篇最和平安稳的部分,而那段时光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卡斯特纳与汉斯的相识是在二战开始前,他们的故事便从那时一直延续到战后。所以,影片内容也是从平和走向紧张。我想在这篇观后感中,记录下一些我注意到的细节变化。
Ⅰ.书籍封皮的变化
在影片开头,卡斯特纳向一家书店老板推荐自己的新书《埃米尔和小侦探》,老板将这本书摆在了商店的橱窗中。随着时间推移,卡斯特纳的书籍经历了被撤下,被查禁,还被当众焚烧。最后卡斯特纳只能将书的封皮换下才能偷偷留几本做纪念。
这一系列变化,让人想起了二战前夕,许多书籍被列为“禁书”,作者也被威胁,不允许再写作,作品还背上“劣等文化”等污名的事情。这也让我联想起《芝加哥七君子审判》中的一句台词:“我从未因思想而受审过。”精神,思想等,都是人类的文化遗产。我不敢断言包含某类意志的作品就一定是优秀的作品,但以一种意志去压制和清除另外一种乃至多种意志的行为一定是欠妥的。我们需要细细考量这种行为背后的动机有哪些,可能造成的结果是什么,以后产生的影响大不大……我们应该明白,这些后果都不只是说说而已,而是实实在在会作用于活生生的人身上的。当某种思想被打压,被雪藏,被遗忘,这也意味着一个族群会走向没落,不管这个族群是大是小。
Ⅱ.咖啡厅的变化
卡斯特纳常和朋友们在一家咖啡厅聚会,这家咖啡厅发生的变化,可以用一个词语来形容——物是人非。
随着电影剧情的推进,卡斯特纳身边的朋友越来越少,很多人逃往国外,还有一些被抓走了,剩下寥寥数人在原地坚守,等待黑暗命运的降临,或者是战争结束的那一天。咖啡厅里的氛围也从一开始的热闹逐渐变成了冷清,直到最后关闭。
有一个情节让我印象颇深:德国局势越来越紧张,不过卡斯特纳依然经常去咖啡厅。他偶尔会悄悄问咖啡厅老板,最近有没有什么新的笑话。
这是他生活中为数不多的消遣之一。我无法想象,连笑话都要小心翼翼地讲,大笑都可能成为罪行,这是怎样一个压抑又痛苦的社会。
Ⅲ.名字的消失
这又是一个让我感到心酸的细节。为了养家糊口,为了不让自己的作品被禁止,更是为了不招来杀生之祸,卡斯特纳和他的朋友埃·奥·卜劳恩(漫画《父与子》的作者),还有其他很多创作者,都需要隐藏自己原来的名字,改用新的笔名或假名去创作,甚至根本不署名。我勉强称得上是一个文字创作者,我懂得署名对作者而言有多么重要。在作品上看见自己的名字,那种成就感与满足感是旁人所不能理解的。你可以说这种情感大多是类似的,但仔细品味其实各有不同,因为每一件作品创作过程中的酸甜苦辣只有作者本人才知道。而在卡斯特纳所处的那个时代,只能充当幕后写手,甚至还要背着良心给纳粹做事,卜劳恩表达了对这种行为的厌恶:
这就是战争带来的苦楚。名字是证明一个人在社会上存在过的重要痕迹,而纳粹做的正是要强行抹除这些所谓“劣等文化”创作者的痕迹,逼着卡斯特纳等人抛弃名字,抛弃身份,抛弃所有社会关系。在法西斯势力的压迫下,有的东西被迫中止,有的东西被迫开始,大家都身不由己,畏缩求生。
Ⅳ.观念的变化
卡斯特纳曾写过这样一段话:
而汉斯长大后,想要去帮助他的朋友沃尔夫时,卡斯特纳又这样说:(纳粹当时正在砸沃尔夫家的理发店)
这是两难的选择,也无法判断谁对谁错。汉斯向卡斯特纳提出的问题,也是电影向观众提出的问题。我没办法回答这个问题,只能希望自己如果面对类似情况时,所做的行为不会让更多人受伤。有时候,我们需要选择的并不是更好的那个,而是不那么差的那个。
电影结尾,卡斯特纳等到了战争结束的那一天。但他的许多朋友都已离去,最忠诚的小读者汉斯也永远留在了战场上。战争的结束,对他来说,既是解脱,也是哀悼的开始。
(注:图片皆来源于网络,侵删) 作者:HardTime
121岁生日!🎂🎂🎂
他写了那么多童书,到1974年去世前,总共写了35种书,在世界各地谈论德国儿童文学作家时,总被和格林兄弟相提并论。
他曾说“童年是一座灯塔……只有那些已经长大,却依然保持童心的人,才是真正的人“。
他却终生未婚。
因为曾经也靠给杂志画连载谋生,所以难忘剧中副线,关于海恩里希-奥赛尔,就是他用卜劳恩作为笔名,画了《父与子》。
奥赛尔比卡斯特纳小4岁,毕业于莱比锡艺术学院绘画专业。剧中出现他时,在柏林里昂咖啡店里一群文艺青年中,是对生活最热忱的那个。剧中关于他的温馨情节,是在医院,那个不安中期待的准父亲。后来,看到儿子降生时,又幸福得满脸洋溢。
那年奥赛尔28岁。
纳粹刚上台时,身为犹太人的霍夫曼就受到影响,
但他的名气和才艺给了他自信和希望,以卜劳恩为笔名继续在柏林生活并创作。
1934年12月,《柏林画报》开始连载《父与子》,随后每周一个故事,直到1937年,一直被大众喜爱,也出了单行本。
奥塞尔是个好父亲,剧中有请卡斯特纳专门来为儿子克里斯蒂安扮演圣诞老人,过尼古拉斯节的情节。
但1937年后,纳粹继续对奥塞尔迫害
他被禁止发表作品,但依旧热忱地创作,希望艺术能唤起纳粹的宽容。
但1944年,纳粹开始发动战争时,他再小心谨慎,也无法逃脱。
他和好朋友《人民报》的编辑克瑙夫一起被捕,在审讯前夜,自杀于监狱,年仅41岁。
凯斯特纳一直关照奥塞尔的儿子,克里斯蒂安熬过战争,长大后没有从事艺术工作,一直活到本世纪初。
前面表现得很好,一大一小,作家与读者的感情贯透第三帝国的荒谬史,展现小孩不以小孩视角区分大人的渴望,作家两次面对纳粹的荒谬而不得不告诉星期二:我希望有大一点的读者。可是给大人看的童书,如果有普世价值,一定会比大人更老。
于是星期二长大了,可是第三帝国还是那个样子,腊肠狗配不上牧羊犬,战争不会颜面尽失,无论胜败! 4月30日希特勒和妻子爱娃结婚后双双自杀,随后第三帝国迅速崩塌,如浮光掠影般的速度正合电影时光的切换,蜻蜓点水。很是突兀,不带说明。是不是也在用剪辑,用速度告诉我们:一切总会过去? 可是这样自慰解不了历史的哀愁。一切要面对的都坦然,不期待时光快与慢,只是默默的做,按自己知道的去做。甚至宁愿用死亡来经历人生,那样才是真正的自由吧!而非逃不逃这么简单又变扭。 勇气是另一贯穿的主题,作家和朋友情愿留在柏林,蒙羞,虽百死其犹未悔。只是到了最后,他还是走了,一声口号:埃米尔,救了他的命。 可是,这个口号呼应得有点生硬,最后才表现作者对战争的“悲天悯人”也为时太晚。很不合理。最后一部分这样的败笔不止一处,列如一伙人在交战区拍电影?哪有那么闲适?人人都高兴?战后相当大一部分人并不怪他们的元首。真实不一定如此,但镜头如此,就是真实。所以力量不足,而且在第三帝国之外,电影本身带点荒谬,这,也是一种卡萨旦吗?
不,这不符合童书作家的格调,不过倒暗合电影和叙事的玄妙。
童书作家要深沉,不能嬉笑怒骂,还要假装平易近人,他们要敏感,要把历史经验和个人感受揉成球不带一点毛躁踢给稚嫩的小孩。他们敏感的抓住孩子的心,而更深沉的隐喻,大人也会动容,因为他们懂,小孩不懂为什么,但是更敏感的他们能抓住最敏感的情绪变化,成为他们的印记。
但是越敏感越忧郁,唯有诗人,可以比肩。他们,真是时光的新娘——除去旧有的毂纹,还带来新置的嫁妆。
给大人看的童书会变老,但是小孩永远青涩,大人呢?
如果国内视频网站不是删减版的话,这个电影完成的很令人遗憾。战争背景下的成人与少年的友谊,再加上真人真事改编,包括父与子的作者等著名配角,可以说的很多。但是它浪费了一个很不错的题材。前半段还好,节奏还比较稳。但后半段真正开始吃劲儿的时候,开始囫囵吞枣地糊弄,太着急推进剧情,所有关键节点都一闪而过,根本没有给出深入延展的时间。比如好友那句“你还要写搞笑剧到什么时候”,以及好友自杀前后等等。不写怎么糊口?成年人这种问话显得低幼,而因为没有背景交代,诸如“在猪圈里没有清白的人”这类台词就如说教般僵硬。
我想不通这个题材怎么才做了90分钟,实际可以说的内容有太多了,每一个配角人物的侧写都可以更深入,整体时代背景和小星期二的个人背景也可以再展开,战争前后对比也可以刻画地更强烈。课堂老师是脸谱化的凡人恶魔,就很老套了;而《父与子》的作者和小星期二的理发师朋友,明明可以详细聊聊的人物却着墨太少,比例分配极其不均衡。全片都围绕着作家展开,而实际对于作家也没有拍的很透,产房前后的戏对这个人物来讲没有太多意义。。主演德国小鲜肉我看了他好几部片子,演技还是在线的,只不过对这个片子来说不够厚,当然其他人的演技更是拉垮。而片中有三对明显的友情线,成人/成人,少年/少年,成人/少年,但勉强只完成了其中最后一条。
酒吧侍应生、钢琴演奏者、书店女销售,其实这些小配角都可以略铺开一些,影片就会显得更丰富,“时代切面”也能更饱满。但可惜的是,全片没有出彩的点,平铺直叙的十分寡淡,场景也过少。
最打动的人应该是作家最后过关卡时,纳粹小兵那句“密码是埃米尔”。那一刻会让人感到爱、艺术、文学,对人的影响如此之巨大。人与人之间的精神相通与情感相连,是可以跨越时间、立场、身份等等分野的。最后真实历史影像出现,“当年电影参演的小演员,战后只有两个幸存”—-这太难受了。所以这样的片子应该多拍,有一个机会就要拍好。这样不咸不淡的处理,远远削弱了现实本来的力量。
我男人举手投足之间都是魅力啊
男主太帅了
仅有20秒战争场面的德国反战电影。玩世不恭的童书作家、天真信仰的孩童、讽刺漫画师与他们的家人们,构成了片中绝对多数的战前善良德国人,可到了现实里,他们就成了需要憋屈藏掖着勇气的一小撮。童书、改编的黑白电影、重现往事的彩色电影,共同再现了在疯狂时代之下勇敢的人们也需要进行的表演,直至最后以“口令埃米尔”出逃的剧组,装模做样拍戏时,被掠过吉普车上的黑人大兵一句“welcome to Hollywood‘解放。
7+2=9/10 雖然還是二戰電影的套路,但是小正太和帥哥實在是搶眼,而且我最愛的漫畫《父與子》的作者也在,這分偏心的高。可以看到30年代德國文藝界的一小角,去與留的選擇,都是勇氣,也都是無奈。編劇選擇了側面說出戰爭的殘酷,沒有太多直接的戰爭場面,但最後告知當初電影里所有小演員,都沒有能夠活過二戰,那錐心的疼……二戰這題材,希望能繼續挖掘更多發人深省的題材,因為人類真的太善忘了!
结尾背景人们欢呼拥抱庆祝和平与卡斯特纳得知汉斯的离去形成强烈对比,令人为之动容。平淡又恳切地勾勒出反战意义:战争迟早会胜利,但鲜花换不回失去。
文学作家与小朋友在文字中灵动相犀,又在二战的背景下迸发文字力量的故事。片中的小演员,都真可爱啊!
德国二战视角反战电影。和平主义者、德国著名作家,诗人,编剧和讽刺作家埃里希·卡斯特纳真实经历改编的故事,因为反对纳粹政权,没有流亡国外的他一度遭到盖世太保的审问和威胁,影片中他忠实的小读者汉斯和他的友谊又是一段佳话,可惜的是这位少年成年后去参战却没能活着回来,战争的残酷溢于言表。
读者与偶像之间建立起来的忘年恋,背景是特殊的战争年代,种族主义在德国盛行,迷弟和偶像之间的互相帮扶让人印象深刻,以及认识了“父与子”的作者本人,但愿那个噩梦般的时代不再来临。
2018.04.05典型的电视电影格局,情节很平淡,并非多么出色的作品。之所以给四星,是因为对于中国观众而言,本片反映的那段历史与今日之中国形成了令人毛骨悚然的对位,却又奇异地提供了一丝宽慰:这些终将过去。
前半段非常可爱,后半段阴霾笼罩,小星期二贴着卡斯特纳的胳膊眼睛忽闪忽闪地望着他的时候快化了,甜蜜极了!剧情简单但精致。另外:演员们怎么都那么好看?!父与子的作者原来是卡斯特纳的好基友!
一位作家最幸运的就是找到了真正能读懂他作品的读者。卡斯特纳找到了,那个幸运的读者叫做汉斯。他虽然生命终止在20岁,但他永远活在卡斯特纳的心里。
今天才知道父与子的作者身临的是那样的环境。😭
国家由一个个具体的人构成的,它由这些人创造并且决定,一个国家能够拥有那些寻求真理的人,能够独立思考的人,能够记录真实的人,能够知道世界并不完美,但仍然不言乏力、不言放弃的人,只有一个国家拥有这样的头脑和灵魂,一个国家能够尊重这样的头脑和灵魂,才能说,我们有信心让明天更好。
影19253:除了理发店里年龄变化太大与当时紧张的环境有些脱节。点到《父与子》卜劳恩,卡斯特纳与汉斯忘年交。文艺平静的表现战争残酷
基于德国作家埃里希•卡斯特纳在1929至1945年间的真实生活改编,讲述其与崇拜自己的柏林小读者之间两度中断的友谊。影片以安全、信仰和人身的依次消失为主导动机,在行将末路的魏玛共和国和纳粹独裁帝国特殊政治环境下,凸显知识分子在公私领域的区别抵抗方式,塑造出主角道德与现实主义者的矛盾形象
近几年看过的最棒的德国电影之一,论一本书对一个孩子一生的影响。通过作家和小书粉的友谊来展现纳粹的罪行和战争的残酷,结局非常遗憾。另外电影颜值爆棚,德国男人和德国男孩真的太帅了!
但愿那样的时代不再来……
拍得太棒了,1933年-1939年的德国,真挚的情感与勇气融在那段恐怖时期,给故事带来了一丝温馨和坚定的信念,五味杂陈,真是差点看哭
迷弟和爱豆的德国文革故事 设定很常见 胜在故事讲得精细 后半段精彩纷呈 台词也好
- 为什么没有人说点什么呢? - 我也什么都没说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