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

HD国语

主演:内详

类型:电影地区:大陆语言:国语年份:2023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优质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春风 剧照 NO.1春风 剧照 NO.2春风 剧照 NO.3春风 剧照 NO.4春风 剧照 NO.5春风 剧照 NO.6春风 剧照 NO.13春风 剧照 NO.14春风 剧照 NO.15春风 剧照 NO.16春风 剧照 NO.17春风 剧照 NO.18春风 剧照 NO.19春风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春风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本片取材于青岛“支教岛”的故事。 只有三位老师的竹春村小学因师资力量不达标,面临着被取缔的现状;此刻支教岛老师张妍的到访,让校长王保田充满敌意且紧张万分。为了使学校不被取缔,信奉成绩是检验孩子好坏唯一标准的王保田把期末考试当做救命稻草制定了高强度的学习计划;而这一切却与张妍的教育理念产生了极大的偏差。相处的过程中,张妍为三位老师带来了不一样的教学理念和改变,也通过三位老师看到了老一辈教育工作者的无私与付出,从而坚定了自己的初心与梦想。西厢记2013车逝先见之明 第一季不要迷恋姐决战紫禁之巅(粤语版)invert 城塚翡翠倒叙集探险记爱情与尊严靠近维米尔忍者通告(原声版)黑袍纠察队第四季医院革命第四季淑女飘飘拳伦敦大道相遇拉蒙娜天才捕手乔安你好剧场 劇場红色档案黑市大企业第二季变异编年史信·守我的内心泰语罗蕾莱三十不立拉警报绝世战魂青蛙军曹合集莎拉的钥匙奥尔特曼极速天使触摸邪恶加罗律师第二季双面生活影子写手国家要案雍正与年羹尧贞德的审判螺纹哥斯拉大战金刚2:帝国崛起我的爱与星辰星坠地球情癫大圣粤语版我即黑夜军情五处 第六季遇见2021

 长篇影评

 1 ) 消失在城市里的光与人

(Spoiler Alert! 以下内容有细微的剧情泄露,可能影响观看)

我所熟悉的影迷圈子里,这部电影被简称为“春晚”。用一无比主旋律的事物去假称代替一部见不到光的地下禁片,的确有说不尽的讽刺意味。相较那个特殊夜晚电视机里洋溢着幸福的欢歌热舞,片中居然也有两人起舞和把麦自唱,然而怎么看都有一股压抑痛苦在里头。昏暗摇晃的镜头、同性情侣多角恋,从外在形式到内容本身,它都有别于主流华语片,在这个四处膨胀的国度也不会受到太多人的欢迎。

《春风沉醉的夜晚》,早先被认为与郁达夫《春风沉醉的晚上》有脱离不了的干系,实际上除了床上读大段书和工厂女工的人物设置,电影跟改编或致敬都沾不上边。不管“夜晚”和“晚上”的字眼差别是误用还是故意明示,在春晚的称呼里它们都消失于无形。在英文名里,电影应该叫做《春热》,不过里头的南京春寒未了、乍暖还冷,根本见不到几缕阳光,到处是灰蒙蒙和冷冰冰,潮湿、凝重。此处的“热”倾向可以视作发高烧,遭遇爱情的重感冒,持续的高烧不减几乎毁掉了主人公的身体和生命。

观影的一长段时间内,我并不是太入戏。跟踪男恋上目标就好比杀手爱上猎物,回想下总觉得有些不对劲,原来搞错位在欧洲文艺片里太常见了。这回,中国人也可以不分性别对象,情欲热烈奔放。我当然知道“太常见”不能成为贬低理由,于是转而努力去挑刺寻找瑕疵。可从逃离南京的三人行开始,电影渐入佳境,我发现自己居然喜欢上这部电影了。以往我对娄烨作品是持保留意见的,一阵风吹过就有爱情和无限幻想的说法也不可能次次灵验。比如拿前人词句来充当感性延伸就不见得奏效,一股抓不到的文艺腔。不过在细微处上,娄烨这回大有进步,几个人的情感崩溃和无语以对也相当到位。由始至终,镜头跟着人,人物情绪顺着一路走。没有跳,更消除了以往常见的断裂感。前面说的街头跳舞,早先有部以成都为背景的文艺爱情片也有类似场景,怎么看都不真实,可在《春风沉醉的夜晚》里,这是一份情感催化剂,应情应景,恰到好处。

与其说《春风沉醉的夜晚》在讲南京的阴暗面,不如说电影是在讲情感的的阴暗面:刀片划过身体的感觉,留在身上的伤痕和印记。当水中的莲花化作刺青时的图案,电影离一花一世界的意思也不远了。我无法认可同性恋在电影里不重要的说法,没有黑暗中和夜色里的偷偷摸摸,他们就不至于被周围逼迫到窘困的地步。我也知道娄烨在讲广泛意义上的爱情,只是事后说法远远比不上当时的绝望无助。影片的私密在于里面的世界好像离很多人的生活很远,然而它就发生在很多人熟悉的身边环境当中,你无法轻易找出硬伤毛病。

主人公受伤之后选择了退避,旧日情感化作了身体的记忆。另一段肌体亲密发生时,他又想起了南京城里的春夜迷蒙,发暗、无光。当娄烨抛弃前作的时代汹涌来讲述起个人情感,他所关注的是人与城市的关系,在脏乱旧城区里的爱情命运——同样可以定义为个人命运,那开始与结束就如同眼前破败与杂乱的景象。一个不怎么好的时代,确实没有大费周章的明言必要,那可能只需要片名的隐约暗示,供人无限联想。【理财一周-东方早报-上海杂志】

 2 ) 当娄烨拍南京时,他在拍什么

天气预报说,南京要连续下10天雨。好一个“春晚”式的天气。自己在心里这么低低地说。

不知道娄烨想拍出的南京是不是这样。缠绵悱恻的雨里,大多数人低着头匆匆赶路,成为模糊街景的一部分。又或者,饱涨的云在远处低压横陈,城市被看不见的灰绿色笼罩。暧昧,窒闷,应该都不是吧,有的顶多是秘密,关在门背后或是心扉里的秘密。

凭借对南京的熟悉和google地图,以及广大豆瓣群众的智慧,我找到了几处电影里出现过的地点(详见http://www.douban.com/event/12474264/discussion/26777010/)。这几处地方基本上不能算是有南京特色,既没有夫子庙、中山陵这样重量级的名胜古迹,也没有民国公馆区、1912酒吧街等令外地游客趋之若鹜的地方标识。“春晚”里出现的,是南京人生活的南京,是一抬头便可捡拾的日常近景。可以说,娄烨拍出了想要的“灰区城市”,撇开六朝风雨民国春秋,如今的南京早已不在风头浪尖上,却是夹在新时代活跃分子当中很宅很宅的那一位。然而,它有它的风格,天性自然,不矫情,有欲望也不懂得掩藏,真触到了痛处,便不管不顾悲戚一场。在这个层面上,南京的性情倒是与江诚很合拍。江诚无疑是影片中最纯粹的一个角色,我惊讶于他处在几段感情漩涡中央,却深知“花落花开自有时”,早早放弃了纠结,以隐忍换清明。当罗海涛想带李静一起去宿迁时,他问江诚“你有问题么?”江诚沉默几秒,转过头看了他一眼,然后像下定什么决心似的说:“我从来都没有问题。”等到了宿迁,等李静撞见江诚和罗海涛在房间里接吻,一个人跑去KTV唱《那些花儿》,江诚又发挥了他的治愈系沉默。流泪的是李静,我却同情江诚。他在虚化的背景中一会儿看着李静,一会儿望望电视屏幕,那一刻,他是将李静的处境置于自己之上的。这两个场景是整部影片中我的最爱,因为温柔也因为力量,换一个角色就做不到,换一个城市同样行不通。

在没看过“春晚”真身时,我只见过一张剧照,罗海涛和李静在台城上一前一后的走着。台城,什么时候去都好。唐代的韦庄说“无情最是台城柳”,哀怨今非昔比;胡兰成从台城上下来却说“江山游人皆是今天,想要怀古竟也不能”。我自己是偏爱台城的,有朋自远方来,总要带去台城上走走,不为怀古,只为感受南京豁朗的一面。一边是玄武湖,一边是鸡鸣寺,自然与人文被台城过渡得那么妥帖,更不用说历史与现实了。我想,娄烨也是爱台城的。三月的南京,他放了烂漫樱花、梧桐新绿不拍,却专拣光秃秃的台城做一场戏,是想用简单的方式传达异常复杂的情绪吧。他相信台城这个环境已经承载了足够的信息量,上可以承罗海涛与江诚的感情进阶,下可以启李静的抉择,同时也是平复王平之死的暴烈与残酷。
        
作为背景的南京,真是有太多贴切元素来配合这电影了。娄烨在某个访问里说,对于这部电影,南京给出了默默的支持。这个“默默”,确是南京一贯的姿态。可不管是《南京!南京!》里千疮百孔的面貌,或者《建国大业》中一个王朝的背影,都不是我亲历的南京。而江诚走过的街巷,王平的书店,罗海涛和李静约会的街边公园,明哥吃生蚝的烧烤摊,才是活生生的南京。在我生活的这个城市,爱情并不比其他地方更轰轰烈烈,但透过娄烨的镜头,即便是司空见惯的细节,也不免叫人沉醉又动容起来。

 3 ) 大象无形

去年看的《春风沉醉的夜晚》,
现在还经常想起这个片。
这个片谈不上伟大,
只能说喜欢的人喜欢得要命,
看不下去的人,一分钟也不想多看。
我只能说我太喜欢这种,对痛苦的表达方式。
世上的事情大多如此,你只能代表自己。


从《颐和园》开始,
娄烨开始练他的独门武功。
和那些欧洲前辈大师级的亲戚们不同,
娄烨喜欢把常人眼里惊天动地的事情,
进行抽丝的手术。
《颐和园》时,导演对这种绝技的施展,尚显生涩。
荧屏上充满了随时要炸得满坑满谷的碎肉和蘑菇云,
导演使劲摁,使劲摁,总算是在结尾的时候,
生生把这些给灭了,
就像把一个随时要爆发的神经质一刀抹了喉咙,
然后再把他的骨灰撒进了风里。
《颐和园》里,能感觉导演很吃力。

到了《春风沉醉的夜晚》,
娄烨变成一个顺手的练把式。
开篇,
导演拿了一只饱含颜料的画笔,
悬在白纸上,观众和导演都在等那一笔落下去,
原以为会是达利式的癫狂铺满画布,
导演却只是用国画的手法在白纸张点了一小块油画颜料,
血红色的。
然后开始抹,抹,抹,抹,直到最后,这块浓重的红色,
被稀释到整张纸里,远远看去,
只是白纸一张。
把巨大的悲喜,人生,痛苦,
隐到正常的生活里去,隐到正常的画面里去。


武侠小说里,最毒的毒药,往往是无色无形的。
很多波澜起伏,也是隐藏在平静下面的。

 4 ) 大师未到

娄烨是我一直以来都较欣赏的,也是内地少有的一直都保持着文艺气质的导演。在国内电影的市场越来越好,片子越做越烂的前景下,能够完全脱离于大众,只凭着自己的喜好去拍片,也是需要莫大的勇气的。

本片与郁达夫的《春风沉醉的晚上》,实际没有半毛钱的关系,只是主人公偶有阅读郁达夫的习惯,漫步,或者泛舟,庸碌,或得一刻沉静的时候,那些属于郁达夫的句子便会浮现在屏幕上,如同平静的水面上泛起的纹路一般,美得令人惊心。

但是《春》也仅限于此,可能是之前对娄烨5年磨一剑的期待过于的高,我一直期望能看到一步让娄烨走入大师行列的作品,但从《春》看来,娄烨的要走的路,还有很长的一段。

事实上,无论从任何角度来看,《春》都算的上是一部优秀之作,娄烨对这种小情小调的拿捏很是精准,每一处念白,每一个镜头,都丝毫不会觉得多余,以致于这部不算短的电影,从头到尾,我都没有要喝水或是上厕所的念头。但是这些难得的优点,也恰恰使这部电影仅停留在了“优秀”的界限上。

我一直觉得,好的导演会把电影拍到8分,把意涵讲到8分。糟糕的导演则会把电影拍到6分,把意涵撑到10分,而大师,则会把电影拍到10分, 把意涵讲到7分。娄烨显然是好导演,技巧性的东西他全不缺。可是一直以来他都有问题,该如何让情感运用的更加节制是他最大的障碍。至今我仍觉得《苏州河》是他最好的作品,《紫蝴蝶》是他向商业电影的一次探步,但无论是票房还是口碑,都一塌糊涂。也幸亏一塌糊涂,他才会继续拍了接下来被很多人毁誉的《颐》,正是因为这部电影,使我隐隐的看到了娄烨身上的大师气质,甚至某一刻,我在其中看到了安东尼奥尼的影子。但娄烨显然太珍贵这个主题,不想浪费丝毫的点线,于是他往里面塞了尽可能多的东西,以致于是这部本应完美的电影显得杂乱而臃肿,而在《春》里,他回归了《苏州河》的简单叙述,可在近两个小时的电影里,我一直在等待着某种能够击中我的东西,三人在船上的那刻我有隐约的撼动,可是直到结尾,我能未能感受到那种我一直期待但是又难以名状的东西。

《苏州河》里的娄烨是青涩而炽烈的,《颐》里的娄烨是粗暴而直接的。而在《春》里,娄烨似乎变得更加的沉稳,叙述起来,不急不缓,尽量淡然。但这种淡,确是形式大于意味。看完电影之后,觉得梅峰的剧本能拿戛纳的最佳原创还是有些过誉了。我本身也是编剧专业,深知剧本与成品的差异会相差万里。但对于同志这个群体,梅峰不知是有意表化还是了解尚浅,最大的问题,在于整部戏中,人物的情感是没有逻辑的,若往深下去,本可以有更好的发掘。《春》里面的人物,都太浮于表层,每一个仿佛都是没有根基,看不到人物的情感逻辑。《春》是好电影,但是它太刻意去精致了,却没有足够的框架去装裱它,以至于你只能用手轻轻的捧着它,却无处安放。


最后说些题外话,前阵子南加大电影学院的杨教授来上戏讲了讲中外电影,提及娄烨,他亦是忍不住多说几句,他与娄本是好友,在娄烨因《颐》而被禁拍片5年的时间里,他有次有意的问及娄最近在做什么,娄却一直都说,闲着呗,闲着呗,没别的事情。不知是因该开心还是悲哀,直到最近他才知道,在那段时间里,娄烨一直在偷偷的拍着这部《春风沉醉的晚上》。

我做为一个编剧专业的学生问他:如何才能在当前的审查制度中,最大限度的保留自己的想法。他想了想,最后笑说,没办法。实在不行,就学娄烨,移民好了,起码还可以拍电影。

我知道他不是在说笑。

《春》是娄烨的一次进阶,不能用成功或者失败来概括它,作为影迷,自然会对自己喜爱的影人有着诸多要求,在《春》里,我们起码可以看到娄烨的努力和尝试,他是真正热爱电影的人。

大师还在路上,但我会一直期待。


                                           鲁念安于2011-2-25

 5 ) 那些散落在天涯的花儿

“当这样的无可奈何,春风沉醉的晚上,我每要在各处乱走,走到天将明的时候才回到家里”

当郁达夫的文字融入进娄烨的灰蒙影像,一切都是如此的自然。因为他们注重的都不是庞大的叙事,而是小人物的内心纠葛,再借由人物的心境映衬出整个时代。娄烨电影中的角色如同所有的第六代一样,大多都是社会边缘与底层群体,这些角色身上折射着中国当代社会的转型困境和意识形态的迷茫。而在《春风沉醉的夜晚》中,这种个体的困境与迷茫体现得最为强烈。


花:

影片开头的花

“花”作为影片多次出现的意象,象征了极其丰富的含义:绽放和凋零。

影片开头便是江城与王平伴着狂风来到一间小屋子,这是他们的私密空间,在这里他们可以剥去道德伦理从而进行爱的宣泄。这是他们爱的绽放之时。可当两人关系被暴露,王平妻子的干涉让两人关系走向奔溃,爱情也在此刻缓缓凋零。

江城、罗海涛和李静的三人在一首《那些花儿》中达成和解,形成稳固但易碎的三角关系。此刻也是爱的绽放之时。可李静的悄然离去让一切破碎,将所有人割出无法痊愈的伤疤,亦是爱的凋零之时。

绽放与凋零在影片中循环往复,始终与此产生关联的,便是江城。所以当他被玻璃划伤,倒在街道中央,流出的鲜血使他晕厥。这时娄烨用一个漂亮的蒙太奇将手术与纹身组接,伤疤很快变成了花儿,江城又穿行在街道,伫立在店门口。只不过眼神中缺少了以往的激情,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淡然与平和。当他同新恋人亲热时,我们才得知,他所念想的,一直都是那个氤氲潮湿的清晨,王平在他耳边吴侬软语的郁达夫的文章。

江城将伤疤化作花朵

飘零的个体:

当江城穿上女装,李静剪去长发,我们便可意识到娄烨在这部影片中有在有意地剔去性别,从而让角色达成性别统一化。

女装江城

短发李静

那些在父权体制下被剥夺了性别的角色,无法被主流社会认同后的去路有两条。

1.如同江城一般,走进gay吧,换上女装,在糜烂的霓虹灯下将酒精灌入身体,在一次次性爱中走向自我放逐。

2.如同王平一般,摘下象征传统夫妻关系的钻戒,带上刀片,在黎明的光辉下走向生命的终点。

这些被社会边缘化的人物在娄烨的镜头下得到了充分的表达,体现了创作者的高度自觉以及人文关怀。当这些人物面临困境时,娄烨通常选择用身体来给予相互安慰,从而表达出爱情。

正如娄烨自己所说:爱情本身就是一个身体感觉,从身体开始,我觉得是对的......爱情的含义是那些爱不成的,或者是不知道怎么爱的,还没找到爱的方法的,或者说爱的太过分的。可能这个伤痕累累,更接近爱情的状况,而不是所谓的理想状况。

在三人唱《那些花儿》时,我们或许就可以意识到,娄烨所要表达的并不是同性恋或是异性恋,而是一种超脱性别之外的,个体与个体之间的,普世的,爱。

城市气息:

实际上城市就像皮肤一样,最好是和故事是合在一起的,希望这些故事换一个地方就不成立了,它必须有一个唯一性在那里,感觉上的唯一性在那。

正是基于这种感觉上的唯一性,娄烨的影像才会具有那么浓厚的城市气息。南京本是一座靓丽的都市,可娄烨似乎并不在意于去展现其光鲜亮丽的一面,而是把镜头对准那些阴暗的、潮湿的角落。路边的烧烤摊、朴素的办公楼、昏暗的图书馆,晃动的镜头将城市和人物制造出相同的呼吸感,达成完美的融合,碰撞出的那些火花我们便称作诗意。

这些破旧的边缘地带无疑是解构都市繁华的最有效手段,而当这种手段投射到人物时便会产生一种巨大的孤独感与丧失感,这种孤独感与丧失感也是人物内心困顿与挣扎的主要来源。所以每当城市景观越破旧与肮脏,人物内心的缺口与伤疤就越大。

郁达夫的文字流入耳角,我们恍然,又回到了那个清晨。相爱的人在互相拥抱中感受郁达夫所描绘的情绪,镜头随着情绪的延绵缓缓移向窗外,穿过茂密的钢筋丛林,直抵河岸边的点点星火的人家,好似散落在天涯的花儿。

春风沉醉的晚上

“ 天上罩满了灰白的薄云,同腐烂的尸体似的沉沉地盖在那里。云层破处也能看得出一点两点星来,但星的近处,黝黝看得出来的天色,好像有无限的哀愁蕴藏着的样子。 ”

 6 ) 时代的疼痛

1

不知道为什么,娄烨的《春风沉醉的夜晚》让我强烈地想起了阿根廷电影大师费尔南多·索拉纳斯的《云》(La Nube),也许是那种同样阴雨连绵氤氲潮湿的氛围,也许是电影结尾那个灰色城市的远景与《云》中海平面上浓密灰云静止凝结的意象之贴近,但更可能的,我想,是两部电影都充斥的一种不加掩饰的疼痛感。

索拉纳斯是十分激进的一位导演,他拥有比较强烈的庇隆主义情结,曾经成立过“解放电影小组”(Grupo Cine Liberación),在1976-1983年的阿根廷军政府独裁期间流亡欧洲,回归后积极参加政治运动,1998年的作品《云》是他最后一部魔幻现实题材的作品。故事里的布宜诺斯艾利斯接连下了1700多天的雨,财政拮据的镜子剧院面临将被拆迁的命运,剧院经理和好友剧作家想尽办法竭力拯救。故事中穿插了政府腐败无能的方方面面,对国家前途命运的担忧、对人民无能为力的痛心,撼人肺腑。索拉纳斯用了荒诞戏剧的手法直抒胸臆,人物的疯魔固执与内心的悲苦焦虑成正比,但哪怕被逼迫到了毫无退路的死角,也要望着死神的眼睛坦然唱着,用歌声说“不”。这部片子我连看了两次,每次都是热泪盈眶。
 
《春风沉醉的夜晚》题起郁达夫的散文,文中人物也有念诵这篇散文的片段。郁达夫写的是在穷困潦倒之乱世(1923年)他因失业搬入上海日新里对面的贫民窟,认识了一位名唤陈二妹的年轻烟厂女工。女工的倔与强和他自己对生活的颓废与展望彼此交织,所有的思绪全都归结到一个“春风沉醉的晚上”,“天上罩满了灰白的薄云,同腐烂的尸体似的沉沉的盖在那里。”那是一种无解的哀愁,弥漫在躁动与沉沦交接的边缘,遮掩不住的,是人心深处不能舒缓的悲戚与苦闷。


2

《春风沉醉的夜晚》讲的是一个同性恋的爱情故事,所以才参加了旧金山国际LGBT(同性恋、双性恋与变性者)电影节展。但他所描绘的感情却远远超乎了“同性恋”这一种界定,那些悲与喜,那些欢笑与眼泪是那么的熟悉,那么的真挚,我全不觉得必须要成为一名同性恋者才能沉溺其中,不,甚至国籍年龄种族语言都不是界限。旧金山卡斯特罗电影院里,前后左右那么多形色各异的面孔,却都在同一个时刻,在同样的音乐声中,同样沐浴在屏幕投下的灰蓝微光里,轻轻地擦着眼角抑制不住涌出的泪。

娄烨在片中用了很多“花”的意象。开篇是雨水中的莲花,后面呼应的是主角姜城(秦昊)、罗海涛(陈思成)和李静(谭卓)在KTV包厢中流着眼泪唱《那些花儿》,还有莲花的纹身,开满鲜花或是布满了小碎花的衬衫。这是一部特别安静的电影,没多少对话,就连最为戏剧性的人物冲突高潮也剪切得凌厉迅捷,但所有的人物心里都饱含着一团遏制不住的委屈,有的源自爱情的背叛,有的来自生活的艰辛,还有的是往事并不如烟的伤痛。这些委屈的心事交汇在南京这个阴柔的城市里,在一个湿漉漉灰蒙蒙的春天捂在人胸口发霉,腐烂,疼。

娄烨还用了很多近景特写。频繁出现的性爱镜头中,肢体横陈占满整个画面的情况更是常见。有一个浴室性爱场景的用光让我很是迷醉。狭窄的室内,唯一的光源是头顶斜上方的一角小窗。人物逆光而动,有时进光多些,有时少些,造成的视觉效果是画面的明灭交替。这种明与暗的反复交织恰好吻合了人物内心激烈的躁动与挣扎,不知是偶得还是特意为之,那份镜头调度的自信令人印象深刻。

我并不喜欢娄烨在《颐和园》中的强力煽情,过于隐晦不明的死亡也更接近于呓语而不是升华。但在《春风沉醉的夜晚》中,第一个片段却是姜城与有妇之夫的男友王平(吴伟)外出偷情,中途下车小解,你碰我我撞你的轻快欢愉。这是一种灰色基调的欢愉,建立在伦理道德的边缘,尽管有股阴霾如影随形,但毕竟提升了叙事的亮度,也与后面越来越沉重灰暗的事件发展形成对比。另一处隐约的欢愉是姜城、罗海涛与李静三人的温泉旅游片段。这两处相对的轻与亮十分精彩地调节了影片整体的沉缓节奏,造成了情绪上的跌宕起伏,从而悲情的发泄才有所依托,同时又呈现出一种嶙峋的格局。

一般说来,我不怎么欣赏在屏幕上加文字注释的表现手法,却不得不承认在《春风沉醉的夜晚》中,这些注释的加入却起到了画龙点睛的效果,时机拿捏非常精当,比如种种往事过后,重生的姜城走在初夏的艳阳里,南宋严蕊词“不是爱风尘 ,似被前缘误 ,花落花开自有时。 ” 就让人心里咯噔一下,升起一缕说不出的怅然。


3

在郁达夫的散文里,主人公因为苦闷,加上神经衰弱,常常一个人出去夜游,在各处乱走,天明才回到自己寓居的贫民陋室。《春风沉醉的夜晚》中,人物姜城也有很多疾步快走的镜头,不仅如此,他还出入低等的地下同志酒吧,在放浪形骸中麻痹自我,遗忘过去。

片中的几场哭戏都十分令人动容,但我倒并不觉得影片依靠了这些悲情的直白宣泄才得以动人,相反,却是这些人物在大部分时间里的隐忍和沉默,是他们身处的一种特别真实的绝境,才让人难过得说不出话来。谁没有过赤身裸体婴儿般蜷在爱人的怀里放肆痛哭?谁没有过望着空荡荡的四壁在冰冷的空气中万念俱灰?谁没有过委屈求全茫然前行?谁的生活没有趟过泥泞、恶臭与污秽的沼泽?谁的心里没有那一道永远不会愈合的疤,在湿漉漉的日子里兀自疼痛,而自己竭尽全力唯一所能做的,却只有轻飘飘的沉默?

这一切一切的千疮百孔,谁又能无动于衷?


4

娄烨的《春风沉醉的夜晚》没有索拉纳斯的《云》那么刚强,那么悲壮,在一种同样氤氲弥漫的灰色水气里,他的姿态更低微,更加疲软暧昧。但不知为什么,我却总在这一个个灰暗而潮湿的人物心里,在那灰蒙蒙而暧昧的城市气味中,嗅出一丝心存不甘的激荡。那好像是一种注定了的,宿命式的悲剧冲撞,就好象“云层破处也能看得出一两点星来”,似乎不停地在酝酿,但近观,却依然是“无限的哀愁”。

这种冲撞,我猜娄烨自己也感同身受吧。作为一位中国影人,拍摄的作品却无法在中国公映,不知道他是不是也有很多说不出的委屈与无奈。但他毕竟拍出了《春风沉醉的夜晚》这样的电影,拍出了这样真实的爱与恨,吸引与疏离,委屈与心碎,无奈和死亡,他拍出了这个时代的疼痛,他拍出了每一个时代的疼痛。

而这一切一切的千疮百孔,百孔千疮,又有谁能够无动于衷?

 短评

相爱后动物感伤

7分钟前
  • 沉歌
  • 力荐

慢慢开始觉得,娄烨和体制最突出的对抗性其实不在于他的目光所及,而在于他是我们当中可贵的“主观性”颂者。确切地说,是拥有一种对现实场域毫不畏惧并将其掌控、利用的主观性。有多少时刻,往后退半步是纪实,往前进半步是风格化(狭义),但偏偏都不是。这种源自影像的个体性能量对于维稳、统一、大局、集体主义,本身就是最纯粹的逆流。能为表达内容的自由代言的人有很多,能为表达方式的自由代言的人很少,娄烨有时是前者,娄烨一直是后者。

10分钟前
  • Ocap
  • 推荐

一花一世界。身体的记忆。前守后攻——前面偏弱、后面渐强。音乐不错。

15分钟前
  • 木卫二
  • 推荐

看完以后有种夜里出门四处走走的冲动。

16分钟前
  • 牛腩羊耳朵
  • 推荐

最后居然被掰直了?

17分钟前
  • lixunhuan
  • 还行

看来,娄烨一直忘不了郝蕾啊……

19分钟前
  • 战国客
  • 推荐

明明糙着一张脸,却拍出了秦昊眉眼间的风情。明明是破败老旧的城区跟广告牌,却流淌着清冷又无可奈何的诗意。姜城说,我从来都没什么问题。全片最虐。人人都征求他意见,却从来都没把他放在最重要的地方。他在夜晚不停地游荡,心底求的还是个长久。可原来,求长久的都是傻冒。

22分钟前
  • 某J。624
  • 推荐

年度最爱之一。属于可以铭记这个时代的电影。

25分钟前
  • 老晃
  • 力荐

“我从来都没有问题”

28分钟前
  • A L E X
  • 力荐

娄烨是中国最有文艺气质的导演。这部电影真让我惊喜。

30分钟前
  • 苏觋觋
  • 力荐

复杂感情世界的集大成。非常私,非常自我,非常美,非常罪,也非常醉。

33分钟前
  • 阿巴厮
  • 力荐

鹿特丹夜晚十二点,走出影院,并没有察觉出异样。只是等一个人安静的骑车回家,电影的镜头就不停的闪烁,还有那些屏幕左边时而出现的诗句,那时才算明白了,我也只能这样看你离开。雪花飞满了一整片天,这是你我一起看的最后一场电影。

34分钟前
  • Millet
  • 力荐

秦昊真是太好了,完全可以理解为什么娄烨那么爱他,为什么陈思诚跟踪跟踪就迷上他。走路的样子,微微上扬的嘴角,抽烟时的妩媚,全是戏。

35分钟前
  • 谋杀游戏机
  • 推荐

真够憋屈的,中国式的。沉醉的是春风是夜晚,而你只有无限的压抑,无限的无可奈何。而我仍觉着娄烨的叙述里一直流淌着诗意。

37分钟前
  • shu
  • 推荐

他爱他,她爱他.她爱着他还想着他,他爱着他还想着她.四牌楼,angry jerks,莱迪,古堡,东大的摩登天空...他失去了他,我离开了南京...

39分钟前
  • 移动应用
  • 力荐

“我们时常感到春风沉醉,却忘了我们仍在夜里” ——我爱你。

41分钟前
  • 影志
  • 推荐

“不是爱风尘, 总被前缘误”,灰色的胶片揣忖着每个人的私密生活。片名印证了郁达夫所描写的小人物的悲苦,出轨的意乱情迷,被出轨的尊严剥落,都在湿热的夜晚化作挥之不去的迷雾。好剧本,好演员。

46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力荐

男主角身為出櫃同志卻得要陪著他的男人們躲在櫃子裏,而他們身後總是還有個女人在拉扯著,他必需在被抛棄之前先拋棄對方,讓肉體和心靈都留下了疤痕。主角以冷漠包裹著他的愛意,以堅決掩飾他的脆弱,卻也只能投入傷害人與被傷害的宿命之中,情慾的悸動有如加諸於他的詛咒。

50分钟前
  • alfredo
  • 推荐

我认为这是我看过最好的电影

53分钟前
  • 小王子
  • 力荐

与上一部一样,依然是情绪化的电影。模糊环境,强调个人,以便更细腻的关注个人的情感。一直觉得娄烨是6代里最有灵气的一个,放在欧洲算不上极优秀,放在内地这种类型的导演倒是极稀缺。配乐很赞。不错

55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