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州

正片

主演:朴海日,申敏儿,金太勋,申素率,尹珍序,柳昇完

类型:电影地区:韩国语言:韩语 / 汉语普通话年份:2014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庆州 剧照 NO.1庆州 剧照 NO.2庆州 剧照 NO.3庆州 剧照 NO.4庆州 剧照 NO.5庆州 剧照 NO.6庆州 剧照 NO.13庆州 剧照 NO.14庆州 剧照 NO.15庆州 剧照 NO.16庆州 剧照 NO.17庆州 剧照 NO.18庆州 剧照 NO.19庆州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看完庆州的一些碎碎念

觉得比较有意思的几个segments,shots 和一些思考:

关于镜头:

1.每次崔贤和允熙在看春画的时候,那个镜头仿佛是穿透了影片在看着观众;

2.张律的运镜我特别喜欢,有一种禅意,在茶馆的那一场,崔教授在前景,允熙在后景,这个镜头和《咏鹅》里那间小店的老人准备食物的镜头非常相似。

3.崔教授与老人打太极的大远景。这个地方的远景可能是在在凸显人与自然的关系。

4.每当崔直视镜头,总会把我惊到。比如有一个镜头是崔幻想朋友的妻子来告诉她“昌熙不是被人杀害的”这件事,那个女人怎么出现,又怎么消失的。这个运镜也很有意思,很张律。

5.崔在最后又去了一次算命摊,他发现算命摊里是一个年轻的女人,不是他记忆中的那个老爷爷,后来镜头转到空空的店门口两个黄色的垫子,似乎也在暗示崔和茹静的会面是一场他自己的想象。记忆和“现实”仅仅在这里产生了一次错位,于是将已发生的与想象出来的事情的界限模糊了。加之在崔的记忆里,可以证实茹静来过的照片,关于茹静来过的一切都被删除了,因此崔的记忆没有办法证实。

6.最后在小树林的那个画面应该是用无人机拍摄的。很有意思,仿佛是在树林中“寻找”崔教授。“找寻”这一主题在电影中反复出现,在摄影机运动中也有体现。

关于剧作:

1.“耳朵”。这一段对话其实在影片19分的时候早有暗示,随着两人关系的加深,可以感受到允熙渐渐开始吐露心扉。一开始是“觉得你和我认识的人有点像。”后来是“你和他长得完全不像,但是只有耳朵像他,但是刚才摸了你的耳朵以后,发现你的耳朵也和他不一样。”这两段台词太喜欢。

2.关于茶馆中的两位日本游客,和崔教授会日语这件事。允熙自顾自地认为崔不会日语并充当翻译的角色(直到进行到后半部分才知道他是会日语的)崔也并不揭穿,他们之间的相处维持着一种轻盈舒适的模式。台词:“她让我们原谅日本犯下的过错。”“我很喜欢吃纳豆。”他回避着这种问题,而回答也很有趣。他时常表现出这种可爱的一面。

3.有趣可爱的一面比如说:崔在路上走路的时候连续看到三个人在跑步,于是也马上跟着跑起来。还有深夜站得很远吹一根蜡烛。

4.崔教授似乎总是卷入男性对他的嫉妒当中。比如永民,比如茹静的丈夫。后者甚至“追到庆州去”把男主吓得钱都没来得及付就往外跑(明明对方应该也很难找到他)。

5.当时看着非常有“冲突”的戏反而不想多提。比如允熙之前把男主认为是变态后来被允熙的朋友揭穿;比如餐桌上一个男人因为崔教授的职位而对他的态度大变;一位保安因为永民的警察身份而对三人态度大变等等。影片中那些清淡有趣的画面更能让人回味。

关于影片主题:

1.无常。逝去的丈夫和朋友,像丰子恺所画的那样四散而去;再也无法还原的旧日旅行,大变样的往事;终究断了联系的、暧昧的女性友人;路边遇见的母女,下次听说的时候就是她们自杀的消息;向你面前驶过的摩托车,说不定下一秒就会和另一辆迎头撞上,这一切都透着淡淡的怅惘。身边的人来来去去,有热闹时候,但最后还是一个人离开。

2.找寻。寻找一张画,一间茶馆,寻找自己的往事(事实上男主角所认为的记忆与电影中所呈现的有一定的差异),或许还有寻找爱情。崔教授被描绘成一位具有魅力的,对女性十分有吸引力的男人。茶馆老板深夜虚掩着的门透着一种无言的暗示。清晨男人的妻子唱的那一首茉莉花,是否是某种挽留?他在混沌中找寻,而答案仍然并不明晰。

 2 ) “庆州”,贯穿生与死的平静生活

<图片1>

1.0 追寻与割舍

“我不知道我研究的学问到底是什么,感觉就像屎一样。”

上面这句话来自于《庆州》这部电影中的男主人公——崔贤。几个小时之前,他从北京出发,踏上了首尔的班机,在参加完前辈的葬礼之后,他独自一人来到了庆州,故事也就在这里开始了。

《庆州/경주》这部电影是一部很奇特的电影,它总是在回忆、现在和幻觉之间来回游走,却并不沉重,亦不悲伤。就像是电影中的那个庆州民间茶馆,素朴干净,泡一壶茶的功夫,便能守过雷雨与新阳。

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文艺片或许应该是《后会无期》、《海角七号》、《不能说的秘密》之类,它们有着爱情与梦想、年轻与离散的共性。

但《庆州/경주》不是,它并不年轻,一干三十而立的人物让它远离青春的澎湃与轻快;它并不关乎梦想,成家立业的背景让每一个人都不再热血激昂,故事里的每一个人物都有心中的结,在平凡的生活中小心翼翼地将其隐藏,这是一种成熟带来的隐忍。

<图片2>

(导演/张律)

导演张律,中国朝鲜族,从未接受过科班学习。自身是一名中文教授和作家。1962年出生的他一直到2000年时才完成第一部短片作品,并入围威尼斯电影节。此后他执导了多部电影,作品参加过几乎所有知名国际电影节,并获得不菲的成绩。

或许是因为他本身的血脉里中韩两种文化的汇流,让他在这部诙谐式的哲理文艺片中体现出一种难以名状的割舍与追寻,以及身份认同上的尴尬。看完整部电影之后,方才能从诸多的“有心之处”寻到导演内心那一抹近乎困窘的、类似“乡愁”的情结。


2.0 欲望与克制

<图片3>

(男主角崔贤已经戒烟,画面中的他刚下飞机,他表情陶醉地闻着一根纸烟)

影片的开始导演用“嗅烟”这个动作来暗示作品中的人物对欲望的自我克制,亦是对远在中国的另一个“归宿”的印记描写。

崔贤是一位在北京大学研究「东半球政治」的韩国教授,这次来韩国是参加前辈友人的葬礼。葬礼并没有刻画太多的悲恸与凄凉,前辈的遗像是七年前他们在庆州游玩时自己亲手为前辈拍摄的照片,未曾料到如今却成为了灵堂上的怀缅。

或许是因此而产生的追忆,让他想起七年前与前辈在庆州喝茶的茶屋,以及那屋子里墙壁上的一张春宫图。这样一种近似不可理喻的想法却成为了他必须要去庆州的理由。

<图片4>

(青春的恋人、欢快的孩子还有男主角崔贤)

从这里开始,庆州在导演的镜头下才一点点进入观众的眼中。或许对于一般观众来说,这样的构图无外乎精美罢了,但当你得知那远处的小土丘是古代新罗王朝的陵墓时,一切都将变得无比和谐与绝妙。

生与死的融洽共处正是这座名叫庆州的城市最为平凡的生活描刻,死去的先人与鲜活的生命彼此映照,夏日的阳光下年轻的爱恋明朗而轻快,伴随着柔和的BGM让人身临其境。

<图片5>

(崔贤年轻时的恋人金茹静已为人妇,崔贤本身的欲望在尴尬中以自责落败)

也许是被这静谧美好的景色所牵动,崔贤决定要见一面他年轻时的恋人——金茹静。
故事到这里似乎进入了追忆——悲喜——情欲——离散这样的套路,但张律并没有落入俗套,他安排崔贤找到了那家茶屋,并与故事中的女一号相遇,并产生了复杂的人物交集。


<图片6>

看似一个不经意的搭讪,却为日后的矛盾埋下了伏笔。崔贤并不知道这位穿着绿色POLO衫的男人是一名警官,而且深深地爱着茶屋的女主人。



(台词/女主角:觉得你和我认识的人有点像。)

张律在这里继续埋下伏笔,茶屋的女主人(孔允熙)视线望向崔贤的耳朵,这样一个看似无关紧要的举动却是因崔贤的耳朵与她已故的丈夫极像,生死的牵连在这部影片中处处存在,显然是用心之作。

<图片8>


故事发展到深夜之后,离开尴尬聚会的场景,镜头中出现了MOTEL这样暗示意味极强的标志,张律想要营造的是一种水火交融的氛围,然后轻描淡写的告诉你,你想多了。

紧接着崔贤来到了孔允熙的家,张律仿佛是在告诉你,一个回到故乡的男人,一个亡夫的少妇,总会发生些男女情事。

<图片9>

(孔允熙提出要摸一摸崔贤的耳朵,这一段印证茶屋中她所说的台词)
「台词
孔允熙:我能摸一下你的耳朵吗?
崔贤:啊?
孔允熙:我想摸一下。
崔贤:……」

昏暗的落地台灯下,沙发上的两个人,从一张茶几的距离近到肌肤之亲,耳朵这个敏感的部位总让人浮想联翩,然而这一切也仅存于观众的幻想之中,看似无厘头的对白,细细品味,那是一种对爱的眷恋和追寻,虽然有些沉重,又让人忍俊不禁。





孔允熙让崔贤睡在客厅,她回到卧室关好门,却踌躇一番,最终将门虚掩,留下那一条缝隙给另一面的寂寞与欲望。
而崔贤站在门外的纠结,黑暗之中亮着夜灯的卧室,那是人之情所往,欲之求所向,但短暂的几秒之后,他最终选择了克制。
这一场戏味道如茶,君子之交,发乎情而止乎礼,味虽不浓,却能回味无穷。萍水相逢,点到为止,纵然会有众多情愫翻涌,但一杯茶下肚,便能明白有些事可行,有些事不能随意。

3.0 幻觉与死亡
影片的另外一条主轴围绕时间展开。
崔贤之所以来庆州,是因为在他的记忆之中,庆州是一种情结,关乎一座石桥和河流,关乎一间茶屋和那茶屋中的一张春宫图。

幻觉和死亡是紧密相连的,影片开始时崔贤在首尔见到的小女孩和母亲,她们的命运紧随着他的行程来到了庆州,第二次见面时他主动向小女孩打招呼,却不曾想这缘分一样的邂逅却成为生死的永隔。



(第一次与路人母女的相见,母亲的阴郁和女孩的活泼形成对比)



(第二次在庆州的邂逅,母亲的憔悴与绝望预示着死亡的到来)

导演安排这样一个情节,意图是用来过渡生与死的界限,让幻觉与现实不再 泾渭分明,模糊掉它们之间的隔阂,让崔贤的这种追寻充满矛盾与冲突,反应出他自身对于民族的思考。



(茶屋中的日本游客将崔贤误认为韩国明星,在合影之后主动为日本对朝鲜半岛造成的侵略罪行道歉)
「台词
日本游客:我想跟你们韩国人说对不起,请务必原谅以前日本犯下的错误。
孔允熙:她让我们原谅以前日本犯下的错。
崔贤:啊,我很喜欢纳豆。
孔允熙:……虽然不能忘记以前的疼痛,但我们一起变得越来越好才是最重要的。」

从这场戏中来看,崔贤并不懂日语,需要孔允熙来做翻译。但这只是表象,在夜晚崔贤和孔允熙回家的路上,崔贤用日语接电话交谈,说明他会日语,但恰恰是这种文化的互通与历史仇恨的交融,让他选择了沉默与隔阂。

可即便如此,他还是用“我很喜欢纳豆”这样一种回答替代了对战争创伤的讨论,民族的伤疤不需要一次次残忍的揭开,只需要铭记,然后用彼此的融合的生活来抚慰历史的阵痛。

导演用了大量的支线来表达幻觉带来的冲突,比如那个算命的老先生,原来早已在六年前去世,比如他记忆中的石桥和河流并不存在于庆州。

这一切都是戏剧中的对比,幻觉的起因是对记忆的追溯和寻觅,亦是对自我身份认同所作出的一系列努力之后的结果,它们无比真实,真实的让人心伤。


4.0 回归

<图片15>

(清晨,崔贤收到中国妻子的SNS留言)

结束了一天的行程,次日黎明时分,崔贤收到了妻子的留言,SNS那一端的妻子用抱歉的口吻表达了对他的爱与思念。这时的崔贤从所有的追忆之中慢慢清醒,因为那一端是他的生活与归宿。

<图片16>

(崔贤离开了孔允熙的家,独自踏上归途)

妻子在留言中唱起了中国的一首老歌《茉莉花》,没有任何伴奏,原声就像是清晨的风,纯粹简单。



(影片的结尾是现实与回忆的交融,以及那张春宫图)

关于结局,这是一种对思考本身的诠释,即理想主义和现实并存。
崔贤并没有成为一个妄想之人,他所追寻的多少是存在的,他所遇见的多少是真实的,所以当孔允熙替代了记忆中已经模糊掉的茶屋老板进来的时候,他在记忆之中终于如释负重般地笑了。

<图片18>


《庆州》这部电影不同于任何一部文艺片,它充满诙谐的尴尬、平凡的沉重、悲痛的希望,它平静如水,却又能暗潮涌动,它可以关乎民族国家,又能刻画朴素生活。

其实这一切就如同崔贤所说的“感觉就像屎一样”。所有的追寻和思考,所有的研究和定义都不再重要,因为它们本身就不存在意义,反观过去、现在和未来的生活,那也许才是最为重要的,因为它们就像是庆州的那些陵墓一样,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我们和它们一同组成了当下,也昭示了未来。

 3 ) 流散,死亡与性欲

7.6 流散是社会学概念,具有共同民族认同的人口群体由于诸多原因导致的迁徙。月光明亮显得星光暗淡、乌鹊向南飞去,绕树飞了三周、没有它们的栖身之所。从北京到首尔需要多久?2个小时20分钟。崔贤教授一直带着种客人的尴尬,游走在庆州城市里,见故友也尴尬,见陌生人也尴尬。这是张律导演令我们熟悉的地方,多元化的身份认同方向,实际上却模糊不堪,完全无处归属,羁旅他处以至于故土倒像幻境一样,崔贤教授如此,孔子后人也是这样。在民族地域方面蹀躞内外只靠几个简单的动作,闻中国烟时,喝中国茶时,观光中心的前台只讲中文,茶馆老板又以为他不会日语,朝鲜大将军与之重名,这些尴尬的发生都不经意,情感已入深处。也有突兀之处,像雷声可能是朝鲜的导弹,我很喜欢纳豆,金正恩政权要再持续一百年,或唱首茉莉花。他也擅长城市边缘群体和小人物叙事,但电影中又从来不会反应出什么清晰社会结构或心理状况分析,只简略地牵涉到他们所重视的和无力企及的。沉重的顾虑在电影里不便于言说,而风格相似的洪尚秀导演在这方面显然轻率浮躁得多。浪漫之处又是它存在主义气息浓厚,疏离、荒谬,非理性的感受主导着崔贤教授的游历。故地到底存在于现实还是想象?从首尔的第一场葬礼开始,女人的眼睛像口深深的井,七年前的石桥水流不知道是不是幻听,茶馆老板也不知道是新友还是旧识,六年前去世的算命老人真真切切地在眼前出现。

电影利用这层朦胧在死亡与性欲之间建立联系,这一点在开始时并不分明,但那两座绿草覆盖半月形陵墓的视觉表意再露骨不过,白天最开始情侣在那之间接吻,夜晚他与茶点老板都躺在上面渴望进入土地——坟丘就是乳房,死去的先辈被埋葬在母体性器中,能看见的古人也在春宫图里大行房事。独属庆州的是她说,“在这座城市很难想象看不到陵墓的生活”;人与人离别后,一轮新月升上天空,天空像水一样清澈。想象中压住遗孀的手,现实里抚摸与已故丈夫相似的耳朵,点到为止的性欲就这样发泄干净。夜半独自吹熄蜡烛,又能呼应此前昌熙妻子的话,“高僧都会自行决定涅槃的日子。崔老师,您会理解的吧?”

 4 ) 发乎于情而止于理

 固定机位、“慢”、结构,所以很多人看完《庆州》后喜欢和洪常秀的作品作比较。洪常秀擅长利用结构和细节制造小惊喜,从而达到补充叙事的效果,犀利的情感表达也是洪常秀的拿手好戏。反观本片,张律在结构和情感上显得没有洪常秀玩得老练。但是《庆州》依然不失为一部好作品。在商业化和模式化泛滥的韩影丛林中,《庆州》散发着自己独特的韵味。
  《庆州》到底想表达什么?很多朋友看完此片都会思考这个问题。影片中交织着现实、回忆、幻想三个层面,信息量比较大(这也是影片比较遗憾的地方,例如影射政治的桥段完全没必要设置,导致影片显得有些臃肿。适当的留白会起到很好的作用)。我觉得爱和欲望是影片中的一条明显,真正想表达的则是生与死的感受。下面我以“欲望和死亡”的角度作为切入点来谈一些我对影片的看法。
  影片中频繁出现的3样事物:烟、茶、陵墓。理清三者的象征意义对于理解本片会有所帮助。
  烟:作为欲望的象征
  第一次出现的场景,崔贤下飞机后,在机场外拿出烟闻了闻。期间受到小女孩的指责,也作为伏笔铺垫了后续母女二人的自杀事件。 第二次出现的场景,参加完昌熙哥的葬礼后,春元哥抽烟,而崔贤又只是拿出烟闻了闻。受到春元哥的嘲笑后,崔贤解释说明了戒烟的原因,妻子讨厌他身上的烟味,不让他靠近自己。引出了三人7年前去庆州茶屋的事情,同时也间接交待了崔贤和妻子的关系ps:谁说中国人怕老婆[肥皂] 第三次出现的场景,和茹静分别时,得知若干年前自己不负责任的行为导致茹静怀孕,遭到茹静的谴责。压抑已久的欲望伴随着被突然提起的往事终于爆发。崔贤拿出了一根烟,可是觉得不够过瘾,索性一口叼了两根烟并吸了起来。 其实酒也看作是欲望的催化剂(邪恶地想起了洪常秀),劝酒约炮未遂,茹静突如其来的眼泪令崔贤有些措手不及,场面十分尴尬。这个场景也暗示了茹静有个疑心病的丈夫。 茶:情始于茶,而止于茶。允熙一度沉浸在丧夫之痛中难以自拔,得到寺庙僧人的指点后,开始饮茶,渐渐地心境开始平和。崔贤寻到曾经的茶屋。两人因茶结缘,茶也作为渴求和诉说的一种途径,无言的暧昧。但是茶在东方文化中也代表着一种礼数,含蓄且克制,虽然两人互相爱慕但总是隔着一定距离。由茶而产生的欲望,也在茶道中逐渐被稀释。 允熙家中的戏份也颇有趣味。崔贤无意间看到允熙家中丰子恺的漫画"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使允熙再次想起了已故的丈夫(内心的欲望有了苗头)。允熙说崔贤的耳朵像自己丈夫的,再征得崔贤同意后抚摸了一下(耳朵是敏感的部位,可以看成是一种暧昧信号的释放),并且说本来在茶馆就想摸但是忍住了,从而印证了茶对于欲望的克制。之后允熙缓缓地走向自己的房间(内心挣扎,同时也在等待崔贤的进一步行动),但是允熙留了房间门(挣扎加剧,欲望已经在原本平静的心中泛起了波澜)。崔贤在房间门口前驻留,内心也同样做着挣扎,思考了一段时间后离开。发乎于情而止于理,崔贤的心绪已经受到平静的庆州(包括茶)的感染,欲望得到了很好的控制。 陵墓:我们每个人都不喜欢死亡,也很难面对死亡。陵墓象征着死亡,所以我们会不自觉地抵触它,仿佛有一股逼仄的气息笼罩,让我们难以靠近。但是恐惧往往来源于未知,越逃避越害怕。陵墓虽然是死亡的象征,但是置身其中可以更真切地让我们感受到生命的存在和生存的意义,从这一点来看我觉得陵墓具有死亡和生存的双重意义。庆州是一个与陵墓共存的城市,开头的一场戏男主坐在石凳上静静地看着在陵墓上玩耍的孩子们和陵墓旁亲密的情侣,仿佛陵墓不存在一般,这也让我们感受到生命的活力和死亡的对比。导演一直在讲述死亡的故事,昌熙哥的葬礼,自杀的母女,允熙已故的丈夫,死去的算命老人,飙车党的死亡,仿佛在说死亡就在我们每个人的身边,一味地逃避是毫无意义的,所以允熙说道“很难想象庆州没有陵墓的日子”。庆州的人们平静坦然地面对死亡,所以跟随男主我们在庆州重新思考了死亡和生存的关系。
  庆州独特的慢(生活节奏、茶、太极拳),却让我体会出生命静静地流动以及对待死亡平静的态度。正是有了爱与欲望的牵挂和羁绊,我们才能更好地体会到生存与死亡的意义。庆州的“慢”仿佛有定格时间的效果,算命老人的死以及结尾7年前茶馆中允熙的出现,使回忆、幻想和现实有了一次奇妙地碰撞。《庆州》是一部可以用心去欣赏的电影。

 5 ) 庆州处处见坟冢,抑郁男主告别昔日春情基情

故事整体很平淡,画面构图很美,觉得总有种淡淡的愁绪弥漫期间
男主怪怪的行径,最后的注脚就是,女主说了句:我就猜到会这样
因为墙上春宫画旁边旁白是:喝完茶,来一发!
男主、女主都是知道内容的……所以最后女主房门没关!但是男主没进去……
离国多年,抽的中南海,装扮气质穿衣也不再像韩国人,跟周边有种淡漠的疏离感。离开庆州多年,熟悉的场景已不再,约过的妹纸,如自己一般,婚姻里各种不舍和不适。约过的妹纸对男主很是刻意的保持距离和冷漠,但是最后仍忍不住告诉他:为他怀过孕堕过胎,自己至今无法怀孕,前世之因后世之果…分离后才短信告诉他:老公很提防,她珍惜自己现在婚姻,不得不走。言辞间浓浓的不舍,如果用两个字来总结就是:爱过,三个字总结就是:深爱过!

男主婚姻出问题,妻子语音短信或者电话里说了:老吵架!所以他出来一到庆州就约旧爱出来想着放松或者春风一度什么的,被拒!他在这个“处处可见坟冢”的庆州漫走,路遇的母女俩,抑郁症自杀;昔日的好友,抑郁症自杀(疑似);女主前夫,抑郁症自杀;女主因为前夫自杀而长期抑郁,也想着钻进坟冢里安眠。这是个悲伤的故事,他估计心里想的也是自杀吧;东半球政治专家,对别人说自己不知道自己研究的是啥,就是坨狗屎,估计就是满肚子愤懑吧;美女门半掩暗示明显到不能再明显,他没进去,抑郁已经让性欲靠边站了;妻子的茉莉花也许只是让人思绪飞得更远了吧。

只是觉得一种隐晦的基情和春情穿插其中,那年庆州茶室墙上春宫画,女的像崔贤,男的像死去的朋友,那年在庆州喝醉,跟朋友一起经过一座石桥,听见桥下湍急的水流声,也许这就是基情里印象最深刻的两幕了,所以电影以参加朋友葬礼开始,以找到了当年听到水声的地方钟,为男主的基情回忆画了个句号。所以最后一幕茶室里出现的侍茶师傅是女主,彼时被打趣被戳穿基情而窘的男主如此时河边听到水声的男主一样,看着女主灿然而笑……也许放下心中重石的男主会选择“后天”回到北京原谅宽容MS更年期的中国妻子开始和睦生活,也许会回到茶室,跟庆州女神一起,不管怎么样,抑郁的绳结解开了一个,谁还在乎下一个是什么时候的事情呢,反正庆州处处是坟冢!

其实我搞不懂一个是旧爱算卦那一幕算什么?沉浸再过去而不自觉么?旧爱丈夫过来庆州找他算账后果如何?

 6 ) 一场神奇而难忘的《熔炉》《庆州》寻访之旅

文/汪金卫

因参加釜山电影节,我早早从北京来到韩国。釜山电影节开幕式众星云集。有不少熟悉的面孔。如华语电影人万玛才旦、杨凡、李心洁,以及《极限职业》《夕雾花园》剧组、《寄生虫》《工作女郎》赵汝贞、曾出演《春梦》的朴庭凡导演,和主持人《铁雨》郑雨盛。 心血来潮,临时在行程中新增了一个拜访地点:光州仁和听障学校(인화학교)。这里就是电影《熔炉》中骇人听闻的、虐待性侵学生事件的真实案发地。

建于60年代的这所聋哑学校位于远郊,从市区坐公交车要40分钟。周围只有一个新建的养老院。 如今学校已是大门紧闭,成为光州历史见证的一部分。因此已禁止进入。身在国外的我不便擅自闯入。虽然是阳光普照的大白天,但绿丛环绕的静谧校园还是让人脊背发凉。 校门后赫然屹立着一块石碑,上书:“重生的殿堂”。讽刺至极。《熔炉》令我极为感动,也曾在台湾看过大银幕。在光州的两天,我在地铁和街头好几次看见听障年轻人在用手语交流。他们穿着打扮时尚,活泼而快乐。祝福他们,祝福光州!

随后便坐着市外大巴,从光州来到韩国古城庆州。踏上了张律电影《庆州》取景地的一日寻访之旅。

早上从旅店出门一看,是个阴天。空气湿漉漉的。第一站便是电影中男主拜访的游客信息中心。很好找,就在庆州高速巴士站出口处。虽然建筑已被粉刷一新,但电影中出现的位于门口的地图、公交站牌都在。

男主租自行车的店也就在一旁。游客信息中心的服务人员态度很好,不过很可惜,我并没有遇到像电影中的那样会说中文的小姐姐,哈哈。

接下来试图找到电影结尾处女主居住的屋子,本以为这必定不会轻松。但机智的我根据电影中男主一边打电话一边望向窗外的那场戏中出现的学校+古墓的场景,很快就判断出地点方位。

赶过去一看,原来是一家青旅。店内还有《庆州》的海报。

正当我在门口感慨时,遇到一位友善的女员工,当我表明来意后,她表示我是“Lucky Boy”,随后友好地请我上楼,带我进到那间房间内。我连声称谢。

房间内干净整洁,布局和电影中迥然不同,当然也没有丰子恺的画。我问了一下,这个包含两个卧室的屋子,一天的住宿费用大概人民币900元。

离开了房子,天上淅淅沥沥下起小雨。旁边便是另一取景地:路西洞古墓群。我拍了些照片,随便坐在公共凳子上休息。

一查剧照,巧了,这处就是电影中男主呆坐看着情侣拥吻和小孩奔跑场景的地方,角度都一模一样。

在这里放空修整了一会儿,我出发去寻找电影中出现多次的、女主经营的茶园。庆州是个小城,区区数百米的步行距离很近。我在网上看到这家茶园多次易手的消息,心里不免有些忐忑。

等找到地方一看,似乎已荒废多日。因无人打理,院内杂草丛生,铁将军把门。本来想在这里喝茶的我,顿时觉得无比遗憾。

电影里的春宫图并非原创道具,而是真实存在的。但并不在那家作为主要拍摄场景的茶园,而是在三四百米之外的“陵浦茶园”。这家茶园非常有名气,韩国影星裴勇俊也曾拜访过。

找到地方一看,又是铁将军把门。不免心灰意冷。坐在茶园屋外小院子的椅子上,一时陷入迷惘。不知该如何是好。

大概坐了近一小时,茶园老板娘竟然回来了!我无比开心。她把我请进门,我一下子就看到那幅“春宫图”。

她告诉我是她丈夫,东国大学教授金浩渊先生画的。店内到处是金先生的手笔。她还送给我一本介绍金先生的册子。

我像电影一样,点了一份黄茶。老板娘给我端上非常好吃的手作糕点。她一边泡茶一边和我聊天。虽然我们语言不通,需要通过翻译软件交流。但还是有很多共同话题。

她教我使用瓷器茶杯喝韩国茶的一些礼仪。还向我介绍她的女儿是一位报社记者,并拿给我一份前些天出版的报纸,头版特稿便是她女儿写的一篇报道,介绍当代人滥用湿纸巾带来的危害。我感慨记者是很了不起的职业。

除了记者,我们还聊起光州。

《庆州》韩国海报和作者cos海报

时间过得特别快。我在茶园度过了难得自在悠闲安逸的两小时时光。我向老板娘告别,结账时,因为喝茶的价格太便宜了(只要人民币几十元),而我又多吃了几块好吃的糕点,实在有些过意不去,想多给老板娘一点钱。她坚决不要。她把多的钱退给我,把报纸送给了我,还硬塞给我一瓶冰水。我们互道再见。

至此,《庆州》取景地寻访之旅告一段落。很遗憾在这个古老的小城我所待的时间还不到30小时。深夜,坐着无穷花号列车向釜山前行,还在回味白天的感动与喜悦。

下次来韩国,我一定再来拜访庆州!

文 汪金卫

编辑 笑意

添加微信号paokaishubenxbb加入全国影迷群

 短评

很有韵味,但洞察力欠缺。模模糊糊里时而抓住了风景与人世的神髓,时而是植物奶油般的素淡腻味。有一种文艺男中年啊还是太得意于自己太沉溺的感觉。

6分钟前
  • bloom
  • 推荐

今年目前为止韩影最佳,忍住没给五星。怎么看,这电影都太洪常秀,细细想还是有区别的,至少把烧酒换成了茶啊哈哈。太多情节设置巧妙绝伦却不显抓马,比如拍全景照那段、喝酒那段、王陵那段、摸耳朵那段、撞车那段、占卜那段、春宫图那段。另外,从一开始电影就抛出几个疑问,直到最后才见真章,厉害!

8分钟前
  • 帕拉
  • 推荐

褐桌翠植,素衣清茶,骤雷惊了池中鱼,惹了美人心。墙纸糊住了情欲,指尖触碰的柔软却不似从前。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

9分钟前
  • 山上风下
  • 力荐

两人看丰子恺“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真不错,可总不如喝茶看春宫的三人行。就好像,装作纯情的模仿,远远不如洪尚秀的猥琐来得有趣。况且洪尚秀,酒后绵软之外,总有一股力道的暗流。

11分钟前
  • blueshadow
  • 还行

张律是洪尚秀的背面,也是韩国电影需要的侧影,如鹤静止,言语以外的平凡魔法,大陆无福接纳他,所幸电影无疆界。

16分钟前
  • 黑狗成
  • 推荐

很有意思的一部电影,一切都欲说还休。看似一切都没有发生,实际上一切都物是人非。耐看。

18分钟前
  • frozenmoon
  • 推荐

年度十佳候选。另一个纬度的洪尚秀,小成本电影的另一种可能,趣味大于一切,比洪尚秀克制散淡,幻想与记忆之间的白日梦,在百无聊赖之间找到有聊,男女暧昧发乎情止乎礼,没有肉体的接触反而有一种神秘美。歆慕日韩导演,能用小价钱就可以请到大明星演小成本电影,在中国你呵呵后。

23分钟前
  • 内陆飞鱼
  • 推荐

10分钟后就不洪尚秀了,主要讲的是汪峰离家出走的故事

25分钟前
  • LarrySugarman
  • 力荐

比不了洪尚秀 茉莉花和虚掩的门着了相;但中国导演里 审美和内功都算数得上了 惊喜

28分钟前
  • 翠西 。o 0 O
  • 推荐

七年后重返庆州,仿佛从世俗的规矩和按部就班中挣脱出来(从戒烟到破戒),重寻当年春宫画更印证欲望的隐秘绽放;素净雅洁的庭院生活中,也悄然酝酿着邂逅的心动。然而日常的平静皆由生死把控着,好友的自杀,擦肩陌生人的自戕,古陵墓掩埋的历史,超验意味的占卜师,作为一如既往承担张律影片里中韩日聚焦缩影的男主,心灵的疲惫与磨损显而易见,死亡在幻觉中显形。最终一切都消弭于无形,「人散后 一钩新月天如水」。

30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推荐

从内容到镜头似乎都有一点洪尚秀的味道,缓慢的剧情发展,明了的人物关系,简单生硬的镜头,情节恍恍惚惚,虚虚实实,就像在打太极,看似空无一物的故事里装满了男人不死的欲望,女人渴求诉说的清肠,以及时时刻刻在身后监视着的伦理道德和各自人生甩不掉的过去。让人喘不上气。

32分钟前
  • 逆旅行人
  • 推荐

【2019年3月17日-朗园ViNTAGE 虞社-林象 词语放映丨张律导演作品展映】张律导演总是在秩序中寻找一种无序的状态,形成了另一种有意识的“无意识存在”方式。不断探讨死亡的边界,整体的文学边界却模糊不定,实为庆州这个独特的空间状态在推波助澜。低饱和的影像中夹杂着个人的影像符号,突兀的对话导致突兀的观感。女主申敏儿的气质极佳,与影像气质贴合度很高。(Q&A依旧不专业,提问的问题以后准备好在说,策展的专业性仍待提高。)

33分钟前
  •  
  • 还行

很喜欢张律,这个中国朝鲜族导演拍出的韩国电影。因为他的身份,对于半岛与近邻的关系有着种种暧昧,用一种超现实主义的方式诠释现实和梦幻的关系。这部《庆州》也是如此。崔贤是来自于北京的韩国人,回首尔参加朋友的葬礼,看到自己给朋友拍的照片当作遗照,听到别人对友妻的评价,于是一个人重回庆州,寻找七年前的记忆。在天马冢附近,他听说了偶遇两次的母女自杀,茶馆老板娘丈夫的自杀,最后又目睹了一场车祸……死亡与记忆纠缠。身为东半球关系教授,却不愿意多说半岛关系;面对日本女人的道歉,却说喜欢吃纳豆。教政治却不喜欢政治,作为老师却又因为一副春图而念念不忘。中国妻子打来电话道歉,和他这场庆州行的真实目的一样耐人寻味,却又不解其中味。电影节奏缓慢,在平淡之下汹涌着一种力量,这就是张律。

37分钟前
  • Hangain
  • 推荐

在孤单旅行的途中,一切未知新鲜都更让人沮丧

39分钟前
  • обломов
  • 还行

确实很像红尚秀,摄影和转场如出一辙,就连教授、酒桌、春宫图和男女情爱都很像,不过没有了荤段子,接连不断的尴尬场面,这片子要逊色不少。其实红尚秀的片子看似简单,接二连三的的尴尬笑果设置也挺难克隆复制的,这片子论技巧的话什么都没有,有点的是那股子儒家礼仪式的克制和韵味。★★★

40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还行

念念不忘朴海日 杀人回忆里的嫩手

42分钟前
  • 复合B
  • 还行

壁纸后藏了幅春宫图,漫画上写了首文人诗。生活的窗外是死亡的王陵,裙摆的远处是自杀的传闻。研究东亚地缘,却对北韩问题敷衍。记不起庆州的路,却犹记得那夜的流水。在虚掩的门口,是记忆不曾踏足的空间。独自吹灭蜡烛,只剩天边一轮新月。如果耳朵长得像故人,是否我们也曾拥有同样难以释怀的秘闻。

44分钟前
  • 西楼尘
  • 还行

第一百三十分钟,算命小铺里年轻的女孩说,这里根本就没有老爷爷,他六年前就死了。电影才从一片迟滞里突然变得有意思起来,好像清茶的回甘,喝下良久,才会慢慢在舌苔上延展开来。不用和洪尚秀比了,两个人看起来风格相似其实根本不是一个路子。比起洪尚秀没正经的轻盈小品,张律电影里的情欲更凝重。

45分钟前
  • 鸡头井。
  • 推荐

忽而尴尬,似远似近,忽而暧昧,若有若无。发乎情,止乎礼。不上床,更难忘。推窗便见天马冢,望月寺里一声钟。人散后,月如钩,天如水,回忆如茶不如酒,真味只是淡。

49分钟前
  • 芦哲峰
  • 力荐

一夜情只是摸了一下耳朵,韩国人纯情起来丝毫不亚于日本人呀……没有许秦豪的电影那么闷,很多闪光的小细节。

50分钟前
  • 远子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