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年,休息了大半年的狄龙重新上阵,获得一部影片的主演权,就是这部《鹰王》。据说当年是为王羽量身打造,但桀骜不驯的王羽正忙着打官司,追逐有夫之妇,于是有了狄龙的展飞。
当初展飞是按归隐江湖的沉郁大侠形象来设计的,便有人评论狄龙的展飞太嫩,我却心属狄龙版展飞,可爱,俊俏,青春,如山林中一股清澈的泉水,不沾一丝烟尘气;象一只刚刚长成的雄鹰,身形是硬朗、挺拔、冷峻的,紧抿的双唇挂着一丝少年稚气的倔强,但他的思想却成熟朴素透彻,信念非常清楚和坚定。
我看这种形象挺好。
《鹰王》叙事脉络简单, 人物关系简单,连音乐都是铿铿铿,直白的旋律,这样一部影片提升不到复杂思想的高度,但对于吃腻了电影大餐,厌倦了故弄玄虚的我来说,《鹰王》如一道清水白菜,简单,清爽,正好拿来清清舌苔厚腻的口腔,用不着劳什子的去研究什么高深的思想主题、艺术手法,费脑筋的探讨生死或人性阴暗面之类的话题了。
一个简单的故事,一个悲剧的结尾,倒也什么因素都不缺,阴谋、爱情、复仇、生死两隔。。。。。狄龙与李菁的对手戏,也不乏温情,大有拍文艺片的潜质。李菁分饰两角,温良贤淑的姐姐玉莲,阴险毒辣的妹妹冰儿,演的很到位,只是她那小小的碎步,实在看得别扭。
最重要的是,很适合龙米从HC的角度欣赏狄龙各种各样酷帅的表情和动作,当年的狄龙还真是全方位无死角帅哥啊,把自己优秀的一面表现出来了,即使导演和编剧再敷衍,狄龙也出色地完成了自己的创造任务,这就够了。
展飞,这个人物是一个内心封闭,精神上有洁癖的世外高人,厌恶俗世的打打杀杀,争名夺利,喜欢与世无争的安静状态,所以,隐于深山老林中,爱跟小孩子打交道,因为单纯,没有勾心斗角 。他一看见天真的孩子们,就会两眼放出温情的光,心里开出喜悦的花。这样的人,多么可爱!我不能想象桀骜冷漠表情阴郁的王羽,看到小孩子,能散发出这么柔情温暖的光芒来不能。
香港演艺界,不再是5、60年代从大陆过去的北派文人朴实的天地,这块弹丸之地向来的市井气,从来不缺培养出如曾志伟、吴君如、周星驰般神经兮兮的夸张。 现在我一看到香港(和其它)大片拉开如气势磅礴之交响乐般的架势就头疼,这不是说教是什么,这不是演练是什么!藏在华丽的外衣下,内面的里子一扎就破,用点高科技,讲点人生哲理就是大片了?不就是揭示制度啊人性啊之类的玩意儿吗,谁不知道,谁又不懂?搞得那么莫测紧张、神乎其神,卖力罗嗦,真让人讨厌。不是留个油腻腻长发,带个眼镜,就是艺术家的,重要的是内心的提炼。
香港式的市井、热闹、喧嚣、夸张,称兄道弟,让香港演艺圈变成一个江湖,一个不适合做内心修炼工作的江湖,一个跟着我有肉吃,天天吆五喝六的江湖,最要命的是,还要跟人讲艺术。自从我看到曾志伟在港艺圈举办的汶川哀悼活动上,上一秒钟还在嬉皮笑脸、谈笑风生、打情骂俏,而仪式口哨一吹立马换上一副沉痛庄重表情的变脸本事后;自从听到吴君如评论刘翔跨栏赛失利脱口而出的“他是不是在吃屎”的粗俗;自从成龙花心花出了私生女却轻描淡写为“犯了男人都会犯的错误”,我靠,别再侮辱MAN这个名词了,不是地球上所有已婚男人都是控制不了原始生理冲动的牲畜。。。。还有著名的隐婚族。。。。我更加坚信,象狄龙这样的人品,已经是凤毛麟角了,更值得崇敬。
现在越来越向往简单的生活,看一场简单的电影,喝一碗清爽的白粥(若是当时正好看张彻的片子可省事,番茄酱那么多,不用加小菜了),梳一个简单的马尾,人生多么容易满足。化繁从简的最高境界是《百年孤独》里的俏姑娘雷梅苔丝,她悠悠自得于自己小天地的简单现实之中,她不理解为什么女人们要用紧身胸衣和裙子使自己的生活复杂化,对她来说,一件粗麻布教士式的中间开个洞从头套下来的长袍套衫足矣,修剪长发烦死了,索性自己剃了个光头。但是这种简化一切的天性反而让她充满了神奇的魅力,她越是抛开时髦崇尚方便,越是摒弃常规听任自然,越叫人魂消魄散,越发诱人。——这才是简单美的真髓。
这部《鹰王》符合了我简单的生活理念。看狄龙,更是对自己的精神的犒赏。
大舵主白忙一场,本想偷袭干掉堂主,自己当堂主,不料引狼入室。
妹妹就更蠢了,明明知道了自己的姘头大舵主白忙了一场,即便计划成功,也和原来一样,况且不能保证事后勾魂不会翻脸而杀掉自己和姘头,而姐姐已经和几乎是武林第一的鹰王在一起,如果不是妒忌心太强,或者对姐姐还有那么一点感情,就应当即和姐姐、姐夫联手,自己回去偷袭干掉姘头大舵主,再由鹰王干掉勾魂,勾魂要杀鹰王尚且要扮成小兵偷袭,可知鹰王武功在勾魂之上。
最差情况是:鹰王和勾魂同归于尽,自己和姐姐当堂主,以姐姐的脾气,就算是让她当堂主,自己还不是胡作非为?何况姐姐的性格不会喜欢当堂主,自己白捡一个堂主,如果勾魂被干掉,姐夫几乎肯定和姐姐隐退江湖,又白捡了一个堂主,就算姐夫姐姐继续赖在天一堂,自己的姐夫当堂主,自己难道不能胡作非为?如果万一姐夫不幸被干掉,自己再联手姐姐也几乎可以肯定将重伤的勾魂干掉。愚蠢的妹妹非要捡最差的路走。
时势造英雄,不识时务,白忙一场。
狄包子是怎么把这个给大师兄量身定做的避世高人,演成天真善良的武侠界谢耳朵的?包子嘟着脸像小孩子生气了。可惜那时候人们还不萌谢耳朵这一款吧。PS.狄龙真BG苦手,主要是女主往他身边一站就显得特别糙。心疼李菁妹子。
一见钟情迅速升温,本可以和妹妹过着没羞没臊的生活,可惜鬼爪错杀
狄龙真是太好看了。。太太太好看了。。。故事的设定其实也不错,布景也好看。不过还是狄龙太太太太好看。。。
你妹妹说她是天下第一美人,我一眼也不愿意看她,但是我却忍不住想要看你——展飞你真是敢爱敢说,我喜欢!
情节简单,男性角色塑造鲜明丰满,两个女主或蠢得无法可想,或浪荡邪恶,没有脱出水浒的调调~人物完全压倒情节~
狄龙好帅呀圆嘟嘟胶原蛋白满溢的脸最好看了~~身材却瘦瘦长长柔柔软软好棒~~鼻若悬胆目如朗星必定要看了才知呀!还有那位拿两铁板的程堂敢问是否就是巷口卖铁板牛柳外加蛋炒饭的小二哥呢!?兵器太油型了闲的没事还能去赚外快补贴家用!还有圣母白痴女一死了最好看着碍事........
剧情超简单,狄龙美颜盛世,展飞超过封俊杰了
狄龙年轻时不是一般的帅 70年代的美女都是矮胖墩儿 好几部都如此
3.5。可以算是邵氏基本款,演员,编剧,动作设计,配乐各方面都是够格的,邵氏还是适合这种情节简单的。倪匡老师又来伦理哏,推荐他看看电车难题……
两半,展飞真天煞孤星,遇到他的人无论正邪均死于非命,你给我擦背,我看看你伤口,看就看嘛,干嘛撕烂人家衣服。方兄弟劝他出山他骂人家是仕途经济混账话,遇到了心爱的女子,劝她不要理堂口的是非,由他们翻天覆地去。李菁饰演正邪双胞胎姐妹,邵氏特技过硬。从小到大影视故事中的侠女魔女,看她要被挖眼/丧命(萨尔拉),本片不看也要被挖眼,光看回去是不过瘾解恨
大boss也太弱了,口口声声说自有妙计,结果三下五除二就被狄龙灭掉了。
狄龙还真是不死啊~张彻的电影结尾少有不死主角的,这部里面狄龙还是不死,竟然是李菁mm死了,而且,还死了两次,我靠
狄龙饰演的鹰王角色形象塑造得好,戏拍得略显粗糙。力顶千斤救小孩,这段戏没拍出力道就不显危急;反派装小兵的铺垫,狄龙走小道潜入的铺垫,到最后其实还是见面就打,没体现出偷袭,都有些粗糙疏于设计细节了。想快进到看狄龙演武松!
一看便知是为王羽量身定做,人物性格、故事情节、武打风格、造型、班底、音乐,全部与独臂刀系列一脉相承。可惜王羽心太野。
狄龙的冷淡少言与同时期其他热血形象相去甚远,后来发现是给王羽准备的角色,就茅塞顿开。李菁分饰二角不错,但镜头剪辑还是穿帮。
剧情极为敷衍,我已经无法分辨是狄龙的文戏还是李菁的武戏更糟,武打设计也冗长无味。据说这戏本来是写给王羽的,结果他临时跑路,于是让狄龙演了。问题是狄龙当时还不会演戏,很多时候都在机械模仿王羽(比如嘴角下垂的表情),且气质稚嫩,李菁给他擦洗伤口的戏本来大概是想表现内心冷漠的侠士终于被女性的柔软打动,结果被他演成纯情弟弟芳心暗许(虽然他侧脸真是青春无敌的好看)。主角的人设是古朴沉郁的归隐侠士,对生死也很漠然,确实是王羽的路子,就算狄龙再长几岁来演也不适合(狄龙气质上温和入世)。李菁的步态介于正常走路和台步之间,不伦不类,张彻还总把她的妆面搞得很脏。戏里她的部分的问题在于一人分饰两角毫无意义,不能推动情节发展,且两个角色人设都脸谱化,浪费了她的好演技,又暴露了她动作不协调的缺点。
难得狄龙没死,难得有女主角而且是她。一开场就白衣赴死,反派五舵主死时的慢镜很黑泽明。鹰王的朋友被杀一节的火光和人物情感,张佩山和李菁勾引/暗算鹰王一段文武戏交融,泰山双凶用盐车压住小孩刺杀鹰王度桥用心,都是有情有景的好戏。台词有评书味道。大舵主和鹰王背上扎绳紧袖,比五花大绑好看。
主角很像有恋童癖,听说当年原本打算让王羽来演。我知道为什么换人了,如果王大伯来演,这电影恋童癖嫌疑则可落实矣。
李菁这次一人分饰二角演得挺好的,狄小包子才出道没几年,肉嘟嘟的一脸傲娇真可爱
其实剧本挺完善的,听说是给大师兄王羽准备的?感谢成全,看到了勉力严肃的包子脸少侠。阿龙全程一张小包子脸,嘴角抿的紧紧的,都没怎么笑,让人好想捏啊好想捏。趴在水边岩石上,奉献出了最美的肉体,纯洁又毫无防备,像自小隐居山中从未涉足江湖不谙世事的小龙女型高手,七舵主把持不住也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