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片名骗到了,以为只是讲80年代的中年危机,其实影片涉及到的内容更加丰富尖锐。
先说表演吧,整体话剧感重,说台词像念课文有板有眼。但好在整体风格一致,可以理解那个年代国内电影都是这个风格。
镜头用的比较楞,有时候忽然间反复的特写切换观众甚至笑场。潘虹真是不错,不仅漂亮而且透着一股倔强的气质,非常容易打动人。
这种大女主偏女权的故事走向放在现在也不过时。当然潘虹这条线也有其时代局限性,没有当个贤妻良母相夫教子一直是她后悔于心的。放在现在看也是duck不必了。
父亲这条线总的来说还像个人,支持潘虹事业并且主动承担起家务孩子教育等等。但是最后明知道妻子这么忙还答应家里事儿让她一肩挑也是值得商榷的。
影片最好的地方是把角色们中年遇到的这些困境,借角色之口,从一种更宏观的角度去探讨。一场饭桌戏,道尽了50年代生人的苦衷。其实调度表演都一般,但只是因为现在已经没有可以再饭桌上谈zz的影片了,所以显得尤其珍贵。
每代人都有每代人的困境。每代人都不容易。
片中80年代中年人面临的困境是忙忙碌碌,壮志未酬,生活拮据。
但好歹在北京有个属于自己的房子,夫妻情比金坚,生了两个孩子。
40年过去了,2020年代的中年人的困境是什么呢?
好像比过去强多了,也好像不是。
40年过去了,有些变了有些没有变
没变的是勤劳的中国人民,
和对未来肯定会好的的期望。
我愿意是急流
——裴多菲
我愿意是急流,
是山里的小河,
在崎岖的路上、
岩石上经过……
只要我的爱人
是一条小鱼,
在我的浪花中
快乐地游来游去。
我愿意是荒林,
在河流的两岸,
对一阵阵的狂风,
勇敢地作战……
只要我的爱人
是一只小鸟,
在我的稠密的
树枝间做窠,鸣叫。
我愿意是废墟,
在峻峭的山岩上,
这静默的毁灭
并不使我懊丧……
只要我的爱人
是青青的常春藤,
沿着我荒凉的额,
亲密地攀援上升。
我愿意是草屋,
在深深的山谷底,
草屋的顶上
饱受风雨的打击……
只要我的爱人
是可爱的火焰,
在我的炉子里,
愉快地缓缓闪现。
我愿意是云朵,
是灰色的破旗,
在广漠的空中,
懒懒地飘来荡去,
只要我的爱人
是珊瑚似的夕阳,
傍着我苍白的脸,
显出鲜艳的辉煌。”
“我愿意是急流,只要我的爱人,是一条小鱼,在我的浪花中,快乐地游来游去。
我愿意是荒林,只要我的爱人,是一只小鸟,在我的稠密的树枝间做窠,鸣叫。
我愿意是废墟,只要我的爱人,是青青的常春藤,沿着我荒凉的额,亲密地攀援上升。”
这是匈牙利诗人裴多菲的诗,优美而真挚,陆文婷听着傅家杰的吟诵,陷入了爱情。伴随这首情诗,他们诗意地走进了婚姻。在往后的日子里,他们为工作奔忙,为生活劳累,为时运不济而郁闷,但是他们始终相濡以沫,互相扶持,互相谦让着家里唯一的一张书桌,互相争抢着繁杂的家务活。直至,当陆文婷躺在病床上命悬一线时,傅家杰还是握着她的手,留着泪,轻轻地吟诵“我愿意是废墟,只要我的爱人,是青青的常春藤,沿着我荒凉的额,亲密地攀援上升”。美好的诗歌,在平稳顺遂的日子里,只是给人灌了蜜糖那样的甜蜜;可是,在艰难的日子里,诗歌,是甜蜜,是爱,是把日子坚持下去的信仰。唯有历经生活的艰难,经历了挫折、拮据、劳累、无奈、烦乱甚至失去,才能得到那刻骨铭心的诗意,那种诗意便是,认清了生活的种种不堪,却仍然热爱她;那种诗意便是暂时脱离了生活的柴米油盐,内心的宁静;那种诗意便是无视世俗的蝇营狗苟,坚守心中的追求。这样的诗意,才是诗意,充满重量而又充满力量,继而充满幸福。
人生为了什么?陆文婷和傅家杰都在拼了命地工作,但是他们的付出,显然没有任何物质上的回报,几十块钱的工资,12平米的住房,连孩子参加运动会的白球鞋都没钱买。而学术上的收获,职业上的收获,因为种种原因,也没有。那到底是为了什么呀?陆文婷躺在病床上,她舍不得家人,也舍不得病人,她在治好每一只眼睛的时候收获了最大的快乐。快乐、满足、对自己的认同,这是陆文婷的追求,这也是她的诗意。诗意应当是我喜欢,我愿意。只有“我喜欢”的诗意,轻松愉快,但为了“我喜欢”而“我愿意”倾尽心力,受尽艰苦的诗意,醇厚深刻。人生的诗意,诗意的人生,就是不同于芸芸众生享乐的追求,而是那超脱的耕耘奉献的追求吧。
诗意,总是那样飘逸闲适,那样不食人间烟火,那样自由脱俗。但恰恰是这么一部讲述人到中年一地鸡毛的影片里,看到了最好的诗意。
热爱工作,忠于职守,无私奉献,不求回报。
但是,生活的重压,微薄的工资,不能晋升职称,一家四口挤在那么小的屋子,连张书桌都要轮着用。生病需要救治时连110都打官腔,对于医生真是悲哀。
片子还有位官太太,又威压,又利诱,声声“我的同志哟”。不过,演得真好,入木三分。
现在这种既有正能量又有批判的片子太少了,希望越来越多。
从它开始,中国知识分子得到了正名,并一倒心底的苦难。而更可贵的,是裴多菲那首诗所表达的难得精神。
很晦暗的一部片子,就像那个年代的人,脆弱迷茫,自我催眠:“会回来的,会回来的。”自己没有离开的勇气,凭什么笃定人家会回来啊。潘虹年轻的时候像王菲,但比王菲好看。达式常有点Cary Grant的感觉竟然。据说当时全国姑娘写给达式常的情书一箱一箱地往外搬。
潘虹塑造的这个角色,导致我在很多年里始终坚持她是最美的中国女演员。
春雨蒙蒙地下,眼泪簌簌地掉。前者来自孙羽/王启明这对导演组合的上一部作品绿色钱包主题曲,后者当然是出自本片中最棒的一场戏,也就是陆文婷举起烧饼咬了一口之后终于抑制不住……令人遗憾地是,通片能够与之相匹配的桥段再也很难找到。要么过于抒情,要么过于释惨,要么过于闪回(甚至还嵌套),然后再配以反思十年与马列老太的时代套路元素。所以也只能被归类为“见面略弱闻名”的中影名片……三星堪半。
强烈的现实主义色彩,批判力度有加无减,文学化色彩浓烈,文本中的部分台词在今日听来仍饶有趣味,意味深长。
80年代电影适逢改革开放,外国文艺理论和艺术电影大量涌入国内,第四代导演们详细的研究了各国的美学流派及其风格,可见此片向后现代意识流电影学习了很多,比如潘虹病倒后头脑中在沙漠行走的幻觉,另外像公民凯恩多视点的叙事使故事详尽道出,另外细节处理编导调度也很出色,对政治意识形态做了讽刺。
知识分子,久违的名词。80年代,表面看似工整规矩,实际探讨深度远超当今。潘虹气质实在超群。
潘虹好适合演知识分子哦。本质更像小品段落合集,前半段时不时冒出来的快速推镜,说实话挺赶客的,可到了后半段,悲怆的曲声与真实的时代伤痕互相交织,令看客只徒留一声叹息。“诶,姑娘,您不知道啊,一听说这眼睛瞎了还能治好,我又想哭又想笑,我爹,瞎了半辈子,就那么窝窝囊囊地入了土,没想到我这儿,瞎喽瞎喽还能见着亮,您说,这是两个世道不是?”
里面有句台词说的是”拿手术刀的不如拿剃头刀的“,三十年过去了,手术刀们终于实现了华丽转身。曾和本片的编辑聊过好几次,还记得他说刚发现这个小说时的激动和兴奋,改编、上映等的数次波折。那个时代,这样的电影是贴近当时的观众的,而这个时代同样需要能引起共鸣和心声的作品。
潘虹的大眼睛会说话。谁来拍一部2019年版,就讲996。满口XXX没人性的老干部家属,没钱看病的农村病人,需要领导批条子才能用的救护车。。。
文革后一代知识分子的迷惘、苦闷和疲惫,人到中年的职场女性为事业燃烧自我,在工作中获得尊严、实现价值,且要忍受制度弊端和官僚主义,同时还需兼顾对家庭的责任,严重自我损耗、累到发出“如果不结婚是否就不必负重前行”的天问……真·深陷996泥潭的医生群体的生活(沙漠行走的想象直接具象化),就是一个时代,不,是中国处于发展初级阶段时的社畜缩影啊,这职场片的内核现在看来也毫不过时,医生们如今的考核待遇状况不还是一泡污。无数眼部大特写传递情绪,潘虹女神一颦一蹙都是戏(陈旧的变焦镜头也堪忍受了),讽刺温和、情感真挚,散场周围哭倒一片。和《哀乐中年》拿来对比很有意思,一个老来拒当大爷,还要为社会发挥余热;一个人未老心先衰,恨不能就此倒下不再醒来——“金属也会疲劳呀!”建设社会主义真是累垮人!
“我愿意是急流/山里的小河/在崎岖的路上/岩石上经过……只要我的爱人/是一条小鱼/在我的浪花中/快乐地游来游去/只要我的爱人/是一只小鸟/在我的稠密的树枝间做窠/鸣叫/我愿意是废墟/在峻峭的山岩上/这静默的毁灭/并不使我懊丧……只要我的爱人/是青青的常春藤/沿着我荒凉的额/亲密地攀援上升”
从叙事结构和交响乐配乐上出发,这的确是主旋律影片没错,但导演很中肯地在戏剧冲突与剧情流畅度上找准了平衡点,丝毫不觉突兀做作,在时代性上,主题故事摒弃了中国电影一贯的批判纪实手法,向中产知识分子的思想情感爆发靠拢,很生活化;另,潘虹那时是真漂亮,眼睛会演戏。
记不太清了,是不是有一个镜头,达式常脱衣时有一件背心上面有无数个破洞?
真是开放。电影里的事现在一样在发生。那时候中年是骨干,年轻时候被运动耽误,人到中年,待遇没上来,先掉进疾病和生活里。现在中年是鸡肋,是等着收割的韭菜,收割完一茬,一茬接着一茬干。有心眼的早早跑路,实心眼的等着遭戮。喊得响吃得香的还是马列主义老太太。
电影能反应现实社会的问题,或许也能帮忙改善这些问题,但却很难直接解决问题。虽说《人到中年》是部1980年的电影,但影片展示的官僚主义现象、加班加点努力工作却没有更好的薪酬、程序繁琐导致办事效率低……在2020年的现在依然存在类似情况。个人觉得两对夫妻(四个朋友)在陆文婷家的临别小聚一场戏算是这部电影点题的重头戏,将故事探讨部分问题借由人物的台词进行议论,引人思考。(-说实话,我是个不称职的妻子,也是个不称职的妈妈。-但你却是个称职的医生。)|《人到中年》一波三折:http://ent.sina.com.cn/x/2005-04-27/1106712879.html
中年只是个幌子啊。人物性格的入木三分,印证了那个时代政治影响下的命运,文婷其实不过是条线,串起了她身边的人,受文革迫害的同事、丈夫,官僚的马列主义老太太,丈夫送医时一连串电话打出的凄冷,让人唏嘘。
【北京电影节展映】由回忆、独白、台词组成的现实主义作品,反映文革后一代知识分子的赤诚之心、无私奉献与失望落寞。有对医生的生命礼赞,对政令不通的深刻批判,也有对文革伤痕的反思、对官僚主义的生动讽刺。男女主角的表演真挚自然毫无做作感,更没有口号式煽情。患者配角们的台词也把角色刻画得入木三分。尤其是马列主义官夫人的形象简直写实到极致。片中男女主角一句句朴实无华的心声自白,传递着相濡以沫的真挚情感。正如潘虹那集医生母亲妻子于一身、无需浓妆艳抹就足以动人的形象。让观者感同身受,无比揪心。当裴多菲的诗句再次出现,我终于控制不住情绪,泪流满面//20211027资料馆大厅二刷。在同样的段落痛哭
一代人,为四化建设付出了青春,却失去了家庭和理想。讨厌的马列主义老太太现在还存在吧。
成功地表达了当时普遍的知识分子和所经历的社会痛楚 感人深刻 有代表性 那个年代非常难得的 批判了繁杂臃肿的领导批条制度 又想表达作者内心对当时社会和制度的不满 有迫于压力低头示弱 最终故事讲得非常感人朴实 陆文婷和她的丈夫 以及他们身上的任劳任怨 默默无闻牺牲奉献的精神 才是真正的中国脊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