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为何,看系列电影时,我总喜欢拿这一部和上一部来对比。
看完第一部的意犹未尽,立马找来第二部看却发现少了一些味道。
本片明显多了一些搞笑元素,无论是阿正和龙哥在越狱路上的嘻嘻哈哈,还是傻标的呆头呆脑,都增添了不少喜剧气息。
越狱情节在这部里看到了
没有看到发哥收到阿耀的来信,有一些遗憾
结尾张耀扬的一个镜头,惊喜
整部电影偏向轻松搞笑娱乐,看得开心就好啦!能看到阿正出狱最好了。
监狱越狱江湖兄弟反抗片。为了儿女情长不惜逃狱,因为遭人陷害,再次逃狱,与大圈帮的老大成为兄弟,但是被抓回后,又被陷害,差点被杀,最后反杀,刺瞎了狱头的眼睛,继续坐牢。将逃狱元素加入,加入了父子情,让港式煽情充分呈现,感人。
故事承接第一部,阿正因为咬伤了雄哥被延长了刑期。一次有人逃狱,被狱警们抓回来痛打,阿正带人让这个被抓回的犯人撞死,救出了他。但是自己因为咬伤狱警延长刑期被新来的狱头惩罚站在雨里。因为母亲去世,阿正想请假外出奔丧,但是因为他不愿意出卖狱中的兄弟,新来的狱头不让他外出。结果母亲去世,孩子没有人养,只能送去孤儿院,从此儿子开始怨恨阿正。一天,阿正在义工来的信件中得知,儿子就要去新的家庭中生活,于是他装成警察,趴在车底逃出了监狱,去了儿子的孤儿院,与儿子见了面,又回到监狱自首。另一方面,狱中大圈帮与本地帮经常殴斗,相互不服气。一天大圈帮的火屎因为不服气本地帮的一个人,用钢管戳伤了这个人,过了几天这个人死了。于是新来的狱头就说是阿正出卖了大圈帮的龙哥,说是龙哥杀人的。龙哥没有办法只得打昏了监狱长跑了出去。因为火屎在监狱里放风说是阿正出卖了龙哥,让龙哥越狱,所以大圈帮要找阿正算账,新狱头还故意将阿正安排到大圈帮所在的牢房。阿正不愿意,打伤了狱警跑了出去。在越狱途中他与龙哥相遇,结伴逃跑,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在两个人想接阿正儿子一起跑路大lu时被抓,龙哥跑了。新狱头又把阿正关进了大圈帮的牢房,阿正差点被大圈帮打死,幸亏他假传了龙哥的口讯,让大圈帮放火逃跑才跑了出来,不致于被打死。为了报仇,他跑去找火屎报仇,把火屎打成重伤。新狱头要收拾阿正,结果被阿正刺瞎了眼睛。阿正继续加刑,龙哥自首回到监狱,为他澄清了事实,大圈帮也不在对付阿正。
应该是二刷,个人觉得第二部比第一部好,港式煽情很有港味。发哥也正常多了,眼泪在眼眶里翻滚的水平影帝级的,这样的发哥才是最有魅力的。与龙哥逃狱的日子应该是最开怀的,互诉衷肠,借酒消愁,甚至luo体畅游,真是太浪漫、太享受了,让人甚至羡慕起两个人的幸福生活。也有搞笑的场面,两个人一起拉肚子。徐锦江的嚣张一定不如张耀扬,但是冒坏水的本事应该也不亚于张,老徐的演技也是一流的。女社工很有气质,应该也是属于那个年代的美女。配乐也很浪漫,很好听,说是温大美女唱的,真心很好听。陈松勇的老大也很不错,一脸坏人样,但是内心其实蛮义气的,蛮好的,个人蛮喜欢他的风格的。被阿正骗的桥段似曾相识,很搞笑,傻大个。
小时候看的时候就感觉结尾很有开放性,就很让人感动的那种和谐感,重温一遍后自己会去脑补结局后的画面,乌鸦哥回来了是继续刁难阿正还是变老实了,傻哥是不是还是经常赌博输给潮州佬,大陆帮跟香港帮还会不会动不动打架,阿正在监狱混了这么久,还认识典狱长,接下来的生活应该会挺滋润,狱警小黑两朵花是代表他升职了变成乌鸦哥的上司了吗?阿正出狱后接了他的孩子会去做什么,龙哥在另外一个监狱过得好不好,两个人以后还会不会有交集。
有些电影或者小说看完后你会去脑补接下来发生的事情,你会觉得里面的人物是有血有肉甚至真实存在的,尤其是小时候看的港片更有这种感觉,真是怀念呐
想不明白徐锦江为什么一出场就搞事情,没事找事。感觉是为恶而恶。第一部起码交代雄哥在外面被小混混砍了几刀所以恨犯人,而且情节也循序渐进的。想到大多数的电影,续集一般都烂,无间道,反贪风暴。。。……………………………………………………………………………………………想不明白徐锦江为什么一出场就搞事情,没事找事。感觉是为恶而恶。第一部起码交代雄哥在外面被小混混砍了几刀所以恨犯人,而且情节也循序渐进的。想到大多数的电影,续集一般都烂,无间道,反贪风暴。。。……………………………………………………………………………………………
“天是棺材盖,地是棺材板”感觉这句台词印象非常深刻,那那时候和哥哥一起在家里看的那时候开着空调吹着电风扇吃着西瓜喝着汽水一转眼这都是13岁的事了,看完之后意犹未尽,看得我惊心动魄,眼泪都掉出来了 感觉到了兄弟情,这也许是港片的魅力所在 无论是在学校 监狱 公司 都是江湖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你我从未远离江湖 江湖不是打打杀杀,而是人情世故,
新典狱长来了春暖花开,但耀扬也跟着来了,哈哈。越狱二人组拍的也是基情满满。徐锦江制服装还是很帅的。
监狱的载体太好了,直接联想到学校。
★★★★ 和第一部相比似乎少了点什么?绝对不是剧情,气氛,节奏。是什么?梁家辉吗?还是结局是令人难以忘怀的感叹?
完全是骗钱的货啊,跟第一集差太远了,打架也太假了。徐锦江还是不如张耀扬那么气哼哼的,名句是:我一次就可以操翻你!
都是炎黄子孙,都拿筷子吃饭,米字旗下写着我在牢里声声多悲恸。血染的风采,香港仔,大陆仔,狱警同唱。义勇军进行曲被哼唱。那是90年的香港作品的明示,现在却只有撕裂。
在东方电影上又看了一遍,当年我脑子有问题的,这真是一部好电影!马上来改五星。监狱风云是我目前最喜欢的周润发系列。发发是我心中永远最棒的、完美的男人。
比第一部更冷硬,重点也从兄弟情移到了父子情,但是人物设计显然没有第一部好,龙哥没有耀仔亮眼,鬼见愁也比杀手雄单薄。Ps:发哥光屁股高台跳水真是闪瞎眼……那个时代的影星拍起戏来还真是无拘无束……
虽然理智上感觉到这部和第一部有差距,但情感上还是被深深打动,尤其两个人在野外逃亡一段,大千世界需要不停奔命,牢狱里反而是最安定的环境,忍一时风平浪静的天真,变成了笑对天地为棺困境的坦然。周润发和陈松勇两个人对戏真好看啊,徐锦江这个人物铺垫不如第一部,而最后某人出场简直最大惊喜~三星半
12年后重刷蓝光。片尾高级督察换了孤儿院里结识的熟人,有正义感的狱警也上位了,周润发狱中生涯一片大好的时候,张耀扬突然回归,这种悲喜剧的转换,是全片最好的一处,其它周润发逃狱而狱友们开盘口的对比,因为反复搬演倒显得啰嗦了。这一部的犯人里设置了陆港的对立,大陆同志们唱着血染的风采和国歌,处处要求平等,未必不是种“公民意识”的意外觉醒,可惜在象征意义上浅尝辄止,全片还是沉溺于港式毛糙类型片的元素堆积,演员们每次挨打的惨叫反应未免夸张,而周润发陈松勇逃狱后和狱警们持续只差一个身位的逃亡更像是场闹剧。周、陈二人念叨的那些金句也似乎跟他们的处事方式不挨边儿。这片人物关系还是挺复杂的,至少两组角色对立,周润发又承担了亲情友情两条情感线,感觉南燕收拢的很费力,导致节奏经常断裂,各条线的穿插有头无尾
有血有泪。挺不错的,港产的监狱片其实真的都挺不错的。
情节套用一的,徐锦江的恶也没多大说服力,但出逃后的那一段写可好,还加强了煽情因素,尤其是狱警强哥和傻标都可好。
1.第一部没出现的越狱情节第二部有了,虽然感觉故事比第一部弱了,但于我却更搞笑了,可惜从始至终都没看到阿正有收到来自家耀的信;2.“天是棺材盖,地是棺材板,喜怒哀乐事,全在棺材里。” 男二号竟然是“以德服人”的陈松勇,惊喜一下,在电影里与周润发一起贡献了不少搞笑情节,尤其是两人越狱的部分(一起逃跑,一起拉肚子,一起裸泳,一起“接”孩子……又“基情”又有趣,哈哈哈~~~);3.有人说看完《监狱风云》想蹲监狱?若真如此,怀疑TA是不是想去里面跟人干架?这种打打杀杀、血腥暴力的监狱反倒看得我心生畏惧。
7.0/10 分。比上一部稍差,主要是剧情风格没有统一,搞笑动作有点乱入。徐锦江年轻的时候还是很高大帅气的。。。我看了至少七八遍初次出场的画面,才确定是他,可惜他没有张耀扬演得好。。。
弱势群体受压迫之后反抗的确很激励人,但是同一个人一而再再而三不顾后果反抗,就会显得他只是冲动无脑罢了。我更接受第一部后面他加了刑期,但不久就可以跟家人重逢,毕竟谁也不想看着他把牢底坐穿,没完没了还抗争个屁?整体还算好看,挺幽默搞笑的,但就如前面所说,不如不拍,现在就当是平行世界的故事吧……3.5⭐️
太流于表面化,缺少情怀,徐锦江演的坏人形象根本是为了坏而坏,无血肉。 原曲<今宵多珍重>,居然是温碧霞唱的。这片子片头的音乐一出来,气氛就寒了。
依旧很酷。开头的 血染的风采和贯穿始终的 希望得好梦 音乐很棒。重心是帮派斗争,最后高潮有些狗血,林岭东这两部监狱风云,真乃写实主义的力作,发哥奉献了一等一的表演。
继续坏警察与好囚犯
还是令人感动的兄弟情父子情~/1.阿正身世也太惨了吧 😢2.发哥演技太好了 (T▽T)3.生无扎根出,死无葬身地。4.迷惘的香港5.锦江大哥笑着靠近发哥,有一种在看三级片的感觉 ( ͡°ᴥ ͡° ʋ)
雷老虎的出现太好玩啦;相较第一部,既紧张又欢乐。林岭东这两个片儿应该是很难超越了。20150501
“天是棺材盖,地是棺材板,喜怒哀乐时,都在棺材里。”“既然如此,为何不笑着进去?” “我在牢里 /声声呼叫多悲恸 /有谁怜我/悲歌泣血在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