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影评
1 ) 意识形态的不同也需要大家的理解
最近赵薇的事让我联想到了这部影片。上个世纪50年代的美国正执冷战刚刚开始,Trumbo作为一个Communist,在好莱坞一度被认为是苏共的间谍和卖国贼。作为著名电影编剧,他的名字在好莱坞的黑名单里长达十年,包括美国国会,好莱坞和群众,给出激愤的理由便是我们熟悉的用电影来毒害,颠覆美国。Trumbo为此遭人冷遇,孤立,泼脏水,辱骂,甚至坐牢。然而Trumbo并没有被击倒,短暂的牢狱后,他开始匿名写剧本并在黑市交易。由于他的剧作天赋,他的作品被电影商们一抢而空,就这样在好莱坞拍成了大量的电影,而他的名字还是无法出现在屏幕上。甚至他的作品拿到了奥斯卡也是由别人来冒领。他的作品之一就是我们熟知的《罗马假日》。随着他的作品坊间流传,背后的作者也逐渐成为好莱坞公开的秘密。接下来,有著名导演,演员主动登门拜访,最终帮助他重新回到银幕,登上了奥斯卡的舞台。在此十年中,好莱坞黑名单中的人,有些从此淡出电影圈,有些因此丢掉了生命,有些就像Trumbo一样在地下依然创作。这十年被称为好莱坞最黑暗的十年。然而最终大家也都明白了,无论他是不是什么苏共的间谍都已经不重要了,也不会通过电影创作颠覆美国,而共产主义是他的信仰,信仰什么在美国是自由的。他用他的作品让美国人笑声连连,也让美国人之前的愤怒显得怎样的可笑。
下面是在遭受封杀期间,他和他的女儿的对话 “Dad, are you a Communist?” “ I am” “Is it against law?” “It is not” “The lady with the big hat said you were a dangerous radical. Are you?” “Radical, maybe. Dangerous. Only to men who fling cokes. I love our country and it’s a good government. But anything good can be better” “ Am I a communist?” “Well, why don’t we give you the official test?” “Mum makes your favorite lunch. And at school you see someone with no lunch at all. What do you do?” “Share” “Share? well, you don’t tell them to just go get a job?” “No.” “You offer them a loan at six percent” “Dad” “ah, then you just ignore them” “No” “Well well, you little commie”
2 ) 看过《特朗勃》
杰伊·罗奇(Jay Roach)是地地道道地以拍喜剧片而成名,《王牌大间谍》和《拜见岳父大人》两个系列早已经成为了喜剧片中的经典和翘楚,不仅如此,他对政治喜剧也多有涉猎,2013年的那部《规则改变》将直接导致2000年麦凯恩大选失败的萨拉·佩林从头到脚讽刺得通透涕零,同时还获得了包括最佳导演、最佳女主角和最佳编剧三座艾美奖。
《特朗勃》拥有杰伊·罗奇作品一贯的特色。架构紧凑,节奏明快,同时还集合了前作中荒唐戏剧和政治喜剧的大成,不但情节丰富,却也充满了轻松和幽默的细节,成功地摆脱了刻意说教的嫌疑。
编剧约翰·麦克纳马拉 (John McNamara)以 布鲁斯·库克(Bruce Alexander Cook)所著的特朗勃传记为蓝本,但并没有将重点聚焦在特朗勃如何创作出那些耳熟能详的经典剧本上,而是架设了三条故事主线, 穿插了身为“好莱坞十人案”中一员的特朗勃与其他电影人的友情,与妻子儿女的误会和冲突,以及被划入好莱坞的黑名单之后如何匿名创作,最终遇到柯克·道格拉斯和奥托·普雷明格两位勇敢正义的重量级人物出手相助的故事上。这样一来,特朗勃的形象变得丰富多样,充满戏剧性,却又不失深度。
当然,快被中国影迷忘记本名是什么的布莱恩·科兰斯顿 (Bryan Cranston)对这部电影的贡献是毋庸置疑的,对特朗勃吐字发音和举手投足之间的雕琢,让布莱恩·科兰斯顿(还是“老白”念着顺口)不易察觉却又细致入微的表现出了特朗勃在遭遇人生剧变之后的一系列变化与从未动摇过的坚守。他已经完完全全就是那个风趣,睿智,偏执,顽强,靠着笔杆子对抗整个世界的老男人。
今年的颁奖季中有另一部有关意识形态与命运为主题的电影《间谍之桥》,虽然命题与主旨不尽相同,但背景都是被巨大的铁幕阴影笼罩着的灰色年代。这样的故事不仅仅是极少部分人的悲剧,而是整个时代的命运。当那座迷墙和铁幕被打破,当雾霾和黑暗退去时,我们始终能够坚守着那份活下去的勇气和希望,也许这就是我们生而为人最强大的力量。
3 ) 美国人是怎么看共产主义者的
特朗勃(Trumbo)这个翻译不好。
对于美国人来说,这个名字再熟悉不过了:单《罗马假日》的编剧这一项,就已经意义非凡。然而对于大多数中国人,知道罗马假日不难,知道赫本更不难,知道威廉·惠勒很难,知道特朗勃就更加难了。
因为他甚至没有用真名领奖。作为一个共产主义分子(Communists),在冷战时期的美国,他被列入黑名单(blacklist),只有B级片公司敢用他。后来慢慢用假名也写出了名堂,特朗勃这个名字才最终被奥斯卡承认,补发了《罗马假日》的奥斯卡奖。
故事情节大概就是这样。其实可以更加简单点:一个共产主义者被列入黑名单,但是还是写的太好,黑名单也就名存实亡了。
这个故事若不是个真实的故事,恐怕影院里一般的观众都得睡着。剩下一半的观众看见布莱恩·科兰斯顿(Bryan Cranston,中国影迷俗称“老白”)带上圆帽,弦乐响起,会突然被《绝命毒师》的回忆惊醒。
既然说到这了,就先说说老白的演技。
老白是个好演员,但他不是个演技派。
他是每一个男人最爱的男人:看起来羸弱、衰老、缓慢,但眼睛只要微微一缩,你就看得到他的硬气。中国男人尤其喜欢这种硬朗,我们的文化不喜欢肌肉,不喜欢拌嘴,不喜欢逞能。我们要的是“温酒斩华雄“,不说关羽如何英勇,只说这盏酒的功夫。
老白就是这样一个东方哲学的人,所以他能演的角色,也得是这种细节里能见乾坤的人。
然而特朗勃不是这么一个人。他是个天才。
不像《绝命毒师》里的老白,虽然也在化学方面极有天赋,但在任何一个其他方面,他都是一个你会嫌弃的中年男人,肚皮比在湘江旁边喝酒的蛮哥还大。
总而言之,老白演他,不够有魅力。
你感受不到一个游走在黑名单边缘还能够拿奥斯卡奖的天才。
你只感受到又一个重压之下反弹的凡人。但话又说回来,老白在演凡人这方面,一如既往的精彩。
共产主义这档子事,现在说起来已经很是老套。
我们新闻法律课上教授问:
“如果你要形容一个人,哪一个词在1960年代是诽谤而现在不是?哪一个在1980年代不是诽谤而现在是?哪一个在本世纪初是诽谤而最近不是?”
在1960年代,你说一个人是共产主义分子(注意不是共产党,不需要你入党,沾边都不行),你就可以告他诽谤你了。因为如果你不告,后果就跟电影里的特朗勃一样,游泳池里灌满了死尸。
至于80年代,你说一个人是黑鬼,黑人是没有权利告你的。现在怕是想都不敢想。
至于最近,这个词是同性恋,一个中性、不带预设立场的词。
所以很多观众在看《特朗勃》时,可能觉得没有代入感,尤其是中国人,还会觉得怪怪的,毕竟我们有三亿党员,说是共产党要坐牢,怕是心理上很难拐弯。
但对于美国人来说,这太正常了。坐我后面那个美国人,电影的每一个包袱,斯大林的,胡志明的,他都咯咯笑。
说一个故事,让大家感受一下美国人对共产主义者的看法。
我们课上说商业报道,说到中国企业在美国的投资对美国经济的正面作用,包括雇佣美国当地人、引进技术移民、振兴地产业等等。
这时一个美国女同学对我说:你可以报道一下,这些人是不是共产党。
我一下子愣住了,我问她:共产党不共产党的,跟跨国投资有什么关系。
她也楞了一下,补充说道:我没有别的意思,我就是觉得共产党的人来美国投资,太奇怪了。
我又愣了一下,进而质疑:我也没有别的意思,在民主党的大本营加州,一个共和党的商人是不是会被记者抓着报道?
她愣了最后一下,悻悻然地说:没任何意思了。
我差点拍案而起,问她说没意思是几个意思。当然后来我们也就意思意思算了,确实没什么意思。
说起来,这部电影还告诉我们,电影这个产业从来都跟政治紧密相关,但更重要的是,当钱和政治都躺在床上聊骚电影工作者时,还是钱显得波圆腿索。
所以中国电影产业的春天什么时候来,还得取决于钱这玩意儿它什么时候再开放一点。
允许更多的外资进入,允许更多的热钱涌入,甚至允许更多的烂片、B级片在市场里面滥竽充数。这样很快,可怜无辜的汤唯们不需要匿名的天赋,也可以视黑名单如无物。
当然这并不是电影想要告诉我们的,这只是一个共产主义环境下发的牢骚罢了。
主义不主义的,从来不重要。重要的是像电影里一样,电影工作者不论吸多少烟,无论浴缸里的水有多么浑浊,无论外人如何瞧不起——
都不能丢了文艺的心啊。
4 ) 这部电影没有赢得任何一项奥斯卡,但我们仍应该看看它
达尔顿·特朗勃喜欢在浴缸里写作,电影《特朗勃》的第一个镜头,是布莱恩·科兰斯顿在浴缸里醒了过来,恍惚了一会儿,然后戴上眼镜,继续写他的剧本。在今年的奥斯卡颁奖典礼上,老白作为演员获得了这部电影的唯一一个提名,公布最佳男主角前,他的短片第一个被播放,还是一段浴缸里的戏,抽着烟,对着剧中的女儿咆哮。此时的特朗勃,因为信仰失去工作进了监狱,甚至不被允许继续在这个行业存在,对于一个拥有写作天才并且只想以此为生的人而言,那几乎就是灭顶之灾。
他以他的形式反抗。特朗勃以1200美元的价格接下一堆小制片公司的剧本,无法署上自己的名字,但他需要以此糊口,所以才有那段与女儿之间的冲突,“我在浴缸里工作,周围都是水,所以就算整个国家都着火我也不担心,这样我就能继续当这个家的私人奴隶。”在被列入黑名单之前,他是好莱坞最贵的编剧,但在那之后,他只能这样匿名且便宜地写作。他借了另外一位编剧的名义,送上了《罗马假日》的剧本,用化名写了《勇敢的人》。这两部戏为他赢得了奥斯卡奖,但显然作者本人无法出席颁奖礼,只能透过电视在家看看直播。电影里还原了这两个场景,《罗马假日》获奖的时候,特朗勃甚至没有笑,他女儿说,“我们现在要开心吗?”他抽了口烟,继续静默。那幕前的编剧要把那尊小金人还他,他拒绝了,说上面没有他的名字。事实上,直到1993年,学院重新把《罗马假日》的荣誉还给了特朗勃,但当时领走奖杯的伊安·麦克莱伦·亨特的儿子不愿意交出奖杯,于是他们又重新做了一个。
等到《勇敢的人》,情况没有变得更好,但特朗勃却渴望以一个黑名单上的人赢得行业最高的荣誉,完成对这一切绝妙的讽刺与报复,何况那是他一直以来最想要写的戏。他赢了,全家一起欢呼,尽管电视中依然是毫不相关的他人领走了奖杯。特朗勃完成了反击,他依然是好莱坞最会写故事的人,但最终的目的,是要让自己的名字重新出现在银幕上。他帮柯克·道格拉斯写《斯巴达克斯》的剧本,奥托·普雷明格来找他改写《出埃及记》。最后,柯克·道格拉斯不顾争议及同行的反对,执意宣布达尔顿·特朗勃是这部电影的编剧,在电影院中看到达尔顿·特朗勃这个名字重新出现在银幕上,他眼底噙着泪水。
我喜欢电影中那些特朗勃去看电影的片段,黑白的原始影像对面,是后来的电影人用彩色作为的反馈。他享受放映《罗马假日》时观众的笑声。对普通人而言,电影是寄托梦想逃避现实的手段,但对特朗勃,他是在完成梦想,这梦想虽然可以让他暂且避开恶劣的现实——不仅仅是同行的避之不及朋友的背叛,由于社会舆论的导向,他甚至不为普通人所容,现实里的特朗勃并没有住在电影中的加利福利亚,而是搬去了墨西哥。那梦想的代价,是看不到未来的对于精神及才华的消耗与折磨。
影片的最后,肯尼迪总统去看了《斯巴达克斯》,并在记者面前做了积极的评价,那意味着黑名单即将成为历史。特朗勃回到了美国编剧协会,领取这个行业及国家欠了他数十年的荣誉和道歉。他说,他今晚在这里所说的不是要给任何人带来伤害,而是要治愈那些创伤。此时再回想当初信仰的目的,只是想要做一个不掩饰内心的自己,但在没有任何错的情况下,却被推到了时代的对立面。然而数十年后的我们,依然会轻易为某个人某件事贴上标签,依然会轻易跟随舆论的洪流,而没有去多想一想,去倾听自己真正的心声。
这不是潦草的谁欠谁一个奖项的问题。布莱恩·科兰斯顿没有得到那尊小金人,此后很多年他还可以坐在台下作为新的提名者。但关于达尔顿·特朗勃赢了奥斯卡却没能拿到它,那段历史以及它所带来的反思,才是我们应当去了解并记住的部分。至少,可以从这部叫做《特朗勃》的电影开始。
5 ) 2016我最喜欢的电影
动物眼里只有好坏,人是什么时候进化出对错的?每个人都是不同的,而且不同得多。我想对错是为了让蛤蟆们找到同样喜欢天鹅的蛤蟆而存在的。同样这个世界也有喜欢鸡、喜欢鸭的蛤蟆。蛤蟆和平相处,不扰彼此。那些因为对错对别人辱骂又或者伤害的人,是否想过,原来我们,也许只是自然的错误。在这世间,只为了找对的人。
6 ) 「Quotes」
「The radical may fight with the purity of Jesus. But the rich guy wins with the cunning of Satan.」
「All of us agree that the Constitution of the United States must be defended. But the way to do this is not by shutting up the man you disagree with. You must fight for his right to speak and be heard. All civil liberties go hand in hand. And when one goes, the others are weakened. Just as a collapse of one pillar in a house would endanger the whole structure.」
「Some reminds me that what the imagination can't conjure, reality delivers with a shrug.」
「Not a single page is entertaining. But there's a good story in there somewhere.」
「Very nearly a perfect piece of shit. → But there's a good story in there somewhere.」
「That Oscar belongs to you. Get it. → My God. You're nothing like me. You're worse.」
「I started wondering, why hasn't anyone taken a good long look at them and their work in the movie industry. You see, they were convened to uncover enemy agents, expose Communist conspiracies and write anti-sedition laws. Well, here we are, thousands of hours and millions of dollars later. Agents uncovered, zero. Conspiracies exposed, zero. Laws written, zero. You see, all they do is deny people the right to work. And they can't even get that right. Academy Awards, two.」
「Screenplay by Dalton Trumbo」
「The blacklist was a time of evil. And no one who survived it came through untouched by evil. Caught in a situation that had passed beyond the control of mere individuals, each person reacted as his nature, his needs, his convictions and his particular circumstances compelled him to. It was a time of fear, and no one was exempt. Scores of people lost their homes. Their families disintegrated, they lost! And some... some even lost their lives. But when you look back upon that dark time, as I think you should every now and then, it will do you no good to search for heroes or villains. There weren't any. There were only victims. Victims, because each of us felt compelled to say or do things that we otherwise would not. To deliver or receive wounds, which we truly did not wish to exchange. I look out to my family sitting there, and I realize what I've put them through. And it's unfair. My wife, who somehow kept it all together, amazes me. And so what I say here tonight is not intended to be hurtful to anyone. It is intended to heal the hurt. To repair the wounds, which, for years, have been inflicted upon each other, and, most egregiously, upon ourselves. Thank you. Thank you kindly.」
好传奇的人生,是苦难也是辉煌。
一部很好的传记,在看这个影片之前对特朗勃一无所知,然而对他的作品却是非常熟悉,原来有着这样坎坷的经历。老白演得很好,希望将来有机会折桂奥斯卡。
这样的故事不仅仅是极少部分人的悲剧,而是整个时代的命运。当那座迷墙和铁幕被打破,当雾霾和黑暗退去时,我们始终能够坚守着那份活下去的勇气和希望,也许这就是我们生而为人最强大的力量。
剧情一般 但演员演技弥补了这一点
很棒的傳記電影!還好他的才華沒有被埋沒得以被世人得知
罗马假日编剧的传记片,耐看。
oh great
作为讲编剧的片这片的编剧好棒啊,人物事件时代都好有层次,每个小角色都有自己的arc。左派家庭观这么强好反讽(但真的现在每个传记电影都要美丽心灵么)。一直对那个时代的片场很好奇,这片借Trumbo一个人就讲得淋漓尽致。安静又现实的英雄主义好有魅力。老白奥斯卡!(好像说晚了)
他写作的时候嘴里永远叼着一根架着烟嘴的烟,旁边永远有一杯威士忌。两次奥斯卡颁奖礼直播,他和家人坐在客厅里,当念出他写的作品获得最佳剧本的时候,全家都欢呼了,虽然不是他的名字。
这种性质的人物传记能排出令人热血的感觉,只能说这帮人的功力还是挺牛的。
向过往的人物致敬
比想象中的好看
在好莱坞反共黑幕下,一位左派作家用笔做武器,对封杀和迫害说不。电影拍得四平八稳,但传奇性先声夺人,谁能想到《罗马假日》背后还有着这样的故事!海伦奶奶演的反派让人不寒而栗,老白给小李子又上了一课:老戏骨们靠得住。
流于表象,年代感的营造几乎都是通过资料影像表现出来的,差点变成一部好莱坞近代史略,多亏演员全力救场;爱德华·罗宾逊听证会那场戏简直就是二流美剧水准,当然这肯定不是斯图巴的问题。
影片很好的展示出了特朗勃的幽默感及遭受的一系列磨难与挣扎。
剧情还是不错的
好看。。。
很好的传记电影
里面的故事很典型,但是整体串联出来略牵强
直到1960年,特朗勃才走出迫害,他的编剧才华才得以重见天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