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男女女,大胆地袒露自己的内心,选择与被选择,抛弃与被抛弃,永生与宿命,一直是侯麦电影的中心元素。我觉得这部冬天的故事完完全全算得上一部佳作,在剧本语言上的哲学性与艺术性,通过最冷静的镜头以及作品之间的互通性架构起侯麦令人瞠目结舌的情绪操控能力,一点点意犹未尽,一点点“喜极而泣”,冬天的故事就这样诞生。接下来我想通过几个点探讨一下《冬》里几个我感兴趣的议题。
①《冬天的故事》中的女性视角与《夏天的故事》中的男性视角。
这是我看侯麦四季系列的第二部,很容易就让我联想到第一部《夏》里男主,同样在几位异性之间摇摆不定。在《冬》中细致的镜头让我明白了不只有女人才懂女人,男女思考方式的不同也在两部片对比中得以体现,像《冬》中的女主相信宿命,相信灵魂不朽,结果早已得出,等待是唯一道路,她未曾对查尔斯之外的任何人付出过真心,女性思考与女性直觉在影片中被物化为一种神旨,不信宗教的女主一直被旨意指引,我把这看成一种假定的客体选择,而这种神旨正好可以用来解释个体或性别差异导致的代沟在何,有些人是信自己的教的。而《夏》中男主的处境颇像被女性神旨阻挡在外的状态,摸不透,捋不清,也许男主在哪个烟雾缭绕的夏天后会继续成长,变成《冬》里的卢瓦克和理发店老板,这样等他再遇到“信教者”,可以坦然地成为她忠实的支持者吧。
②结尾的低高潮处理。
我看到短评里也有人提到说这是一个看似完美的结局,小女孩的喜极而泣也仿佛想给内在的悲伤多加一层掩体,如果影片真的像营造一种失而复得的喜悦,大可添诸更加浪漫化的着色,但我觉得,影片中的假主线是只占片长二十分之一的与爱人离别又重逢,真正的侧重点在于中间二十分之十九的部分,里面隐藏着两位比不上女主幸运的男士与之难言的情感交织,他们互相试探,这时候女性与男性以无需将彼此另当别论,每个人都是报着最坏的打算来的,非胜即败,就是这么简单。
结尾处女主与查尔斯的相聚,其实还隐藏着她与卢瓦克关系的断裂,和别人眼中的长情女孩的告别,也许我们只是看众,我们无法体会女主五年的等待,我们只能看到在这两个小时之中——谁最爱她,会引起很多观众对女主的质疑吧,也许跟我们体验最一样的只有喜极而泣的小女孩了。
③莎翁戏剧的设计
这里就是我在前文中提到的多种影像材料的互通性最好的体现,用最浪漫的手法,把我们生活中真实的莎剧解构又重现到电影本身,既给予观众提示又把电影放到了另一个维度的空间中。死而后生的爱人,是信念使她生出一呼一吸,给予她的女儿以最真诚的祝福,不就是预示着消失的恋人们会被命运重新联系到一起吗。
④所有人的孤注一掷
我把影片最终解构为所有人的孤注一掷。母亲的孤注一掷——永远坚信女儿的选择才是最好的选择。理发店老板的孤注一掷——离开妻子断了所有后路只为拥有与女主的可能性。卢瓦克的孤注一掷——寄希望于一个从未没谋面的人的永远不会再现。女主的孤注一掷——从未交出真心给处查尔斯以外的任何人 。
我尊重他们所有人的孤注一掷,因为我也信侯麦的教。
莎士比亚的戏剧冬天的故事结束 车中
L这个话剧的真实度不够
F我不喜欢太真实
L是魔法使雕像复活的吗,还是她根本就没死
F你没看懂,显然是信仰使她复活 , 昨天我去教堂祈祷了,我坐在椅子上,用我自己的方式祈祷说是沉思或冥想更好,当你要做决定的时候,大脑会兴奋,我就是这样,所有关于离开还是留下的理由都突然闪现了,所以我看见了,我看到了我该怎么做
L你是说回到巴黎?
F对,我知道自己在做选择,但其实没有选择,我无须选择去做我不想做的,这难以解释
L不,我也有觉得清醒的时刻,皈依宗教的人,会像你一样在教堂里有许多感悟
F我没有皈依宗教
L不,你已经有信仰了,如果我是上帝,我会特别珍爱你
F为什么
L因为你并不快乐,你牺牲了快乐和生活,只为了那触不到的恋人
F那么上帝应该还我查尔斯
L这样的请求是不合理的
F我没有请求任何东西,我不会想到上帝,我应该主动行动,而不是被其他人和事驱动,也许你是对的,找到他确实不太可能,也许他结婚了,或不再爱我,但这不是我放弃的理由
L即使你承认这之间概率为零,你还要挥霍生命去寻找
F因为如果我找到了他,那将会是一种值得付出生命的喜悦,另外我没有挥霍,带着希望生活总比没有希望好
L有智者和你说过一样的话,我以为你读过,帕斯卡尔的赌博论,你堵灵魂不朽,如果你赢了,那么你赢得的东西足以补偿那微弱的可能性,即使灵魂不是不朽的,有这个信念也能使你更好生活
F我比你更相信灵魂不朽,你觉得死后可以重生,我认为灵魂在出生前就已存在
L可能埃德维歌说服了你,但我还是不信
F我不是因为她,很明显,如果灵魂在人死后不灭,那为何它在人出生之前就不存在
L怎么会有没有身份的灵魂?如果你没有前世那你是谁?
F我感觉得到,它存在着,你也一样,只是没有察觉到,为什么我知道我爱查尔斯,因为我遇见他时,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你怎么解释,除非我和他在前世已经相遇过
L别说了,杀死我吧……这次不像帕斯卡了
F雨果?
L不,柏拉图,他也相信轮回一说,他也是这么证明灵魂不朽的,他的回忆说
回到家中
L塞贝斯打断说:你的理论说知识只是记忆的重复,若果真如此,那必有前次的经历,从那里我们学习以供现在回忆,那么就只有一种可能,灵魂在进入人类肉体之前,就已经存在过
不过柏拉图的轮回说,是一个迷思,他并不认为那是客观事实,只是那个时代的时宜说法,他并没有证明灵魂是像物质一般不死的,但却证实了,我们对于先验的认知能力,所以这个观点很现代……你是不是很无聊
F不,没有,你让我学会很多,甚至有读书的欲望,但我和你有一点不一样,你没有书活不下去,我说一句我爱你,你也要去书里看一下有没有写,对你来说,书中的才是真实的,而不是生活,这是你我之间的鸿沟。
写在前面:
我相信看这部电影后,部分男性可能会感受到一些不适,反而女性可能会更加偏爱这部电影,尤其是女性意识越发觉醒的今天。
警告、警告、警告⚠️:以下内容涉及剧透!!!
故事一开场,便是女主角菲莉茜与一个帅气的男人在一起,那个帅气的男人是个厨师,两人一起做饭吃饭、一起赤身裸体在海滩上嬉戏、一起做爱,俨然如同亚当和夏娃在伊甸园的情形。
分开的时候,菲莉茜留下了地址,故事来到了五年后的巴黎。因为菲莉茜留的地址是错误的,两人期间再也没有见到过。
菲莉茜有了一个女儿,她此时斡旋在两个男人之前,一个满腹经纶的文人,一个美发店的店长,这是极具代表性的两个设定,一个代表着内在精神,一个则代表着外在展示。文人非常爱菲莉茜,但是菲莉茜却一点都不爱他,原因是文人受过太多教育,她不喜欢别人在精神上控制她,反而更喜欢在肉体上被控制,他更爱那个刚离婚的店长。
美发店店长:
当店长决定去另一个地方开分店时,菲莉茜决定跟随他前去。做这个决定,菲莉茜其实是深思熟虑过的。她先来到那个地方实地考察,店长向她描述着接下来的美好愿景,这让菲莉茜渐渐下定了决心。
最终,菲莉茜不顾身边人的反对,带着女儿来到了店长这里,但是第二天,她就决定返回巴黎。因为她发现,自己并没有太爱这个男人。
菲莉茜的心境变化,经过了三个方面。
第一,当菲莉茜带着女儿抵达的时候,店长并没有来接她,反而是忙于店里的生意,当见面的时候,店长要求菲莉茜的女儿亲他一下,被拒绝了;
第二,抵达当晚,店长和几个朋友坐在餐桌边,而菲莉茜在厨房忙着切火鸡,而脸上的表情则是闷闷不乐;
第三,当菲莉茜为了让女儿开心,带着女儿出门散步,因此耽误了工作,店长对她发脾气,同时提议要给找保姆照顾女儿,这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其实在菲莉茜在前来考察的时候,侯麦已经通过一个细节铺垫了这段故事的走向。当时卧室里墙上有一些小天使的铜像,店长说要把那些铜像扔掉,而菲莉茜看到铜像是丘比特后,却一脸欣喜的表情。这是两个人的根本矛盾,店长想过柴米油盐的生活,而菲莉茜发现这样的生活会消减掉他对于美好爱情的向往的时候,她果断地选择离开了。
文人:
回到巴黎的菲莉茜,找到那个文人朋友,文人对于见到她非常吃惊,因为在菲莉茜离开之前,两人已经摊牌和平分手。菲莉茜告诉文人她已经离开了那个店长,文人想要提出恢复到以前的关系,但是菲莉茜深知自己不爱这个男人,坚持他们只能做朋友。
两人相约晚上一起去看莎士比亚的戏剧——《冬天的故事》,在观看过程中,菲莉茜被戏剧深深地感动了,而文人却有些无动于衷。两人经过了一番思辨,最终菲莉茜慢慢感受到两人之间可以产生一些共同点。
菲莉茜与文人之间的感情开始升温,由一个细节可以看出来,菲莉茜主动帮文人泡咖啡,这与之前给店长准备晚餐时的闷闷不乐相比,有很大的不同,说明她在向文人靠拢。并且当菲莉茜带着女儿来见文人的时候,女儿也很主动地亲文人的脸颊。
但是紧接着发生的事,再次让菲莉茜重新燃起的希望开始破灭掉了。
第一,当文人带着菲莉茜和女儿游玩的时候,文人不自觉地独自走在了前面,把菲莉茜和她的女儿甩在了后面。
第二,礼拜天,他们来到一个教堂附近,信仰天主教的文人在到底是去做弥撒还是陪伴菲莉茜之间犹豫不决,并且想要劝说菲莉茜和他一起去做弥撒,这遭到了不喜欢被人精神上控制的菲莉茜的拒绝。
这两点,让菲莉茜再次意识到自己与文人之间的鸿沟,最终回到住处,当文人向菲莉茜发出性暗示的时候,菲莉茜果断拒绝了。而两人的分手则是在文人送别菲莉茜和她的女儿的时候,以女儿拒绝亲菲莉茜。
厨师:
在故事临近结尾的时候,菲莉茜和女儿在坐公交车的时候,因为巧合遇到了之前那个帅气的男人,当她看到那个男人和其他女人在一起,因为担心带着女儿跑下了车,男人紧随其后追上了他。两人简单地交谈后,男人得知,菲莉茜的女儿也正是他的女儿。
菲莉茜带着男人回到了家,交谈了解到各自的近况。两人互相坦露还彼此深爱着对方,菲莉茜哭了起来,男人关心地询问,菲莉茜说自己是喜极而泣。
就这样,一个对爱情有着偏执理解的女人,她也曾犹豫,彷徨,放弃,最终重新找回了自己所坚持的那段爱情。菲莉茜作为一个人,她一直跟随着本我在追寻自己的爱情落脚。
联想到海报是菲莉茜牵着女儿的画面,在我看来,这是侯麦的一种隐喻表达,女儿是菲莉茜对于她所坚持的爱情的一种希望。
埃里克·侯麦,对于细节的把控,精准到让人赞叹,他用思辨主义讲述了一个浪漫主义故事。侯麦在展示这个故事的时候,只有开场让菲莉茜与厨师之间有做爱的一些画面,与店长只有亲吻的动作,而与文人之间更多的是言语交流。
在西方世界,亚当与夏娃,也是从吃开始,才有了后面两人被逐出伊甸园,经历过数次分离,但最终仍旧长相厮守的爱情故事,这是西方历史上的第一对情侣。而更深层的内容则是,作为亚当的肋骨出现的夏娃,在爱情中,也在努力争取与亚当平等的地位,这在菲莉茜的身上体现的尤为明显。
最终,菲莉茜重新遇到了作为厨师的男人,让我想到了李安的《饮食男女》中的一句台词——饮食男女,人之大欲焉!
侯麦电影里的主角从来不会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他们永远都不满足现状,哪怕失去现在的幸福,也会让爱情牵着自己的鼻子走
侯麦的去世几乎意味着一个电影物种的灭绝
莎翁歌剧中的雕塑王后,你相框里的一纸爱人。信者真,得新生。
这女人出奇的忠实于自己,出奇的不会让自己受委屈,她离开马桑的时候开始喜欢上她,哈哈~~小艾丽斯非常可爱~~因为同样的情绪,给五分~~
看有人短评里说侯麦死了是一种类型的终结,这种类型如果真有的话大概就是电影语言不靠任何形式感就讲了所有事;男主最后只出现那么短的时间我觉得讲的是并不是命运也不是选择而只是困境的结局穷举中最特殊的一种,结尾完全是照应莎士比亚的;居然看哭了妈的
爱一个人就跟看一场电影一样,完全就是图个感觉,无法解释,没必要解释。。
最后只能算是一种巧合吧,看似圆满的结局,其实这女人根本不清楚自己到底要什么,一直彷徨着,如果继续,那么最后这个男人也不会是最后
相信爱情,真好。女主角真惹人爱。哲学、感悟、文化在法国深入每个角落。在中国似乎只是小部分文科学者的专利。这就是差距呀。
#060#长达一百分钟的两段关系都成了最后十分钟的重聚最漫长的前戏,莎士比亚的戏剧和柏拉图、帕斯卡的哲学也统统为这场相遇背书。教堂里的冥想、剧院里的落泪,让她明白了自己真正想要的爱情,是宿命与轮回,是灵魂先于肉身存在,是命中注定和他会再遇见。
侯麦作品序列中与众不同的一部,首先是探讨信仰,不再怀疑踌躇彷徨,虽有曲折试错但最终坚定难移,教堂冥想与领受启示段落亦是侯麦难得在电影中展示自己的天主教信仰。其次,片头欢悦恋爱蒙太奇里有不少裸露镜头或造爱瞬间,而侯麦极少在作品中置入大尺度场景。另一方面,你也能看到导演不少贯穿职业生涯的母题及偏好演变:从前期男性中心渐次转为以女性为主视点,甚至讲述女性之间的故事(有的人不喜本片女主,我倒尤爱她的坦诚与对原初认定的爱情的执著信仰——尽管浪漫主义式的恋爱并不一定比另外两个男友分别代表的智性引领或柴米油盐式情爱要优越或走得更远);侯麦灵感源自同名莎剧,故片中也有相应戏中戏段落,雕像复活的奇迹也与失联5年又偶遇且闪电复合的童话结局相得益彰;讨论柏拉图与帕斯卡尔哲学则似[绿光]与[慕德家一夜]。(9.0/10)
“人间四季”之冬从某些方面看,侯麦其实和伍迪·艾伦很像:他们都热衷于琢磨男女之间的各种关系,将真实的道德选择展现在观众面前。故事中的菲利茜将全部的男女之爱在冬日里冰封,她迷茫地游走于两个男人之间,而结尾查理的出现就如同《春天的故事》中项链的寻回一样巧妙——如果不知如何抉择,就把一切交给命运吧。
浪漫主义有的时候很荒谬。
雕像复活,是信仰的力量。恋人重逢,是爱情的执著。不喜欢讷威尔,不是因为那里没有花园。不能与你厮守,也不是因为这里书籍太多。有的爱人忠诚可靠但不足以支撑生活,有的爱人学富五车这不是我要的生活。下雪的街头,告诉你虽然没有妻子,但不代表你没有女儿。会为你的幸福祈祷,哪怕那幸福与我无关。
8/10。侯麦将女主角安排在物质(身体强壮)和精神(博学多识)的两极男性之间,从而形成她不适应两者的张力。颜色和空间暗示人物的现状:图书管理员体现了知识影响着人爱的方式,连卧室都与书店融为一体,夏季恋情的结束和失去爱情憧憬、枯燥地同居约会的白色严冬。教堂圣像表现出上帝对坚持所爱者的眷顾。
灵肉统一是西方近代哲学的开端,同时也是人间四季里真正短暂而迷人的尾声和前奏。然而这种和谐的爱却随着时间的流转而暂时性的一去不返,侯麦借着两性之间的游戏抑或冒险拉开了《冬天的故事》的大幕。正如莎翁的名言——凡是过去,皆为序章。自此人们生活在一个灵肉分离的后爱情主义冰河时期。幸或不幸的是,在这旧物速死灵魂复生的冬季总是蕴含着挥之不去的春意。春天适合讨论康德,冬天则宜批判柏拉图和笛卡尔。恰如女主角分析的那样,柏拉图式的爱与机械唯物式的爱都不是真正的爱。但相对于务虚的知识分子女主角更倾向于务实的企业家,然而二者关系的本质却是支配与被支配主奴关系,这让不堪忍受的她走上了内省和反思(辩证唯物主义)之路。结尾的久别重逢真是令人喜极而泣的冬春交接呀,因为拥有历史而非回忆的二者永远无法忽视女儿(真理)的存在。
[冬天的故事]像是女性视角的[夏天的故事],侯麦给女主角提供了务实的、知性的和旧情难断的三种男生,涵盖的类型已足够多,让这种选择成为了一种“爱情哲学”。女主采取的方法论是一个一个试,朴实但也最有效。最后戏剧化的结局温暖了巴黎的冬天,电影感变强。人间四季,至此结束,春冬夏秋。
现在的豆瓣还有多少人能静下心来看完候麦呢。
四季里最喜欢的一则。“For me the dream was reality. An absent reality. ” 春天的开头,女人下车,离开男人。冬天的结局,女人上车,遇到男人。最后Elise也学妈妈喜极而泣实在萌到心都化了!2021.1.8 其实冬天的故事是从夏天开始的
打败了春天成为我最爱的一部,选择在电影院看太正确了,强制的集中注意力,让人在前面一个半小时的铺垫里充满了期待,最后几乎有与女主角同样的喜极而泣。如果你赌赢了,虽然胜算很小,但回报却很可观,就算你赌输了,抱着信仰去生活也会更好。
不是言情剧,结尾甚至并不是很多人认为的皆大欢喜,其实是侯麦在表达“爱情宿命”论。女主角朝三暮四令人反感,但侯麦的用意并非是塑造她的性格或爱情价值观,所谓爱情本没有理由和条件,她只不过是突破了世俗对爱情的限制,让自己服从了宿命而已。很多人“认命”,其实不是服从命运,而是屈从了世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