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电影
微米是认真的
欧美有一种非常流行的电视剧题材,就是情景喜剧。
别的不说,对于中国观众来说,这种题材应该是耳熟能详,非常常见的。本身中国观众就非常爱美剧,在这其中,情景喜剧又是欧美人非常偏爱的一种。比如耳熟能详的生活大爆炸,破产姐妹等等,都是来源于此。
在中国情景喜剧相对来说并没有那么的受欢迎,或者说,受欢迎的作品也不少,但是由于创作的时候需要大量精力等原因,所以中国几十年来真正投入拍摄的正经的情景喜剧并不是很多。
而且好不容易拍出来了,还会有爱情公寓系列那样的深陷抄袭风波的,被众人辱骂的不配称为原创的作品。
多年来,曾经脍炙人口的情景喜剧,早年间,有编辑部的故事,炊事班的故事等等,后来最为人熟知的应该就是十几年前的家有儿女系列了。
其实,喜剧其实是非常能捧人的,君不见,家有儿女系列里面每个演员都红了,尤其是张一山和杨紫,现在更是新生代杰出演员代表。
但是很多人问过小编最喜欢的中国情景喜剧是什么的时候,小编的回答可能不仅会暴露年龄,还会让很多人感到惊讶。
《东北一家人》
《东北一家人》。
是不是真的相当暴露年龄……小编虽然没有统计过微米的小伙伴们的年龄层,但是小编认为估计有相当一部分的孩子都没有听说过这部情景喜剧呢……
因为这部剧确实算是大龄青年了,准确的来说,它是本世纪初的产物,当然,那个时候还没有网络这种东西,所以说大家也只能选择性的看自己相对而言比较喜欢的节目罢了。
虽然小编在很早之前就已经看过东北一家人的全集,但是由于上个礼拜开始心情一直不大好,所以想看一些喜剧来调节一下,对于小编来说,最好的选择之一始终是这一部陪伴了小编多年的情景喜剧。
不过,普通的年纪相对小一点的观众们,即使没有看过东北一家人,甚至没有听说过这部电视剧,也估计一定听过当年曾经脍炙过人口的,这部作品的片头曲。
那就是当年曾经大街小巷流传过的那首《东北人都是活雷锋》。
最近经常听到人们感慨华语乐坛的衰败,所有的歌想要通过正式的打榜发布的渠道火起来,几乎可能性为零,只有通过抖音,快手等短视频软件的二次传播,才有可能勉勉强强,提高一点传唱度,但是这点传唱度仍然没有国民度就是了。
和这些小打小闹比起来,当年的《东北人都是活雷锋》这首歌可是没人不会哼两句的。现在这些“华语金曲”都弱爆了。
《东北一家人》开播后红遍了大江南北,讲述的是东北一个普通人家的故事。
在沈阳生活着这么一家有趣的人,老爸牛大爷退休前曾是劳模,退休后也不闲着,整体好管闲事;儿子牛小伟原先也在牛大爷的工厂里当工人,当时正值90年代国企改革,小伟成了下岗工人,下岗后的他不闲着,下海在自家的小区附近开起了小饭馆;女儿职中毕业了一时还没找到工作。这么一家人在街坊街里闹了不少笑话,他们生活的点点滴滴成了人们茶余饭后津津乐道的趣闻。
其实,无论是东北一家人,还是家有儿女,都是以家庭为单位和主题的情景喜剧。
小编当然也非常喜欢,大家都喜欢的家有儿女,当时也来来回回看了两三遍。
但是为什么说小编心中最喜欢的情景喜剧是东北一家人呢?
那可能是因为家有儿女,因为以家庭为单位,并且年龄是全龄向的,既然主角中包含未成年的孩子,而且是三个孩子,就意味着家有儿女的总体氛围和主打的故事都是相对而言偏低龄化一点的,以讲道理为主的,寓教于乐的主题。
但是东北一家人中的所有主角(除了大女儿的儿子之外,但是他的戏份也很少就是了)都是具有东北特色的成年人,所以整部剧的主题涉及到方方面面,婚丧嫁娶啊,婆媳关系啊,父子关系啊,夫妻关系等等。
正因如此,所以它包含了人的生活中的尤其是东北人的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的事情。每一集都是独立成篇的,但是连贯在一起看会对整个东北的居民的生态感到格外的有趣。
而且和家有儿女相对而言因为针对全年龄,所以说相比较而言,每个人的人物形象都比较太过于伟光正的正面形象,无缺点,从而单薄了一些的人设相比,东北一家人中的每一个人的性格缺陷都非常明显,但这反而他们显得更加的生动和真实。
比如说在家有儿女中,刘梅和夏东海就是纯粹的慈父慈母的形象,虽然刘梅偶尔有严厉的一面,但是总体说来仍然是只有父母这一属性存在,没有个人的一些情绪和个人特点存在。孩子们也是,小雪小雨刘星人设感太强,反而显得不真实。
但在东北一家人中上至父母,下至儿子,儿媳,女儿,女婿,个个都是有血有肉,有缺点的真实形象。
父亲和儿子一脉相承,都是东北典型的那种有点大男子主义,不怎么管家中的细小家务,但是对媳妇还是非常疼爱的老爷们形象。而女性形象们大到母亲小到女儿,儿媳妇儿,都是要么有些公主脾气,要么有些不讲道理,但是总体说来都非常善良的,典型的东北女性形象。
而且小编最喜欢的是这部剧各处细节透露出来的那种家人之间任何事情都不算困难的,一往无前的精神和勇气。
在剧中,他们有时会有各种各样的一些小矛盾和争吵的细节。尤其你们知道东北人的性格本来就是直率又直接了当的,不像南方这边,偶尔还会有什么有事不直说的性格。东北人向来就是看你不爽就要直说,即使是家人之间也是如此,所以他们之间偶尔也会有一些小打小闹。
但是无论发生什么争吵,一旦有两个人之间发生了矛盾,全家人都会出动,以各种各样希奇古怪又让人啼笑皆非的方式劝架,安慰彼此,虽然时不时会有把自己也坑了的情况,但是最后大家都能皆大欢喜,永远都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
正是因为这部剧的这些特性,才让小编这么多年下来,一旦遇到心情不好的时候,就会时不时翻一集出来看看。
愿它也能给你们带来欢乐和喜悦。
我只推荐《东北一家人》,如果想要应景的话就看第一部,这一部拍的都是冬天的故事(还有二三部,基本上都是夏天的故事)。
这是我心中国产喜剧的巅峰,很多人都会说《我爱我家》才是巅峰,但是我没看过,没有为啥就是看不下去。
可能因为自己就是东北人吧,所以对这部剧很有感情,闲来无事就刷一刷,尤其是过年前后。
打开手机放着视频,不用看画面,只听声音就可以。
“俺们那嘎都是东北人 ,俺们那嘎盛产高丽参,俺们那嘎猪肉炖粉条 ,俺们那噶都是活雷锋”...
“山挺尖是长白山,水挺甜是辽河源,米挺粗,是高粱米,人挺糙。。。”、“俺们家就是你们家,你来不来~你的事就是我的事,你干不干”...
旋律响起来,仿佛回到20年前。
除夕夜,一定要看最后一集,剧中演的也是过大年。
一家人一起包饺子,这是过年的仪式感。
不知道你们那里会不会在饺子里放硬币呢?谁吃到谁就是来年最有福气的人。
大过年的,不准抱怨,不准说不吉利的话。说了一句,来年会倒霉。
大女儿牛继红离婚了,带着儿子住在爸爸妈妈家。
老两口总想撺掇二人复婚,大过年的,牛大妈提议把前夫孙明叫过来。
牛继红一万个不乐意,接前夫电话的时候都不耐烦,说“大过年的你别没事找事”。
牛大爷看不下去了,说来个要饭的还得打发一口呢。
吃饭之后一家人聚在一起看电视聊天,电视永远很多台,不知道看哪个。
总感慨年味淡了,一点意思没有。
吃啥啥不香,不像是以前了。
每次我这么感慨的时候,我妈就说我真是狂的,身在福中不知福。
然后就开始回忆当年,当年没有大鱼大肉,平常就是吃糠咽菜。
吃大鱼大肉,吃白面大米得是什么时候,过年啊!
那时候,过年为了买花生瓜子得凭票、排队,还得走后门。
买带鱼的时候,排队的人比带鱼还多。
为了抢猪头,脑浆子都能打出来。
这不是夸张,也不是编排。
而是真实存在的历史,似乎离我们很遥远,都在教科书里。
但实际上,也没有多远。
我妈妈小时候就经历过这样的场景,60岁的老太太了至今得意于自己当初的伶牙俐齿。
为了抢猪蹄子,和对面老娘们唇枪舌剑半小时。老娘们嘴笨,说不过我妈,然后我那机灵的老姨趁机递了票子抢过猪蹄子就跑。
不知道你们那的过年如何?
欢迎大家来讨论~
最后祝大家新年快乐啊~
过年期间,有哪些适合宅在家 N 刷的电影、电视剧或综艺节目?
首发知乎账号【迦文】
————————————————
-转发、点赞、点在看,都是鼓励-
本期作者:迦文。公众号【迦文小姐姐】,知乎【迦文】,射手座已婚小姐姐,和她智慧的大脑。分享职场经验,专注个人成长。影视剧里看人生,了解人性。
我是东北人,这部剧就是我小时候姥姥家的全部啊!能够把我的童年永远记忆下来,谢谢剧作所有人,呜呜呜呜呜呜。
八十年代的东北家庭,没有互联网,茶余饭后就是聊天,家庭内幽默氛围特别浓,每个人都是那么开心,我就好像军军,总是受到全家人的宠爱。
如今每个人一部手机,家里面很安静,那种感觉似乎永远回不来了啊!呜呜呜呜呜呜呜呜呜呜呜呜呜!
东北一家人,可以说是我儿时最喜欢的剧了。因为这部剧至今我依然对东北有种特殊的情愫,这部剧给我的感觉特别温馨,没有大起大落的情感纠葛,也没有家长里短的婆媳纷争。有的只是一大家子人平平淡淡的生活场景,有点大男子主义的牛大爷、絮絮叨叨的牛大妈、咋咋唬唬的牛继红、爱吹小牛的孙明、爱占小便宜的牛小伟、花钱大手大脚的朱婷婷、打扮时髦的牛小玲还有机灵鬼孙军。这些并不完美的小人物,鲜活而迷人,就像你一出门就能碰到的街坊邻居。每次看这个剧,我都会被这种温馨的家庭氛围给深深吸引,生活中没有那么多大风大浪,平平淡淡才是真。生活中的平凡人、平凡事也能带给我们很多感触,并不是要有生死离别、爱而不得这种大场面才能勾起观众观看的欲望。现在这种类型的剧是越来越少了,但每次看到他们一大家子人,搬出圆桌围坐在一起吃饭的时刻,那饭香扑鼻、酒气撩人的画面总让我想起家中团圆的时候,很是温暖动人。
《东北一家人》开播后红遍了大江南北,讲述的是东北一个普通人家的故事。在沈阳生活着这么一家有趣的人,老爸牛大爷(李琦 饰)退休前曾是劳模,退休后也不闲着,整体好管闲事;儿子牛小伟原先也在牛大爷的工厂里当工人,当时正值90年代国企改革,小伟成了下岗工人,下岗后的他不闲着,下海在自家的小区附近开起了小饭馆;女儿职中毕业了一时还没找到工作。这么一家人在街坊街里闹了不少笑话,他们生活的点点滴滴成了人们茶余饭后津津乐道的趣闻。
大周是一个坑蒙拐骗 娶了妻 除了素 啥都吃的假神和尚
演被巩汉林请过来骗牛继红复婚的神棍
工会(?)主席
常远和刘栋演过一个 你的生命如此多情,小学时候看的
帮小玲和金老二办结婚证的
酒吧接待
牛大爷的赌搭
安乐思保险推销员
一直没修好冰箱的李师傅
兽医犬科的副主治医师
老舅
王总
牛师傅的徒弟,现任副厂长
军军学校音乐老师
牛继红初恋情人侯超群
内蒙打工小妹
一度和牛小伟订婚的罗红红,完美诠释drama
翠花在老家的未婚夫
牛大爷的侄子,二牛
个人整理出来是这样的,基本是按照集数顺下来的(1-40)
接下来是41-80
花姥姥,给牛小伟介绍对象的媒婆
牛小伟在花姥姥安排下第一个相亲的有点2的姑娘
牛小伟相亲的第二个女强人,要求找一个没什么出息的男人互补
第四个相亲的,因为第三个是之前出现过的罗红红。这个还演过家有儿女一里刘梅的一个发小,把赚钱看的比儿子重,儿子很淘气
牛小玲的某任男朋友,对家庭的想法很理想化
一闪而过的搞笑对于邓超来说最合适了,千万别挑搞笑的大梁了,pls
金大爷的侄子金贵,抠门
被孙明称为做猪肉炖粉条最强的男人
雪村在剧里组了个活雷锋乐队
一个断章取义,黑白颠倒的记者
有演过西游记,一个寺庙长老看到唐僧的袈裟之后想据为己有,就想把寺庙给烧了,害死人。这是寺庙长老身边的广智和尚
卖水果总是缺斤短两,以次充好的黄老二
马大脑袋新交的女友,雅芬
巴颜格勒顺的哥哥,交警,巴特尔
原来厂食堂的厨子老宋头
一个双商欠费的王大嘴,开玩笑没谱儿
牛小玲的新男友,书范,是一个书商
我只是马克一下
跟我爱我家差距拉大。
俺们这嘎都是东北人。
故事发生在我的家乡,而牛小伟和牛小玲的生活状态就是典型的东北现在小青年的生活,很真实~~
那时候看着电视就觉得东北人朴实,电视剧处处透着生活的气息,就是家长里短地过日子,其实这也是这种剧吸引人的原因吧。
然后牛小玲就娶了赵文卓了。。。。。。。
当年看的时候感觉挺搞笑的,老太太和老头儿最可乐。
心情不好的时候就看这个,真的特别有效,最喜欢的情景喜剧没有之一。
2...
.
李琦是西北人,演东北人却如此地道! 个人觉得比武林外传好看
非常搞笑的室内情景剧,笑过之后很温馨
中国最好的情景喜剧,没有之一,实在太好了,冬天下雪的时候在家里看,特别温暖
2001年的剧,在16年后的2017年看来,虽然服化道很简陋,但感情都是真的。
作为东北人怎么可能不打五颗星呢。。。~
那就是经典。就这时候埋下对东北热情滴种子。
初中时看~那一大家子那叫一乱轰!最喜欢他们想法儿躲地震那集~喜欢吕小品这个名字
妈的妈的我就不明白这个为啥不火
达达杀猪菜
牛小玲儿和内谁结婚的哈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