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影评
1 ) 《Last days》与范•桑特的事件结构
范•桑特(Gus Van Sant)在这部影片里试图展现Kurt自杀前最后几天的心理状态。看来他喜欢给自己出难题,咬着笔尖冷静地分析,然后不慌不忙的把结果讲出来。他就是这样成功的导演了《大象》,冷静的长镜头跟拍和看似安静的影像中蕴含的张力使得一个简单的故事变得极其不简单。
布莱克从戒毒所跑出来,自言自语着“I can’t do anything”,回到这个令他无法适应的世界,他已经无法与他们进行沟通,即便他才华横溢,他试着逃避,痛苦只能随着音乐宣泄出来。
Michael pitt 的音乐很棒,《梦想家》的配乐里也有他的一首《hey,joe》,唱腔的确很像柯本。
范•桑特的叙事结构很特别,即对于同一个事件他会利用几个不同的视点来表现,不过这不是一种时间和空间上的事件的重复,而是一种解构、一种裂变,它利用了多个人物(摄像机)的视点(pov)来尽量完整、全面、立体的表现事件本身,在此基础之上,在这个看似重复的事件之上,我们会得到一种新的认识,这使我们冷静起来,就像是在转着圈打量博物馆里的艺术品。这时,电影的时间不再是一条直线,而是一个完整的立方体。而在这个基础上形成的新的空间关系之间的前后对比,让我有了一种新的奇妙的体验和发现。
立体主义绘画理性的否定了从一个视点观察事物和表现事物的传统方法,主张不从一个视点看事物,把从不同的视点所观察和理解的,形诸于画面,从而表现出时间的持续性。我不知道能不能把范•桑特的这种处理方法说成是时间的立体主义或者影像的结构主义,不过二者确实有相似之处。
2 ) 流水账
<Last Day>树林中隐隐自语地走着 脚步拖沓
在溪流边孩子气的撒尿 获得国王般的成就
都是流水账 脏兮兮的电冰箱 麦片粥牛奶香烟电视节目音乐ML
乐队的成员抱怨房子阴冷
乐队的成员说要去学开喷气式飞机 谁知道这是不是胡诌的借口
乐队的成员对他很失望对他不满甚至可怜他
谁能指望人都是活在镁光灯下的光鲜亮丽
粗大的毛孔 因为抽烟而熏黄的指甲 油腻的发丝
没有理由不需要理由
也许他是不妥协商业侵蚀选择自戕
也许仅仅是当天吃的早饭喝的麦片粥有些许异味 心里不爽
那时候借碟看他最后一场演唱会
他的嘴唇贴近麦克 身上披挂着一件邋遢毛衣
不大的舞台 上面的烛光 是不是都是他自己一手安排
当时我们在辅导班下课回家路上 天寒地冻 会不着边际的对他盲目崇拜
那些嘶吼的吟唱 随意别在耳后的头发 和女儿同步的惬意哈欠
发完这些梦这些牢骚 不失时机泛酸的鄙视一下哪个哪个数学打了130多的某某
接着对自己不到150满分零头的数学卷子白了少年头
就是喜欢Gus Van San的长镜头
拖啊拖啊没有波折的就到了悬崖边边
就是看到在地板上的他 例行公事的POLICE 电视上的报道
这才是流水账的生活本身
无关其他
当他是陌生人或那个哼哼着"my girl,my girl,don't lie to me.tell me where did u sleep last night"的柯特都是无关紧要的细枝末节
3 ) 不一定要有大爆炸
當你即將死去,你最想做什麼?
隱喻Kurt Cobain,雖然我對Kurt這個玩團小孩心中的神並不了解,,但是卻下意識被催促著非看不可。於是我又多了一個偶像Gus Van Sant,用殘酷語言說著青春凋零的導演。
Blake什麼也不(能)做,在林間無目的的遊蕩,閃躲著不知為何要閃躲的人,卻和不需要見的業務達成合約。他並不打算要轟轟烈烈的燃燒生命。
對照主角意識狀態的失焦鏡頭、錯亂的時間線,Blake沒有對著誰說、沒有誰聽懂的囈語,你只知道他焦慮他無助他沒有出口,卻什麼也不(能)做。Van Sant完全孤立著Blake,大部分的時候,鏡頭只是遠遠地長拍他往前遊走的背影,就連Blake的特寫也沒有幾個,觀眾被架開在中遠景以外的距離,誰也不能靠近、不能阻擋他茫然的去路。
但至少Blake拿起了吉他,在空無一人的練團室獨奏,週遭安靜到了極點,只剩下吉他刷弦和低沉的吟唱,鏡頭緩慢的向後退去,突然間他拔去一條弦,不去管缺弦的吉他聲變調了仍然照樣唱著。裸露而震撼的畫面。
Van Sant沒有說Michael Pitt被選中重現著Kurt,但是似乎誰都清楚。削瘦四肢套上橫條毛衣,總是挖洞的袖口和破褲,一副誇張的墨鏡,甚至在Pitt穿黑色蕾絲女裝現身時,我被螢幕上那個(男)人的魅力吸引,就像愛上某個人。也許Kurt就是這個樣子的我暗想。
連槍響也沒有,他最後的日子結束,半透明的Blake脫離軀殼,攀著窗框往上爬離鏡頭。他死亡的事實是一個震驚的消息,但是死亡發生的瞬間,卻像在窮途末路的後段,靜靜地抵達無法再繼續的終點。
沒有太多音樂,這絕對不是一般的搖滾電影,我不能從這裡開始認識Kurt Cobain和他的音樂,但我能看見他人生最後的焦慮、空洞和凋零。
4 ) 除了绝望,还是绝望
四月是我很不喜欢的一个月份。因为每年这个时候,大小酒吧里就会有好事之徒用蹩脚的英文唱“强奸我”,打开常看的音乐杂志,发现它们被悼词填满,整个国度虚弱的摇滚热情集中在这个月或者说5号前后这几天死灰复燃——更可悲的是,这只是个仪式。死亡本是一件很私人的事情,一个人看穿了生是无意义的,享乐和受苦都无意义,那便可以去死了,这很自然。可是死后仍被人紧抓不放,哀怨者有之,痴缠者有之,八卦者有之,估计柯特·科本泉下得知必定要大骂傻逼了。
美国人民也终于有所表示了,就在科本去世十年之际。最早听说这个消息,我们以为加斯·范·桑特会拍一部类似《大门》的传记片出来,对于这个题材,还真不敢太过期待。后来就听说片子出来了,《电影手册》把2004年度十佳第一名给了它,但我仍然怀疑它会比《灿烂涅槃》给我们更多。这就是我呀,你可以笑我,在大家拼命地科本科本的时候,我是故意要忽略他,遗忘他。巧合的是,今年四月,偶尔去DVD市场闲逛,没有看到一张中意的碟,偏偏看到了这部《最后的日子》,简直像是天意。我必须承认,这电影超出了我的想象。同时,我也乐意羞愧地坦白:长久以来我喜欢穿牛仔裤匡威鞋,不是为了别的,是为了科本。
是的,我承认,尽管那么多人早把他说俗了,但我依然迷恋科本。这部电影不但重启我对他的遐思,而且把我推向一个难堪的境地:又开始思考生命是什么,而思考的结果是——不可避免地,我又陷入羞愧、沮丧、失落、绝望的漩涡里。导演是模棱两可、欲说还休的:一方面并不用柯特·科本的名字,似乎要尽量和他脱离干系;另一方面又点明是纪念科本,主演迈克尔·彼特的装束也活脱脱一个科本再世。甚至在情绪上也是克制的,布莱克没有哭泣,也没有拿头撞墙,我设想中那一枪的灿烂鲜血也被他回避(连枪声也回避了);最后一段的处理倒是颇为理想化,布莱克死前听到了天堂的仙乐,死后他的灵魂登上了天梯,顺利涅槃(在这一点上导演和普通歌迷没两样,我们都认为那人去了天堂)。但那凉飕飕的疏离感却始终不散,将我的心牢牢攫住,那种感觉,仿佛生命的终点就在眼前。我坐在椅子里起不来,就像好久不吸烟猛抽两口,整个人软掉了。
整个电影没有什么特别言之有物的东西,不过是记录了一个人自杀之前零散琐碎的事情,可以说能凑够一个半小时简直是个奇迹,但喜欢是没有办法的。不说别的,单说主人公佝偻的身躯,没有明确讯息的喃喃自语,表情稀薄的面孔,那种机械僵硬的身体语言流露出的神经质,这些虽只是简单的表征,但已经让我着迷得不行。在我心目中,一个真正有灵魂的人,一个被形而上的痛苦折磨的人,应该是这样子的。
作为一个乐迷,本来是希望从中听到Nirvana的歌曲的。如果我来拍,甚至会把一整张纽约不插电都放进去。但事实是,即便导演没有这样做,效果也还是不错的。尽管Pagoda,The Hermitt,Mirror/Dash这几个名字我一个也不认识,而Michael Pitt等人也不是专业歌手,然而他们的创作真的很棒,特别是Michael Pitt那首《Death To Birth》,懒散、绝望的腔调像极了科本。电影平淡中制造曲折的方法是打散了时空顺序来叙事,你会发现前边出现过的场面,后面会再来一次,只不过镜头换成从另一个人的角度来讲述,或者把前边的故事多延伸一点,让你知道多一点细节。于是,前边被当作非叙事体内配乐的,到了后边就成了叙事体内配乐。《Death To Birth》就是这样的情况,第一次听见只把它当作背景音乐,而第二次时才发现是布莱克唱的,由浅吟低唱到撕裂性爆发的经典套路中,虚妄的平静被真正打破,随后“铮”的一声拉断的琴弦使痛感蔓延到再也无法收拾的程度。
音乐上最大的神来之笔应是用到了地下丝绒的《Venus In Furs》,这是一首经典到没得说的阴暗民谣,甚至有一点圣歌的意味,我毫不怀疑所有人都会被它深深吸引。“我累了,我倦了,我可以睡上一千个年头……”这样的歌有一种催眠的效力,使电影陡然间暧昧而迷人起来,而这歌词不也正写照了将死之人透彻的淡然和坦然么?我愈发觉得死是不需要深刻理由的,正如人活着也是没有深刻理由的。生命不存在什么重大意义,之所以一直苟活,是为了知道何时可以从容赴死,当这个答案在27岁上找到了,那就意味着省得去遭那几十年的罪了。想透了这一层,对生命也便没有了留恋和不舍。
绝望,是那样一种适合于沉溺其中的情绪,再没有比它更好的了,因为它符合人类孤独的天性。我极为珍惜这种体验,但要跳出来把它说清楚,却注定是白费劲了。有感觉也好,没感觉也罢,它早就深深扎根在每个人的心里面了。
5 ) 科特最后日子的某个版本
《Last Days》。
1
最后导演安排了布莱克的灵魂从那后面的围栏爬了上去。是解脱了在他的看法里。
甚至这些明星的吸毒,范·桑特给与了理解,在突然面对一个明星如此受到的关注而产生的压力,他们用吸毒来寻找这样的解脱。
多少仍保留了《大象》的痕迹。立体主义拍摄法,半记录片式,长长的甚至沉闷的镜头。
这次干脆从不同角度描绘了一个场景,甚至不惜在镜头上的重叠。感觉这是很奇妙的拍法。
几乎是忘记了作为主演的麦克尓·皮特同样是《梦想家》里的主演。也许是除了头发其他根本没一点相像原因,他的镜头并不是那么令人高兴。在演几乎崩溃了的科本,其实更像是愚蠢地生硬地模仿。
2
而我们在屏幕前一个半小时地沉闷,我想这几乎是导演刻意安排的,最后一天,我只看到伟大的摇滚手的模糊自语,穿上裙子,撕下吉他上的一根琴弦。
我们的苍白的,在这片影片不耐烦的长镜头里。
可能的话,生活多些神经质,活得就像电影里的一样。因为我们忍受不了这么多无聊的日子。
3
结尾的时候,他的朋友因为布莱克的死亡,觉得该是离开那地方。车上的时候,后座的一个人轻轻地拨着吉他,轻情荡荡地,不说一句话,仿佛穿透了阴霾地天空底下地沉重。毕竟,是一个人死了,毕竟是一伟大地灵魂死了。
6 ) 谁与共鸣——最后的日子
怀着对另一位摇滚巨星的追忆与探究看了这部片子。
看完之后的情绪很难讲得清楚,
似乎是愤怒似乎是哀伤,但遍寻不到对象……
愤怒该指向谁呢?
沉沦的社会还是愚蠢的人类?
哀伤该为谁哭泣呢?
纯粹的内心还是死去的上帝?
对于科特·柯本的记忆仅仅停留在六年之前,
因为太过沉重,实在不敢深陷其中。
当时只是通过尚不发达的媒体与网络
读过一些生前轶事以及分析文章。
而关于他的歌曲有一张不插电演唱会的磁带倒是一直放在Walkman中,
A面B面不停地一遍一遍的放着,伴我度过了一段重要的岁月。
在另一位摇滚巨星hide离去的时候,
曾跟某位欧美摇滚乐的歌迷探讨过死亡的话题,
当然其间不免提到科特·柯本,
这位歌迷的观点是虽然科特·柯本当时几乎达到了事业的顶峰,
受到了歌迷们近乎疯狂的追捧与爱戴,
但是科特·柯本自己的反应大意为
“虽然有这么多人喜欢我的歌,
但究竟其中有多少人懂得歌曲的深意呢?”
在此我们对科特·柯本死亡的真正原因不作深究,
但一般忠于自我创作的艺术家而言,
名利并非他们追逐的意义所在。
也许彼此言谈中所碰撞出的一丝火花都能带来万千黄金所不及的快意。
空虚与非存在感或许才是困扰他们内心的梦魇所在。
无论是借助毒品还是一死以求解脱都是摆脱这些梦魇的手段。
当一个人的思想抵达一个高峰之后,
世间的名利追逐与物质享受着实愚蠢至极。
对于他们而言这些似乎是唾手可得的东西,
获得这些毫无满足感可言。
然而当你转而寻求精神层面的满足时,
会发现周遭外表光鲜亮丽的人们一旦褪下那层遮羞布,
与原始人相比毫无任何思想进化,
此刻沟通与交流变得艰难且晦涩。
于是他们会同婴儿极渴望喝奶般哭泣,不停地哭泣,直到饿死……
生存的意义何在?
当你抵达了最初的目标,下一个目标又是什么?
原来奔跑是如此的简单,当你发现之后,是否开始试着飞翔了呢?
我已经能飞了,那么我们就去外太空吧!
那里有科特·柯本,还有hide,以及很多很多……
盖瑞+大象+kurt
看在科本面子上给两颗心吧
不喜欢Gus Van Sant的完全没有必要看这个片子。
我觉得很棒!实验性质的电影和安静的能让人睡着的长镜头才是对柯本最好的纪念吧也许。我真想让时间停止在练习房里自弹自唱的那一刻。
chaos.
音乐真好真好真好。
看得太压抑了
我也曾迷茫如此这般~~
cobain
因爲完全不知cobain是誰,可能無法深入體會感受,單從純粹電影來看,那些長鏡頭停滯得讓我有點喘不過氣,這是否就是last days的感覺.後勁很足,越來越壓抑.客觀來説可以給四星,只是如此絕望的電影實在不適合推薦.(在最後我還是客觀地給了四星)
最后他想死吗
没有想象那么好
Kurt Cobain
从头到尾都有一种腐败将死的感觉。柯本死的太早。为何不直接拍柯本要用这个隐射呢?
他终于死了
柯特·科本的最后日子用朱自清一句话就概括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片子和[大象]还是有对比参照价值,但是没有那么多刺,很多“无意义”的段落情绪非常好。
。。。
节奏缓慢,情节琐碎,几乎毫无看点;但摄影及声音剪辑充满魅力,结果是哪怕对非乐迷来说,影片都充满了死亡的腐朽之味,成为一场令人难忘的濒死体验。哀悼Cobain。
也许是我看得没耐心
我心中的KU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