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道一群人有判决另外一个人死亡的权力?
2. 既然惩罚只是起到震慑作用,既然惩罚不能降低犯罪,那么为何还要继续严厉惩罚?
3. 被判处死亡的人的尊严何在?
4. 人与人之间有真正的区分吗?杀人者对他妹妹的爱和那些法官有何不同?人真的有高低贵贱之分吗?尽管此人的言行举止和谈吐都显得老套陈旧?
5. 死亡是偶然的,所以他的妹妹会无缘无故的死去?是否折射了导演上帝是荒谬的邪恶的观点呢?
6. 对于死亡将要结束的那一刻,人们是从来没有预备好的,司机死亡之前想着他的钱,而杀人者死前想着能和家人合葬以及将妹妹的照片给母亲,我们对于生命还未穷尽就要去死了
7. 杀人者世间只爱过一个人,他并不爱其他人→我们一辈子或许也只能爱一两个人,囿于我们自身的经验内部?
8. 死亡的判决精准再现了福柯的监狱模型。刻意的客观视角突显了技术统治的冰冷和无人性。
9. 律法在这里有何意义,律师能改变社会对于杀人者的判断吗?他的阅读和学习能改变这个社会的制度和认知?于是他最后徒然地流泪。
10. 为什么杀人者要杀人,如果是有一种嗜杀的天性存在呢?从农村到城市之后绝望杀人,是因为绝望的想逃离这个陌生的城市?
11. 零碎的叙事镜头反映了?
12. 一场交织不同角色在同一场景的叙事反映了什么?
注意:无征兆跳切的三线叙事结构,预防一般性犯罪与极刑,绿色滤光镜与遮光板 ,形成对比的两段“无意义的虐杀”。
作品从开始变显示出故事的环境与主题:昏暗光束,劣质的煤发电灯,这是座凋敝破败,死气沉沉的东欧城市。
一只漂浮在水沟里死老鼠,一只被吊死在窗上的猫,背后便是离散的孩童。
毫无意义的虐杀—这个主题便随着故事线逐渐浮现。出租汽车司机,凶残的杀人犯青年,律师与国家,一起毫无意义的凶残谋杀将这些元素紧紧系在一起。
三线叙事之司机视点
最早出现却也是最早离开的受害者。出租汽车司机在洗过他的车子后拒载了出现过的人:一对年青人,一位带着狗的女人,一个同性恋者,一个醉鬼。他明显地躲着他想载的顾客。
路遇一条走失的狗,他把老婆给做的三明治给了狗吃,直到他载了一位年青的流浪汉。
三线叙事之青年视点
一个年青的流浪汉,旁观了小巷子里的一场斗殴后,开始了他的生活。
他去一家电影院看电影,但被告知上映的电影枯燥无味。
他带着一张快照到一家照像馆去把它放大,询问得知哪里能雇到出租汽车。
他来到一座立交桥,把一小块石头从桥上推下就径直离开,桥下传来汽车玻璃被砸坏和鸣笛的声音。
他走到一个出租汽车待客的广场,看见了警察感到害怕而折进一家咖啡店。
他在手上缠了条绳子离开。叫了辆出租汽车,叫司机开到郊外,把司机用绳子勒死,将身体拖到河边,用石头猛击司头部离开,毫无目的。
开着司机的车到女朋友的家里,想一起躲到山里,却受到了他女朋友的猜疑。
受审,尽管律师做出了最大努力,但最后还是被处以绞刑,一个无政府主义者的非意外死亡。
三线叙事之律师视点
他参加考试。考试成了他坦露他自己对法律所产生的疑问的机会:法律很清楚,但环境并不如此;法律条文与现实发生了冲突。
导师:你对预防一般性犯罪有何看法?
律师:一般来讲,惩罚并不是要对犯罪产生作用,而是要对其他人产生震慑,更确切地说,这是通过犯罪产生的,甚至,是犯罪本身。严厉惩罚的正当性尤为可疑,它经常失于公正,
考试通过了,他和女友到咖啡店商量结婚。
这里,同一家咖啡店,随着镜头平移,焦点从青年转到律师。
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他们共处一室,虽然任何变化都可能改变之后所发生的事,但预防一般性犯罪的预见性并没有让其发生任何事。
巧的是,律师的第一个案子就是为青年辩护。输了,在死囚牢里两人会了面。
青年请求律师把那张放大了的照片交给他的母亲。他解释道,那是他妹妹的照片。她死于意外事故。自那以后,他就被赶出家门。
绿色滤镜与遮光板
与之后《两生花》的绿色调性大不相同。这种搭配呈现的灰绿色调营造出的昏暗效果,是碍眼的诡异与空虚。
形成对比的两段“无意义的虐杀”
“司机之死“与“青年之死”
一个是出租车司机死后嘴里掉出的假牙落在污泥中,一个是青年在绞架上大便失禁掉在下面的托盘里。
与哈内克的暴力大有不同的是, 基耶斯洛夫斯基第一次提出了对法律的追问。
律师在踏入社会后才渐渐发现理论上的法学和实践中的法律存在天壤差别,他发现自己再难回答——理想破灭。
此片诞生后,立即受到世界范围内主张废止死刑论者们的欢呼,也成为他们经常引证的经典著作。事实上,此片诞生的次年,波兰宣布暂缓执行死刑五年。
由于在思想高度上实在没法和导演以及那些打四五星的人持平,所以我实在不能认为这是部特别不错的电影。电影方面的写实可能时候是做到位了,可在我看来总觉得过于平淡。影片似乎在阐述一个死刑到底应不应该有的问题。有人认为的士司机调戏女生,吓跑小动物,可见此人品行不端,但这罪不当死,而且他吓的是穿着毛衣被娇生惯养的狗,并用老婆做的面包喂食路边野狗,可见他并非不喜爱动物的人。反观Jack,有人认为他虽然杀了人却一直爱着自己死去的妹妹,可见人性中还是有很多闪光点。但不管从作案手法还是最后实行死刑时的窝囊表现来看,都不是一个顶天立地的人。多愁善感的律师一直认为刑法不能阻止犯罪,这自然没错,但是也不能因此而说刑法无用死刑可免。其实死刑必须有,关键在裁决上。整部电影其实讲的就是一个年轻时失去妹妹,来到大城市,心理上有暴力倾向,却胆小的无业男子杀了一个不拘小节,有时对人无礼有时又萌发善心的的士司机(这两个人从某种程度上说是很像的。)多愁善感的律师又为这个杀人犯感到惋惜。这种故事我觉得用小说更能体现出其深意,拍成电影我并不认为这是成功的。
我们经常在报纸上看到关于杀人事件的报道,一行显目的标题,几百字几千字的正文加上几句精炼的反思性总结,便帮我们打发掉一段无聊的光阴。“不良少年行凶情杀”是几十年前的一则新闻标题,普通而又吸引人,凶手是台湾的一个初中生(当时引起的轰动不亚于现今的马加爵),于扯淡的嘴巴它是很好的谈资,可对于杨德昌它却是难忘的少年朋友以及将近四个小时的影片《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对于杀人者的惩罚,普通人报以拍手称快并立刻抛诸脑后,而对于基耶洛夫斯基却是一部悲悯性的关于杀人的短片。
《杀诫》的片长只有八十分钟,但它却是基氏《十诫》中最用心经营的一部。 在此片中他对文明社会的法律、伦理、人性与救赎进行了深刻的批判与反思,表达了他那忧心忡忡的怀疑。影片的主要人物有三个:杀人者杰克,被杀的出租汽车司机,年轻律师彼德。前半部分此三人分处于各自的叙事时空里,虽然一直没有正面的接触,但是镜头的交切却暗示了他们之间的联系。比如律师彼得在参加就业答辩时对考官说:“过去的四年里,我接触到许多案例”此时画面突然切换为杰克背向镜头向一条无人的幽暗的小巷走去,背景音乐充满阴冷的杀机。当彼得在街上兴奋的对人说自己通过答辩时,那个出租汽车司机正在其后发出一丝冷笑。最明显的对比是在餐厅里,彼得与女友分享通过答辩的愉悦时,一旁的杰克正在缠绕准备用来杀人的绳线。这些镜头的切换明显的在暗示我们:当一个人在讨论法律时,当一个学员通过律师资格答辩时,杀人的预谋甚或杀人的事件就在同时进行着。这种存在的荒诞感于杰克勒杀出租汽车司机时表现的更为深刻,在二人挣脱与反挣脱的过程中,画面切入了一个不远处骑车而过的人、一列火车、一匹漠然的马,疏离的外在世界并没有察觉到人类此刻正在上演的残酷一幕。这些精心的画面设计把一个冷酷的问题置于我们面前,那就是犯罪无处不在,它可能就在你身边,而你却毫无察觉。
影片的后半部通过对杰克的审判,三条线索拧为一体。审判的过程被有意的省略了,因为观众都明白等待故意杀人犯的是什么,所以画面切入审判的第一句话就是“都结束了吗?”“都结束了。”接下来该做的就是对杰克执行死刑。心存自责的辩护律师彼得要求与杰克进行最后的对话,允许的时间是三十分钟。画面于二人谈话的过程中时不时的切入狱警、检察官与行刑者等待的场景。时间在此变得莫名的残酷,空间在此变得莫名的荒诞。两组人员在不同的空间里与时间较量,同样的焦灼,不同的方向。画面一直很静,一种被死亡的气息包裹的静,铁门撞击的声音显得尤为悠长,那是即将通过的死亡之门。
执行死刑时该来的都来了,各司其职,念判词的检察官,前来例行宽恕的牧师,例行证明死亡的医生,当然还有一身黑色西服的行刑者和深感愧疚的彼得。此刻心理最为恐慌的是杰克,被牢牢按紧的双臂,抽搐的面部肌肉,面对死亡他与那个被他杀死的出租汽车司机一样在企求“我不要”,除了一旁真正在哀悯悲泣的律师,所有的面孔都是冷漠的,而那个当杰克亲吻其手背时都向后退的牧师只不过是虚无缥缈的空洞的象征。当快速摇动的吊绳起降机发出剧烈的声音之后,杰克被处决,一旁的行刑者从黑幕后走出面向镜头,在顶光的照射下,鹰隼般点头示意:都结束了!
注意细节对比的观众会发现杰克杀死出租汽车司机用的是绳子,而他自己也是被绳索吊死的;杰克曾用毯子蒙住司机的眼睛,而自己被行刑时同样被蒙上眼睛。如果说前者表明的是报应,那么后者才是导演的匠心独运之处。眼睛是什么,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诗意的话就是“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眼睛能够传达爱与恨,而通过死人的眼睛我们看到的不仅是寂灭的肉体,更是一种灵魂的召唤与审视。第一次杀人的杰克不敢面对它,执行过多次死刑的狱警同样不敢面对它,因为我们不敢面对它后面的东西,或许那就是上帝的注视,我们潜在的恐惧是因为觉得我们清楚——我们都是人,我们却互相残杀!
看看这些人吧:杰克,一个有着凌乱的头发,在街头逡巡的透着冷酷的目光的少年,他是影片中表面层次上的开了杀戒之人,他应该是无情而残酷的,但在餐厅里他与玻璃外的小女孩开玩笑时,他的笑容是纯真的,当与律师谈到自己的妹妹时他的情感是温柔的。但当他面对的是成年人时,他却是冷漠甚至是故意的寻衅与不合作,在厕所里摔倒一个不相识的青年,对问路人的戏弄,对有急事的乘车人的欺骗。与他相比出租汽车司机的不合作显得更让人讨厌,默认他人等自己洗完 车却有意遛走,看到别人扶着喝醉酒的人朝自己走来却把车开走。他看到一只野狗时抛给它面包,但看到别人牵着宠物狗时却鸣笛把它吓跑,当我们知道他有买彩票的习惯时便不难理解其中的不平衡的心理。类似的情景我们于生活中经常遇到,总有些人赌气似的与你不合作。并且这种情绪会传染,因为一个人不想别人比他更开心。这种情绪弥漫于我们周围,它引发恨意,并且于某一个人身上堆积,它庞大起来就是杀意。你是否品尝过这种情绪,是否施加过这种情绪,是否克制过,只有你知道。可当你看到孩童无邪的笑容, 听到那“我是一头小狮子,老狮子告诉我要与同类相亲相爱”的儿歌时,你又是否自觉有罪呢?
整部影片都用特殊的滤色镜拍成的,黄绿色的画面被分割成明暗对比的两部分,人物的面部幽暗不明,阴冷沉闷的街道上弥漫着压抑的空气,现代都市中充斥着一个个晦暗不明的游魂,影片开头处就出现了许多死亡的动物,整座城市仿佛正被瘟疫所袭击。在影片中我们有理由相信这是导演对现代社会的一种印象式的渲染、一种寓言式夸张。“自有人开始,便没有一部法律能够杜绝犯罪”这是彼德对法律的看法,法律仅有的是威慑的作用“它不能使人自觉有罪,并且反省”。对杀人犯的惩罚就是用国家机器以正义的名义把他杀死,我们在用杀人来防止杀人,通过大开杀戒来增强这条戒律的威慑力。法律的详备,只能证明自律或曰德律的衰弱。现今社会,如果法律消失一分钟,再虔诚的教徒也没有信心保证这世界会变成怎样?
在影片中唯一能够对法律进行反思的是律师彼得,在杰克受刑前,不是那个象征物的牧师,而是彼得充当了救赎者。他对狱警说“我们的谈话永远不会结束!”可是明显地,面对强大的国家机器,他的救赎不过是螳臂当车。判词里明确地写道“没有特赦”,救赎不过是单纯的幻想,即便杰克此时保证从今以后好好做人,那只能增强悲剧的力量而于事无补。看影片时我们看到了其中的对比张力,我们可能会去怜悯一方而憎恶另一方。可是当把背景退回到现实社会,我们才发现其实这一切都是你我所默认的,因为我们不会相信杰克的保证,关于人性善恶的问题,我们早已有了默认的答案,我们不相信他,也不相信自己,进一层的意思是我们不相信人性。这个社会的一切都是你我的力量所构筑的,是我们自己放弃了救赎,我们无法改变人性,只能用国家机器像对待其他机械产品一样使之中规中矩,我们已经清醒而理智地否定了自我的救赎。
影片最后一个镜头:彼得驱车野外,孤身一人地哭泣。
诸位,我们人人都残酷,我们个个是魔鬼,老是让人们、母亲和婴儿痛哭流涕,但在所有的人中间我是最卑鄙的混蛋!就让这一点从此成为定局吧!我不否认!我一生中每天都捶着自己的胸膛保证要痛改前非,却每天都在干同样没任务的勾当。如今我明白了,对于像我这样的人需要一次打击,需要命运的狠狠一击
与十诫第五诫的主要区别在片头和片尾。十诫的开头是律师关于法律的自白,比较直白,具有点题功能。这段自白在杀人短片中删掉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系列死亡的意象:发绿的水、死老鼠、吊死的猫。仿佛是即将发生的谋杀的预兆。杀人短片的结尾同样更加含蓄,律师的悲伤止于表情,而没有“我恨你们”的哭喊。中间段落部分剪辑顺序有调整,此外,增加了一些律师和女友的交流。一处不错的加法是,在绞刑之后,增加了排泄物一滴滴流入盒子的镜头,解释了第五诫里为何要给那个黄色的盒子特写。总的来说,两个版本差别不大,杀人短片稍好,但看了十诫就无须再看杀人短片。值得一提的是,基耶的母亲死于车祸,而开车肇事的正是他的朋友。
简洁有力,真实可怕,杀人者有血有情,无情制度下显现正义人士的无情面。【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波兰影史十五佳NO.15
再看完第五诫,理解了导演要表达的意思。“人类是自由的。他的自由是以不妨害另一人的自由为范围。惩罚?惩罚是一种报复,尤其它意在伤害罪犯而不是预防犯罪时。但现行法律可带有报复意味,它真的是为无辜的人着想吗?立法之人真的很无辜吗?”
本来想说开头就把全片要表达的东西说完了,后面想,完全并非如此。画面上的暗影,既是全片最重要的色彩叙事(后面基耶斯洛夫斯基的作品也是常用),又是高效且蔓延的将氛围铺到极点。多条线索的叙事,将碎片化分裂的社会图景如被灰尘沾染的万花筒呈现在观众眼前,是一场绝对极端的观看体验。不过,原谅我对基氏的哲学表达方式的不熟悉且不理解,总觉得本片单纯的影像方面迸发的刺激太多,从某种意义上,就像美国大片一样,余味重,但本味也浓烈,让我直呼受不了。
基耶斯洛夫斯基就像上帝一样俯视着芸芸众生的悲哀...
這么短一個片,卻是分了兩次看掉。只留下一些破碎的印象。他們去哪裡?他們去貧民區,我去富人區。 以及,死貓,行刑前的現場檢查,砸收音機,吉普賽女郎算命,3段冗長的1個喜劇般鬧哄哄的死亡一干細節加分。敘事順序保留意見,唔,快樂滾蛋吧。音樂有些煽情討厭。你讓我說什麽呢?killing
压抑滞重的故事。冷峻的氛围,昏暗的色调,痛苦的乐声。Side A,45min,怎样杀一个普通人。Side B,35 min,怎样杀一个罪人。法庭部分故意缺失,只剩下律师曾经的喜悦与当下的痛苦。青年无动机杀人是因为失去了生命的支撑,刻意寻死,却在真正面对死时产生了莫大的恐惧。
阴郁的滤镜充斥全片...关于杀人犯的思考...16年重看了一遍,完全找不到同情杀人犯质疑死刑的缘由...妄图改造感化只能说很天真...
滤镜打得多猛,连看几部波兰片感觉通篇是躁动不安的时代人心,罪与罚倒写得不深。挑不出什么问题,基耶的杰作,但他总拍人情,心里却很冷酷,不把自己当众生,不喜欢他。
法律跟杀人犯一样残酷无情!
喜欢基耶电影的色调,还有悲天悯人的基调。缺少基督教文化浸染,可以理解,却不好共情。缺少教育的孩子,可能某一时刻突然就煞性大发,扮演起上帝的角色决定人的生死。审判他的人也是扮演着上帝的角色,以血还血。说到底是一出压抑的悲剧。
滤光镜使整个片子在一种非常脆弱的环境下压抑地展开,但是我总觉得这样的城市这样的天空我也曾栖身过。好久之前看过的片子,居然一点都不记得了。今天片子一放我就觉得熟,但怎么也想不起来下面,演一点就想起一点于是越发的确信。后来突然想起了结尾。这么强悍的一部~
卑鄙地戏弄他人的出租司机,自卑的神经质青年杰克,对将来充满向往的热血律师比约特,一场随时发生的无目标谋杀把他们拉到了一起。他们都曾在不经意中相遇过,杰克用绳子想勒死司机最后自己被判了绞刑,感觉充满了宿命论。一个人无权决定他人的生死可是法律真的能么?电影里那些滤镜暗角为电影增色不少
“死刑”的背后是剧变前夕的社会主义波兰。基耶的根本目的不是要讨论“死刑”要不要废止这个问题,91年前他所有的电影最重要的特点就是言在此而意在彼。杀人者为何在临刑前悲伤地坦陈?基耶要说的是最大的施暴者就是结尾代表的国家机器。所以在这样以暴制暴的循坏当中,是国家存在合理性的问题。只是这部切入点和背后理念有些错位,不如《影迷》来得顺畅。映前导赏的VCR提到这是基耶真正打开国际知名度的电影,结合一下时间背景和片子背后主题,应该不难理解为什么会受到如此的欢迎。
“法律不应该仿效天性,而是要改良它。法律是人类的理念,用以规范私人间的关系,……人类是自由的,他的自由是以不妨害另一个人的自由为范围。惩罚,惩罚是一种报复,尤其当它以意在伤害罪犯而不是防范犯罪时,但现行法律可带有报复意味,它真的是为无辜的人着想吗?立法之人真的很无辜吗?”
配乐不错
教你如何去杀人再看着他被杀,两次杀人真是直观,油门伸出的脚和绞刑架下的垫板。那滤镜和遮挡据说用了600多个,修复版看醉了。基氏要健在和他的摄影伊扎克开发款APP绝对牛逼。上升到哲学高度的死命题配上大气的音乐,逼格满满。北影节资料馆。
重看,昏黄暗绿色调,光似乎都集中在一个区域,展示着不知道什么时候崩溃的压抑,在我心里它不如「爱情短片」,但它的段落式叙事和基耶斯洛夫斯基试图表达的道理照旧深刻。人杀死人,无理由的暴力,都不算以牙还牙。法律杀死罪人也是暴力,简洁利落,那个黄色的便溺盒啊。重看觉得那个在他杀人之前,冲着他微微摇头,但什么都不做的人,是上帝或命运,他默默观看一切,从不试图真的改变什么。
当知道一个人有故事后,再面对他的死亡便不那么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