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巴瑞莱文森导演的悬疑惊悚片《桃色机密》
《桃色机密》
电影讲述了在电脑行业兢兢业业的汤姆(迈克尔道格拉斯饰)眼看就要升为公司副总裁,但凭空杀出一位美女上司梅丽迪丝·约翰逊(黛米摩尔饰)抢走了汤姆的副总裁职位,更让他难堪的是,这位美女老板是他的旧情人。事情开始变得复杂,梅迪对汤姆进行了性骚扰,让汤姆拒绝了,第二天梅迪却反咬一口对公司说汤姆对梅迪进行了性骚扰。
电影中的一句台词也点明了重点:“性骚扰的关键不在于性,而是权力”。 性骚扰是一种权力的滥用。
导演借着性骚扰的形式,争论了如今社会权力的归属问题。
电影中导演展现了众多的女性形象,在这里我提一些我看到比较重要的。
梅迪,一个渴望权力的女性形象,她一直渴望与男人抗争,打败男人。属于女权主义里的强硬派。这类人天生把男性看作敌人,心狠手辣。
汤姆的律师凯瑟琳是女权觉醒过程中的典型人群,她们可以凭借着自己的智慧,在这个男性社会上立足生存,独立客观的人格,让她可以在男女纷争中比别人看的更多,看得更清楚。自食其力,独立思考的她成为了汤姆的好伙伴。
碰巧的是汤姆的妻子苏珊曾经也是一位律师,在很多方面和凯瑟琳很相像,但不一样的是,她最终选择了家庭,和汤姆结了婚,家庭成为了她的全部,成为了体贴的妻子和伟大的母亲。
最后的大BOSS,斯蒂芬妮在暗中帮助汤姆反击梅迪,并把梅迪剔除出局,在汤姆以为自己就是下一任副总裁的时候,却被斯蒂芬妮抢走了,可是这次,汤姆并没有因为一个女人抢了他的职位而发怒,而是从心里佩服这个女人。在结尾,汤姆和斯蒂芬妮的儿子说:“你妈妈是个伟大的女性。”儿子答:“你才知道”? 这个能是女权主义中最完美的女性形象了吧。她让所有男性对他都抱有尊敬。他是苏珊和凯瑟琳的完美合体。
很多女人看完电影,吵吵着要把这部电影当做老公必看系列。确实,这部电影点醒了很多男人,包括我自己。我们在怕什么?我们怕不如一个女人而丧失尊严?我们怕女性对我们进行报复?
又或者我们怕的是长久以来的大男子主义已经遮蔽了我们清醒的认知。我们已经把男尊女卑当成了真理时是最可怕的,不光对女性,更是男性。
在大卫芬奇《消失的女孩》中Amy设置圈套,把她丈夫诬陷成杀妻恶魔,但当Amy“死而复生”,女警探察觉了Amy的圈套时,所有男警察阻止了女警探的深入询问,因为男人愿意相信,女性是无辜的,女性始终是受害者。而丈夫被Amy彻底“绑架”,逃也逃不出。
同理,《桃色机密》中,人们愿意相信女性是被侵害的。因为男人从来没有把女性平等对待过,当女性崛起时,男人还在自己编织的谎言里毫无察觉,直到一天,你被女人打败的时才恍惚之间发觉了女性的力量,而这时所有人都认为是你太弱而不是对手太强。
这是男人长久以来自大的恶果,男人终究被大男子主义所反噬。
男人不应怕女权,而应害怕自大的自己。
花若盛开,蝴蝶自来。她年轻时不可方物。
梨花带雨争娇艳,芍药笼烟骋媚妆。
阅尽繁华过后,她也想试一试回归细水长流的生活。她知道跟着他才是最安稳的,但是她又不甘心自己止步于此。
可纯洁的人最后没有笑到最后。真爱无价。
明明是三个人的电影,她却始终不能有姓名。
当一个魅力的她梨花带雨诉说自己遭到不幸时,他多半很难理性看待问题。
漂亮又聪明的她是对付他的最佳利器。
春去秋来,有些故事,美好得像一场电影,却无法重新播放了。
这段情,何起?何终?是只属于两个人的怀恋。
爱的时候有多甜,分手的时候就有多痛,甚至有些不堪。泡沫终究是泡沫。
女主因为合并案得到老板恩宠,所以当上了副总。本来论资质、论能力都高出该女子,板凳上钉钉的男主没当上副总,十分愤懑。又恰巧这名新晋的女副总又是失意的男主以前的女友,所以关系变得十分微妙。
不想女主当上副总后率先邀请男主前去赴约,一到房间,女主就开始主动引诱男主就范,也不知道什么原因,男主就是不从,就算到了最后一击的情况下,男主还放弃了,狼狈逃窜。
不想第二天,女主恶人先告状,说男主性骚扰她,公司还决定将他调往很远的分公司息事宁人。男主一怒之下聘请了很会打性骚扰官司的女律师将女主和公司全部告上了法庭。
庭审时,女主律师抓住女人是弱者这一大家公认的观念对男主咄咄逼人地进攻。但是男方律师也不示弱,从女主买的酒很难买到这点入手对女主开始反驳。但是女主仗着女人是弱者,大家固有观念里容易被男人骚扰的观点,当仁不让。
最后男主发现自己当天打出的电话打错了,会被好朋友电话答录机录音的证据,一下子扳倒了女主。曾经在男主落难时的所有人都怅然若失,没有想到男主最后会翻盘,所有的落井下石都是如此可笑。
以为电影就是一场职场的博弈,发现女主原来和老板的智囊合谋想搞走男主,可惜没有得逞,反而偷鸡不成蚀把米。但是男主最后一句话,又让电影变得不确定,“你难道没有怀疑我在算计你嘛?”是啊,如果反过来想,这个答录机录音证据也太十足,太神奇,太及时了吧!难道不会是男主的伎俩,故意前去赴鸿门宴,故意上钩入瓮,但是留了一手,录下了一切,就看你怎么办。你下黑手,那也不要怪我无情,真是高明,挤走竞争对手没商量,真是高手。
还有就是最后升职的女二,所有的邮件都是她发的,是她一步一步推着男主前行,暗地地也帮助着男主,应该是这起案件的幕后操作者,真正的布局者。所以到底谁输谁赢,真是扑朔迷离?很喜欢老美的故事结局,都是开放式的,让人遐想连篇,但是还是看不到最终的结局,很妙,很帅……
黛米摩尔真是尤物,长得好看,身材还超棒,关键还会诱惑,真是人间极品。道格拉斯每次都是职场高层,总是色咪咪的,惹很多感情债,出这点事,真是实至名归,感觉不是很值得同情,也不知道他的资本在哪里?也许就是老资历吧……
黛米摩尔,不解释呀。。。。
除去结局都挺好的,谜题虽然不吸引人但也绷到了最后,只是结局把公司运作搞成了过家家,最后揭示的整件事的动机更是牵强没有说服力(真正的平权电影,女上司也会想着强奸男下属,sex is about power but not gender)
demi moore和douglas都献上了不错的表演,21年前的电影仍然能看说明还是有一定魅力的。
生动的职场一课。道格拉斯和摩尔那时多青葱。
《桃色机密》这个名字还算准确,但更准确的应该是《抗日战争》,最奇怪的名字就是我看的那张碟上写的:《叛逆性骚扰》,简直是莫名其妙。
补标。大学的时候看过,不过没太大印象了,今天重新看了一下发现和当前MeToo运动还挺有对应意味的。性骚扰不只局限于男性施加于女性,核心是权力,无关性别。那个类似VR的数据库现在看来很超前了。道格拉斯那几年演了不少这种欲望爆棚又被女性反制的片子~
这个片子之所以评价不高,一是因为故事弱了,二是因为黛米·摩尔在里面并没有什么尺度。也就是说这片子既无故事,亦无尺度,还无表演。
商场与职场的尔虞我诈,但最终还是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而且现实中并不是所有人都似主角般这么幸运可以逆袭回天。
1、性骚扰的真谛不是性,而是权力。(艾小柯)2、本片的真谛不是性骚扰,而是尔虞我诈的商战。3、这部20年前电影中描述的虚拟现实技术,如今已渐入佳境。
片子挺揪心,看的同时总让人不得不去思考自己如果陷入这种孤立无援的境地时做何反应。
其实迈克尔道格拉斯和黛咪摩尔很有夫妻相,道格拉斯噩梦中的小强爸爸太搞了
94年看的话,很前沿时尚,连VR都出现了。今天看,就年代复古,黄金90年代。故事的连环套设计也是不错。评:3.6星。
剧情简介没说到点上~~~挺不错的一电影
黛米摩尔真是个神奇的妇女啊
★★★ 记不起02年还是03年在本港台还是明珠台看的,当时觉得好看,后来租碟又看过一次
勉强及格。莱文森拍的四平八稳(布光还是明暗结合挺养眼的),但这个剧本内容还真是丰富啊,剧情主干是道格拉斯跟新上司、前女友摩尔的性骚扰官司,METOO里弄出来的那些职场性骚扰基本出不了本片的范畴,但性骚扰这个东西,基本就是双方坐在那儿讲故事,本质上是个打压敌人的道德工具,不过剧情设计道格拉斯找到了一份录音记录,有匆匆收场的嫌疑。在这场官司之上,是职场里权力争夺的游戏规则的示范,道格拉斯问摩尔“你有没有想过,这都是我的设计?”,片尾他打听新上司儿子的情况,不免让人怀疑又在策划新套路了。最后半小时有间谍电影的技巧,而那个VR资料库的设计又承载了科幻电影的元素(这可是94年啊),剧本的料堆得诚意满满,写人也到位,摩尔那个强词夺理、拿自己当大众代表的不要脸劲儿,真是职场一些人的真实嘴脸了
『补標』应景现在所谓的MeToo運動,一个现象演变成我们曾经特别熟悉的『运动』,不知道会是什么结果,看来全世界的人民都是看热闹不嫌事大那伙的……如果换而言之女的人老珠黄开始说♂男的当年如何如何了,该有口莫辩了吧(非電影情节)【2021-1-3重新下载21:9截图再看】
俏黛米专吃男下属,老麦克堪比柳下惠。捕寒蝉黄雀偏在后,权与钱总是性做媒。
women's war~~
啊,这个故事的设置尤其聪明(除了最后那个推动关键情节发展的扯谈的VR产品)。它颠倒了惯常的No Means No的身份模式:这回受害者变成了男性,而施害者变成了女性。于是,不但令故事有了亮点,更重要的是,这让男性观众的共情变得特别容易(这大概也是另一种意义上的虚拟现实了吧)。接着又借助男主的妻子、女秘书和女下属之口,道出了真实世界里更广泛存在的情境模式。最后,还不忘通过女律师的台词穿透表面的纷争,直指问题的核心:掌握了权力的女性也“能够”和男性一样滥用它,因为“Sexual harassment is not about sex. It is about power.”所以,如果只是受困于性别的滤镜而错失了滥权的真正本质,那确实称得上是一种肤浅的遗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