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星给世界各地不同的美食文化&另一星给出身humble靠自己努力跻身fine dining的厨子们!至于真人秀本身是真垃圾!一边看一边wtf那种!以下是几点吐槽:
1、节目组照搬master chef的赛制,以至完全没有体现出来这些米其林主厨成功人士的魅力。master chef参赛者都是home cook,很多人甚至没有一份正经工作。做事冲动、一言不合就开干,这也着实为master chef增加了不少“戏剧冲突”看点。而final table定位fine dining,参赛者都是米其林主厨。没有点情绪控制能力也走不到今天这个位置,所以自然是全场云淡风轻,即便面对不公允的评价、主持人有意无意挑事儿,嘴角抽搐也不会超过三秒。
2、请当地celebrity当评委,完全以评委的个人口味定夺胜负。第一集墨西哥,一个评委坚持无辣不欢,没有放辣椒的都给了差评。而搞笑的是第二集西班牙评委又不喜欢吃辣,那些放辣椒的组都得了低分。这样极端的标准真让人哭笑不得!成也辣椒败也辣椒!!🌶️ 🌶️
3、原始创新vs完美复刻?模糊不清的规则让人始终不知道什么才是这个比赛的重点。当地评委出题以后,评委心目中自然是形成一个自己想要的答案,i.e., 追求的味道。从赢得比赛策略的角度,追求创新、与评委心中固有的expectation背道而驰是非常不明智的。
外加上“低分组进入淘汰区、赢家口头奖励”这种“口惠而实不至”、奖惩极不对称的赛制,中规中矩复制当地名菜或许才是满分答案。高风险高收益,在没有高收益的情况下、选手自然选择play safe、节目也自然很无聊。
被世界各地文化、美食的概念吸引过来,但是创意总是不敌流水线作业,不禁让人懊恼fine dining的魅力何在!?还是说这预示着fine dining最终难逃规模化生产、快餐化的命运?
(本来只想表达一下内心不满,谁知一不小心上了头,个人愤怒、纯属娱乐)
Michelin stars, hats, the world's best 50 restaurants...在別的烹飪比賽裡,這些chefs是評委,是嘉賓,但在這裡,他們成了被評判的參賽者,絞盡腦汁超越極限,用經驗、技術、創意把自己對人生、自然、社會和藝術的想法和理念一次次趨近完美地展現出來。雙人賽中,無論是合作無間還是意見相左,都展現了廚師們高度的專業性,一次次挑戰自我,碰撞出新的火花。
Charles & Rodrigo這對詩人組合給我留下最深刻的印象。有著法國和哥倫比亞血統的C,戴著斯文的金絲眼鏡,講述菜式理念時,無論是nose to tail地充分利用內臟,還是用美洲原產的木薯刻成容器,言語間充滿了對生命和傳統的尊重。充滿藝術家氣質的他在牛津修讀人文科學,在過去八年沒在商業廚房做菜,而是在藝術館和畫廊表演用食物作畫,這讓他們的每一道菜都別具風格(有時太前衛也受到了評委的質疑),除了食材以外還包含故事和情感。
另外就是來自澳洲的Shane & Mark,兩個幾十年正統法式料理練出來的老手,豐富的實戰經驗讓他們在一眾手忙腳亂的年輕人中間顯得輕鬆沉穩,游刃有餘。然而,兩人都意識到這種可怕的駕輕就熟正慢慢蠶食他們的創意,在日復一日的廚房生涯中失去了大膽突破的靈感和勇氣。這也是這兩位已經斬獲數顆米其林星星的中年名廚參賽的原因。他們成功了,跟著節目組的安排遊歷各大洲特色料理,見識到知識盲區以外的食材,在和其他選手的交鋒中、在評委的點評中鳳凰涅槃,飛躍重生。P.S. 印度那一集採訪裡,Shane開玩笑說要開個餐廳叫“The Ghee Spot" ,Mark馬上接話“but it's hard to find”,#dadsjoke 這默契和冷笑話笑死我了,哈哈哈!!!
和"老傢伙"相反的是Alex & Ash這對滿身刺青的不羈年輕人,把打破傳統、展現自我當作使命,多次墊底但每次都能起死回生,最後也雖敗猶榮。另外還有來自加拿大的Darren, 小時候家裡很窮,13歲的他謊報年齡進了餐廳做洗碗工,最後成功開設日本餐廳Shokunin(職人?)並獲得多項榮譽,但作為做亞洲料理的白人,依然受到很多懷疑和抨擊。離決賽越近,Darren也越來越emotional, 雖然最後還是輸給了隊友Timothy,但一路走來收穫的兄弟情誼和廚藝提升,也不遜於the final table上的一席之位吧。
此外印象比較深刻的片段還有對日本所知甚少的南美廚師要做懷石料理,卻意外大受讚賞;法國那集Shane & Mark "bloody beautiful"的擺盤驚艷到我了; UK那集口音濃重的Scottish boy強調自己不是Brits,哈哈哈;亞洲背景的日料師徒在擺盤中運用了懷石料理依季節造景的方式,卻被評委認為太花哨,因文化差異而被淘汰有點遺憾了;最後九大名廚評委定奪冠軍人選的時候也有不少分歧,到底chef的職責是什麼?To cook delicious food? Or continuously pushing the boundaries? 這個level的廚師,可能已經不滿足於創作出令食客滿意的菜餚,更多的是把廚房當作自己的舞台,用藝術的方式把自己的理念通過食物詮釋出來。通過這個節目,也看到了fine dining每一道菜背後整個團隊從構思、研發到一次次細緻優化再到完美地呈現在食客面前,付出了多大努力,也難怪說越是高檔的餐廳越不賺錢的道理了。
Shane Osborn的Arcane就在香港啊!想去!
法国小哥哥就是我心头爱!!!口音好好听!可惜我不会西班牙语!!!!
完全是我心中男神的样子!!!
不过他小时候和年轻时长得真的是……男大十八变,怎么现在这么帅!!!!
可惜最后竟然淘汰了:(
有没有人查理的资料啊~他在法国有餐厅吗?在法国哪里待过啊?我去法国时一定要去他的餐厅吃一吃男神的饭
这年头做厨子,越老练,心里越应该明白,嘴刁的其实还是老百姓。
其实看the final table第一集的时候,真的分分钟想cmd + w 关tab走人。主要是因为开场国家的第一轮评委居然是随随便便找来的演员和路人,一点都没有美食节目评审的专业性和严谨度。再者节目综艺性质实在是太强了,并不让人觉得能学到什么实用的烹饪技巧。在第一集看到Ash & Alex 居然要因为坚持自己的创新精神和年轻气盛的斗志而复赛之后,真的差点一个手抖又想走人了。耐不住好奇心旺盛,喜欢这种Ash这种Slay满场的气场,还是乖乖一路坚持看到了印度场。
4,5集看了下来,不得不说这个节目对各个厨子的要求其实还是挺高的。毕竟下厨这种事情,越大的场子越重口难调。
先别说美食评委嘴刁不好好做人,这年头做厨子,越老练,心里越应该明白嘴刁的其实还是老百姓。每个国家的饮食风格都离不开其后的人文风土。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在这种综艺性质很强的节目里更要学会随机应变。能根据每个国家的文化和当场评委开场描述的要求做出合人口味的饭菜又不失自己的风格和创新的,才是真正资深的老厨子。
从这个层面上来讲,我觉得Ash & Alex并没有做到极致,他们虽然极具创新精神,年轻血旺,但是在火候的拿捏和对各国饮食文化的了解上还是欠缺了不少。相比之下,场上经验老道的老爸组,a.k.a dad-joke-bromance-team还是极具优势的。两位大厨均有多年烹饪经验,又配合默契。虽然一开始几场都中规中矩地play safe,并没有特别大的改动,但还是在巴西场被victoria secret的alexandria拉出来重做新菜式。所幸生死轮的厨子是个明白人,还是把老爹们救了回去。
不得不说,这个节目在某种程度上还是非常真实的。除了印度场的评委对自己国家厨子的特殊照顾,让只会做印度菜,并没有太多经验的女厨子存活了特别长的时间,最后把大家都很喜欢的Ash p.k.了下去。还好野蛮自大的美国人最后上场,还是尖锐地把这队并没有任何创新精神和阅历的尚浅的队伍k掉。以及英国场的绿豌豆救本国厨子。可怜的日本大厨Shin就被莫名拉下场了。好在Shin真的特别有风度和气量,输了还是谦虚,实在是非常得人好感。(也希望他老人家下次上综艺节目运气能好一些。。)
我一直认为下厨是件非常intimate,非常personal的事情。如果有一天我愿意为某人做菜,大概含义可以多得去了。但平常生活里的一蔬一食,一日三餐,能做得合口,还是取决于生活的状态。一人食真的超级自由,因为我完全知道自己想要做什么,吃什么,craving什么。大半夜醒来/ 心情不好/ 姨妈快来了我都知道自己需要什么。但在现实生活里,真的没有什么人可以对其他人了解到这种细节,并能悉心煮出想要的食物。所以我说,cooking is supposed to be intimate. 所谓行百里路,做万种菜,调众人口, 能在短时间内读懂人心,又能完美驾驭不同风格的厨子才是真正好厨子。
hmmm, 至于结局嘛,我还是很失望的。加拿大的小哥设计的鱼头汤极其创新,还融入了枫叶🍁本国标志性的maple syrup。没能夺冠实在可惜。两个老爹的菜式也同样让人惊艳,奈何评委还是挑剔鸽肉的硬度,最终还是把冠军给了play safe的美国大厨。结局看得我一头雾水但又无可奈何,星评锐减2颗。
我就想知道美国菜和英国菜是有什么脸上去的。。。最后冠军也是meh
满怀期待的去看,还是微微有些失望,可能因为我从意大利那集才开始看那时已经人数减半,很多对节目设计的诟病都是后来才发现。把不同国家美食文化搬上台面,从原材料到烹饪技巧到传统菜式,而且希望参赛厨师能够基于不同文化的美食给出自己的理解,应该是节目的初衷。可是因为赛制原因对于技巧/经验十分挑剔,到最后剩下的四个人都是白人男性,3/4有米其林星级餐厅工作经验(有的还是自己的掌厨拿的星),黑哥哥印度姐姐中国日本选手都去了哪里呢?赢了的确实稳,有幸去过他的餐厅感觉是很不错。下半段最喜欢的还是Esdras,想去吃他的tacos!
这个冠军给的还是有点偏心喔
心疼国际名厨兼美食艺术家/哲学家/历史学家/化学家Charles Michel没能进入最终局
Asia is the largest continent on earth with 48 countries and regions. What a disgrace referring to any taste that is non-western or non-white as “Asian style”.
为什么英国要来?赞助爸爸要求的吗?选手们都笑了!
周游列国的赛制非常能探出功力 本季最强妥妥是澳洲老司机队! 某些嘉宾评委可以摆正地位少讲两句话么! 大厨们的功力巧思与执着都令人佩服 把各国料理呈现得无比诱人 心路历程也挺励志 部分大神评委讲话太妙了 九个人相视一笑给出的冠军还真是出乎意料 可以去跟两位老司机 还有身在Café Boulud的Aaron小哥打招呼么!
超级喜欢,每天吃饭必看,了解到好多国家的饮食文化:)英国的那集,主持人吹英国菜彩虹屁选手们笑而不语真的是太搞笑了lol 好喜欢Charles那一组的摆盘真的太有艺术感了btw最后一集真的lololol
没有中餐有英氏早餐,煞笔老美
明显不是一个层次水平,你做做过无数回的拿手菜,和别人做第一次创新的菜品,这两个形式怎么能同等衡量。美国人太平庸了,他们评审C位出道吧。这么多裁判不搞投票制,怎么可能统一意见呢?
蛮好看的,现在就算把仙人掌和它的果子放我面前我也知道该怎么做了,看完就产生一种莫名其妙的我就是主厨之感!………………
看这种厨师争霸赛,宣布结果前不用等广告的感觉真是太好了😌冠军有点名不副实吧,最后一集玩得如此保守,怎么能跟其他九位legends比肩啊。
【Netflix】名厨争霸就是名厨争霸,至少摆盘好看基础错误很少。而且真心的,能看到所谓名厨也是有专攻的,并不是什么菜式都ok。大结局四家里面Shokunin和arcane居然都吃过,也是运气好。最重要让它脱颖而出的,没有drama!对于只想看菜的我来说,真是福音(当然 drama也有drama的好)
最喜欢Charles and Rodrigo那一组,每一道菜都有围绕一个主题展开的哲思和表达,有艺术上的解构和审美,展现出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和尊重。希望能有下一季,看看其他国家的饮食文化,有点期待俄罗斯、冰岛和南非啊
比起总是要搞些抓马的其他竞赛类真人秀,这部真的很棒,做到了完全的专业,赛制也很棒,有人质疑为什么在淘汰轮才有为烹饪大师做菜的资格,不是每一个人都是food critic和culinary master,民以食为天,最重要的不是寻常大众吗?因为选手的水平都十分接近所以当然是要真正大师才能做出淘汰这样的重要决定啊。最喜欢的土澳老司机组,这两个人对烹饪的理解超过了所有选手,其他人的理念听起来不错但是在执行上总会出问题,但Mark&Shane就不会。虽然冠军略失望,但是选手评委之间互相尊重与学习营造的氛围已经能让人忽略这个有点不够格的冠军了.......
大厨交手还是好看啊
干净(drama-free)好看(好吃),看得赏心悦目。职业厨师出马,整个摆盘上就把mc tc food network一流不知道甩哪里去了…但因为赛制局限,很多时候就只能硬要挑硬伤了。毕竟24挑1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只能说赢家很稳吧,米其林星预定网红餐厅预订。再加上九位有个性的大师,看得还挺开心。
2018.12.14 咋回事最后给了Timothy。。感觉一定是grant的意见左右了所有人的决定!气,一定要去吃Alinea!参赛24个人里居然有三个在hk,真是遗憾了当年探索的不够多。而LA只有一个chef在,也很多年没在LA评星了,怎么讲有利有弊。虽然更喜欢两个Australian大爷的 anyway,已经订好了otium下周末去试试。
结局好想吐槽。。
专业的还是专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