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年代的日本,6名女子高中生组成了「SUNNY」,一起经历了美好的青春岁月,更希望可以一直在一起…转眼20年过去,她们却各自踏上不一样的路,过着毫无交集的生活。某天,已经成为家庭主妇的奈美,竟遇上另一成员芹香,更意想不到的是好友身患重病,时日无多…她唯一的愿望就是跟「SUNNY」成员重聚!为了实现芹香最后的心愿,奈美展开了寻找昔日好友之旅…
故事是这样的:家庭主妇奈美,去医院探望母亲的时候,碰到了高中时的好友伊藤芹香,芹香正被癌症折磨着,痛不欲生。两人的碰面打开了记忆的闸门,青春的水流倾泻而下。芹香只剩下一个月的时间,她拜托奈美帮她完成最后一个心愿:重聚高中时sunny团队的姐妹们。于是奈美开始寻找当年的密友,而她们彼此失联已有20年。
一口气看了日版和韩版,大陆版那个分低得我没敢去看。韩版算是原版,日版是后来拍的,电影主体内容完全一样,一定程度上算是把一部电影看了两遍,但这个翻拍得真正称得上名副其实日本的“版本”,不是简单的换语言换皮翻拍,没浪费时间。
韩版的BGM是Boney M的Sunny,经典老歌了。毕竟电影中主角团高中时期的南朝鲜,欧美流行音乐大杀四方,Kpop还没支棱起来呢。而日版没有像韩版一样用Sunny这首和电影标题呼应的歌曲作为主BGM,选取了在日本红极一时的安室奈美惠的一干作品,这是因为日本流行音乐在泡沫经济时期就起飞并发展成型,最重要的是成功控制了岛民们的音乐品味,一直到今天日本人对欧美音乐都不像我们这么感冒。穿衣方面更是亮眼,那个时期的韩国还是着迷于浑身上下堆砌欧美大logo,而日本已经产生了自己的亚文化,片中主角团的穿搭就是起源于于上世纪末一直发展到今天的辣妹风。我一直觉得年轻人对于自己的着装自信其实是一种文化自信的表现,不在乎自己是不是小众,不在乎自己是不是和大流不一样。我几次去日本旅游在街上,都不用刻意去找都能看到很多亚文化穿搭的全年龄段的人,我觉得这是一个国家发展程度高的表现,不仅仅是人们经济上能支撑自己的个性穿搭,更是心理上对于表达出自己的个性呈积极心态的体现。除了BGM和穿衣风格这两个显眼的地方,日版翻拍还有很多本土化细节做得可谓完美,比如打弹珠的老公,沉迷EVA的死宅老哥,随处可见的私家侦探……我不知道大陆版为什么分那么低,但文化这块肯定没处理好,你可不能说大陆特有的文化元素单调什么的,就算自嘲大陆的文化现象也不是他们两国加起来能比的。
《sunny》:6分
拿著這個經典劇本,都很難拍得爛了。
先說說改編的一些優點。 第一是將韓版七姊妹改成六位,加快了敘事效率,讓人物更加鮮明。
第二,就是將90年代的日本時代文化完美地結合,安室奈美惠的歌,EVA的禦宅文化,學生援交文化等等,《sunny》的出色就在於它的時代感,導演大根仁也很好地還原了那個時代。
第三,優化了毀容戲,那場是電影最大的高潮戲,毀容那刻意味著青春的結束。韓版處理得有點突兀,那個反派是突然間就出現發瘋,日版在這一段讓反派的行為更有邏輯。
第四,開場的那段長鏡頭,由經典的《lalala love song》與96年的校園時代無縫連接,然後就是一幫少女活力四射的舞蹈,青春氣息撲面而來 ,這場長鏡頭也讓我想起《lalaland》的開場,非常舒服的一段。
然後就是本片的一些問題,當然,有些也是韓版本身的問題。
日版最大的敗筆就是將韓版四個女人幫女主女兒出頭的那段改成教訓出軌老公,韓版所表現的是舊時代與新時代的碰撞,幾個中年女人在警車中唱著《sunny》也是一種對青春的懷緬。最關鍵是這段改善了女主與女兒矛盾的母子關係。但日版呢?變成幾個老女人穿著校服打老公,立意跟表達比韓版真的弱太多了。
然後就是電影的社會性表達,雖然大根仁還原了90年代末的日本,但其中的日本現象沒有更深入地挖掘,援交文化也好,毒品文化也罷,都是走馬觀花,提一提,最後那場毀容戲其實可以將這層表達強化的,但導演放棄了。EVA確實是很有記憶點,但對比韓版的光州事件就差遠了。
最後也是韓版最大的問題,電影裡所有主角的問題最終都是靠巨額遺產解決了。這其實是削弱了電影的主題表達,如果最終沒有錢,那大家的問題解決了嗎?可惜日版沒有給我們答案。
张丽君由一个全职太太变成个大姐大是必然的,因为她骨子里就不是甘于在家当家庭主妇的人。看那段她当家庭主妇的样子,脑袋里就浮现一个字“忍”,然后遇到了老同学,火花自然就被点燃了!深层次的原因就是中国家庭主妇的地位低下,与发自内心的不快乐与没安全感!林青内心足够强大,却没有内心更强大的人来爱。
这个世界上有模仿和借鉴不可怕,可怕的是中国大陆的模仿和借鉴。
日版的这个故事是借鉴韩版的《阳光姐妹淘》,影片的名字都没有变,剧情也基本没变,所以想看新意的可以避开了没有什么新意,但是这仍然是一部成功的青春电影,成功的改编。首先,它将时间和剧情设定的很好,和日本的潮流和时代紧密结合,你感觉不到尴尬的痕迹。其次,其中的配乐和日本的时代也很搭,什么安室赖美惠,什么小泽健二(虽然我一个都不认识)应该都是很应景,很能激起大家的情怀和怀旧情感吧。整个布景也好,情节设置也好,都是符合20年前时代要求的,disco,dj,打碟,现在看来很老土的东西,确是那个时代的最强音和最流行的。
还有那些青春的泡泡和舞蹈,还有大家都回不去的青春年华,还有大家再也没有了的笑声。让人禁不住感慨一句“青春啊,青春!”
这部剧在30岁的人看来,还有一个亮点,就是人生无奈的感慨,六个姐妹,只有一个人做到了自己年少时的梦想,其他五个都在俗世挣扎,被俗世所困。一个家庭主妇,一个妈妈桑被迫和自己的女儿分开,一个不停换工作老公不争气的梅,一个靠整容和男生上位的裕子。还有一个虽然成功却一个亲人都没有的生命只剩下一个月的大老板。还有最后才来的奈奈,她应该是活的最好的——当然在脸上被划了一道之后她应该是经历了很久才走出来的吧。所以,归根到底,大家都被困住了。
就像每一个30+的人一样。
我禁不住在想,如果在大陆,这种类型的影片怎么拍?学习,打架,狗血的三角恋,可能有更狗血的情节出现,所以,千万不要翻拍,大陆千万不要翻拍吧。
祈求天地放过一双恋人,怕发生的永远别发生。
人生的漂泊、聚散与无常,是普世泪点。韩版七年之后看日版,依然很好哭嘤嘤嘤。
#よみうりホール試写会 五星,日版本土化得很自然。在安室即将引退之际,把大背景放在90年代安室ブーム的时间点很巧妙。改掉了政治背景,也相对轻松一些,不过就导致女主哥哥的人设连不上主线,仅是一个社会小族群,有点可有可无。每次三浦春马出场时全场都爆笑www那一头长发实在油腻得不行。ps: 最后的池田实在太好看了,爱上了。
7分,虽然有点吵,但还是很好哭啊!成人世界太难了,才会更怀念青春,那些没心没肺的日子。最遗憾的是,那时候的好友,大多已经不再联系,即便当时是形影不离的,而一同告别的,还有好多……
「我们的少女时代」。“很快我们将不再需要假装成熟,还能把纯真当武器。现在正是青春最美好的时期,寂寞的滋味比过去更加真实,但明天依旧会来临。时光看似无情流逝,却必然会留下痕迹。”本土化后霓虹90年代情怀分加满,小泽健二安室奈美惠chara森田童子久保田利伸们的流行金曲,泡泡袜厚底鞋对襟毛衣的辣妹文化,cos长发木村拓哉的三浦春马,能够“改变世界”的世纪末EVA风潮(兄妹俩的名字梗2333),全是时代的眼泪,太好哭了TAT这部分比起韩版更容易共情。成为大人后被生活追得无处藏身时,回望青春时代的风景,那时被问及未来的愿景,至少可以诚恳地笑着回答,即使将来不如预期,也能习惯命运的玩笑。池田饰演的奈奈多年后以几乎不变的容貌出现,也许可以视作青春的残像与回忆的幻影,投射着成年人最脆弱的感情和最不舍的年华
辣妹风吃不消,选歌和原版差太多了,男生在夜店给女主戴耳机的一段用的少女风曲目,完全没有心动感,最后跳舞用的歌也是一点也不燃,当然Reality 和Sunny 这两首歌确实是拿什么也干不过了。最崩溃的是我特意没细看演员表,一直期待着会由哪个年轻帅哥来演里面的耳机男,最后出来一三浦春马……这不就相当于翻拍中国版找了个李智楠,早过青春赏味期限了嘛!
哭掉了我一包餐巾纸。成功地治愈了被一粒沙折磨了一星期的我。丝丝这样子超可爱。意外地被haruma撩到了,后面他和我的池田小姐姐接吻真是摔碎了一地芳心哼。渡边直美真的很好看,当然她脸小也是原因之一。我也想摸小池姐姐的胸啊(花痴脸)。几乎全程沉醉在池田的盛世美颜中无法自拔,太喜欢这种冷感的甜美。山本舞香也超好看,极有leader气场。这部电影告诉我们,还是闺蜜最靠谱啊
友坂理惠小姐的日歷是我有買的幾本之一, 而長假主題曲也很經典, 這真是情懷, 比韓版更能引爆宅男們的情懷, 香江很多影評也差不多調調, 加上青春貌美國民少女......友坂小姐真人就和片中遭遇重合, 找她做算是揭......演回自己演技會更好嗎...大根先生看來是粉絲....
嗨 反正就是全场一起哭 谁还没少女过呢?以后拍个中国版吧 上来就放周杰伦 炸哭全场
池田妹子的颜太赞了orz...
人生中,凄惨的依然凄惨,不幸的依然不幸、艰难的依然艰难,但依然可以被那善良的彼此所照耀,值得被纪念的不是岁月,而是羁绊,就像真正的羁绊足以跨越千山万水沧海桑田。同样的故事却在异国散发出不同的味道,大根仁功不可没,优秀的女演员们功不可没,但最应该被称赞的依然是那个写出最原本故事的人,谢谢她或他,依然相信着那单纯的小美好~
原本有點納悶,看完韓版釋然,兩版的取向分歧沒有想像中那麼大,但還是要記日版90年代的Jpop主導了一切,如果喜歡這個年代的日本必看!音樂帶動的情懷很易令人感動。(但因此會問何必買韓版權?既然有小室篠涼還扯到安室)對我來說絲絲是最大扣分位,造作地天真好難頂,只能說是miscast。
这电影诠释了80年代日本女高中的呱噪欢悦又欣欣向荣的景象 而丝丝的形象满足了我们对一切日本女高中生潮流又可爱呆萌的想象 剧里的闺蜜情又能丰富了我们所有人高中时代的满满情义。过去的美好无法重来 但过往的快乐却不会消殆 所以要懂得对毕生难忘的朋友两肋插刀善始善终,因为感恩今夕 所以也要学会对初恋说完“好久不见”后勇敢加一句“再会”,也因为当初的情比金坚 也需要在释放所有的眼泪和悲伤后懂得肆意舞蹈。只要彼此依旧心连心 故事的尽头 多少年了还会重聚 多重的风雨 还会有阳光。
EVA和安室奈美惠成为了跨越国别的时代记忆
飞机上看完觉得还是韩版每个人的性格更突出,日版有几个脸盲。
怎么说呢,只要整几本《当代歌坛》,《少男少女》,《读者》乃至《最小说》一类的杂志,整几套韩某,郭某,安某,安妮某等一票新概念,整几部《流星花园》,《恶作剧之吻》,《薰衣草》一类的台湾偶像剧,整几部日本动漫,整几张海报,整几个放磁带和CD的随身听,整几个不忍直视的大头贴,整几套土得掉渣的校服,把周杰伦,王力宏,林俊杰,罗志祥,潘玮柏,SHE,孙燕姿,飞儿,F4,谢霆锋太多太多往里面一放,情怀,过来人谁顶得住啊~
大根仁的这部日版《阳光姐妹淘》改编的很不错,故事没做太大改动,但本土化的部分是大亮点之一,如安室奈美惠、《EVA》等诸多日本流行文化符号等你去挖,相信会有大量的情怀点戳中你。开头的校园歌舞以及片尾的大合舞,编排和气氛俱佳,风格上也非常大根仁,过去时的部分,笑点密集,节奏畅快,虽然片子拍得比较匠气,但还是看到飙泪,这个故事每次看都会被深深感动。池田依来沙真女神,三浦春马长发造型登场的那一幕,全场爆笑。
背负巨债、家庭暴力、创业失败、丈夫不忠、被吃软饭……她们面临着所有女性共同的困难。被生活抹杀了个性,被现实磨平了棱角,也被岁月冲走了激情。正是昔日的姐妹,以及寻找姐妹的过程,让她们重新找回了自己。原来姐妹就是,每天都说你土,然而当你说喜欢她的时候,她却哭出了声;就是我打下来的江山,全都是留给你的;就是我可以diss你,你可以指责我,但是如果别人要欺负你,我绝不同意;就是口口声声说要退出,然而玻璃飞过来的时候,她却毫不犹豫挡在你的面前。芹香如愿以偿开了公司,林梅没有减肥成功;裕子真的嫁了富豪,心没能成为美容师。年少的梦想有的实现了,有的没有实现。但是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二十年后、三十年后、永远是姐妹。因为再多独自大富大贵的经历,也比不上当初一起去小卖部买面包的岁月。
1韩版的七人合并成了六人,所以导致阿心的性格不是很鲜明; 2集体高中生制服殴打的对象改了,倒是也合理,但是缺少了对主角叛逆女儿这条线的刻画; 3 虽然叫sunny但是显然没有sunny这首歌;4 嗑药妹演的不错,冷美人比韩版多一丝温柔。算合格的翻拍吧,没有韩版打动人,很多地方感觉差一口气。广濑丝丝女士的演技实在有点装疯卖傻的嫌疑…………
从年少轻狂到徐娘半老,老娘的义气照样经得起岁月磨砺。很难相信这是一部翻拍的电影,整部戏由安室奈美惠的音乐贯穿着,那是代表那个年代日本的音乐,也是那个年代少女们争相模仿的偶像,真好啊,一起笑,一起哭,一起疯,一起闹,一起折腾我们的青春岁月,哪怕哪天老去,我们也能一起捧着酒回忆我们的sunny时光。
没韩版好看,但这个故事本身就足够感人,日版也有自己的特色。羡慕这种只有女性独有的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