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影用倒叙与插叙交替的方式来讲述这个传奇的故事,虽然这个电影中的主角也不是什么正派人物,但是足以让我看的佩服不已。电影充分还原了弗兰克的形象,自然李叔比那位真实人物要帅气的多,不过也温和了很多,应该是比原型更加有魅力和技巧。 弗兰克的人生确实是太过于传奇了,从16岁开始诈骗,在短短五年内就得手了近2500万美元,那个时候还是上个世纪6、70年代,美元的价值应该还更高,所以他拿到手的钱估计有一亿,这个天文数字完全来自他伪造的支票,和各种证书。当他拿着整整两箱装满美金的手提箱,逃跑的时候,我愣住了,诈骗居然也可以这么成功!当弗兰克说出用两个星期的学习,就能通过法律考试,脑子真是灵光,让我们这种普通人情何以堪啊!被美国联邦监狱关了几年,又凭着超强的辨别能力得到了保释,还能在FBI工作,这个经历用传奇已经不能形容,简直就颠覆了普通大众的想象,不过真人也确实存在,忽然很悲哀的想到:脑子不好使没办法。 若不是他如此聪明,怎会一次又一次地兑换假的支票,还能躲过别人的追查,在诈骗期间,他的理智总是胜于情感的,因为他任何人都不相信,就算是面对将要结婚的妻子,也可以用假姓名。然而最后却败在了那位追查他多年的FBI警官手上,这也仅仅是因为他和那位探员的多年交手,两人在猫捉老鼠的游戏中渐渐了解对方,抓住了彼此的弱点。可以说在被抓住之前,弗兰克从来没有相信过任何人,因为他的母亲可以当着他的面和别的男人偷情,而父亲在其价值观还没建立前会使用手段得到想要的东西,他便开始不再相信任何人,直到和探员的几次交锋,两人一开始是很有差距的,然而探员在多次交手后掌握了他的习性,懂得了他的孤独和寂寞,然后便上升成为了游戏中的主导,最后终于将这个骗子抓到监狱。 与其说是他理性渐渐缺失,不如说是他更渴望别人的关注和回归到正常人的生活,于是乎自动放弃了理智。第一次被捉时,弗兰克应当可以确定的是外面是没有所谓的法国警察的,然而他却自己乖乖戴上了手铐,仅仅是因为他对这个探员的相信,在情感和感性主导的时候,他丧失了理智,投向了牢笼。而第二次,他可以大摇大摆地离开,但是最终选择回来,出于道义和情感,他必须对这个保释他、并且对他如此有责任心的探员负责,于是在星期一将近中午的时候,回到FBI继续工作,然后便开始了如同常人的生活。 电影中,弗兰克每每在圣诞节前夜和那位探员打电话,而被其猜中他是真的没有人可以联系了,这种重伤和看穿的话语,让弗兰克的内心激起了涟漪,他想到父母的离异,父亲对自己的漠不关心,而母亲则是对自己不闻不问,只有这个探员一直在绞尽脑汁地抓捕他,和他玩玩猫捉老鼠的游戏,原来他是这样的寂寞和孤独,没有人会在这种特别的日子里想到他,这种来自内心的孤独渐渐转化成一种恐慌和绝望。 对于弗兰克而言,没有会比那个素不相识的探员更加了解他了,探员追踪他的一切行踪,了解他的兴趣爱好和情感状况,在这场猫捉老鼠的游戏中,其实弗兰克已经输了,输在他没有心灵寄托,而他唯一可以等待的便是探员来抓他,他是等着被抓的,只是想要延长玩游戏的时间罢了。于是乎和那位可爱的探员整整五年,最终是半被抓半自首的形式锒铛入狱。 现实中的弗兰克是个内控设计的天才,能够用伪造的支票屡次成功骗钱的人,自然也是熟识那些复杂的操作,所以在之后的查伪支票中如此驾轻就熟。这种天才型的人物,要是将其才能用到不合适的地方,便是像弗兰克这样的下场,而幸好有个探员,一直对他如此负责,硬是将他拉回正轨,从此洗心革面,为政府服务了。但是现实生活中没有那么多好心的警察,也没有谁会去关心那些误入歧途的人,这是一个社会性的问题,只是只有弗兰克能够这么幸运罢了。 电影中的伪造支票的情节,回想起课上老师一直强调支票的使用能够提高内控,而这部电影让我的思维颠倒了,支票反而增加了欺诈的可能性。让我想到内控的重要性和信息保密的必要性。如果说任何人都有途径能够得到那么一台印刷机,都能知道内部的操作系统,随便充当记者或者是学生就可以获取需要的信息的话,那么这个世界就会乱套了。弗兰克的成功主要是凭借聪明的脑袋,但是更主要的是因为当时的年代中人们没有内控的观念,也没有保密重要信息的原则,银行职员的工作也没有向现下如此森严,所以弗兰克如此奇幻的人生估计在当今的年代是不会再有了。
首先,这又是莱昂纳多的一部经典之作,可惜放在电脑里一直没看,终于在行李的诱惑下,把这部电影看完了。 电影的剧情方面是很严谨而且相当精彩的,故事根据真人真事改编,即使这是某位著名编剧手下的剧本,故事也离奇的让人难以置信。不过“现实生活有时会比虚构的故事夸张一百倍” 剧情方面在这里就不做剧透了。 电影虽说是一部犯罪片,但也不乏许多动情之处,主人公弗兰克的家庭环境很糟糕,父母离异,当时他只有16岁,由于受不了这么大的打击变离家出走。而他的行骗生涯也是从此时开始的。 弗兰克不停的奔波各地,就是为了逃避FBI警员卡尔对他的追捕(直到影片最后十分钟我才看出来卡尔是汤姆汉克斯演的= =)影片接近尾声的时候,卡尔为了挽留弗兰克在FBI工作,对他说:nobody's chasing you. 由于弗兰克缺乏家庭的关爱,卡尔在影片中不仅仅只是一个追捕他的警员,其实,他也是一个父亲的角色。他一直在教弗兰克如何应对这个社会,他从来不强迫弗兰克做任何事,即使是在最后,弗兰克可以逃走的情况下,他也是用自己的父爱感动了弗兰克,这不免为影片增添了温情的一面,使警察这个角色变得不再冷酷。 最后弗兰克被捕时,看到自己的妈妈离婚后有生看一个小女孩,他穿着破烂的衣服在圣诞夜透过玻璃望着不属于他的家庭留下了泪水,这是影片中很煽情的一段。弗兰克的父亲也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人,因为弗兰克后来成为江湖大盗也是受他父亲的影响。在影片的各个细节中就可以看出。 对于弗兰克而言,没有会比那个素不相识的探员更加了解他了,探员追踪他的一切行踪,了解他的兴趣爱好和情感状况,在这场猫捉老鼠的游戏中,其实弗兰克已经输了,输在他没有心灵寄托,而他唯一可以等待的便是探员来抓他,他是等着被抓的,只是想要延长玩游戏的时间罢了。于是乎和那位可爱的探员整整五年,最终是半被抓半自首的形式锒铛入狱。 现实中的弗兰克是个内控设计的天才,能够用伪造的支票屡次成功骗钱的人,自然也是熟识那些复杂的操作,所以在之后的查伪支票中如此驾轻就熟。这种天才型的人物,要是将其才能用到不合适的地方,便是像弗兰克这样的下场,而幸好有个探员,一直对他如此负责,硬是将他拉回正轨,从此洗心革面,为政府服务了。但是现实生活中没有那么多好心的警察,也没有谁会去关心那些误入歧途的人,这是一个社会性的问题,只是只有弗兰克能够这么幸运罢了。 电影中的伪造支票的情节,回想起课上老师一直强调支票的使用能够提高内控,而这部电影让我的思维颠倒了,支票反而增加了欺诈的可能性。让我想到内控的重要性和信息保密的必要性。如果说任何人都有途径能够得到那么一台印刷机,都能知道内部的操作系统,随便充当记者或者是学生就可以获取需要的信息的话,那么这个世界就会乱套了。弗兰克的成功主要是凭借聪明的脑袋,但是更主要的是因为当时的年代中人们没有内控的观念,也没有保密重要信息的原则,银行职员的工作也没有向现下如此森严,所以弗兰克如此奇幻的人生估计在当今的年代是不会再有了。 此外,电影是在高速的工作环境中完成的,却丝毫没有瑕疵,很多细节都很完美,值得看第二遍的好片。
我只想说,02年小李还是尖脸呢。
他也只是一个伤心的孩子
其实是描述了一个孤独的人,他的透彻的孤独。
为什么我看的很难过呢。。
最悲伤的是,Frank一直在努力修复父母的关系,想让生活回到原来的样子。不过幸运的是,Frank碰上了卡尔。
简直就是《华尔街之狼》的前传。PS:K两礼拜书就能从小白考到各种执照,跪服....这样的天才,为非作歹必为大盗,秉公执法必为大侠,无论怎样人生都是闪亮亮的,再次跪服......PS:结尾说的是--人生难得好基友,何必天涯胜旅。
他离家出走,说谎,制造不同的身份开始光鲜亮丽的生活。他是智商超群的罪犯,但是他只是个孤独的孩子。在平安夜的时候打电话给抓他的警探,在平安夜被捕的时候拥抱着他说圣诞快乐,在听到父亲的死讯以后失声痛哭,看到妈妈的新家庭以后对来抓他的警察说你们带我走吧。他终究只是个孩子。
非常好看,里面有很多有意思的经典桥段,看到小李子装同行骗过汤姆非常刺激,李子的美貌在这部电影中还是表现的挺淋漓尽致的,尤其是穿机长服时,简直帅爆
“how did u do this frank?”片头十分有意思,悬念里蕴含温馨,两人亦敌亦友,是一种值得去享受的矛盾关系。虽然是根据真实故事改编,但看下来还是能发现不少容易推敲的漏洞,亦或者在那个纯真的年代,其实并不需要多么复杂也能得到想要得到的。★★★★
被家庭抛弃的儿子成了空中大盗,被家庭抛弃的父亲逮到了空中大盗,于是两人成了并肩作战的好基友,共度余生所有的平安夜。故事线埋得很深,不愧是编剧课上的经典教材。
非常棒的电影!即使长达140分钟,但依旧足够生动和吸引人看完。小李功不可没。以年近30的年龄出演不到20的少年犯,演技足以撑起整部电影。真人真事改编,牛逼的人物啊!电影虽然没有什么大场面,不过复古范儿很棒,非常难得和不易。作为一部犯罪片,传记片,却又足够温馨,足够有趣。强烈推荐!
诚实的人最自信,所以——我会尽量让自己不那么害怕。精彩绝伦的猫鼠游戏,现实比电影还牛叉闪闪,斯皮尔伯格真是拍传记片的天才!
阿甘经过多年长跑,终于追到了小李子,并且感叹道:小李子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下一块会不会还在盒子里。
很难想象是根据真人真事改编的,很牛,不过在中国估计出不了这种人吧...除非,中国也有个FBI?很好莱坞的片子~~
(8/10)卡尔警官是虚构人物,但伪造犯弗兰克却真人真事,因其出色的鉴伪技术为FBI戴罪立功。必须一提的是现实中弗兰克的父母婚姻问题主要责任在父亲一方,但影片却把责任推给母亲。他的确有律师执照,但花了八周而不是两周。维基百科说弗兰克本尊在片中演一法国警察,但我没认出来。
穿机长制服的小李子帅爆了,很能理解那些被小李子骗的富家小姐们
“弗兰克和卡尔到今天一直是好朋友。”
这结局还真是没想到!绝不浪费一个人才!疏忽+牛B this is all
事实证明,聪明的头脑永远可以赚钱。
片头的复古范儿真棒,整体上的手法和配乐的选择也都很有五六十年代好莱坞电影——尤其是希区柯克——的感觉,局部特写的大量运用对氛围的渲染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至于片子本身,还是那句话:论讲故事,斯皮尔伯格永远是最好的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