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先说缺点:主角开挂,幸运值max,虽然遭受苦难,但能报仇雪恨,还收获爱情,捡到的坦克带炮弹,且不像普通情况下榴弹多,炮手满经验加技能,各种弱点击杀,跳弹都能跳穿,用个位数炮弹创造导弹都不一定打得出的战绩。德军弱智太多,不检查坦克里有没有炮弹,反派BOSS是个纯中二,不像男主那么阴险,战桩对抽就能赢非玩骑士决斗,手下更是一群倒霉鬼,自己打别人就跳弹飞没影,别人打自己跳弹都穿,甚至被单兵摸死。
优点:爽!“炮弹时间”虽被滥用,但好在制作精良,且各不相同。从被俘的T-34/85一出场,观众就知道男主一行一定会开着它,干翻法西斯。那么是如何只用几发炮弹就把那么多黑豹按在地上摩擦呢?这个吹出去的牛X如何圆呢?大量的使用“炮弹时间”就是为了解释为什么这辆T-34这么牛逼!以前老战争片:坦克开火,对面坦克火光一闪,就停下开始冒烟了。这部电影成功表现了炮弹是怎么没的,击中之后:有的弹芯破裂,碎了;有的留个到此一游,就弹飞了;有的穿一小洞,带走不是主角的成员;有的造成殉爆,让对方成为夜晚整条街最亮的仔~~ 记得以前玩WOT有坦克带狗,也有女坦克手。这部电影告诉大家那都太弱了,直接从战俘营救走个会说德语的漂亮姑娘多好!兄弟、坦克、美女,男人的浪漫啊!这仗打得,不止卫国还保家!同时,也通过这部电影看出俄国人对T-34的喜爱。其实,第一场战斗要是开辆KV-1(如果不抛锚),可能都不用被俘,不考虑步兵因素,那几辆坦克要是被埋伏了不被全歼都算跑得快。不过谁叫咱T-34是主角呢?于是来了个一换一,引出了后面的故事,也通过俘虏前后,成功把初期76mm和后期85mm“大脑袋”两种主要型号展示出来。
据说,这部电影是根据真实历史事件创作的。饶是这样,俄罗斯导演阿列克赛·西多洛夫的《猎杀T34》,还是留有一个很大的漏洞。
1941年,德国纳粹军队正行进在攻打莫斯科的途中。在距离莫斯科数十公里的一个小村庄里,德军遇到了顽强的抵抗。可叹的是,纵然尼古拉有着超人的指挥坦克部队作战的能力,T34坦克也没有辜负苏联王牌军械的美名,但是,德军的坦克也非不堪一击。当尼古拉指挥的一辆坦克与耶格尔率领的一支德国坦克部队对峙时,结果就不言而喻了。 沦为德国图林集中营的战俘,尼古拉从来不曾忘记自己是苏联军人,所以,三年里尼古拉宁愿被严刑拷打,就是不告诉敌人自己姓甚名谁军衔为何。然而,杰出的人总是让人过目难忘,就那么一眼,耶格尔就认出,那个被吊打得遍体鳞伤的苏联军人是谁。一项毒辣的计划在耶格尔心里慢慢形成。 1944年,在欧洲战场上纳粹已经败相渐现,武器就成了纳粹想要负隅顽抗的至关重要的因素,然而,德国人颓丧地看到,他们的豹式坦克就是无法与苏军的T34坦克势均力敌,怎么办?一眼认出尼古拉后,耶格尔以枪毙苏联姑娘安娜要挟尼古拉,让尼古拉从战俘中挑选几个人做他的助手,将他们训练成他的精兵强将后带领他们像3年前在距离莫斯科数十公里的小村庄里那样,驾驶一辆T34与德国坦克部队周旋。所不同的是,3年前,尼格拉他们是为了保家卫国;现在,尼古拉他们在集中营里驾驶T34,是给豹式坦克部队当活靶子。
为了不让安娜死于耶格尔的枪下,尼古拉答应了耶格尔的条件。这部电影的破绽,就是在这时展露出来的。
给尼古拉他们使用的那辆T34,是刚从战场上运回图林集中营的。揭开覆盖着T34的油布时,尘土飞扬得令所有在场的人喷嚏不止,可见,这辆坦克从前线运过来停放在集中营里,已经有些时日。这种情形下,那些战死的苏军尸体,怎么还会留在在坦克里?德国人又怎么可能粗心到看不到坦克里的尸体下,还藏着6枚炸弹!
一部《猎杀T34》,由这样三部分组成:1941年的战场、1944年的图林集中营和尼古拉他们驾驶着T34尽情地戏弄以耶格尔为首的纳粹并成功摆脱纳粹的围追堵截,其中,最后一部分是整部电影的华彩。假如没有这6枚炸弹,电影《猎杀T34 》的华彩乐章就无法唱响。也就是说,尼古拉和他亲自挑选出来的助手在图林集中营里修复那辆T34后,将豹式坦克打得落花流水,再冲出集中营、冲进自由的怀抱,都是以深藏在T34里的6枚炸弹为根基的。影片的华彩乐章建立在一个不那么牢靠的基础上,难怪有的影迷评论说,《猎杀T34》是一部"神剧"。
尽管那个大漏洞叫人没法不质疑《猎杀T34》的艺术价值,可我喜欢这部电影。假如有这样的机会,我愿意坐进电影院再欣赏一遍《猎杀T34》。因为,阿列克赛·西多洛夫想要通过这部电影传达给影迷的,并不是尼古拉的战术素养有多高以及T34多么坚不可摧;阿列克赛·西多洛夫想要告诉《猎杀T34》观众的,哪怕是在战火连天的战争岁月,就算身陷囹圄,人们也从来没有停止过向往美好生活。
为战争片《猎杀T34》增添暖意,阿列克赛·西多洛夫是通过为电影添加两段古典音乐来完成的。 两段古典音乐,分别是柴可夫斯基的《天鹅湖》片段以及拉赫玛尼诺夫第二钢琴协奏曲第二乐章。
《天鹅湖》出现在尼古拉和他的助手刚刚修复那辆T34时。
看着那辆已成一堆废铁的T34在尼古拉和他的助手们巧手下,完好如初,耶格尔心情非常复杂。他不希望尼古拉他们有这等本领,他又希望尼古拉他们修复的T34能运转自如,瞧他命令尼古拉他们试驾驶T34时的表情,真是色厉内荏。耶格尔的内心活动,尼古拉他们怎能读不懂?奚落他又不惹怒他的最好办法,就是让T34欢快地动起来,于是,我们看到,尼古拉他们将T34驾驭得仿佛正和着《天鹅湖》的主题音乐翩翩起舞。阿列克赛·西多洛夫的处理,痛击了不可一世的纳粹,也让我们感悟到,枪炮声、纳粹声嘶力竭的呵斥声乃至集中营里的时时有囚犯丧命的恐怖气氛,都不能让尼古拉他们忘记总是能带给他们美好享受的《天鹅湖》。
被尼古拉从耶格尔的枪下救下来的安娜,早已痛恨集中营内令她胆战心惊的生活了,利用充当尼古拉与耶格尔之间翻译的便利,安娜得知了尼古拉他们大胆得让她瞠目结舌的计划。驾驶T34逃出集中营,在安娜看来,几乎不可能,可她还是义无返顾地要求加入到尼古拉他们的行动中。在胆大心细的尼古拉的策划下,T34 如他们所希望的那样逃出了集中营昂然挺进在蓝天下的森林里。夜幕降临了,T34要休息了,尼古拉他们也要休息了,月光下清粼粼的湖边,受尽苦难的尼古拉和安娜相拥在了一起,此刻,我们的耳畔响起了拉赫玛尼诺夫第二钢琴协奏曲的第二乐章。
拉赫玛尼诺夫,20世纪最著名的俄罗斯作曲家、钢琴家兼指挥,俄罗斯浪漫主义传统的最后一位伟大倡导者。拉赫玛尼诺夫一生创作颇丰,其作品旋律优美、情感丰沛,我们听他的作品,常常会想到他的一句名言,"我离开了俄罗斯之后就再也没有创作欲望。离开了祖国,也迷失了自我。在这样一个远离了我的根、我的民族传统的流亡国度,我不再想表达我的内心",但是,不得不离开祖国的拉赫玛尼诺夫,又必须用自己的艺术才华给家人提供良好生活,因此,我们聆听拉赫玛尼诺夫的作品,总能听到忧郁,而在他最著名的第二钢琴协奏曲的慢乐章第二乐章里,忧郁就愈加清晰了,阿列克赛·西多洛夫用这一乐章来衬托尼古拉和安娜之间也许没有未来的情感,太合适了。同时,也再次印证了他在历史事件的基础上创作电影《猎杀T34》的初衷:正义的人们在世界最黑暗的时候也相信,美好的生活就在不远的前方——拉赫玛尼诺夫第二钢琴协奏曲的第二乐章,真是美得惊魂。
看俄罗斯电影少,这部还挺好看的。开始的节奏比较慢(也可能是因为进去看了几秒发现没有3D眼镜又跑出去买错过了一些情节),但是第一场在莫斯科郊外的坦克战非常精彩。苏军只有一辆坦克和少许步兵,要阻挡德军坦克连。德国军官湛蓝的眼睛,冰冷无情;还有类似教室的黑板上写着“我的祖国 我的家乡”字样,却被德军坦克破墙而入,一路碾压课桌椅,瞄准苏军,非常直白地表示祖国和家乡被侵略。
转场集中营的戏份,人们从列车下车(?)的场面拍摄很神奇,有种从山崖之类的高处向下坠的错觉。不过他们确实从正常人变成了集中营中被监视监管的难民。细节处也有很多苏联风格,比如埋葬完战友在坟堆放置一块手刻五角星的石头,展现了当初苏联红军坚定的信仰;还有修好坦克炫技的一段,坦克芭蕾。
整部电影情节还算舒缓有致。除了帅气男主角尼古拉,德军指挥官耶格尔也是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角色。他的出场意气风发,下场汹涌壮烈。他完全没有对战争中的伤亡展现任何恻隐之心,只是机械执行战争命令。但在集中营的一场戏份中,他的上级问他是否恨俄国人,他回答他没有立场,只是效忠德意志第三帝国。让人不禁想在他冰冷的战争机器外表下,他真实的想法会是什么样。他接受了训练坦克新兵的任务,剑走偏锋,从集中营中选出了曾把他的部队打败的尼古拉,让尼古拉自己挑人驾驶一辆缴获的坦克T34,在没有弹药的情况下与德国坦克新兵对抗。没想到这个决定让他们有了可趁之机,他们逃了出去。在追击围堵尼古拉却在坦克里被撞击到桥面外的最后,他向尼古拉伸手,起初以为是求救,接着看到他不肯松手,再次猜测他是想拉尼古拉同归于尽。但是都错了,他只是紧紧一握,这只是两个军人间的握手。他是向另一方优秀的坦克军人致敬,输的心服,然后和德军豹式坦克一起从桥上坠落水中,让这个人物增添一抹悲情色彩。
还有两个小情节:坦克驾驶员被催促时的幽默:我又不是在滑雪橇;还有女主逃出集中营在类似公交车站等来坦克,很浪漫。
一个不错的开始,对俄罗斯电影更感兴趣了。
毛子近几年确实拍了不少优质战争片,比如潘菲洛夫,白色护士,这里的黎明静悄悄,算上早年的风暴之门,第九连,都是非常不错的战争片。毛子片子给观众的感觉就是他们的风格和美国好莱坞工业化的 制式产品 不一样,不像什么狂怒之流搬一个历史背景然后就去套他的价值观,对面的德国人就是一群二傻子,国籍互换那就是在横店拍的抗日神剧,完了最后再加一个白左结局结束。毕竟两次世界大战没打到美国本土。。虽然他们拍的独立战争 南北战争也一般。。 ok先说这部片子的缺点,这部片子最大的问题还是有点过分强化主角了,一开始的一发AP穿了两辆车,在晚上一发AP打到地面跳弹打穿黑豹底盘,后面通讯兵(看他坐的位置应该是通讯兵)下车拿着个雷就去干一辆黑豹,还居然真让他得手了,甚至还开了一炮救了男主,等等还有不少。第二个,一些地方逻辑上不合理。能让男主越狱七次,这德国典狱长也是可以,正常情况下早就毙了,运输了一辆3485到后方,你说德国人不去清理尸体也就算了,可是里面还有没有剩下炮弹他们也不去检查的吗?最后一个,开炮之后炮弹击中装甲之后,还有炮弹爆炸的慢镜头特效略多,看的稍微有点审美疲劳。但是瑕不掩瑜,片子整体质量还是相当可以的。
分场景详细说说这部片子。最开始的部分时间是1941年冬天,是苏联在二战中最艰难的时期,这个时候车长和他的车组见面,这里有一个细节,这辆T-34是半截入土的,这是在经历了夏天的溃败之后苏军发展出来的坦克伏击战术,说明这套车组不说经验丰富,至少不是新兵。之后就是在村庄里的遭遇战。可能会有德棍军盲说德国坦克跟这辆T-34打,这交换比怎么会这么惨,拜托苏军坦克损失大部分都是德国步兵造成的,德国早期坦克大部分是负责穿插迂回的,是他们在遇到T-34之后发现打打不过,跑跑不过才痛定思痛研发虎式和黑豹去趟地雷顺便做空军的靶子。。和虎式虎王对标的不是T-34或者3485,而应该是IS-2和IS-3,可惜啊,德国人跪的太快了,杠3只赶上了柏林阅兵。。
扯远了,时间到了1944年,男主受伤被俘之后正好碰上耶什么玩意的想不起来了那德军车长,这哥们混的不错,古德里安认识他,还让他见到了希姆莱,这里不妨叫他耶哥蕊特,姓耶的我也只想得起这一位了。。接下来就是他们四个人接收了一辆3485,这里有点小问题,3485车组应该是五个人,他们这里只有四个,当然也可能是故意安排,不然后面女主上车没地方坐,不过讲道理,这德国人也是二五仔,好好的3485缴获了自己不用给他们干吗,给他们辆T-26玩玩得了,然后就是被人家在训练场地打着一辆黑豹,打爆一个指挥塔之后扬长而去。这里夸一句道具,黑豹上面的防磁贴相当还原历史了。
接下来是一段相对轻松的故事,一行五人上西天拜。。emm走错片场了。不过能看出来德国人的城市里已经几乎没有男人了,仅存的一个男人还是看上去超龄的了。男女主在这一段也升华了感情,顺便为爱鼓掌。
最后是全片的高潮部分,别问我为什么非要走公路过城镇,特么不然这荒郊野外的不说能不能过,耗油量有多少差别?在这一部分可以说是开头部分的反转,从苏军伏击德军坦克连变成了几辆黑豹伏击一辆3485,这一点情节设定上还是很有意思的。这场伏击站打的也确实漂亮,为了撞墙把炮管朝后转,然后顶上前车黑豹菊花,两边开始转炮塔,3485先开炮,打中炮塔座圈引发殉爆,一发爆头,特效做的着实漂亮,最后的1V1更多的还是给故事一个结局,场面上反而没有这段精彩。
从全片的角度说,这部片子总体相当优秀,虽然说慢镜头特效有点多,但这样的特效是所有战争片里涉及到类似场景中最好的了,开炮时炮弹经过膛线加速,跳弹时候的炮弹运动轨迹,打穿装甲瞬间,打中弹药架殉爆,在别的任何一部电影电视剧中,没有做的比这部片子更好的了。同时,在道具,场景上也充分还原当时的情况,把坦克放在土里只露出一个炮塔,用木头做的假反坦克炮,带夜视仪的黑豹,德军的3号4号251半履带车,苏军的T-34,3485都相当历史,对我这种看片对道具非常挑剔的WOT玩家来说,这部片子让我看的非常舒服。它也不像狂怒,搞出来一个馒头打虎式的噱头,结果这二五仔虎式瞎杰宝打。。
最后作为一个工科生,吹一波T-34还有T-34-85,你看这外形,你看这五对负重轮,你看这菱形炮塔,你看这前倾装甲,满满的都是工业化的粗犷美,再看德国车,什么垂直装甲,什么交错负重轮,毛子早就用柴油机了你德三还揪着汽油机不放。。跟毛子车比啊,德国车就一个字,娘炮
照例先说说喜欢的片段与画画,可能就有点剧透咯~ 【几个动人片段】 1.跳《天鹅湖》的坦克; 2.钢琴bgm下的发动机声; 3.举着地图嘚瑟的姑娘; 4.像美丽人生片尾一样出场方式的坦克。 【元素很是丰富】 1.战争与策略。太多了不举例子了。 2.英雄间的惺惺相惜。第一战的那枪和最后一枪应该都没开,这里是个前后呼应。以及最后俄指挥官也变成了湛蓝色眸子。 3.幽默部分。加油站、哨兵、路边夫人等等。 4.信仰的力量。包括圣母像、祈祷等。 5.爱情线。嗯…略突兀按下不表。 【制作的精细】 1.光影颜色背景音乐变化,与剧情极其一致,感情色彩鲜明; 2.配音有真实感,最后桥上对狙握手后,德指挥官的喘气还带了鼻子抽动的声音,极其真实。 【基本符合逻辑】 没有手撕鬼子一样的神剧情真是不容易,几个转折点、意外基本还都说的通,不过我不太懂军事可以请有关大佬来补充啦~
故事的最后,星期二和星期四以失去五个姐妹为代价,成功推动了《配额生育法》的取消。星期二给自己取名为Terry,最有自由主义精神的星期四则继承了她最讨厌的名字——Karen Settmen继续生活。这个故事没有任何赢家,也没有任何败者。星期一的所有背叛是为了追寻自己的爱情以及保护她尚在腹中的双胞胎,星期四满足了自己对性与爱的渴望,星期五牺牲了自己保护了仅有的两个家人,而在我们眼中十恶不赦的Cayman,也只是为了人类能更长远的发展和生存所做出的抉择。 本片最具现实主义的一点就是——穷人真的没有生育的权利吗?或许我们可以指责某个偏远山村的农民明明家里一贫如洗却还是为了所谓的“养儿防老”而不停地坐着活塞运动,站在道德的最高点狠狠地践踏他们,但是我们真的有资格,去收回他们自由生育的权利吗。还是说真的有一天,我们会连生育的权利都要被限制呢。
女主等公交车等来一辆坦克时的莞尔一笑太迷人
翻拍自65年的《T34 鬼战车》,演义性质的战争片,T-34/85单挑德国鬼子大队人马,坦克兵多年后重聚,类似于咱们《林海雪原》《烈火金刚》能当评书听的那种,所以就不能以传统战争片的标准要求了,都没有血腥镜头。但观感很不错,CG弹道效果赞,就是一个爽片。作为伪军迷,对开挂战况不了解,但几处武器和道具设定还是很靠谱的。大反派像小雀斑啊
好看,热血,一支由拖拉机手、画家、猎人、手风琴手和领导组成的坦克小队。
三段叙事,长坂坡独车全歼坦克连,监狱风云,千里走单骑突出重围,节奏紧凑,还不忘加一段黑夜下的浪漫。#20190213
这是《T34 鬼战车 Жаворонок (1965)》的翻拍!
首先这不是纪录片。其次拿这些跟抗日神剧相提并论说是抗德神剧的,算了,想侮辱自己的智商就侮辱吧,拦不住。几场坦克大战都很精彩,什么叫戏剧性创造,这个片就做得很好。拧巴军迷别看。
同样是抗战神剧,可是人家配乐可以用柴可夫斯基和拉赫玛尼诺夫啊
哪怕你知道这不可能发生,但它就是浪漫得恰到好处。
哦哦哦!还以为老毛子的电影只有乌拉来着,没想到这种纯爷们的电影也可以这么浪漫!!用坦克跳小天鹅;黑板上的“我的家长”“我的祖国”;逃出纳粹营地的环境镜头;开坦克去接爱人;在晨雾弥漫的森林相爱;最后的决斗;敌人间的惺惺相惜...超乎意料的二战片,有各种商业片的元素,又夹带艺术片的私货,真是好
最虐不过弯恋直
典型的主旋律神棍片,主角团开T-34全歼德意志的豹式坦克纵队(两次),虽然过分夸大、有违史实,但坦克战及视效确是看得热血沸腾,不禁大呼一声“乌拉”!
不论老毛子的技术如何进步,在战争片意识形态上的表达依然贫瘠呀。不管大家如何夸奖影片在坦克战上的拍摄手法,骨子里面依然是一部迂腐的抗德神片,集体智障化的纳粹以及被战神化的男主角,纳粹的坦克一炮就挂,苏联的坦克N炮依然运转正常,本片可能连《狂怒》十分之一的真实感也没有吧,而且除了第一场戏,之后没有任何一秒钟传达出故事的紧张感,真的是没劲!
最精彩的是坦克对轰,装弹中弹加了不少特效,但过多的慢动作细节特效也让整个场面失了真实感,再配上非那个时代特征的激情音乐,这是打二战又不是打游戏。还有弄个画外音是几个意思,很出戏的。二战大背景下的小框架故事,毛子的抗德神剧,可以一看,但对普通观众而言,观感一般
三星半。“你想要有奇迹,就会有奇迹。”
2019年年初在明斯克看了原版,2020年年末在北京看了中文版,很棒,有t34与III互轰,与黑豹互轰,有村落偷袭,有城镇乱斗,有桥头决斗,虽然后者是cg,只有村子里是实景。德国演员文森特还是俄国女婿
4星全给道具,战斗细节禁不起推敲,看看就得了,现在坦克战电影,从《狂怒》到《T-34》,全都拍成了高达打架。
兄弟,你跑了七次跑不掉,没事,哥借辆坦克给你跑;跑得累了不要紧,边境线上有个湖,你可以洗个澡!洗好澡还可以打个野炮。。。真乃老毛子的抗德神剧也~
逃跑七次都没被枪毙,上帝眷顾的男人
自以为的浪漫幽默,我却觉得讽刺可笑。这一解放者的姿态潜在内在危机,危机在战争结束后半世纪内以同样的方式(坦克推进)持续爆发。在危难的条件下,红色战士捧起圣像,缩小了政治理念在精神生活中的作用。不知何故,我已经厌倦了主角。
让我想起了兵临城下,这次是坦克对轰,整体相当顺畅,我们的主旋律多学习学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