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先说明一下南北战争的背景,南北战争只是一场利益与权力的纷争,北方工业发达,想有更多棉花原材料加工出口来赚取更多利益,而南方的棉花生产利益最大化就是用人工来种植。只是解放黑奴让这个战争出名,南北谁都可以发表解放黑奴的宣言来得到大量的军队和国际救援,无论是南方北方的资本家或农场主,都有黑奴的存在,比如北方酗酒鬼格兰特家里还畜养黑奴,南方老绅士战争前就已经让自己家里的黑奴得到自由身,从电影中也能看出。北方之所以发表解放黑奴的宣言是因为被南方痛扁后为争夺民心的举动。南方也可以,只是胜利的喜悦没有注意到这点。南方开的第一枪是在自己的领土上赶走占据自己领土的北方驻军,南方是在维护自己的权益,要是你说南北战争的罪魁祸首是谁,林肯才是罪人。
我个人观点认为人不要以过于偏激的想法来看待事物,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每个人要是互不打扰,就不会有那么多的分歧。南方有错,北方也有错,北方赢了,所以北方可以书写这段历史,贬低自己的对手。这个电影讲述的是个人的故事,而不是南北双方的政治。
石墙杰克逊和罗伯特·爱德华·李的家乡就是在弗吉尼亚州,他们不是奴隶制度的拥护者,当他们的家乡受到北方威胁伤害时,他们爱自己的家乡,我们也一样,要维护自己的家乡的利益。电影开头就说了罗伯特·爱德华·李在北方可以升为陆军总司令最高指挥官了,可他不想要为敌人一起战斗去伤害自己的家乡,抛开了权力,毅然决定保卫弗吉尼亚州自己的家乡。换位思考一下,要是我们,我们有良心,我们也会这么去做。
我个人认为,这个电影并不是在抹黑北方,倾向南方,这个电影是在向我们陈述一件英雄的辉煌人生,一位热爱自己的国家,对家乡的忠诚,对信仰的虔诚,对自己的部下的关心,对家人有着深厚的感情,对待黑人一视同仁,没有偏见之意,对孩子的喜爱……
以上是我对南北战争的看法,我并不是南方狂热分子,每个人都有错,每个人都有罪,我们不能只看重一个观点,排斥他人的意见,说话需要从多个角度去分析,这样你才能真正感受到“家乡”这份特殊情感。
我在多年之后又打开了这个臭名昭著的《众神与将军》,我不想说我为什么打开了这个垃圾,我只知道瞅到开头十分钟,我就忍不住频频笑喷。只是再次证明了这个评价有多么中肯。这个奴役赞歌实在是太过可怕,可怕到一定地步,就让人哑然失笑。
不到十分钟,观众就开始呻吟了。幕间休息时,人们离开了影院。
引自一个南方邦联军后裔的影评:
剧透:南方输了。但更重要的是,这件事是如此糟糕,它不值得称为电影。这些快乐的奴隶是怎么回事?南方那些毫不含糊的宣传媚俗是怎么回事?天哪,太可怕了。试图通过张伯伦来显示另一边——胜利的一方、正义的一方的软弱的尝试,被一波又一波令人作呕的邦联糖蜜完全吞没了。这让我想起了“意志的胜利”。当然,如果你是一个理性和感性的人,你将不得不快进。我是作为一名邦联士兵的后裔说这些话的。他们都应该被绞死,从戴维斯到李再到小鼓手。同样,任何与这种“影视娱乐”有关的人,都应该被吊销工会卡、行业奖项和美国公民身份。
每一个历史事件都有其道德性,忽视,更糟的是抹杀,拒绝道德激励和道德裁决,对公众是一种犯罪,对人类理性是一种犯罪。这样的行为削弱了人的善良天性,降低了人的理解能力,并增加了恶人的傲慢。道德标准是绝对的,应该无条件地适用于发生在这里的事件。必须用事物和行为的真名来称呼它们。真正的高尚、纯洁、崇高属于为正义事业奋斗的人,并渗透在无名的千百万自由的民众之中。我认为真相必须被说出来,并与虚假、自负、谎言或假设区分开。
终于,在我写了那篇痛批《众神与将军》的文章四年之后,有另一个美国人做了个类似的视频:Why Gods and Generals is Neo-Confederate Propaganda (and Objectively Sucks)。
我非常享受听视频作者Atun-Shei Films用白痴、蠢货、愚昧、操蛋等脏话骂导演还有类似的这些居心叵测的历史修正主义杂种。考虑到这些杂种和《众神与将军》这类狗屎给人带来的作呕体验,这已经是很轻的批判了。
四十分钟分析的相当全面,有一些当初只停留在我印象中的东西都被准确的指出来了,比如蓄奴军的开会场景都是朴素的战地帐篷,自由军(联邦军)的开会场景都是奢华堕落的室内。
这历史修正主义可以说是用到极致了,如果不是上面还有个《一个国家的诞生》,我觉得我们应该把《众神与将军》当做研究历史修正主义的最好对象。
比较容易能注意到的问题,我在自己的文章里都提到过,比如一到蓄奴军配乐就是“女武神的骑行”,一到自由军的时候,配乐就是阴险狡诈。 (后来我整理那篇文章时,发现文章里并没有这些内容,看来是我在更早的时候——可能是一三年写的文章,或在群里提到的)
不过Atun-Shei Films分析的更细致,指出在《众神与将军》里,每次蓄奴派宣扬那些哄骗弱智的虚假内容时,比如脱离联邦的会议那几场,不只是有波澜壮阔的配乐,还有山呼海啸的人民群众的鼓掌、叫好,无一不显示出其正当性。
可是,你脱离联邦的时候,怎么不说说你就是为了万恶不赦的奴役人类呢。应该把奴隶制帝国副总统史蒂文斯的那段宣扬奴隶制万岁的历史文件加进去,然后拍摄人民群众山呼海啸鼓掌、叫好的场面。
这个又臭又长的电影我这辈子都不可能再看了,让它被遗忘吧,除了偶尔被我们拿出来鞭尸。四五个小时长的屎。然后我还得说,去你妈的,导演麦克斯维尔。
当然,还有一件事我可以去确信,那就是那些历史修正主义杂种会为麦克斯维尔埋单。
最后,Atun-Shei Films也让我们注意到《众神与将军》在艺术上的种种失败。麦克斯维尔着力想要塑造正面形象的奴隶主集团,李将军就是个木头人,石墙杰克森则是个没有角色弧光的角色,从一开始的虔诚将军到最后的虔诚将军,都塑造得像晾了几年的屎一样僵硬。
下文为二零一五年我在豆瓣上所写之影评,我很后悔当时错打了五星(老账号密码又找不到了),我有罪,我将不遗余力的赎罪。
看看这一片赞美和8.0高分,看来国内要的不是自由,而是奴役(专制的自由)。
为什么众神与将军符合他们的胃口,更详细来说,那是企图把奴役正常化。奴隶看起来都心甘情愿快乐无比毫无怨言和反抗的理由,奴隶主也怡然自得。对奴隶主和精神上的奴隶主来说,这很好。但是对一个有良知的人来说,这是邪恶。
为什么不能容忍众神与将军,这就是为什么。他们这群奴才很轻易就找到了符合他们胃口的众神与将军,我们要唾弃。
他们承认存在奴隶制,但是他们要把奴隶制说成真理。
我们必须反对!
这部电影是萨拉的美国内战小说三部曲中的第两部《众神与将军》所改编,第一部《致命天使》改编成了《葛底斯堡》,最后一部《最终决战》没投拍电影。
导演麦克斯维尔此前拍的《葛底斯堡》(改编自《致命天使》)普遍评价更高。仿佛在为续集打正名一般,麦克斯维尔在拍续集《众神与将军》时说:
“葛底斯堡之战发生在一个地点,共耗时三天半,没有市民、黑人和妇女,是纯粹的战争故事。可当你要重现美国内战的整个时期时,你就不可能只聚焦于战场上的人,还要关注所有人的生活所受到的影响,否则就会显得不真实。”
的确,当你要重现美国内战的整个时期时,你要关注所有受到的影响的人,这是很好的宣言,美好的原则。但是不要说续集,就说葛底斯堡战役中发生了诸如李将军率领的叛军一路劫掠平民,炮轰葛底斯堡,并将沿途的自由黑人抓到奴隶制帝国当奴隶,都完全没有被关注。请问这些事情导演麦克斯维尔为何在电影《葛底斯堡》里只字不提,反而说葛底斯堡“没有市民、黑人和妇女”?
在续集《众神与将军》描述的更长的历史时间段中,导演确实提到市民和黑人了,可是市民都是受苦受难的南方人,黑人都是乐于当奴隶的贱骨头。然而事实却全然不是这样,事实是,在此期间叛军作出了更多的令人发指的暴行,奴隶则热切期盼联邦军的到来以及随之而来的解放。秉承那么多美好的原则的导演麦克斯维尔依旧对那些暴行只字不提,对广大奴隶的真实想法和奴隶制的真相也丝毫不提,老天,奴隶制就是这场战争爆发的唯一原因。
这是北方所代表的自由、正义、真理和南方所代表的奴役、专制、邪恶的决战!可导演只给观众呈现出了李将军是多么多么高尚,联邦军是多么多么卑劣,南方的行为多么多么有道理,北方的行为多么多么蛮横无理。 没有像本人这样广泛而仔细的研究过历史材料的观众,看完电影之后会写出上述那样的影评也就不足为怪了。导演就是这样把他所谓的“客观事实”植入到那些普通观众的脑子里了啊。
李将军有好的品格?打住,不要再往下说了,这个叙述从一开始就错了。
李将军为奴隶制帝国效忠,维护野蛮专制的奴隶制压迫奴隶,这叫好的品格?退一万步,有好的品格的人多了去了,李将军的敌人——废奴主义者,哪个不是人类的良知,道德高尚之人?还轮得到扯李将军?我们能很明显的感觉到,这些粉饰邪恶的粉厚的都快扬到太平洋去了。
尽管《众神与将军》看似在交战双方之间切换叙述视角,显得更客观,但实际上每每到叛乱(南方)的叙述,就大量涉及理想性,正当性的讨论,以及大卫·科波菲尔式的废话;每每到联邦(北方),就只有可怜巴巴的几句生硬台词,好像联邦军不是人而是机器。所以它在IMDB只获得5分的差评(现在是6分,算是刚刚及格),却在国内不正常的气氛中得到高分,(比如现在豆瓣的8.0分)。
那些在交战双方之间切换叙述视角的作品,力图给人以“这就是客观”的假象,其实骨子里是在进行历史修正主义的勾当,实际上远达不到只描述一个视角和一个团——马萨诸塞第五十四步兵团战史的《光荣》那般的客观和真实。
一句话总结,三部曲从1858年写到1865年,集中展现了的十恶不赦的奴隶主及其狗腿子的正当性,对联邦正义高尚的事业和为解放人类而战的大无畏的牺牲精神基本不提,更不提美国内战的真正核心——万恶的奴隶制和伟大的废奴主义者。
这不是历史,这是可耻。
有些奴隶主当时就承认他们就是为了维护奴隶制才脱离联邦的,因为他们认为十恶不赦的奴隶制不是十恶不赦,而是又伟大、又正确、又光明。不过看看现在,反倒是对奴隶制——这个战争的唯一原因绝口不提。而国内那么多有奴隶主或纳粹情结的人,是怎么回事?顺便一说,所谓火烧亚特兰大或屠城纯粹是国内毫无道德底线的三无地摊文杜撰,而且就是这类无赖弄出来的。
每一个历史事件都有其道德性,真相必须被说出来,美国内战的真谛是正义战胜邪恶,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大胜利。
美国内战是第二次革命战争。
满怀敬意的用两个周末看完了美国的大决战电影--葛底斯堡和众神与将军。虽然是同一班人马打造,风格上却有不小的差异。
葛底斯堡是实打实的描写一场关键战役,所有的出场人物都是围绕战役的进程而展开和表现,可以说是正统的战争电影,每场局部战斗的背景和过程也交代的清清楚楚。对于战争电影爱好者,可能会看得更加尽兴。
而众神与将军,则是一部伟大的石墙杰克逊将军的传记,把整个南北战争的前半程作为了背景板,中间也夹杂了更多宗教信仰和价值观选择的思考。其中有着大量情节去表现这个虔诚的基督将军对战争的思考,对宗教的理解。毫无疑问,导演没有把笔墨完全放在战争场面上,杰克逊和妻子的爱情,和小女孩的互动及为之哭泣都非常动人。
很有意思的一点,美国人在看待南北战争的时候,更多的不是以胜败论英雄,也不是简单的描述成正义打败邪恶。明显南方军获得了更多的情感倾斜。
两部片子也都非常好的还原历史,双方都还在严格的执行线列战术。不过从片子中看到已经大规模使用后膛枪,射击精度也不低了,所以在世界军事史上称霸了200多年的所向披靡的排队枪毙战术,终将走向终结。一个词评价两部南北战争电影,就是过瘾。
280min的加长版 只挑了军事相关的内容 对排队枪毙的表现还不错 7分
极致的美术,雾气氤氲的南方,石墙杰克逊为主,李将军为辅,弗雷德里克堡一战拍得太棒
无数的繁星,都属于同一个夜空,同一个家乡
很美国的一部电影,我完全无法受到感触,因为我太不美国了。要是换成山东和广东对峙我就一下子秒懂了。地名不懂,人名不懂,习俗也不懂。不可否认电影拍得不错,但是不是我们能欣赏的那种。最近看的最用脑子打仗的了,石墙杰克逊死的真戏剧,也不知道这片子相对于历史改编了多少。
一场人间的争斗,居然并没有黑人的种种,这种显著的回避和对双方美化的描写,让我很难信服。没有烧杀抢掠,没有黑人的命运流转和普通人的生死,实在让我无法客观的评价这些将军和众神。美国人一贯把自己之于战争刻画得悲天悯人,上帝视角,但你不扒开战争背后真正的利益诉求和动机,拍什么将军,拍什么神也只是花架子。
複習一遍南北戰爭,將軍絕對是個讓人羨慕的苦差事!看一部近四个小时的电影需要的更多是体力和耐心。
太长了。
南北战争题材全景式片子貌似就这部和葛底斯堡,值得推荐。这部从州权和联邦权力博弈的角度解读,且更偏向于南方视角,比较新颖。不知道真实历史将军的表现,感觉排队枪毙指挥官的危险程度是挺高的。因此能够在战争中镇定自若的指挥应该确实需要像影片里通过“上帝”对理想的坚信以及对死亡的置之度外。虽然不用非要通过上战场磨砺心智,但承认看轻自己随时会死的现实,看重人生的经历、过程、重视并珍惜当下的态度值得借鉴和学习。280分钟除了戏剧演员的戏份突兀以及杰克逊去世的戏份冗长外,对于奴隶制,州权联邦权的思考,以及内战导致的骨肉相残的痛苦通过平淡蕴含着的冲击的方式展现还是充分的。闷屋子里没人说话太久,心里状态不好,导致一天能看完的用了三天,以后恐怕很难一口气看这么久的电影。希望能拍出原著小说的最后一部,有始有终。
虽然说是在《葛底士堡》上映10年之后拍摄的,但总体精彩程度却实在是退步了,充斥着太多宗教和说教的成分,恐怕连上帝也会听得耳朵起老茧了,更别说是观众了。好在为时不多的战争场面还算过得去,只要忽略几处虚假的CG。
较十年前的葛底斯堡出色一些,可惜的是说教的味道太重了……动不动就来一段引用,来一段演说,来一段感慨,来一段抒情……
美国南北战争影片,比较冗长。
"They carried the same bible,they believed in the same God!"
人物众多,情节跳跃,地点事件切换快速,对美国内战没有一点了解的人看了是一头雾水;而影片时间线战略方向混乱不堪,部分细节又与史实不符,了解的人又觉得电影与小说、史传相比实在太劣。。。只好看看战斗场面就罢。
非常好,制作及演艺都堪称精良。仅片中展示的当今美国人对内战的历史观一项就绝对值得每个中国人好好思索。
鸿篇巨制。南北爱尔兰军相互厮杀那刻很震撼人心。
第一次阻击北军南下的时候 史密斯上尉问杰克逊将军为什么面对枪林弹雨呼啸而过依旧那么冷静 杰克逊将军回答 既然上帝已注定我的死期 我又何必在意 不管何时死期来临 我都已做好准备 每个人都应该这样活着 这样 所有人都是同样勇敢了
实在太庸长,看不下去。
219m。比盖茨堡画面精良很多,除了对战争描写加入更多后方家庭元素,圣诞夜停线双方士兵友好相处,南方妹子对北方士兵心生怜悯都凸显战争中的温情和对和平的向往。两部都把军人描写的非常感性,尤其本部似乎更加多愁善感了一些。南北战争原来是弗吉尼亚要独立?祖国对家乡的侵略?黑奴解放是噱头?历史真是婊子,任人装扮啊!
每一个阵营都有高尚的灵魂。南方不仅仅只有3k党和滥用私刑的乡巴佬。
219分钟版,初以为是美式主旋律,后面发现居然不站北方,战斗场面的调度值得学习。本系列三部曲,可惜没能撑到拍出第三部,可能是这部太亏钱被砍了吧,不知道有生之年能不能拍完,总觉得挖坑没填完让人好难受啊。但愿2023年导演你能填完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