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不起,我惊了,怎么会有一部片子让我反复的在崩溃边缘说服自己。
电影开场映入眼帘的黑白颜色将我的胃口瞬间吊到极点,然后是冗长又无聊的漫长镜头,以及不知道为何控制不住自己要在车上挣扎哭叫的三儿。
在漫长的110分钟中,我的眼前不断的闪过更有趣更有悬念更有意思的替换拍摄手法,然后再不断的去说服自己,我不懂艺术,我不懂艺术,尊重导演,尊重导演。
映后导演到了现场,向我们阐释了一些他的理念,但对不起,我依然不觉得这是一件值得花费110分钟的电影。
新锐导演邢健继《冬》之后的又一部力作,全片采用了黑白影像,直接奠定了这部电影悲凉的基调,女主人公坤儿从头至尾没有一句台词,但通过颜丙燕老师教科书式的演技,把在那样一个特定的历史时期下面对“延续香火”传统观念的压迫毫无能力反抗,只能艰难喘息的女性形象展现的淋漓尽致,谱写出一首凛冽的女性悲歌,值得回味。
昨天看了冬去冬又来的点映,就简单说一些自己的想法
欣赏点
1. 黑白构成设计与人物命运:
说实话我是不能理解有些人批评电影说“过于低明度”而导致女主人公的脸都不清晰这一点,恰恰相反,这样室内的遮挡与低明度的安排恰恰是我欣赏的地方。纵然清晰及高对比度的画面拥有更强烈的张力和镜头的力量感,但是却难以表达当时社会环境下人物的无力感,黑白影片无法用色调暗示人物心境,有的只有灰阶的安排调度。黑白是最适合这部电影的,低明度也是最适合这部电影的。 2. 人物性格对比鲜明,外在表现真实而细腻。
有人说坤儿是无声的不会反抗的懦弱,使得电影缺乏张力,但是一定是有剧烈矛盾冲突的人物才具有张力吗?我倒认为坤儿角色刻画得太过于真实了,真实到几乎每一位女性都能感同身受,真实到可以让女权主义极度愤怒。一个被现实一次又一次欺骗的女人,到影片的最后依然保持着她的善良,她傻吗?她懦弱无能吗?不,我恰恰认为她很强大,胜过大部分人的强大,因为她的心很干净很纯,她从头到尾坚守如一,都没有更改过她的善良,对任何人的关怀,甚至可以不管对方的身份。这样一个角色,是一种静止的力量,就像汪洋大海,可以容纳万物,却蕴含着波涛汹涌的力量 3. 关于日本军官中村的塑造:
并不是刻板固有的残忍印象,反而似乎透露出一些非暴力思想,让我想到《浮云骑士》中对一段话:“浮云骑士在想,面前的这个对手不是和自己一样的人吗?有自己的家人和朋友,喜欢美食和安逸的生活,打他他会疼,会受伤,还会死。可他为什么要战斗?这里一定有一个属于他自己的原因。只要我们坐下来,像朋友那样找出这个原因,战斗就变得毫无意义。”
中村军官会关心中国俘虏的粮食问题,他很爱他的妻子女儿,他的镜头不多,却给人一种温和而普通的感觉,他和那些东北老百姓一样,都是战争的受害者,他不是高高在上的日本军阀,也不应该是被道德制高点谴责的对象。我也不明白为什么他反倒比任何一个主人公更加地触动我的内心,但似乎他身上的矛盾冲突似乎甚至大于了整部剧的主要矛盾。这一点又让我不得不思考、中村的加入究竟对电影的利弊究竟何者比重更大呢?
缺点 1. 人物性格缺乏逻辑证据。
每一个人都只有固有存在的形象外现而去原因在线,比如为何同样是四爷的儿子,相差如此大,是什么导致了他们的性格差异,又是什么导致了坤儿不会反抗,是什么引导她的善良。没有原因逻辑链的可挖掘,会导致人物纸片化,才会导致观众看完后后若有所失,总觉得少了那么点可以引发强烈情感共鸣的导火线。 2. 主要矛盾混乱,开始和结束似乎都在同一个点上。
或许是我一刷没有理解深入,但我真的抓不住一条贯彻到底的并且逐渐深入的线索。贯彻到底的明线我只能找到关于“传香火”这一条,但是从头到尾矛盾本身并没有任何改变,都是依然存在且无法抵抗,难道“冬”指的是不能传香火、“冬去”指坤儿怀孕“冬又来”指的是流产吗?显然如果真的是这样,这部电影也太肤浅了,我个人更偏向于导演有更深层的表达只是我尚未发现。但是,我还是想说,虽然激烈明显的矛盾冲突在文艺片里面似乎并不完全需要,但是在叙事上如果初始和终结过于接近,不管中间如何都有可能导致整体的水平线,使得叙事不知所云。
三、关于我个人对片名《冬去冬又来》的解读: 1. 相对中国东北人民而言,抗日结束,冬去。但由历史可知,这之后还有解放战争,还有抗美援朝,还有文革(就四爷这家庭背景,尤其如果收养了日本孤女,文革的伤害可能真的是暴雪了)。战争性质不管国际上怎么定义,对于累死四爷这样没有多少“先进”思想的普通老百姓来说,都是灾难,都是冬,乱世中的历史就是“冬去冬又来”。 2. 可能是针对的对象不同,对战争刚过且胜利的中国人民来说,是冬去,但是对于战败日本国来说,是冬来,譬如中村丧失挚爱的妻子,自己也命丧黄泉,女儿一下子孤苦无助。这还仅仅只是一个缩影。很多日本官兵是残忍无人性、罪有因得,但是最痛苦的还是那些明明没有什么错却飞来横祸的普通人或者普普通通只是被迫征兵而来的士兵,对他们来说,冬天真的才是刚刚开始,后面的酷寒真的太残忍了。
只是一刷,可能很多都理解不透彻、希望多多指正!
今天去看了邢健的《冬去冬又来》
日本男军官落难之时,却因为看见自己买给妻子的衣服,穿在了东北村妇坤儿的身上,扔了坤儿舍给自己的一碗饭,要去杀人。
藏在家里菜窖,害怕被日本人抓去劳作的三儿,之前被爹逼迫去Have sex with坤儿,以延续香火,由于他胆儿太小,时机太不对,被来抓壮丁的日本人打断。三儿这次逃回来,蔽身于菜窖,天天得到坤儿的安慰、照顾,Have sex也合理。但三儿得知坤儿怀了自己的孩子,月黑风高要杀坤儿灭口,以免日本人发现家中还有他这个男丁。
这部片子把一类男性一些有意思的、障眼的ego,和这些ego外示出的懦弱、荒唐,讲得真的很好。
导筒专访《冬去冬又来》导演邢健
《冬去冬又来》是导演邢健的第二部长片,本片入围了第3届山一国际女性电影展“华语力量”单元。
影展官方对影片的评语中提到:“本片将目光聚焦于全年凛冬的东北平原之上,讲述了抗战末期的东北农村,乾四爷一家在时代的推攘下几经沉浮的命运。在接近2小时的镜头组接与故事讲述中,祖宗、香火、伦理与战争、侵略与反侵略,女性的压迫与宿命,在封闭的空间与湿冷的冬季中,每个渺小的个体都在生存之路上艰难喘息,书写着最原始的命题。”
「导筒」在山一国际女性影展,也围绕对东北战时历史背景的讨论以及影片幕后创作情况对导演邢健进行了专访。
冬去冬又来Winter AfterWinter
导演: 邢健
制片国家/地区: 中国大陆
电影故事以中日战争末期的东北农村为背景,讲述了战争时期,乾四爷一家的命运轨迹。
邢健
邢健,中国青年电影导演、编剧。
《冬》获得第 22 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最佳艺术探索奖”,第 39 届加拿大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节“最佳艺术贡献奖”,入围第 52 届金马影展“华语展映”单元。《冬去冬又来》入围第第48届鹿特丹国际电影节光明未来单元,第43届香港国际电影节新秀电影竞赛单元等。
采访正文
导筒:九十年代有部中日合拍电视剧叫《大地之子》,它的历史背景跟《冬去冬又来》类似,这样的历史背景,在当下的影视作品里面表现得还是相当少的,可以先谈一下你在创作时,是怎样去了解这段历史,做了怎样的背景调查吗?
邢健:要从1928年6月4日说起,有一个日本人叫东宫铁男,这个人一生做了两件事,第一件事就是执行皇姑屯事件,炸死了张作霖。影片当中有一首歌叫《马贼之歌》(原名《新日本女性要嫁到大陆去》),这是日本人为了殖民东北,东宫铁男跟另外一位军人一起做的一首音乐,大致内容是说希望百姓能踊跃去东北,未来那边是我们的家,到那边之后会分房、分地、分媳妇,这就是东宫铁男做的第二件事。
维基百科“新日本の少女よ大陸へ嫁げ”——暂译《新日本女性要嫁到大陆去》,在日本大量的历史研究包括归国者援护政策中均有提及。
他觉得军队只是占领,不是殖民,殖民是必须得这块土地上生根发芽,成为自己的国家,当时在日本满大街上放着这首歌。第一批尝试招了一批退伍军人,日子久了,背井离乡,大家很是想念家乡,所以在日本本土建立女塾,招大量年轻女性,教她们如何持家、种地、干活等一系列的家务,毕业后,她们每个人身上会有一个牌,例如编号001、002等等,东北这边的日本退伍军人同样有类似编号001、002等等,当时整火车的日本女人往东北拉,进行配对,无论年纪大小,就这样直接配对,这就是日本人为了占有东北所做的事情。
《冬去冬又来》剧照
日军到了东北之后,把东北当地的百姓,两三个村子归纳成一个村子围起来,叫“人圈”,出入门是需要通行证的。
日本人组建的开拓团,也是他们占领中国百姓的地儿。东北有三省,辽宁依靠着农业,所以叫农业开拓团;黑龙江是矿业,所以叫矿业开拓团;吉林叫林业开拓团。
比如农业开拓团主要负责把当地的粮食集合,然后运往前线或日本本国。一开始,开拓团的百姓不适应东北的气候,种的粮食收成并不好,所以就雇中国人帮忙种,给中国百姓很少很少的钱。
《冬去冬又来》剧照
我们影片写的是林业开拓团。开拓团里都是日本百姓,并不是我们想的那么拥有自由,我觉得更像德国的集中营,受着军队的管压,比中国百姓生活好不了多少。
1945年,日本野心越来越大,二战爆发, 日本的消耗非常大,8月6号、9日美国向日本广岛和长崎投掷原子弹后,日本再也支撑不了在中国战场上的局面了,注定日本会投降,只是时间问题。
《冬去冬又来》剧照
8月9日,苏联看到了这一点,150万苏联红军突然出兵中国东北,向盘踞中国东北14年之久的日本关东军发动全面进攻,“解放”了东北。
刚才提到了电视剧《大地之子》,其实有一个电影我可以推荐,是日本导演小林正树拍的,叫《人间的条件》,那是在黑龙江。我觉得《人间的条件》相对来说会比较客观地去展现当时开拓团的状况。战争结束后,战俘是可以遣返回国的,但对开拓团的百姓来说,是一场灾难,他们无处可去,有些小孩就直接送给中国的百姓,由中国的百姓收养。
《人间的条件》(第一、二部) (1959)导演: 小林正树主演: 仲代达矢 / 新珠三千代 / 有马稻子 / 淡岛千景 /佐田启二等
1972年,中日开始建交,日本遗孤开始陆续遣返。被中国人收养的未满十三岁的日本人定义为遗孤,但是将那些十三岁以上的为了生存进入中国家庭的女性,视为是根据自己的意愿而留在中国的,进而剥夺了残留妇女的日本国籍,并且不列入援助回国的对象。
《冬去冬又来》里面的开场,有两个日本兄弟,他们上了车之后在聊这场战争什么时候结束。他说,哥,我想回家了,我想家了。其实在战争面前人人都遭受着不同的痛苦,无论是侵略者还是被侵略者,当然被侵略者所遭受的灾难更大,发起战争的当权者才是真正的魔鬼。
《冬去冬又来》剧照
导筒:拍过《米花之味》的导演鹏飞,他的新片其实跟这个开拓团的事情关联很大。就是说残留孤儿回日本,而当时在东北的养母去找她,想看她在日本生活得怎么样的故事。听他说之前做调查时,一些90年代回去的残留孤儿,其实在日本受到的关注、待遇整体还是不错的,尤其是当时的日本首相会单独发一种“功勋状”,以感谢他们费劲周折还是愿意回到祖国,表彰他们的气节。但是可能由于他们的生活状况,尤其是说话的口音,完全是非常纯粹的东北人,在东北生活的时间可能是30年或者更长。
邢健:有的不止,有的五六十年,至今。
鹏飞新片《又见奈良》聚焦东北二战残留孤儿往事
导筒:算是战争或者国家机器扭曲的背景下诞生的一批人。其实你的故事主要还是一个中国的家庭,他们也是由于战争的关系就变得很畸形。你在处理这个家庭关系的时候,是怎样去思考的?
《冬去冬又来》剧照
邢健:面对灾难人就会变,所以历史作为故事背景很重要。其实我们并不想把这段历史讲的多么透彻,只是很隐约让观众感受到就可以了。
同时我觉得电影也是有这样的属性,让大家知道历史的真相,知道这片土地上曾经发生过的事情,警示我们,历史不要重演。
《冬去冬又来》剧照
影片中的中村八郎,是位日本演员,我们第一次聊剧本,他并不知道什么是开拓团,当天晚上,他回到房间,查看了大量资料,才渐渐了解,杀青后,他回到日本后,第一时间去了开拓团纪念馆。他也是通过这个电影才知道有这么一个事情,还有当年到底是什么样的状况。
关于主人公坤儿,我觉得坤儿更像中国历史的缩影,乾为天,坤为地,这片土地一直被压迫着,她默默的承受着、包容着。坤儿身上展现出中国女性共有的特质。
《冬去冬又来》剧照
导筒:你之前的作品好像在会对角色做一些很不同的设计,包括这次颜丙燕饰演的这个角色,她不说话,你是不是想通过这种没有语言的人物表达去探索更强的人性?
邢健:坤儿这个人物,在一开始写这个角色名字的时候,她就已经不说话了。以前的女人在家里是没用话语权的,记得我小时候,爷爷家就是这样,女人是不能上桌吃饭的,必须男人吃完了,女人才可以吃。
《冬去冬又来》剧照
坤儿不说话,更能体现出她承载的东西,就拿中国这片土地来说,从古至今经历过多少朝代、多少战争、多少灾难,无论你如何去践踏它,它就躺在那,去接纳,去包容,去承载,坚强的活下去,没有任何怨言。我觉得坤儿就有点这个意思。
《冬去冬又来》剧照
导筒:拍摄的时间在什么时候?
邢健:冬天。《冬去冬又来》和《冬》的开机时间都是同一天,3月5号。
邢健《冬》 (2015)
导筒:会不会因为较为极端的天气导致剧本当中有些内容较难实现,有没有特别难拍的场次?
邢健:开场第一个镜头,其实我一开始设计的是拍摄起是对着天拍,落点对到土地上。说实话难度太大了,已经超出我们的制作周期与经费,所以我们决定把起点和落点放弃掉。目前我们所展现出来的18分钟长镜头已经很不易,拍摄了三天。
刑健在《冬去冬又来》片场
导筒:可以聊聊你对东北在历史上的发展进程和现状的看法吗?
邢健:辉煌过去,没落当下
导筒:影片当中的演员大部分都是选择职业的,还是说会有一定比例,去找的非职业的。
邢健:职业不职业不重要,重要的是都是好演员。
导筒:刚说的《大地之子》之所以能在中日合资的情况下完成,也是因为当时的中日关系特别好,那个片子到第二集还是第三集的时候,就出现了苏联兵杀开拓团孩子的事件。
邢健:我从资料上看到一些事情,当时日本人来到东北,对于一些百姓来说,没有日本人的概念,以为是中国某个少数民族,说着听不太懂语言。反之,苏联红军进入东北后,他们有时候也分不清哪些是中国人,哪些是日本人,当时有些东北人还会些日语。
像影片中的冰尜就被苏军误以为是日本人被抓了。
《冬去冬又来》剧照
导筒:这些苏联兵其实他们的人性在之前的二战当中也已经被扭曲了。
邢健:当时苏联红军进入东北,主要三个方面军,包括十一个合成集团军、一个坦克集团军、三个空军集团军和一个战役集群。由于队伍组成复杂,军纪不严,给百姓带来一场灾难。
为什么这片名叫《冬去冬又来》?冬代表的是战争、灾难,苏联仅仅用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洗劫一空,拿不走的该烧的也都烧了。
《冬去冬又来》剧照
导筒:据你了解,是不是日本现在的教育确实是在主动抹去这部分历史?
邢健:其实任何国家都希望用政治手段尽量地去统治人的思想,日本也不例外。
现在国人还是对日本人有一些情绪,毕竟是有一段历史在那。当下,不能说你是日本人,你就一定是恶的,我们应该包容去看待一些事情,铭记历史,不要让悲剧再发生,自强起来。
中村八郎拍完这部戏,他对我说,他回到日本后,会让更多的日本人知道这段历史,知道先辈们犯下的错。
像我拍“满洲”这样题材的电影,国内还是比较少的,希望以后会有更多的艺术形式出现,也不止于电影,像小说、舞台剧一同去还原真正的历史,让中日双方都了解那段时期所发生的事情。
《冬去冬又来》剧照
导筒:这部电影打算要到日本放映吗?
邢健:这个得由资方来决定,我当然很希望能够在日本放映。
导筒:这次您在这边看他们的片单,有没有觉得挺感兴趣的片子?
邢健:时间比较紧,我昨天晚上到的成都,明天就要回北京。今天放了一下片子,然后下午去看了我的大学班主任,张继武教授,他以前是峨眉电影制片厂的,拍摄过《剑魂》、《国际大营救》、《巧奔妙逃》等作品。
曾未之《剑魂》(1981)
导筒:目前后面还有新片计划吗?
邢健:12月份开机,叫《秋后》,清朝的一个片子,讲清朝刽子手。
邢健在第3届山一国际女性影展映后交流现场
导筒:《鬼子来了》里边它也有一个刽子手。从清朝活到民国,但他自己的身份概念都还在清朝。
邢健:对,也是刽子手,但我这不一样,我这个是讲一个小“混混”为了娶一个妓女成为刽子手的故事。
虽然中日战争这类题材的数量之巨使其成为了一个举足轻重的门类,但纵观近期的华语电影,似乎并没有多少值得褒扬的作品涌现。许多创作者往往侧重、依赖宏大叙事,而忽视了扎根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与“情”,在这类题材中,一方面是作者们懒惰地以脸谱化的方式去区分“中国人”与“日本人”的国族身份,人性的恻隐与幽微被粗暴地划分为“好人”与“坏人”,另一方面,这种简单的好坏区分亦是创作者对部分观众想象的迎合与讨好——历史的“真相”并不重要,历史的“幻想”才重要。由是我们可以发现,中日战争题材下的人物创作陷入了吊诡的循环,难以走出扁平的形象设定。许多作品更是只有金刚不坏的英雄人物,而无平凡孱弱的血肉之躯。当过去被上述诸多弊端哄抬为传奇与神话,历史便成为了虚构中的虚构,一种彻底的空洞……
《冬去冬又来》是一部以中日战争末期为背景的电影,在人物的刻画方面,它意识到了这类电影下人物脸谱化的问题,并试图规避。从文本的角度来看,这类模糊敌我之善恶的创作尝试,有《鬼子来了》等珠玉在前,《冬去冬又来》在立意上既藏了它的影子(它们的相像之处即两者都是反英雄的),又欲图脱离它的影响打造另一种风格。无巧不成书,《鬼子来了》改编自小说《生存》,《冬去冬又来》又名《活下去》,两部电影都把观众的视线引向了“个体”的存亡,而非战争的胜败。它们关乎“蚁”的生存,而非形而上的国族的延续。难道不正是在这种人物作为个体被摹写的时刻,他们才得以“生如蚁而美如神”吗?
不仅有人物的“微渺”,更有活动空间上的“狭窄”。《冬去冬又来》的场景不多,将主要范围缩小在生活了一家五口的院子中。但观众不妨将这整个家庭看作东北的缩影,和导演一起借家庭关照东北、关照历史。它的故事围绕着宗族的血脉传承展开,尴尬与小戏谑层出不穷,这是导演在尊重时代环境的同时对家庭伦理回以的细微嘲弄。“生子”已是一个极小的切口,仿佛在那个“血脉传承”的核心背后,战争只是一道阴影,而非整个悲喜剧的主角——可见《冬去冬又来》并非有志于讲述“大物语”。在大物语已经瓦解的当下,导演意图消解崇高的空洞,启用另外一种更隐晦的手法——他试图隐藏战争,正是为了更好地讲述战争。
粗粗浏览这些以中日战争作为背景的电影便可得知,在战争即将结束时,“玉音放送”往往是一个不可绕开的内容。天皇通过广播宣布的日本战败决定是一个重要节点,它时常被设置在片尾(以侯孝贤导演的《悲情城市》为例,玉音放送也有出现在开头的情况),去宣告一个时代段落的结束——一个冬天的暂时性结束。试将《冬去冬又来》与《鬼子来了》中的玉音放送作对比,前者的画面是黑屏,并伴随着画外的声音。后者的画面则是日本人的沉默。大岛渚曾就玉音放送其声音的“纯粹性”在《体验式战后影像论》中谈及了自己的感想:我们的影像史不是存在什么样的影像的历史,而是不存在什么样的影像的历史。大岛渚所言的便是“空缺”,导演在《冬去冬又来》中放大的也是“空缺”。 此刻,战败宣言便不止于带有叙事性质。我们是否可以说,《冬去冬又来》所呈现的玉音放送是被剥离了图像的影像,是一个带着声音的面向观众的黑洞,正如最初天皇宣讲战败的方式是通过收音机而不是通过电视那样,在接受战败这一信息时,直击人心的媒介首先是声音,而不是图像。不同于《鬼子来了》中客观的演绎“听者”的影像,《冬去冬又来》以直接抹除图像的方式,令声音——玉音放送的能效最大化,并以此挤压电影内每一位静听它的人物,挤压座位上每一位静听它的观众,并借由黑暗的至纯为观众提供更广袤的想象空间。
一面是图像之于声音的“不存在”,另一面是声音之于人物的不存在。这部电影中的女主角坤儿是一个失声者,她的失语即是女性集体的失语,是女性在那个年代中群体性的压抑与沉默。与其说坤儿的失声是一种生理缺陷,不如说她的失声是社会与时代的缺陷。如果没有话语的交互,沟通便不能真正达成。有声的一方便永远对失声者施以暴力,声音上的暴力,更甚是肉体上的暴力。不同于《钢琴课》中的女性以放弃言说的方式来保持话语权不被剥夺,坤儿连主观上失声的权利也不被允许,她处于女性话语的缺位与权利的真空之中。《冬去冬又来》正是以坤儿的失声揭开了战争时期的女性作为第二性与附属者的悲哀。 或许我们可以这样定义,《冬去冬又来》是一部封闭的电影,它与一个封闭、没有出口的女人有关,与一个封闭的院落有关,与一个封闭的季节轮回有关。导演刑健的上一部作品《冬》曾运用了大量的长镜头,大抵是有商业上的考量,《冬去冬又来》中的长镜头不再令观众那么难耐。从《冬》到《冬去冬又来》,此处何尝不是一种季节回环? 去看一看雪吧。 排版|林伊纯 王施澳校对|孙胜男 购票链接请点击:公布 | 2019山一排片单及抢票攻略
相关链接:公布 | 2019山一国际女性电影展完整片单 “全球狂潮”单元 |女性电影与目光 “非凡女性”单元 | 反抗、遗忘和死亡:三位女导演的传奇电影人生 “华语力量”单元 | “女人是‘一切无’”,是自由
特别鸣谢
官方首席合作伙伴
华为手机
官方网站:www.oneiwff.com
官方邮箱:[email protected]
官方微博:山一国际女性电影展
官方微店:山一国际女性电影展
版权说明:所有原创文章版权归山一国际女性电影展所有,感谢喜欢的朋友转发,转发时请注明出处。用于商业用途时,请务必联系我们。
用日满时期一家人保香火的故事,来反映女性沦为生育机器的宿命,这种思想在今天依然绑架着女性。坤儿的失语也诠释出这种任男性宰割的局面,由此延伸出的深一层的隐喻不言而喻。邢健在《冬》之后,继续黑白,台词做到最大程度简化,视听语言仍近乎默片。不喜欢的是,现在的黑白片总爱学《辛德勒的名单》在结尾加一抹红。ps,高强演的老爹基本上是他在《太阳有耳》里的延续;这片最大bug是人物嘴里哈不出热气儿~
映后制片人介绍说导演写这个剧本写了四五年。讲真,前一个小时有任何剧情流动吗?
和导演前作《冬》风格一脉相承。以黑白画面、长镜头与极少的对白叙事,将这个很有黑色幽默意味的“传承香火”封建思想故事渲染成压抑的基调。开场便是一个近20分钟的长镜头,穿梭于室内外调度用心,但架构并不足够清晰。在男性懦弱狡诈蔫坏的村庄社会中,仅有的两个女性角色也被物化沦为牺牲品。三个儿子的角色设定功能符号性强,且各有刻意的缺失。颜丙燕无台词表演演技出众,可惜连特写也没有,只能算正常发挥,受限于角色设定无所突破。
这个剧本真是用心打磨过,从问答环节也看出导演做了很多历史功课。人物塑造相当成功,每个人物都很鲜活。聚焦抗战末期的东北乡村,主要还是在批判战争的残酷和男权主义。拿到龙标了,应该会在大陆上映吧。
传宗接代,角度刁钻。
没有才华还自恋的导演有多可怕,没有故事玩概念的电影就有多乏味,所谓延续香火不过是繁殖癌罢了,小日本是中山狼不过是刻板印象罢了
老二是不吃窝边草的兔子,老三是不流外人田的肥水。傻子装傻,孕妇真孕。打了一辈子光棍的师爷满口祖上遗训,满脑子延续香火的老爹一心含饴弄孙,不会开口叫个怨的孤女躺倒人尽可夫。不能吃大米就吃馍馍,不想做苦力就藏进地窖。冬去冬来,这片土地上的生存之道,学习外语,不去抵抗,不断延续下一代。
近年院线最大胆的电影,影射牛逼
#BJIFF09#延续了《冬》的《冬去冬又来》,有了更多了的故事情节,比前作好。国破家亡也只关心能不能传宗接代,不能说话的女性无声且不能反抗。延续了黑白,但是太黑了从来没看清过颜丙燕在戏里的脸……#现场qa,有观众就很多条细节和日本人剧情线还有音乐设定提出疑问,讲的明明白白,在邢健还没想好回答,制片人女士直接怼观众说“是你没看懂吧!”希望邢健为了自己好,之后能换人合作,不然会害了自己。
和《冬》一样,设计感浓重,但又都是完整的自洽的,只是《冬》的简洁更让人入戏。
如果没有与观众建立起对历史背景的共识与默契,那么对伦理道德的挑战和灯闪、中药春联、摇篮曲等符号呈递就会全部失效,兵燹之火中小人物的香火危机与女性挽歌的主题也就实属勉强。同时,既想依傍生活流的高逼格,又想耍点戏剧性时刻的鬼机灵,偷师贝拉·塔尔和小津,戏仿姜文《鬼子来了》,认为黑白摄影和长镜头就是高深就是拿奖,却又连院门都不敢出,那就只能拍成没有历史纵深感的家庭幽默录像——「乾老四与哑媳妇」了。
因为姜文是这个单元的评委主席,所以下午那场他也在。很好奇他看到这部有着《鬼子来了》痕迹的电影,会作何感想呢。片子就正常吧。
院线上一部满洲国背景的电影好像还是《青禾男高》。开拓团之歌、满映露天电影、经济警察检查呕吐物,时代细节还原得不错,表演也比较贴近时代。最后中村八郎为亡妻翻脸杀人一段很《鬼子来了》。剧作是软肋,每个人物都很单薄,符号化,每场戏都主题先行,缺乏丰厚的生活肌理。跟大多数国内艺术电影一样,这恐怕不好甩锅给审查制度。
天寒地冻下的各怀鬼胎 皆由存在却无声的女性串联
很大胆的角色设置和情节安排,围绕一条血脉由一条红围巾串起的故事,颜丙燕除了某一两个镜头还是太美之外堪称完美,黑白影响构图上都有老电影的味道,不由得和鬼子来了做对比。导演在Q&A环节干货满满,居然提到三兄弟分别对应水浒里那几个著名角色,简直脑洞清奇,意想不到。
为了香火延续几乎无所不用其极的谋算,不用放在四十年代也不过时。但加上抗日与东北元素,黑白苍茫下就有了一点秘密破壳而出的荒诞。大难临头,总有新鲜法子趋吉避凶,这小格局里话风凉,奈何中段发力,后段乏力。三儿非要勒死坤儿的动机勉强接受,又想不通爷女俩对中村的某种善意。不过,还是可以冲着颜丙燕买张票,希望能有更多好剧本找她。
没大意思
观众:“这么久就讲这么点破事”制片人:“你可能没看懂”乾四爷:“别装了!”
这个电影很特别,因为据说删减后来的四场关于苏联人占领东北的戏,其实目前的成片仅仅是创作中的一半分量,标题「冬又来」的部分没有呈现。除了开场几分钟的长镜头和辛苦的雪景,电影在导演那里成了一件简单的事了——表演潦草、情节缺失——靠着映后谈去说自己的创作理念。这不是鬼子来了、这不是活着、这不是辛德勒的名单,但优秀电影和文学作品的启迪是显然对主创有潜移默化作用的,这点观众看在眼里,主创自己未必承认。2019年4月SCFF观影
2.5,山一国际女性电影展第二场,有些长镜头真没必要,台词极简,前面剧情又太冗长,没有太多推动的意义,只有一些对比的地方还是比较深刻,后面才有点意思起来,所有人为了生存与家族传家装疯卖傻,如果整体保持后面的剧情那就非常不错了。配乐与乾爷的演技不错。红色的围巾只在最后出现了一下,其实可以在前面就开始设置。导演交流会:我寻思导演说这个剧本构思了五年?有点不懂为什么。改个分,听导演说了一下,发现是自己不懂历史,一些隐喻的地方给忽视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