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影评
1 ) 电影《英雄虎胆》的影评
尤其令人难忘的是,影片让身穿"奇装异服"的阿兰与曾泰一起跳"伦巴"舞――这独特的场面与情调,为处于长期封闭状态下的广大观众提供了一个新鲜的视听感知与体验机会,成为了那个时代人们私下里审美追捧的对象。曾泰的扮演者于洋举重若轻,分寸把握得恰到好处,不温不火。两人的对手戏更是棋逢对手,令人叫绝!
2 ) 超囧的台词揭穿了敌人的无知与龌龊
土匪夫人李月桂:“听到这样的音乐,让我想起了国外的生活来......多美呀!霓虹灯,香槟,爵士乐,还有高贵的美国朋友!”
潇洒地打个响指。
“来,跳舞吧!来个伦巴!”
就是现在的新社会也有很多像李月桂的人。去国外留了几天洋(说是去读书深造,其实丫们大部分时间是在打工刷盘子、被人包养),回国后尾巴翘的比大尾巴狼还高,满嘴鸟语。吃中国饭,放洋屁。外国的月亮比国内圆?告诉丫们,给中国人自己刷盘子不丢脸;被“高贵”的外国人包,你还是二奶!
我认为真正有思想、有良心的中国人,留洋归国后,不会因为祖国暂时的落后而崇洋媚外,反而会更加热爱自己的祖国,用自己的所学,反哺我们的母亲。鲁迅、陈师曾、钱学森......好多,好多。
丫们下次再装den卖弄时,小心一点,不要露怯,否则就会想电影里那个阿兰一样,把伦巴跳成慢三了。
x山寻,我就在此不点你的名了。
3 ) 剧情没什么硬伤,但是剪切的过于仓促
剧情没什么硬伤,但是剪切的过于仓促,以现在的眼光来说的确不太合格。但是那个时代用的是胶片,不像现在几乎可以无数次的重拍,随意剪辑啊。
王晓棠年轻的时候的确漂亮的让人惊奇,1934年1月出生于河南开封,原籍江苏省南京市,198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电影表演艺术家,新中国22大明星。
代表作《野火春风斗古城》《英雄虎胆》,全军影视界第一位女将军。国家一级演员,中共第十四大代表,第八届和第九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影协副主席,八一电影制片厂厂长,少将军衔。
4 ) 如果阿兰没死
阿兰举枪对着自己悲痛欲绝,刚扣下扳机,....枪没子弹了,因为太过于伤心,所以....晕倒了.后来被曾泰救了,等她醒来之后,发现自己躺在床上,曾泰坐在床边,他俩久久地对视着......
曾泰:”你怎么可以这样?
你知不知道我看着你晕过去真的好心痛好自责?
我已经在心里把自己骂了几千遍几万遍了,
我,,,”
阿兰:”你不要心痛不要自责,
因为,你痛我也会痛,,,”
曾:”我真的好喜欢你,
不管是那个刁蛮任性的你,
冷漠孤傲的你,
还是现在这个楚楚可怜的你,
我都好喜欢好喜欢!”
阿兰:”你喜欢我?
你怎么可以喜欢我?
我是特务我卑鄙我恶劣我.....
(此时曾泰以吻封缄,两行泪水顺着阿兰脸旁滑落)
曾:”不要哭不要哭,
你知不知道每次我一看到你掉眼泪,
我的心都揪起来了,
是我不好我该死但请你不要离开我,
等你好了我陪你看星星看雪看月亮......"
5 ) 老片的魅力在于经典和不完美
剧情没什么硬伤,但是剪切的过于仓促,以现在的眼光来说的确不太合格。但是那个时代用的是胶片,不像现在几乎可以无数次的重拍,随意剪辑啊。
王晓棠年轻的时候的确漂亮的让人惊奇,1934年1月出生于河南开封,原籍江苏省南京市,198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电影表演艺术家,新中国22大明星。
代表作《野火春风斗古城》《英雄虎胆》,全军影视界第一位女将军。国家一级演员,中共第十四大代表,第八届和第九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影协副主席,八一电影制片厂厂长,少将军衔。
6 ) 在当时,也只有中国能拍出这种片子。。
说实话,这个片子相当不错,给我的惊喜很多,本来想说很多,但是人一懒,当时没记下来。现在忘记大半了,总体
说来,拍摄水平艺术感觉剧情处理在1958年中国的条件来讲都相当不错了。演员的表演几乎不做作,这点更是让我感觉不可思异。
总之,当时的中国拍摄出这种水平电影 我很满足。不过我主要还想提到一个细节。就是舞会时候的的那些群众演员的表情。
当时我看了很惊讶,我想,这绝对是当时世界电影中极为罕见的镜头,尤其是欧美。。那些人在干什么?喝醉了吗?不,他们是在吸食毒品。
从他们身体歪着的状态是象喝醉了。但是从他们面部表情不是,喝醉应该是眼睛半闭着。而只有毒品才能导致那种亢奋吧,眼睛圆瞪,目光异常。
因为当时世界还是相当“保守”的社会,尤其是美国。所以类似的镜头根据我几千个老电影的经验,美国是一定不敢拍,其他国家几率也十分低。
中国当时因为是特定政治环境,没有什么社会禁忌。所以我想的是以前的中国电影其实很多题材方面还是有不少独到之处,表面上比较保守,但是除了对于女性观念以外,基本上很多都可以说满大胆的了, 也可以说无所谓。
恰恰那段儿太经典了!~于洋年轻的时候帅毙了~~~
主旋律里算比较有功力的了,但还是脱离不了脸谱化及弱智情节,甚至有点抄袭杨子荣的嫌疑。惊艳的倒是反派人物的服装、伦巴、暧昧,阿兰最后被打死估计观众们都在惋惜,这算是电影的成功之处还是败笔呢?
太经典了~阿兰太美了~整部电影从剧本到表演都是一流的,在那个年代能有如此创意与技巧真是叹为观止
共和國的氣息,還有一代人的朝氣。
地下工作者电影,经典的双面人形象。王晓棠从冷漠、生无可恋、随波逐流再到爱上及因爱生恨,李月桂凌驾于丈夫的威势,很值得研究的女性形象。
一定看了的
冷战背景下的中国内部纷争。边土改边内部热战。冷战电影之于中国 表现为家国的统一性 新政权合法性的快速建立和稳固。反特片作为时代样式 塑造精神胜利 弥足家国对战争的恐惧和不自信。据说 当年众多观众买票只为看阿兰小姐跳支伦巴一场 片子传去苏联等国 都痴迷阿兰小姐 甚至写信给八一厂表达爱慕。
真是讽刺
阿兰,多么迷人的女特务啊~~
*电影频道* 精彩的电影,表演尤其出色!
“双方卧底”的概念推出要早过港影《无间道》四十多年,晚于好莱坞黑片《无名街道》十年。不确定后者是否灵感过本片,很大的可能是没有关系,故事创意主要还是源于我军革命实践亲身经历。不过反复考验副司令的戏份拖得太长,各套手法以今天眼光(虽然个人很不愿意用这词儿)并没有显示出太高明的编剧水准:舞女纹身过分惹眼、猎人老爹太过自由,除非开枪打死耿浩否则怎能证明俩人不是同伙?……本片真正经受住考验至少细思颇趣的反而是它的角色塑造:唱曲看书的李汉光,爱弹扬琴的李月桂,跳着伦巴环顾四周满眼丑陋与仇恨的侦察科长,明明被司令调戏却反遭夫人呼巴掌骂贱货的阿兰……对于王晓棠这个角色,据说当年因受审未过而改自杀为击毙。个人倒觉得此处更改反使故事避免陷入到某种类型叙事俗套:谁说敌人内部存在矛盾就一定能转化为终极统战成果?
这个故事发生在广西十万大山地区。
王晓棠,非常感性的表演;最后被我军毫无怜惜、不带一点伤感地击毙,中国电影历史上这种相沿既久的感情戏处理方式,真让人叹服!
王晓棠也忒肥了!!我真喜欢司令夫人!
敌后英雄
阿兰小姐,跳个探戈
阿兰真美啊,王晓棠。
王晓棠那时候真是绝色。女特务说的话,在现在都应验了。考虑什么明天,只要今天过得痛快就好。陈山爷爷说,很多话当时只能借敌人之口说出。
真正的红色无间道!求老怪翻拍
跳恰恰那段印象最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