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获得2014年圣丹斯电影节评审团大奖提名的电影,看点在于约翰浩克斯饰演的父亲和艾丽范宁饰演的女儿之间的关系:两人都爱对方,但是两人都有各自的方式不让自己过上幸福的生活:父亲承认说,我喜欢吸毒的感觉;女儿则从来不敢让自己相信和面对父亲还在吸毒这个事实——不知道不幸福从何而来,也不知道如何摆脱。
相比之下,奶奶给爸爸的俩大耳光就表达了成年人的“你他妈的还想骗我”心态。年轻人总想用自己的眼睛去看世界,因为看到的是美化后的世界:爸爸的朋友都是音乐家和艺术家,他们带来美好的音乐;侏儒的心中也有一个美好的世界,他为自己营造了一个神奇的家,还有不错的音乐品位,以至于我很想给他一个吻;患有癫痫的男友也是一个美好的存在,他充满热情;妈妈虽然离家出走了,但是她一定还是爱我的……
但是爸爸的朋友带来音乐的同时也带来了毒品,只等着女儿睡着后和她爸爸一起享用;侏儒的工作是出演色情片,被我吻过的嘴唇会和很多女人做出更多复杂和奇怪的接触;小男朋友丢掉了治疗癫痫的药物,而他突然发病时,我什么都做不了;久别重逢后,妈妈给我的只是一顿冷嘲热讽。
在这一切关系中,父亲对女儿影响最大。以至于在结尾处,女儿甚至试图吸毒以进入父亲的世界。但是,人是从哪个时刻开始决定不再相信?人从什么时候开始确定自己不会再轻信?少女长大了,这么多年来,相信爸爸是一种美好的存在,只有不再相信的时候——片尾说女儿成了作家,和丈夫还有孩子生活在洛杉矶,分享着音乐和怪兽电影。
艾丽好美
所以说整部电影最有感觉的还是这个非常福克纳的中文译名。故事恍如Ginger & Rosa和Janie Jones的结合体,连色调都泛着共同的金色的怀旧质感。P.S.瞟了一眼Dakota的大妈脸近照,由衷地赞叹Elle Fanning越来越美了。
海报是那种自己会想去翻开看的小说封面 但只是喜欢这部片子的镜头 中文译名翻得太好 昏黄怀旧的颗粒感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好莱坞 文艺圈的醉生梦死 可惜故事实在太单调 剧情一直在原地踏步 谈父女关系 类似《在某处》 长大了的艾丽·范宁还是很漂亮的
把真实情感代入,就一点也不闷了。小萝莉范宁也养成了。
不温不火。凑巧连着看了两部范宁家姑娘演的传记片儿,都有不同程度的脸残。。。着实没小时候好看。
片名起的真好 配乐很赞 爸爸的演技和长相都很喜欢!
嗯。。文。。
父亲是渣男,女儿是艾丽·范宁,这种人物设定简直就是翻版《在某处》。不过电影是从女儿的视角出发的,所以本片实际只是一个女孩的成长物语,音乐作为辅助也没有起到太大的作用,主要还是框架太工整,故事单调无新意,格局小展不开,缺少质感。约翰·哈克斯和格伦·克洛斯的表演太到位,还算有点看头。
2014/11/15 剧情单薄了点,父亲吸毒母亲醉酒翻来覆去地提,好像也没使我们的小姑娘怎么样。但是喜欢电影的调调,记忆永远是昏黄的,父亲再差劲,留下的也有美好。
70年代LA众生相,直面现实的同时又极其细腻,讲述才华,生存和自我毁灭之间的爱与伤害。Amy眼中的父亲Joe是音乐的化身,美好却让她无能为力。16MM拍摄的昏黄颗粒感贴切极了。Elle的表演即使放在精彩的群戏里也是足以撑起整部电影的水准。
着眼点很好,拍得也够闷骚,但可能是这种诗情文艺范儿不太能触动我吧,分了好几次才勉强看完,主要是欣赏蓝调去的,基本上没有特别在意情节与人物之间的内心牵绊。
[4.0/5.0] https://www.facebook.com/shelookslikeayoungmonicavitti/photos/a.488598324590871.1073741838.186895204761186/852417604875606/?type=3&theater
小黑屋那段有点恶趣味的想看小恶魔艹范宁来着。
开始还行,后来太墨迹了
就此发明一个新比喻:像等待一个瘾君子脱毒那样去等待。
如果不喜欢这个音乐家就不用看了,超级压抑啰嗦,elle fanning的超长啰嗦mv
flea特嗲了……
非常喜欢 被像《随波逐流》一样反应父女关系、少女成长的片子分分钟撂倒 六七十年代 爵士乐的没落 双亲的窠臼 才华的夭折 毫无能力的爱 纯真褪去 实现自我 摄影拿奖实至名归 最喜欢的大概就是房间里永远不会停下的音乐声和电视声 有时间一定会写长评
少女不再相信了,也就长大了。
毒瘾父亲疯癫母亲破碎家庭这种无比cliche的设定,在阴暗的灯光和原地踏步的叙事里让人睡着。真实故事改编,却看不出更深挖掘的人物关系,演的虽然用力,却也只是浪费一票好卡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