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足荒野

HD

主演:瑞茜·威瑟斯彭,盖比·霍夫曼,劳拉·邓恩,查尔斯·贝克,凯文·兰金,米希尔·赫伊斯曼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14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优质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涉足荒野 剧照 NO.1涉足荒野 剧照 NO.2涉足荒野 剧照 NO.3涉足荒野 剧照 NO.4涉足荒野 剧照 NO.5涉足荒野 剧照 NO.6涉足荒野 剧照 NO.13涉足荒野 剧照 NO.14涉足荒野 剧照 NO.15涉足荒野 剧照 NO.16涉足荒野 剧照 NO.17涉足荒野 剧照 NO.18涉足荒野 剧照 NO.19涉足荒野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旅行的终点是自己

女主角Cheryl在母亲去世后消沉了很长一段时间,她几乎彻底沉沦了,吸毒,滥交,最终婚姻破裂,又在一次意外怀孕后选择堕胎……终于有一天,Cheryl决定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像很多人一样,希望用一次徒步远征找回迷失的自己。但是,和很多人不一样的是,她选择的这场旅途太艰辛了。
 
《涉足荒野》根据Cheryl Strayed 的畅销小说“Wild: From Lost to Found on the Pacific Crest Trail”改编。Cheryl所要征服的就是这条有名的Pacific Crest Trail(太平洋山脊小径)。这条“小径”纵贯美国西部的加利福尼亚、俄勒冈和华盛顿三个州,南端是美国与墨西哥的边界,北端是美国与加拿大的边界,全长4000多公里,沿途风光美不胜收,因此吸引了很多徒步爱好者。但Cheryl毫无经验且孤身一人,埋锅造饭搭帐篷啥啥不会,毒蛇猛兽登徒子样样要防,更别提长途跋涉和恶劣环境对身体的万般摧残了。可以说,有一万个理由让她在启程不久就产生放弃的想法。不过,也许是她之前太痛苦、太压抑了,这种巨大的心理压力反而推动着她坚实地迈出每一步。对于其他徒步者来说,回头是温馨舒适的生活,放弃这段冒险是很划算的选择,但对于Cheryl来说,绝无回头的可能。
 
Cheryl在这段漫长旅途中的心理活动是本片的叙述重心,而本片在这个点上的精准发力可谓收得奇效。这种发力是借助大量的闪回实现的。这些闪回并非交叉剪辑或者多线叙事,它们只是Cheryl在旅行中的一个个突然闪现的回忆。归根结底,Cheryl要征服的不是脚下的这条路,而是自己的内心。一首熟悉的诗,一本熟悉的书,一段熟悉的音乐,一个熟悉的图案,一幕似曾相识的场景,一匹马,甚至一只应急口哨都能让Cheryl回忆起过去的某段经历。Cheryl就是这样一边要战胜自己的痛苦回忆,一边要克服旅途的艰难险阻。当Cheryl经历重重考验,坚持到旅途终点的时候,她才认识到,这些痛苦的回忆已经像她一路战胜的那些困难一样,都成为了过去,而她自己也像这荒野一样展现出惊人的暴发力和十足的野性。身心的脱胎换骨让她以一个胜利者的姿态结束了这段旅程,也找回了迷失的自己。
 
Cheryl的扮演者Reese Witherspoon拿到了本届奥斯卡影后提名,表面看起来没有Julianne Moore(《依然爱丽丝》)和Rosamund Pike(《消失的爱人》)的希望大,甚至还不及在最后时刻起死回生的Marion Cotillard(《两天一夜》),但我的确很喜欢她在这部电影里的表现,无论是旅途之初的忐忑和恐惧,还是旅途末尾的释然和感悟,Witherspoon的表演都是令人信服的,很多细微的面部表情也演绎得十分到位。
 
闪回的运用除了展现Cheryl的内心活动,还要为观众补充背景,而这背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Cheryl的母亲。在Cheryl断断续续的回忆中,一个内心充满阳光、总是面带笑容、竭力不让婚姻的不幸传导至下一代的慈母形象渐渐丰满起来。Laura Dern的表演令人印象深刻。我最初注意到这位演员是在《十月的天空》中,Dern饰演的老师像本片的母亲一样带给人阳光和温暖。Dern也获得了本届奥斯卡最佳女配角的提名,虽然看起来是在给《少年时代》的Patricia Arquette陪跑,但我相信,Dern创造的这个母亲形象一定会在影迷心中长存。
 
迷失,母爱,徒步,荒野,痛苦,救赎,解脱……本片用来展现这些元素的不止是闪回,还有恰到好处的配乐,尤其是那首“El Condor Pasa (If I Could)”,演唱者是Simon & Garfunkel(没错,就是在《毕业生》中演唱“The Sound Of Silence”和“Scarborough Fair”的那对组合)。这首老歌无论是歌词还是音乐,与本片的剧情简直搭配得天衣无缝!

路在脚下,也在心中,《涉足荒野》用影像化的方式展现了人通过旅行实现的自我救赎。所以,旅行的终点不在彼岸,在此岸;旅行的意义不在认识世界,在认识自己。

 2 ) 勇气不是免于恐惧,而是恐惧在场,依然向前

昨晚Sheryl来学校讲座,她是我们学校文学专业硕士毕业,也算是荣归学校,之前教她的教授都坐在下面接受她的感谢。 之前我没有看过读过她的作品。今天早上偷懒半天,在家把电影看了,有了讲座的铺垫,非常喜欢。 讲几个故事吧。

Sheryl说她的童年一直生活在贫困线一下,然而不得不说是快乐的,因为妈妈给了她一个母亲能给的最好的东西, 那就是爱。她报考College的时候,有一所学校,招生介绍写:如果你被录取,那么你的家人也可以免费上课,拿学分,拿毕业证。那时候她17岁,心说那当然不能去这个地方。但是妈妈告诉她上大学是她一直的希望。于是她和妈妈谈好条件,就是在学校看到她要假装不认识,就和妈妈一起去了这个学校。一年级,妈妈成了最好的学生,她却对那个天主教会的私立学校很不喜欢,想转学去U of 明尼苏达, 她妈特高兴的鼓励她:好啊,我和你一起去。 于是,双双转学去了明大。

妈妈去世后,她在学校跌跌爬爬的念到大四,最后一门课上的作业叫做nose, 写一个失去鼻子的男人。 她瞬间意识到那是描写失去生命中你真爱的东西的一个主题。枯坐在教室无法动笔。于是fail, 于是没有拿到本科学位。 这事儿若干年后她报考研究生的时候变成了障碍,于是她写信回去,那还是90年代,恳请学校给她本科学位证。学校回信,说只要你修完任何一门课,我们就可以给你证书。 于是她按照想象,选了以为最简单的intro to latin. 然后就被折磨了一学期。

她在电影里跑了个龙套,就是电影开头那个捎带了Renee一段,跟她说good luck的那个女人。 她说当时特别纠结,有一万种说good luck的方式,不知道选哪种合适。于是她问Renee的意见,Renee吸了口气,回她 :“just don't fuck it up." 她当时就来感觉了 ”good luck, bitch!" 那种。

她说很多观众问她的问题都是在旅馆里背上大包爬不起来的时候,她为什么还要上路,还不quit. 无数次可以放弃的机会,她为什么不放弃。 她说了一个故事,去年夏天和家人一起去法国参加一个作家workshop。有一天出去玩儿,看到那种从山上往下滑翔翼的那个运动,她8岁的儿子要去玩儿。她各种方式阻止他,未遂。她儿子说:“妈妈,我知道这很可怕,可是恐惧不能成为我不去做一件事情的唯一原因对么?“ 她说那个瞬间她找到了回答那些问她为什么不quit的人的答案。 勇气是这本书的主题,勇气不是没有害怕,而是害怕在场,你依然前行。

她说她写这本书不是因为她走完了PCT, 而是因为,她是一个写作者。

 3 ) “The woods are lovely, dark and deep”


作为一个还算是常hiking的人 开始的时候觉得女主真是蠢哭了
装满了的登山包应该放在一定高度的地方背起 在找到水源前决不能喝光(更别说倒光)水杯里的水 只带必需品减轻负重 登山鞋应该买至少大一码。。。别跟我说她没经验 就算是说走就走的旅行 出发前好歹做点准备吧 感觉就是在作死
虽然她炉具堵了只能吃冷燕麦粥每天催眠自己"cold mush is good I love cold mush"那段还是萌萌哒
对陌生男人的防范和警惕 以及女生在户外额外受照顾那段 倒是颇为感同身受

看完电影去找了Frost那首诗 通俗易懂 最后一段是这样的
"The woods are lovely, dark and deep
But I have promises to keep,
And miles to go before I sleep
And miles to go before I sleep"

总觉得这带着安慰自己不要寻死的意思:看呐雪夜的森林多美妙 漆黑又深邃(潜台词:好想在这里永远睡去)却又劝自己 不行啊 在死之前我还有承诺需要遵守 还有长长的一段路要走(别的事情需要完成)最后的重复 是加强语气试图说服自己
放在这里被Strayed引用 感觉也很恰当
然后搜了一下各路中译 并没人觉得有此意 ╮(╯_╰)╭

另!小孩唱的Red River Valley真是太美太美了
但是为什么英文版是“the cowboy love you so true”中文版就变成了“热爱你的姑娘” ....












 4 ) 强颜欢笑,此即真善美

年后第一次见到Y,才知道他整个春节都在老家的医院度过。他的母亲突然查出重症,医生甚至暗示他们不必做更多努力了。我不知道他是怎么面对这一切的,只知道他请了长长的假,最近刚回来,大概很快又要再走。

Y与我同龄,与我一样来北京读大学,毕业后留下工作,也与我一样“晚熟”,久久飘在这个城市,扎不下根。讲到春节期间经历的种种,他语气平静,大约独自面对苦痛久了,总归只能如此。他谈起未来对父亲的安置——把他留在老家单独度日,接到北京共同租房过陌生的都市生活,亦或他自己回家乡就业从头开始?每一种选择,似乎都不太对。

我们仿佛转眼之间就过了那种欣欣向荣的年纪,那时朋友们传来的消息多半是恋爱、结婚、生子一类,即便偶尔感情失意、创业失败,也都带着点蓬勃的傻气。一眨眼,我们要面对老、病、死了。甚至还没来得及学会挑稳重担,那责任自身已先行坍塌。

生活一夜之间突然变了模样,要怎么应对?对他人尽责之外,自己的状态如何调适?有人自此消沉,直至时间治愈,或麻木于痛苦,或放弃原来的轨道,或依靠运气,等待遇到新的人新的事开始新的生活。另一些人自我意志强些,打起精神主动调整,尝试的方法各有不同,比如读书、运动、修行、看心理医生、写作、独自旅行。

我比较习惯后两种,它们的共性在于,你必须长时间、无遮拦地面对自己。起头的时候,总难免疙疙瘩瘩,互相看不惯——我每次出门第一天,都觉得自己做了很蠢很无聊的决定;每次写稿,也总要留出时间写废掉一个开篇——但慢慢的,当你深入其中,就会发现凝视自己的乐趣,乃至新奇。你可能会发现自己此前从未观察到的一面,或者在梳理某个前因后果时,得到一个始料未及的答案。这种源于坦诚的发现过程,往往最终带来信心和勇气。

最近看美国电影《涉足荒野》,又想起这些,虽然故事发生在大洋彼岸,但其中经历与我们每个人会遭遇的没什么不同。女主角Cheryl无法面对妈妈的遽然离世,自暴自弃,婚姻破裂,无家可归。后来她去走PCT长线(Pacific Crest Trail,太平洋山脊小径),在94天徒步路中找回了自己。听上去有点鸡汤,但来自真实经历。现实中的Cheryl在旅途之中亦写作,后来出了一本书,就叫《Wild: From Lost to Found on PCT》。

电影拍得平淡简单,大多场景就是女主角一个人走在路上,没什么戏剧化的情节,所遇波折无非是带错装备、走错方向、路遇野兽或陌生人之类。穿插并支撑这一旅途的,是大量碎片式的回忆,就像一个初学打坐的人,在刚刚坐下的一两分钟里,简直把所有能想的事情不分大小都想了一遍。但正是这种逃无可逃的面对,教人学会接受,接受生活的不完美、自己的不完美。也许正是因为抱着“不必强求,你随时可以放弃”的想法,Cheryl才走到了最后,比那些卯足了劲、打算来一次完美穿越的专业徒步者们走得还远。

旅程本身也在教授这些。食物不足、饮用水不足、雨雪天气、途中湍流,这些最基本的困难成为最大的障碍,以千变万化的形式给你挫败。行走在这样的路上,你会意识到人生最基本也最重要的法则:想办法活着。与此同时,它也帮你摒弃杂念,重新发现并感受那些最简单的美与快乐:日出日落、浩瀚星空、草木香气、一顿热气腾腾的饭带来的能量与欢欣……

是哪个哲人说的,活比死好,笑比哭好,爱比恨好。听来像是废话,难在时时践行。

Cheryl最终选择了妈妈的生活方式,时时抓住当下,感受善意与美。妈妈有一段糟糕的婚姻,常常遭受丈夫咒骂毒打,后来带着两个年幼的孩子逃离,住在租来的狭窄房子里,收入拮据生活窘迫……但这一切都没有成为她的负担,她总是尽可能保持好心情,随时哼着歌谣起舞。她永远有好奇心,中年时还与女儿进入同一大学去学习新的东西。她教孩子们摘下植物的叶子,放在手里揉搓,低头享受清新的味道。她甚至不后悔那段婚姻,因为这让她有了两个心爱的孩子。她说,“每天太阳都会升起和落下,你可以选择自己想要的,你也可以好好享受美。”

人生有限,这是无可奈何的,慢慢走近老病死,让人悲春伤秋。一旦切身体会到这些,不由会问为什么,继而试图在某种答案中寻求安慰,寻求安身立命之所。宗教固然是可以庇护的场所之一,但对于我们这些自小没有于信仰体系中生活的人来说,大自然本身,生活本身,没有来世没有前生的现世本身,就是庇护所。

这是我最近常常想到的,无论是听完Y的讲述,或是看到《涉足荒野》。李泽厚的一句话总萦于脑际,“强颜欢笑,度此人生,此即真、善、美。”

 5 ) 走吧,走吧,人总要学着自己长大

       女文青寻找“旅行的意义”这种故事最俗了;抽烟吸毒乱性交的婊子旅行后变身白莲花的故事更俗。不好意思《涉足荒野》讲的就是这样俗的故事。

       俗,是约炮,性器官打完招呼就拜拜;雅,是爱情,从身体到灵魂,从灵魂到身体。

       《涉足荒野》是雅的,就像2014年的热门电影《少年时代》其实这是一部“少女时代”,12年的记录变成一场徒步旅行,讨论的还是同一件事“是生活抓住了你,还你抓住了生活。”你终于承认世界没有错,世界永远不会错,只是你用错误的态度要求这个世界,世界不回应你,你就一哭二闹三嬉皮。影片的后段,瑞茜·威瑟斯彭一边喘着粗气一边幻想母亲劳拉·邓恩在森林里,躲在树的后面,朝她笑,其实是她自己在笑。

       她终于笑出来了。

       女儿的作是因为母亲的作。母亲是一个作女,离异单身,带着三个孩子,一把年纪了女儿穿黑她要穿红,跑去读书而且是和女儿同一个学校,不做饭跟人聊现代文学,整天在家里跳跳唱唱的。所以女儿也作,背着老公跟人乱搞,纹身、吸毒、滥交。反正都是现代女性了,谁活着都不是为了贞节牌坊。

       但女儿和母亲有最本质的区别,母亲发自内心是快乐的,女儿却是痛苦的。母亲在有限的生命力一直努力突破自己,哪怕夕阳了,拼命也要红一把。女儿拥有母亲没有的一切:学历、青春、丈夫,但女儿反而没有内心的安定,对于获得的不满足反复刺痛她,她用糟蹋自己来寻获存在感。

       然后丈夫和她离婚,母亲死了。她把带上的行李、情绪都背在背包里,沉得走不动路,然后踏上陌生的山脊。之后的一切,就是一场不是改变人生而是改变人生观的旅程。

       ——“你在旅途里会觉得孤独吗?”
       ——“我在真实生活中甚至更加孤独。”

       这原本是一场“身体受苦,灵魂升华”的旅程,但电影仍然将重点的放在了女主角如何在旅程中自我感悟自我救赎,从新理解生活。她发现自己背负的太多,要求太多,要理解这一切并不简单。从包里揣着一串安全套,到只留一个放在衬衣口袋,这样的改变好像这个女人终于可以掌握自己了,寂寞与不安她可以自我排遣。

       下雨的时候她去抚摸那匹白马,她似乎明白了母亲的精彩。“我远比你年轻的时候世故。”“当然,这就是我的打算。”“什么打算?”“生活中难免有很多伤害,我一直希望你能比我更懂得人情世故。”“但我还是遍体鳞伤。”生活没有捷径,所有的明白都是伤痛后的结痂,年少彷徨是必经阶段,毕竟每个人在路上,都是一个人。

       原谅母亲,原谅自己,走吧,走吧,人总要学着自己长大,人生难免经历苦痛挣扎,这些都是爱的代价。

 6 ) 终点就在那里,不流浪

我总是用这样沉重的字眼来写东西,我很讨厌自己这样。
记得一次面试,老板告诉我我的脸上就生着一副悲伤的摸样,看着他肥头大耳的摸样,我坚决不相信。
我是什么样子,是我自己说了算,跟你没有半点关系,也许只是面试那天我没有睡好。很多时候,思考太多而不行动就会造成这样那样的问题,一旦心里缺乏一个永恒持久的动力,就会大脑疲倦而不知所措。
所以,其实这些年,自己也一度陷入过这样的困境,脑海里总是有黑色的海水在翻涌,海藻密生的大海深处没有一丝光明。那段时间,失眠常常伴着黑眼圈而行,总是在文字和幻象中感觉找不到未来的方向。
就像“谢莉尔·斯瑞德·”,这种喜欢思考和善于挖掘内心的人总是会有这样的沉沦,我宁愿自己是一个胸大无脑的妹子。
女人究竟有多少种,我们不从外形来说,我们简单分为幸福和不幸福的女人。
幸福的女人大抵都是一样的,有个美满的家庭,疼爱自己的老公或者男友,有个不用发愁的未来,有着自己的独特而又舒适的小癖好。
不幸的女人呢,她们都是什么样的?
眼神里经常有悲伤或者不安,没有一个稳定的而舒适的生活环境,有男友或者老公,但是大抵都不太了解自己,常年处于压抑或者愤怒的状态,因此面容看起来总是疲乏和沉重。
其实,幸福这回事情并不是那么难,我们何必将有些深沉而短暂的东西长久地封闭在内心呢?
比如这部电影,难道说在看的过程中,没有觉得压抑或者心闷么?谢莉尔·斯瑞德这部小说描写的是自己的救赎,同时也是无数沉溺与寻找自己的女人的救赎。通过挑战身体的旅程来寻找将来发生的哪怕一丝丝全新光明的旅程。
路途没有那么糟糕吧,旅途中的人没有那么邪恶吧,大自然也没有那么可怕吧。
你瞧,其实走出来,一切都豁然开朗了。当然并不是每个人都如此幸运,也不是每个人都能和谢莉尔·斯瑞德一样坚持的下去,更不是每个人都需要通过这种方式来进行自我救赎。
对于我而言,更是如此,一个劲地往大脑深处钻,越钻越深,结果失去了我自己最爱的人,失去了健康的身体,还失去了最本真的平淡。
那个时候,我就下定决心,要放下一切虚华和让我痛苦的表象,踏踏实实地走遍每一处我到过的地方,认认真真和我喜欢的人对话,把每一口我吃进去的饭都细细地嚼碎,然后慢慢地吞下去。
有的时候,痛苦并不必要,而幸福也不是谎言,做个世俗的人并不是什么懊糟的事情,每个人的经历都不同,因此我们才有交流的必要。
不要总是闷头丧气,胡思乱想,行动起来,去唱歌、去跳舞、去行走、去追寻,一切都简单起来,就开始越来越好了。
没有人注定流浪,终点总在某个地方。

 短评

整体不错,电影画面也美

9分钟前
  • 我的天呐
  • 推荐

蛮匠气的一个片子,看得人出戏连连,诉诸的情感和立意都让人get不到、挺难共鸣。但导演放进来的每个镜头、所有的元素你都知道他又想瞄准你的哪个部分煽了。全片唯一有灵魂的角色,倒是片末那个小男孩,台词不多,但你会好奇生命中发生了什么、有什么东西在他小小身体里留下了难以承担和忘怀的伤痕。

12分钟前
  • 匡轶歌
  • 还行

“我的生活跟其他人一样,神秘而美丽,远在天边,近在眼前,注定是我的。生活是多么的狂野而残酷啊,就让它继续吧” 当你不能从容地生活,只能说遭受的还不够。放逐自己,真正放得下,才能再次拿得起。春风化雨的好电影。“去发现自己最好的一面,然后让最好的自己保持一辈子”

15分钟前
  • 影志
  • 推荐

推荐看!还不错!

18分钟前
  • 咿呀咿
  • 还行

画面好看

19分钟前
  • 推荐

其实讲救赎这些都挺虚的,肉体的磨难更多是一种绝望。渺小的人仅能以这种方式,试图摆脱内心的痛苦

22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推荐

很棒,推荐

26分钟前
  • 趣多多配红茶
  • 推荐

真人真事改编,不错,小男孩的歌声非常治愈。

27分钟前
  • 豆丁
  • 推荐

这部电影好在有伤痛的人被引起共鸣,开头那些wtf真的是真实心理写照。想起在西澳独自一人搭车的经历,看的我从头开始哭到尾。苦旅能解决问题吗,不能。但能极大激活生存欲,这是在熟悉的环境里得不到的。徒步本身就是治愈,那些翻滚的想法最终会排出体内,这经历会让人更坚韧。

28分钟前
  • 饭夫斯基
  • 力荐

蛇(恐懼/迴避)--->毛蟲(恐懼/反擊)--->雪地狐狸(挽留)--->血趾狐狸(憤怒)--->馬(和解)--->草泥馬(告解)--->遠方的獸(放下)

30分钟前
  • 何倩彤
  • 还行

一个“丧母、离婚、滥交、吸毒后通过徒步旅行重生”的听上去很滥俗的故事,瓦雷还是拍出了点令人欣赏的东西:他没有刻意把这趟旅行描绘得多艰难、伟大、净化心灵,甚至直接原因都一笔带过,把重点都放在对母亲的回忆上,虽然小清新,可我还是被打动了。一个人不会因为一次旅行就重生,但重生终究会来

34分钟前
  • 米粒
  • 推荐

这才有影后的感觉

39分钟前
  • Bill
  • 力荐

“我远比你年轻的时候世故。”“当然,这就是我的打算。”“什么打算?”“生活中难免有很多伤害,我一直希望你能比我更懂得人情世故。”“但我还是遍体鳞伤。”你跟我说生活有捷径,你找到了吗?

41分钟前
  • 哪吒男
  • 推荐

救赎之道,始于脚下。

46分钟前
  • 柏林苍穹下
  • 还行

导演用碎片式的回忆再现了一个女人的自我救赎,这让故事显得非常完整,而且在戏剧张力严重不足的情况下,仅靠着不间断的抒情音乐完成了流畅的叙事和剪辑。这片子并没有明显的用力痕迹,它故事甚至会让驴友们觉得特矫情和流水账,但背后的那份觉悟和人情味很有杀伤力,何况还有沿途的风景。★★★

47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还行

好看,,,

49分钟前
  • 桦23
  • 推荐

不错

50分钟前
  • 神经星星
  • 推荐

影片的意义和深度很高

53分钟前
  • 已注销
  • 推荐

标题叫荒野。。故事大部分却都着重在和人的交流上了。。有点小失望。。想不到竟然是witherspoon的表演把整部戏撑了起来。。加一星。。

58分钟前
  • kopde
  • 推荐

母亲是自由的,女儿却要走过那么多路,才能发自内心地找回自由。

60分钟前
  • 嘟嘟熊之父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