虫师是我这几年最喜欢的动画,她是如此玄妙特别,以至于每次别人问我虫师究竟讲的是什么我都难以回答……后来我深思许久,终于想出一个牛X的总结:虫师讲述的一种幻想的与人类共存的原始生物的故事,表达的是对生命的赞叹与敬畏,以及命运的希冀与无奈。
但是大友克洋拍摄的电影版却自作聪明肆无忌惮地胡乱篡改剧情,把一部如此奇妙玄奥的作品变成了充满诡异与怨念的俗套志异怪谈,原作中博大的情怀与深邃的思想变得肤浅而狭隘。
“柔软的角”本来是关于母亲的爱和生命的力量的故事,到了大友克洋手里去世的母亲却成了孩子疾病的根源,母亲的声音一直幽怨凄厉地回响在孩子脑海中。
银古的老师本来是消逝在永暗之中,大友克洋却偏偏要让她痛苦地活下来,像满心怨恨的厉鬼一样游荡和寻找,像令人窒息的噩梦一样出现在银古面前。
影片中的这两位母亲形象都如此狰狞可怖,让人不得不怀疑这源于大友克洋童年的阴影。仔细想来,他的阿基拉、记忆也都弥漫着灰暗迷乱的情绪。但是他又何必将自己这些偏执的怨念生硬地加入虫师这样淡雅悠然的神作之中以强调自己的独特风格呢?这样自私的篡改不仅是对原作的亵渎也是对自身能力的束缚。
就算撇开原著不谈,电影虫师也是一部极其失败的作品。故弄玄虚的灵异场面掩饰不了影片节奏的冗长拖沓和情节的无聊乏味,支离破碎的故事蹩脚地组合成长达两个半小时的影片,其中充斥着故作深沉却毫无意义的长镜头和故作深情却毫无逻辑的台词,没有起伏没有高潮,结局没有任何情绪的释放,昏沉地看完后心头没有泛起一丝涟漪,错了,看完情感还是很强烈的,因为真的实在是多年没看过这么烂的电影了。
罗伯特麦基的《故事》里有这样一段话:“天才作家写不出好作品不外乎两个原因:他们要么是被一个他们觉得非证明不可的观念所蒙蔽,要么是被一种他们必须表达的情感所驱策。天才作家写出好作品一般是因为这个原因:他们被一种要打动观众的欲望所感动。”
对于这段话的正确性我仍然无法确定,但很明显大友克洋在虫师里既想要表达自己思想和情感,也妄图靠光怪陆离的画面和氛围吸引和打动观众,结果却不伦不类一无是处,所以可以确定的就是大友克洋绝不是一个天才作家,充其量不过是个蹩脚的工匠而已,他也许会偶尔打造出一两件怪异奇特的作品而声名大噪,但这一两件作品下面却是无数质量低劣的残次品,而恰恰是这些普遍水准的作品才最能代表一个艺术家真正的水平。
2小时的电影看完,有点发呆。说好,似乎不大对头;说不好,似乎也有点过分。挠着头想了许久,只好说:漆原友纪和大友克洋的属性有点相冲吧。
安安静静看了一小时十分钟,原本以为就这么将将就就、平平安安地过去了,没想到……没想到忽然就变成了恐怖片……真是无语了。
一部电影有一条主线不是什么需要非议的事,选择奴伊作为主线也是很有心思的,但,为什么就是这段加进去的剧情,让人看得特别别扭呢?
原本干干净净的画面,忽然变得泥泞不堪;原本白发素颜的女子,忽然变成一口黄牙还边说话边从脸上掉泥巴——假设那是泥巴而不是腐烂的肉块之类;原本淡然从容的生死自若,忽然变成至死不灭的刻骨执念……喂喂,大友,你一定要把宇宙玫瑰变成空间垃圾站是不是?(见《彼女の想いで》,失去爱人的女歌手沉湎于回忆中无法自拔的故事)
或许“执”是日本文化里最有共性的东西,于是大友也就粗率地选择了用一个“执”字作为他与漆原衔接的桥梁了。
可是,那样的话,太看不起《虫师》了吧。应该还有一些更从容、更坚韧、更宽厚的东西的。从“一直在听着和母亲听到的一样的声音,动听得让人心颤的声音”,到“被死去母亲的声音所缠绕着,不得解脱”,爱从追忆,变成了束缚了。
不打算过多谈论情节上的差异所导致的蕴涵的变化。纵是别人的酒杯,浇的终是自己的块垒,或曰自己能理解的领域。中国的编导如是,日本的,自然也如是。
稍微提一下演员和造型,毕竟这是动漫改编的电影。银古的死金鱼眼大概很难由真人来演了,那也是没办法的事。不过,原本应该斜斜叼着淡巴菰的男子,忽然变成拿着小烟袋的欧吉桑,虽是为多余剧情所做出的刻意变更,可怎么看都很古怪呢。但同样一件道具,让奴伊拿着,慵懒的斜倚于树下,漾漾水光映在身上,却又是洒脱得很了。淡幽小姐穿着和服,右手斜搭着左手侧身聆听的姿势,很是优美;而换上劲装,挥舞筷子的身姿,也允称飒爽;最美的,自然是清风朗日下的灿烂笑容了。
有个人物却是尴尬得很,不知道该不该提。我说的是那个哑巴,本不属于《虫师》世界的人物。可是,那种无声的嘶吼,却是痛澈人心。
最后,无论如何,看着“虫”在现实世界“出现”,始终是一件很奇妙的事。音乐方面虽然无法令人满意,却也不是不努力的缘故,珠玉在前,是命定的无奈。
漆原的作品由大友来导演,最终就是水彩画泼上油彩后的效果吧。而有《虫师》动画版在前,大概就是这部电影最大的不幸了。
2007.08.01
附记
1、《Monster》、《十二国记》、《此时此地的我》、《虫师》,四部我最喜欢的日本(TV)动画。
2、漆原友纪应该是mm吧。搜索的话经常看到“漆原友纪先生”的字样,不过,我们还是相信wiki上的记录吧:女性。
http://ja.wikipedia.org/wiki/%E6%BC%86%E5%8E%9F%E5%8F%8B%E7%B4%803、彼女の想いで,《Memories》三部曲之一,大友克洋代表作,没看过的赶紧去看。
————————————————————————
我的blog:
http://wp.onoffer.us/————————————————————————
靖州的四围是连绵的山群,这座小城宛若翡翠王冠中镶嵌的珍珠。孤绝而纯净。这里有两种行径最为神秘的人:特务与苗蛊。在这个民风淳朴,路不拾遗的小城,也许最不起眼的一个人就可能是以上两类人中的任何一种。
日本电影虫师也许只是对蛊术进行初探性质的一部电影,毕竟银古只是一位对虫性的探究者而非操控者。如果这部电影代表日本对自然界虫性的最高理解状态。那么苗蛊将会让日本虫师们目瞪口呆。
首先,在基础理论上,关心这一课题的人不管日本虫师还是中国老苗,都承认,自然界的虫类是各种具有强大意志的力量体,这不同于更飘缈朦胧的灵鬼之说。这是一种可以表达的力量,真实存在,只要得当,也可以控制,这种力量其实也试图与人类看似独立的意志相融合,最后人虫一体时,谁也说不清是谁控制了谁,正如练习苗蛊的黑苗人,他们与自己的蛊之间并非从属关系,强大的,能理解人的意志的蛊虫从它们的角度来看,它们只是寻求与人的一种共生关系。而苗人炼蛊,据说是出于自身的各种需求,从宏观上保证蛊虫与自己的特殊生存环境的平衡。所以当这种平衡失却时,会产生反噬,即养蛊人被自己的蛊虫以特有的方式吞食掉。这种特定的共生关系平衡的达成就是虫与人之间的协议,被描绘得神秘一点就是一种巫术。
苗蛊的形式相当之多,虽然在中国,人人谈蛊色变,但个人认为,没有比炼蛊的黑苗人更热爱自然,努力寻求天人合一的境界的了。这也应该归为一种道,虫道!当智慧的人类与虫的习性相融为一时,天知道会产生些什么神奇的力量。而从何获得这些虫的力量,它们在哪里?如何聚集,又如何沟通为己所用?只有苗人知道,日本的虫师知道。
话又说回来,世间的道理都是相通的,虫性难以捉摸,即神秘可怖又美丽深徊。人性亦然,你了解一个成为利益团体后的人的人性吗?谁是它的操控者?他们之间又有一种什么样的潜规则?操盘人在违反规则后一样被下属或合伙人反噬掉。这种苗人与蛊之间的原则一样在人类社会里通用。
最普遍的炼蛊术描述如下:苗人取五毒(青蛇、蜘蛛、蝎子、壁虎和蟾蜍)各若干置于同一个瓦缸中,用纱布蒙住埋入地下,念咒七七四十九日,取出瓦缸,缸中唯一存活的虫即为蛊,苗人将蛊炙干研粉,并种一小部分在自己身上,其它用于放蛊,中蛊人或疯狂而死,死时腹胀如鼓,或意志丧失,任放蛊人摆布。这是最为普遍的现象。
这种现象可以用人类社会的规律来解释,比如一个公司,聚集了许多很有才能的人,这些人日复一日的相处,斗争和妥协,总会有一个人被选出来成为CEO之类的,特别是CEO不是老板本身之样的公司,CEO就更像一种蛊了,蛊的作用是迷惑人心,操纵别人,是人操纵人的一种介质。现在来看看,是不是越来越像了?
好,现在在来看人类社会的各个单位,它们的运作规则是不一样的,但总体会产生一定的效应,对其他社会团体产生重大的影响。这就好比苗蛊中不同种类的蛊,操控的方式与炼制的方式不同,在宏观上对人产生的作用也不一样,但各种蛊混合作用,苗人就很容易达成自己的愿望。
据说炼蛊的苗人很少有好下场,不是被反噬就是绝子绝孙,这就好比在人类社会团体利益平衡总有被打破的时候,不管是多么高明的人物,如果他违反了自己与团体间那看不见的契约,就会被反噬掉。据说中国的首富都逃不出牢狱之命,从胡雪岩到黄光裕。就像放蛊的苗人,善终的人极少。也许当一个人企图控制某个局面,从而努力平衡各股力量时,其自身就是最强大和最脆弱的交点。
4星还是全给优~!!!!!!!!!!这片完全不是我的菜啊……
《十万个为什么》科普类 动物篇 朗诵者:小田切让
一天一集……清凉解暑……看错了……原来是电影啊……有个角色好像我暗恋的女生
沒有看過原漫。
跟旺旺包夜时候看的 2007.10
你就是我心中的彩虹男
苍井优好优雅在这里面
莫名其妙……
虽然还算不错了,光是大友克洋+小田切让就足够吸引人了,可是动画和漫画太深入人心,尤其是动画那浓郁的绿色。先入为主。。SO。。我也没办法。。
看过动画后,更理解了这个片子。
三星半吧,期待了这么久
既没看过原著,也不粉大友克洋,因此看得我一头雾水,满耳虫鸣。
原著太强大。大友克洋自己世界观下的故事也还是很不错的,别有一番情绪。至于画面,你们这些不识货的动漫迷,可知这烧的胶片有多高级!?
高清在哪儿啊
故事真有想象力啊~引发对原著的兴趣……
一看到男1.立刻被其大志所吸引
大多数时候,文字被图像毁了,卡通被真人毁了
對沒看過原著的人是不是太苛刻了!根本理解無能!
joe不适合演银古!!难看啊 脏兮兮的感觉 继续补二次元
很难打分。演员没什么好评批的,影片的颜色也非常地漂亮。但对于喜欢原作的我来讲这电影的剧本是差得让人完全无法打三分以上甚至三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