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爸妈看怀旧剧场播的他们小时候看过的《秋翁遇仙记》,没想到那么有意思。早先的电影人物设定简单却难得纯粹,非黑即白,善恶分明,惩恶扬善的主题显而易见。通过片名就能够判断出这是一部神话故事电影。虽然由真人出演,但看着黑白画面,片中人物的古朴装束,听着那时纯朴的话语腔调,头脑中浮现出了《神笔马良》的种种,实在太像了。电影中还有一些老电影所特有的歌曲唱段,唱词精炼,有极强的文字功底和艺术意蕴,这是现代电影不可比的。
尽管本片不是纯喜剧类电影,但其中各种恶人的形象设计和人物刻画充满了喜感。消瘦的奸诈,圆胖的横行霸道,贼眉鼠眼的则满是坏心眼儿了。仙女对恶人的惩治过程和方法不仅富有想象,更令人忍俊不禁。扰乱公堂,引得众人打蜂,后来落在府尹鼻头上,混乱得滑稽;恶霸闯入花园,仙女下凡,吓得那一群做抱头鼠窜状,丑态百出。这些搞笑的桥段不得不让人想起周星驰的电影。而非无厘头,只是恶搞得够彻底,真是叫我们忍不住哈哈大笑。
2020-8-26 移动盒子
江南秋翁爱花 有个花园 花园很大还有池塘
秋翁在衙内府卖货看到衙内把三年不开花的从洛阳移植过来的牡丹挖掉 秋翁请求花匠把花给自己 管家要钱 秋翁把卖货挣来的两吊钱给了管家张霸
秋翁精心种花 牡丹开花 孩子们从篱笆钻进去偷果子 秋翁给了孩子们枣 秋翁说不许闻花否则会凋谢 秋翁给孩子们讲故事 武则天在腊月让所有花都开放 武则天在花园贴了奏折 一夜之间所有的花都开了牡丹仙子不从 武则天下令把牡丹发配到洛阳 从此牡丹开的更好了
乡亲们都来赏花 牡丹仙子们夜里现身唱歌 张霸来赏花被哄走 衙内无聊 张霸出主意去看花 衙内看上了这座花园 衙内让手下把牡丹摘了 夜里牡丹仙子出现让落花返枝
此事张霸告诉衙内 衙内以妖法罪名把秋翁送到衙门 县太爷让手下打秋翁但是板子都打到县太爷屁股上 县太爷要求给秋翁泼狗血 县太爷头疼因此下令把秋翁收押
衙内来到花园 牡丹凋谢 衙内下令火烧牡丹 牡丹仙子现身 狂风大作电闪雷鸣 众恶霸方寸大乱四散而逃 蜜蜂蛰衙内 衙内在池塘内躲避憋死了
牡丹仙子现身牢房告诉秋翁明天就可出狱 现在找到县太爷 在墙上写字说明身份 县太爷叫人 仙子顶住县太爷手下 县太爷怂了答应释放秋翁
衙内手下来寻找衙内发现死在池塘 秋翁释放 仙子们唱歌
主角被美化了,一开始就对小朋友们非常友好。其实原著里是个脾气古怪的老头子,祸事一大半也是这个脾气招来的。#无良索隐#
一曲清歌传里巷,千秋佳话付笙箫。
印象中的有这么一个故事,现在已经忘记的差不多了。。。等看到了这个名字的时候,才知道有这么一个电影。。
1956年能拍这样神神鬼鬼,超现实的片子么?
这个是小时候被彩色小人儿书骗了,一直盼着看电影,后来终于在电视里放了,才知道是黑白的……
中国传统美术电影的镜头设计风格
劳动人民的渴望:百姓无愁乐陶陶,但万事还是要由神仙解决.
改编自中国传统文学作品中的故事,其中的仙女奇幻元素符合民间的向往,是一种想象性寄托。仙女施法,让张衙内得到惩罚、县官陷入窘境,打人不成反而自己被打。体现为一种教化观念,仙女可能是一种dang的象征,救良民、惩罚恶官,好人好报,坏人得到惩罚。这种叙事更便于当时的普通民众接受。景色优美、仙女跳舞、唱歌,也接近古典的文人雅致韵味美学取向。 文人爱花、惜花,应该更加贴合文人的审美与心境。(导演拍摄过《神女》)
小时候家里有一本白话的三言二拍短篇故事集,以至于看这个老片也是津津有味印象深刻。
总觉得少了些逸韵。
虽然影像很模糊,但可以想象在那个时代也能拍出如此诗情画意的影片,大概只有吴永刚大师了!在那个以丑为美、破坏一切美好的时代,老吴只有借助神仙的帮助来阻遏群氓对美的破坏!
神话故事。非黑即白。好人好报。恶有恶报。
古色古香那个年代真正好看的古装戏,不在邵氏,不在电懋,更不在台湾,甚至凤凰长城也做不到,只有内地做得到,单单是西洋交响乐队配的中国古典民乐的电影配乐,就是独一份。小仙女的台词太不行了。
50年代的古装片还蛮好看的,做工扎实,题材多样,《武训传》《秋翁遇仙记》《乔老爷上轿》《李时珍》《天仙配》……可惜后来,后来就没有古装片了。
追求真善美,誓与恶斗争。不服强霸权,仙子助秋翁。
http://site.douban.com/125823/widget/notes/7220176/note/312887758/
神话故事改编。有浓重的戏曲与舞台表演味道。虽然还是有阶级斗争的成分。但布景和摄影都很美。特效也不错,就像30年后的《西游记》。此片后来被制作成连环画小人书出版,卖得特别好。共和国成立初期还能拍出这种比较单纯的诗情画意。应该很快连这个都拍不了了吧。三星半
7,画面唯美,意境上乘,建国后那些阶级斗争题材的影片非吴永刚这样的老派导演所能驾驭,拍拍这样的神话题材也蛮好的,可就连这样的机会也都不给他了,唉,唯有一声叹息
古中国之美,姹紫嫣红开遍,都付与断井颓垣
和醒世恒言中的原文还原度非常高,歌唱风格和同时期香港电影非常相近。「天下百花齐放,独我牡丹不放」,把「牡丹」替换成「文艺作品」,放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中,实在细思恐极,到武则天那段时越联想越可怕。后半段流于神仙施法拯救的奇观,牡丹仙子颇有些黄衫女子的感觉。电影真正删掉的是原文的结尾,秋翁听从仙子教导诚心修仙,多年之后终于得道升天,封了护花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