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桃是一个心肠特别好的人儿,给傻子家苞米面儿,收留李茂,天真的想要三个人一起生活,可惜女人的天真往往会断送她的幸福,我更倾向于两人都走了,女人总是不懂男人的面子大如山啊。 可惜,如果春桃能够不那么善良,如果向阳能够不那么软弱,或许受伤的就不是那个最不应该受伤的、最善良的春桃。 造化弄人!!
土匪的到来毁掉了春桃的新婚之夜,她和丈夫李茂失散了,只身一人流浪到北京,靠着捡破烂维生。在春桃最艰难的岁月里,是刘向高一直不离不弃的陪伴和支持着她,尽管两人并没有夫妻之名,但相依为命的他们彼此之间感情十分要好。 某日,春桃在街上遇见了一个蓬头垢面的乞丐,她震惊的发现,这个乞丐竟然就是李茂,春桃收留了李茂,一个两男一女的奇怪“家庭”产生了,三人艰难的维系着岌岌可危的平衡。不忍心拖累春桃,刘向高离家出走,直到这时,春桃才承认了自己内心里对于刘向高的感情,在这个节骨眼上,李茂又企图上吊自杀,扑面而来的绝望笼罩着春桃。
故事发生在那个动荡混乱的年代。就在春桃跟李茂拜天地成亲的晚上,土匪突袭了村庄,二人的父母都未能幸免于难,村子也被烧为灰烬,二人虽有幸逃出浩劫但在慌乱中被冲的天各一方。几年后,春桃在北京以捡纸为业,与跟他搭伙的向高过起日子,直到在街头偶遇已失去双腿的以乞讨为生的李茂,平静的生活被吹皱。
春桃:“这会儿啊,我是我自个儿,我干什么事儿也碍不着谁。”
春桃不忍李茂继续流浪,将其带回家中,亦不忍向高就此离开,遂决心三人从此一起生活。桃儿的勇敢果断,有情有义,令人感动钦佩。最值得我们尊敬的并不是她突破女性的柔软而变现出的坚韧,而是她人格的内核。定义性别的特征没有意义,就像区分穷富跟聪愚一样没有意义,值得探索的始终是常常被掩盖的被遗忘的人性的光辉。
三人同屋的第一晚,向高让出床铺给李茂,李茂留出床位给向高。人类宽容与理解的共情力战胜了动物性的占有欲。培根说:同情是人类品格中最伟大的一种。我深以为然。
勇敢,是在困难的境遇中坚持你认为对的东西,春桃坚持的是她的义气。
春桃儿勇敢的活成她自己个儿,本桃也要。
(天师 周艺城 作业 同校误抄)
《春桃》是许地山先生于1934年,以北京城为故事背景创作的一篇短篇小说,讲述了乡下女子春桃的婚姻情感故事。春桃因遭遇兵变,在新婚之夜不得不与自己的丈夫李茂走散,独自逃难来到了北京,并以捡烂纸来维持生计,与此同时春桃又结识了伙计刘向高,两人同居一屋朝夕相处下来春桃便对刘向高产生了感情,但偶然之间,春桃又遇到了已经残废了的李茂并将他接回家中,三人便就此展开了一段难言的感情和挣扎,最后和谐相处的故事。《春桃》的小说人物色彩鲜明,而春桃作为那个时代的女性角色却被赋予上了一种个性独立,追求自由的传奇色彩。1988年,凌子风导演将其改编为同名电影《春桃》,并获得了第十二届电影百花奖最佳故事片奖。在电影上导演进行创新的地方很多,所以我将从三个方面对电影《春桃》的改编进行分析。
一、背景的微调
短篇小说《春桃》的故事背景便是1934的中国,在那个年代国共两党开战,日军又在长春建立起了伪满洲国的殖民统治,整个中国陷入了内外堪忧的状态。因为不断的战争,使得许多普通市民家破人亡是常有之事,更不用说像是春桃和李茂这样的乡下农民,村子一旦被毁,无处可去。因此,春桃也就只能来到北京这样的大城市。
小说的故事背景,在人物对话之得到了表现,也突出了那个兵荒马乱年代的不堪。而电影在改编小说之后,在观影上很难了解到这是一个兵荒马乱的年代,因为影片的呈现例如,摆地摊的大爷、聊家常的老婆子,他们似乎“无忧无虑”就愿意蜗居在这样的小巷之中生存着一辈子,如果没有看到春桃因为躲雨而受到大户人家的鄙视,又或是民国时期的警察制服,那也许我们便会认为故事背景更像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老北京那样的安逸又嘈杂。但正是导演有意的弱化战争年代的背景,使得我们更加的去注重于影片的故事内容,更能感受出春桃的情感变化。
我认为这样弱化战争背景的手法,更像是为了顺应时代的主题特点。因为1988年,改革开放已经进行得如火如荼,而那个时期人民经历过了一段“文革”的洗礼,许多人不愿意再去回忆那样沉重的历史时期,而1988年又是一个中国蓬勃发展的关键时期,那一年第七届人大召开,气象卫星“风云一号”也成功发射,水下火箭成功运载,中国第一座高能加速器也组装成功。许多新颖的文学作品,各式各样的观点也不断喷涌出来,而在那个时期作为一个电影人更应该要紧跟时代的潮流,而《春桃》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被改编出来,可以看得到春桃不论有多苦,她始终愿意相信着未来,她对自我个性自由的追求更是响应着改革开放所倡导的去除个人崇拜、男女平等这样的“开放”观点。同样,许多根据文学改编出来的电影也都进行了类似的背景微调,例如《赵氏孤儿》,弱化了古代忠义之情的信念背景,变成了符合现代人逻辑的救孤失误。所以顺应时代特点的文学改编,应该也是我们需要借鉴与学习的。
二、人物的增加
小说《春桃》在整体的故事走向之上,大多是以对白的形式发展的。比如对于春桃的身世,李茂的经历,都是以对白的形式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而改编为电影,导演将这样的对白进行了实体化,让受众不再是一种听对白而联想故事的状态,而是能够从影片当中的情节能够很好进行观影。这也是电影作为一种视听学科上的一种优势。小说中,对于额外的人物并没有详细具体的描写,甚至连名字也都没有,在他们的对白之中,都是以外人或是同行等词进行带过。而电影并不会因此略过,而是将这些小井市民都一个个赋予了形象特点,就像一直在家附近摆地摊的热心肠大爷,到处聊八卦的老奶奶,最重要的人物新设便是隔壁的傻邻居。
春桃的隔壁有一个傻邻居,男主人是个痴呆的傻子,而妻子却是一个被买来女子,生下了一个儿子之后,这个家庭每天都靠着妻子帮别人洗衣服来维持生计。这样的设定似乎无可厚非,多一个不多少一个不少,因为在那个年代,贫困是常态化。但导演又多设置了一个情节,那就是经常有一个恶霸想要强暴妻子的事情。这样的情节创新,人物增添又让受众多了一层思考的空间。看似平淡的老北京生活,却仍然要面对着这样恶霸行径。并且在当时,警察是存在的,在更改户口的时候可以看到有一位老警察上门。所以警察与犯罪并存的那个年代,犯罪不被拘捕正义不敢伸张,更是凸显出了时代的悲凉与离乱。特别是刘向高和春桃去救妻子的时候,从儿子的表现当中可以得知,这样事情发生过好多次了,但每次只能打跑,而没有人能够去制裁他或是阻止他,也表现出了那个时候底层人民的无奈反抗。所以这样的人物新增使得影片又走向了一个更高的维度。
三、结尾的调整
小说《春桃》的结尾是刘向高同李茂商量好,他是“户主”。李茂是“同居”,春桃是他们的媳妇。三人又重新过起了朴陋而和乐的生活。这样的结尾,我个人认为有些“乌托邦”,因为不论是否三人妥协,但仅有的物质条件没有改变。仅仅通过沟通就可以接受两男一女共睡一床,且长期一往下去,我认为是有些困难。而电影对结尾进行了一个大整改,那天刘向高突然出走了。春桃找遍了许多地方都不见人。李茂用裤带把自已挂在窗棂上试图自杀,被赶回家的春桃及时救下。春桃在沉闷抑郁的心境中过了几天。向高终于在外徘徊两天后又回到家中。他同李茂商量好,他是“户主”。李茂是“同居”,春桃是他们的媳妇。三人又重新过起了朴陋而和乐的生活。
在电影的结尾虽然结局没变,但我认为的这样的结局更能让人接受。因为作为一个男人的刘向高他确实可以有胸襟去接受这样一个“亲戚”,但是长期以往的这样住下去,谁也受不了。而春桃到底喜不喜欢刘向高又是一个值得人深思的问题,所以导演在调整结尾的时候,对这些问题都进行了一个答复。刘向高离家出走,春桃才发现她心底其实是喜欢刘向高的,于是出去寻找他。而李茂也是为了让他们生活的更好选择自杀。最后自杀未成,而刘向高出走的这些天也想明白了内心的困惑,最后三人又重归和好。人本身就是复杂又矛盾的生物,怎么可能没有一点心里波澜就接受了这样的生活,所以这样的结局更能让受众信服。
以上便是我对《春桃》电影改编的分析,我认为电影应该是为大众服务,在文学作品核心内容没有更改的基础之上,尊重作者愿意进行适当的“时代”改编是可以的。对文学作品的改编我们应该是让扁平的文字变成视听的世界,但改编也有好坏,就如四大名著的改编一次又一次的搬上了荧幕,有些导演急于求成,甚至可能都没有完全看过名著也没有考虑时代背景,就进行搬运,就会造成许多情节的不合理而闹出笑话。
看的时候还小,但印象如此深刻我自己都吃惊。我记得是电影频道放的时候我跟爸妈看的,我当时看到刘晓庆阿姨洗澡、姜文在一边给她添水都没有觉得尴尬,当时太憨直。倒是我爸很尴尬的说他们真是敢演。刘晓庆的演技真的很好,真实到啥地步呢,一开头,她在捡破烂,拿着竹子做的夹子捡起路边的破烂,看也不看,精准的丢进背后的框子里,那动作一气呵成,都不带打顿,一看就是练习过的。
姜文大哥,天生就是演技派,也天生就是显老,跟一直看起来很青春的晓庆奶奶在一起特别配,一点看不出年纪差了10岁。其实姜文是个很霸气的人,可是男主那种善良、深情、默默守护、处处迁就的感觉演的淋漓尽致。
春桃她老公,被人害的断了两条腿,真的是齐大腿根断的。我爸说导演找了个残疾演员演的,这也太残酷了,因为他重遇春桃后被她带回家,先就洗了澡,然后穿衣服前有一段很短的裸戏,镜头实实在在的拍出了演员身体的残疾,震撼的我现在都记得那个镜头,真实到残酷。
最后的结局,我小时候不懂,我爸我妈也不给我说,现在想想,可能春桃又孤苦伶仃一个人了。
画质不好,黑乎乎的...
影首片名处,刘晓庆再度走向紫禁城。上次坐着花轿,叫慈禧;这次背着背篓,叫春桃。可身份巨变无碍内心依旧强大,以至草帽背篓造型更像孤独游侠,捡着破烂照样主宰一切,让男人从洗澡水到捶背紧着服侍,虽然姜文的角色这回不再姓李……PS给无腿丈夫配音的听上去好像是雷恪生?
这才是庶民电影该有的样子,凌子风导演改编小说还是有一手的,老舍、沈从文、许地山都被他改得有声有色,宋丹丹、姜文、刘晓庆、斯琴高娃、张丰毅这些当时二十多岁的年轻演员也很扎实,带着光泽,神采奕奕。《春桃》里的李茂直接找了残障人士出演,这个真是厉害。片子不是说一女两夫的庸俗故事,而是在讲混乱贫瘠年代的朴素感情,底层小人物的善意互助、惺惺相惜,好死不如赖活着的顽强生命力。一个捡垃圾的女性,有一颗金子般的心。
春桃很复杂,一面是自个儿的事自个儿决定,一面跳不出礼教牵绊,层次差不多到了,又差一口气。但她仍算强韧。那么多碎嘴邻里,比贫穷要命。向高真心憨厚,姜文很赞。刘晓庆细节到位。找李茂演员下了功夫。修复版很鲜艳。三星半。#北影节#说话与手机亮光同样避不了,过道小孩一直弄塑料袋更要命。
以许地山原作为底本的这个由凌子风在1980年代末拍出的故事,跟《小城之春》等关于春天、觉醒和性解放的故事一样,都有一种比詹姆逊的理论虚构还要真实的民族寓言属性,这里面所体现出来的名实之争,纲常名教与生活的自然状态之争,在五四新文化运动和八十年代新启蒙的语境中都有各自的指涉,然而却巧妙地通过对同一个文本的复写叠沓在一起。英国写实小说的鼻祖之一笛福也写过《摩尔弗兰德斯》,把二女共侍一夫的故事转换为圣经中来自原始遗民的纯真生活的描述,也许许地山的本意也是如此,在中国人能够接受的对谦让、仁恕的理解中,渐变地对苛刻的文化观念进行改造。
看看咱们中国的一女二夫的故事吧,比起60年代的法国人,这个民国版本奔放不足,厚实有余,法国人求青春叛逆,中国人求伦理良心(也用了姜文和刘晓庆的身体来做戏),终究讲的是破除窠臼的人的解放。结尾有不真实感,坚定的女性主义立场总给人恨不得回到母系社会的感觉。
振聩内地影史的女性宣言——“我谁的媳妇儿也不是,我是我自个儿”。
资料馆修复版:国内女性题材杰作,细致去展现三人共处一室的前后挣扎,情绪迸发点到即止,令人倍感惊喜于导演对生活细节的丰富展现,不仅让这部小格局影片展现出当时老北京城的民风,也让观众自然感受到春桃面临的生活困境与抉择,结尾很妙,痛苦在最后一刻爆发,曹前明本色出演太深刻了。
当年刘晓庆那种健康蓬勃又妩媚的美真是迷人,“我谁的媳妇儿也不是,我是我自个儿”。
女性主义电影,春桃虽然是个捡破烂的,但有着强烈的独立人格意识,不依附任何男性,不为道德规范所绑架,同时也明白情与义。无腿超人曹前明,残疾人运动员,和电影中自强不息的角色如出一辙。影片中给刘晓庆的春桃设计的人物造型值得一提,破草帽及特有的背筐,寓意深刻又富于造型美
算女性电影,春桃既否认和李茂早已成过往的婚姻,又拒绝刘向高管她叫“媳妇儿”。她不属于任何男人,拒绝婚姻枷锁,只看重情义,是穷苦人之间的帮衬。这也是“三人行电影”,承载着仨人如何活下去的问号结束,让观众自个儿去寻思。
“你将来有钱了准娶个洋媳妇儿!” 后来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
资料馆2014.12.24.7pm 修复版。首尾红墙外经过的女人,中国寓言。最后的唱词有两遍既有带了“洋”的、又没有带“洋”,背负历史的重负、却也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生活。每幅画面都表意清晰(刘晓庆在双人景别中永远更高),完美地塑造了父权制度下的坚强女性。配乐略烂,但音效设计(如蝈蝈)很好。
冲着刘晓庆看的老电影,意外好看. 讲了个简单的一女二夫的故事. 都是大时代下悲惨可怜的小人物,各自有着对彼此的善良,大家都想结束这种奇怪的三角关系,可惜生活的压力又让人难以选择.开放式结局让我很想看看原著.
一女二夫,女权爆发
承袭导演一贯的戏剧张力,影片节奏在剧情的拉扯之间充满魅力。故事很大胆,在当时必然是极具挑战的尝试,而影片的一些尺度即使放在今天都不是很好实现的。故事和《图雅的婚事》主题相似,只是影片探讨的人与爱的关系和态度显然走得更远,更让人唏嘘的是此片早之十几年。
刘晓庆和姜文演出了活生生的肌肤之亲,像被迫丢到一个假定情境里的真人。寓言太硬,像舞台剧,但还是好,精彩、漂亮。哈德门的广告,岔曲《风雨归舟》。
修复得真俊,凌子风所爱拍的极强又极善的女人。BUT,这片的看点难道不是正处在蜜月期的刘晓庆和姜文吗!
原来,王全安的《图雅的婚事》是从这里脱胎换骨出来的~
1988年拍的一部发生在20世纪30年代中期北京城的三角情爱纠葛故事,民国新风气后战争前略显平静的老北京城和老北京人那样儿和那状态,历历在目!姜文和刘晓庆不仅是入戏很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