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朋友推荐这片,普遍得到的回应是“大闷片”三个字,氛围沉闷情感压抑看得人昏昏欲睡,没有像好莱坞一般犯罪悬疑片那般惊心动魄充满跌宕起伏的戏剧性,就像啃个硬馒头,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勉强啃完,虽然知道口味不同各有所好,但还是有点小挫败感,不过也表示理解。就在不少人把这片拿来和马修的《侦探》、宋胖的《杀人回忆》紧密联系在一起做比较时,反倒让我想起了锡兰的《安纳托利亚往事》,都是欲透过一桩案件来重点反映社会现实不堪的种种,虽然《沼泽地》不及这部有力道、深入和丰满,但都说明了一个道理,在异常复杂、阴暗、险恶的社会中真相并非是唯一而绝对的。
在视听的构思想法上这片可以说非常的讲究,通过最直观的感受达到强烈渲染影片意境的效果,构图很规整,精细而别致,运镜更是巧妙,这点也被大家津津乐道,特别是以上帝的视角注视这片看似沉静实际充满危机和杀机沼泽地的俯瞰镜头,加上一些长镜头的深远美感,强烈升华了影片的格调。摄影也很贴合,阴郁闷骚的色调使全面弥漫着一种可怖而阴潮的气息,配上诡异玄妙的音乐,更增添了一丝充满悬念的紧张感,细节上导演也花了不少心思,引领观众跟着两位警探抽丝剥茧层层递进拨开迷雾,构思缜密少有破绽几乎能从前后埋下的线索中理清头绪,虽然被害的四名女孩名字有点绕面相容易让人脸盲,案件牵扯的线索和嫌犯不少,一个表面意义上的破案,很容易犯晕,不过看完细细回味一番,整体的铺设和情节还是挺清晰合理的。
其实要是没注意片头的时间标注,很容易有种故事发生在中东地区的错觉,那样混乱贫穷落后的社会景象实在很难和西班牙挂上钩。影片讲述了发生在上世纪八十年代西班牙新旧更迭的动荡时期,一个是因为给报社写“敏感”文章被调职迫切想重回巴塞罗那即将当爹的正义警探佩德罗,和一个私下不怎么正经身患绝症时日不多有着恐怖前科的警探胡安,一起调查一对姐妹离奇失踪的谋杀案,先是疑点重重,慢慢线索浮出水面,没有身份证明的猎鹿人;坑爹自私的老爸;提供线索的贩毒组织;专门负责引诱女生的帅锅;支支吾吾后吐露心声的受害女孩;有钱有势的幕后黑手古龙水帽子手表男;痛下狠手的神秘看门人凶手;虽然最后解救了少女捅死了凶手看似真相大白,不过背后实际有着更加值得玩味和警惕的潜在危机。
两位演员的表演都很扎实,属于稳扎稳打型的演技派,看似两张不怎么流露内心情绪的扑克脸,有警察该有的沉着和冷静,不过随着剧情的推进,残忍丑陋的现实积压的情绪陆续爆发,透过胡安激动甚至带点暴力的破案手段,和他之前的敏感身份有了紧密的联系和推断。其实两人都不怎么好过,一个是没法呆在妻儿身边的“雪藏”警探,内心的苦闷和抑郁自不必多说,而胡安更是复杂,尿血后忽然晕倒加上“神婆”的暗示,无疑死期将至,对他私下的玩乐也有了一丝理解,而借记者之口将他之前的身份披露,一个有过残暴行径冷酷无情的法西斯分子,身兼黑白身份的胡安夹杂在当今正义和过往腹黑的模糊地带中,也为这部电影洒下了一层难以清洗辨析的人性阴影。
当时的西班牙属于特殊时期,政局动荡社会混乱,挂羊头卖狗肉,表面打着民主自由的旗号,虚伪的做着表面功夫,实际依旧以独裁者的手段和姿态压榨和剥削民众,案件的真相不过是浮在表面的一个交代和答案,看清被掩盖的真相才是重点,对于当时社会现实的呈现和反思才是根本,人人都希望能过上安稳富足的好日子,所以一些人想方设法的想要离开,一些人想改变命运的走上了不归路,见钱眼开贩卖毒品买车不惜偷拿女儿的钱还债的老爸;只为能有份稳妥的工作,结果被骗被虐待被威胁直到白白牺牲生命的少女们;不断压制工人阶级的霸权们;还有畏手畏脚同流合污的“正义体系”,交织成当时恶劣不堪的社会面貌,像极了那一片片死寂而荒芜的沼泽地,透着恶臭和腐败的浓烈气息,散发出没法预估的强大隐患。
导演的拍摄手法还是挺有一套的,佩德罗追车和雨中缉凶的两段都挺亮眼,心都悬到了嗓子眼,情绪跟着紧张的节奏和悬念的诱惑时起时落,引人入胜,几次群鸟的介入镜头,似乎带来了一丝不安的提醒,最后耐人寻味寓意深刻不落俗的结局,更是给这片增添了一份深沉的好感,最后两人准备离开时,胡安说了句:“我们一如既往,是吗?”心照不宣的佩德罗神情凝重的迟疑了,世事无常、残酷现实、人性难辨,就像那片宽广无边的沼泽地,看似风平浪静实际暗流涌动,治标不治本也是白搭,在当时充斥着污秽和不公的社会现实中赌上命运和奉上生命的案件无疑将会持续上演。回到两位男主角身上,案件告破,任务看似圆满达成,上了新闻成了英雄,而胡安的黑暗历史和生命的即将终结,正义的化身佩德罗打了一场漂亮的翻身战,也为那个辞旧迎新的时代注入了一丝颇有意味的寓意。
7.6
【豆瓣和IMDB都给了7.3分,个人感觉还是给低了。也许跟这部片子比较冷门有关。】
【经典的破案故事一定是应该有明显的时代印记的,如果脱离了时代纯粹讲破案,就会陷入纯技术的泥淖。福尔摩斯的故事、波罗的故事都有着很强烈的时代印记。沉默的羔羊这一类片子则不明显。这也就是为啥总有人把《沼泽地》和奉俊昊的《杀人记忆》相比。我认为,主要是影片在把握时代印记这一点上,不仅仅满足于表象和道具,而是把时代的特点与发生的凶案关联了起来,从对小事件的讲述、描绘之中来探寻大时代给每个事件、每个人带来的影响。由此想到中国的同类型片,应该也要好好借鉴这样的创作理念。当然,没有一个敢于突破禁区、擅于抓到时代和案件之间结合点的原著本子,这些都是空想。时代的政治记号越强烈,则越有文章可做。我们不乏这样有故事感的时代,但我们缺少这样有时代感的故事。】
【讲到时代,《沼泽地》反映的是八十年代初的西班牙。除了服装、道具、老款汽车、简陋的房屋等之外,还有一个细节交代得很有意思,就是一个十字架的特写镜头(如下图)。如果不了解这个时代的西班牙人的内心,就不能理解小镇民众的生活状态和心理状态,就不能理解为什么会出现既有愿意与警方主动密切协作的人又有与警方始终保持警惕心理的人,既有宗教的传统的一面又有开放的堕落的一面。】
【十字架上的四张照片,一眼就能看出的是希特勒和墨索里尼。另外两个应该是与法西斯思想有关联的西班牙独裁统治时期的领袖人物。右上角那个有点像佛朗哥,又有点不像,佛朗哥的照片往往更跋扈一些。右下角的那个一直没搞清楚是谁。于是,我专门深入探究了一下七十年代末期西班牙的情况。佛朗哥是二战之前就在西班牙实行独裁统治的,他的思想叫“长枪党主义”,而这个思想又是由另三个思想组成的,即国家工团主义、国家天主教主义、极权主义。那么,这个十字架上的四张照片应该就是点明了这几种意识形态对西班牙社会最底层的影响至深。而影片是讲的八十年代初期,这时距佛朗哥统治完结已经四五年了,但毕竟他统治了西班牙三十多年,偏僻乡间民众思想的转变往往需要更久。】
【但是,作为一名中国观众,不了解二战以后的西班牙历史的,应该是很正常的事情。所以,《沼泽地》在西班牙那个年代过来的人当中,反响很大,而我们则是不明就里的。我相信很多西班牙观众是带着怀旧心态看这部电影的,就像当年我们看《霸王别姬》,就看到了忠字舞和街头的红绿海洋非常感慨一样。上海世博会城市主题馆里,上海展厅也专门布置了上海改革开放之前的家庭布置实景,五斗橱、玻璃糖缸、搪瓷面盆、带竹罩的热水瓶、玻璃台板下的钩花衬纱、缝纫机等等,很多观众流连忘返。我相信,西班牙人则不一定明白中国人为啥在这个展厅前围了那么多人。同样,我们在看这部影片时,往往因为对时代背景不熟悉,就把注意力放在了破案细节的探究上。说实话,这个案子本身若放在当代西班牙,怎么会拖了那么久?从电影故事的角度看,推理的成分也不是很烧脑的。但和时代背景结合得如此巧妙,则很少见。】
【胡安这个角色的确与宋康昊那个角色有相似之处。最大的特点就是胡安和宋康昊都会动手打人,不管是证人还是嫌疑人。但是胡安的动手明显是为了反映他是那个极权时代的打手、刽子手这一面,而宋康昊的动手更多的则是反映出基层执法者的蛮干和粗犷。韩国毕竟更多地保留了东方民族的传统礼节,所以宋康昊看到女性总是低头弯腰打招呼的。而胡安则不是,当他询问女房东感觉女房东有欺骗时,立即粗暴地扇了她耳光,还麻利地拧住她胳膊逼她说出了实情。这分明又是在交代胡安作为前秘密警察在极权统治之下是有血债的,而这种印记在八十年代初期的西班牙人身上又怎么能一下子抹去?】
【两位男主角演得不错,语言在同类型影片中算是很少的了。但眼神都很能说话,很精彩。既透露出睿智的光芒,又透露出无奈的感慨。被害女孩的父母也是一样,他们是经历极权时代的中年人,在展现他们的丧女之痛时,更多的是用眼神来讲述对时代的不满。也难怪演这位母亲的内瑞雅·巴德洛斯 Nerea Barros就凭借这个角色拿了戈雅的最佳新人奖。中文译名还是有问题,是不是翻成内瑞雅·芭婼丝,更有味道吧?】
【好了,拉拉扯扯那么多,马上回到这部电影最摄人心魄的地方吧!那就是摄影、大量的垂直俯拍镜头。空旷、荒凉、无助、封闭、落寞。画面极美,色彩斑斓,实在有点BBC的专门纪录片的即视感。有的画面中弯曲迂回的河道沼泽就跟人的大脑一般,暗示破案的迂回曲折。有的画面有暗红色墓地俯拍,展示了极权主义给这个哪怕是偏远的小镇都带来的深远影响。有的画面静中有动,小船驶离大船时的空旷感。这个片子得了戈雅的最佳摄影是不为过的。】
【我期待中国的《沼泽地》】
7.6
豆瓣和IMDB都给了7.3分,个人感觉还是给低了。也许跟这部片子比较冷门有关。
经典的破案故事一定是应该有明显的时代印记的,如果脱离了时代纯粹讲破案,就会陷入纯技术的泥淖。
福尔摩斯、波罗都有着很强烈的时代印记。沉默的羔羊这一类片子则不明显。这也就是为啥总有人把《沼泽地》和奉俊昊的《杀人记忆》相比。我认为,主要是影片在把握时代印记这一点上,不仅仅满足于表象和道具,而是把时代的特点与发生的凶案关联了起来,从对小事件的讲述、描绘之中来探寻大时代给每个事件、每个人带来的影响。
由此想到中国的同类型片,应该也能好好借鉴这样的创作理念。当然,没有一个敢于突破禁区、擅于抓到时代和案件之间结合点的原著本子,这些都是空想。时代的政治记号越强烈,则越有文章可做。
我们不乏这样有故事感的时代,但我们缺少这样有时代感的故事。
讲到时代,《沼泽地》反映的是八十年代初的西班牙。除了服装、道具、老款汽车、简陋的房屋等之外,还有一个细节交代得很有意思,就是一个十字架的特写镜头。如果不了解这个时代的西班牙人的内心,就不能理解小镇民众的生活状态和心理状态,就不能理解为什么会出现既有愿意与警方主动密切协作的人又有与警方始终保持警惕心理的人,既有宗教的传统的一面又有开放的堕落的一面。
十字架上的四张照片,一眼就能看出的是希特勒和墨索里尼。另外两个应该是与法西斯思想有关联的西班牙独裁统治时期的人物。右上角那个有点像佛朗哥,又有点不像,佛朗哥的照片往往更跋扈一些。右下角的那个一直没搞清楚是谁。于是,我专门深入探究了一下七十年代末期西班牙的情况。佛朗哥是二战之前就在西班牙实行独裁统治的,他的思想叫“长枪党主义”,而这个思想又是由另三个思想组成的,即国家工团主义、国家天主教主义、极权主义。那么,这个十字架上的四张照片应该就是点明了这几种意识形态对西班牙社会最底层的影响至深。而影片是讲的八十年代初期,这时距佛朗哥统治完结已经四五年了,但毕竟他统治了西班牙三十多年,偏僻乡间民众思想的转变往往需要更久。
但是,作为一名中国观众,不了解二战以后的西班牙历史的,应该是很正常的事情。所以,《沼泽地》在西班牙那个年代过来的人当中,反响很大,而我们则是不明就里的。
我相信很多西班牙观众是带着怀旧心态看这部电影的,就像当年我们看《霸王别姬》,看到了忠字舞和街头的红绿海洋就非常感慨一样。上海世博会城市主题馆里,上海展厅也专门布置了上海改革开放之前的家庭布置实景,五斗橱、玻璃糖缸、搪瓷面盆、带竹罩的热水瓶、玻璃台板下的钩花衬纱、缝纫机等等,很多观众流连忘返。我相信,西班牙人则不一定明白中国人为啥在这个展厅前围了那么多人。同样,我们在看这部影片时,往往因为对时代背景不熟悉,就把注意力放在了破案细节的探究上。说实话,这个案子本身若放在当代西班牙,怎么会拖了那么久?从电影故事的角度看,推理的成分也不是很烧脑的。但和时代背景结合得如此巧妙,则很少见。
胡安这个角色的确与宋康昊那个角色有相似之处。最大的特点就是胡安和宋康昊都会动手打人,不管是证人还是嫌疑人。但是胡安的动手明显是为了反映他是那个极权时代的打手、刽子手这一面,而宋康昊的动手更多的则是反映出基层执法者的蛮干和粗犷。韩国毕竟更多地保留了东方民族的传统礼节,所以宋康昊看到女性总是低头弯腰打招呼的。而胡安则不是,当他询问女房东感觉女房东有欺骗时,立即粗暴地扇了她耳光,还麻利地拧住她胳膊逼她说出了实情。这分明又是在交代胡安作为前秘密警察在极权统治之下是有血债的,而这种印记在八十年代初期的西班牙人身上又怎么能一下子抹去?
两位男主角演得不错,对白在同类型影片中算是很少的了。但眼神都很能说话,很精彩。既透露出睿智的光芒,又透露出无奈的感慨。被害女孩的父母也是一样,他们是经历极权时代的中年人,在展现他们的丧女之痛时,更多的是用眼神来讲述对时代的不满和畏惧。也难怪演这位母亲的内瑞雅·巴德洛斯 Nerea Barros就凭借这个角色拿了戈雅的最佳新人奖。中文译名还是有问题,是不是翻成内蕊雅·芭婼丝,更有味道吧?
好了,拉拉扯扯那么多,马上回到这部电影最摄人心魄的地方吧!那就是摄影、大量的垂直俯拍镜头。空旷、荒凉、无助、封闭、落寞。画面极美,色彩斑斓,实在有点BBC的专题纪录片的即视感。有的画面中弯曲迂回的河道沼泽就跟人的大脑一般,暗示破案的迂回曲折。有的画面有暗红色墓地俯拍,展示了极权主义给这个哪怕是偏远的小镇都带来的深远影响。有的画面静中有动,小船驶离大船时的空旷感。这个片子得了戈雅的最佳摄影是不为过的。
我期待中国的《沼泽地》。
《沼泽地》。8分。
阿尔韦托·罗德里格斯编剧、导演,劳尔·阿雷瓦罗、哈维尔·古铁雷斯主演作品。
开篇惊艳,每一帧画面都是一张精美的海报。
沼泽地,既有西部荒芜之感,也有生命孕育之象,更有人迹罕至糜烂滋生之境。自然,也是暗藏犯罪的最佳场所。
影片由一宗少女失踪案引发,两位警察踏入蛮荒之地开始调查,很快,他们就发现这并非一起简单的意外案,而可能是有组织的连环案。
故事谈不上精彩曲折,但在沼泽、雨水、昏暗的光线、沉默而古怪的人以及暴躁的搭档烘托下,全片处理得非常引人入胜,甚至多个桥段几乎令人窒息,尤其是追车和沼泽之战两段。画面越克制,氛围越强烈。
导演及摄影美学功底极其深厚,虽是沼泽地,但画面美得让人心动,以至于你甚至会忘了这是个犯罪片。
这部电影在西班牙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一举获得了第29届戈雅奖最佳影片、最佳导演奖。
今天要给大家讲的故事的名字叫 La isla minima(沼泽地)。这个故事发生在二战结束35年后的1980年,西班牙南部的某个小镇上,那儿正处于工人为了争取自己的权力,大规模罢工的年代。
那儿发生了一起少女失踪案,两位探员Pedro(佩德罗)——高帅的那位 和 Juan(胡安) ——那位法西斯,奉命前来调查。失踪的是17岁的Estrella(艾斯特雷) 和 她的妹妹—15岁的Carmen(卡门)。据目击者大妈说:“她们上了一辆型号为Dyane 6 还是 2CV的雪铁龙轿车,(看来不管哪个年代的女人都对车子不敏感啊~ )。
那就先到失踪者家里去调查罗~ 失踪者女孩们的父亲在港口经营渡轮,那真叫一问三不知啊,倒是母亲在最后提供了点干货,把陈老湿拍的一部分残缺胶卷作品提供给了探员.....
探员在回去的路上,碰到个渔夫,说有个神婆想见见二位,两位欣然前往,神婆果然对得起她的尊称的第一个字——神,借问女孩何处有,神婆遥指废弃场。两位探员于晚上前往废弃场,在一口枯井中发现一个小包,里面有Estrella(艾斯特雷)的长筒丝袜,但晚上难以查看,于是乎,第二天天亮就在附近地毯式搜索。
在搜索中,意外撞到捕猎男Jesus(杰西),此人后来成为一位可靠的盟军.....另一边,两位农夫在池潭边发现失踪女孩的尸体(carmen被烧手,Estrella被切断手指,这点我还是不明白寓意,望告知....)
到了晚上,两位探员回旅馆后,撞到手持猎枪的castro(卡斯特罗),叙述自己的女票Beatriz(贝阿特丽丝)在码头被杀害了,脚也断了,带着的箱子飘在了河上,为了证明屌丝的自己曾经真的有一个女票,拿出了双面照的项链,还指出早年还有一个叫Adela(阿黛拉)的女孩也遇难了....
第二天,探员们自然去警署查看之前Beatriz案子里提到的箱子,里面有另一个双面照的项链,这下,探员们坚信屌丝男果然曾经有女票的事实,还发现了曾经在遇害姐妹闺房里也有的招聘宣传册,为了方便,我在这儿就称之为offer吧.....
Beatriz的家还没去过呢,说走咋就走啊......顺便把盟军Jesus捎上,他满级盗贼的开锁技能此刻大派用场呀~~ 在她家里,发现了一张四人党的照片——从左至右分别为:Beatriz. Estrella.Quini. Adela . 至此,我们的陈老湿——Quini(奎尼)就正式登场了,Pedro顺便还玩了一下万花筒.....
受害者们的家就差Adela的没去过了,还是要去一趟的么~ 那儿提取到的干货是:Adela有个5.6岁的儿子,带着十字架的项链,有一本封面为带帽女人的大册子.....
那目前剩下的也就只有陈老湿——Quini一条线索了,第一次跟踪陈老湿,得知女孩们遇害那天自己跟新欢Marina(玛丽娜)在一起,(就是那个最后雨夜追捕中车后备箱里的美女);第二次Juan跟踪,发现猎人旅馆,以及一个带帽神秘人,和撞向自己的枪托......在此期间,Pedro暗度找记者查明胶卷的事;Juan则是在遇害女孩们的父亲口中供出自己私拿毒品的事,于是船上的安检加强把控......
男人这块难搞定,那就从陈老湿的新欢Marina着手,威逼利诱啦~ 在电话线上接录音机啦~ 柿子总得拿软的捏么~~ 在回去的路上,又被人请到船上了,这回不是神婆,是神婆的毒贩男人们,男人们说:“你们这么查,我们的货就没法发到帝都的娱乐圈了,那明星们还怎么安心唱歌拍电影呢!!”探员一想也对,那就等价交换吧!于是得知疑犯是驾驶一辆车窗上贴着黑色带帽女人贴纸的Dyane 6雪铁龙轿车,终于是补了第二段中大妈女司机的漏洞了......
走了一段冤枉路,原来案子跟毒贩一点关系都没有。这时Juan想起那个贴纸原来在Adela的大册子中见过,再一次去Adela的家,她妈妈拿出两条印有XX酒店标志的毛毯,说是Adela此前在XX酒店工作过,有个叫Sebastian(塞巴斯蒂安)的在酒店工作过的人帮助过Adela摆脱过陈老湿的纠缠,Pedro于是到酒店查看Sebastian原先寄存在酒店的箱子,里面发现很多offer以及那个万花筒....晚上,遇害女孩母亲塞给Juan一张纸条:明天7:30,十字路口,一个人约么??Juan第二天前往得知,原来Marina被陈老湿骗了,拍了很多作品,还被带帽男背入式了,此人喷有古龙香水,手感柔滑.....
然后Juan遇到了本小镇的集体罢工运动,和相关企业负责人Alfonso Corrales(阿方索.升拉雷斯)进行了友好的谈话和亲切地握手....与此同时,Petro晚上开夜车的时候,偶遇牌照为SE.8348.T 后窗有贴纸的嫌犯车,一路追啊,在后窗还看到一个少女探头的身影...没追上后,连夜跟警察局长反应无果后,和Juan去听Marina的电话录音,得知电话是打往猎人小屋的,驾车前往,对了,还捎上满级盗贼Jesus....
在一番打斗中,Juan拿着从陈老湿那儿缴获的匕首捅死了BOSS Sebastian,救出了后备箱的Marina。至此主要剧情结束....
下面说说隐藏剧情:1. 把Juan敲晕的应该是 boss Sebastian...
2. 最后记者给Pedro看的残缺照片里有一个男人标志性的手表画面,这和Juan跟企业老总握手时的手表如出一辙..
最后,做个总结,这是一个跟天朝的新闻惊人相似的故事...官商勾结,警察局长倚赖资本家带来本地经济进步,解决工人罢工问题,对于资本家个人危险的癖好,甚至犯罪,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调查案件的探员有着虐杀人类罪行的法西斯背景,但是穿上制服就活脱脱变成了Police。
想想在那样的大环境下,谁都可能成为下一个受害者,亦或者已经麻木了.....
在电影《杀人回忆》的结尾,耗费十年未能侦破凶案的探员,回到当初发现女尸的田边,遇到一个小女孩,并从她口中得知,不久前也有一个人在此处,说是多年前在这里做了一件事,现在回来看看。探员向小女孩询问那个人的长相,小女孩说,他的相貌很平凡,就是很普通的那种。探员若悟与茫然的表情特写渐暗,电影结束。
不同于希区柯克或本格派推理小说那种制定规则、邀请观众参与一场场智力和情感游戏的作品(这些作品为观众提供一种伪平等的错觉,让人感到,一切故事有始有终,真相总会揭示),《杀人回忆》给人提供的,是真正的平等:与生活那拖泥带水、暧昧不清的真实状态的平等,并在叙事中不厌其烦地重现一条条看似有用的线索,却始终抵达不了真正的结果。今天要推荐的《沼泽地》,也是这样一部电影:一串凶杀、一场侦破、一个没有解决的结果。
http://v.qq.com/page/c/2/9/c01827fv329.html《沼泽地 La isla mínima》预告片
电影的故事,发生于1980年的西班牙瓜达尔基维尔沼地。这里居住着刚从弗朗哥独裁政权中走出的西班牙乡民,其时罢工运动风起云涌,国王卡洛斯一世的民主改革还未成效,历史转变脉搏隐隐,让人心无着落。两个警探也如这个国家一样带着自身生活困顿、压抑的历史,去探查凶案的真相。
少女失踪、发现尸体、线索积累、嫌疑人仿佛渐现、抓获,看似标准的故事线,实际如小孔,可窥见其后更大、更长的时空系统。警探佩德罗因办案远离自己即将生育的妻子,办案间隙与她通电话时的无措、焦虑,和他干练冷峻的形象相抵,确证其平凡生活者的身份。搭档胡安背负着在独裁系统中操纵屠杀的黑暗历史、罹患重症的生命负担,也使他正直果断的警探形象悬空无着。处于生活困境、甚或曾代表罪恶的人,在此时反身代表正义,这是时间在生活中流变而出的张力,电影中的通灵者和落在台灯上的鸟,是人对这种力量的模糊而确切的感知的外化。
沼泽地既是故事发生的地方,也是一个喻体,以此想象这样一个过程:落入沼泽之前的无可遏制的隐忧,落入过程的痛苦,以及落入之后,对脚下无底深陷的恐惧和无望。世事之中,人对过去的悔恨、对当下的困惑、对未来的担忧,是最真实而普遍的共同体验。《沼泽地》遵从这一体验,不给一个罪案拟定明确的动机和最终的解决,并让各种意义的当事者保持如实的片面知情者的身份。不予解决(侦破的结果只是局部地抓获凶手,而佩德罗对胡安的黑暗史将如何面对?),是这部电影的态度,也是真正悬疑所在:人在生活里总是处于未解决的状态中。如之前推荐过的布鲁诺·杜蒙在《小孩子》中的态度一样,罪恶只是生活的一块实在的材料,实在不比别的庸常材料更特别,也实在不值得艺术家在作品中予以无论道德还是娱乐上的虚假的解决。
杀人回忆+真探,翠鸟与火烈鸟两段令人印象深刻
1.故事、情节、氛围营造都非常《杀人回忆》;2.多次使用上帝视角的高空俯拍镜头,恰到好处;3.结尾,我们都知道,那不是完整的真相,而故事在镜头里已经结束了,只会在观众心里继续漫延。
感觉比《白日焰火》更胜一筹,影片包含四个层面的社会罪恶:除了看门人的变态杀人案外,还隐含资本家的奸淫少女案,更有警察局长为包庇来落后地区投资的资本家的特殊嗜好而打压认真办案的两位警察的渎职案,最后还有佛朗哥时代秘密警察谋杀抗议人士的政治血案。
首先,色调不喜欢,太沉闷地透不过气,我比较喜欢像天使爱美丽的那种色调。其次,本来以为有个多意外的结局呢,可草草收场真心让我有点白激动了。就算留个伏笔,也好像叙述得不够彻底。看得并不过瘾啊
#1864#片头很漂亮,拍中那种人人想逃离的感觉,中间的追逐也颇为紧张刺激了。算是剧情类,没有太大的反转
14年西班牙悬疑类佳作,IMDb7.7分,画面精致,情节紧凑,两位主演的表演也很到位,尽管剧情有几处小小的瑕疵,但并不影响影片的整体效果。结尾点到为止,虽然略显仓促但恰到好处,故事的线索已经足够清晰,剩下的内容留给观众慢慢回味~
不好看~
看到最后依旧是疑点重重,线索还是让你难以理清,和【性本恶】+《真探》的感觉差不多,似乎很接近真相了,但也只是很接近,你无法相信任何自己看到的听到的,同时凸显人性的复杂。相比同类型的美国片,这种悬而未决的故事更耐人寻味,大量的上帝之眼镜头让片子显得很风格化,越蛮荒越罪恶。★★★★
风格大于内容的犯罪剧,在毫无亮点和戏剧冲突的剧情之下,唯有对处于大转变时期的西班牙村落与人际关系、「上帝视角」以及似乎有隐喻在内的盘根错节的乡间水道。
在半小时内以为是《杀人回忆》的翻拍,两个警察其中一个从首都来的设置、大片的麦田、针对女性的连环杀手、政治动荡的时代……这个犯罪故事虽然安排了结局,但主角之一身上被揭发出来的隐情并非串联成一出救赎戏码那么简单,就像一个俯视镜头里麦田与沼泽泾渭分明一样,聊得是人性的暧昧割裂跟社会原罪
文艺,空旷,阴谋,分裂。
沼泽地 La isla mínima (2014)
杀人回忆的味道,线索虽凌乱但真相慢慢浮现,令人回味。烦闷的季节与肮脏的勾当 随着一场大雨落幕,背景突显出来的却是,不论是民主自由还是权力专政,总有一些规则和秩序是不可触碰的,就是那双幕后的黑手。
无油无盐
电影版《真探》+《冰血暴》既视感,也可以说是西班牙的《杀人回忆》+《追击者》。深陷泥潭的杀人事件,在这一块沼泽地不动声响的发生,安静却惊悚。看不透的意外结局和空中俯拍的上帝镜头加分!
沼泽地太适合罪案剧,想想《真探》吧,潮湿的环境酝酿着扑朔迷离的神秘感,加上属于特殊年代的时政局势,警署内部勾心斗角,以及警探黑暗的过去,紧张感持续整部电影,最后的结果也成了一厢情愿的结果,因为真相是普罗大众看不到的。
开头的那几个镜头太美了,鸟瞰的沼泽地像密布沟壑的大脑,又像被蜿蜒的血管包裹的器官,潮湿的秘密和黑暗的过去,终究都随着时间蒸腾升华,再一次降落在水里
我觉得在编剧上还是有一些问题,说的话就剧透了。表演不错。
以后可以新增设一条叫做“杀人回忆”或“真探”的犯罪悬疑惊悚片亚类型
西班牙电影的节奏气氛画面简直了,根本不在乎讲的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