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怒汉:大审判

HD中字

主演:谢尔盖·马科韦茨基,尼基塔·米哈尔科夫,谢尔盖·加尔马什,瓦连京·佳夫特

类型:电影地区:俄罗斯语言:其它年份:2007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12怒汉:大审判 剧照 NO.112怒汉:大审判 剧照 NO.212怒汉:大审判 剧照 NO.312怒汉:大审判 剧照 NO.412怒汉:大审判 剧照 NO.512怒汉:大审判 剧照 NO.612怒汉:大审判 剧照 NO.1312怒汉:大审判 剧照 NO.1412怒汉:大审判 剧照 NO.1512怒汉:大审判 剧照 NO.1612怒汉:大审判 剧照 NO.1712怒汉:大审判 剧照 NO.1812怒汉:大审判 剧照 NO.1912怒汉:大审判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12

没看过原版12怒汉,知道大概剧情,但没有因为俄版而产生看美版的兴趣,也不关心比较的问题。

两个晚上才看完,第一晚看买的碟,所谓的英文字幕跟google翻译的似的,里面还夹杂着拼音orz,只能大概明白意思,艰难地看了一半儿,边下载中文字幕版。最大感受是不必要拍成电影,直接演话剧,会非常好。第二晚看下载的,中文字幕质量不错,基本符合前一晚的理解和……猜想,异常顺利地看完了。非常严肃的电影,深夜,神清气爽睡不着,结果是今儿一天困死加头疼。

故事讲的是一个车臣男孩儿小时候父母在战争中死去,他被一个俄罗斯军官收养,后来却被控谋杀养父。12人的陪审团要给他的案子做个了断,于是密室(一个小学体育馆)中讨论。案子拖了挺久,大家都盼着给他定罪就走人,没想到有个陪审员从一开始就不认为他有罪。这个人是12人里最另类的一个——呃,必须说的是,12个人出现在眼前的时候我都昏了,一堆我叫不上名字但是看过他们各自电影的演员,导演自不必说,还有扎武隆……以及潜艇沉没等电影里的演员——他进入体育馆后悄悄把一张圣母像卡片放在一个陈列柜上,每次他遇到来自其他人的阻力时便会过去看着它汲取力量,不过这张卡片是最后才揭晓的,电影过程中一直没有正面照。

投无罪票的理由很简单,对一个人的命运不应该这么草率地一举手就决定,而必须12人同意意见才能算,所以他一定要投反对票。这个朴素的理由立刻唤起了其他人的道德意识,一个犹太裔陪审员也很快改变了立场。坚决认定有罪的其实只有一个人,而他的理由就是电影的敏感主题民族问题,他对车臣人充满了仇视和恐惧,把他们当成匪徒,当然,他有他的理由,俄罗斯和车臣之间的冲突全世界都知道,以及那些恐怖事件。而有位陪审员刚好来自高加索,在莫斯科上了医学院当了外科医生,仇视者却讽刺高加索人买文凭,可想而知二人会发生冲突。仇视者对犹太人也很有敌意,不过犹太裔陪审员很有自嘲的宽容。

我不断跑题地想起,相比于911,当年我对库尔斯克(这个当然和车臣战争无关……)、莫斯科人质两件事儿要关注得多,我弟弟上任之后倒霉事儿一桩接一桩……每天都要看报纸、新闻上的追踪报道,心情沉重……

正反两方试图说服对方时肯定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其中一些人讲述了自己的部分经历,就像里面的一句台词儿,都是很俄罗斯的故事,就不赘述了,详见后面附的剧情介绍。基本思想是,认为无罪的希望能多给男孩儿一些关注,人们之间的冷漠甚至可以扼杀脆弱的生命,稍微多一点儿关注可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挽救效果;认为有罪的除了民族因素,还有就是所谓的铁证如山。这就要感谢扎武隆了,他本来是支持有罪的,但是在大家争论不休的时候,他找来资料进行推理分析,其实只是指出了一个明显的可能性,很难想像审判过程中竟无人提及,或许可以当成是一种艺术夸张,来突出这个审判的不合理(还有作为凶器的所谓独一无二的车臣军刀,其实在莫斯科就能买到),皆因嫌疑人是赤贫的车臣人,死者是伟大的俄罗斯军官。

陪审员们的责任感被慢慢唤醒后,也玩起了冷笑化似的事件重演,为的是检查证人证词的可靠性,结果对男孩儿略有利。然而扎武隆提出的假设更具杀伤力——死者的朋友利欲熏心杀了军官并嫁祸给其养子。男孩儿的故事是穿插在陪审团讨论中慢慢交待的,每次插播都以一个黑乎乎的东西在陈尸的战场上冒雨从远处走来结束,片尾才给出清晰的镜头,走来的是一条叼着一条手臂的黑狗,定格。扎武隆的推断基本上让案情明朗了,加上证人是暗恋死者的女士,出于嫉妒做了伪证——也是推理出来的——有罪无罪大家心知肚明了。

随着大家纷纷选择听从心声,仇视者最后不得不承认他在良心上也认为男孩儿无罪。就在即将达成一致之际,导演成了惟一一个还坚持有罪的人。在他说出理由前,我已然料到,所以犀牛得jpgd掉满地。这几乎是个形而上的理由,但是在正反讨论中必然要提出,否则会留下漏洞。那就是有没有可能,对男孩儿来说监狱比围墙外更好。一个赤贫的车臣孤孩儿,背着杀害俄罗斯养父的罪名,不管是不是莫须有,加上如果真是被人嫁祸,嫁祸他的人岂肯善罢甘休?他的安全如何保证,他的生活如何保障?这是很现实的问题,面露难色地陪审员们吓了我一跳,一瞬间我以为电影的结局会出乎意料地留在围墙内。还好,它终究是形而上的,而你总不能因为担心出门儿被广告牌儿砸到就永远不出门儿了。费了这么大劲儿说服自己接受一个无罪的事实,不会轻易就让一个挫折反击。12票无罪通过。

真相揭开,男孩儿的确是被人陷害,不过凶手仍逍遥法外。导演暂时收留男孩儿,留下一个希望,他总会有去处,而且凶手会被抓到。男孩儿俄语说得不好,影片中几乎没有开过口,只有两次,小时候和在监狱里两次挑起民族舞蹈,他眼里从来没有绝望,一直带着一种单纯的鲁莽,即使不知道真相,从第一分钟起我也毫不怀疑他的清白。

12位陪审员的身份、背景没有一一交待,一切都是从言谈举止中表露,从他们的表现来看,几乎可以确定的是,不管立场如何,都不是没有起码的正义和道德底线的人,只是在他们各自不同阶层的生活中或多或少被淹没了,屈从于平平常常的个人主义,但是在被迫进行深入思考后也可以有所自省,都是可以被唤醒的现实的好人。

影片的一个有趣之处是涉及了俄罗斯的很多社会现实,民族问题、体制问题、城市膨胀、贫富差距、教育问题、自我迷失、人情冷漠、酗酒和毒品泛滥(附文里的剧情有误,某位陪审员没有吸毒,他是个演员,惟妙惟肖地模仿而已)等等,很多细节勾勒出了这个粗线条的国度和民族,甚至还冷幽默地冷不丁纠正一句俄语的使用错误。

我不知道原版12怒汉有没有被搬上舞台,这种形式在银幕上或许是新颖的,但我还是觉得它更适合在舞台上长久地演出,特别是如果换成俄版的内核。案情可以通过舞台上的大屏幕来展示,也可以直接在舞台上表演,因为场景切换都很简练,总之觉得非常适合改编成戏剧,戏剧冲突很鲜明。其实我比较同意一个评价:有创意,但是思想大于艺术,即艺术的实验性大于可看性。不过见仁见智,事实上我觉得很可看,而且津津有味儿。我看过的尼基塔的电影似乎留下一个前后一致的印象,他是个很有想法的导演,对俄罗斯抱有一种理想的情怀,他讲的故事或许是真实可信的,却总忍不住用一种带理想光环的方式来表达,给这个国家涂上一层他希望她拥有的色彩,这就是我非常喜欢他的电影的原因。距离的缘故,我必须透过自己的想像来看她。

看完的感觉和照常升起异曲同工,通透。我还没看色·戒,也不像几个月前我以为的那样有兴趣看,除了对张爱玲的不买帐,还有我可耻的保守,我就不相信非要赤裸裸的表现才可以展示理智、欲望、情操,尤其是在那样水深火热的时期,我真的不太买小情小调的帐。虽然并没有幼稚到以为因萨罗夫们就要独善其身,但是我更喜欢没有噱头也能耍帅的能耐。跑题了……照常升起最后那一轮硕大的红日升起时,我感到通透。12最后陪审员悄悄回来收起那张给了他力量保佑了男孩儿的圣母像卡片时——那只小鸟就是男孩儿,我感到通透。不管涂上多少理想色彩,它们都是严肃、真诚的作品,想给观众的甚至不是享受,而是思考,一起用良心思考。心如果稍微感觉触动,就足够了。

http://shawxx.spaces.live.com/blog/cns!C75C78C8E80335DE!3951.entry

 2 ) 形似不神不同

从原版十二怒汉、国内的话剧版十二公民一路看过来,这个男人来自地球与十二怒汉是我最早看过的以谈话为主要表现形式的电影,两部电影的质量也都是惊为天人,引领我很长时间对这种小成本、小场景、强对话电影的痴迷,让我感觉到电影的魅力可以超脱影响,而来自于故事与思辨本身。

原版十二怒汉给我的感觉,是关于法治、法律的深刻解析和反思,第一次让我知道了只闻其声的无罪推定和陪审团制度究竟是怎样的,是怎么运作的,又能带来多大的能量,整部电影的重中之重在于推理、分析,逻辑丝丝入扣,质疑十分合理,说明证据不能满足排除了所有合理怀疑,所以被告可以是无罪的,但是原版没有对超出法律的范畴有更多的引申,很严肃、很有板有眼。

本片——大审判,与前作完全不同,在我看来这已经不是翻拍,而是一部新的作品,只不过套用了这种“陪审团谈话”的模式,电影真正想表达的,也不是法律精神与陪审团制度如何,而是结合了每个人的生活经历,与时代大背景之后,什么叫做善良,什么叫做仁慈,在这部电影里,对于证据链、证词的分析非常弱,陪审员改变主意也不是出自于证据如何,主要来自于心中的善念,更像是把“证据存疑”已经作为了一个大家心知肚明但是不想拿到台面上的大前提,证据已经先天不足了,出于我们的善良,出于对于一个人生命的负责,我们是否还要判他有罪?

所以影片开始陪审员们的漠不关心,再到后面的逐渐打开心扉,都是陪审员认识到自己带有偏见、认识到自己并没有遵从本心的过程,故事本质上是在围绕每个人的是非观、善恶观展开,那么这些人的三观又是怎么形成的呢?显然离不开大环境的推手。

所以本片与原作完全不同,形似,但是内核是在窥一斑而见全豹,洞悉整个大环境的变化,但是同样不失为一个佳作,虽然有的地方节奏确实有点慢

 3 ) 《十二怒汉:大审判》一个关于人性的故事

整部电影起源于一个美丽的错误,我应该是要看美版的《十二怒汉》,却误打误撞跑进了俄罗斯版本的。在观看过程中,发现片子一直被诟病说“冗杂、掺杂了太多个人故事而缺乏推理”。(这样的声音多是出现在影片刚开始的时候,因为后来展开推理了,不再是讲故事了,所以观众们的怒气逐渐被平息下来)

但是我要提的是什么呢?恰恰相反,我要表扬这种“讲故事”的设置结构。用“每个人的亲身故事作为案件的连结展开”是非常耐人寻味的方式。首先它代表了这样的一个观点,那就是“世界上每一个人都是通过他自己的视角去观察世界,用他的生活经验去判断这个世界”。如果不是因为这些陪审团成员根据“杀人少年”的案件进而联想到与自身有关的故事,他们会那样坚定地投票说“少年无罪”吗?未必。正是因为他们用个人经验去代入其中,他们感同身受,所以才同情少年,所以才愿意把真相查出来,才愿意耗费时间来层层推理。

说到底人都是为己的,只有当一件事牵扯到他们自身的感受,刀割在他们身上,他们才会痛。否则就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这是人性。仔细观察就可以发现这个观点是从头贯彻到尾的。在最后大家都认为少年无罪的时候,主持人要求大家帮助少年,人人都陷入了沉默,开始找理由推脱。这不就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表现吗?人性使然,再高尚的人也是如此。

其次,这种“讲故事”的结构,虽然让观众在观看的时候感到艰难晦涩,难以理解。但其实这样的结构更加容易产生丰厚的解读义。每位成员都讲述关于自己的故事,形成了一幅幅图画,而请注意,电影中并没有给这些图画下定义,或者是蹦出什么大道理来解释这些故事。很简单,这阐释的空间就是留给观众的。由此,整部电影更显得意味深长,因为陪审团成员的故事其实可以从多种角度去解读——那么这就会大大地拓宽电影的厚度。而一部电影里,可被阐释的空间一旦变多,它就会变得耐人寻味,甚至值得二刷三刷细细体会。

为什么值得细细体会呢?因为我觉得每一位成员的故事都像是一幅极其惊心动魄的画面——而且在生活中并不多见。

画面一:一位警察局长,面对一位看起来“极端的残暴的,持枪的危险分子”,所做的举动竟然是赤手空拳地走进去面对危险分子。最后两个人坐下来一边喝着伏特加,一边抱头痛哭。

而这位危险分子之所以走上极端的道路,竟然只是因为他在老虎机上输了钱。

画面二:一位墓地主任,靠耍花招把死人的尸体堆在一起,欺骗死者家属来赚钱。赚到的钱,他买了一块极其昂贵的劳力士。他靠这些不义之财变得很富裕。可是这样的人,却也是为数不多的捐钱建造学校、帮助弱势群体的人。

画面三:一位物理专家,曾经因为一时的失败而日夜酗酒,打人,试图自杀,发疯。在那辆仿佛开往他人生的生命终点的列车上,人人都把脸扭开,漠视着他的发疯。只有一个女人对她年幼的女儿说:“那个叔叔没有发疯,他只是很伤心。”至此,物理学家被那句话拯救了。

哪一个画面单拎出来不是震撼人心的画面?你觉得自己好像有很多话想说,但到了嘴边又说不出来。这就是这部电影叙事结构的精妙之处啊!多个画面堆叠在一起,接二连三地通过人物的叙述展现给观众看,让观众在这些画面中仔细思索背后的韵味,产生巨大的心灵效果。所以我认为这部电影的叙述方式是非常“文学”的。文学就是这样,它让人去补充文字背后的无限内容,它给你造成巨大的心灵冲击。更重要的是,文学,是关于“人”的文学,所以我们说人文人文就是如此。

什么是关于“人”的文学?什么是关于“人”的电影?

我认为这部电影就表现得相当淋漓尽致。

全片下来,你说它是在讨论一个案件,讨论公理,讨论法律?不,我觉得它的焦点更偏向于讨论“人性”。(当然也包括俄罗斯背后的历史,但因为我不太了解所以不多赘述)

正因为它的落脚点是在“人性”,所以它才拍得和其他版本不一样。

它都问了观众些什么问题?

1.我们总是轻而易举地就跟着别人下结论,对万事万物都不深入加以思索。而不深入思索会带来什么样的问题?

会带来影片开头物理专家说的那句话:“可你们有没有想过,我们这是在决定一个人的生死啊。”

一个人的生与死就在陪审团12位成员的一念之间。他们如果不加以思索就下结论说“少年有罪”,那么这一念之间,赔进去的是少年的清白和他的整个人生。

这更深的背后反映的是什么呢?

不是少年的生死。

而是漠然。

不假思索的后果,其实带来的是人性袖手旁观的漠然,是这样一种漠然的延续。

何为漠然?就是对他人命运毫不关心。

是在物理专家在火车上发疯时,人人都把脸扭过去,任由他自生自灭,这是漠然。

是旁人不了解极端危险分子的过往,试图一枪把他杀死,直接判断他就是“有罪的”,这是漠然。

是陪审团里的白衣男人(执意判决少年有罪的司机)用球去砸一个男人,然后哈哈大笑,那个男人反问他,“你为什么笑得出来”,这是漠然。

是陪审团里的成员们着急着要赶往做自己的事情,想要少年的案子快快结束,也没人愿意继续收养少年,这还是漠然。

可是有没有想过,哪怕我们之中有一个人是不漠然的,他只要稍微关心一下他人的命运,可能就在无意间拯救了一个人的人生?

这部片子就是在聚焦人性,让我们不要去漠然。

除此以外,它还问了观众些什么问题?

它还问了我们:

2.人性是复杂的,你该怎样去裁定善恶?你该怎么用法律去惩恶扬善?我们用什么依据去定一个人是“有罪”还是“无罪”?

这太难了。这才是亘古的问题啊。

我们当今社会里,有劳荣枝法子英这种歹徒,身负命案,杀人劫财,这是恶吧?

但如果有一个人杀了人,是因为那个人罪有应得(曾为虐奸儿童的罪人,但苦于无证据把他抓起来),那么这个杀了人的人,是在宣扬自己心中的正义,这算恶还是善?

3.当我们做出所谓善恶的判断后,我们怎么对那个人负责?如果少年出狱后就会被杀死,那么他应不应该被留在监狱里,只是为了保护他?

有时候我们所做的决定,看似是好的,会不会却导致了“好心办坏事”?

种种问题,电影都提出来了。

所以这部片子的丰厚度是非常惊人的,你可以看到很多东西,解读出很多东西,这是我喜爱它的原因所在。

电影片尾也给了这样的一个答案。

它说:

“法律之所以能长治久安,唯有依赖于更广大的宽容和慈悲。”

我认为法律能在一定程度判决人的善恶,但人性是非常复杂的,法律绝对难以成为完全解读人性的一套工具,它只能不断不断地被完善。法律是“理”,而人是有“情”的,是以,如何结合情与理做出相对而言公正的判断,就成为了千古难题。

所幸,人类也在不断地进步。

最后的最后,我想用我最喜欢的纪伯伦诗歌《罪与罚》中的一个句子结尾:

“正直的人,对于恶人的行为,也不能算无辜”

“清白的人,对于罪人的过犯,也不能算不染”

在做出裁决之前,需深深地知道,人性的罪与恶是与生俱来藏在骨头里的,你要理解人性的复杂,就不能单纯用黑与白去判定。诚然,理解邪恶并不意味着你要宽恕那些罪大恶极。

只是,常怀有悲悯之心,不再漠然,才能使人身上拥有接近神的光辉。而善与神性,恰恰能疗愈最卑劣的恶。理解,有时候比审判与制裁更有力量。

 4 ) 由十二怒汉想到苏格拉底

由十二怒汉想到了苏格拉底,想到了多数人暴政。俄罗斯人普遍讨厌车臣,所以对那车臣孩子没有好感。什么感觉呢,就像很多中国人仇恨日本人那样,先入为主了。雅典那时候信奉神,所以不喜欢苏格拉底的言论。多数人有什么优势?就是可以在投票的时候强迫少数服从多数。人少言轻,当只有你一个人这么想别人却反对的时候你还会坚持吗?你是否也会随大流做出选择?毕竟待在一个大群体里面会更有安全感,不是谁都有勇气对抗整个世界,不是谁都能横眉冷对千夫指。但是诚挚得感谢那些"另类",因为他们,文明才能更快地发展。电影中,陪审团的人虽然同意那个孩子无罪,但是拒绝给予更多的帮助。是啊,每个人有自己的生活事业,换了你愿意花时间帮一个素不相识的人吗?电影的最后,窗外飘着大雪,那个人说,你可以选择待在这里,或者自由飞去,但你得自己做决定。是的,你也得自己做决定。

 5 ) 很棒的电影,看完才知道是翻拍的

非常棒。好的电影总是给人震撼,切中人性、社会的核心,让人深思。

“法律是至高无上的,那么仁慈呢?”电影就是围绕片尾抛出的这个疑问展开。从一开始想尽快结束这个看似证据确凿、毫无疑问的案件,然后各回各家,到后来开始认真思考整个案件的细节,大家各自讲不同的经历,一遍遍模拟案发场景,每一位开始投“有罪”票的人,无不都是触动到了内心深处的仁慈,良知,最终转而投”无罪“票。这是一个巨大的转变,一个决定一个人生命的转变,每一位陪审团的人员都尽到了自己的责任。

然而让人更加震撼的是坐在桌头的艺术家。一开始不只有物理研究员持怀疑态度,艺术家比谁心里都清楚,看似人证物证俱全,实则纰漏重重,小男孩不可能是凶手,肯定是有人设下的圈套。但是为什么他还投“有罪”票,而且到最后大家都投“无罪”他仍然不变想法。如果说其他几位陪审员有良知,那么这位艺术家应该称的上伟大。因为他知道小男孩没有亲人,无家可归,既然被人陷害入狱,那么判“无罪”出去反而危险,陷害他的人一定会想办法再杀掉他,倒是在监狱更安全,待捉拿到真正的凶手再让小男孩出狱。想找出凶手是需要请律师,需要找证据,需要花大量时间和金钱,可是大家确实都很忙,没有人愿意去为一个自己不认识的人付出这么多。其实他们已经做到了自己应该做的,尽职尽责,否则小男孩可能永远生活在狱中了。

但是伟大往往就是比尽职尽责更进一步。出狱的小男孩,面对再次被陷害的危险,艺术家冒着风险,担当起小男孩的安危。就像德国电影《窃听风暴》一样,为一个与自己毫不相干的人,做出这么大的牺牲,太伟大了。

“法律是至高无上的,那么仁慈呢?”

法律的确是至高无上的,能决定一个人的一生,它也是把双刃剑。法律用来惩戒恶人,也被恶人用来陷害别人。而正是仁慈,正是内心深处的良知,让法律具有了它本应该有的意义。

 6 ) 俄罗斯民族的自我审视

去年看的片子,许多细节记不清楚了。在某论坛上跟W大讨论本片时忍不住写了一篇观影心得文,在这里留个备份。

俄罗斯导演Nikita Mikhalkov影片12,翻拍自1957年的美国影片——Sidney Lumet的12 angry men。其实把这两部片子对照来看,会很有意思。两片都是一个处于社会边缘的少年被控杀死自己的父亲,12位来自不同阶层的普通公民组成的陪审团对此展开讨论,并做出判决。最开始大多数人都认为是一个简单直观的案子,只想草草结束早点回家,但有一个人提出异议,促使陪审团员们重新审视案件,并最终做出无罪判决。

美版最让人称道的是,在局促空间内运用镜头和推理营造出张力十足的压迫感,随着案件推理的进行,剧情层层推进至高潮。全片片长96分钟,节奏紧凑、张力十足,虽然总共只有一个场景(片头片尾的短暂画面忽略无妨),却绝无沉闷之感。从1:11到12:0的逆转胜利,让人们审视司法程序表象下真正的法理公义,每个公民如何尊重自己手中的法律所赋予的权利,维护法律的本质和初衷——不分阶级和偏见的公平正义。

而俄版虽然沿用了美版的故事框架,但是形式和内涵都突破了美版。故事场景从狭窄的审议室变成了空旷的学校体育馆,全片片长159分钟,空间和时间都较美版进行了延展,内涵也更丰富。

电影从头到尾不停闪回车臣战争和男孩回忆的画面,所处的陈旧体育馆更让人联想到几年前beslan人质事件同样发生在学校体育馆,战争的残忍镜头和记忆的伤痛为影片渲染出深沉凝重的气氛,与陪审团员一开始的轻松态度形成讽刺的对比。回忆画面里,战火中烧毁的钢琴、被狗叼着的戴着钻戒的断手,时时刺痛着观众的神经,隐喻俄罗斯曾经历的文明衰落和价值混乱。

审判讨论过程中,十二个陪审员每个人都根据自身经历讲了一段故事,他们的身份经历各异,代表俄罗斯的各个阶层,12段故事折射的是俄罗斯近几十年社会的动荡和变迁。他们在回顾自身经历的同时寻找失落的价值观和良知,也是俄罗斯对历史及社会问题在进行着自我审视。

俄版与美版的差异也由此呈现。本片中,陪审员对案件态度的改变,主要取决于价值观和良知的回归,虽然也有案件推理,但是重要性却不如美版了。特别是最初投无罪票的几个人都是从自身经历出发,从良知上给予无罪判决,再去进行推理说服剩下的人,剩下人的转变也更多取决于放弃偏见而不是被推理说服。与美版强调法理公义不同,俄版更强调的是价值观的回归。美版的结局是12:0,正义得到了伸张,法律得到了维护。而俄版在12:0之前却有一个11:1的转折,指出了法理公义无法拯救的悲剧——案件已经结束,但造成悲剧的仇恨却并未结束。最后解决的办法是尼古拉的人道情怀,由他暂时收养离开看守所却无处可去的男孩。更特别提到现为艺术家的尼古拉原先也当过军官——和男孩的俄罗斯继父同样的经历。从军人到艺术家的身份转变,有着枪炮化作玫瑰的美好寓意,而收留车臣遗孤继续俄罗斯养父的未尽职责,也传达了导演对放下历史仇恨、抛弃偏见、心怀仁慈、着眼未来的愿望。

在影片片尾,工程师独自走进房间,亲吻圣母像并放飞小鸟,窗外是风雨交加,工程师则默默祈祷。俄罗斯是东正教国家,有着深厚的宗教传统,圣母像寓意呼唤回归俄罗斯民族的精神底蕴和人道关怀。联想到本片的海报——低头沉思者的脑海中飞出无数只小鸟,向风雨中飞去的小鸟寓意俄罗斯知识分子对自由不懈的追求和艰辛。而这种对民族的悲悯关怀以及对自由意识的坚守正是俄罗斯传统知识分子自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索尔仁尼琴以降的伟大精神遗产。

本片的片头片尾字幕也很有意味。
片头:不要去寻找生活的真相,试着感受生活的真谛吧!
一个祈使句奠定整部影片的基调,可以理解为是在刻板、冷漠的法律理性之外,呼唤真正的价值回归和人道关怀。
片尾:法律是永恒、至高无上的,可如果仁慈高于法律呢?
一个疑问句在影片结束后仍萦绕于观者脑海中,恐怕没有人能轻易给出答案。

 短评

7.9

6分钟前
  • 冰山李
  • 推荐

俄罗斯竞选2008奥斯卡最佳外语片作品,《烈日灼人》导演新作。没看过原作,这部翻拍的确是很长很叨逼叨…150分钟,第100分钟时小觑了10分钟,醒来已经完全云里雾里了…这是一部你得双眼盯紧字幕、脑子急速旋转、耐心、静心观看的片子…奥斯卡外语片是我也不选它。

8分钟前
  • 影志
  • 还行

再看一遍

11分钟前
  • 徐徐
  • 推荐

不是关于法律,而是关于仁慈。

15分钟前
  • malingcat
  • 力荐

承受的主题太宽大,使得整个过程显得有些漂浮,但仍然是部好电影。

20分钟前
  • 不流ᝰ
  • 推荐

相对于原版的密闭空间、抽离背景,此片插入了大量时代符号、个人遭遇,不再强调法律公正的绝对性,陪审团显得更人性化,态度的转变源自自身经历,其软弱和动摇更具说服力,也侧面解析了俄罗斯风云变幻的政治格局;表演非常赞,基调更悲凉;想表达太多,略有杂乱,部分指涉无法解读。

22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推荐

尽管是法庭戏,精彩依旧难掩。还在怀念当年的【西伯利亚的理发师】。导演是天才。

26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推荐

换了个地儿重新拍,非常好的延续了原作的神韵

31分钟前
  • madaoooo
  • 推荐

老骨头们演技太棒了

33分钟前
  • 西决
  • 力荐

线索太多,台词嫌冗长,还是更喜欢原作的精炼。

35分钟前
  • 金刚大笑
  • 推荐

几年难遇.

38分钟前
  • ⒹⓎ
  • 力荐

民主并非投票,而是不停止思考。如果停止思考,不讨论只投票,第一分钟男孩的有罪判决就能定下来。你把这称为民主?对不起,没有反对意见的交锋,就谈不上民主。

40分钟前
  • 玻璃蔷薇
  • 力荐

不算成功的翻拍,导演加入了很多俄罗斯元素,包括对寡头政治的影射,但导致全片过度拖沓,给观众的感觉并不好,面对演员长时间并不动人的个人叙述,稍微急性的人,很容易会失去耐心。远没有57年美国版能紧紧抓住人心,拍电影有时候1+1并不大于1.

42分钟前
  • 肥壮壮
  • 还行

让人想到了《哗变》,12个老男人的戏真棒~

44分钟前
  • 老探戈
  • 力荐

冗长、杂乱而且煽情,还不如中国大陆那版。57版的靠的是严谨的逻辑,理性的自觉,公正的自主,内怀的慈悲,最后不得不令人信服,再叹而伟大。俄罗斯的这个版本,几个人几段人生经历的故事就乎拉碴煽过来了,末了来句“仁慈比法律重要”。若此,信佛祖耶稣即可,要法律何用?7.5

45分钟前
  • 巴喆
  • 推荐

要看第二遍的影片,12个老男人的优秀表演。

47分钟前
  • 力荐

拍得这么花里胡哨干吗?我还是喜欢美国人的老版本

49分钟前
  • 何生生
  • 还行

泣涕连连

54分钟前
  • 铁皮骑士
  • 力荐

要完全看懂对白不容易

55分钟前
  • 小老鼠
  • 推荐

考验了导演叙述耐心的力作,比57年的版本更丰富丰满

59分钟前
  • 匡轶歌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