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人在好莱坞类型化的本土化深耕积淀二十年,至少在亚太很难出其右。在美国完成制作又有多少增值?年轻的女编导凭寥寥几部短片就上位了,电影生态进化越来越快,当然背后有恐怖片教父级的 Sam Raimi加持。Raimi的恐怖具1980年代嬉皮喜剧风,是特定时代产物,对本片风格化没有贡献。 首部长片非恐怖即犯罪是新晋导演的标准起势,但是不要低估恐怖。 韩语命名韩裔主演,韩服并混搭了一幅西方渊源的符号化面具,本片更像是韩国外壳的美国家庭套餐MV,但又无法植根美国文化(如《X》)。如果对比就发现《寄生虫》是美国外壳,裹挟的是韩国心。韩国有一批影人擅长用好莱坞方式来讲述韩国犯罪故事,哪怕不冠以恐怖,但可以做到相当惊悚骇人。 本片试图避开亚裔编导秉持的东西方文化冲突这一长期主旨(比如《米纳里》),那就拍得更吓人一点嘛。日韩恐怖类型惊吓过全球,甚至印尼泰国的恐怖片也有斩获,因为把握了本土化民族化内核。或者如《灯塔》,根本没有恐怖事件发生,只是表现主义的黑白意象呈现就能从头惊到尾,当然 Robert Eggers 的文学艺术功底已抵近60岁大师级别。要么就不惧分级制度不惜暴力(同胞大哥罗泓轸就这样整,效果一流啊),或者再简单一点:怀旧,都可以更吓人(= =lll)。
今天聊聊电影《母亲》。
片名Umma (2022)。
视后吴珊卓在本片扮演一位名叫阿曼达(Amanda)的养蜂人。她和女儿相依为命,生活在偏僻乡间,依靠养蜂卖蜜为生。
阿曼达以为日子就会这样一直过下去,但好景不长,他的叔叔不辞辛苦找上门来,告知了她母亲去世的消息,并且带来了母亲遗物。
阴影重新蒙上阿曼达的心头,阿曼达极力躲避的过去还是找上门来。她要鼓起勇气面对过去,避免成为自己讨厌的人。
“Umma”是韩语妈妈的音译。
《母亲》整体基调压抑阴暗,就像吴珊卓的表演一样。她总是闷闷不乐,长年无法走出母亲带来的阴影,一直生活在恐惧和不安中。
阿曼达表现出对电力的恐惧,并不是真的对电力“过敏”,而是因为从小受到了虐待,留下心理创伤。这种心理创伤一直陪伴着她,也成为了她走出过去阴影的一个标志。
西方观众对神秘东方文化充满好奇,东亚国家家庭里的压抑气氛成了他们猎奇目标。
《母亲》正属于此类电影,编导为了迎合西方观众,极力夸大东亚国家中家长对孩子的控制,以致于演变成一种变态恐怖的控制。
专横的父母丝毫不考虑孩子的感受,把孩子视做自己的私有财产,不允许孩子离开自己身边,总是强调自己为了孩子吃了多少苦,要求孩子积极回报。
《母亲》把这种常见的家庭PUA方式夸大处理,拍成了一部恐怖电影。
片中多次提到或出现九尾狐,这是一个比较明显的象征性符号。
九尾狐最早是我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异兽,后传至日本、朝鲜等东亚国家。九尾狐最初象征祥瑞,后来慢慢被妖化成吃人的形象。
在片中,九尾狐象征阿曼达母亲多年被压抑而产生的怨恨,渐渐异化成了害人的恶意。
《母亲》的看点大概就是吴珊卓首次出演恐怖片,除此之外,影片中大量重复堆砌恐怖电影的各种常见元素,看不到创新、也看不到亮点。
突然惊吓、光线变暗、精神错乱、家庭创伤都是比较常见的内容,传递的内核又是迎合西方观众的猎奇东亚家庭关系。
同样是关于移民美国韩裔的电影,《米纳里》(Minari ,2020)就显得有意思的多。
尽管影片类型不同,但终归都是表现外来人口想要融入当地生活的过程。
导演不能总是通过挖掘自身不足、满足目标观众的刻板印象来赢得好感,应该主动积极地拥抱生活,这才能较好地融入当地。
吴珊卓在《杀死伊芙》中的精彩表现为她赢得视后,但在《母亲》中却没有多少发挥机会。
她饰演的阿曼达没有太多矛盾冲突,她只需要面对观众早已猜到的艰难过去,同时她口口声声说不想成为像母亲一样的人,并为之抗争了很久。她向过去和未来的抗争本质上就是同一个事情,不足以撑起一部常规电影的长度。
非要说能够引起情感共鸣,那真的是有点儿抬举《母亲》了。西方观众觉得故事老生常谈,东亚观众更会觉得故事俗套刻板。
想迎合刻板印象却失手,
别活成自己讨厌的样子。
这里是硬核影迷集散地,欢迎关注公众号:妙看影视
家庭伦理鬼怪片。也就是一个母亲想要摆脱自己母亲对自己的控制,但却不知道是受到母亲控制,还是自己本性中血脉的传承,自己也变成了一个对待女儿要离开的问题很是偏执,不通情理的人。不过最后大家总算和解了,也许是因为互相间的理解和体谅的原因吧!
女主以为从小被母亲折磨和胁迫,成家后变得不能接近手机等电器设备。她和女儿一起养蜂生活,女儿渐渐长大了,想要到大学读书但是女主不是很愿意。一天女主的叔叔来到女主家,告诉她,她母亲去世了,弥留之际一直在呼唤她的名字。现在将女主母亲的遗物以及骨灰送还给女主。女主久久也不敢打开装着母亲遗物的箱子。但是有一天女儿突然穿上了母亲的衣服,慌乱间,她赶忙脱下女儿穿着的母亲衣服,然后将所有母亲的遗物全部锁进了地下室。但是女儿还是撬开了地下室,打开了箱子,拿出了母亲的遗物。母亲多次劝阻都没有成功,最后因为大学入学通知书的事情,两个人闹得不可开交,相互打了耳光,愤然而去。女主觉得是母亲搞得鬼,愤然将母亲的照片和骨灰扔进地里埋了,结果母亲迁怒于她,将她拖入土中。在土中,女主回到了老屋,见到了母亲,通过母亲的讲述,慢慢懂得了母亲的用心,两个人和解了,女主也因此脱险了。最后女主和女儿也和解了。
东方的恐怖元素要比西方的更加丰满有物,毕竟有很多文化气质做支撑,一开始打开箱子时,还有几次突然人像显现时,还是吓人一跳,可惜的时,当鬼怪现身后,所有的恐怖气氛都严重降值,变得很低能幼稚。母亲的偏执做法只是因为不熟悉美国的生活,变得苦闷才这样的嘛?父亲在哪里?女主的丈夫在哪里?什么原因造成了她的偏执?应该她对偏执很反感才对啊?还有面具和九尾狐的存在,感觉是为了恐怖而恐怖,反而变得不甚恐怖了!
因为杀死伊芙所以对吴妈主演的这部剧还挺期待的,但还是失望的出来了
其实整体就是讲母亲的控制欲,母女之间的矛盾
铺垫不够,矛盾描述的也不够深刻
看的时候一直吐槽老母亲每次出来都非得问一句“秀贤啊,是你吗”
大无语,是不是的你都找来了还要问那么多遍吗
片中女儿也表现的很没礼貌,后面还跟吴妈互扇巴掌也是给我看笑了
母亲2022 1.预测一下,应该又是个女儿将母亲从过去的黑暗中拯救的故事吧,然后母亲和过去和解啥啥最后要么是妈没了姑娘迎接新人生,要么母女相拥走向阳光? 2.卧槽…老太太虚影坐摇椅…上来就这么淦… 3.啊…女儿被大学录取,想学化妆…老套的剧情… 4.面具呼吸你妈的!啊!身边忽然闪现的人影!啊!你妈的!还看不看!啊!你妈的! 5.踩没小鸡儿我明明预告片都看过了为什么还是吓到了!啊! 6.两次白天搞出动静就是为了女主发现她女儿要申请大学? 7.这大闺女怎么能这么欠咱也是不理解… 8.女主状态不对劲啊… 9.好家伙母女对扇是我没想到的!!这不是恐怖片来着? 10.啊…你要非说后20分钟有点拉胯吧…它确实有点…多少个尾巴的狐狸建模它也是建的差点意思…不是你不该恐怖片里整个这…老母亲的脸出来了,说实在点就不恐怖了…但是吴珊卓的演技在这撑着也没有拉倒哪去… 就是这…最后讲了个啥…
跟我预测的…没区别?母亲在女儿的帮助(?)下勇敢面对过去和自己母亲带来的痛苦和解然后送女儿迎接新人生?
不得不说后半段…有点子…拉胯…但是前面配乐和啥的确实吓到我两次,给两星不嫌少吧?吴珊卓给一星,这人…说温柔温柔说吓人是挺吓人的…就这个长相就能在这两个区间反复横跳我是没想到的,男主(算是吧)也好眼熟….(男主是shameless大姐的吸毒老公…)
最后总体给三星吧,其实是不够格三星的…
但是我已经很久没看亚洲元素的恐怖片了,还是应该鼓励的!
嗯很棒!
我太瞧得起自己了我也配看无字幕的版本…
立意新颖,形式大于内容的高概念恐怖片。 从本片能看出韩国窃取了多少中国文化和思想。儒家思想是以孝治天下,子女因为要赡养老人而难以有自己真正自由的生活。而西方则更倾向于成年之后,年轻人要独立闯荡,和原家庭分割开来,活出自我。 本片的焦点即是这中西两种文化的对撞。 在此我不踩一捧一,也不发表太多主观意见,单是谈两个小感悟。 一、母子/女之间很难成为真正的朋友。我个人认为父母在养育孩子之前就应该明白,孩子早晚是要独立并离开你们的。你们生儿育女为的不是能有个人为你们养老送终,而是为了让他们能够独立生活的。所以,当孩子独立时,千万不要再以长辈的身份去限制和指点孩子了,当孩子的朋友,而真正好的朋友,是最会鼓励人,而非是指手画脚的。 二、家庭的影响是很难摆脱掉的。父辈恶劣的教养习惯是会遗传到下一代的,这是无法避免的。不过请大家记住,父辈的恶劣习惯到我们这一辈打住就好,他们为我们带来的痛苦都让他们随风去吧,我们没有必要再把他们传给下一代,这样我们一辈一辈才能越来越优秀。不过,如果你很憎恨父辈,却发现自己越长大越有了父辈的影子,请你也不要慌张和厌恶自己!因为这不是你的错误,但如果你能把自己厌恶的部分改掉,那却绝对是你的功劳!
既没做好东方压抑的原生家庭恐怖感,也没有做好Umma的鬼吓人……不能接触电的病的设定,让鬼是否存在都存疑,太像吴珊卓自己的幻想了。
把亚裔移民题材常见的议题都给粗线条的带了一遍,但无法掩盖剧本表达层次的单薄和类型功能的乏味,伴随着种族平权运动,以及《寄生虫》和《鱿鱼游戏》的大爆,韩国类型电影在好莱坞的嫁接宛如世纪初日本恐怖片的美式改编热潮一般,巧合而又似乎是必然,他们的发起人都有山姆·雷米,但如今好莱坞的政治生态比起过去虽然是改头换面,但不得不承认,在有意或无意的自觉中,描绘一个特定族裔的生活环境,要比构建一个夸张而刺激的故事更加重要,特别是中低成本的类型电影,冒犯和敏感的内容近乎被清除,渐渐向着艺术片或现实题材缴械融入,可以用来娱乐的只剩经过历史反复确认的可怜的Jump scare,甚至创作者自身关于惊悚场面调度的思考与认知也止步于此,那作品必然是“安全”而老套的。
噢,我的母亲啊,母亲这部电影是真他娘的烂…
不是,特别爱拍亚洲家庭内部的亲子关系尤其母女关系是什么最近两年的新潮流吗,但是拍得这么浮皮潦草就不要瞎掺和了(能被《青春变形记》吊打(已经可能只有海报比较吓人
除了演技一无是处…互扇巴掌我是真没想到啊hhhhh
我Oh近年来摸爬滚打,稳步积累;再配上近年来亚裔内容与人才被挖掘的“天时地利”,终于获得商业单扛的机会必然振奋人心。但想想几乎是走过同样历程的Sarah Paulson和被迫放弃院线转给Hulu的《逃跑》,质量还是相差太多。依赖于不停尖叫、用各种黑屏来创造观感恐惧的成片如同这个简短的故事都像是掺水的鸡汤,寡淡无味也让人略显失望;而借此探索亲情关系以及“放手”与传统,同样显得陈词滥调,也未见更特色的出发。需要更大胆与不设限的构想,才值得被更多看到。
因为前天看过X了,对比之下这部只能给2星。虽然题材是我最喜欢的东亚家庭母女关系,但是编剧也太不懂东亚人了吧,母亲的形象单一的一逼,女儿也从头到尾都是要走,没有深挖任何背后动机,父亲为什么一定要离开,母亲惩罚女儿做鬼也要追着除了爱和自私还有什么家学渊源吗?九尾狐不是恶魔呀,是精怪呀,母亲竟然不是萨满神婆而是韩服裁缝,什么鬼呀……jump scare也一般般,剧情转折特别突然,就算没报期望去看也觉得很失望……我懂编剧想表达的东亚家庭窒息的亲子关系,这个算是大家共同的心理创伤了,但是理解的也太肤浅了吧,一句我要离开就可以击退这种执念,导演可能是没见识过楚人美老师。
完全在消费题材。还把九尾狐请出来是想笑死谁。都不如三四十年前那些港产无厘头鬼片
单薄。无力。
妈妈不是你的错是父权社会害你那么苦的!我这不是封建迷信是尊重民俗喔~又一部亚洲刻板印象妈妈之作,全方面平庸无趣,出现几秒的偷鸡九尾小狐狸是拿来卖萌的吗?
为赋新词强说愁。。。
氛围和演技蛮好的,就是节奏很迷,这真的有剧情吗明白想要表达东西方文化的异同,以及移民西方语境后的身份认同建立,但似乎也不用jump scare吧,建议参考一下《南巫》
6.0/10 母亲变形记
恐怖还是蛮恐怖的,但是我客厅灯都关了,你故事就讲成这??????别东亚母女有毒关系了,最后不还是跪在墓碑前吗……
有想法(可能?),没内容,完全没有内容,只是在故弄玄虚;从配乐到打光就是为了给jump scare服务;用最后五分钟来和解,未免太干了吧?!
Jump scare吓得我在影院骂出了声…不敢看恐怖片的我为了Sandra牺牲好多。最后破解咒怨的方式也太草率了,就一般吧
把东亚家长的控制欲转化成恐怖元素,但连90分钟的剧情都剪不出,还纠结在情感上和解。母女俩角色也很单薄,使最后的恐怖戏码只显得好笑和无聊,比如莫名其妙的九尾狐,Umma的形象也没什么神秘渊源
大烂片,都不是说教,而是四六不靠,完全没有表达出女主对母亲那种矛盾的心态,到了最后负面情绪瞬间转化为正能量也是莫名其妙。完全不恐怖,尤其是吴珊卓害怕电流的设定,夜晚无法开灯全程黑暗,这么好的天然吓人背景,结果连jump scare都用不好,就是不会拍。只有一处情节是不错的,那就是开场时吴珊卓黑暗中看见母亲的影子坐在那里的场面,是全片少数具有氛围感的地方。该片也能看出韩国对中国文化和民俗的“拿来主义”,尤其是东北的萨满教,这不就是个“出马仙”的题材嘛,给拓仙人5分钟就讲完了,这片墨迹了80分钟。
本来还是借东亚家庭关系来营造恐怖的矛盾点,但又感觉太略了,不足以讲清楚故事也不足以制造好的恐怖桥段。
就还是那么点事,亚洲父母真的是不管子女去哪里追到天涯海角都不放过对子女的掌控,真的是令人窒息。然而,在一部男性角色(丈夫/父亲)基本隐去的恐怖片里,试图通过这么一点浅显的刻画来展现对于上一辈的挣脱,多少有些空中楼阁了点。整个故事结尾的也相当潦草,恐怖的呈现桥段也比较单一。整体相当无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