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影
  • 电视剧
  • 美剧
  • 韩剧

战火下

HD中字

主演:尼克·诺特,艾德·哈里斯,吉恩·哈克曼,乔安娜·卡西迪,阿尔玛·马丁内斯,霍利·帕兰切,哈弥尔顿·坎普,让-路易·特兰蒂尼昂,理查德·马苏尔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1983

 剧照

战火下 剧照 NO.1战火下 剧照 NO.2战火下 剧照 NO.3战火下 剧照 NO.4战火下 剧照 NO.5战火下 剧照 NO.6战火下 剧照 NO.13战火下 剧照 NO.14战火下 剧照 NO.15战火下 剧照 NO.16战火下 剧照 NO.17战火下 剧照 NO.18战火下 剧照 NO.19战火下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我更喜欢德利瓦,或者说肖希娅

和我想象的有点不一样。毕竟去年年初看的预告片没有对话,当时也只是以为有点类似于阿富汗版花木兰那样,有冲突有戏剧的故事。真正看了正片,有几分意外的惊喜,但更多的是压抑。“十一岁不算孩子了,可以嫁人了”、“女人不可以读书,不可以单独出门,没有买东西的权利”,哪怕早有心理准备,但开场不到五分钟就被简单粗暴得扯进这样的世界里还是非常不适,直到看完后几个小时,还是感觉有种无法呼吸的绝望感。

生在阿富汗的帕瓦娜很不幸,但拥有一个慈爱博学愿意教她读书识字讲故事的父亲又是极大的幸运,虽然这种幸运在彼时彼地可能一无是处还会起反作用。仅仅是因为残疾需要女儿帮着搀扶去市场做买卖,父亲就被刚加入塔利班的小混混带走。下有小弟上有姐姐,母亲受伤体弱父亲生死不明,帕瓦娜毅然女扮男装后初次唯唯诺诺地走在大街上那一幕非常戳我,曾经她围着头巾到处恳求都没人愿意卖东西给她,甚至还没站稳脚就被追打,如今她只是剪短了头发换了个身份,世界对待她的方式已是翻天覆地。

而相比默默挑起全家担子、温柔善良又坚韧的帕瓦娜,我更喜欢她那个同样女扮男装的旧同学肖希娅。半年前看预告片时我骨子里的理想浪漫主义作祟,曾经还暗暗猜想他是不是阿富汗版花木兰的“李翔 ”。而没看简介直接看正片的我才发现那只是两个姑娘,不过这曾经的恶搞脑洞当然不会影响我对这个角色的喜爱,改名德利瓦的她在电影里是帕瓦娜相依为伴的伙伴,也是引导她的启明灯。或许是比帕瓦娜多经历了几年外界的生活,或许是没有太多亲情上的牵挂,德利瓦的观念处事都更圆滑和势利,但她也同样的善良坚韧。支撑帕瓦娜的是救出父亲一家平安的信念,而对于德利瓦则是那张从父亲箱子底偷来的,南印果阿的风景照。

两个男装之下的小姑娘小心翼翼爬上废弃的坦克上相依而坐,对着照片中果阿的碧蓝海水期望未来的那一幕,真是美得令人心碎。

最终两人分别,因为帕瓦娜要在救出父亲后跟随母亲那边的亲戚离开,那个二十年后在果阿海滩上买卖相遇的约定,伴随着空中轰炸机的鸣声,在我看来简直是一个大flag。不像理想主义的印度电影,有着相比之下更轻松的社会环境和人文氛围,无论再怎么黑暗和写实,骨子里总还是能感觉的热情与欢乐。 但《养家之人》从头到尾都没有试图挑起或者引导观众的情绪,都更像冷漠地阐述着在阿富汗真实发生的一切,但我知道其实电影里的故事已经是非常理想的了。就像有个短评说的“对于现实来讲这部作品太过无力,作为动画来讲这部作品又太过沉重”

看的过程中想起来几年前看的《我在伊朗长大》,恰巧是战争主题的动画电影,当然内核完全不同。同为女性视角,《伊朗》里面很多的台词就显得力度不足以及更西式,而养家之人则是隔着一层难以代入却浓厚的情绪。没有任何的煽动情绪,只是冷漠地阐述着在阿富汗真实发生的一切。战争中的人性总是格外动人,在黑暗的战乱中,最闪耀的也是在混乱与亲情交相衬托下那些微弱的人性之光。

如同电影一直穿插其中的民间故事,勇敢的男孩最后成功地从巨象那要回了村民的种子,其实那个故事合起来是非常散乱和逻辑不通的,但自古激励支撑民族精神灵魂的故事,从来也不是靠科学和逻辑。

“在我们家乡,人才是最无价的珍宝。”

真的希望她们二十年后能相遇果阿海畔。

理想主义的我得去看部印度电影缓缓了。

ps:

看到最后说的那句“raise your word, not your vicoe. it is rain that makes the flowers grow”时我又有点悲观,毕竟还是西方视角下的电影,但在现今社会,任何最终的胜利靠不仅仅是讲道理。

毕竟自由是有代价的,always。

 2 ) “每个布满灰尘的面孔背后,都有一个灵魂”

看完《养家之人》,心情复杂。 竞逐奥斯卡最佳动画长片奖项时,惜败《寻梦环游记》,但在立意上,却远比后者更加影响深远。 一如当年的《茉莉人生》,相比迪士尼、皮克斯,主题、形式都更为小众、冷门,却让人耳目一新。 “故事”本身是软弱的、不现实的,但它有着强大的力量,召唤着,引领着,激励着。 电影里穿插的神话故事,轻描淡写讲述主角哥哥的死因:在路上玩耍时,他捡起“玩具”,突然它爆炸了、于是故事结束了。 这几句重复了一遍又一遍,犹如一次次重锤,狠狠敲击神经。 一瞬间,新闻网站上,冷冰冰的数字,凄惨的战争场面,求知渴望的眼神,瞬间鲜活。 然而,看完后又是无力的,就像故事里的母亲和姐姐所说,我们什么都坐不了。我们什么也改变不了。 战争带来的轰鸣由远及近,阴云蔽日。个体和小家庭的命运,飘摇不定。 这个国家也曾无比辉煌过,极力寻求过变革,却还是没能摆脱各方利益钳制,在战火中艰难度日。

《时代周刊》曾刊登过一期封面:一位阿富汗少女,因为逃跑被丈夫割下了鼻子和耳朵。可怖,压抑。

我想起《灿烂千阳》里那段话。 “每个布满灰尘的面孔背后都有一个灵魂。 2003年,重返喀布尔。我看到穿着传统蒙面服装的女性三三两两走在街头,后面尾随着她们穿着破烂的孩子,乞求着路人施舍零钱。 那一刻,我很想知道,生命已将她们带往何处? 她们会有怎样的梦想、希望与渴望?她们谈过恋爱吗?丈夫是怎样的人? 在蔓延阿富汗二十年的战争岁月中,她们究竟失去了什么?我与许多在喀布尔的女性谈过,她们的故事真实且让人心碎。”

一个有能力、能发声的人,应当努力了解世界、倾听世界,为弱者说话。否则,他/她将不配这份能力与影响力,只是一个寻求利益、渴望物质的平庸之辈。 从这个角度上说,本片的监制,安吉丽娜·朱莉,如此值得尊敬。

 3 ) 也许生活不能尽如人意,但我们还有爱与勇气来迎接挑战。

影片是由著名作家黛博拉·艾里斯( Deborah Ellis) 著的加拿大同名获奖畅销小说改编而成的动画片。画面风格浓郁清晰,影片讲述了一个阿富汗小女孩身处战火纷飞的乱世,面临着战乱、贫穷与极端宗教,凭借着自己的智慧和勇敢,支撑了起了整个家庭。一面女扮男装来抵抗封建势力对女权的压迫,一面代替被塔利班带走的父亲赡养家庭,女孩心中股炽热的能量贯穿了整部动画。

故事表面上是在说小女孩帕瓦娜的坚强,其实是在说整个民族的坚韧。这个苦难的民族,身处铁蹄来去之中,是战争的旁观者,却也是直接受害者。在这样的土地上,帕瓦娜们坚强生存着,延续着民族的生命。

观看完电影会好难过,因着想到同情并不能让某些人因此放弃他们的利益,因着都知道这些都是真实,地球上真的存在这样的地方。当两个男装之下的小姑娘小心翼翼爬上废弃的坦克上相依而坐,对着照片中果阿的碧蓝海水期望未来的那一幕,真是美得令人心碎。

从电影里还学会了一个单词,哈拉(halo)是月亮光晕的意思,用在人名里可真美。电影最后一句话:话要说的更有道理,而不是提高声音,是雨水滋润花朵生长,而不是雷鸣。

也许生活不能尽如人意,但我们还有爱与勇气来迎接挑战。

 4 ) 《养家的人》、《海洋之歌》和《凯尔经的秘密》——我们不一样。

爱尔兰动画工作室卡通沙龙一共出品了三部动画长片:2009年《凯尔经的秘密》、2014年《海洋之歌》和2017年《养家的人》,全部提名奥斯卡最佳动画长片,《养家的人》还是安妮奖的最佳独立动画长片。

初试啼声《凯尔经的秘密》

《凯尔经的秘密》是卡通沙龙推出的第一部动画长片。汤姆摩尔用七十五分钟的时间讲了爱尔兰国宝凯尔经的诞生,是纯粹的爱尔兰历史文化故事,有很强烈的宗教意味。七十五分钟对于动画长片来说很短,但他清新的画风和特别的故事已经足够吸引许多动画长片迷的关注,尽管《凯尔经的秘密》很大程度上还是一部小众的作品。

《凯尔经的秘密》之所以被大家津津乐道,一来是因为神秘的异域风情的吸引,欧洲的神话和传说对于看米老鼠长大的我们来说真是耳目一新,毕竟大家对迪士尼的套路有点审美疲劳了;二来也是最主要的原因:手绘画风实在是太美了,比3D动画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以至于故事讲得有点虎头蛇尾头重脚轻这种问题,完全被忽略了。哎呀,我词穷了,清大家直接欣赏画面。

小知识:凯尔经是一部泥金装饰手抄本,是早期平面设计的范例之一,约在公元800年左右由苏格兰西部爱欧那岛上的僧侣凯尔特修士绘制,代表了海岛艺术绘画的高峰。它也被大众认为是爱尔兰最珍贵的国宝。

真.凯尔经

大放异彩《海洋之歌》

2014年的《海洋之歌》承袭了《凯尔经的秘密》的手绘画风,比前作更唯美更亮丽更丰富。海豹精灵的故事仍然是浓浓的爱尔兰风情,但比起历史宗教故事带来的文化隔阂,亲情主题的普世情感能赢得更多人的共鸣。没有痛楚,人也不过是尊石像,必须学会面对和接纳让幸福显得更加弥足珍贵的悲伤,只要还能歌唱就有希望。 不管是奖项、口碑还是票房,《海洋之歌》都比《凯尔经的秘密》取得了更大的成功。

《海洋之歌》的观影感受很特别,很像是爱尔兰版的《天书奇谭》或《千与千寻》,凄美的画卷随着唯美的手绘一帧帧的铺展开来,悠扬的爱尔兰民谣缓缓诉说着大海般深邃的忧伤。场景和氛围总的来说很欧洲,水彩和纹饰某些时候看起来又很东方,各种元素杂糅在一起也毫无违和感。总之就是非常美,再次词穷,请大家直接欣赏画面。

走向多元《养家的人》

有了《凯尔经的秘密》和《海洋之歌》为卡通沙龙奠定的业内声誉,这个不起眼的爱尔来动画工作室把视野投向更宽广的舞台和更多元的世界,不再局限于讲爱尔兰的故事。《养家的人》说的是在塔利班严酷统治下的阿富汗,十一岁的帕尔瓦娜在爸爸被迫害入狱后,伪装成男孩打工挣钱养家并救父的故事。安吉丽娜·朱莉越洋相助担任本片监制。

如果说《凯尔经的秘密》和《海洋之歌》是忧伤情怀,那《养家之人》则称得上悲惨世界。故事想要说的内容很多:塔利班的粗暴、战争的残酷、女性的坚强和人性的光辉等等,对于一部动画片来说,这些显然有些太过沉重。但现实也许远比电影表现的更无情,至少故事可以选择在一家人短暂的团聚时结尾,给观众们尚且保留一丝希望,千百个帕尔瓦娜们却必须要继续面对她们绝望的人生。

故事从爱尔兰到了阿富汗,但讲故事的方法还是卡通沙龙的方法。贯穿全片的男孩勇斗象王的传说,让我在令人窒息的主线故事里有了一些喘息的机会。说亲情说相聚离别的部分带给我的感动和《海洋之歌》带给我的感动也是一样的。这一次剪纸和手绘的美不仅仅是表现帕尔瓦娜的勇敢,也衬托出这个世界的压抑和丑陋。

对女性的友好、尊重和赞美大概也是我喜欢卡通沙龙的原因之一。《凯尔经的秘密》中的森林精灵艾丝琳、《海洋之歌》中的海豹精灵西尔莎和《养家的人》中的帕尔瓦娜,都是纯洁又勇敢的小女孩形象。

2009年《凯尔经的秘密》输给了皮克斯的《飞屋环游记》,2014年《海洋之歌》输给了《超能陆战队》,2017年《养家的人》输给了《寻梦环游记》。显而易见,动画长片还是迪士尼爸爸独霸天下,但不论如何,都要感谢能和迪士尼掰一掰手腕的卡通沙龙让我们动画长片爱好者有机会看到另一种美,另一种文化和另一种讲故事的方法。

关注一颗辣椒观影手记请戳

 5 ) Not thunder

总觉得跟小时候看的阿凡提画风很像

emmm…画面很干净看着简单又有特别逗的地方,故事线小男孩帮老奶奶挤羊奶,直接一个空摔,看得我措手不及。现实线是在一个女性毫无地位的环境中小女孩勇敢的站了出来,即使是这样的环境,人们心中仍然充满爱,卖水果的大叔偷偷告诉她可以试试晚点来、让她帮着读信的壮汉问她where is says “Hala”手指轻轻抚摸信上的名字,细腻的感情跟这个身材看起来有点格格不入、还有她的小伙伴偷偷攒钱为了能以后在海边卖点小东西……

但最让我意外的其实是最后小男孩一直重复的那段话:

“My name is Sulayman

My mother is a writer

My father is a teacher

And my sisters always fight each other

One day I found a toy on the street

I picked it up

It exploded

I don’t remember what happened after that

Because it was the end.”

没想到故事里的小男孩是她的哥哥,而他离开的方式……

所以那些说自己的愿望是世界和平的人也许是看到了更多的不幸、更多的苦难吧…

“Raise your words,not your voice.

It is rain that makes the flowers grow,

not thunder.”

 6 ) 《养家之人》——雷鸣下生长的童年,世界的另一端是灰色的

一、关于影片 1.画面:总体来说还是不错的。 画风有别于现在的主流动画,采用2D动画和3D动画相结合,还加上一些剪纸和手绘等东方元素,风格的转变和多样,不会那么容易让人视觉疲劳。背景色整体以阿富汗国家典型的黄土色和常年灰黄的天空,却时不时插入鲜艳的色彩,给人一种死气沉沉却又无时无刻充满希望的感觉。可能我们在和平年代生活太久了,这样的电影如果用真人来演也许会更加真实,但对一些人来说可能太残酷了,所以导演选择了用动画的形式。 2.剧情:阿富汗版的花木兰。 影片讲述了一个普通的阿富汗家庭,在塔利班恐怖分子的统治下,家庭本就生活艰苦,父亲又意外入狱,为了家庭生计,小女儿帕瓦娜剃发易男装(塔利班组织不允许女子单独外出和抛头露面,父亲入狱,家里又无男丁,为了能上街买卖维持生活,只能剃发着男装),撑起了整个家庭的重担。期间,帕瓦娜想尽各种办法救父亲出来,但是受到各种限制,遭遇了无数困难,被人打骂被人驱赶。但在最后,帕瓦娜还是把父亲救了出来。尽管结局并不完美,却给人留下希望,但换句话说,也叫留下遗憾。此外,人物的安排有点过于突兀和巧合,剧情的安排也有一点点小瑕疵。讲不完的故事,卖不完的家当……但这些其实都无关紧要,影片最重要的还是它的主题罢了。 3.主题:深沉的社会问题,雷鸣下生长的童年,世界的另一端是灰色的。 主题其实比较好理解,无非就是反极端宗教和反战,批判极端的伊斯兰文明。但是影片不拘泥于用剧情的方式,还采用了另外一种形式——故事。影片从一开始就不停在讲述故事——关于古老阿富汗的辉煌文明。其中,有一个故事与影片的主题最契合,也是讲述次数最多的。苏莱曼与大象王的故事:苏莱曼是一个村庄里的一个孩子,村子每年都能丰收,直到有一天大山里来了一个大象王,它手下的豹子抢走了村民来年播种的种子,村子陷入了荒凉。苏莱曼跟村民说,我要去夺回种子,可是村民们全是嘲笑和鄙夷。苏莱曼于是自己一个人走进了大山里,在山里他遇到了一位老人,老人说没人打得过大象王,除非他们找到了3样东西——一样亮闪闪,一样自成罗网,一样让人平静。苏莱曼找到了这3样东西,并最终打败了大象王,夺回了村民的种子。这个故事是贯穿于全片的深刻主题,至于其中的寓意我下面再作详细解说。 二、几点思考 1.觉醒与反抗。 ①关于女权和宗教:影片的背景就是阿富汗国底下一个由塔利班恐怖分子统治的小镇,极端的伊斯兰宗教文化,传统而来的女性无权文化,导致她们遭受无比的煎熬(没有男人陪同不允许外出,否则会被毒打;女性不允许抛头露面,不得引起别人的注意,否则会被抓去受刑;还没发育完全就要嫁人,嫁的人也许还和自己父亲一样大 等等)。影片中的女孩们面对这样的现实,选择女扮男装,想去哪就去哪,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即使在布满地雷和废弃坦克的沙漠里也能有着想去见沙滩大海的渴望。女孩们的女扮男装,帕瓦娜与母亲不顾被毒打的风险仍去监狱找父亲,这些体现的都是女性意识的觉醒与反抗,当然也包含对现实的无奈。自女权运动发展以来,中东及其附近地区的女性问题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女权问题一直无法解决,这也是为什么欧美国家总是以人权问题为由干涉中东国家的内政(比如欧美攻打阿富汗),不管欧美是否是因为所谓的维持霸权,但中东的人权问题确实是非常严重且一直都无法得到保证。不过影片想表达的也不止是这些。极端宗教文化的残害不止在女性上,男性也同样存在。比如那个塔利班组织男孩,当他为了自己所谓的“信仰”要抓女扮男装的两位女孩时,他叔叔让他放下枪 别抓姑娘们,他不听,眼里还带着怒火,对姑娘们穷追不舍,眼神是那样的坚定。而当他的叔叔让他拿起枪为了塔利班,为了伊斯兰而战的时候,他的眼里却是茫然。他的信仰似乎不仅仅是极端伊斯兰教,更多的是武器和宗教带给他的权利,带给他的力量,而这是一种更原始的愚昧。这种种的一切,就归咎于极端的宗教文化和伊斯兰文明。 ②关于战争与和平:1919年。世界格局正发生着巨大变化,甚至中国也在青年的热血中改变着。在此之前,他们的国家,阿富汗,正在水深火热之中。自从阿富汗独立,他就被英国和俄国所觊觎,两大帝国甚至签了一个协议,承认阿富汗是两国中间地带。阿富汗成为夹缝中的国家。此后,阿富汗打退了英国两次进攻,却签订了丧权辱国的条约:英国政府给阿富汗过往发津贴,阿富汗要在英国指导下跟其他国家进行外交。那时的阿富汗,饱经战火,城市沦为废墟,人民生活困苦,又被两大帝国钳制。更严重的是,国内保守派控制着人们思想意识,现代教育难以实施,种族性别问题、宗教问题和人权问题也越来越严重。影片中,战争问题几乎从未停止,开头的战争,每天从头顶飞过的战斗机,结尾战争的爆发,故事的讲述,无一不在控诉着战争的罪恶。在影片最后,有一个故事不停地重复:“我叫苏莱曼,我的妈妈是作家,我的爸爸是老师,有一天我上街发现了个玩具,我把它捡了起来,然后他爆炸了。后面的事我就不记得了,因为这就是结局。”这个故事在结尾处反复出现,似乎是发自内心的呐喊,强烈控诉着丑恶的战争行径与渴望和平的强烈愿景。生活在和平年代的和平国家里太久,让我们忘记了战争的残酷,以至于很多人都无法感受影片里那种紧张、无奈、绝望的心情,而当战争真正来临时,一切挣扎只是徒劳而已。 ③关于故事与寓意:影片讲述了很多故事,但是最核心的故事就是上面所讲的 苏莱曼战胜大象王的故事。 苏莱曼,作为村子里的一个孩子,勇敢地站出来,独自面对挑战大象王,代表着帕瓦娜这类女性的觉醒与反抗; 村民,代表着塔利班恐怖政权下的国民,对苏莱曼的嘲笑,代表着他们的无能、无奈、恐惧、怯懦,还有妥协; 大象王,作为大山里一个无法战胜的存在,代表着阿富汗国度里一切的邪恶力量:塔利班恐怖组织、极端宗教文化和伊斯兰文明、固化的意识观念、无尽的战争与征服; 战胜大象王所需要的3样东西——一样亮闪闪,闪瞎了豹子的眼睛;一样自成罗网,把豹子抓住;一样让人平静,使愤怒的大象王平静下来。第一样代表光明终将战胜黑暗,邪不压正;第二样代表人们将会逐渐起来反抗,形成罗网,把一切邪恶力量逮捕消灭;第三样代表和平,和平使人平静,和平可以将一切邪恶势力消灭殆尽。 2. .残酷的社会与现实。 本片采用动画形式,却是阿富汗当代社会的最真实写照。在阿富汗,结局才是最重要的。 他们想知道的是结局是不是幸福。 毕竟,生活并非像印度电影。阿富汗人总喜欢说:生活总会继续。他们不关心开始或结束、成功或失败、危在旦夕或柳暗花明,只顾像游牧部落那样风尘仆仆地缓慢前进。正如影片结尾所说:“拿起你的语言,而不是你的声音;滋养土地的是雨露,而不是雷鸣。” Raise your words, not your voice. It is rain that makes flowers grow, not thunder.

 短评

不给人活路,女人不能独自上街,需要男人陪同,而且要穿那个罩袍。男人呢,也是谁野蛮无知谁拿枪,谁就说了算。看你不顺眼,就可以给你投进监狱。作为一个群体活成这样,自我设限,真是比很多动物都不如。要是不能够想像超自然力量作为精神支撑,真的很难活下去啊!

2分钟前
  • Sabrina
  • 力荐

女导演,自带的社会人文关怀和爆棚同情心,可惜节奏感欠奉,力度是弱点。

7分钟前
  • 荔枝超人
  • 还行

你可以铿锵有力,但不要仗势叫嚣。滋养鲜花的是雨露,不是那滚滚雷鸣。

8分钟前
  • 马卡
  • 力荐

85/100 “养家之人”让我想起来小时候听过的那些最黑暗绝望的关于穷人的美好愿望的童话,只是那些童话大多以long long time ago开头,让小朋友觉得所有恶是早已逝去的东西。然而“养”中的故事就发生在我们身边,它最后揭晓的谜底和它本身一样极具震撼力和感染力。

13分钟前
  • SELVEN
  • 力荐

非常搞笑,要么你就直接用阿拉伯语配音,阿语腔调的英语配音算什么呢?法国人还是印度人在纽约?这又不是梗,所谓的方便观影更是没必要,缺乏内核只知道截取一段故事来衬托中心实在是很无力。

15分钟前
  • LoudCrazyHeart
  • 较差

奥斯卡评委会不是最喜欢政治正确了吗?准备把红毯都抹黑的伟大女权主义者在阿拉伯石油面前都瞎了吗,有这么魔幻现实的片子,还非要看什么童话?奥斯卡,垃圾。愿和平,愿生而为人、不以自己的性别为耻。https://i.lavayou.cn/archives/1751《没有然后了,这就是故事的结局》

19分钟前
  • null
  • 力荐

飞机上看的。特别煽啊,我这种眼窝浅泪点低的稍微一看就感动的不得了,这不连头像都换了。希望安宁真正能降临在阿富汗人民的身上。

24分钟前
  • 东四牌楼王师傅
  • 力荐

滋养鲜花的是雨露,不是那滚滚雷鸣。

26分钟前
  • 次等水货
  • 推荐

倘若有人说绿教对人类有任何益处,那他必然是混淆了那些天生高贵坚强却不幸生在绿家但历经荼毒扼杀之后仍然闪光的灵魂。灿烂和荣光归于那些不屈的灵魂以及他们的创造,绿教不配分得任何功劳

27分钟前
  • 大作人家王書紀
  • 还行

生活不是故事,故事里的苏莱曼得到象王的种子回到故乡;生活中的女孩寻回父亲,故乡已是一片离乱。现实不是动画,动画里母亲被释放追回了先行的女儿,现实里多少骨肉已天人两隔。女孩伪装成男子,炸弹伪装成玩具,宝石井底深不可测,监狱的路征程漫漫,在我们家乡人才是无价之宝,人也是最廉价的负担。

28分钟前
  • 西楼尘
  • 还行

对于现实来讲这部作品太过无力,作为动画来讲这部作品又太过沉重...原著台版译名叫作《战火下的小花》,好过现在的译名,Parvana不仅要养家,也要救父,更要与自身命运作斗争...虽然动画与真人电影无可比性,但仍想提一句,这部动画中的女性甚至比诉求类似的《神秘巨星》更勇敢、更写实,也,更悲剧。

33分钟前
  • 柯里昂
  • 推荐

一个国家的堕落从男人开始,一个国家的复兴从女人开始。

38分钟前
  • 饿霸地煮
  • 推荐

“在阿富汗,结局才是最重要的。 
他们想知道的是结局是不是幸福。 
毕竟,生活并非印度电影。阿富汗人总喜欢说:生活总会继续。他们不关心开始或结束、成功或失败、危在旦夕或柳暗花明,只顾像游牧部落那样风尘仆仆地缓慢前进。”

39分钟前
  • 康报虹
  • 推荐

“有一天我在街上捡了一个玩具,里面藏有地雷,接着就爆炸了,我就什么都不知道了,因为这就是结局。”

41分钟前
  • Tough Guy
  • 力荐

画风真美啊,虽然画的是个比末日还残酷的世界

43分钟前
  • 王大根
  • 推荐

好的电影看完以后会影响对世界的认知。当我们每天为自己的小烦恼要死要活的时候,不要忘记在世界的另一端每天为“生计”和"家庭团聚"这些我们早已take for granted的东西与命运抗争。@2017BFI伦敦电影节

46分钟前
  • opal
  • 力荐

二十年后还能否相见,在那片月亮拉起海水的沙滩。(190113影院国语版:讲故事真的像念咒语一样,能给以人勇气和力量。)

48分钟前
  • 恶魔的步调
  • 推荐

今年看到的好片很多,这不算最惊艳的,却是单纯想要推荐这部电影。剧情简单清楚,画面风格浓郁却也明快,讲述社会题材避开沉重也不刻意强调时效性,算是今年心头有重量的一部成年人童话了。所以觉得很庆幸自己在COCO上映前一个礼拜看到了并且推荐这样的作品。

49分钟前
  • 竹和
  • 力荐

你就不能不管吗?你就不能当没看见吗?你知道现在是什么状况吗?他只是个人啊。

53分钟前
  • 青铜猪猪
  • 力荐

我相信动画片的力量,有时候来得比真人版本要震撼,所有的不堪和对世界的控诉,用一种卡通的力量,来给予现实最温柔的一击。

58分钟前
  • 大聪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