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情书(粤语版)

正片

主演:汤姆·汉克斯,梅格·瑞恩,凯蒂·萨戈纳,格雷戈·金尼尔,帕克·波西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1998

欢迎安装高清版[一起看]电影APP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电子情书(粤语版) 剧照 NO.1电子情书(粤语版) 剧照 NO.2电子情书(粤语版) 剧照 NO.3电子情书(粤语版) 剧照 NO.4电子情书(粤语版) 剧照 NO.5电子情书(粤语版) 剧照 NO.6电子情书(粤语版) 剧照 NO.13电子情书(粤语版) 剧照 NO.14电子情书(粤语版) 剧照 NO.15电子情书(粤语版) 剧照 NO.16电子情书(粤语版) 剧照 NO.17电子情书(粤语版) 剧照 NO.18电子情书(粤语版) 剧照 NO.19电子情书(粤语版)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电子情书(粤语版)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乔(汤姆•汉克斯 Tom Hanks 饰)和凯瑟琳(梅格•瑞安 Meg Ryan 饰)是生意上的竞争对手。凯瑟琳经营着母亲留下来的小书店,那里温馨宜人,已有40年历史,为街坊所熟知。乔却是同街一间大书店的老板,凭着自身优势,一开业就搞低折扣、服务佳的策略。凯瑟琳十分排斥他的入侵,白天二人展开斗法。不料晚上却在互联网的虚拟时间中结为挚友,不知道彼此身份的夜谈,让他们感情迅速升温。黑材料你能听到我的心吗紫苑草少女龙婆金门大桥2006肇事追踪玛丽·布莱姬:我的真实人生我的老板每天死一次赌神2国语金牌幕宾小伙伴质问者看不见的女儿我的女友是腐女月亮心愿鬼上身2016亡灵之手城市之光嫂子·嫂子沙海怪兽我的徒步之旅微妙爱情十七岁的单车整容室 第二季加尔维斯顿双影美满结局大内密探灵灵狗黑暗中的救赎林中小屋(2012)乘龙怪婿第三季东瀛鬼咒如果还有明天2016童一个世界战火威龙黄飞鸿对黄飞鸿无极限之危情速递梅林传奇第一季家有喜事(修复加长版)钢琴独奏与狼共伍鬼影2008

 长篇影评

 1 ) 两个人的城市与书店

(一)两个人的城市

又是一天清晨降临,凯瑟琳和乔各自心满意足的关上电脑,默诵着对方邮件里的句子,走出家门。纽约的街道刚刚苏醒,鸟群起落,店铺闸门缓缓升起;她的金发映着阳光,步伐轻快如小鸟,他在她身后目光含笑,心有所思;他们默契地穿着深色外套,他们前后脚走进星巴克——而他们并不相识,不知这时时路线交叉的路人就是令自己Over The Rainbow的因由。
这个场景如此清新美妙,一如凯瑟琳最爱的雏菊,更令许多人即刻回想起10年前互联网初兴时,自己蒙昧而美好的网络情缘。你也许早就忘了网络情人的名字与一切细节,甚至全然否认自己曾幼稚地网恋过,却会暗暗记得那些发着怔,有所牵挂,独自微笑的清晨;记得含着露水的湿润空气,红绿灯闪烁的路口,小摊上码放整齐的栀子花束——那是这个城市独属于你的清晨,有着他曾来过的印记,正如那是凯瑟琳和乔的纽约,而不是著名的欲望都市。

“那天我用shopgirl的名字,莫名其妙进入一个聊天室,遇到一个叫NY152的人,后来我们就用电子邮件通信。”“我没有爱上某个人,我只是常在梦中见到某个人。”
一切缘起于内心的情感都归宿于文字,在没有摄像头和博客的年代,心灵的邂逅与触碰就这么简单。静悄悄的夜里,调制解压器发出蝉一样的吱吱叫声,显示器的白光映亮一张张心潮暗涌的脸,清脆的键盘叩击声在夜空交织成一张情网。人们在聊天室与论坛上来来往往,确信总有某个ID在等着你;信箱还未升级为广告邮件集散地,你将他的信他的话看了一遍又一遍,目光迟疑而欢喜,更像是在抚摩那个亦真亦幻的身影。

乔•狐狸先生吃掉了凯瑟琳的小书店,凯瑟琳用邮件向NY152倾诉,他想了想,坚定地说:“战斗!战斗!”战斗的凯瑟琳一遇上乔便难遏怒火,而狐狸先生已发现她就是shopgirl。他深情地看着正变身战斗机的她,温柔地伸出手盖住她的嘴唇——“我知道你一见我就会怒到失控,但请不要再如此对我说话,因为我担心你过几天会非常后悔。”
毕竟是戏,商场上的狐狸和猎物居然是网上惺惺相惜的一对,这可是现实中网恋一百次都不会遇上的好事。所以当片尾凯瑟琳在公园花丛中发现乔和NY152竟是二位一体,喜极而泣地拥抱他:“我多么希望他会是你!多么希望”时,我们也只能对这美好结局淡淡一笑,不去想自己也曾“多么希望,多么希望”过什么。

不是每个梦想都能照进现实,但我仍要谢你曾映照我心深处的光亮。

(二)两个人的书店

再回到第一个场景,令人动心的,除了男女主人公,还有沿路各色小店。每个城市都有许多这样的小店,他们是水泥森林里鲜活的植株,是灰色楼群下明艳的注脚。
(广告:水湄同学的小店就是上海丛林里一朵漂亮的美人蕉http://www.neocha.com/zooo/blog!21966.html
每一个小店都有一个故事,就像凯瑟琳的街角书店,小小店面堆满童话书,是经营了40多年的老店。小时候从凯瑟琳母亲手里接过书的女孩子长大做了母亲,再领着孩子从凯瑟琳手里接过书。还有周末的“故事姐姐”,孩子们满地乱坐,张大了嘴,听戴着尖帽的凯瑟琳讲悬疑的故事……
不幸的是,小书店被狐狸先生吃掉了,他的连锁书店明亮、阔大,提供卡布奇诺,最重要的是书多又廉价。即便是愠怒的凯瑟琳带着挑剔的眼光走进去,眉头也渐渐宽松下来。但书店最大的缺陷仍被她看到:售书员面对顾客对书目的询问一脸茫然,凯瑟琳告诉他作者姓名,他仍茫然的问:“怎么拼写?”

什么样的书店才能生存,这的确是个问题。离我上班地点不远的地方就有一家七层楼、生意兴旺的大型书城。但不是每个人都能接受令人恐惧的巨大空间和应有尽有的海量书籍,我更喜欢光顾的,是另一家开设在摩天大楼地下层的小书店(大楼有个奇怪的名字“纽约纽约”,《疯狂的石头》片尾大盗就是在这个楼顶扮蜘蛛侠)。顺着阶梯进入书店,特有的书香令人愉悦,穿过陈列着各种美丽绘本的拱形门廊就到了文学馆,畅销书在书台上松松依偎,像积木一样互为书立(媛媛的《巴格达有爱》好醒目)。有包装的书都会在面上摆一本已启封的供人翻阅。墙根一溜分类细致的非畅销书柜,书柜下用木地板砌了几步小台阶,大家就坐在台阶上静静翻书,绝对没有横眉店员来撵你起身。

在网络书店盛行,折扣越来越大的时候,我不知道有多少人像我一样,因为喜欢一家书店的风格,感激店主为爱书人而有心经营的环境,而坚持在店里买全价书。我只是希望这样的小书店,至少能像凯瑟琳的街角书店一样,开到我领着小孩来光顾的一天。

 2 ) 拥抱你,亲爱的陌生人

纽约游记加影评


思考人和环境的关系是所有艺术形式必然要探讨的问题。在来纽约之前,跟王勍说,把纽约的电影音乐都翻出来看看,到时去纽约踩点。人人都爱纽约。有人爱它作为金融中心,带给人对于金钱名利的,如同打了肾上腺激素般的渴望。有人爱她在华灯初上时,哈德逊河畔一片蔚蓝,同两岸灯光相互呼应时的静默和深沉。有人喜欢人潮汹涌的时代广场,各色人种,各种语言的嘈杂。或是在布鲁克林桥,太阳高照,步行过桥,两岸开阔,船帆点点。或是清晨曦光微露,鸽子飞起,下水道出口升起热气。一袭风衣,脚蹬皮鞋的上班族,走进星巴克,端着咖啡出来步履匆匆。或是登上帝国大厦,晚风吹拂,明月当空,鸟瞰各个高楼在夜色中略显疲态。也许是在上西区某个小酒吧里,灯光昏暗,爵士慵懒地奏着,黑人歌手用低沉地声音演唱着幽幽的情歌。

       中央公园的天使喷泉,不知疲倦地喷着,迪士尼的童话告诉你,在这个城市,公主掉到了现实世界,仍然可以找到她自己的幸福。欲望都市里面,那个不断买着名牌的凯利,踩着jimmy choo,穿着华贵美服寻找着属于她的爱情。朋友独爱的Meg Ryan,在一方小小的书店里,守望自己的生活,用电邮寻找她的幸福。Serendipity里,洛克菲勒中心中心的冰场永远是我心里最浪漫的地方。中央车站似乎天天都在上演着分离和相遇的故事。这两天经过的地方,总能勾起我们对于心中所爱电影的执念。

       在天使雕像下,我们碰到了一个老爷爷。给我们免费当导游,请我们吃甜点。也跟我们上了快3个小时的哲学课。在他的提点下,我才想起来那个雕像原来就是Friends里面片头曲的拍摄地。大学四年,我们都疯狂地迷恋friends。在一个大城市里,我们可以聚在一起,每天的生活,或失意或得意,但是我们总能在一起。不管多白痴,多落魄,一起喝杯咖啡,坐着聊聊天,总是会好的。Monica 说的,real world sucks,but welcome!

       老爷爷的故事,其实也够拍电视剧了。年轻的时候,他非常穷,所以对于钱的渴望让他立志在纽约立足。他最早做accounting,很多客户是fashion行业,所以后来渐渐转业。在时尚界摸爬滚打,遇人无数。终于在60多岁的时候,在朋友问:你开的是什么车的时候,幡然醒悟,觉得自己根本就不喜欢这些人,不想再跟他们打交道。于是选择退休。他自己说自己不是个好丈夫,但是是个好爸爸。跟我们细说他几十年对于生活的领悟,对于职场的看法。他对于中央公园附近最贵的公寓里面所住的那些名人非常熟悉。一个个我都不知道谁是谁的名字不断蹦跶出来。列侬的妻子洋子就住在最高楼。想着,我们在公园里,呼吸着同样的空气,用眼睛搜寻楼里面可能住着的名人,可能,他们也正站在高楼往下望着我们。在某时某刻,没有交集的人,在一个点有了交集。

       我跟老爷爷说,在我的印象里,new yorker总是步履匆匆,不苟言笑,似乎对于别人的生活毫不在乎,生活似乎连轴转个不停。他说,其实,纽约人其实很热心,只要你礼貌地询问,他们总会热心告诉你,愿意为你停下脚步。当时在public libary找不到地方的时候,一个急着上班的女人,就耐心地用gps帮我定位找library。people watching是必然要做的一件事情。总是会在看着行人走过的时候,或者是吃饭的时候,坐地铁的时候(没睡着的时候)竖着耳朵听周围人的谈话。隐约有种偷偷侵入别人生活的感觉。想知道他们在欢乐或者伤感什么。看到小孩子总是忍不住多看几眼。想知道在他们未来长长的人生里会经历什么。也许在每个人的行色匆匆背后,都有一颗温暖的内心。

       今天在新泽西liberty state park的湖边,iphone里放着Harry Nislson 的remember。我们讨论:是喜欢这个爱情故事,还是喜欢纽约呢。想想,也许这个爱情故事发生在另外一个气质迥异的城市也许就失掉了它的味道。在大城市里寻寻觅觅,从陌生人到一对恋人,总是会有让人惊喜和愉悦的回忆。而纽约,上西区的人情味,曼哈顿的钢筋铁骨衬着哈德逊河的温柔,爵士乐声声,跳动的钢琴音符,萨克斯风的不羁,鲜明的节奏,黑人歌手的温暖嗓音,让人无法拒绝,想要拥抱这个城市的冲动。

       世界广大,在无垠的网络里,相遇,错过。又在现实中拥抱,相爱。虚虚实实间也许就是生活。等了一个星期,终于等到纽约放晴。大太阳下暴走,阳光刺眼。不知道在前路等待我的,又是哪个陌生人?

 3 ) You've got mail, I've got you.

       有没有那么一部电影,纵使你已记不清自己看过它的遍数,纵使每个桥段、每句对白甚至主人公每个表情你都早已烂熟于心,但每每遇到电视频道里正在放映它,或是在碟架里挑选DVD打发时间的时候,你都会情不自禁的想再回味它一遍?并且它从不会让你失望,每次都能带给你最初的感动?
    在我的观影清单上就有几部这样的电影,今天就说说刚刚才看了第N+1遍的《You’ve got mail》。
    好吧,我承认我喜欢这种不费脑筋、清新又浪漫的爱情喜剧,但我绝不把《You’ve got mail》和《He’s not that into you》或《Bridget Jones's Diary》相提并论。(我不是说后面两部片不好看,事实上它们还都挺有意思的。有谁能告诉我,为什么我说话这么翻译腔?写“事实上”的时候,我脑海里出现的词汇完全就是Actually...)
    这部片的主演是我心目中上世纪90年代最登对的银幕情侣——Meg Ryan 和 Tom Hanks。该片拍摄于1999年,正是老牌美国甜心和实力派影帝的黄金年代:那时,Meg笑起来特有的可爱法令纹还没有发展成今天有点令人尴尬的岁月痕迹;那边厢,Hanks的啤酒肚也不如现在这般令人无法忽视(虽然他是实力派……)。除了“可爱的一对”之外,我想不出还能如何形容这两个毫不做作的人。
    他们两个就是那种你看到后,即使并不相识,却希望他们能够一直幸福快乐走下去的一对——看看《The Terminal》和《Kate & Leopold》中分别与Hanks及Ryan饰演情侣的Catherine Zeta-Jones和Hugh Jackman就知道:虽然他们男的俊女的美,却都没有Hanks与Ryan身上那种浑然天成毫不造作的清爽之风——怎么看,都是不搭。我无法想象Meg去抛胸露大腿演出惹火女郎,亦不能接受Hanks大叔穿窄腰西装惩奸除恶:他们根本就是《You’ve got mail》里平凡真实的老实人——甚至在追求真爱时都会有点过于胆怯,如同你我一般。
    故事虽落于窠臼,无非就是斗气冤家最后终成眷属,但Meg和Hanks不愧是合作多次的“情侣档”,将原本意料之中的俗气故事演绎得相当精致,并且还一秀演技。影片最后Joe和Katherine在公园见面的戏实在精彩得可以:
    当女主角心心念念盼望见面的网上恋人终于现身、并且这个人也就是她在现实生活中逐渐爱上却又害怕承认的生意竞争对手时——没什么能比一个长镜头更能刻画主人公此刻纠结复杂的内心变化,也没有什么能再过多考验一个真正的演员了——Meg的表情从最初的不敢相信,到逐渐确定,然后欣喜,却又转而变成被恋人蒙在鼓里愚弄的小小嗔怪,再到喜不自胜却又感觉幸福得太不真实的复杂情绪,一切都被她拿捏得到位的刚刚好。我们的男主人公,憨憨厚厚的Hanks大叔也毫不逊色,他褪去开篇时咄咄逼人的企业家架势,此时满脸的无辜好像在说,我不过只是一个坠入爱河、为你疯狂的傻小子而已。(此处我又不禁想到《Notting Hill》里大明星Julia Roberts故地重游,在男主角的小小书店里有些卑微的对Hugh Grant表白的场景。爱一个人,哪里还需要什么自尊呢?遇见你我变得很低很低,一直低到尘埃里去,但我的心是欢喜的。并且在那里开出一朵花来。)
    然后,当我们和Joe一起听到Katherine含着眼泪说“I wanted it to be you. I wanted it to be you so badly”,你甚至会想,当然是我了,只是你太害怕,才一直没有觉察。
    Anyway, you’ve got mail, I’ve got you.

 4 ) Meg

周日的中午又看了一遍You've got a mail.已经不知道这是第几遍了。因为男女主角都是我超爱的!!
其实我想我最爱的应该是那一份american love.
没有一份强求,没有一份占有,自由的心引领着人们走进爱情,连分手都可以在饭桌上,即使昔日的爱情不在,大家仍旧可以为这同一时间消失的爱而感到默契。
Meg 是我老妈的最爱,她说她的眼睛是会闪光的那一种,如果没有仔细地观察还真是看不出来,不过现在我敢肯定她是对的,的确如此,不信你们也去看看。
看到Cathy在把所有的书处理掉之后,默默地离开那空荡荡的街角书店的时候,我的眼泪也在同一时刻快要流了下来,我不禁想书或者是书店,也许都是很神圣的吧!!特别是儿时读过的书真的会影响一个人一生,一间两代人经营了42年的书店就这样因为廉价书超市的出现而关门真的是太让人感到惋惜了。
写书,出版书,批发书,零售书,这一切的活动都是为了什么呢?
因为我们心中还有一份纯真,我们爱书,我们可以心无旁骛的读书。
This is life.Books and movies.

 5 ) 传说中的网恋?

曾经在西西踢威大概是六套上看过《西雅图夜未眠》,印象不太深了,比如那时根本不晓得女主角是Meg Ryan。
看过本片,发现Meg的形象还是蛮可爱的,远比海报上的好看。个人觉得这片的几张海报都挺失败的……
我依稀记得《You‘ve Got Mail》刚上映时,我就在电视某综艺频道看了片花和介绍,所以剧情都知道的,反正也不复杂。
那会儿才中学,互联网正时兴,可能都还是流行聊天室的时候。网恋恰好是那时的新鲜事物和话题。现在再看这样的内容就平淡了些。平淡也好。
现实一般和故事都相差许多。“互联网上没人知道你是条狗。”许多纯网友私底下都很在乎对方的容貌,而大家都知道这个因素其实会影响整个故事的走向。
主角要是长差点,影片就没人看。还好是Meg Ryan。
剧情其实很容易预料。结局也总是美好。这种类型的片,看看舒服就行。前半部分稍微乏味一点,从两人第一次要见面开始,比较有看头,前后那几个段落也恰恰是两人本片中表演最出色的几段。
我们还是时不时需要看些这类简单美好的故事。
http://syc0129.blogbus.com/logs/22325004.html

 6 ) 期待豆邮(1),就像期待一场艳遇

好吧我承认,是一姑娘推荐我玩豆瓣的。
 
前两天见了一个小明星,一直处于亢奋状态。活动是一帮网友组织的,大家彼此不认识,只是通过ID相互联系,见了面聊天、扯淡。我一直觉得,网络是个好东西,它像一只看不见的手,怂恿着你找到那些八竿子打不着的人或是几乎老死不相往来的朋友。
 
人们说豆瓣现在最火的是线下活动,多少有些道理。豆瓣在满足文学青年精神诉求的同时,还充当了大龄未婚青年寻找适龄可婚对象或ooxx刺激的平台;也难怪,世界大了,你就得随时面对遇见虎豹豺狼的问题。可是,网络值得你相信么?
 
记得网络刚兴起那几年人们常常说:“在网络上,没人知道你是一条狗”。所以,进行小规模活动还行,好歹大家有个冠冕堂皇的借口;但进行所谓网恋,你就得先确定一下跟你聊得火热的那位是不是一头黑猩猩了。正所谓:不分对象的性冲动,是下流的标志。括弧此处引用北影厂彪哥语录括弧完。
 
经过几次改版的豆瓣似乎朝SNS的方向越来越近,或者干脆说,豆瓣已经是一个SNS网站。这么些汹涌澎湃心血来潮的青年男女们虎视眈眈啊……豆瓣搭讪小组说:“多少个所谓的网友聚会,名义上是兴趣,实际都是为了泡妞;而我们,名义上是泡妞,实际上一个妞没有,就剩下兴趣了。”看,多纯粹?
 
当然我们不能排除因为文学爱好走到一起的小青年们,他们热情,他们激动,为有一个懂自己的红(蓝)知己而欢欣鼓舞,恨不得拉来证明:看我们聊得不是很好么我们还秉烛网聊呢!oh My!
 
我说兄弟,网络虽然好,可真要是发展到跟谁见面了还是慎重些好。我们不妒嫉“感谢豆瓣,征得好姑娘……”这类的故事,但也别抱着“期待豆邮(1),就象期待一场艳遇”的心态;因为那样,十有八九你什么也得不到。好不容易跟个姑娘聊得熟点吧,整一句“i wanna know u”,那么恭喜你,你肯定被人认为是不靠谱的饥渴青年或是什么怪蜀黍了。
 
所以说,还是修炼修炼内功,学学牛x人士,把字写好,照片拍好,忽悠忽悠就能有人照顾了……
 
网恋?网你个头啊。

 短评

湯姆漢克斯和梅格萊恩都是我很喜歡的演員,他們都有很自然、很細緻的演技,有一種很特殊的親切感。電影劇情在現在看來或許稍嫌老套,但在電影推出當時,算是還蠻前衛的!除了男女主角生動的演技,好的劇情以外,故事所選擇的城市背景也很棒,看著那些街道、店家真的讓人有一種「好想去逛逛」的感覺。

5分钟前
  • mingjoyce
  • 推荐

从这里喜欢上TomHanks和MegRyan的

8分钟前
  • 浅浅
  • 力荐

愛情片難拍嗎?不是的。但是容易拍嗎?也不是。讓人共情的rom com需要故事也需要演技,需要基本的邏輯。Frank和Kathleen在餐廳那一幕讓我印象深刻,兩個人都不愛對方,說出來鬆一口氣,不帶苦澀笑著問另一個人是誰。

9分钟前
  • 阿蕭
  • 推荐

现代版的傲慢与偏见

14分钟前
  • funny_vee
  • 力荐

老派美国电影,欢喜冤家,完美结局。特别的是,我陪着房东太太在20寸的小电视上看的这部片子,法语配音,没字幕,感觉奇妙。房东太太指着21台的节目目录跟我说:“带你看我年轻时喜欢看的电影吧!上次看我还是个小姑娘。啊…年轻的爱情啊…很甜的!”

19分钟前
  • 木由
  • 推荐

虽然俗套却很耐看,美式轻喜剧爱情片。男女主颜值现在一起就很美好对于爱情片这就成功一半了,只要剧情稍微在线就基本及格,这个片子还是不错的

24分钟前
  • 天秤座的胖子莹
  • 推荐

又是俗套却耐看的美式爱情轻喜剧,但为了促成各自已有情侣的男女主人公终成眷属而刻意设置的转折实在生硬,与刘别谦原版的流畅相比高下立判,某些段落的纯粹的拿来主意也实在不讨巧。

25分钟前
  • 托尼·王大拿
  • 还行

Megryan走路的姿势,嘻嘻~7.9

28分钟前
  • 巴喆
  • 推荐

男女主颜值很高啊!好喜欢这种故事情节!

30分钟前
  • 乔植
  • 推荐

若不是这两个人演,片子的价值少的可怜。现代版P&P,却少了最重要的精髓——以“你买卖做得好但是我才懂书”替代“他是绅士我是绅士的女儿”的阶级冲突,但是女性立场被削弱了,也就是钟情的原因不明,一次电梯事故?这力道跟”一位绅士必须娶个好太太“差太远。不过毕竟是浪漫轻喜剧不能要求那么多。

33分钟前
  • 螃蟹
  • 还行

兩位主角好班配,共演幾部電影都大賣座.當年的E-mail才剛剛開始,也許好多人因此找到真愛,不過受騙上當卻更多.電影只表達出好的一面,卻沒說出更黑暗的一面啊.

35分钟前
  • 小川 靜
  • 推荐

网络发展越来越快,很多人都抛弃了实体书选择看电子书,看电影的时候还蛮感触的。男主颜值高,演技也棒棒哒~

38分钟前
  • ╯^╰
  • 还行

you've got a mail, 两个人士绝配,但是可能没什么机会看见他们了

43分钟前
  • 西小疯™
  • 还行

男女主颜值真高演技也十分棒剧情也非常给力

44分钟前
  • (๑⁼̴̀д⁼̴́๑)
  • 推荐

Megryan多美

46分钟前
  • drnuk
  • 推荐

知道什么是欢喜冤家吗?这个就是。

48分钟前
  • 眠去
  • 推荐

比西雅图夜未眠好看!Meg Ryan这时候年纪不小了,不再是当年的鲜花少女,但是她真的是有魅力的女演员,整个人轻盈又生动,特别有吸引力。Tom Hanks这种长相平平的男演员反而非常适合演话唠爱情片,原作刘别谦的街角的商店里的男主角是斯图尔特,帅但是有种傲慢气,也适合制造反差的欢喜冤家。导演真的是简奥斯汀十级学者,男女主人公的内核就是傲慢与偏见嘛。不过现在欧美国家迷恋奥斯汀的都是阿姨们了,虽然年轻人看的实质上也没有脱出奥斯汀和勃朗特们设下的范畴。

53分钟前
  • 曼仔
  • 推荐

喜欢汤姆 汉克斯,这部电影幽默中带着温情,好评

55分钟前
  • 苏晓晓
  • 推荐

这种欢喜冤家的模式永远也不会老套,浪漫爱情故事配上科技进步的时代背景,更贴近生活。

59分钟前
  • 半城风月
  • 推荐

还是很浪漫的。什么是绅士风度,就是汤姆汉克斯已经知道彼此身份时,以本来面目变相赴约;什么是诚实,就是汤姆汉克斯终究还是无法编造荒唐理由来解释自己的失约。他俩第一次剑拔弩张,便深知自己的另一半丢人,他俩是如此天造地设,各方面都是匹配的。

1小时前
  • 昏金暗玉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