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是路遥先生的经典作品,所以未播时对此剧抱有很高的期待,还特意通知了几个朋友观剧,可是从开篇高加林飙车就觉得有些不对味,果然越看越离谱,看了三集果断弃剧。特地寻来1984版吴天明导的电影看了一遍,才勉强压制住剧版带来的恶心。一星都不想给,不要拿改编二字来为此剧开脱,改编不是让你随便糟蹋经典。
开场就扯淡,毫无年代感,淡化历史的沉重和命运的沉重,农民这么幸福还奋斗个蛋。
口音非常差劲,你当你是北京知青吗?
城里二八大杠都是宝贝,到农村直接成了狂飙党的玩具。
更别说穿帮的农村柏油路、处处绿意盎然的黄土高坡(?),以及县城墙上的空调外挂机……毫无真实感可言。
整部剧充满了不尊重历史、不尊重苦难,娱乐化倾向严重,把路遥拍成了偶像剧,离原著的内在的精神之核差了十万八千里,烂片。
最近和我妈有了新的共同话题——剧集《人生之路》。
她出生于农村,上世纪八十年代参加高考,后来跟同村的父亲结婚,父亲爱好文学……《人生之路》中展现的就是他们的青春,他们的人生。
所以有些细节就使她颇有共鸣,比如陈晓、李沁的黝黑皮肤,“在农村长大,一定从小就要下地干活了,不晒黑根本不可能。”
比如高考前大家被学校组织集体秉烛夜读,“那时农村没有电,夜里看书只能点蜡烛。在教室自习很热,于是老师就会安排同学们一起到户外自习,而且还可以借一点天光。”
再比如预考,“我的很多同学都是被拦在了预考,那时预考不过你根本连上高考考场的资格都没有。”
对于我们这些在大学扩招之后参加高考的人来说,可能对《人生之路》开场那种为高考紧张到压抑崩溃、孤注一掷的氛围还是很陌生。
但剧中那个年代,农村学生高考就是很艰难。菜妈妈说,因为他们那时农村教育本就落后,“成绩稍好点的同学,也许初中毕业为了保险起见考了中专,这样能早点出来挣钱贴补家用。”剩下念到高中的学生参加全国统一的高考,“一个村能出一个大学生就要敲锣打鼓了。”
但,在剧中那个年代,高考又确实是改变很多农村人人生之路的关键节点,甚至,是唯一节点。
我妈念书念到高中毕业,后来进了工厂做会计。而很多和她一样的阿姨婶娘们可能小学毕业便不读书了、或者根本就没机会上学,于是只能在家务农。而我一个姑婆高考考上了大学,之后留在学校教书,退休的时候已经是副教授……
我当然不是说务农不好,农民非常值得尊敬。只是作为农村出来的我深知,务农真的太辛苦太辛苦了。现在一些综艺把农村生活、农民生活形容得仿佛世外桃源,其实农民们日日汗滴禾下土,面朝黄土背朝天,就这样还要靠天吃饭,可能一场自然灾害来了,一年的收成就会化为乌有……《人生之路》就展现了农村生活的残酷现实,高加林不愿像父辈一样一辈子都困在田地里,农活是一眼望不到头的,而人生却已经就这样一眼望到了头。
正是如此,当他失去上大学的机会后(被高双星顶替了),他才会那般绝望,那般令人唏嘘,尽管他暂时还不知道“被顶替”的秘密。
哪怕是前面和他关系那么好的高双星,在得知真相后还是踌躇了,挣扎一番还是决定以高加林的身份去上大学……因为他知道,这一去便是两人恩怨深似海了,但留在农村,也是双脚陷入泥地前路深似海。
《人生之路》这里的双线拍摄特别棒,客观而残酷地展现了高加林和高双星不同的生活。
高考“落榜”的高加林去了农村小学教书,学校破败不堪,而“考上”大学的高双星进入到环境优美的大学校园里;农村小学老师文化程度也不高,很多课都没法上,大学里高双星开始接触沈从文、《浮士德》、朦胧诗;农村小学没有篮球架,没有乒乓球桌,高双星开始在图书馆看书,进入到“英语角”;农村孩子上学交不起学费,只能用家里的玉米、土豆、鸡来抵,高双星和同学下馆子吃饭一顿就吃了几十元……
而当你想到高双星的这一切原本都应该是高加林的,高加林本不必陷在继续的苦难中,而应该好好求学再上层楼,你会更加难过和心疼他。
不过好在,高加林也并没有放弃自己,在农村小学依然认真履行自己教师的职责。为孩子们想办法筹措经费改善教学环境;亲自上门劝不让孩子来上学的家长,甚至上门教学;写出了关于农村孩子上学难的报告文学……用自己的方法再一次试图改变自己,改变农村孩子们的人生之路。
我和我妈一起看别的电视剧可能说说笑笑也就没了,但看《人生之路》,有时候看完一集之后会不面陷入讨论,陷入沉思。
比如对于“寒门出贵子”这个问题。以前我总天真地以为,只要靠自身努力,寒门就可以出贵子。但《人生之路》告诉我们现实残酷,时代局限,很多时候不是你足够努力就可以。因为你可能会遇上家里就是没钱甚至连学都给你上不起,遇上三年预考就是不过,遇上那一年高考数学特别难,遇上别人眼红不惜犯罪铤而走险都要偷走你的人生,遇上好不容易收拾了身心决定重头再来但母亲却又受伤住院了……命运可能在每一个路口给寒门学子以打击,而且因为寒门,所以在别人可能轻轻的一掌,在你,就足以结束一生。
这是寒门的悲剧,是高加林们的悲剧,是时代的悲剧。
在我看来,《人生之路》要讲的不仅仅是个人奋斗,还将视角聚焦于一个时代的农村青年。
在那个时代,有人想要通过知识改变自己的命运,比如高加林,一次次被命运打击但也不气馁,还是可以再站起来继续往前走自己的人生之路。有人被剥夺了改变命运的机会,比如巧珍,但她明白知识的可贵,知道善良的可贵,用自己的美好照亮了别人。当然,也有人面对诱惑无法抗拒,走上歪路……
在法国作家路易·费迪南·塞利纳的《茫茫黑夜漫游》中有这样一句话:“小人物从来或几乎从来不问为什么受苦受难,他们相互之间的仇视就够他们操心的了。”所以在此我也不得不提醒大家:我们看《人生之路》不要只把仇恨聚焦于高双星,聚焦于高明楼,而是应该看到人性的弱点,看到时代的局限,更看到在那个时代里所有人的苦难。
——第一次更新——
更新一下我对高双星这个人物及这条线的作用的分析:
原著中没有高双星此人,但编剧加入了这么个人物,明显就是为了制造更多的、更长线的矛盾冲突和悬念,并通过高家村与上海双线叙事来形成对比,一定程度上表现出城乡差距与贫富差距,更衬托出高加林的能力与才华,和他在逆境中坚韧不屈的意志,可以说是为整部剧增加了一定的厚度。
这是一种艺术表达方式,也是为后续剧情埋长线。想必很多人都期待看到高双星被狠狠摔进泥里的一天。
——以下原文——
很多时候,人生的选择可以说是没有选择。
尤其是在那种年代下,你没有背景、没有权、还没有钱,是很难与命运抗争的。
高加林就是一个时代的缩影。但我依旧想说,人生的每一步,都不是白走的,也都应择善而行。
————手动分割————
这部电视剧在路遥原著《人生》的基础上进行了扩充,编剧将高加林民办教师资格被顶替一事(目前还未看出高加林的教师资格有没有可能再次被顶替),改为了大学资格被顶替,目前更到第七集,高加林做了教师,并且文章成功发表,但上海那边依旧被高双星冒领,先不说其他的,就目前这七集的改编而言,是比较成功的。
我这里想先简单从视听语言的角度来说几点。
1.搭建影视实景,从根本上求真
包括高家村、县城,剧组都是搭建了影视实景的,想必之后也会被开发成文旅景点,这一点上有助于带动当地的文旅发展,是值得肯定的。虽然有部分地方可能会没那么旧,但剧组也算是用了心制作的。
2.大全景镜头+具有陕北民族风情的配乐
电视剧第一集开头,以及后续剧集中,一些俯拍大全景的镜头,看起来的确是相当震撼。尤其开头还有民歌配乐,就更有感觉了。
3.画面干净明快,平行叙事形成鲜明对比
黄土地中夹杂着一抹抹生机盎然的绿色,这部剧的整体视觉观感是干净明快的,并不沉闷、昏黄。演员脸上抹黑粉,是拍摄需要、塑造人物需要。可能有点太黑了,但无伤大雅。整体调色是真的很舒服,也不失真实感。
目前故事分高家村这一片与上海那一片两条线平行叙事,从第四集、第五集就开始形成了鲜明对比,高加林在黄土地尽心尽责地教书,带领观众也一同看到了那个年代农村教育的贫苦现状,而高双星在上海心安理得地读大学却实在无能,还冒领了高加林的文章。
还是那句话,一个谎,要用无数个谎来圆。他明明有无数次可以说清楚的机会,但就是不说。高明楼不让他回家,他也听话照做。我只想问问你高双星,你在拿着高加林送的笔、写着高加林名字的笔写字时,真的没有一瞬间手抖吗?你真的每天都能睡得着吗?
高双星无疑是虚伪的,而高明楼则更复杂。他看起来真的不坏,也算尽心尽力帮高加林一家,但他还是夺走了高加林原本非常美好的人生。他的种种善意,可能是建立在一些些想要弥补的愧疚心态上,当然也可能并没有。毕竟他又变相阻止了高加林复读,合着他的儿子是儿子,别人的儿子就不是儿子了?
目前最大的悬念,就是高双星冒名顶替一事何时败露,高家村与上海这两条线何时汇聚。
4.节奏较快,转折很多
预考、高考、被顶替、当教师、发文章、被评优秀教师,剧情是一环扣一环,节奏快到起飞,我现在居然开始担心以这样的节奏,原著不是很快就拍完了吗?后期不确定是不是能稳住,和前期一样精彩。先观望着吧。
5.情节感人,几度落泪
无论是高加林当老师教课,和学生们的种种互动,还是在刘立本家里发表的那一通知识改变命运的言论,都很让人触动。很喜欢小高老师,但我知道他值得更大的舞台,去往更大的世界。他的人生,的确不应该被这一方土地给限制了。
6.演员表演自然真实
不得不说老演员们就是稳,高明楼、刘立本、德顺爷,以及高加林父母,都演得非常好,非常自然。年轻些的,主角高加林、女主刘巧珍、马栓等我觉得也不错,陈晓演技和台词还是有明显进步的,这我真的很欣慰……李沁表情灵动,淳朴可爱,我没觉得过火。男女主两人之间的互动也很可爱——“你坏”“什么我坏?我怎么坏了?”
还有那一段,高加林在讲黄河时,一转头看到了门口站着偷听的刘巧珍表情瞬间错愕,巧珍也跑开了。看着很有趣。
最后再说改编一事,的确没有完完全全按照原著来拍,但是这些改编是精彩的,思想核心也是与原著一脉相承的——农村青年的挣扎,向往通过知识改变命运,走向更广阔的世界,却又面临着诸多不同的重要抉择。
高加林的内心始终是向往远方的,带着一些些诗意,也带着他想要为国家做贡献的人生抱负。
对于原著党,如果你能静下心来看,我认为还是很让人惊喜的。
最最后夸夸片尾曲《人生路遥》,也太好听了吧,并且完美贴合剧情和人物。
(后续还有想说的会再更新本文)
我老家现在的水泥路都没有剧里那个年代的陕北高原的路好,我老家的孩子现在骑车都不敢像那个年代黄土高原的穷孩子糟蹋车子,我老家现在的年轻人说的普通话都没有那个年代黄土高原的穷孩子说的标准。
以前只是资本拍的剧离群众太远,韩雪之流不懂真正的穷是什么,现在央视又是出让人奋斗就能开豪车,又是拍这种脱离现实的剧,真的让人绝望,穷人还没灭绝呢,那个年代的人也都还在呢,就要把我们遗弃在滚滚车轮里了吗?
是不是大家其实都变富了独独在演我啊???是不是全世界只有我一个穷人了???
连着看了四天追完了9集,大概看剧时太投入了,代入感太强,常常看得气个半死,每次一看到高双星父子就开始生气,他们出现的画面内心就忍不住翻白眼,明明之前在《三体》里林永健饰演的还是我非常喜欢的杀伐果断的常伟思大将军,这里却是让人恨得牙齿痒痒的道德凹地高明楼书记。看完九集,目前属于又虐又忍不住想看的心理阶段,我不信高加林被偷掉人生之后还会继续这么惨,一辈子都要窝在山沟沟里,我期待着后面的剧情反转,期待真相大白的那一天,我不甘心,我要追着看完。
命运的波澜曲折往往就是由一个微小事件的蝴蝶效应引起的,因为高考预考的学习成绩太好被人惦记上了,所以才会被高明楼盘算着要去顶替上大学这事,高加林在被剥夺了上大学的机会之后,当教师期间既发表了文章又评上了先进,没想到紧接着天降横祸,又变成了一事无成的农民。命运的捉弄似乎能把人玩弄于鼓掌之间,给人一种无力抗拒的恐惧,不知道高加林还要经历多少次这样的折磨,才能走上比较平顺的人生之路?
他还有机会走上平坦的道路吗?
偷得掉的机会,偷不掉的人生
顶替高加林上大学,偷别人教育机会这一整件事,看起来村书记高明楼毫无疑问是主犯。高明楼有这颗顶替的心并不是在接到入学通知书的那一刻起临时起意的,其实他早就动过心思。一开始说预考成绩发布,高加林是第一名而高双星仅仅24名,不够资格见县长时他就不高兴,然后开始跟教育股长开始拉关系了。所以预考前十名见县长时,他才有那么多加戏的笔墨,而且还意外地发现县长还是他们家的老熟人,这似乎也为将来发生的事情埋下了伏笔。
顶替上大学这件事,高双星作为高加林少年时代的好朋友只不过是不得已,配合自己的老爹的一片苦心而已,然而,真的是这样吗?高双星明明有很多次机会跟高加林澄清的,但是他从来没有去澄清。
吃完升学宴那个晚上,他知道真相后,跑到高加林家他没说,表面上他是被他爸拉走的才没说,实际上,被拉走的时候他又没被堵上嘴,嚷嚷起来都知道了。第二次是他去上海大学第一次开学时,在路上遇见了高加林,高加林给他祝福还送了他一支自己用了多年的钢笔给他,祝他有美好的大学生活,他竟然能心安理得地收下并继续顶着高加林的名字上路了。
第一次是偷了高加林的上大学资格,第二次偷了高加林发表报告文学的荣誉,他完全有机会澄清的,他可以跟同学跟老师说,说那只是同名同姓,不是他写的,他完全可以说出来,可是他没有。他太自卑了,太需要一道光环来给他自己枯竭的内心一点自我安慰,因为他知道凭他自己的能力他是不可能做到的,但是偷是可以偷来的,毕竟一回生两回熟,都轻车熟路成惯偷了。第三次偷是偷了陈秀礼关于《一个孩子的读书梦》创作思路稿子《如何发现现实和反映现实》,他把这篇稿子当成自己的创作心得在班级课堂上给同学们念,人怎么可以无耻得这么心安理得?高双星没什么文学才华,也没有进行文学批判的理论能力,更不可能有什么文学创作的心得了,但是当他被架在万众瞩目的位置上,只能是变得更贪婪地去窃取别人的劳动果实。
报告文学发表后,高加林和高双星两人境遇的对比多么强烈。
高加林太有才华了,即使是在连报告文学都不知道是什么体裁时,就已经在全国性报刊《中国农民报》上发表了一篇报告文学。即使是在既贫困又没文化的农村环境里,在命运摆布的恶意里,他的眼睛里永远闪烁着求知的光芒,但是在高家村这个人均文盲的环境里,他找不到知己,没人能读懂他的内心,就算是爱慕他一直陪伴在他身边的巧珍也算不上真正地懂他,他只能自己发泄式庆祝。从某种意义上说,他是孤独的。
高加林的报告文学发表后,在上海浦江学院,一群对于文学有极高热情的中文系同学老师以各种形式来热烈祝贺根本不属于他的荣誉,而高双星在这么好的学术交流氛围,他一点都不快乐,只能像一个局外人一样,局促不安,非常窘迫,因为荣誉不属于他,这里不属于他。他只有在工地跟工人一起搬砖砌墙,被别人大声喊着高双星时,才能短暂地找回他真正的自我。即使是面对好几次帮助了他的陈秀礼,他多想告知别人自己的困境和为难之处,可是顶替上大学的真相太缺德,他说不出口。某种意义上说,他也是孤独的。
当然,人是立体,不存在单纯的反派,高双星也有他自己的闪光点,例如他在工地打工,发现工程老板拖欠工人工资,包工头也毫无办法,茫茫大城市四下无门,连到哪里去求情都不知道,于是他热心肠地帮着写了一份申诉资料托陈秀礼看看能否找到相关部门。他也不是单纯的坏,全然的坏,当别人有困难的时候他能帮的,他也愿意帮。农民的朴实,老乡间的仗义,他是有保留的;但那种底层的自卑与逆来顺受,不为正确的事发声、坚持本心,也是他的问题所在。毕竟在对待高加林这件事上,他是毫无争议地做错了。
高双星毕竟刚上大学,也不过是二十来岁,他开始学习不好,但是他很珍惜这份得之不易(偷来)的学习机会,期末考试三优二良,没有挂科,看起来比他高中时期的成绩好多了。根据同宿舍同学的提点去念之前听都没听过的书,根据陈秀礼的提点去开阔眼界和改变思考方式,帮助农民工发声的事情之后不知道他会不会有更多的转变。
望子成龙就可以突破道德底线吗
冒名顶替上大学的事情会有真相大白的那一天吗?如果真相大白,高加林和高双星的处境会怎么样?
可是就算真相大白也弥补不了高加林曾经错失的一切。作家柳青曾说过,“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 在高加林人生转折最关键的时刻,那么宝贵的高等教育机会就这样被人轻易地偷走了, 他的人生损失是永远都没办法弥补了。
高明楼就对偷高加林大学资格这件事老早就开始盘算了,剧集一开始听教育股长在那里说高加林学习成绩很好、能考第一时,他就很不高兴,他期待是自己家的祖坟冒青烟,自己的儿子能够高中,就算高中不了,偷也要把别人的偷来。高考结束之后,他就一直问高双星考得怎么样,以便看看能怎么样帮到自己的儿子,并不是看到高加林的录取通知书才忽然冒出来的想法。从一开始他就动了歪心思,搞定教育股长之后,把二儿子的升学宴和大儿子的喜宴合在一起大办特办,一定要搞得人尽皆知,其虚荣心可见一斑。升学宴都办好了,二儿子就算想反悔也会考虑一下自己被人发现真相之后的后果,被哄上高台,再走下来就难了。
另外,高双星顶替上大学之后,高加林本来是铁定下决心要复读的,但是一去复读就会发现自己的学籍被人冒用了,顶替上大学的事情很快会暴露。为了蒙混过关,于是高明楼准备了连环计,推荐高加林去当民办老师,民办老师的待遇虽然不怎么样但是比起种地的农民还是好很多了,偏巧不巧高加林母亲摘核桃时摔伤,家里没钱,本来连交复读的学费钱都没有,这下更是雪上加霜,他再不甘心也只能去当老师给家里糊口。高加林去当了老师,高明楼不但安了心,还坐拥帮扶高加林一家的好名声,让高加林一家对他感恩戴德当成救命恩人,完全不知道这才是真正的大恶人。
不得不说,林永健这个反派的演技真的很不错,穿戴看起来土不啦叽,戴着黑色边框的眼镜,小眼睛咕噜咕噜地转,眼睛一转就开始动歪脑筋,人物的表情细节非常生动,让人恨得牙齿痒痒,这说明演员演得好。之所以很讨厌高双星父子两人,大概就是演得还不错吧,反派的命运就是被人恨。
为了防着顶替上大学的事情被发现,当期末高双星写信回家说要回家过年见亲人时,高明楼当即心里一动,立刻冒着风雨拼命踩单车骑到县城的电信局,给儿子打昂贵的长途电话,命令他大学四年期间都不要回家,就是为了以防万一出现任何纰漏,毕竟干的是见不得光的事情。高明楼不让儿子回家,就是为了防止儿子回家跟同学聚会时,一不小心说漏嘴,总之不回来一直呆在上海直到拿到毕业证为止,才能稍微喘口气。
高明楼且不论是为了光宗耀祖,为了面子,还是为了自己的儿子前程着想,他确实努力挺上心的,给大儿子娶个好媳妇,就算昧着良心也要鼓捣个机会出来让不成才的儿子上大学,花了很多钱打通关系让被学校开除的三儿子到供销社工作,开车搞运输。对每个儿子他都是真的用了心思,作为父亲为自己儿子好而努力情有可原,但是望子成龙就可以突破道德底线吗?
高加林的父亲也爱自己的儿子,但他只是一个普通农民,没什么本事。高加林连教师资格都被弄没了之后,他也能拿些新摘的茄子去求高明楼帮帮自己的儿子想想办法,找个事干,如果有一天他知道了他儿子之所以会陷入这样的困境不过是因为高明楼剥夺了儿子最宝贵的上大学资格,他该如何想?
出身平凡的高加林因为才华太出众,而被嫉妒他的宵小之徒盯上,因为这些宵小之徒的作恶,这位有才华的年轻人不得不长期地留在黑暗之地踟蹰不前,忍受各种心灵和肉体上的双重折磨,命运的恶意让他几乎没什么抉择可言。高加林的身世很容易引起观众的共鸣,因为此前顶替上大学这种事情屡见不鲜,直到互联网技术发达信息共享和多重严格审查之后,此类冒名顶替的投机倒把之举才因为成功概率太低而逐渐减少。
高加林文章发表后,刚开心没多久,很快又坠入了没有工作只能回家种地的深渊,看来目前他的命运在短短一两年之内波折起伏,但是真正有才华的人从来不会被时运埋没。身为普通人,看到高加林此类底层知识青年被稍微有点权势的恶人损害和折磨,很容易代入,引起共鸣。也希望高加林在今后的剧情里,可以早日走出黑暗,走过阴霾,见到阳光,早日寻回属于自己的人生之路。
李沁在这部剧里的演技确实不错,可圈可点,每一集都有高光
原著里的一些基本设定都做了修改 咱们亲爱的巧珍开起了拖拉机 而且主角们竟然没有一个说方言?《平凡的世界》里连晓霞都说的是方言,好!你说他们是在县城里上学的学生,也就罢了!可是巧珍一口流利的普通话是搞什么飞机呀!
单从角色来看李沁演的挺好的,而且有很多小细节都是经过用心设计的,赞一个。
前半段(到上海之前),我准备给这部剧五星,但后半段开始,越看越觉得剧情怎么如此拉胯,一查发现不是路遥原著里的内容,1. 在老奶奶家当佣人的剧情太过单薄,作为从未来过城里生活的人,不可能没有生活习惯差异导致的冲击和不和,这个很正常啊,为什么不写呢?2. 马拴和奶奶的死都太过突然,为了造悲剧而造悲剧,奶奶早上查出胰腺癌晚上就去世了,实在是突兀。3. 后半段编剧的逻辑就是:只要来了大上海啥都能干成:高加林事业有成,高双星步步高升,巧珍说贷款就贷,说开面馆就开,说承包食堂就承包,编剧这样“何不食肉糜”,剧情怎么可能打动人?4. 奶奶把洋房留给巧珍本来就很戏剧了,最后加个多余的打官司的环节后,又把房子捐了?捐了…?编剧是在逼着穷人去给社会行善吗?一点也不动人。5. 编剧对上海人的偏见太重。编剧能力太差
把文学名著变成普通励志剧,将人生的无奈改成自强不息、愈挫愈勇的主旋律励志传奇,肯定不对味儿了呀
美黑版李沁一时没认出来哈哈哈
黄土地教育疼痛文学。。这种剧 看多了就累了。。
为什么就必须按照原著拍呢?剧组已经声明,是部分取材,并不是拍原著,有什么问题吗?请问西游记是还原了原著吗?还是说金庸还原了哪朝的历史呢?虽然早在八几年就看过原著,但不妨剖析一下,原著党一般有两种心理,一种是表达自己早已看过原著,且先入为主,思维已定型,你们这些看剧的人不过拾人牙慧,还津津乐道,一副没见识的样子,他们最想说的是:你们不懂....你们知道什么....。另一种是以自己为世界中心,企图阻止别人修改原著,破坏自己心中先入为主的“神圣”,当然他知道自己没这个能力,所以打1星泄愤。
李沁把刘巧珍演活了,眼神揣摩的很到位
真的非常庆幸我们生逢当下这个信息发达的世代,不用担心自己的身份被人顶用。
不建议对这么经典的文学作品做明显的“改编”!编剧的文学功底没有作家好,想大刀阔斧改编还是对网文下手吧!
看到预告李沁为了和人物形象贴合,直接变身小黑妞,造型上的突破增强了角色的真实感,是印象中纯真质朴的农村姑娘没错了!
李沁的演技好细节,刘巧珍的很多小表情都十分灵动,爱了爱了
陈晓真的很好的演绎出了高加林身上的自尊,自卑,脆弱,勇敢,朴实,虚荣,坚毅,浮躁等各种情绪,而且陈晓的演技完全能够把高加林的自尊和自卑,脆弱和勇敢这种复杂的情绪表达出来~看他的剧总能被他惊艳到!
现在这样的剧很不好拍了,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不好还原老一代的建筑,不过还算是做到了,很不错的场景还原
巧珍真的是一个很有行动力的女孩,她好勇敢
为什么米粉和羊肉烩面会出现在同一个陕北高原?陕北高原怎么可能会有米粉??谁能告诉我??没办法打分,我觉得这是魔幻剧,平行于中国任何一个地方的平行时空!!!
最近在网上看到一句话,“所有的文学作品其实讲的都是同一件事:‘人生太难了’”。剧中,被玩弄被错待的,在生活里碰得头破血流;偷走他人人生的,双脚被荆棘磨烂;把自我寄托在别人身上的,注定会被辜负。也许到最后,剧中过得最幸福的人是脚踏实地认清现实的马栓,以及内心自洽的黄亚萍。
李沁就像是被刻意做旧后丢进潘家园的假文物……
小说里人生的苦难,变成了电视剧里的奋斗鸡汤,就像高考的一道命题作文,立意很高,但没什么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