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是去年写的,当时还没有来豆瓣,所以贴在了我的勃客上,感兴趣的姑娘们可以去瞻仰一下,地址如下:
http://bloodhead13.tianya.cn/——————————————————————————
在朋友家里看了一部电影--〈SAW〉,看完以后感触颇多,主要有以下几点。
1,关于情节:这是导演花费了很大力气着力刻画的地方,不要以为情节很简单,事实上是很不简单,就象大多数的恐怖片(或者叫惊悚片)一样,不到最后一刻,根本猜不出真正的主谋是谁,一开头的桥段是很可以迷惑人的,但是随着情节的铺陈,就会渐渐发现,一开始的关于这个故事的所有的推论都是不成立的。在看片的过程中,我也在不停的猜测到底谁是最后的BOSS,可实际上一直到了片子的最后3分钟,我们才知道,而且,还是导演告诉了我们真相。所以,在看片的过程中,不要相信自己的眼睛,因为你看到的都是假的;不要相信自己的猜测,因为你的猜测都是错的。整部影片100多分钟,没有一分钟可以让人舒舒服服的享受的,所有的段落都浸泡在浓重的黑暗和血腥味之中,色调以冷色和暗色调为主,除了那个“石器时代的浴室”是一片白光之外,所有的场景不是黑夜就是暗房,要不就是诡异地下室和廉价肮脏的小旅馆,简直把人压的喘不过气来。总的来说情节很紧凑,没有什么废话,绝对不是善男信女们一边调情一边吃爆米花就能看的懂的。
2,关于人物:导演把很大的力气放在了情节上,因此也就造成了对人物刻画的不够丰满,表面上,似乎已经明白了电影里的都是些什么人,可是经不起推敲,人物深度不够。电影的主角是两个倒霉蛋,一个是地位卑下,拿人钱财替人消灾的地下摄影师(或者叫他密探),住在一个“很烂的公寓里”,可是有一天一觉醒来却发现自己在另一个地方,一个“更烂的地方”,不过是为了几百块钱,就被卷进了这个可怕的游戏里面,到了最后还生死未卜(其实可以猜的出来),真是衰的可以。另一个则是医生,在美国,医生可是人人尊重的职业,享有很高的社会地位,家里有老婆(虽然每天和他闹离婚),有孩子,还有二奶。结果在一次偷情未果回家的路上,莫名其妙的就成了游戏中的另一个主角。比起那个摄影师,好歹医生还过了几年好日子,虽然最后他的结局也惨的可以。还有一个戏分并不多的黑人警察,一个神经兮兮的医院的护工,大家都很有个性,但是都不够鲜明,不过如果你不是抱着研究电影的目的而来的话,这些刻画就足够了,足以交代清楚事件了。
3,关于细节:影片里的细节很多,如果有可能的话,我建议大家在看的时候尽量少眨眼睛,因为从一开始的第一秒起,每一个镜头几乎都包含了特殊的信息,这些信息对后面的情节推动有很大的作用,如果不小心漏掉了某个细节的话,虽然不至于看不懂,但是多少会影响看片的流畅性。看完以后,我觉得这个片子的细节的设置其实就是一个关于“KEY”的寻找过程的设置,KEY可以翻译成钥匙,也可以理解成某件事物的核心和关键,所有的细节其实都是为了寻找KEY而提供的线索。总的来说,细节搞的很精彩,很有趣,等一切的谜底揭开后,才会蓦然的发现,原来这么多看似毫无意义的情节安排都是充满了用意的。
4,关于道具和场景:电影里面所用到的杀人道具都很诡异,其中最让人难忘的是一个套在头上的可以把人的嘴“永久的撕开”的装置,在我上传的图片上的就是那个装置,除了这个装置以外的一些道具,都是很普通很廉价的玩意,但是没人会想到用这些玩意来干这些勾当,铁丝网,蜡烛,香烟,“杀人不一定要用枪”,就看你怎么运用这些东西了,就看你把它们和其他的什么东西配合起来了。场景方面秉承了美国的这类电影的一贯风格,腐朽的瓷砖,摇摇欲坠的天窗,生锈的浴缸,涂抹着屎尿的令人反胃的马桶,空无一人的地下停车场,狭窄的小巷,每一个场景都让人很不舒服,似乎也只有在这些地方,才能发生这些事情。
5,关于故事的寓意:电影中间出现了一句台词:大部分人都不知感激的活着 。在片尾,游戏的策划者,真正的幕后主谋在离去前又一次重复了这句话,我想这也许就是导演借他之口想传达给我们的信息吧。回想整部片子里面,所有的游戏的参与者不是终日无所事事的流氓混混,就是道貌岸然的伪君子,都是行尸走肉一般的活着的家伙,总之都不是什么好鸟,包括我们的两个倒霉蛋主人公。他们被卷入这个游戏并不是偶然,策划者的目的性很强,所有被卷入的人在他的眼里都是有罪的人,需要由他来救恕,而他的救恕方法就是:遵守他的游戏规则,要么胜出,要么GAME OVER。电影是要我们感激生命,要我们意识到活着的可贵。话说起来很简单,但当导演把这些用一种极端的方式表现出来的时候,还是会叫人不寒而栗。
6,关于音乐:看完片子以后,我拼命的看字幕,想看清楚都是那些人给电影配的乐,憋了半天,只看清一个FEAR FACTORY。电影中的配乐其实不是很多,但是都很好听,主要是以工业和歌特为主,阴暗,厚重。
总的来说,是一部值得看的片子,有一点很重要:希望看过片子的人保守片子的秘密,不要把结局说出来,让没有看过的人自己来感觉。
首先得承认这部片子的情节设计和场景确实不错。但我不喜欢这种强加的变态道德观念,看到后面几部,一见到戴面具的人出场说那什么不珍惜生命的话我就觉得恶心,如果影片去掉这些道德审判,我会认为是个好片子
距离我第一次看这个电影大概有四年了。当时年少不懂事只有一些矫情而幼稚的诸如“我们要爱惜生命”类的看法。去年有一朋友跟我说我们一起看电锯惊魂吧,一天一部,看完交流看法。我就第四遍看了电锯惊魂。
第一部毫无疑问是很精彩的。甚至我认为是七部里最精彩的(当然了第七部的结尾我认为也非常棒)。先说说我认为我注意到的细节。
1 老头趴在地上演完了全程。他的脚的姿势换了好几次。我没有无聊到去数他到底换了几次。所以说,到底是导演故意卖给观众的破绽暗示这老头没死,还是他只是单纯地忘记了脚的位置?
2 老头肩头的枪伤。背后有一块圆形的破洞,这个我在《犯罪现场调查》里看过类似的例子,有了这个细节的枪伤会显得格外真实。总之当时我是跟我朋友赞叹了好久。
3 我能说我看了好几遍才注意到开头亚当把钥匙跟浴缸里的水一起放掉了么?
4 导演表示时间的手法除了墙上的表,还有两个主人公渐渐苍白的脸色。密闭的空间,除了墙上的表能知道时间,与外界完全的隔绝,奇怪的录音,跟偷拍者亚当的对话,一步步让他陷入绝望和疯狂,又接到妻子女儿的电话,给最后戈登的爆发铺垫好了一切。到这里观众的情感也跟着适度爆发。一切都那么合情合理。
时间有点久了,还有很多想不起来了,想起来再补充。下面是一些关于John Krammer个人行为的思考。
他的出发点是,你们在消耗在浪费自己的生命。你们明明那么健康,不像我病入膏肓,却拿着大好时光去鸡鸣狗盗男盗女娼,不把你们推到死亡边缘你们是不会知道生命可贵的。的确,他的这个行为拯救了戈登。可是,他真的有资格代替上帝去审判这些人吗?虽说他没有主动杀任何人,但是通过极端的伤害自己或他人以保全自己的生命,生命的意义才会更鲜明吗?忘了后面第几部有一些死里逃生的人,无不是面对众人目光呆滞,只有一个假装经受住“考验”的伪君子在神采奕奕滔滔不绝的谈论自己的“遭遇”并感慨竖锯给了他重生。肉体的存活≠精神的重生,在那些所谓“幸运儿”眼里我们看不到一点他们对生活的盼望,要说与过去有什么区别,就是他们的生命之火越来越暗了。要说他的出发点还有那么一丁点善意,他的门徒就是纯粹的丧心病狂。Amanda的自以为是害死了自己。Holfman最后演变成了不折不扣的杀人狂魔,这不是竖锯的本意,但这跟他脱不了干系。所以说他做这一切的意义又在哪呢?以后的每一部好像都在一步步的推翻他的本意。这很好。至少代表了编剧的态度还算是不反人类也不反社会。这一点,比《死神来了》要好太多太多。
最后表白温子仁。
害我一晚都睡不着,三更半夜起来读英语!
没有想象中的恐怖。恐怖的是,片子快结束的时候,我住处厨房的天花板塌了,噼里啪啦的,酱油瓶打碎泼了一地。拖地的时候,忽然想,这黑乎乎的一片好像人血啊……
当那躺在地上一动不动的那个人站起来后,我就彻底震惊了。
看看有那么多人赞同拼图杀人狂的做法就知道我为什么只打来那个星了,这是一部好看的电影,剧情精密张力十足,但这不是重点,重点是它让观众产生对作恶的向往,这很可怕,而事实上,残害别人生命自己作为道德评判的上帝的做法本身就是反人类的,可惜,导演站到了撒旦的那一头。
有些疑问。医生为什么不用电锯把手机勾回来。。。而是选择锯腿。。。他老婆一直在打电话,但是为什么后来密室里的电话不再响了?
为嘛医生不用锯子够手机?
这么多年了 没看之前我一直以为这片子是讲一个拿着电锯的杀人狂的故事...另外 我也终于明白了为什么豆瓣要改版把论坛话题隐藏 是为了防止我们看到剧透啊!!(那个剧透的人去死去死)
最终boss躺着不累吗??
《电锯惊魂》所营造的恐怖并非单是那血腥的渲染,更在于电影出色的剧情设计,废弃的厕所中不寒而栗的绝望随着电影的推进而持续发酵,当那全然出人意料的结局呼之欲出,电影给人的是一种已然深陷其中后的震撼,这种惊艳是之后接踵而至的续集斗都并没有再度超越的。
可是跟电锯有毛线关系啊 明明是手动的
这其实是个励志片好不好,杀手先生告诉俺们即使在生命的尽头还是能干成很多事情滴~
看第一部的时候着实被他的情节设计给惊讶到了。
他喜欢近距离观察受害人,这个结局直接满分。
警察是不是傻???
第二次看,感觉着仍然是一部顶级的血腥电影,结构和叙事都很牛逼,叙事张弛有度。
最后五分钟让我全身发抖!
只有面对自己的污点,才能实现自我救赎。
如果一开始够不到那个东西人家老头可不要急死了
悬疑多过恐怖,结局很出人意料,非常值得一看。
为什么总是第一部是最好看,所以不要把电影当电视剧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