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决战

49集全

主演:唐国强 / 王劲松 / 刘涛 / 苏青 / 于和伟

类型:电视剧地区:中国大陆语言:汉语普通话年份:2021

 剧照

大决战 剧照 NO.1大决战 剧照 NO.2大决战 剧照 NO.3大决战 剧照 NO.4大决战 剧照 NO.5大决战 剧照 NO.6大决战 剧照 NO.13大决战 剧照 NO.14大决战 剧照 NO.15大决战 剧照 NO.16大决战 剧照 NO.17大决战 剧照 NO.18大决战 剧照 NO.19大决战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大反攻

影片开始就是毛主席登上高山看黄河解冻的镜头,不得不说导演选的这个镜头真是太好了,黄河轰隆隆地解冻,冰块混合着泥浆倾泻而下,发出地动山摇般的巨响。这种壮观的自然景象像极了当时的国内局势,抗日战争胜利,中国面临着巨变,两种命运在中国大地上展开了大角逐,中国的命运宛若浩浩荡荡的黄河解冻之水一般,在碰撞、粉碎中前进。
1948年,全国的形势还不明朗,解放军与国民党军转入战略相持阶段,虽然解放军在华北的解放区基本连成一片,但解放军的实力还是弱于国军。只有在东北,解放军已经可与国军来一场大决战了,国军龟缩在长春、沈阳等少数大城市,这对擅长运动战的解放军来说很不利。影片在此有了一个大争论,其实也是历史上的争论,那就是是就近打长春,引沈阳之敌来救。还是南下打锦州,掐死敌人南逃退路。林彪持第一种意见,毛泽东等中央军委持第二种意见。特别佩服林彪的是,在军委一再要求先打锦州的压力下,林彪居然敢于拖延南下,执意攻打长春。周恩来的比喻特别形象,攻打长春是抓尾巴的打法,打锦州是掐脖子的打法。打下锦州就控制了北宁线,断了敌人南逃入关的退路,锦州是关内关外连接的重要枢纽,远在明朝时期就是扼守山海关的要地,明朝的宁锦防线支撑了百年使满清不能前进一步。
在军委的强大压力下,林彪南下攻打锦州,打锦州重要的是阻击东西两侧敌人的援军,西侧是来自葫芦岛的援军,在锦西一带阻击,东侧是来自沈阳的廖耀湘兵团,在黑山、大虎山一带阻击。廖耀湘兵团是国军精锐中的精锐,蒋介石五大王牌军有两大军在廖耀湘兵团。黑山和大虎山阻击战打的最为艰苦,但攻打锦州也一再受挫,攻打锦州拖不得,必须速战速决,最终经过血战,解放军拿下锦州,影片中那个国民党军官枪杀话务班女兵的情节令人心生难过,他的那句缴枪不缴女人也成为经典。
在辽沈战场,名将云集,卫立煌、杜聿明、廖耀湘等等都是身经百战、文韬武略兼备的名将,国民党最大的败笔就是蒋介石经常越级指挥,打乱部署,尤其是辽沈战役中,蒋介石信不过卫立煌,调徐州的杜聿明来东北指挥,给杜安了一个副总指挥的官,架空了卫立煌,蒋介石更是两度亲临沈阳指挥战事。东北战局军令不出于一人,当廖耀湘救锦州失败后,蒋介石要求廖兵团不惜一切代价夺回锦州,杜聿明却认为夺回锦州已经无望,不如退回营口,从海路撤退,至少能保证军队还在,卫立煌却要求廖兵团退守沈阳。在这样的乱局中,廖耀湘估计要被逼疯了,他的意见与杜一致,便继续要求部队猛攻黑山和大虎山,如能攻克这两地,便可夺回锦州,若攻不下,便掩护兵团主力南下营口。但事实并没廖想的那么乐观,林彪及时把握战机,放弃攻打葫芦岛的计划,而是用部队主力合围廖兵团。林彪切断了廖南逃营口的退路,把廖逼的只能向沈阳撤退,在辽西歼灭廖兵团。廖耀湘兵团十几万人马顷刻灰飞烟灭。电影没有抹黑国军,而是反应了国军真实的战斗力,廖耀湘兵团撤退沈阳的途中还是军容严整,部队行动整齐划一,抗日远征军的底子就是好,完全不是杂牌军阀能比的了的。
还有就是电影中的林彪不苟言笑,镇定自若,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罗荣桓是润滑剂,两相协调,刘亚楼却是意气风发,精明干练。与淮海战役前委中段子满天飞比起来,东北野战军的军委中可能更压抑吧,林彪在电影中几乎没有过笑,也没多说过一句废话。
这种大制作真的是前无古人,不知有没有来者。影片的长镜头比比皆是,反映解放军冲锋的镜头及廖耀湘兵团行军的镜头简直是绝了。

 2 ) 大场面

小时候看战争场面,现在更关注剧情。两边决策层的描写很好看,中央的决心、林彪的犹豫,罗荣桓的协调。蒋介石的犹豫。

以后很难再看到这么大真人实景场面了,怀念!

总觉得罗荣桓的演员看着像坏人,另外刘亚楼拍的跟个二愣子似的,就会说“什么”。其实东北现场没那么严峻,实力绝对占优的。

蒋介石每次都是善变,寄希望于国际形势变化,讲究山头文化。抗日如此,解放战争也如此,导致了败局。蒋终究只是个政客。

 3 ) 《大决战》公映30周年:当年举国全力支持拍摄,如今巅峰无法超越

熟悉中国电影的观众,绝对知道《大决战》在中国电影史上的地位;而熟悉战争史的军迷们,也非常清楚《大决战》所展现的人民解放战争中的“三大战役”,在军史上的地位。今年是《大决战》公映30周年,也是党的100周年华诞。让我们再次回顾这部巅峰之作,感受它为我们带来的冲击和震撼!

“棋局早已终了,胜负也已成为历史。但,假如我们有暇在棋盘上,还原当年的黑白对弈,仍可以感受到那棋局变幻莫测,感受到那每一颗落子的雷霆万钧之力。”——《大决战:辽沈战役》开场。

《大决战》海报

1948年9月12日至1949年1月31日,解放战争中最惊心动魄的战略决战阶段,人民解放军先后进行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前后历时142天,一举歼灭了国民党军154万余人,奠定了解放战争的胜利基础。这场战略决战决定了中国的命运,即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群众,将彻底推翻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反动集团的统治,迎来新中国的诞生。

新中国成立后,解放军电影制片厂(也就是后来的八一电影制片厂)曾酝酿将三大战役搬上荧幕,但由于当时的条件有限,最终未能如愿。1986年1月,中央军委经过研究决定,将“三大战役”拍摄为故事片的任务交给了八一电影制片厂(以下简称八一厂)。

八一电影制片厂

由八一厂拍摄“三大战役”无可厚非,因为八一厂是我国唯一的军队电影制片厂,摄制大量优秀的军教片、纪录片和故事片,也翻译了很多国外反映宏大战争场景的影片。而且就在1986年,八一厂协助当时的总参谋部、军科院军事研究部,编摄了反映三大战役的军事教学片《伟大的战略决战》。

八一厂在1986年2月组建三大战役剧本创作组,由王军、史超、李平分别负责辽沈战役、平津战役、淮海战役三部分影片剧本的创作。《大决战》剧组按照八一厂“剧本不好不拍”的原则,查阅了包括当事人回忆录在内的大量资料,采访战役参加者和有关人士300余人,还实地考察三大战役旧战场。中央领导和诸多老同志对该片剧本创作进行了指导。

《大决战》剧照

1987年年底,《大决战》电影文学剧本完成最后一稿,影片随即进入筹拍阶段。八一厂经研究决定由李俊出任总导演,杨庆卫为总制片主任,同时确定由杨光远、蔡继渭、韦廉分别负责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的具体拍摄工作。八一厂组织了规模空前的参拍队伍,当时全厂1000多名职工,就有800多人参与了拍摄。

《大决战》涉及有名有姓的人物多达236位,其中主要角色达50人之多。摄制组以全国海选、“自愿报名、试戏选拔”的方式选拔演员,原则是形神具备、一般演员要朴实、我方角色要有“土香味”。当时参加遴选的,很多是当时的著名演员。最终摄制组经过层层筛选,确定了古月、赵恒多、马绍信、卢奇等一大批优秀演员参加拍摄。

1989年,《大决战》正式投入拍摄。开拍之际,总导演李俊还率杨光远、蔡继渭、韦廉三个分导演拜访聂荣臻元帅。作为平津战役总前委之一,聂荣臻元帅详细介绍了“三大战役”的一些情况,对平津战役讲得更为详细,包括争取傅作义、保护古都等历史细节。聂帅详细的讲解,对《大决战》的拍摄起了很大的指导作用。

很多《大决战》剧组人员在后来的回忆中称,《大决战》是举全国之力组织、集全军之力拍摄。据统计,共有来自解放军各大军区、有关院校、武警部队等单位的约13万干部战士参加了拍摄。全片拍摄地区涉及全国13个省市、自治区,北起黑龙江哈尔滨,南至浙江奉化,西至黄河河套,东至渤海之滨,参拍群众达15余万人次。

中共中央机关和人民解放军总部——西柏坡

辽宁锦州,当时实拍的场面非常大

河北张家口的大境门

据原八一厂摄影师杨振吉回忆,《大决战》一开始是以《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分成三个大组同时拍摄,后来因为进度问题,又分成了十个组展开工作。而且后来的拍摄过程中,剧本也曾有过修改,力求反映历史的真实。

作为一部战争巨制,《大决战》的战场规模空前,烟火效果也是国内电影的极致水平。据统计,为拍摄《大决战》,共动用了炸弹3500个、TNT炸药160吨、黑白烟幕70吨、血浆100公斤、军用装甲车20辆、真坦克50辆、可炸汽车100辆,空包弹170多万发、真炮弹1万多发、假枪支6000支、刺刀6000把。

谢尔曼坦克,实际上是五对轮

著名的炸药抛射器“没良心炮”

“天津战役”,除了仿造的97式坦克外,一批T-34/85坦克混入其中

而且,在有烟火爆炸场景的拍摄中,摄制组对现场人员的安全非常注意,有时候在完成炸点设置后,还要反复检查,导演甚至是最后一个撤离现场的。摄制组拍摄烟火爆炸场景,未曾出现过安全事故。

《大决战》采取先拍摄、后配音的方式,据当时的配音导演吴俊全介绍,全片有400多位配音演员参加了配音工作。在演员采用普通话还是采用方言演出的问题上,摄制组在征询总政治部领导、专家顾问和一些老同志的意见后,最终确定一部分领袖和将帅讲方言,其余人物讲普通话。

应该说,参拍《大决战》的演员都是极为敬业的,他们的表演水平非常高,对角色的塑造非常到位。《大决战》这部电影太大了,每一个角色都要做到符合当时的真实人物,而且要突破脸谱化公式化的俗套,同时要把角色演得生动、演活了,这是天大的难题。但老一辈演员就是能克服困难,成就这部战争巨制。

东野“三巨头”林罗刘

淮海战役总前委

平津战役总前委

准备进京的五大书记

摄制组的呕心沥血更是值得敬佩,据摄影师杨振吉回忆,为拍摄《淮海战役》中一个下大雪的镜头,剧组派出一个小分队到哈尔滨等雪,一等就是两个月。此外,《辽沈战役》那个著名的“冰河开冻”经典镜头,剧组为了这个镜头在黄河边苦候了两年。

回到《大决战》影片的本身。以前笔者也看过一些有关《大决战》的文章和评论,很多人留言,说什么“一场内战而已,有什么可以大书特书的”,或者是“内战就是民族悲剧,没有胜利者”之类的论调。诚然,内战确实是一场悲剧,毕竟中国人民不是好战者,“中国人打中国人”这种事是最不愿意看到的。

但是,必须明确指出的是,很多人注重的是“内战是一场悲剧”这一个点,却忽略了“内战因为什么爆发”,以及“为什么这群中国人要和另一群中国人打仗”这些根本问题。是谁挑起了内战?是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反动派。1946年6月,国民党反动派撕毁《双十协定》,进攻中原解放区,挑起了全面内战。

而《大决战》的开头旁白就已经明确表明了,这场内战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人民,对受到美帝国主义支持,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国民党蒋介石集团,进行的一场伟大的解放战争。而《大决战》所讲述的“三大战役”,这是这场战争中最为惊心动魄的战略决战阶段,可以说是一战定乾坤。

那么,谁是胜利者呢?自然不是如今躲在台湾岛上,只会整天唧唧歪歪却一事无成的国民党。

他们,就是胜利者

胜利者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推翻了“三座大山”的中国人民。是如今正在努力建设祖国的中国人民。

当然了,作为内战遗留问题的台湾问题没有完全解决,那么中国内战并没有彻底结束。

根本问题说完了,还是讲《大决战》本身。因为三部曲太大,值得说的东西太多,笔者词穷,讲不了那么多。所以挑几个部分讲。

这部影片的顾问有7位,全部是经历了三大战役的老同志。

七位顾问

《大决战》应该是我国故事片里实景拍摄规模最大的了,毕竟当年三大战役的战场太大了。而且影片拍摄的时候,很多地方还没有开发,保留着当年的原貌。举一个例子,当年拍摄“辽沈战役”时,锦州市区基本都是平房,连城内的辽代古塔也还没有修缮,基本和1948年的样子差不多。

当时实拍的锦州古塔,上世纪90年代才修缮

笔者讲《大决战》是中国军事题材影片的巅峰,一点都没有夸大。三部电影时长十个多小时,有宏大的战争场面,有技高一筹的战略战术。博弈的紧张、战斗的激烈,统统在这一部片子里展现出来。而且全片没有特效,全部是部队实打实地拍摄。实景爆破的规模应该是国产片之最(如果有超过的片子,麻烦用数据告诉笔者)。

这样的阵仗,已经无法再拍出来了

超出操典规定的炮兵阵地,虽然用的是54式122毫米榴弹炮

《大决战》做到了符合史实和艺术创作的平衡。前苏联最大规模的军事题材电影是《解放》,这部电影的战争场面规模更大,也完全是按照苏联卫国战争历史拍摄,但是它更偏重于史实表达,以至于影片更趋于纪录片风格,艺术创作部分不足。

《大决战》完全是按照史实拍摄,辽沈战役的重点在塔山阻击战、攻克锦州、围歼廖耀湘兵团;淮海战役的重点在围歼黄伯韬兵团、围歼黄维兵团和围歼杜聿明集团;平津战役的重点在攻克新保安、解放天津和北平和平解放。影片做到了战役和战役之间的衔接非常流畅,用所有的重点组合成一场庞大的决战。

“辽沈战役”围歼廖耀湘兵团,伴随着背景音乐的响起,解放军战士和日出同时出现

而剧情和细节的艺术创作,《大决战》非常厉害。配水池战斗后那位送饭的老班长、淮海战役中整整一个连被蒙上白布的牺牲战士,仅仅是这种悲伤、悲壮的情节,演绎出来足以让观众潸然泪下。

“吃吧,猪肉炖粉条。”

他们没有白白牺牲

值得一提的是,《大决战》三部曲的开头和结尾遥相呼应:“辽沈战役”开篇时,毛泽东在陕北登上高山,望着黄河冰封解冻;而在“平津战役”结尾时,毛泽东登上长城,看到的是红日初升,也寓意着新中国的诞生。这种意境,笔者只能说“太棒了”!

东方红,太阳升

大场面登峰造极了。《大决战》的大场面多厉害,以至于后来很多的影视剧,它们拍不出大场面的行军或战斗,只能去剪辑《大决战》的片段(比如《亮剑》、《建国大业》都有)。攻克锦州、围歼廖耀湘兵团、围歼黄维兵团、攻克新保安、金汤桥会师,一言不合就是一个长镜头航拍。

围歼廖耀湘兵团

围歼黄维兵团

金汤桥会师

而且被广大军迷封为经典镜头的“黄维兵团行军”,更是一段无法让人忘怀的长镜头航拍,同时配上一段气势恢宏的背景音乐。不过,很多军迷都表示,黄维兵团可走不出影片里的气势。

经典的“黄维兵团行军”

对弈太精彩了。三大战役是一场决战,不仅是两军对垒,更是双方统帅部的较量。毛主席和他的战友们只在小小的西柏坡里,指挥着全国各战略区摧枯拉朽;而蒋介石坐着飞机到处飞,动辄朝令夕改,也难以力挽狂澜。

“淮海战役”中,国共双方统帅部都有一场对战局起决定意义的会议,镜头不断在双方统帅部之间转换,这段剧情是非常精彩的:蒋介石略有担忧仍强装镇定,最后一句“优势在我”并无底气;而毛泽东冷静分析且胸有成竹,最后一句便把战役决心定下来,并不拖泥带水。

一个人做决定的会议

五个人举手表决

《大决战》有太多值得说的东西,但是因为篇幅关系,就不一一述说了。1991年,《大决战》三部六集拍摄完毕,经多位领导人审核后,《辽沈战役》《淮海战役》于1991年公映,《平津战役》于1992年公映。中央领导给予了高度评价,还特意为《大决战》题写了片名。

1991年8月1日,为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成立64周年,《大决战》在人民大会堂举行首映式。影片在全国上映后,获得了观众的热烈欢迎。邓小平同志看过后也给予了高度评价。不仅在中国内地,《大决战》还在香港地区以及美国、日本等地上映,产生了良好的反响。有台湾人士看到《大决战》后,评价赵恒多饰演的蒋介石非常到位。

1992年1月,《大决战》荣获第12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故事片奖、最佳导演、最佳美术、最佳剪辑、最佳道具和最佳烟火等6项大奖。同年,该片获得第15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故事片奖。同年2月,《大决战》又荣获解放军文艺大奖和原国家广播电影电视部优秀影片奖,原总政治部给《大决战》摄制组记一等功。

笔者感谢《大决战》摄制组,以及所有为《大决战》付出努力的人们,他们为观众献上了这部史诗巨作。《大决战》影片结束时会发演职员表,但更多的是鸣谢为本片提供支持的中央和地方单位、解放军和武警部队。举国之力拍摄一部电影,恐怕以后再也没有了。

同时要感谢那个时代的英雄和烈士。《平津战役》后期有这样一段张家声老师的旁白:

“人们回顾革命道路坎坷艰辛,在两种命运大决战的四年中,仅人民解放军就牺牲二十六万人,负伤一百零四万人。又何止于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实现这样一个伟大的历史转折,有多少中华优秀儿女……有多少中华优秀儿女,献出了自己的一腔热血,他们随着属于自己的年代去了,他们的身影投映在大地上,将永远不会消逝。”

这段话的中心意思,就是——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参考资料: 电影《大决战》诞生记;

《大决战》:新中国战争电影史诗;

空前绝后的电影《大决战》,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4 ) 大决战,大制作,震撼人心

辽沈战役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在辽宁西部和沈阳、长春地区对国X党军进行的一次战略性进攻战役,是解放战争战略决战的第一个战役。这场战役打了52天,用三个半小时记录了当时的历史事件,相较于以往革命战争题材的电影,在场面设计和人物造型上都属于经典之作,尤其是宏大的战争场面和细腻的人物刻画。   从影片中,我感受到我党与国X党的种种不同,特别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还记得有这么一些场景,都反映出我军与国X党的最大不同:我军战士为打仗而挖土豪时,老百姓挑来了自家的木箱当挡板,一位大婶还将自己的头巾围在了一名小战士颈上;毛主席和战友们调侃,一点架子都没有,特别是与同学谈天时,为人谦虚;在战斗中,战士们奋勇搏击,哪怕年龄小,也要为祖国的和平统一献出自己的生命,当坦克驶过战友的尸首时,他毅然决然的拔出了塞子,消失在他热爱的土地上,而在远处炊事员手中的猪肉炖粉条,他却连一口都来得及尝。相对于我军,国X党则显得失去了民心,将自己摆在一个过高的位置上,又怎能和人民达成一致呢;上下层之间的那份猜疑之心,不团结勾心斗角只能让让内部变得混乱,对于蒋介石,至始至终与卫立煌都没有达成共识,最后空降沈阳直接指挥,由主帅降为将军,以一人之智对多人之谋,焉能不败?就连他的美国参谋也说:因为毛泽东没有专机,所以只有在家里等待捷报即可。相比之下,毛泽东在面对林彪的反对意见上,选择以退为进,在不影响局势的程度上,加以引导来达到战略统一。

 5 ) "我不要你的伤亡数字,我只要塔山"

绝对的经典,不亚于任何电影~
看的时候,聚精会神,以免错过任何细节~
历史重现,甚至一些决定性的细节都刻画的淋淋尽致~
人物鲜活,尤喜欢林彪的角色,简直有些传神了呢~

 6 ) 《大决战》三部曲何以成为经典

什么是难以超越的作品?“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是公认的经典,《大决战》也是。 我试着说说这部作品伟大之处: 1.结构宏大,严谨相结。《红楼梦》的结构不是《西游记》过关打怪式,不是《水浒》英雄逐个出场聚义式,不是《三国演义》阵营分明正邪分明式,而是复杂交错,点点力透纸背又草蛇灰线成一体。 《大决战》的线索、事件、人物就是这样复杂而清晰结成网,详略自得,大人物与小人物,真人物与虚构人物浑然天成,这是大家之力方可为之。 举个灰线伏笔串结构的例子,围绕傅作义的铺垫是:《辽沈战役》里他小小出现,不肯出力要偷袭西柏坡取巧。《淮海战役》里他未出现,蒋介石要在南京见他,这一场在《平津战役》里才真出来。《淮海战役》里周恩来沉吟“该下雨了”,稍后解释“下雨天留客”,要设法把傅作义集团拴在华北,结果你猜怎么着?《平津战役》开篇画面后是故宫大雨场景,这雨,真是匠心啊,到此傅作义的铺垫到了,他的戏开场。 2.信史为基,智慧纵横。《大决战》的考证功夫深,领袖、将帅、大事且不说,就算虚构人物和细节都有口述历史为基。看看字幕里强大的顾问团国家队,这不是一两个文学编剧能做到的。 《大决战》战略学、政治学、史学、文学营养丰富,看毛泽东布局、博弈,看蒋介石权术,看能成长为将帅者如何做人、思谋,看能成就大事的人们的勇气、智慧,看中国人的友情、义气、奉献、狡黠、幽默…… 3.雄浑壮丽,巧妙映带。可能任何拍摄解放战争的影视作品都要面临《大决战》的场面高压,觉得面前是一座难以超越的山岳。这不仅是动员大量野战部队实拍的效果,还由于总策划团队就是战将,拍摄导演们就是军人和有历史经历的人,他们勾勒出的场面是雄浑磅礴的。 从《辽沈战役》开篇的黄河解冻到《平津战役》开篇的山海相连万里长城,都是排山倒海之势。《淮海战役》更是奔马贯穿始终,这里除了宏大还有映带:开篇的马,杜聿明被围陈官庄外荒草沟中杀马,结尾毛主席抚摩大青马,表示坐轿车不舒服,不忘马,然后放马自由奔驰,明眼人一下子感受到“不忘初心,人民解放”之意。 映带还有很多,著名的毛主席和蒋介石会议隔空辩论,台词成为经典,大家时不时拿来戏仿。粟裕和杜聿明的作战会议停电一明一暗就完成了对比转换,真是清晰巧妙。 4.余音绕梁,经久不息。《大决战》可以在广播里听,可以朗诵和演奏。旁白是标准沉郁的史诗。对白是带有人物风格和乡音的写意。说实话,蒋介石的口音我多年以后才听懂,但越是这样越觉得有韵味。 林彪的“我做如下部署调整”“我只要塔山”“总预备队,不动”, 廖耀湘的“我兵团畅通无阻” 毛泽东的“手不能发抖啊”, 蒋介石的“优势在我”, 粟裕的“不会的不会的”, 邓小平的“照样解放全中国”, 杜聿明的“完了完了”, 邱清泉的“共军共军”, 黄百韬的“足够了” 这些台词一出来好像就自带语音。 背景乐,可能叫《决胜千里》或《江山多此多娇》,大气婉转如江河。 廖耀湘和黄维进兵时的音乐,大家说叫《功德林进行曲》或《大坏蛋进行曲》,至今仍在流传。 5.伟人传神,凡人感人。《大决战》中人物众多,主要角色选得好演得好。 马绍信老师的林彪沉静多算又决绝,你不由得要相信一点两面三三制三猛这些就是从他身上发散。蒋介石在陈布雷、杜聿明面前那阴晴转换,让你感到他能从旧军阀和国民党各派中胜出绝非偶然。 毛、周、朱、刘、任领袖群像伟岸而各有特色。 辽沈,罗荣桓宽厚坚定,刘亚楼机敏刚烈,卫立煌满心不愿, 淮海,刘多谋,邓能断,陈诗意,粟精算 平津,聂稳,林沉,刘从参谋长无缝衔接攻天津城总指挥,杨得志如磐,罗瑞卿如刀,耿飚如风 对方傲气横溢,但各有一面:赵家骧(大伟兄,呵呵)骄傲而聪明,廖耀湘骄傲而恐慌,邱清泉骄傲而狡诈,郭景云骄傲而颟顸,巴达维骄傲而不知趣 小人物不小,塔山的红围脖小战士,黑山的通讯员,打双堆集3营牺牲的爱美不想剃头的机关兵,支前车队里新婚新寡悲痛坚毅行进的女青年,让人泪目 攻锦州时会打炮的解放战士(围歼廖耀湘时过河跑到不能动其他战士搀扶的好像是同一人),通讯兵丁小二,陈官庄雪地里跑过来吃包子的国民党兵,可爱之外,让我们看到江山易手已成大势 …… 用手机打字真是费劲,先写这些吧。我家电视放U盘里电影有时长限制,过两个半小时就自动停止,《大决战》每每看不完,今天中午找到个软件切割了一下,成功了,欣喜啊。 《大决战》,从当年就爱看打仗场面,到后来能看他们开会,对着地图看他们的作战指令,查阅背景资料,查主要人物生平和后来事……《大决战》是精神和智慧宝藏,看《大决战》是学习和享受。

 短评

每一次回顾三大战役都血脉贲张,尤其是辽沈战役。战斗之前,林总的“未言胜,先料败”,固然让人感觉精打细算,瞻前顾后,但战争真正开打起来,仔细琢磨那种不拘一格、大开大和和对时机的把握,不愧为军神。

7分钟前
  • 五月花号
  • 力荐

震撼的战争片,整个影片的质感就和开篇时的黄河凌汛恢宏的气势一样,影片所展现的是决定了后来中国走向的解放战争,题材就给了影片一种严肃厚重的气质,作为受此历史影响的后人,情感上随着战争的进行不禁掀起了汹涌的波涛,我对解放战争的了解并不多,看了这部影片我对这场战争的兴趣多了很多。

10分钟前
  • Higgs
  • 力荐

好像是第一部正面描写林彪的电影

13分钟前
  • 千寻亿选
  • 推荐

这片子比现在的主旋律好看多了!政治 军事 经济 人心全有描写,大到军事战略,小到小人物的细节。大敌当前,每个人心里还打着自己的小算盘,搞派系搞内斗,这样的政党怎能不亡。不是林彪多厉害,纯属是国民党自己把自己作死的。

14分钟前
  • Alec
  • 推荐

史诗巨片,对细节和史实的还原、对场面的控制、对节奏的把握都很好,基本事实的还原上唯一的模棱两可的就是郑洞国据守长春中央银行大楼是在胁迫下起义的而非主动起义

18分钟前
  • 格瓦拉
  • 力荐

“告诉程子华,我不要伤亡数字,我只要塔山”,趴在椅背上的林彪啊……

19分钟前
  • Kevin
  • 力荐

太棒了,无论是镜头艺术性还是人物刻画场景都十分精妙。林“开完会各自回去,我没有准备午饭”,罗补充:“跑步通知伙房下面,让各位指战员吃了再回去”。警卫员叫毛毛犯起床气不起,周闯进毛房间毛顿时翘起来,然后被林的电报气得扣错扣子。林指示严办失阵地不报的司令,罗亲自前往赦免,临别“就这么走了,手都不握?”逼出对方热泪。md,编剧大手子!!!请今天生硬麦麸的主创们好好学学什么叫见微知著细腻自然地表现互补的性格和默契的情谊!

20分钟前
  • 白藏
  • 力荐

呵呵,就是说林总每个决策都是错的呗,然后得上级引导、下级力劝才能回到正确轨道,说白了林总根本不会打仗,都是别人教的...他就是后来犯了天大的错,彼时的功绩也无法抹杀,不至于这么瞎编排人家吧。历史这个小姑娘都快给打扮成张飞了,就差涂上黑扇面直接写金字了。大场面还不错。

23分钟前
  • JerryLee
  • 还行

在中国电影史上,这是一部真正意义上全景式的战争巨片,气势之磅礴令其他战争电影都难以望其项背。更为难能可贵的是,虽为主旋律片,却并没有一味地歌功颂德,而是从宏大历史的视角,抽丝剥茧般去分析国共双方。影片自始至终采用一种对仗的叙述方式,上至双方最高统帅阶层,下至各自阵营里的将领与士兵,做了精雕细琢地刻画,形成鲜明对比的同时,胜与败,得与失,留有后人评说。

28分钟前
  • 可乐的细碎生活
  • 推荐

八一制片厂的最好水平啊!大场面掌握的很不错。大事件也处理的不错。人物塑造也挺到位。很棒了

32分钟前
  • 黄海
  • 力荐

人物刻画细腻,特别是国军方面,廖耀湘,卫立煌,杜聿明都很出彩。共军方面林的刻画很亮眼,台词少但印象深刻。小人物也不马虎,戴红围巾的小战士,送猪肉粉条的炊事员等等,出场不多但很突出。战争场面精炼,没有过度渲染,也不冗长乏味,国共双方的行军场面都很震撼。台词各具风格,精当传神。

33分钟前
  • 玲珑心
  • 力荐

貌似上中学的时候就看过了,当时的自己就是个“战争狂人“每天梦想着第三次世界大战,成为一个伟大的军事领袖在乱石之中敕岔风云,每周新的一期军事期刊发行后就赶紧跑去购买,电视上有战争片上映就看得激情澎湃,更有甚者,自己勾勒出中华帝国的兵力部署阿,战争时的动员阿,组建了“军政党”(模仿希特勒的国家社会党,一度很崇拜希特勒),也许好斗是大多数男孩子童年的特征吧。渐渐的长大,这种破坏欲望渐渐消磨,甚至周边世界发生过什么事也不曾想到要关注,眼光越来越局限在自己身上,自己身边的事情。

35分钟前
  • 多倍体奶牛
  • 推荐

从战争片的角度是完美的电影。特别喜欢那些航拍镜头,气势如虹,现在是拍不出那种东西了

40分钟前
  • 陈鑫THU
  • 力荐

林彪:刘亚楼,你记一下,我作如下部署调整。以四纵、十一纵,加两个独立师,强化塔山防线;二、三、七、八、九,五个纵队,加六纵十七师,包打锦州;十纵加一个师,在黑山大虎山一带,阻击廖耀湘兵团,十二纵加十二个独立师,围困长春;五纵、六纵两个师监视沈阳;一纵作总预备队。给我复述一遍!(参谋长,电报)刘亚楼:林总,塔山来电。林彪:念。刘亚楼:敌人采用中央突破的战法,整营整连地集团出击,塔山守备团损失过半。林彪:给程子华发报,我不要他伤亡数字,我只要塔山,立即发报,快。刘亚楼:林总,部队已经全乱了,纵队找不到师,师找不到团。林彪:这个我不管,能找到廖耀湘就行。罗荣桓演员真是好演员,居然还演过大宅门詹王爷,三国演义刘禅。潜伏吴站长辽沈战役这会已经通共是东野八纵司令段苏权。

43分钟前
  • Howey
  • 力荐

如果能更尊重一点历史,这个系列或许会是一部无法超越的超五星作品,毕竟没有哪家公司承担起这样巨制的费用。但是我还想说但是:就目前来看还仅仅是一部主旋律献礼电影。

45分钟前
  • kis_ing
  • 还行

林彪在火车站的一组镜头相当精彩

46分钟前
  • 啸如
  • 推荐

一部电影成为太祖和101的终极迷弟。借这条短评说一件我意难平的事。本科学政治那一年多的时间里,我一直都很迷燕京的几个中国专家,其中马若德教授前几天刚刚去世。那时我对一个现象非常失望,因为出了哈佛燕京,似乎没有什么政治系的老师对我党这个我自以为很有价值的课题感兴趣。我想在我离开美国回国的时候,我要给一些本科时待我不薄的教授们发一封邮件,真诚地问问他们,他们可能研究了一辈子各种政党,但是在人生中的某个瞬间,是否对一个28年时间从12个党代表发展到统一四万万国民的党产生过兴趣。如果没有,那说明本科时精神上的极度失望,或早或晚,都会出现,是不可避免的

50分钟前
  • VeryBerry
  • 力荐

评论里那个“中国人打中国人,好厉害”的人,真的是脑子有坑。如果拍美国南北战争题材的电影,这种人应该会是第一个鼓掌的人,而且还会歌功颂德把他的美帝爹爹捧到天。真的是非蠢即坏。

55分钟前
  • 逝水无痕
  • 力荐

在今天这个反宏大叙事、刻画小人物或个体英雄泛滥的时代,这三部曲宏大壮阔的气象,反而显得空前绝后的珍贵,看得荡气回肠。何况对双方的刻画今天不过时,相当客观冷静,克制着价值评判,力求真实还原历史。

56分钟前
  • 皓宇
  • 力荐

中国战争电影的最高峰就是大决战系列,客观的展现了国共两个当年,都说集结号如何如何,可是跟这个大决战比还是差远了,大决战的视野大,场面大而不假,各种军事细节都很真实,选取的人物都很具有代表性,配水池墙上还写了凡尔登第二。绝对的战争电影最高峰!现在导演只会搞噱头,看来这种电影是绝响了

60分钟前
  • qwe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