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细碎碎的小故事,彼此没有逻辑关系,忧伤而又幽默,里面很多人物的生活都不容易而且悲伤,但倾注了编导(也是他自己编剧的)某种若即若离的注视——这种注视产生了幽默。在生活的不如意上所生长出的幽默,似乎有着存在主义的一些轨迹。推荐可以买到或下载到的同学都去看,真的是拍得很漂亮。
影片的色调被一律地处理成粉色调,有一种矇眬(不是那个“朦胧”,从目)的距离感。恩,由于影片很大部分都是在拍摄一般的生活场景,所以出现太残酷的幽默的话,那现实感就会过于强烈,这样就会和接下来出现的一些非现实的场景有美学上的冲突,粉色模糊感的色调处理,把这种冲突弥合了起来。(中国电影里在现实主义的框架下出现非现实场景的,《三峡好人》其实做得不错的,贾樟柯没有采取变色调这种方法来调和矛盾,而是直接用取景器把正处于巨变的三峡库区拍了下来,因为这个景色已经是一个现实主义奇观了,它的奇观性使得其与后来的非现实场合有机融合起来了。)
另外,导演把这种色调与简洁主义的布景联系起来了。现实生活中的布景是完全不会这样简单的,导演把生活中那些现实存在的小悲伤与小兴奋安置在这样根植于现实而又与现实有一定差距的简洁布景中,不仅使得这些情绪脱离了平时束缚它们的现实场景,跳了出来,而又使它们游离于现实与非现实之间,引得观众进入某种可以体验现实情绪的非现实叙事。(北欧极简主义家居的哲学基础,似乎也是存在主义的。)
剧情像散文一样松散,枝枝桠桠不断:一个大妈很悲伤,她怪别人不理解他;一个女孩爱上摇滚歌手,并做了一个美梦;一个松散的合奏团;一个老师上课的时候哭了,因为她丈夫今天早上骂了她;一场暴雨;。。。总之都是生活中的琐碎小事,但在导演的调度下,似乎都取得了一种“发现之美”,这是对生活中的细节重新审视之后才能发现的一种东西。上次觉得很好看的一部片子小栗康平的《被埋没的树林》似乎也殊途同归的表达了这种对于生活本身的回归,难道这是将来电影的一个方向?生活伦理似乎是西方后现代主义退潮后所重新发现的一个重要东西。
另外对于非现实场景的描绘,最喜欢的一段还是结婚那一段,最后的飞机似乎不大能理解。
知足吧,活着的人,在你那温暖舒适的床上
——歌德
借着这句诗,我仔细地做着电影的场景笔记,较《二楼传来的歌声》,导演Roy Andersson沿袭了一贯的拍摄手法,冷峻,固定机位的冷色调小景别长镜头,一景一镜,只是和《二楼传来的歌声》里完全固定的机位相比,这里有几个镜头是用移动的摄影机来完成的。
电影由一个个短片构成,大多可以独立成篇,展现在观众面前的是荒诞的人生百态,离奇的人忧家扰,光怪陆离,甚至有点超现实主义的夸张,但又不至于让人觉得烦闷,枯燥,虚假。各个故事点到为止,中间多有戏剧性的黑色幽默小插曲,颇有亦喜亦忧的快叹。
来看故事中的四个梦境。
第一个是第一幕睡眠中人讲述飞机轰鸣,炸弹轰炸。
第二个是聚会上打碎杯盘瓷器,被判死刑,并罚电椅三次,原告一直在一旁陈述着瓷器200多年的历史。
第三个是一个叫Anna的女子爱上吉他手米可,并终成眷属,在移动的房间里弹着吉他接受着窗外众人齐声的祝福。个人以为,这一段及其精彩,运动的房子慢慢揭开面纱,静动结合让人遐想无限。
最后一梦是酒吧里男人叙述自己在空中飞翔,向着地面的父母打招呼。
纵观这四个梦,前两个都是比较骇人的,后两个比较温馨,而电影结尾又与首段一梦成呼应,并排的轰炸机出现在城市上空,画面嘎然而止,留下无尽悬念和迷思。人们讲述梦境,乐此不疲,不管有没有人在听,前两个梦都可谓自言自语,后两个则是在酒吧里,对着不相识的人陈述,看不到听者有任何反应。
提到了酒吧,不得不多说一句,画面重复出现,酒保摇铃,说这是最后一波了,明天是新的一天。不妨认为导演的主题就借酒保之口说出:“明天又是全新的一天”。分析一下并非如此简单,重复势必是强调,从电影里也没看出第二天“全新”在哪里,一切如常地进行,酒吧还是聚满面无表情的人,人们依然在说着互不相干的话,然后在最后一波铃响的时候涌到吧台,意犹未尽地喝最后一杯。借酒吧这个让人喜让人忧,让人亲近让人忘却的地点反复上演同样的场景不如说它在告诉“明天还是一样”,烦恼继续,生活不会有丝毫改观。
而明天是全新的,大可理解为,明天幸福就会来敲门,而对幸福的理解,不是一定要比今天好,而是不比今天糟。个人认为这才是电影主题所在。你还活着,日日相似地活着,导演在《二楼传来的歌声》里一语中的,“每天这样重复着多好”!
联系梦,电椅死刑的噩梦没有成真自然好,鸳鸯成双的梦破碎不免让人感伤,飞机炸弹的梦最后似乎成型,会不会将整个城市夷为平地,观众看不到。好梦破碎,噩梦成真是不幸,但更悲剧的却是美梦成真,变成现实的梦更让人无所适从。这些芸芸众生,见天抱怨,没有遭到轰炸,已是幸福。既然最好的情况没有出现,那么就祈祷着不要出现最坏的情况。知足吧,活着的人,幸好没美梦成真。
顺便一提,导演构图颇为讲究,因视网膜所限,往往一眼看不尽全屏,但如果分点精力注意周围拐角隐藏的内容,则会大呼过瘾。比如,老头厌恶楼上发出的吱呀声,用扫帚敲天花板,却被对面窗户上的人尽收眼底,颇有“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的意蕴。还有那个餐厅里的小偷,鬼鬼祟祟而光明正大,裁缝店里终不忘到手的皮夹,小人物演得活灵活现。送花的人被拒之门外,邻人放狗汪汪大叫。可以说所有边角画面无一不具有巨大的张力。
原文:
http://yanhaibing.blogspot.com/2008/11/blog-post_23.html当片尾那一大群的轰炸机入境城市上空,我猜想,好吧,你们这些活得不耐烦的中老年人,现在应该感叹着迎接生命的终结呢?还是,死到临头突发忏悔,来一个生命的警钟,停止抱怨和哀愁?
《你还活着》里充斥着一堆中老年人。年老色衰的胖女人,了无生趣的的士司机,被理财绑架自由的大号手,摔破古董被判死刑坐电椅的老头,神散形不散的中年乐团,一对吵嘴导致工作中崩溃的夫妻,听精神病人倾诉听到快发病的医生,送花被打枪的中年啤酒男,老借儿子钱的孩奴。。。当一堆中年人以高度集中的姿态填满一个个社会分配的小空间,密集到一部影片中,而且充斥着悲观、消极、无力和空洞等负面情绪,影片的色调很难像海报上那般的晴空万里,节奏欢快。而是一部忧郁沉闷的,带着小尖锐的现实主义电影。
Roy Andersson像是一个出神入化的木偶操线师,扯动着画面里的几个木偶,操纵的却是观众的小情绪。木偶在舞台上完成它们的人生体验,他们的童年要玩很多游戏,青少年要面对很诱惑,享受很多未知,成年时要为了稳定的生活努力,到了中年,配乐会玩点小深沉,带点小沙哑,画面会带点小悲壮。事业还不如意的,爱情还未中意的,生活不太满意的,都很惶恐。这个惶恐很容易转化为唠叨不休和无奈悲凉,因为器官的老化衰弱的不只是体力,连精神能量也在枯竭中。是啊,不敢再像年少时期那样无畏的往前冲了,而且要是有个万一,不知道还能不能承受。于是,小人物的哀与愁尽情的在舞台上演绎。可是属于他们的色调好像不太明媚。小人物的辛酸无聊和晚景凄凉渲染出了灰色中带点蓝的半饱和浊度,但镜头勾画出他们的心理语言的同时并没有大剂量的洒狗血炮制温情,而是统一在不规则的小段落里穿插着步调和谐的静止镜头,让小人物跳脱出他们的生活,用发呆来深化,或者制造黑色幽默。这种幽默看似诙谐,但却创造出更大的冲突感。
更大的冲突感也是最大的点睛之作在于爱上摇滚长发男青年mikey的anna,相别于这些几乎死水般的中年人,她的基调是高昂的。因为,她至少敢于主动出手,搭讪mikey,即便mikey再也没来过酒吧,她陷入单相思的忧伤中,她还是很勇敢,因为,她至少还会做梦。她梦到她穿着洁白的婚纱在一辆长得像房屋的火车上,车厢中,mikey和她一起向窗外的粉丝打招呼。即便是温情的白日梦,至少,anna还有。
虽然,白日梦不一定带来好的结局。
人生百态,为别人而活,只是活着的,还有庆幸还活着的。心理医生道出了人们自私自利的一面,就像梦到可怕梦境的司机和想逃离现实觉得没人理解自己的胖女人一样,主观的强迫诉说自己的不幸,并不会考虑别人或者是观众。(其实梦境那段抽桌布真是太好笑了。)最后导致医生也自私自利的只管开药而且多多益善了。军乐队号手床上那段亦然,自说自话,各干各的事。原来各个国家理发师都是话唠么。空洞无用的会议,戈朗直接倒地让我想起了It狂人里原公司领导说完话后直接跳楼的一幕。遇到虔诚的信徒祈祷,神父还要多次说明要关门了,讽刺。酒馆老板总是说最后一轮要酒,来日方长,但最后一次却没有。结尾的飞机就是开篇梦到的飞机轰炸吧。意外和明天不知道哪个先到,及时行乐,好好对待每个人、每一天。
雷雨天的乐队演奏,移动的房屋,满满都是不一样的电影符号和情绪,安静洁白而又律动。数了下结尾共19架飞机…你还活着,便是晴天。
一场一镜,看着像欧洲的讽刺漫画。导演把太多心思花费在场景布置上,北欧冷幽默,越往后越好笑。电影最后有一个场景,女主梦境里与乐队主唱结婚,她们的房子像火车一样缓缓驶来,外面观众在向他们祝贺,真的很感动。这难道不是一个梦中梦吗?罗伊安德森的电影就是痴人说梦的呓语,可哪怕是在导演的梦里,导演还是要假借周公托梦,北欧人的玩笑很高级。
看多了要上瘾啊!!可是就这样三部都看完了%>_<%
那些动作迟缓、面容悲伤、情绪化又神经质的人们,就是潜意识里的我们,所以电影看上去真实又荒谬,现实又超现实。非常冷幽默,非常贾木许。
色彩和表演方式很有意思,无奈除最后一段外缺乏感觉
“我是个精神病医生……年复一年,听病人倾诉。他们都对生活不满意,有些人想找乐子,有些人想让我帮他们找乐子。我跟你说,这会把人搞得精疲力尽……人的要求太多了,这是经过多年后,我得出的结论。他们想要寻开心,同时又以自己为中心,自私自利,心胸狭隘……在我看来,他们真是吝啬到家了。
#HKIFF# 又一场35mm胶片(略旧)。音乐的戏份足,在构建悲喜交杂的荒诞场景中作用大。对话几乎都要重复二遍(沟通失败,“没有人了解我”)。对当代生活的各种隐喻及控诉。孩子、老人和销售员的角色始终出现。多人场景中的凝滞感。麻醉、梦境与一丝虚幻的希望(“明天又是新的一天”)。
"观众"视野等同于"观者"之所见,并非"闯入者"而是本身于伪封闭定镜之中存在,它们(观众)在"静观(偷窥)"中无法产生不安反而对构图主体的攻击性或潜在威胁被证实。将消亡的后现代性解构重新放置于类似舞台的装置之中,反而重新确立了"歌队",作为反讽,或叙事(如果有叙事的话)的一部分
不知道是不是画质的原因,这一部没有之前看的那一部有魔幻的气息,只有后面的那段梦,移动的房子真是神来一笔,其他的就太平凡了一些,置景没有之前的那么好了,还是觉得这种装置艺术可以做得更好一些。
画面色彩很柔和,像淡雅干净的水粉画;就这样逐格掉进、逐格陷落到没有逻辑的片段——逗趣,却泛着无奈,还有些许伤感。敬!创意。敬!人生。
好久没有看到这么让我觉得adorable的电影了感动!虽然是片段化但是特别整体。第二个scene我就泪目了(傲娇毒舌胖姐太萌了!),之后就一直盯着屏幕要么傻笑要么泪目…最后那个妹纸的梦境又美又萌又虐的,铁轨上的婚房什么的我还是不剧透了> <最爱的还是那个雷雨中的Louisanna Brass Band啊!
躺在绿色的沙发上睡觉,墙上挂着一画,堂吉诃德藏在里面;说着“吃饭并不是要紧的”,然后餐布连带餐具一同从长长的餐桌上拉下来,露出桌面上两个大大的卐;判刑超过两百年,三次坐电椅;对着窗外的电闪雷鸣吹大小号弹吉它演奏;一坨鲜花夹在门缝里;移动的婚房;对歌特男痴迷不已自言自语的小姑娘……
永远漠然的隔阂,无人能被理解。两百年的瓷器传家宝换来了在啤酒法庭拍卖出的电椅死刑,雨中的车站和满载的电梯内是陌生无言的群体,同样的群体在梦中却热情祝福着列车公寓中的新人,突然的歌声和死亡让世界末日响应着最开始的梦
搭景 单镜头场调噩梦
罗伊·安德森生活三部曲之二。1.比及前作,尴尬美学更强,自由度升高(移动长镜头数量增多),寓言性降低,更趋碎片化,自反性提升(多次打破第四堵墙),荒诞程度减少——超现实段落被嵌入到(前后对镜指明的)梦境中。2.不过,依然贯穿着几个主要人物与近似线性时间,私以为还是[寒枝雀静]的一次性人物+乱序时间+着力探讨生死的碎片寓言体更胜一筹。3.人与人的疏离&沟通的不可能成为主题(多次复现的控制不住哭泣的人、对不被理解的控诉、乐器扰人,以及造爱时老公在下不断抱怨倒霉事老婆在上却不断叫爽的场景),其次是虚荣而自私的普通人。4.拉下整张桌布令我兀自忆及安哲[流浪艺人],梦中法庭则被非理性化(法官喝酒,律师只哭,拍卖式宣判电椅)。5.卡在门缝的花。6.梦中的移动房子与婚庆告别。7.群机。8.安德森片中总有酒馆和医院。(8.5/10)
你还活着!?其实你已经死了?!我们的人生看似正常,其实无比荒谬,人们不愿正视而已。
罗伊·安德森是21世纪最具创造性的导演之一。
以后他的片子不看了
为了中间那个美好的梦,还是给三星吧。其实真的很无趣啊,什么滑稽版的伯格曼,比伯格曼差远了,也比不上他自己的《二楼传来的歌声》。也许现在人们的生活就是这么无趣,所以才会如此表现。
既没看到郭里斯马基的幽默,也没欣赏到散文诗式的音乐美,只看到一个碎片化,而且碎得不那么好看的电影,更让人无法容忍的是导演的那股小清新调调。及时享乐,趁你还活着的时候,这是个沉重的话题,但也没有必要刻意淡化到没有丝毫存在的地步。另外,把贫弱的想象力植入本就没什么活力的电影只会更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