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这部影片的情绪一波三折,开篇的汽车装配车间,摇滚乐以及男性赤裸的肌肉,劲道的重金属风格让人觉得这会是一部很酷的影片。 接下来影片开始讲述工人水深火热的生活,没钱装牙齿较正器被同学嘲笑的女儿,不得不打第二份工来维持家庭开支却又被税务官登门逼税,工会沉闷的布道。这会儿回想起影片片名就让人十分想要放弃这部讲述阶级斗争的政治影片了。 但是假如你可以撑过前40分钟继续看下去就会被影片对人性的敏锐与透彻所震撼。保罗·施拉德的处女座一上来就劲道十足。 三个工友决定夜盗工会保险箱,没找到钱却发现了工会帐务欺诈的证据,原来工会在做非法高利贷。三人意识到这帐本比钱有价值的多。工会展开自救行动,用车间事故谋杀了smokey,用晋升引诱zeke投诚,用恐惧逼迫jerry闭嘴。 zeke交出了假帐纪录,得到工会晋升,jerry指责他出卖了伙伴。Zeke的辩白让人对他瞬间充满厌恶与怜悯。 Zeke的天真: 他们以为他们收买了我,其实我跟他们不是一心的,我进入工会,或许会改变一些事情。 Zeke的绝望: 你是我哥们,但你的想法是白人的想法,你比我有更多机会,你一直都比我更多有机会,如果有一个机会在我面前出现,我一定要抓住它, Zeke的恐惧: 我是黑人,警察不会帮我,和他们对着干,他们会将我赶到大街上,然后担心着哪天晚上他们会来杀了我和我家人。 Zeke的贪婪:咱俩可以联手,我进入了工会,我可以给你也谋个好差,你好好想想。 5分钟的对话,人性一层一层的剥落。。。 zeke如愿当上了工头,他现在可以呵斥生产线上的白人工人了。与Jerry狭路相逢,昔日好友两句话没完就拔刀相见,白人工人在旁边助阵jerry:杀了他! 任何社会管理机器都会在某个时间有意或者无意的造成这样的局面:制造和调动内部矛盾以相互抵消其足可以摧毁管理机器的团结一致的力量。 在那场5分钟的对话里,Jerry问zeke:你得到了晋升,你保护了家人,那我得到了什么呢,难道你的家人比我的家人更重要?zeke回答他:为了保护我的家人,我什么都会做,我的责任是保护我的,你的责任是保护你的。
什么兄弟情谊阶级同盟诸如此类的口号,到最后也敌不过人类世界弱肉强食的欲望冲动。工会永远是一个具有虚伪本质的政治工具,但人类发明了工具,就要学会使用。这是一部好电影,让观众感受到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动物本能,完全无法自控的私欲让人不寒而栗。
非常形象地描述了对无产阶级工人的分化瓦解,把无产阶级分为各种各样不同的族群,构造工人贵族,发动群众斗群众。最终工会变质,成为工人贵族会,看来资本家在反工人运动的大量投资成效卓著👍
保罗施拉德的导演处女作,史上最悲催的盗窃。剧本是真的绝了,前半部分工会无能和工人家庭困境的铺垫带出抢劫案的原因,但最重要的设置还不在这儿,而是抢来的保险箱是空的,因此可以牵出后半部分工会腐败的黑幕以及工会对工人的收编和报复。“他们让熟练工和新手斗,老人和年轻人斗,黑人和白人斗,这样工人就没有精力和他们斗了”。每个时代都有清醒的人,但不是每个时代清醒的人都能占多数。
6/10。前半部同台飙戏得神采飞扬,脱口秀出身的理查德·普赖尔居然嘲讽起电视节目里滑稽的黑人演员,在号召志愿者发手册的集会上站起指责公会的无能低效,随后国税局查水表时提醒妻子找邻居借孩子谎报生育数量,可以看出此人的野心和自负,他既不是正直的黑人英雄也不是种族歧视色彩的黑人反派,与二位工友形成了鲜明的反衬,工会的人正是通过他怼完监工反而要求一瓶酒作为和解的傲气,拉拢他步入非民主的少数人俱乐部。后半部更倾向于直接谈论主题:工人对本该保护他们的机构展开攻击,以及结尾统治者用威逼利诱引导工人阶级互相敌视,这样一个工人阶级自毁的隐喻。热浪冲天的工厂环境和显示汽车产量的巨幅广告牌,表现出政治系统控制人的冷酷。
7.6/10 蓝领阶级与工会的矛盾,保罗施拉德处女作,扎实却沉闷。以前一直以为马丁斯科塞斯和施拉德合作的电影闷是导演的问题,今天算是明白了,怪编剧。
这个片子大大超出预期,以为是普通的左翼电影,但是拍得非常有趣,说教的元素非常少,前半程三个人的友谊非常感人,也不难预期后半程的悲剧;Smoke在喷漆车间被谋杀的一幕很真实,看到那个突然想到Citizen Ruth里的paint huffing;夜班保安说三个小偷两黑一白是奥利奥笑死我了;我以前一直以为Harvey Keitel是native血统,今天才知道他是罗马尼亚裔,还在想他为什么演一个东欧裔的白人;美国人真的是没几个不整牙的小孩,不整牙小孩也压力大,这个片子Jer没钱给小孩戴牙套小孩就自己用铁丝做了个brace,Paterson里也有个桥段是男主的班长抱怨小孩整牙花钱
保罗·施拉德的导演处女作,跟他一直以来用孤苦的精神探索者作为母题的其他作品不同,这部反而是带有批判色彩的黑色讽刺喜剧。从精妙的人物塑造到所探讨问题的深度均不乏亮点,足够他从编剧成功转型。
阶级矛盾是永远不可调和的,也很难想象,几个人与一个运转了多年的体系之间的抗争能有几分胜算,那些肮脏、贪婪、带血的种种,在电影里铺陈的时候,会让人愤怒,但也止步于此。更加可悲的是,明明对规则一副了然于胸的样子,却还是不自觉地当起了规则的棋子,任其摆布,结尾的安排真是黑色、悲凉。
两黑一白,奥利奥,哈哈哈哈哈哈,他们70年代就会玩这个梗了。片子不够出彩,编剧没搞好。
你不能蹚那浑水,只要沾上剩下的就看谁比谁能耐了。而于那些高高在上的他们而言,却是喜闻乐见。百度了下,奥利奥竟然诞生于1912年。
结尾真tm讽刺。片子挺不错的,人物塑造、气氛渲染都很棒。
施拉德的导演处女作是个惊喜,在叙事、表演、节奏控制和情绪氛围转变的处理都做得不错。Richard Pryor演的真好,看花絮他有不少是即兴发挥的内容,喜剧人讲段子确实有优势;但在另一方面,他也是个刺头,跟Harvey Keitel和Yaphet Kotto经常吵架、动手,甚至还在片场直接掏枪怼施拉德……施拉德拍这片拍到有心理阴影,但最后成片放在整个导演生涯来看都是上等的,看来处女作尤其需要有好剧本来保持下限。
汽车城底特律的工会故事,由真实故事改编。非常棒,角色鲜明,幽默十足,矛盾层次多样(工人的肤色差异,工会的腐败,工厂内部的权利斗争,等等)。演员全都特别好,优点之多完全停不下来。施拉德的导演处女作竟然这么厉害,虽然他拍片拍到精神崩溃,片子也票房惨败,是时候全挖出来重看了
主题有一定深度,但编剧技巧较平庸
前半段比较轻松,后半段随斯莫奇被工会暗杀而将戏剧张力发挥到极致。工人始终脱离不了工会的摆布,永远都在受操纵。表现这群蓝领阶级不论怎么改变始终都被工会操纵的绝望和屈辱。
schrader的导演处女作可真厉害,本以为是喜剧片,看着看着发现有正儿八经犯罪,最后发现整盘剧情大棋其实是在揭示阶级矛盾。richard pryor最好的电影角色没跑了。
Two black guys with a white one in the middle. Like an Oreo cookie.
翻译:刻薄学院郝院长@豆瓣校对:离开海的鱼豆瓣电影字幕翻译2.0小组2016年1月31日
Paul Shrader, rather renowned in his role of screenwriter (Scorsese's Driver or De Palma's Obsession) impeccably takes charge in his directorial debut. Needless to say, the writing is excellent, with sound pacing & change of character's attitudes as the stakes evolve. The treatment of a heavy topic mixes dramatic tones (e.g. tax-collecting scene), seriousness & depth (notably thanks to a grand & radical speech), and a welcome humour full of wisecracks (and a hilarious disguise during the heist!).What considerably raises the movie's worth is its substance and truth value: representing the misery of the working class and how it is maintained, from both internalist & externalist POVs.
A hidden gem。值得在每一个工会里循环播放,同样也想给那些能无限与资本家共情的人看,所谓的“你背叛了工人阶级”的真正含义是:看你其实连底特律汽车制造显示屏上的一个数字都不如。如果不在这里死,那就在那里死。
对工人阶级的生活进行了细致的描绘,其中种族矛盾与阶级矛盾贯穿始终,最后的那句关于“斗争”的台词可谓点睛之笔,风格写实,内容统一。